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件)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王仲殊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发展及制度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发展及制度》班级 2013级土木一班指导老师蔡中奇姓名王东吉120130301011包文波120130301012乔晨光120130301046郑千元120130301041目录一、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发展 (1)(一)、陵墓的主要类型 (1)1.无陵无墓 (1)2.有陵墓 (1)3.有陵墓 (1)(二)、陵墓结构 (2)1.地下:墓室结构、墓道及墓室的绘画及其随葬品 (1)2.地上:封土、园陵建筑 (2)(三)、陵墓建筑的主要代表 (2)1.秦始陵 (3)2.唐乾陵 (5)3.明长陵 (6)(四)、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关系 (6)二、中国古代陵墓制度 (8)(一)、 (8)(二)、 (8)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发展及制度摘要: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因此,无论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庞大的古代帝、后墓群;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陵墓建筑逐步发展,有不同的制度形成。
关键词:陵墓建筑,发展,制度一、国古代陵墓建筑的发展陵墓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宏伟、陵墓建筑最庞大的建筑群之一。
这些陵墓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而建;也有少数建造在平原上。
中国陵园的布局大都是四周筑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
陵前建有甬道,甬道两侧有门阙石人、石兽雕像,陵园内松柏苍翠、树木森森,给人肃穆、宁静之感。
(一)、墓的主要类型1.无陵无墓无陵无墓指有天葬、水葬和悬棺习俗的少数民族。
2.有陵无墓地面上有祭奠用的建筑或墓碑,而地下没有墓穴。
有陵无墓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如黄帝陵、炎帝陵。
另一种如成吉思汗陵。
3.有陵有墓即地下有灵柩,地上有祭祀性建筑。
(二)、陵墓结构1.地下:墓室结构、墓道及墓室的绘画及其随葬品墓室使用木、砖、石3种材料构造。
大型木椁墓室从殷商开始直到西汉达到高潮,出现了“黄肠题凑”的形式。
考古考研
1、论述良渚文化
2、殷墟的发现及研究(大概是此意)
3、北齐和东魏墓葬的分期与特征
历史文选太繁琐,没法贴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吧,试题共分三部分:
一、解释字词
二、问答题(以文学常识为主)
三、翻译(三短出处不同的文字)
一、名词解释:
1、瓦当 2、体质人类学 3、黄肠题凑 4、梁思永
墓 8大明宫 9黄肠题凑 10越窑
二.论述
1.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主要人类化石。
2.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的发现和研究。
3.汉唐都城遗址平面布局的变化及其意义。
4砖室墓墓形演变述略。
1994
一. 名词解释
1.直立人 2文化层 3类型学 4相对年代 5琮 6铜石并用时代
2简介楼兰古城址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盟书
2俑
吉林大学的考研试题包括考古学通论和综合课。内容如下:
考古学通论:
1,名词解释15个75分:考古学文化,大坌坑遗址,梁思永,瓦当,干拦,封泥,磁州窑,大足石刻,殷墟,山顶洞人,黄肠题凑,等
2,简答题1个30分:现代科技在考古中的作用
论述题1个45分: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演变(新石器时代到明代)
7放射性碳素断代(C14) 8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问答题(每题20分)
1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区分层次的基本方法.
2考古类型学分析的一般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
3略论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上的应用.
厦门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关键柱(关键柱的定义及其作用,什么时候可以打掉它)
先秦时期陶器与礼制文化的互动
先秦时期陶器与礼制文化的互动作者:刘静吕金泉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20年第10期刘静吕金泉陶器作为礼仪活动中的重要器物,是先秦礼仪制度的器物媒介。
陶器与礼制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礼的发展推动了制陶技术的提高,而制陶技术的进步又使陶器以更丰富的形制和组合运用于祭祀、丧葬、宴飨等诸项礼仪中,更好地维护礼的运行。
仪式中被使用的陶器蕴含着丰富的礼意,礼意又依存于陶器的物质形态,器与礼的互动引发了古人关于道器关系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先秦;陶器;礼制;文化互动[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20)10-0236-08[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器以藏礼——先秦时期江西陶礼器造物设计研究”(20YS36)、江西陶瓷文物遗存保护暨御窑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江西早期陶礼器的造物设计研究”(JXYY2005)刘静,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博士生。
(江西景德镇 333403)吕金泉,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西景德镇 333403)陶器起源于远古时代,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文化成果之一,它折射出华夏民族历史的足迹,承载着远古时代的文化记忆。
在陶器两万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以它为雏形发展起来的礼器模式对华夏民族的礼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者卜工对我国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研究后,认为“礼制的发生与发展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特色,也是中国文明起源的基本脉络”[1](P3)。
礼作为一种非自然性存在,必须依附一定的物质载体,通过载体来表征和实现礼的社会意蕴。
原始社会时期陶器是最早的也是首要的礼器,中国陶器文化因礼而起,因礼而发展。
陶器丰富了礼文化的内涵,推动了礼仪制度的开展,礼的发展也影响了陶器的造型与工艺。
