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行省制度,高考题
元朝知识测试题及解答
元朝知识测试题及解答一、选择题1. 元朝的建立者是?*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铁木真* D. 窝阔台{答案:B. 忽必烈}2. 元朝的都城最初设立在哪里?* A. 大都(今北京)* B. 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 C. 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 D. 燕京(今北京){答案:B. 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3. 下列哪位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 A. 苏轼* B. 李清照* C. 马致远* D. 辛弃疾{答案:C. 马致远}4. 元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与前朝相比有何不同?* A. 更加严格* B. 更加宽松* C. 仅限于蒙古族* D. 取消科举制度{答案:B. 更加宽松}5. 元朝时期的“行省制度”是指?* A. 地方行政区划* B. 军事指挥系统* C. 官职晋升制度* D. 税收征收制度{答案:A. 地方行政区划}二、填空题1. 元朝建立于____年。
{答案:1271年}2. 元朝的第三位皇帝是____。
{答案:元文宗}3. 元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通往____地区。
{答案:东南亚}4. 下列元朝官职中,位于“中书省”之下的是____。
{答案:尚书省}5. 元朝时期的宗教政策相对宽容,以下哪个宗教得到了特别的发展?{答案:藏传佛教}三、简答题1. 简述元朝时期的民族政策。
{答案:元朝时期的民族政策相对宽容,采取了“汉制”与“蒙古制”相结合的方式,尊重各民族的习俗与信仰。
同时,实行“蒙古人治汉地”的政策,设立了专门的蒙古官吏管理汉族地区。
}2. 简述元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答案:元朝时期,由于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国内交通畅通,商业贸易繁荣。
农业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迅速发展。
同时,元朝还积极开辟海外贸易,与亚洲、欧洲的贸易往来频繁。
}3. 简述元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答案:元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取消了明经科,增设了词赋、经义等科目。
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实用,对考生的待遇也相对放宽,使得更多平民子弟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含解析新人教版
综合测评(三)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
对唐宋这一变化最合理的解释是( )A.宋代与大唐相比,国力渐趋衰弱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地方财政困窘C.宋代不重视城市建设,规划性差D.宋代君主专制加强,皇帝威势凸显3.[2021·山东菏泽期中]宋初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宋代这样做的目的是( )A.分化事权B.扩大科举C.加强专制D.强干弱枝4.“绍兴十年,金军再度南下,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
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
但此时,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朝。
”这一史料可以佐证( )A.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B.绍兴和议是南宋统治集团无能的结果C.南宋前期的失利与宋高宗的投降路线有关D.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5.金代海陵王时,废猛安谋克制下的“万户”为节镇一级的路,使其置于京府和节镇州之下,其地位与防御州、县等同,并纳入品级制的系统之中。
这一改革( )A.废除了猛安谋克制度B.解决了“冗官”问题C.推动了地方官制的统一D.使官制更具有民族性6.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统治者这一划分方式的主要意图是(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B.防止出现地方割据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7.元史专家认为,元朝视儒士与僧侣一样,为了救济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甚至沦为奴隶的儒士,元朝特别设立了“儒户”,让部分读书人取得优先赋役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储备人才的用意。
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宋元时期(20题)
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宋元时期(20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江苏模拟)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
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专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
经重臣董文用据理力争,该图谋未能得逞。
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
这说明元代()A.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B.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C.地方的吏治问题得以解决D.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2.(2024•湖北模拟)宋代,皇帝的诏令,原则上必须经过“二府”,以“敕牒”方式颁布执行,直接自宫内颁出的皇帝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
这表明当时()A.专制皇权遭到削弱B.官僚制度比较成熟C.行政效率日益低下D.权力制衡机制建立3.(2024•天津模拟)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
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
据此可知,茶马交易()A.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垂直管理B.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C.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重大冲击D.促进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4.(2024•海南模拟)“捺钵”意为辽帝的行营。
辽帝在一年之中都要从事与契丹游牧习俗相关的营地迁徙和游牧射猎活动,即“春水”“秋山”“坐冬”“纳凉”,形成了“四时捺钵”体制。
捺钵时,皇帝都会在营地召集北方各少数民族酋长,处理政事捺钵成为整个辽朝的政治中心。
辽朝实行“四时捺钵”的主要目的是()A.传承契丹族尚武精神B.强化对地方的监督管理C.扩大游牧文明的范围D.增强各部族的政治认同5.(2024•昌平区二模)以下是有关宋代设置“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宋初惩五代藩镇之弊……始置诸州通判……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
辽夏金元的统治(2018-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
辽夏金元的统治(2018-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2023年无2022年1.(2022年天津卷)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
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采取汉人和契丹人分开治理的措施,体现因地制宜和因俗而治的特点,A 项正确;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项。
故选A项。
2.(2022年江苏卷)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
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专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
经重臣董文用据理力争,该图谋未能得逞。
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
这说明元代()A.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B.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C.地方的吏治问题得以解决D.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可知,元朝建行御史台监察行省,江淮行省“欲专肆”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未能得逞,之后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说明行御史台能够更好的监察地方,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B项正确;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地方吏治问题解决程度,排除C项;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故选B项。
3.(2022年辽宁卷)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
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古代中国的边疆治理
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古代中国的边疆治理【热点剖析】一、古代中国加强中央对地方管辖的主要措施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与管理。
