小马过河公开课教(学)案
《小马过河》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小马过河》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亲自去尝试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去尝试,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小马过河的道理。
2、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不同角色的语言和心理,理解老牛、松鼠和小马妈妈的话。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小马奔跑的视频,引出课题《小马过河》。
(2)提问学生:看到小马,你们想到了什么?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教师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重点指导“驮、磨、坊、挡”等字的读音。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精读课文(1)学习第 1、2 自然段①指名读第 1、2 自然段,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②理解“为难”一词,小马为什么为难?③指导朗读,读出小马的为难之情。
(2)学习第 3、4 自然段①小马遇到了谁?他们说了什么?②老牛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老牛的话)老牛为什么说水很浅?③松鼠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松鼠的话)松鼠为什么说水很深?④分角色朗读老牛和松鼠的话,体会他们的不同语气。
(3)学习第 5、6 自然段①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是怎么做的?②妈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妈妈的话)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③指导朗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亲切、和蔼的语气。
(4)学习第 7、8 自然段①小马听了妈妈的话,是怎么做的?②结果怎么样?③为什么小马会有这样的结果?4、总结全文(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小马过河的故事。
(2)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教师总结: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亲自去尝试。
小马过河教案(精选40篇)
小马过河教案(精选40篇)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1]小马过河教案(精选4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马过河教案(精选4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马过河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棚、驮”等14个生字,会写“愿、意”等8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坊”。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
2.分角色朗读,理解老马说的话的含义,并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出示小马图片)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
谁想和新朋友打个招呼?他就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
他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他的小故事,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吧。
(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两遍)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本课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教师适时正音。
(2)去拼音认读,开火车认读。
(3)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4)请学生把认读的生字、新词带进文中,再读课文。
3.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识记方法。
(1)熟字相加:马大=驮麻石=磨土方=坊扌当=挡(2)记词组:深—浅(反义词)4.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结构,探讨书写笔顺。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练习。
注意:“愿”的下半部分“心”字在“厂”的里面;“该”“刻”有相同的偏旁“亥”,书写时,注意“亥”中两撇要平行,第二撇要比第一撇短。
小 马 过 河(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6篇)
小马过河(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6篇)2022-12-12小马过河(精选16篇)小马过河篇1趣读明理深悟——教学三得一一课生动有趣,对话很多,是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
而要真正达到分角色朗读的目的,需要以读好每一个人的语言为前提。
文中虽然“说”字相同,但“说”的语言与神态却不同。
不同语气、神态、动作的“说”云集此课,如“连蹦带跳地说”“高兴地说”“认真地说”“叹了口气说”“难为情地说”“低下了头说”“亲切地说”;还有那些“说”的“亲戚”,如“大叫”“问道”“吃惊地问”;更有六处单一个“说”字,至于语气和神态,自己心领神会便是。
于是,教学此课,便抓住不同的“说”进行教学设计,强化朗读训练。
先是让学生动笔墨读书,在文中用曲线划出各种各样的“说”,然后分组共同试读,要求入情入境,仿佛文中的角色乃自己,并以“谁读得有声有色,头饰将戴在谁的头上,角色将有谁来扮演”为“诱饵”,激发孩子读的兴趣读的水平。
学生读得投入,又如“做游戏”般轻松,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
生读,师读,生生互读,师生互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让孩子们“读书多遍也不厌倦”。
等由“读的量变”到“读的质变”后,敲定分角色朗读的人选,示范过后,再以小组形式给人人担当角色的机会,让人人过把“读”瘾。
此时此刻,课堂的精彩与高潮便水到渠成。
二《》一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
故事说明的道理则由老马一语道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从字里行间,孩子们轻易而举地悟出了“动脑筋”“去实践”的道理。
等小马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对岸,它的体验是: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其中的“为什么”孩子竟也对答如流。
如果就以孩子“明白了什么”为目的,心里忽然觉得不甘心。
新课程倡导阅读教学要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加强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沟通,注重生活体验与实践活动。
我想:道理来源于生活,更要用于生活。
小学公开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学公开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公开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公开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
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
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还不是很强,注意力也不能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因此教学时可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也可以播放与课文有关的动画视频或通过分角色表演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3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
3.根据词语提示讲故事。
重点1.会认13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
3.根据词语提示讲故事。
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老马、小马、老牛和松鼠的图片,多媒体课件,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过程设计一、课时目标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词语提示讲故事。
2.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去试一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二、重点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明白道理。
难点讲故事,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三、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马过河》。
四、分段研读课文(一)学习第1、2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帮妈妈做事,要把半口袋麦子驮到河对面的磨坊去。
2024年幼儿大班小马过河公开课教案
2024年幼儿大班小马过河公开课教案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小马过河》的主要情节,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遇到问题要敢于尝试,勇于解决问题。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马过河的过程。
2.难点:引导幼儿学会从故事中汲取道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教具:小马、小河、树木、动物等道具。
2.环境布置:模拟小河、树木、草地等场景。
四、活动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小马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小马的特点。
(2)教师讲述小马过河的故事背景,激发幼儿兴趣。
2.故事讲解(1)教师讲述故事《小马过河》,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小马过河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3.角色扮演(1)教师分配角色,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小马、老马、小松鼠、小兔子等角色。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注意表情、动作的配合。