陶器与礼之间形成了互相诠释的关系,作为礼之载体的陶器显现了礼意,没有陶器的物质形态,礼的社会意蕴很难呈现。
礼的需求又推动了陶器的工艺水平和形制外观不断发展,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中国古代丧葬演变史
中国古代丧葬演变史一座座墓碑墓地运载了我们的怀念,也更是由于有这种固有的典礼,才使我们有固有的怀念有所存放。
人这一辈子,谁都逃不出出生、长大、死亡,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和不可避免的。
因此自古以来产生了一整套系统、完善、庄重而又复杂的丧礼制度,并随着时间推移的转型不停的充足和发展。
尽管在我们的当代日常生活,逐渐地人们生活习惯不停地发生变动,这种复杂的丧礼制度也慢慢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散。
那麼我们现在就来简略认识一下,古时候丧葬制度的演化和發展。
上古时期的丧葬据文献记载和出土的文物实证,上古时期没有埋葬的习俗,人死后常常尸体被丢弃在山野沟壑中。
有时因为食物的缺乏,甚至出现食人的残忍现象。
据《孟子滕文公》中记载到:"盖世上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有了保障,食用死者尸体的事情己经不再发生。
另外,思想观念上有了进步,人们觉得把死者的尸体抛在荒野任由野兽蚊虫咬噬于心不忍,才出现了埋葬死者的现象。
上古时期虽然开始埋葬死者,但还没有丧礼习俗可言。
后来出现了原始祖先崇拜和原始宗教,丧葬也由以前简单的埋葬仪式,而被加进了很多宗教崇拜的东西。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丧葬制度不断被加入新的内涵、思想、文化,在仪式上也逐渐繁琐,不断演变成为系统完备、隆重而又繁琐的礼节。
夏商周时期周朝时期,丧俗礼仪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己经逐步完成,据《礼记》中记载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
"古时的先民认为人死后"魂气归于天,行魄归于地。
"周朝丧葬制度日益完备而严谨。
"丧葬之礼节,皆整顿于周。
由贵贱亲疏,而有种种差别。
其用情之厚,世界所未见也。
周公之制,节目详备,哭泣僻踊皆有法。
"这个时候丧礼己成为古代五礼制度之一,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一部分。
据《周礼》记载,居于五礼中第二的凶礼,是指诸侯国之间天灾人祸时的相互哀悼、慰问及救助之事,原包括丧、荒、吊等五个方面。
夏朝的丧葬习俗古代葬礼与祭祀的文化遗产
夏朝的丧葬习俗古代葬礼与祭祀的文化遗产夏朝的丧葬习俗: 古代葬礼与祭祀的文化遗产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确凿记载的王朝,它的丧葬习俗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葬礼与祭祀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们对亡者的尊重和纪念。
本文将探讨夏朝的葬礼习俗,以及它们传承的文化遗产。
一、夏朝的丧葬习俗夏朝的丧葬习俗受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夏人相信死后有来世,认为死者的灵魂需要合适的葬礼仪式和供奉才能得到安抚。
1. 葬礼仪式夏朝的葬礼仪式通常分为两部分:出殡和入葬。
出殡时,亲友会陪同灵柩,其中亲属和朋友会举着带有亡者名字和相关信息的横幅,悲哀地跟随灵车。
入葬仪式则是将灵柩安置于坟墓之中。
夏朝的坟墓多为椭圆形,用土块围墙围起来,墓穴则是用卵石状的土块垒成,覆盖着朴实的草皮。
2. 丧服与丧期夏朝的亲属在丧期内会穿着黑色的丧服以示哀悼。
丧期通常为三年,期间亲属不举行喜庆活动,以示对亡者的尊重。
此外,夏朝丧葬习俗中还包括丧礼的音乐和舞蹈,这些仪式旨在表达对亡者的怀念和缅怀。
二、古代葬礼与祭祀的文化遗产夏朝的丧葬习俗影响了后世的葬礼与祭祀文化,形成了中国古代葬礼与祭祀的文化遗产。
1. 社会纪律与尊重夏朝的丧葬习俗规定了人们在面对死者时应有的态度和行为规范,要求人们对亡者尽最大的尊重和悼念。
这种纪律性的要求不仅反映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表明了古代人们对于亡者的敬畏之情。
2. 祭祀习俗的延续夏朝的丧葬习俗中的祭祀部分,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各个王朝。
祭祀作为一种仪式,是对亡者的纪念和悼念。
夏朝的祭祀习俗为后世的祭祀仪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例如,夏朝祭祀活动中的音乐和舞蹈等元素在后来的周朝、汉朝等王朝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演变。
3. 家族传承与社会秩序夏朝的丧葬习俗强调家族的传承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夏朝人认为,通过规范的葬礼习俗,可以维系家族血脉,并使社会秩序得以延续。
这样的传统观念影响了后世的家族制度和社会组织。
4. 艺术形式的传承夏朝的丧葬仪式中的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
夏朝的丧葬习俗与墓葬考古
夏朝的丧葬习俗与墓葬考古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基于奴隶制的国家。
夏朝的丧葬习俗与墓葬考古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以及宗教信仰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通过对夏朝丧葬习俗和墓葬考古的探讨,带领读者了解夏朝的葬礼仪式、墓葬结构以及葬品的意义。
一、夏朝的丧葬习俗夏朝的丧葬习俗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根据现有的文献和考古资料,可以推测出夏朝丧葬习俗的一些特点。
首先,在夏朝时期,对于丧葬习俗非常重视。
当时的社会结构是以世袭的奴隶制和部族制为基础,丧葬仪式是展示家族地位和家族连续性的重要场合。
因此,在夏朝时期,丧葬习俗代表了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其次,夏朝的丧葬习俗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祭奠、埋葬和安葬。
祭奠是指在亡者丧失生命之后,家人、亲友以及族人参加的祭拜活动。
在夏朝的祭祀活动中,人们会将食物、酒等物品供奉给亡者的灵魂,以示对亡者的尊重和思念。
埋葬是将亡者的遗体安放在坟墓中,夏朝时期的墓室通常挖掘在地下,用土墙围起来,并根据地理条件勘察地形来选择墓地。
安葬是指将坟墓进行封闭和修建,包括修建坟墓的砖石结构和墓道等设施。
最后,夏朝时期的丧葬习俗中,还存在着对葬品的重视。
葬品是指在夏朝时期埋葬的时候陪葬的物品。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夏朝的葬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祭祀和供奉的陶器和铜器;另一类是用于亡者陪葬的个人物品和饰品。
这些葬品既能够满足亡者在冥界生活的需要,也能够展示亡者和其家族的社会地位。
二、夏朝墓葬考古的发现通过对夏朝墓葬的考古发现,对夏朝丧葬习俗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我们了解夏朝社会生活和文化提供重要的线索。
夏朝时期的墓葬结构主要有两种类型:坑墓和土囊墓。
坑墓是指直接挖掘在地下的墓室,通常由土墙围起来,墓室内置放亡者遗骨和葬品。
土囊墓是指将亡者遗骨包裹在编织的荆条土囊中,然后埋藏在地下,以保护亡者遗骨不被侵蚀。
这两种墓葬结构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夏朝时期丧葬制度的具体信息。
