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 PPT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技术
与塑料。 ❖ 对于那些更为复杂的
复合材料来说,回收 分离更是难上加难。
行为规范:
❖ 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白流 ❖ 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 ❖ 一水多用——不浪费资源,让水重复使用 ❖ 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 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 关心大气指数——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 ❖ 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 ❖ 少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 ❖ 减用空调——降低能源消耗 ❖ 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 ❖ 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车为荣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 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 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 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 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 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 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的危害
❖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 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比如:沙 漠化、森林破坏,例如,温室效 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 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 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 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 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 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 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 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 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 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 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 1997年3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增加了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 规定。
❖ 200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 价法》颁布
❖ ………………
复合材料来说,回收 分离更是难上加难。
行为规范:
❖ 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白流 ❖ 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 ❖ 一水多用——不浪费资源,让水重复使用 ❖ 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 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 关心大气指数——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 ❖ 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 ❖ 少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 ❖ 减用空调——降低能源消耗 ❖ 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 ❖ 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车为荣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 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 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 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 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 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 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的危害
❖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 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比如:沙 漠化、森林破坏,例如,温室效 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 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 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 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 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 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 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 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 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 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 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 1997年3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增加了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 规定。
❖ 200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 价法》颁布
❖ ………………
环境科学概论能源问题ppt课件
Energy demand能源需求(按目前趋势预测)
资料来源: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50 年中国能源问题研究. 初步估计, 请勿引用。
Wind 风能
Nuclear 核电
Hydro 水电
Oil 石油
Coal 煤炭
Sourc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2050 China Energy Study, preliminary estimates; do not cite or quote
Oil 石油
Coal 煤
Demand 需求
Sourc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2050 China Energy Study, preliminary estimates; do not cite or quote
Coal 2030 peak2030年煤炭供应达到峰值
2050 Solar cells + biomasscontribute more than domestic oil2050年太阳能电池加生物质能将超过国内石油提供的能源
Energy demand能源需求(根据目前趋势预测)
资料来源: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50年中国能源问题研究. 初步估计,请勿引用。
2、能源分类
非再生資源︰這類物質的循環時間極長,所以於使用,難以在短期內補充,因此會有耗盡的可能。可再生資源︰理論上長用長有,不會枯竭耗盡;因為此類物質可以快速循環或補充。
二、能源问题的出现及其未来趋势
能源、经济、环境之间矛盾的体现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能源在开采、加工、运输、使用的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Buildings 8.5% 5.4% 4.0% 1.4% 0.6%建筑 • New buildings use 30% less energy by 2030 and 50% less by 2050 到2030年新建筑将节能30%,到2050年节能50% Annual construction declines by 15% in 2020; by 35% in 2050 到2020年建筑业将降低15%;到2050年降低35%
资料来源: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50 年中国能源问题研究. 初步估计, 请勿引用。
Wind 风能
Nuclear 核电
Hydro 水电
Oil 石油
Coal 煤炭
Sourc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2050 China Energy Study, preliminary estimates; do not cite or quote
Oil 石油
Coal 煤
Demand 需求
Sourc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2050 China Energy Study, preliminary estimates; do not cite or quote
Coal 2030 peak2030年煤炭供应达到峰值
2050 Solar cells + biomasscontribute more than domestic oil2050年太阳能电池加生物质能将超过国内石油提供的能源
Energy demand能源需求(根据目前趋势预测)
资料来源: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50年中国能源问题研究. 初步估计,请勿引用。
2、能源分类
非再生資源︰這類物質的循環時間極長,所以於使用,難以在短期內補充,因此會有耗盡的可能。可再生資源︰理論上長用長有,不會枯竭耗盡;因為此類物質可以快速循環或補充。
二、能源问题的出现及其未来趋势
能源、经济、环境之间矛盾的体现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能源在开采、加工、运输、使用的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Buildings 8.5% 5.4% 4.0% 1.4% 0.6%建筑 • New buildings use 30% less energy by 2030 and 50% less by 2050 到2030年新建筑将节能30%,到2050年节能50% Annual construction declines by 15% in 2020; by 35% in 2050 到2020年建筑业将降低15%;到2050年降低35%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 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 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动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
22
按污染物性质分 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按环境要素 大气污染 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
23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 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人类不良 的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干扰、 热干扰等。
4、环境如果按空间尺度大小,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 环境、星际环境。
.
12
1)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是人 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 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居室环境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
13
2)区域环境:是包括人工环境在内的占有一 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 区域内环境结构特点、功能也千差万别。
.