4.情感体验(1)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马过河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2)教师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遇到困难时的感受。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6.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其他动物过河的图片,让幼儿想象并讲述故事。
(2)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小马过河场景。
五、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幼儿在家中讲述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马过河的场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故事情节。
六、活动反思1.教师反思本次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幼儿是否积极参与。
2.教师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引导是否得当,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表现。
3.教师根据活动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通过本次公开课,教师不仅让幼儿学会了故事《小马过河》,还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到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促进了家园共育的开展。
小马过河教案(通用17篇)
小马过河教案(通用17篇)小马过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一三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认识多音字“没”。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遇事要多动脑筋,(具体分析)要实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第七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感悟“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老牛、小马、老马、松鼠头饰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认识其中的多音字“没”,正确书写八个生字。
【教具准备】:12张圆形生字卡片,分别涂上红、黄、紫三色,分成3组。
这些圆片当“花瓣”,再准备3个相应颜色的圆片当“花蕊”。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板书课文题目。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
(板书课题)2、老师在讲这个故事时,同学们边听边想想:课文讲一件什么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2.小组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弱势学生识字,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3.用开火车读词的游戏检查认字情况(1)课件投影:麦子一切电脑马蹄既然心愿试一试马棚磨坊没过(注意多音字)(2)开火车读字词(3)请同学当“小老师”给同学们指认字词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棚、麦、磨、坊、没、淹、哩、唉、切、脑、试、蹄、既”指名读。
认识多音字“没”,méi(没有)mò(淹没)(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指导书写会写的8个生字“愿、麦、离、周、叹、低、切、试”。
给这几个字组词。
(2)仿写,小组评价。
语文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
语文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童话故事《小马过河》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1.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和道理。
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分享,促进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1.3 教学内容简单介绍童话故事《小马过河》的情节和主要角色。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语言特点,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第二章:故事理解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马过河》故事的主要情节和细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2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寻找答案。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2.3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的情节发展,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角色动机和行为,理解角色的心理和情感。
第三章:语言欣赏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小马过河》故事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2 教学方法使用示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修辞手法。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3.3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的美。
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小故事。
第四章:道德教育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小马过河》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道理。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4.2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驱动法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4.3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道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和理解道德教育的实践意义。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5.2 教学方法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5.3 教学内容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故事中的元素创作自己的小故事。
《小马过河》的优秀教案(精选14篇)
《小马过河》的优秀教案《小马过河》的优秀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马过河》的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马过河》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2、能按故事发展的过程,理清叙述的顺序,复述小马第一次到河边的情况。
3、能背诵、默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从中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训练说话1、今天学的课文叫《小马过河》。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他又是怎样过河的呢?2、听范读,划出生字新词;思考问题:小马为什么要过河?3、训练说话。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房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房去。
)组织学生讨论:要是把磨房所在地点“河对岸”说进去,那就表达完整了。
你看应该加在哪里?(磨房前面)〈通过三次提问,逐步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4、学习字词。
读生字新词——正音。
提醒学生注意易写错的字——字形。
生字组词,并抄写。
〈课堂上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和写。
〉二、理清课文脉络,练习说话。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思索并回答问题: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怎样?2、梳理课文脉络。
(板书:过不了河蹚了过去)3、口头填空。
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的情况,然后写老马(),最后写小马()。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并训练学生由句组段的说话能力。
〉三、指导朗读,练习复述1、课文哪几段写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情况?(第3--6段)2、指导朗读。
(1)理解下面的带点词语,据此读出句子的语气:“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2)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下面句子的语气:“老牛说:‘水很浅吗,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小马过河公开课教案
小马过河公开课教案小马过河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读课文、弄懂课后题1。
2、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他人说,要自身动脑筋考虑,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3、能联系上下文,弄懂下面几个词语:犯难、连蹦带跳、去路、没、趟等。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妈妈说的话。
教具预备:投影片教学时间:其次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略知一、二段1、师讲故事的开头〔即裸文一、二段〕,然后提问:同学们,故事讲到这儿,你觉得小马怎样?为什么?生:我觉得它很懂事,由于它懂得帮妈妈做事。
生:我认为它是个听话的小伴侣。
由于它一听说能帮妈妈做事,就很兴奋。