汉代棺椁制度
汉代棺椁制度
汉代棺椁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规范死亡仪式的一种制度,被报称为“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棺椁文化”。
汉代的棺椁制度,是以宗法制度、仪仗制度和道德制度做基础,对死亡仪式进行统一規範的一种制度。
汉代的棺椁制度,包括死期礼仪、棺椁用材、棺椁装饰以及祭祀过程。
它有助于让后人记住祖先,同时也体现出一种礼义之美,把古代人民对死亡的礼仪和道义精神融入一体。
死亡仪式汉代非常讲究,一般是家庭自行举行,按礼俗要求,在陵墓前九次拜礼,或经由死者家人二次召唤死者的灵魂,布置仪式场馆,建筑棺坟,准备棺椁用材。
棺椁制度下,墓葬界面画像有象征意义,图像可以展示部分棺椁材料的重要信息,以及死者的未来荣耀旅程。
这种象征意义是汉代棺椁制度的一个关键特征,反映了汉族对于追求生命永恒的理念。
汉代的棺椁制度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传统,表达了古代汉族将死亡视为一种大事,非常珍重,其本质上也反映出古代汉族关于因果报应的观念,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汉代的棺椁制度,对中国历史文化有重要社会及文化意义。
它不仅体现了汉族傳統的棺椁文化,也把古代人民对生命和死亡的道德理想融入其中,极大地影响着后来的历史文化发展。
夏朝的丧葬制度与墓葬文化
夏朝的丧葬制度与墓葬文化夏朝始于公元前207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夏朝是一个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王国,其墓葬文化和丧葬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夏朝的丧葬制度夏朝的丧葬制度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礼仪性质。
在夏朝,丧葬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官员的丧葬制度夏朝时,官员的丧葬制度相对较为庄重和隆重。
当时,官员去世后,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礼仪来安葬他们的遗体。
比如,官员的丧葬仪式通常要有殡车、悼方以及为其陪葬的动物、器物等。
(2)平民百姓的丧葬制度与官员相比,平民百姓的丧葬制度相对简朴。
夏朝时,一般百姓的丧葬仪式相对简单,注重实用性。
他们通常会将逝者的遗体埋葬在地下并进行简单的祭奠。
2. 夏朝的墓葬文化夏朝的墓葬文化是指夏朝时期人们关于丧葬活动的思想、信仰、习俗等方面的表达。
夏朝的墓葬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墓葬形式夏朝的墓葬形式多种多样。
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夏朝时期的墓葬形式有土坑墓、竖穴墓、木椁墓等。
这些墓葬形式不仅反映了当时的丧葬制度,也显示了夏朝人们对死者的敬重和追思之情。
(2)陪葬品夏朝的墓葬文化中,陪葬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陪葬品是指为死者陪葬的各种物品,包括使用过的生活器具、服饰、食品、饰品等。
夏朝的陪葬品种类丰富,反映了夏人对于来世的追求和对亡者的尊重。
(3)宗族墓地夏朝时期,宗族墓地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夏人认为宗族墓地是一种连接祖先和后代的纽带,是家族的象征。
夏朝的宗族墓地通常由整个家族共同使用,说明当时夏人非常重视家族的连续性和传承。
3. 夏朝丧葬制度与墓葬文化的影响夏朝的丧葬制度和墓葬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后世的借鉴夏朝的丧葬制度和墓葬文化对后来历史时期的丧葬制度和墓葬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后世的丧葬制度和墓葬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夏朝时期的传统和规范。
(2)对后世的文化影响夏朝的墓葬文化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浅谈中国原始社会墓葬制度
B .洗骨葬:即将已埋葬多年的尸骨取出 , 用水洗涮后再次安葬。这种葬俗主要是为了免遭死者的鬼魂作祟于活人,达到逢凶化吉的目的。
长方形木棺整体呈长方形,有底有盖。其结构是:棺盖上和棺底下各置 2 ~ 3 道等距离的小木板(每条小木板宽约 4 ~ 8 厘米),棺两侧壁外各竖置 2 ~ 3 道与盖、底同等距离的木条,用穿榫法加以套合形成加固棺身的木框。木棺一般长约2 米,最大者长可达 4 米。
独木棺形似独木舟,即将一段圆木相对的两面稍削平,然后将中部凿空成船仓状;独木棺两端多为平头,齐家文化有少数削成弧形,有的棺上另置一棺盖;一般长约 1.5 ~2 米,宽约0.5 米。
二、原始时期墓葬
2.1原始时期的墓葬形式
2.1.1墓葬形制分类
一般说来,史前时代的墓主要可分为五种形式,各种形式的墓不仅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而且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1.岩洞墓:利用天然岩洞作为墓地始自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华南的一些地方仍较流行。由于华南岩溶地形发育良好、岩洞众多,利用天然岩洞安葬死者的习俗不仅开始较早,而且延续时间很长。
2.1.2埋葬次数分类
按照人们对尸骨的埋葬次数进行的分类,一般分为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埋葬方式。
1.一次葬:即对死者遗体一次性处理的埋葬方式。一次葬是中国史前时期最主要的埋葬方式,广泛流行于华南、华北、东北、西北各地。
2.二次葬:是对死者的尸体或遗骨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处理的埋葬方式。史前的二次葬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在东北、华南的一些地方也有发现。二次葬依埋葬人数划分,可分为单人二次葬、多人二次合葬和集体二次合葬三类。二次葬反映的可能是以下几种葬俗:
考古学导论第十讲
三、聚落形态的历史演变
第十一章 埋葬制度研究
一、埋葬制度与社会制度 二、墓葬形制的分类 三、葬式、葬具与随葬品 四、墓地研究 五、中国埋葬制度的演变 本章参考书目: 1、王仲殊:《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夏鼐主编:《中国 大百科全书·考古学》665-67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1986年。 2、严文明:《半坡类型的埋葬制度与社会制度》,《仰 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 3、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 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西夏陵
第十二章 人类体质的研究
一、人体骨骼的基本知识 二、人类体质发展的基本阶段 三、人类种族谱系的研究 四、人类生活状况和疾病的研究
本章参考书目:
1、*Kolin Renfrew & Paul Bahn, Archaeology :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P371-402, Thames and Hadson
Ltd., New York, 1991.