2.宋朝吸取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分割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元代地方设立了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4.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
二、清朝的边疆政策1.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一一理藩院。
3.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真题再现】1.(2019 •江苏高考• 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答案】C【解析】“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指的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权力过大而发生叛乱,故 C项正确;察举制是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与诸侯叛乱无关,故A项错误;独尊儒家学术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与诸侯叛乱无关,故 B项错误;全面推行郡县制是在秦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2019 •新课标全国I卷高考• 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 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据材料“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可知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实力,故选C项;材料“称为‘皮币'",而且有定价的,说明不是货币,排除 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不是思想上的统一,排除B项;材料“‘千户侯’ 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说明地方仍旧享有租税权,所以没有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应该只是加强控制而已,排除D项。
高中历史辽宋夏金元综合练习
辽宋夏金元综合练习一、单选题。
1.(2022·浙江·高考真题)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城广大、民族众多、推进了新的民族融合。
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 B.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C.确定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道、州、县 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2.(2021·海南·高考真题)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
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
此举意在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恢复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3.(2011·江苏·高考真题)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4.(2015·福建·高考真题)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
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5.(2018·天津·高考真题)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6.(2014·上海·高考真题)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A.江浙行省B.宣政院C.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7.(2012·北京·高考真题)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高考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考点一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汉朝州刺史的设置——(b)1.内容: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13州部,长官叫刺史。
(后来州演化为地方行政单位)2.目的: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b)1.内容: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发展: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后来,凡是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隋唐时期确立的三省体制,使相权一分为三,皇权得以加强,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成熟。
三、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b)分割相权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机构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长官同平章事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防范宰相专权;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弥补宰相才干不足。
四、元朝行省制度——(b)1.设立:元代确立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
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
2.职能(1)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各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行省官员不得随意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2)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3)监察机构监督行省官员。
(4)省官互迁等。
3.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省制,为后世沿用。
(1)在古代,中书省的职权并不完全相同。
唐朝的中书省是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元代的中书省则为最高行政机构。
(2)元代并不是所有地区都由行省管辖,如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辖(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西藏由宣政院管理。
五、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d)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
新课改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如图中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
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 )A.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B.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C.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D.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2、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3、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 )楚工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乇张耳、燕王臧荼、长沙西汉初年王吴芮齐王刘肥、淮南工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饵、刘邦晚年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濞、长沙王吴芮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B.加强了君主专制C.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D.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讨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这则材料说明(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权力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D.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5、唐玄宗时规定“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拟为台省(中央)官.”宋代有一条规定:“举非州县之职,则毋以台谏选焉。
”由此可知,当时的高级官员选拔( )A.强调对中央政令的服从B.注重出身和门第C.以官员的德和才为标准D.注重基层实践经验6、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救书最后作废。
这表明当时( )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B.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7、宋太宗选拔将领,重视其是否“循谨”,即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