二、抓中心句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小马第几次来到河边才过了河?它是听了妈妈说的哪句话才下决心过河?用“~~~”画出来,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中心词1、〔出示投影片〕,抽同学逐段读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考虑下面几个问题:A、妈妈所说的“他人”在课文中指谁?B、“他人”都是怎么说的?用“=”画出来,想一想,它们说的话对吗?C、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马光听他人说,自身不动脑筋?用“一一”画出来。
2、小组商量,师巡察指导。
3、推举商量结果A、同学答了1、2问后,发散:这时候,假如你是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会怎么办?生:我会想一想它们谁说的话有道理。
生:我会自身去试一试。
B、同学答第3问,并抓重点词“立即”、“急忙”。
四、读最终一段,体会中心句1、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它实践的结果是什么?2、〔出示投影片〕看图说说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3、你从老马的话中想到了什么?生争辩:妈妈的话肯定是对的。
生:我想今后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要多动脑筋想方法。
生:我会亲自动手去做一做。
生:我会去做试验,找到解决方法。
五、总结,延长中心句在今后的生活中,假如你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做?六、续编故事1、师讲故事的开头:过了几天,下起了大雨。
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
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小马过河》的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的精神。
(2)教育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懂得合作与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小马过河》的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故事《小马过河》动画片段。
2. 教学素材:课文原文、图片、问题卡片。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小马过河》动画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2)邀请学生简要讲述故事情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道理。
3. 朗读训练:(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情感。
(2)教师指导,纠正发音,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4.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过河。
(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分享智慧。
(2)教育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勇于探索未知。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小马过河》的故事情节。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克服困难。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小马过河》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增强共鸣。
5. 家校合作:布置课后作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校共育。
小班音乐《小马过河》公开课教案附反思
小班音乐《小马过河》公开课教案附反思【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小马过河》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集体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音乐《小马过河》2.小马过河故事情景再现【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小马玩偶,引导学生关注。
2.讲述小马过河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二、音乐欣赏1.播放《小马过河》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摇摆身体,体验音乐的节奏。
3.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尝试跟随音乐进行动作创编。
三、故事情景再现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2.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进行情景再现,每个小组表演一个环节。
3.表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角色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音乐游戏1.教师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以音乐《小马过河》为主题,通过故事情景再现、音乐欣赏、音乐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培养合作意识。
一、优点1.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音乐欣赏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3.故事情景再现环节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合作。
4.音乐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二、不足1.在音乐欣赏环节,部分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2.在故事情景再现环节,部分学生表现较为紧张,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3.在音乐游戏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游戏规则的理解不够清晰,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解释和引导。
重难点补充:一、音乐欣赏环节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和情感变化。
语文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
语文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小马过河的故事情节,揣摩角色心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尝试的精神风貌。
(2)懂得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3)教育学生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理解小马过河的过程,揣摩角色心理。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分角色朗读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 分角色朗读道具(如头饰、动作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小马过河》动画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学生分享对小马过河故事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教师带领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小马过河的过程和角色心理。
《小马过河》教案(16篇)
《小马过河》教案(16篇)《小马过河》教案(1)活动目标:1、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看、多动脑筋、勇于试试的道理。
2、进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力量与口头表述力量。
3、利用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磨坊、犯难、难为情。
4、大胆地参与争论,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进展求异思维。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预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磁带、字卡活动分析: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好玩,小马这个形象也很可爱、很天真,适合孩子的理解力量和接受水平。
学习这个故事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哲理。
难点是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
为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先展示图片,让幼儿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肯定的状况下会消失的不同结果。
以观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爱好,叙述故事。
进行提问:老牛是怎么说的?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小马又是怎么做的?请幼儿相互争论:为什么老牛说水才没膝盖呀?而小松鼠却说她的小伙伴被淹死了。
他们有什么不同呀?引领幼儿熟悉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浅不是固定不变的。
观赏课件,叙述故事,总结故事中叙述的道理。
进行生活认知: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种状况下会消失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动脑筋想问题,勇于试试。
活动过程:一、导入展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将难点提前突破。
二、绽开1、展现课件,老师叙述故事提问:(1)老牛说了些什么?(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3)小马是怎么做的?2、展现课件、听录音提问:(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终是怎么做的?(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3、老师总结: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慧能干。