2、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1989年。
体质人类学研究
存贮遣传信息的DNA长链
我 是 尼 安 德 特 人
聚落考古:
聚落形态考古或聚落考古是以聚落遗址为单位 进行田野操作和研究的一种考古学研究方法。 同时,聚落本身也是考察的对象。
聚落形态考古的称谓不一,如社区研究、空间位置分析等, 英文为 Settlement Pattern, 有人认为应译作居址形态考古。
聚落考古研究的内容:
聚落研究实际涉及人们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范围内生活的各个 方面,而切入的角度偏重于各种遗存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方面。 严文明认为具体可从三方面考察: 一、单个聚落的结构: 1、单个聚落的整体形状、各种遗迹分布的范围; 2、认定聚落内各种遗迹的形态与功能: 3、 观察聚落内部各种遗迹相互联系的方式或聚落的布局。
中国古代墓葬文化
中国古代墓葬文化中华文化,博大浩瀚,其中墓葬文化作为其中一支,也可谓是独具魅力。
下面店铺整理了中国古代墓葬文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独具魅力的中国墓葬文化中国古代墓葬文化(一)大道常在回归自然如果我们认识墓葬文化的背景,我们就不能不承认一个事实∶它是因农业社会出现而巩固的一种葬式。
只有定居在固定土地上的农业文明才会造就人们依赖土地确保生活,也由於年年依赖土地,人们才会把土地视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母亲;人们也只有在发现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特别依赖土地时,才会产生和深信女娲或其他神明持土造人的传说,觉得传说合理。
有了“人是由土而生”或“人是土中来”的观念,因此便有了以为人死後的归属应是重新归回土中的观念,“尘归尘土归土”或“入土为安”也就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观念。
我们可以说,墓葬文化及支持这一文化出现“入土为安”主张,在潜意识上是一种对土地的母性崇拜。
人是从大自然造化的母体中出生,就要回到大自然的母体中去。
《雪心赋》这部风水峦头派的经典著作的语气和观念与朱熹的《山陵议传》极相似。
清代於楷《地理录要》相传它是宋朝大学者朱熹所著的风水学经典之作,它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体赋於人者,有百骸九窍;形著於地者,有万水千山,自本自根,或隐或显。
胎息孕育,神变之无穷。
”这句话的意思乃将人体与大自然作联想,点出了风水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即所谓的“龙穴”其实可以形成似妇人之怀胎;龙脉的脉气与龙穴间的关系也可比拟成母体与胎儿之间的呼吸。
注解《雪心赋》的清代风水家孟浩又说∶“此以胎喻穴,以息喻气。
胎无脉气则为死胎,穴无脉则为死穴,胎、息二字不可分言。
孕者,气之藏聚融结,土肉之内如妇人之怀妊也;育者,气之生动,分阴分阳,开口吐唇,如妇人之生产也。
此皆喻穴之生气也。
”在《雪心赋正解》中,孟浩所画的人形图,实际上正如他所说的,是神“开口吐唇,如妇人之生产也”,与女性生育器官的生理构造,有著相当的对应性。
当然,对墓穴形,也有著其他人体方面的比喻。
考古学著名学者及其作品
20世纪考古学部分著名学者及其作品曾昭橘(1909—1964),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博物馆学家。
著有《大理发掘工作》、《南唐二陵发掘报告》、《中国铜器铭文与花纹》、《论周至汉之首饰制度》、《博物馆》、《试论湖熟文化》、《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等。
组织举办《社会发展史展览》、《中国历史文物陈列》、《江苏历史陈列》等。
陈直(1900—1980)著有《史记新证》、《汉书新证》、《两汉经济史料论丛》、《文史考古论丛》以及《摹庐丛著》等.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号平庐,字彦堂,河南南阳人。
著有《殷墟文字甲编》、《卜辞中所见之殷历》(1931)、《殷历谱》(1945)、《西周年历谱》、《殷墟文字乙编》、《中国年历总谱》(中英文对照)等。
斐文中(1904—1982)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奠基人、中国古人类学的主要创始人。
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北京周口店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是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
著有《周口店洞穴层采掘记》、《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等冯汉骥(1899—1977)著作:《中国亲属制》、《由中国亲属名词上所见之中国古代婚姻制》、《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倮倮之历史起源》等。
高去寻(1909—1991)主要研究方向是殷墟,著有《侯家庄》等。
郭沫若(1892—1978)主编《甲骨文合集》;考古学方面的文章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等。
郭宝钧(1893—1971)著有《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关于新郑莲鹤方壶的研究》、《洛阳西郊汉代居住遗迹》、《陶器与文化》、《殷周车制研究》、《殷周的青铜武器》等。
胡厚宣(1911—1995)参与了《甲骨文合集》编辑工作;著有《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来熏阁书店1951年)、《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来熏阁书店1951年)、《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年)、《甲骨续存》(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五十年甲骨发现的总结》、《五十年甲骨论著目》、《甲骨学商史论丛》等。
夏朝的丧葬仪式探索古代中国的生死文化
夏朝的丧葬仪式探索古代中国的生死文化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也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夏朝自公元前2070年左右建立,至公元前1600年左右灭亡,它的存在对于了解古代中国的生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夏朝的丧葬仪式角度出发,探索古代中国的生死文化特点。
夏朝的丧葬仪式是人们对生死的一种尊崇与思考,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死亡和来世的看法。