考点11 元朝的行省制度
发明者:毕昇
优点:经济、省时 影响: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毕昇
时间:战国
(5分钟)
司南
指南针发明
地位: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应用过程
发明时间:北宋
指南针 北宋时开始用于航海
南宋时广泛应用于航海
战国 “司南” 北宋“指南鱼” “指南车”
四、史学和绘画
1、《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北宋) 体裁:编年体通史(按年代顺序编写)司马光 内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史事。
二、元朝的行省制度(重点)
1、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制度, 简称,行省。
2、设宣政院 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3、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今台湾)
元
宣政院 (西藏)
琉 球
4、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影响。
A、唐朝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时期 D元朝时期
10、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火药 ②纸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13、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 如下主 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 的是( )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4、元朝在中央设置的管理全国政务的机构是
《沁园春·雪》 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成吉思汗
二、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建立者:忽必烈(元世祖)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对对练(含2018年高考真题):专题1 3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
命题角度3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8全国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唐朝藩镇割据。
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从材料图表看,各地区的藩镇情况不尽相同,直接参与“安史之乱”的河朔地区地方势力明显强大,但在藩镇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中央对中原、边疆和东南地区的藩镇仍有较大控制力,对河朔藩镇形成制约,维护边疆安全,使唐朝政权得以延续,故D项正确;在经济重心南移的条件下,材料中东南型藩镇要上供赋税,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边疆型和东南型藩镇的任务分别是守边疆、防盗贼,由此不能得出彼此攻伐不已的结论,故B项错误;藩镇割据整体上威胁了中央的权威,故C项错误。
2.(2018全国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武则天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从材料来看,武则天增加了行使宰相权力的官员的数量,这实际上降低了原来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武则天,她的主要目的应当是加强自身的统治,并非为官员提供晋升的机会,故B项错误;武则天增加宰相数量的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题干只反映出宰相数量的变化,或者说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并不能反映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的强化,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小题狂做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小题狂做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
”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 )A. 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B.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C.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D. 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2.商周时,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
春秋列国体制的出现,其实也正是地方逐步独立于中央的产物,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
材料中“封建贵族政治”指的是A. 宗法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中央集权制3.按照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
1 978年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
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 ( )A. 周统治中心在随州B. 分封制遭破坏C. 青铜冶炼技术成熟D. 宗法等级森严4.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
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
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
”如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A. 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B. 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C. 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D. 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5.《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 )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6.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
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
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
2023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高考历史联考试卷(二模)及答案解析
2023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高考历史联考试卷(二模)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 《礼记》规定周朝“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都可以进入“国学”学习,而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大学”“右学”之称。
这表明西周教育的特点是()A. 等级森严B. 承袭商制C. 去宗教化D. 体系完备2. 西汉初期,北方与匈奴交界地区边患严重,陆上丝绸之路经常受到侵扰,汉武帝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统一岭南,建立郡县,加强了中原和环北部湾沿岸的联系,推动合浦、徐闻等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据此可知,汉代北部湾地区崛起的主要原因是()A. 地理位置B. 海外市场需求C. 政治因素D. 北方边患严峻3. 唐太宗往往让一些职位稍低的官员以“参预朝政”的名义,加入最高决策集团。
该做法旨在()A. 强化君主专制B. 加强中央集权C. 强调监察谏议D. 提高行政效率4. 元朝统一全国前后设立了十一个行省,其原型为金行尚书省和蒙古三大行断事官,其机构名称是汉制,实乃金元军事征服所派生。
这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材料主要表明()A. 制度文化传承自有渊源B. 行省制源于金行尚书省C. 民族地区得到有效治理D. 军政因素影响治国方略5. 张居正认为“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
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
他进而主张“欲物力不庭,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这反映张居正改革()A. 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B. 主张农商并重政策C. 旨在提高工商业者地位D. 重视兼顾民生经济6. 雍正帝的行政,尤其是改革方面,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范围广,什么事情都想改一改、变一变,还要移风易俗,其多方面改革都成为清朝一代不可移易之法。
对其改革表述正确的是()A. 固定丁银废除人头税B. 谕令户籍永停编审C. 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D. 始设置提督四夷馆7. 晚清初期“夷务”一词主要是指通商、贸易、朝贡、理藩之类的活动。
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古代中国的边疆治理
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古代中国的边疆治理【热点剖析】一、古代中国加强中央对地方管辖的主要措施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与管理。