三、结束: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活动反思:这一次的优质课活动进行完了,上过去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课存在着这样大的漏洞,因此做一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的深刻反思,仅以此为诫,好的连续发扬,不好的加以改正。
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
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小马过河》这个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马过河的过程。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故事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通过讨论、分析来理解故事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来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勇敢、自信、助人为乐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故事的大意。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小马过河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来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故事,掌握故事内容。
(2)准备教学课件或图片,辅助教学。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2)准备表演道具或服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
(2)邀请学生讲述故事的大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情节。
(2)学生分角色朗读,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3. 讨论与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小马过河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来理解故事中的问题。
4. 实践活动:(1)邀请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故事中的道理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的大意。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故事中道理的感悟日记。
3. 选择一个角色,进行家庭角色扮演,录下表演视频,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故事内容理解和道理吸收的程度。
幼儿园《故事表演:小马过河》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故事表演:小马过河》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小马过河》的故事内容,明白遇到问题要勇敢尝试、多动脑筋的道理。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合作能力。
3.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激发他们对故事表演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掌握角色的对话和动作。
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2.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寓意,能够在表演中体现出来。
协调幼儿之间的表演,使整个故事表演流畅自然。
三、教学方法1.故事讲述法:生动地讲述《小马过河》的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角色扮演法: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故事内容。
3.讨论交流法: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4.情景创设法:创设故事表演的场景,增强幼儿的代入感。
四、教学准备1.《小马过河》的故事书、图片或视频资料。
2.角色头饰和服装,如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等。
3.道具,如小河模型、石头、树枝等。
4.音乐和音效,如欢快的背景音乐、水流声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小马过河》的音乐,展示故事中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幼儿:“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呢?”2.故事讲述(10分钟)教师生动地讲述《小马过河》的故事,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晰、生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在讲述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问题,如“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小马遇到了哪些困难呢?”等。
3.角色分析(10分钟)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如小马的勇敢、善良,老马的智慧、关爱,老牛的沉稳、诚实,松鼠的胆小、谨慎等。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
4.排练表演(20分钟)教师根据幼儿选择的角色进行分组,分发角色头饰和服装。
引导幼儿熟悉自己的角色台词和动作,可以通过示范、模仿等方式进行指导。
组织幼儿进行排练,注意协调幼儿之间的表演配合,如对话的节奏、动作的协调性等。
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含)
《小马过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马过河》的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故事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勇敢尝试、克服困难”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故事《小马过河》2.生词和短语的学习3.故事内容的讨论与分析4.团队合作游戏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故事(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小马过河》,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习生词和短语(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勇敢”、“尝试”、“克服”、“困难”等,并举例说明其用法。
4.讨论与分析(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小马过河的过程及所遇到的困难,探讨如何克服困难。
5.团队合作游戏(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模拟小马过河的场景,通过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6.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克服困难。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3.学生在讨论与分析环节的参与程度。
4.学生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故事《小马过河》的文本。
2.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生词和短语的学习资料。
4.团队合作游戏的道具。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道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4.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团队合作游戏”。
团队合作游戏是本教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
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小马过河》这个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马过河的过程。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故事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进行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勇敢面对困难,敢于尝试,懂得听取他人意见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故事的大意。
2. 学会分享和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题《小马过河》,引导学生说一说对课题的疑问。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交流自己对本课生字新词的学习。
(3)教师针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交流:(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马过河的过程,以及小马在过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小马勇敢过河的看法。
五、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2. 画出小马过河的过程,并简单描述小马在过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 写一写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生字新词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重点关注学生在讨论交流环节的表现,以及学生对故事道理的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小马过河》的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
2. 准备生字新词卡片,用于巩固学习。
3. 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观看与《小马过河》相关的动画片或故事视频,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马过河的场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
语文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懂得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动脑筋,勇于克服困难。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动画视频或图片。
2. 生字词卡片。