在夏朝的丧葬仪式中,人们对逝者进行安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和幸福。
首先,在夏朝的丧葬仪式中,选择坟墓的地点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是在山脉附近、河流附近或其他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
这种选择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崇敬。
他们相信逝者的灵魂可以与大自然相融合,获得永恒的轮回。
其次,在夏朝的丧葬仪式中,丧葬品的使用也是非常讲究的。
逝者被埋葬时,通常会带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如食物、服饰、工具等。
这些丧葬品的使用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死者在来世中需要的物质生活的关注。
他们相信逝者在来世中仍然拥有与生前相似的需求和欲望。
此外,夏朝的丧葬仪式中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仪式和习俗。
比如,在埋葬逝者时,亲属和朋友会为逝者举行祭祀仪式,表达对逝者的追忆和崇敬。
同时,还会举行一些神秘仪式,如跳舞、舞蹈和祷告等,希望能够与神灵沟通,获得对逝者的祝福。
总的来说,夏朝的丧葬仪式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生死的态度和对来世的期待。
它体现了人们对生命、死亡和轮回的思考,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以及对逝者的尊重。
通过对夏朝的丧葬仪式的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死文化,感受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敬畏。
尽管夏朝的丧葬仪式已经逝去了数千年,然而它所蕴含的思想与哲学依然影响着现代中国人。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和尊重古代中国的生死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珍视生命,思考人生价值和幸福的真谛。
在当代社会,丧葬仪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人们对于生死的思考和对来世的追求却是永恒不变的。
通过研究夏朝的丧葬仪式,我们为人们在现代社会的生死观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古代棺椁等级制度
古代棺椁等级制度古代棺椁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项重要规定,其目的是规范墓葬的等级,展示其主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勢。
该制度按照棺椁的大小和质量不同划分多个等级,以下是该制度的分步骤阐述。
第一步:制定标准在古代,制定棺椁等级制度的标准由朝廷或各地方政府所制定,考虑到地域、等级、品质等因素。
根据《太康地理志》的记载,大政奉还、章服、齐仪的三品,配棺三重,都要用上好的檀木制作,每重棺椁的大小、形状都有规定,其中最大的一重称为望棺。
而二品棺椁也有一笔规定,比三品稍小,但品质要求越高。
第二步:划分等级根据制定的棺椁标准,棺椁等级被划分为多个等级,如一等、二等、三等等。
棺椁等级与主人的社会地位、财富、权势有关系,通常情况下,社会地位高的人,棺椁等级也相应地更高。
例如明清时期,皇帝的棺椁等级最高,而普通百姓的棺椁等级随着社会地位的下降而降低。
第三步:制定具体规定针对不同等级的棺椁,制定了具体的规定,以保证棺椁制作的标准和质量。
例如,在一些文献记载中,高级棺椁要求画龙、彩绘等,并要雕刻龙、麒麟等动物。
这些要求无疑增加了棺椁制作的难度和成本,限制了低收入者的棺椁等级。
而高级战争时期的棺椁,则要求再次提高等级,需要更高的技术和更多的时间去完成。
第四步:影响文化传统棺椁等级制度的实行不仅影响社会等级分化和收入不平等,也对后世留下了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不少高级棺椁保留了古代封建文化的符号和艺术风格,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
例如,清代福坊合在所发现的“六大棺材”中,就展示了清朝宫廷的制度和文化。
同时,棺椁等级也制约了后世自古至今的文化和艺术,延续着古代社会的传统和美学思想。
综上所述,古代棺椁等级制度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体现之一,对古代的社会等级分化、文化传承、艺术精髓的形成和流传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将持续地照亮后世。
考古学课件 单元5(夏商周考古:周代墓葬)
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
2021/2/2
曾侯乙墓出土的鑑缶
彩漆二十八星宿天文图衣箱
中国最早的二十八宿天文图。中央是篆书的“斗”
字,四周写着二十八宿的名称。“斗”字代表了北斗星,它 的地位如此突出,正是古人崇拜北斗的一种表现。二十八宿 的东侧绘有一龙,西侧绘有一虎,代表了东方(苍龙)、西
▪ 曾侯乙内棺
-黑漆为地,上施朱 彩。
-棺身上共施20组图 案,为漩涡纹、勾 连纹。
-窗、武士、飞鸟的 含义(见下页图案)
2021/2/2
内棺西侧壁花纹图案局部
曾侯乙编钟——64件禁止出境文物之一
-成套编钟多达 65 件,并有 2800 多个铭文。 -乐器即有钟、磬、鼓、瑟、琴、笙、排箫、篪 8 种。共
九连墩大墓
错金银铜壶
九连墩大墓出土文物
九连墩大墓出土文物
一号墓出土的方壶
铜人擎灯
▪ 3.河北平山县 中山王陵(灵 山上)
-中山国为鲜虞 人所建国。陵 园未完工。
-1974-78年发 掘其中2座。 M1为战国时期 中山国王错墓。
-有高大封土、 巨大台榭式享 堂。
2021/2/2
陵园鸟瞰复原 享堂复原
-春秋铁器出土资料举例:
a. 三门峡虢国墓地2001号大墓(春秋早期) 出土一柄玉柄铁剑;
b.陕西雍城秦公一号墓出土三件铁器;
c.长沙杨家山M65出土春秋晚期铸铁鼎和 铁削各一件。
中华第一剑——虢国墓地出土玉柄铁剑
铁器早期发展阶段的特点
▪ 1.早在商代人们已经懂得利用自然铁; ▪ 2.春秋时期,中国人掌握了冶铁技术; ▪ 3.早期铁器主要发现于长江流域的楚国,因此中
▪ 指商周时代以瓷土作胎,经1200℃左右的 高温烧成,胎质烧结,无吸水性或吸水性 很弱,器表有釉,但胎呈灰色,薄层不透 光的陶瓷器。亦称原始青瓷、青釉器或釉 陶器。它是中国成熟的瓷器出现以前的产 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古代墓葬概说读后感
中国古代墓葬概说读后感这篇文章最早发表于1981年第5期的《考古》刊物上,由王仲殊主笔。