2.宋朝吸取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分割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元代地方设立了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4.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
二、清朝的边疆政策1.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
3.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真题再现】1.(2019·江苏高考·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答案】C【解析】“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指的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权力过大而发生叛乱,故C项正确;察举制是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与诸侯叛乱无关,故A项错误;独尊儒家学术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与诸侯叛乱无关,故B项错误;全面推行郡县制是在秦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据材料“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可知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实力,故选C项;材料“称为‘皮币’”,而且有定价的,说明不是货币,排除 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不是思想上的统一,排除B项;材料“‘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说明地方仍旧享有租税权,所以没有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应该只是加强控制而已,排除D项。
2020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知识点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2、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下表所歹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②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③“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④象郡、“直道”、灵渠、小篆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3、中国古代自西周开始,就大体延续着以“谥号”臧否(褒贬)人物的传统。
以西周后期引起“国人暴动”的周厉王谥“厉”(杀戮无辜)为例,有学者从近出“清华简”入手认为多重文献所见未发现可以颠覆传统旧说的新史料,从理论上讲,在给周厉王议定谥号的时候,当时人们知道并掌握的事实一定不比今人少。
厉王所为已严重突破国家伦理的基本底线无需恢复名誉;有学者认为,对厉王的褒贬仅以“厉”字了之有失公允提出应换个角度重新评价。
由此出发,对待历史人物评价()A.应当坚持道德评价为先、价值判断跟进的原则B.宜遵行尊重古人的认识却是对历史尊重的原则C.古人的评价未必科学,新说的建立一定要用材料说话D.需要立足现实穿越历史,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时空思辨4、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5、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嬉变而成。
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
199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199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古代最早建立县制,将地方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之下的是: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 统一思想B. 强化皇权C. 削弱诸侯势力D. 改革政治制度答案:A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科目是: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明算答案:B4.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A. 交子B. 会子C. 飞钱答案:A5. 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A. 加强中央集权B.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C. 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控制D. 改革地方行政制度答案:A6.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实施,其主要原因是:A. 防止倭寇侵扰B. 维护国家安全C. 保护国内经济D. 限制对外贸易7. 清朝前期,实行“摊丁入亩”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 减轻农民负担B.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 改革赋税制度D. 促进人口增长答案:C8. 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A. 《天朝田亩制度》B. 《资政新篇》C. 《原道觉世训》D. 《原道救世歌》答案:A9.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近代军事工业是:A. 江南制造局B. 福州船政局C. 汉阳铁厂D. 金陵机器制造局答案:A10.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文件是:A. 《临时约法》B. 《中华民国临时宪法》C. 《中华民国宪法》D. 《中华民国约法》答案:A11. 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是: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 “打倒列强,除军阀”C. “反对二十一条”D. “反对不平等条约”答案:A12.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中,最著名的是:A. 井冈山根据地B. 鄂豫皖根据地C. 陕甘宁根据地D. 湘鄂西根据地答案:A1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中,最著名的是:A. 晋察冀根据地B. 晋冀鲁豫根据地C. 陕甘宁根据地D. 苏北根据地答案:A1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战役中,最先开始的是: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A15.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A. 农业合作化B. 手工业合作化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 国家资本主义答案:A16.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错误批判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是指:A. “大跃进”路线B. “人民公社化”路线C. “四清”运动D. “文化大革命”路线答案:C17.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 农村改革B. 城市改革C. 国有企业改革D. 价格改革答案:C18.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A.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 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19. 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行的是:A. 一国两制B. 港人治港C. 高度自治D.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答案:D20. 1998年,中国与东盟建立的是:A. 战略伙伴关系B. 经济伙伴关系C. 政治伙伴关系D. 战略经济伙伴关系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2分,共50分。
2020届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测试试题: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一、选择题1.(2018·湖北七市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考)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答案 B解析元朝行省为统治地方的常设行政机构,并不是地方统治核心,故A项错误;元朝疆域空前扩大,相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而言,地方的稳定更具有迫切性,故B项正确;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不适合史实,故C项错误;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行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2018·潍坊模拟)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
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
……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
”这可以佐证( )A.冶金工具革新B.农业技术进步C.风能普遍利用D.小农生活富足答案 B解析据材料可知是灌溉工具,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灌溉工具,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风能普遍利用,故C项错误;“冀一饱”不能说明生活富足,故D项错误。