3. 分角色朗读音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或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3)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检查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拓展训练:(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马过河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学生分享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热情。
2. 朗读与表达:评估学生的朗读技巧和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音、语调和表情。
3. 阅读理解:通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推理,评估其阅读理解能力。
4. 生字词掌握:通过小测验或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5.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复述故事给家长,并讨论故事中的主题。
2. 课后阅读:推荐与主题相关的书籍,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语文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马过河的过程和道理。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4. 教育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实践。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3. 朗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味,培养朗读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
4. 学生作业本。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本节课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呈现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 讲解生字词的写法,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3. 组织学生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三、课文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讨论小马过河的过程和道理。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语气和情感。
四、朗读练习(10分钟)1. 教师选取课文中有代表性的段落,指导学生朗读。
2.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提高朗读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小马,你会如何过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语文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小马过河》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3.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体会其深刻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小马过河》的幻灯片或课件。
2. 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3. 课文中的生字词卡片。
4.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准备课文音频文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小马过河》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检查预习:检查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并对课文进行疏通。
3. 深入学习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理解比喻和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体会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炼故事中传递的价值观。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运用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写一段小练笔。
八、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总结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写在日记中。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配合性较强。表现欲强
初始能力:已能够在拼音的帮助下读文章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故事情节发展。
信息素养:能够简单的复述文章大意。
教育技术标准: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大意
2识记汉字“棚、驮、磨、坊、甩、深、浅”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出生字,辨认间架结构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和成语。识记成语“寸步不离”,词语“犹豫”等等,举例造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教会生词,成语
2指导学生从小马身上学到什么
1,齐读生字词,纠正读音并领读,最后开火车巩固复习
2,讲解字形字义,请学生造句
3,集体讨论,各抒己见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怎样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集体讨论课文中各人物的感情思想,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环境选择和学生课前准备
教学环境: 老师准备小动物的面具
学生课前准备:按“旁白”“小马”“老牛”“松鼠”“小马妈妈”的角色分组并安排角色。预习并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能进行分角色按文章的大体发展进行对话。思考问题:你喜不喜欢小马? 为什么小松鼠和老牛说的话完全不同?他们说谎了吗?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小马过河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时数
2
设计者
陆凤飞
所属学校
刘二堡九年一贯制学校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小马过河》是篇童话,为儿童所喜爱。这篇童话情节生动、形象、活泼,语言通俗。在课文里头,老马,小马,老牛,松鼠,跟人一样都会说话、会做事。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故事里人物较多,对白朴实。鉴于此,我在教学中使用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加深体验通过一系列问答,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小马最终过河是因为自己实践了,从而可以明白的道理和重要性。
4学习句式“既……也……”
5 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态度。指出阅读时应注意的语气,分角色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评价小马的行为,对比小松鼠和老牛的不同观点总结自己的观点。
过程和方法:
先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学会汉字的书写,了解文章大意和情感再通过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表演《小马过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语文的兴趣。最后讨论为什么小松鼠和老牛说的话完全相反,是不是他们说谎了?小马能够过河靠的是什么?你喜欢小马吗?小马身上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呢?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开始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结构、含义、用法的整体把握能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小马 牛伯伯
松鼠
小马:高兴—犹豫—高兴—没注意—低着头(哭)—小心—高兴
牛伯伯:笑着
松鼠:认真(害怕)
马妈妈:
马妈妈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替代式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它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理解
图片
小动物的图片
B
C
图片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
2分钟
自制
2
识记
文本(卡片)
字及其拼音
D
G
3分钟
教师教材
3
识记
文本(PPT)
词语
D/J
G
2分钟
自制
4
识记
文本(PPT)
句式“既……也……”
D/J
G
造句能够考察综合应用能力
5分钟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1
理解
齐读文章,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大意
2
记忆
识记汉字的书写规则以及记住汉字的形,意和用法
3
记忆
识记词语成语的词义及使用情境,能够造句。
4
综合应用
综合实际,造句。
5
综合应用
总结动物们的态度和情感,分角色朗读课文
6
简单应用
阐述自己的想法 ,乐于讨论,发表见解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板书“小马过河”
把小马图片贴在黑板上并画一条小河
齐读课文
图文并茂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和兴趣
展示生字词
齐读生字词
卡片
整体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和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纠准确度,加深对生字词的映像
开火车巩固读音
开火车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村子==================
小河
==================
卡片
进一步加深对生字词的印象
用生词和学习的句式造句
举手回答
使学生初步掌握字词和句式的用法
分析动物的情感
讨论
引发学生对文章细节的把握,使学生读文章时更加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