王仲殊是当代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在国际上也受到很高的评价,通篇阅读之后,我获得了许多专业的知识,对我了解古代墓葬帮助很大,记录罗列了如下:“翁棺葬”:大汶口文化后期,幼儿死后埋在房屋附近或屋基下,利用陶器作葬具。
“亚字形墓”: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
其中最大的“亚字形墓”,面积约330平方米,四个墓道,总面积1800平方米,深度15米以上。
“中字形墓”: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面和北面各有一个墓道。
“甲字形墓”:墓室成长方形,只在南面有一个墓道,规模比“中字形墓”要来的小。
“车马坑”:陵墓附近另设坑穴,埋置车马。
“异穴合葬”:夫妻分别葬在两个互相紧靠的坑中。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的制度更趋普通,一般用夯土筑成,有的呈方锥状,有的形状欠明,现存高度不等,最高可达十余米。
“黄肠题凑”:“黄肠”强调的是材料和颜色,也就是黄心的柏木;“题凑”强调的是木头摆放的形式和结构,也就是木头的端头向内排列。
合起来解释,“黄肠题凑”是用黄心柏木,按向心方式致累而成的厚木墙。
“崖墓”:山崖中穿凿巨大的洞穴,作为墓室。
全墓可分耳室,前室,后室等部分。
“空心砖墓”:前期,墓室呈长方形,形状像木椁;后期,顶部往往搭成屋顶状。
“砖室墓”:大约在西汉的中晚期,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开始出现用小型砖建筑的墓,内有绘图壁画。
到东汉时期,砖室墓迅速普及。
“画像石墓”:西汉晚年开始出现的石室墓,到东汉盛极一时,墓室中雕刻着画像。
“椁室”:商周以来的木椁实际上是墓内的构造,所以称椁室。
“帛画”:用绢帛制成,绘有彩色图画,按周以来的丧礼,地主官僚阶级出殡时张举着一种旌幡,入葬时覆盖在棺材上,图画内容分三段,分别表示天上、人间、地下,并绘有墓主人的肖像。
“琀”:常常被制成蝉的形状,源于古人对玉的迷信,有使用各种小玉具遮盖或充塞死者的七窍。
夏朝的丧葬习俗与墓地考古
夏朝的丧葬习俗与墓地考古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王朝,其存在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
作为最早期的王朝之一,夏朝的丧葬习俗以及墓地考古成为了研究夏朝社会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丧葬习俗和墓地考古两个方面来探讨夏朝的相关内容。
1. 夏朝的丧葬习俗夏朝的丧葬习俗是研究该时期社会文化的关键。
根据历史记载以及考古发现,夏朝的丧葬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临终关怀。
夏朝人对待临终者非常尊重,会进行特殊的护理和关怀,以确保其舒适和安宁。
根据考古发现,有些墓葬中出现了石椁、棺材以及丰富的丧葬品,这些都是为了在身后的世界里提供所需。
其次是丧葬仪式。
夏朝的丧葬仪式通常会包括祭祀、悼念和埋葬等环节。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夏朝的墓地中常常出现大量陶制的祭器,这与夏朝人崇尚祖先、重视家族血脉有关。
再次是丧葬品的使用。
夏朝的墓葬中出土了众多珍贵的丧葬品,如玉器、金器、青铜器等,这些丧葬品的数量和品质显示了夏朝社会的富裕和财富的等级分化。
最后是墓地的位置和布局。
夏朝的墓地通常位于靠近居住区域的地方,有些甚至直接建在城市中。
而这些墓地一般都有合理的布局设计,如墓道、墓室等,以及墓地周围的围墙。
2. 夏朝墓地考古夏朝的墓地考古对于研究夏朝历史非常重要。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通过对夏朝墓地的发掘和研究,可以了解夏朝社会的结构、经济状况以及社会等级等信息。
首先是墓地的分类。
根据发掘的墓地,考古学家将夏朝的墓地分为两类:贵族墓地和普通民众的墓地。
贵族墓地通常规模较大,墓葬中出土的丧葬品更加丰富且质量较高。
而普通民众的墓地则相对简单朴素。
其次是墓地的结构。
夏朝贵族墓地的墓道和墓室都相对较大,墓道通常呈折线状,墓室则采用直线式,规划布局合理。
而普通民众的墓地则更为简单,大多只有一个墓葬点,墓道和墓室规模较小。
再次是墓地的出土文物。
夏朝墓地的出土文物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玉器、金器、青铜器等墓葬中出土的丧葬品显示了夏朝人对美的追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中国古代墓葬概说
作者: 王仲殊
出版物刊名: 考古
页码: 449-458页
主题词: 中国古代;随葬品;墓葬;长江流域;战国时代;贵族;西汉中期;河南省;长方形;墓主
摘要: 今年二月以王仲殊为团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古代史学者代表团,应全日空、朝日新闻社和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参加了由它们在东京联合举办的日本第五次古代史讨论会。
讨论会的主题是'探索日中古代文化的交接点',主要是讨论中国坟丘墓和日本古坟的起源、发展及其他有关的问题,由中日双方的考古学者和古代史学者主讲。
本文是王仲殊同志在这次讨论会上的讲稿。
中方其他主讲人王世民、徐苹芳和黄展岳同志的讲稿,也陆续在本刊发表。
礼乐部·礼制二·丧事
礼乐部·礼制二·丧事丧礼黄帝始制棺椁。
周公制翣。
周制俑。
虞卿制桐人。
左伯枕制明衣(新衣袭尸)。
史佚制下殇棺衣。
夫差为冥帽,而始制面帛。
夏制明器。
五代制灵座前看果。
舜制吊礼。
晋制,吊客至丧家鸣鼓为号。
巫咸制纸钱(名寓钱)。
汉铸神瘗钱。
王玙始丧祭焚纸钱。
周制方相先驱。
汉制魌头,俗开路显道神。
始嫘祖道死,嫫姆监护因制。
商始制铭旌以书姓名。
魏始书号。
后汉始制墓碑,为文字辨识。
黄帝封京观,始制墓。
周公始合葬。
周桓王始改葬。
秦武公始人殉葬。
宋文公始殉葬用重器。
秦称天子墓为山。
汉始为陵。
汉文帝始预造寿陵。
少康封其子祀。
禹始设守陵人。
秦始皇制皇寝石麟、辟邪、兕马,臣下石人羊虎柱罔象,好食亡者肝,因制。
宋真宗始给民义冢,制漏泽园。
服制黄帝始制丧礼。
禹始制五服。
尧始定三年丧,父斩衰,母齐衰。
唐武后制,父在为母三年,同父丧。
宋太祖制,舅姑三年丧。
周公制,生母齐衰三月。
鲁昭公制,慈母服(他妾养己)。
唐玄宗加母党服。
魏征制,叔嫂小功服。
戴德制,朋友缌麻服。
晋襄公制,起复始,伯禽征徐戎卒哭,汉唐沿之。
始大臣夺情。
汉元帝始令博士丁忧。
汉文帝始易月。
景帝为三十六日释服。
唐肃宗始定二十七日之服。
丧礼五服斩衰三年,子为父母。
女在室,并已许嫁者,及已嫁被出而反在家者。
与子之妻同。
子为继母,为慈母,为养母,子之妻同。
庶子为所生母,为嫡母,庶子之妻同。
为人后者与妻同,嫡孙为祖父母、高曾祖父母,承重同。
妻为夫妾,为家长同。
齐衰杖期嫡子众子为庶母,其妻亦如之。
子为嫁母,为出母;夫为妻;嫡孙,祖在,为祖母承重。
齐衰不杖期祖为嫡孙,父母为嫡长子及嫡长子妇,及众子,及女在室,及子为人后者。
继母为长子,众子侄为伯叔父母,为亲兄弟,及亲兄弟之子女在室者。
孙为祖父母,孙女在室,与出嫁同。
为人后者,为其本生父母。
女出嫁,为其本生父母。
妾为家长之正妻,妾为家长父母,妾为家长之子与其所生子。
齐衰五月,曾孙为曾祖父母,曾孙女同。