15
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环境分类,环境都 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环境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客观 物质体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它 既有依托作用,又有限制作用,因此环境 有合适与否,或优劣之分。
其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 环境由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 素),以其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
22
按污染物性质分 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按环境要素 大气污染 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
23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 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人类不良 的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干扰、 热干扰等。
4、环境如果按空间尺度大小,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 环境、星际环境。
.
12
1)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是人 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 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居室环境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
13
2)区域环境:是包括人工环境在内的占有一 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 区域内环境结构特点、功能也千差万别。
.
15
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环境分类,环境都 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环境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客观 物质体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它 既有依托作用,又有限制作用,因此环境 有合适与否,或优劣之分。
其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 环境由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 素),以其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研发高效、环保的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解决环 境污染问题。
ABCD
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
研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 屏障作用,为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
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为推动绿色发 展提供决策参考。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 活和健康。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加剧,影响城市气候和居民生活。
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认识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 气、废水和固废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功能
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水文循环,净化空气和水质,以及为人 类提供食物、能源和休闲场所等生态服务。
PART 03
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 影响评价
REPORTING
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种类及危害程度评估
废气排放
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 物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
响人类健康。
REPORTING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路线选择
源头控制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减少大 气污染物排放。
治理技术
采用除尘、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降 低污染物浓度。
监测与监管
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确保污染物达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水体污染治理方法。
和人类健康。
畜禽养殖排放
02
畜禽粪便和废水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和农
业生产。
农业废弃物
ABCD
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
研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 屏障作用,为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
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为推动绿色发 展提供决策参考。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 活和健康。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加剧,影响城市气候和居民生活。
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认识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 气、废水和固废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功能
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水文循环,净化空气和水质,以及为人 类提供食物、能源和休闲场所等生态服务。
PART 03
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 影响评价
REPORTING
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种类及危害程度评估
废气排放
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 物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
响人类健康。
REPORTING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路线选择
源头控制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减少大 气污染物排放。
治理技术
采用除尘、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降 低污染物浓度。
监测与监管
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确保污染物达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水体污染治理方法。
和人类健康。
畜禽养殖排放
02
畜禽粪便和废水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和农
业生产。
农业废弃物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土壤污染危害
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威胁人类食品安全,同时还会对地下 水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
生态破坏现状及危害分析
生态破坏现状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日益严重,包括森林砍伐、 草原退化、湿地消失等。
生态破坏危害
生态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会加剧自然灾害 的发生和全球气候变化。
04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文 明建设路径探讨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解读
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公平、持续、共同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追求公平 、持续和共同的发展。
技术手段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GIS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 进行环境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实验与模拟
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揭示环境问题的内在机制和演 变规律。
02
地球环境系统与人类活动 影响
大气圈层结构与功能
大气圈层结构
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等。
大气圈层功能
保护地球免受外来天体撞击、维持地球温度稳定、提供氧气等生命 必需气体、形成天气和气候等。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明确国家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的职责,为环境保护提供最高法 律依据。
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 基本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制度和措施。
环境保护单行法规
针对特定环境问题制定的单行法规, 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 治法》等。
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威胁人类食品安全,同时还会对地下 水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
生态破坏现状及危害分析
生态破坏现状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日益严重,包括森林砍伐、 草原退化、湿地消失等。
生态破坏危害
生态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会加剧自然灾害 的发生和全球气候变化。
04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文 明建设路径探讨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解读
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公平、持续、共同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追求公平 、持续和共同的发展。
技术手段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GIS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 进行环境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实验与模拟
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揭示环境问题的内在机制和演 变规律。
02
地球环境系统与人类活动 影响
大气圈层结构与功能
大气圈层结构
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等。
大气圈层功能
保护地球免受外来天体撞击、维持地球温度稳定、提供氧气等生命 必需气体、形成天气和气候等。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明确国家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的职责,为环境保护提供最高法 律依据。
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 基本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制度和措施。
环境保护单行法规
针对特定环境问题制定的单行法规, 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 治法》等。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特点:1、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2、已从局部扩展到区域甚至全球, 从地表到高空及地下,呈立体态;
3、表现形式要加多样化;
.
19
4、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5、已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 生存和发展。
三、环境问题分类
1、 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它 是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 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使人类社 会遭受一定损害的问题。包括地震、火 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 干旱等等。
•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中心事物是人,“环 境”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指的是环绕于 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 因素,工程因素和社会因素。
.
9
二、环境的分类和组成 1、 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它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组成的。 大气 水体
要素 土地 岩石 生物
.