3.(2018·哈师大附中模拟,25)北宋前期,统治者提倡江南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要求各地官吏大力宣传,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的粟、麦、豆的种子,北方种稻免其租等优惠政策。
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B.提高粮食产量C.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D.维护国家统一答案 A解析政府提倡南方北方农作物混杂种植,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扩大耕地面积和作物品种,从而提高粮食总产量,增加国家财政税收,故A项正确;农作物参植有利于粮食产量的增加,但政府提倡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统治,为税收提供稳定的来源,故B项错误;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在北宋中期比较明显,故北宋前期的政策不能改变积贫积弱局面,故C项错误;不同农作物南北参植,与国家统一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元朝行省制度,高考题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元朝行省制度,高考题篇一:题目94ed9168a98271fe910ef9ed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题目01165fea551810a6f524861d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历史高考题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历史高考题1、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
他们的庄园里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
”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单选题] *A.商品经济发达B.基本自给自足(正确答案)C.严格禁止竞争D.以自耕农为主体2、建安文学的代表是()[单选题] *A. 三曹(正确答案)B. 三苏C. 陶渊明D. 班固3、58.某位同学的历史学习卡片上能看到“公元25年”“刘秀”“洛阳”的字样。
这张学习卡片所学习的内容是()[单选题] *A.平王迁都B.刘邦建汉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正确答案)4、1912年3月2日,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国民政府就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代官场的称呼,规定政府职员一律改称职务,而民间普遍改称呼为“先生”或“君”。
这说明()?[单选题] *A. 当时社会等级森严,不可逾越B. 国民政府提倡自由平等的新风尚(正确答案)C. 服饰革新改变了社会的风气D. 传统婚姻礼仪烦琐需要简化革新5、“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这主要体现在当时()[单选题] *A. 提出三民主义B. 推翻封建制度C. 建立民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正确答案)D.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6、爱国诗人闻一多曾在《七子之歌·澳门》中写道:“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歌词中的“他们”是指()[单选题] *A.荷兰B.英国C.西班牙D.葡萄牙(正确答案)7、94.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笔记中记录了下图所示的信息,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单选题] *A.《道德经》B.《韩非子》C.《诗经》D.《史记》(正确答案)8、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单选题] *A. 陕北解放区(正确答案)B. 中原解放区C. 东北解放区D. 华东解放区9、“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元朝行省制度,高考题
篇一:题目94ed9168a98271fe910ef9ed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
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题目01165fea551810a6f524861d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考试试题
河北安平中学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部分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50小题,前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
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
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b)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2.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是(a) 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
3.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
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商代(b) a.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4.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
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在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
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5.《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反映了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b)
a.周朝吸取商亡教训b.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
c.周王善于管理国家d.西周人民安居乐业
6.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
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
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
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a)
a.家父掌权日益趋于巩固
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7.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c)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
8.下列几位同学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后对兵马俑的评论中,客观准确的是(c)
a.“这么多瓷器,真壮观”b.“秦国的皇帝权力真大”
c.“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统治力量”
d.“浪费社会人力、物力,是暴政,没什么价值”
9.下列关于秦朝郡县制的叙述,正确的有(d)
①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②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
方的形式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④有利于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b)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
11.下列各项由秦始皇首创的是(c)
①使用“皇帝”位号②实行郡县制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④修筑长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2.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做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13.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
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d)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使人民有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人民的愿望
14.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b)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15.“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
“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
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b)d.家天下b.皇帝独尊c.君权神授
16.从本质上看,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的主要特征是(c)
①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②皇权至上,地位不可逾越
a.①正确,②不正确b.①不正确,②正确
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
17.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