齐衰三月,玄孙为高祖父母,玄孙女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墓葬制度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或尸体的残余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
用以放置尸体或其残余的固定设施,称为“墓”。
在中国考古学上,两者常合称为“墓葬”。
在墓葬中,往往还包含着各种随葬的器物。
古代墓葬作为考古调查发掘的对象之一,所提供的资料远远超过了研究墓葬制度本身的范围。
但墓葬制度仍是考古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根据迄今的调查发掘,中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
此后,经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秦、汉及以后各历史时代,墓葬制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在阶级社会中,墓葬制度突出地体现了阶级关系。
在各个时代,民族和地区的特点,在墓葬制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石器时代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埋葬的发现,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按一定的方式埋葬死者。
到新石器时代,墓葬已有了一定的制度。
墓圹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
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中,数以百计的墓坑排列有序。
多数的墓是单身葬,也有不少的墓是合葬。
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前期的合葬墓,往往采取“二次葬”,将许多已经埋葬过的尸骨迁移而葬入同一墓坑内。
这些死者是同一家族的成员,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紧密的血缘关系。
有些合葬墓,埋着两个或数个完整的尸体,他们的性别相同,应系兄弟或姐妹。
大汶口文化后期和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的合葬墓,所葬多为两个成年男女,说明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婚姻关系;而齐家文化的合葬墓,则证明存在男子死后以妻妾殉葬的情况。
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尸体在墓内的放置方式以仰身直肢的为多,偶然也有屈肢葬和俯身葬,后者可能是由于凶死。
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除仰身直肢葬以外,还流行屈肢葬。
仰韶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西;大汶口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东。
这些都说明不同的部族有着不同的葬俗。
新石器时代的墓坑一般都小而浅,仅能容纳尸体。
新石器时代晚期,有些地区已用木棺作葬具。
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少数墓坑面积甚大,坑内沿四壁用木材垒筑,上面又用木材铺盖,构成了木椁,这大概是由于墓主人在社会上有特殊的地位。
幼儿死后一般埋在房屋附近或房基下,利用陶器作葬具,称为“瓮棺葬”。
墓中随葬品以陶器皿为最普遍,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亦偶有发现,有时还有谷物和家畜。
在有些墓地里,男子墓内多石斧、石铲、石刀,女子墓内多陶制或石制的纺轮,显示了男女在生产活动中的分工。
由于地区和部族的不同,各地墓中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颇有差异。
但是,在同一墓地中,各墓随葬品的多寡、厚薄往往差别不大,可见在原始社会中氏族成员的经济地位是平等的。
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穷富分化的现象,例如,大汶口文化后期的少数大墓,随葬的陶器有多至100余件,猪头多达十余个的,说明墓主人拥有远比一般人为多的财富。
商代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盛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着庞大的国家。
因此,在商代的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规模。
河南省安阳的商王陵墓,有“□字形墓”和“中字形墓”。
□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
侯家庄的一座最大的□字形墓,墓室面积约330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深度在15米以上。
类似的墓葬在山东益都也有发现,是属于诸侯或方国的首领的。
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
武官村的一座最大的中字形墓,墓室面积近170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340平方米,深度为7米余。
除了王陵以外,其他贵族的墓也有中字形的,但规模略逊。
在贵族的墓中,还有一种“甲字形墓”,只在墓室南面有一个墓道,规模一般都较中字形墓为小。
商代绝大多数的墓,都是没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
形状虽然类同,但规模则有很大差别。
大贵族的墓,面积可达20余平方米,在安阳小屯发现的商王武丁配偶“妇好”的墓即如此。
一般小贵族的墓,面积往往不足10平方米。
而平民的墓面积更小,有的甚至不足2平方米。
商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
□字形墓的椁室,平面呈□字形或方形。
其余各种类型的墓,椁室平面呈长方形。
敛尸的葬具都是木棺,放在椁室正中。
平民的墓,有的有棺有椁,有的有棺无椁。
尸体的放置方式,主要是仰身直肢。
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发现夫妻合葬的情况。
商王和各级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
包括各种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
妇好墓随葬各种青铜器460余件,玉石器750多件,骨角器560余件,另有海贝近7000枚(见彩图□尊、三联□、偶方□、玉龙、玉凤、玉鹰、玉□、玉人、玉龙与怪鸟、带流虎□象牙杯(商))。