10
自然环境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作进一步 分类。
以自然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森林、草 原、沙漠、冰川、海洋、湖泊、河流、山 地、平原等多种类型。
以人工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城市、农 村、工业区、旅游区,开发区等 。
保护环境 课件(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
材料1:
到2000年,全国重点林 区的131个林业局中有70%无 林可采,乱砍滥伐、森林火 灾及病虫害是造成森林退化 的主要原因。
材料2:
我国耕地质量整体水平 低,退化严重,水土流失总 面积4533万公顷
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它有哪些具体表现?
人类在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具体指与湖争地、乱砍滥伐森林、破坏草原等
能源危机
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占 有量却很低。小煤矿对不可再生的资 源掠夺式的开采,造成煤炭资源的极 大浪费。我国的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 第9位,但人均仅2.9吨,居世界第49 位。有人预测按目前的速度,只需五 六十年即可耗去全部石油储量。
特大洪灾
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给中国社会 经济造成了 巨大损失。造成的直接 经济损失将达2000亿元以上。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保护环境
家园
环境保护
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 看下列风景图,通过 比较, 你能从中发现 什么问题?
材料
2001年9月,美国科学家在南极上 空检测到了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臭 氧层空洞,达2830万平方公里,是 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臭氧层空洞使 得紫外线能够直射到地球,引起气 温升高,冰雪融化,导致地球海平 面上升。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500立 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1/4,据 调查表明,90年代初,全国缺水 城市已发展为近300个,较严重缺 水的城市有100多个。我国80%以 上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 入水体,已造成1/3以上的河段受 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 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的水源不 符合饮用水标准。
宇航员从太空看地球不 再是一片蓝色,而是在表面 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一 些原来清晰可见的地球标志 性建筑,现在也模摸糊糊, 若隐若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学
环境社会科学
自然
社会
环境
技术
经济
环境技术科学
环境经济科学
环境科学学科体系
1+ 4
+
X
环境自然科学
环 境
环境社会科学
环境科学
学 环境经济科学 其它分支学科
环境技术科学
环境学
环境基本规律
1. 环境多样性 2. 人与环境和谐 3. 规律与规则 4. 五律协同
环境学基本原理
1. 环境多样性原理 2. 人与环境和谐原理 3. 规律与规则原理 4. 五律协同原理
• 解读环境过程多样性 • 解读环境功能多样性 • 解读环境效应多样性 • 研究人—环境和谐度的环境基准 • 为环境技术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
环境自然科学
环境规律
自然规律
环境科学
环境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环环 境境 地物 学理
环 境 化 学
环 境 生 物 学
环 境 毒 理 学
环 境 数 学
从单一学科出发研究多种环境要素
水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
……
几个重大问题的辨析
环境问题是否违背自然规律? 生态规律与环境规律是一回事? 生态学原理是环境科学唯一的理论基础吗? 环境规律存在否?是否独立? 环境科学的独立性与综合性 “人-环境”与“人-自然”是一回事吗?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规律
环境自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
——环境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联合作用
环境
环境过程 环境功能 环境效应
自然
环境自然科学
• 环境自然科学是环境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 叉学科;
• 环境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 究环境问题;
• 规律联合作用是产生交叉学科的源泉; • 环境自然科学研究环境规律和自然规律联
合作用的机理。
环境自然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经济学 环境学 国情学
环境 规律
经济 规律
环境技术科学
——环境规律与技术规律的联合作用
环境
清洁生产 污染治理 环境监测
技术
环境过程 环境功能 环境效应
清洁生产 污染治理 环境监测
自然
社会
环境
技术
经济
公众:环境伦理 国家:环境法律 政府:环境管理
市场 政府 GDP
X
环境评价学 环境规划学
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环境科学
科学
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客观规律。 环境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环境规律。 环境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环境基本规律。
五类现象
自然现象 社会现象 经济现象 技术现象 环境现象
五类规律
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 经济规律 技术规律 环境规律
五类科学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经济科学 技术科学 环境科学
环境自然科学
环境问题是否违背自然规律? 生态规律与环境规律是一回事? 生态学原理是环境科学唯一的理论基础吗? 环境规律存在否?是否独立? 环境科学的独立性与综合性 “人-环境”与“人-自然”是一回事吗?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规律
环境自然科学
环境规律
自然规律
环境科学
环境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水 环 境 学
大 气 环 境 学
土 壤 环 境 学
生 物 环 境 学
物 理 环 境 学
环境社会科学
——环境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合作用
环境 规律
环境伦理 环境法理 环境管理
社会 规律
公民 国家 政府
环境经济科学
——环境规律与经济规律的联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