由此可以想见,商代的王陵若不被盗掘,其随葬品应达到更为惊人的程度。
商代统治阶级墓葬的特点之一,是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
商王和大贵族的陵墓,殉葬者少则数十,多则一、二百人,包括墓主人的侍从、婢妾、卫兵和各种勤杂人员。
另有完全供杀殉用的“人牲”。
殉葬者的葬式各有不同,其中颇多采用俯身葬。
殉葬的牲畜,以马与狗为最多。
各种类型的墓,都在墓底的正中设一长方形的小型坑穴,其位置正当墓主人尸体腰部之下,故称“腰坑”,坑内埋一殉葬的人或狗。
即使是平民的墓,也往往有埋狗的腰坑(见商代的人殉和人牲)。
在安阳侯家庄的一座□字形墓的墓室之上,发现了大型的砾石,应是房屋的础石。
在安阳小屯的妇好墓和大司空村的两座长方形墓的墓坑上,都发现了用夯土筑成的房基及础石。
由此可见,从王陵到一般的贵族墓,有时在地面上建有房屋。
它们可能是供祭祀用的,类似后世的所谓“享堂”。
西周春秋西周的墓制承袭商代。
由于尚未发现王陵,不知当时是否有□字形墓。
诸侯、贵族的大墓,有的是设有两个墓道的中字形墓,有的是设有一个墓道的“甲字形墓”。
河南省浚县辛村卫国墓地多系中字形墓,其形制与商代的陵墓相似。
除上述两种类型的大墓以外,绝大多数的墓仅有长方形的墓室,不设墓道,它们的规模因墓主人的身份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
与商代一样,也多在墓底设腰坑。
据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即所谓“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考古发掘工作究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
诸侯、贵族墓的随葬品,仍以各种青铜礼器为主,但和商代相比,酒器减少,食器增多。
在各种食器之中,鼎和□是最重要的。
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与鼎配合使用,九鼎配八□,七鼎配六□,五鼎配四□,三鼎配二□,亦有明确的规定。
这在考古发掘中也得到了证明。
例如,在河南省陕县上村岭虢国墓地中,有一些大型和中型的贵族墓分别随葬七鼎、五鼎、三鼎或一鼎;墓的规模也依次减小。
其中“七鼎墓”已被证实为虢太子墓。
与商代一样,往往在诸侯、贵族墓附近设有“车马坑”(见彩图车马坑),其规模视墓主人的身份而定。
以上述虢国墓地为例,虢太子墓的车马坑埋车10辆、马20匹,两座“五鼎墓”的车马坑各埋车5辆,马10匹。
浚县卫侯墓的车马坑,规模最大的埋车12辆、马72匹。
殉人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后稍减少。
但直到春秋战国时代,有些大墓依然使用人殉。
发掘工作证明,西周已经有了合葬制度,其方式为夫妻分别葬在两个互相紧靠的墓坑中,即所谓“异穴合葬”。
陕西省宝鸡茹家庄西周中期的□伯墓及其夫人井姬墓的发现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的制度更为普遍。
例如,在山西省长治分水岭的晋、韩墓地中,凡属大、中型的贵族墓,都是两两成对,并列在一起,一葬男性,一葬女性,当为夫妻无疑。
战国从春秋晚期开始,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
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这种变化在墓葬制度上也有所反映。
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许多统治阶级的墓在地面上筑有坟丘。
坟丘一般用夯土筑成,有的呈方锥状,有的形状欠明,现存最高的达十余米。
河北省平山中山王墓和河南省辉县固围村魏国墓地,在墓室的地面上建“享堂”,则应看作是继承商代以来的旧制。
在战国时代,墓室仍然保持商、西周以来的形制,有的大墓甚至还保留着腰坑。
有些国君和大贵族的陵墓,如上述平山中山王墓、辉县魏王墓和邯郸赵国贵族墓,都在墓室的两面设墓道,与商、西周的中字形墓相似。
有些国君的墓,如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则和许多贵族的墓相同,仅有一个墓道或没有墓道。
湖北省随州曾侯乙墓,开凿在丘陵的岩石中,规模甚大,但没有墓道,而且墓室的形状不规整,是罕见的特例。
诸侯、贵族的大墓,仍流行附设车马坑。
中山王墓的附近除车马坑以外,还有船坑,坑内埋船。
这时的大墓,往往在墓室内积石以加固,积炭以御湿。
辉县的魏王墓,则在墓圹内大量屯沙以防盗。
在南方的楚地,流行用一种白色或灰色的粘土填在棺椁的周围,以保尸体和随葬品不朽。
棺椁仍然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
诸侯、贵族的大墓,用多重棺椁。
随州曾侯乙墓椁室庞大,分隔为4个部分,双重木棺都髹漆施彩绘,十分精致。
由于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发达,贵族墓内的随葬物,在种类、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达到空前的水平。
当时漆器的制作已很精美,它们在随葬品中的比重显著增加。
但是,礼器和乐器仍然被统治阶级看作是最重要的随葬品。
例如:曾侯乙墓有编钟一架,共64件(见彩图编钟及钟□(东周)),编磬一架,共32件,显示了诸侯行礼作乐的大排场。
青铜礼器中,有“升鼎”一组共9件;□一组共8件,正符合墓主的国君身份。
下层贵族和上层庶民,多在墓中用仿青铜礼器的陶“礼器”随葬。
在各地发掘的大量战国小型墓里,随葬品甚少,却都有着一组仿铜的陶器,如鼎、豆、壶之类。
只有渭河流域的秦墓是例外,墓中的陶器是鬲、盒、罐、瓮等日用品,而不是礼器,这可能是由于秦受礼制的影响少,有它自己的葬俗。
在关中和中原地区的战国晚期小型墓中,出现了横穴式的土洞墓室,也有用一种体积庞大的空心砖筑椁室以代替木椁的。
这种横穴式墓和空心砖墓在当时还很不普遍,但它们的出现意味着商周以来的传统墓制发生了变化。
人殉在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的一些大墓里仍然存在,但总的说来,在战国时代,确比商代、西周少见了。
用木俑和陶俑随葬的风俗已盛,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
从商、西周以来,墓主的尸体多是仰身直肢。
到了战国时代,除了南方的楚国以外,黄河流域的秦、韩、魏、赵、燕等国都程度不同地流行屈肢葬。
特别是西方的秦国,屈肢葬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墓中尸体侧身而卧,四肢蜷曲。
这可能是受黄河上游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一种特殊葬俗的影响。
秦汉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在形制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
这是中国古代墓制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后普及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