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吉林省是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快速推进,就业工作对象发生较大变化,由原来的以下岗失业人员为重点,转变为大学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者三个群体并重。面对各群体就业特点不同、需求各异的新情况新问题,我省以人本服务为旗帜,以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原则,不断完善精细服务内容,制定相关保障制度,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

一、为大学生提供多元高效服务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求职中,要求专业对口的多、跨区域就业的多、网上应聘的多,自主创业意识不断增强。我们紧扣这些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一是针对专业对口需求,在每周举办日常招聘会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师范类、理工类、外语类、农业类、工商类等专业型招聘会,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签约率。二是针对跨地区流动需求,从2009年起,依托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交流招聘会,实现了人才流与商品流、贸易流的有机结合。三是针对网上求职需求,开通“吉林省公共人才就业创业”公益性服务网站,实现了政策信息、人才招聘、统计管理的网上运行。四是针对自主创业需求,在各高校设置创业培训组织,将32个学时的创业培训列入必修课,配套开展创业典型宣讲、创业论坛、创业赢利模式研讨会等活动,深入校院促创业。建设大学生创业园58个,实现了入园创业“货币出资零缴付”、“经营场地零成本”、“自主创业零收费”,累计扶持2721名大学生成功创业,带动就业7223人。

二、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分类精细服务

按照部关于就业援助精细化的要求,在全省推行分类援助,完善制度保障落实,每年帮助近7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一)分类援助。结合就业困难人员求职意向,纳入A、B、C、D四类援助,分别给予专项帮扶。一是对特别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纳入A类,实行“不

挑不捡72小时就业”承诺服务,优先匹配公益性岗位。二是对希望自主创业人员,纳入B类,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在全省建设创业大市场80个,扶持困难人员“零成本”创业7269人,带动就业4.3万人。三是对有意从事灵活就业人员,纳入C类,开展家政服务、保洁绿化等培训,推荐社区服务业岗位,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四是对要求实现稳定就业人员,纳入D类,提供全程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向企业推荐就业。同时,对经过以上四类援助实现就业的人员,定期跟踪回访,评估援助效果,提供后续服务。

(二)完善制度。出台《吉林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试行办法》,规范工作制度。一是认定制度。在全省统一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和退出经办程序,统一实名制基础台帐,解决了部分地方认定手续繁琐的问题。二是帮扶制度。要求各地从分类援助、政策扶持、援助预案三方面入手完善制度,简化服务流程,明确服务标准,加强业绩考核,为高效实施援助提供保障。三是岗位安置制度。继2005年实施三年十万公益性岗位项目后,“十二五”期间每年再新开发1万个,并逐步建立起“能进能出、渐进渐出、岗位相对固定、人员合理流动”的困难人员就业绿色通道,累计安置就业16万人,形成了制度性长效援助举措。

(三)贴心服务。全省1.4万名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实行分片包干,定期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主动登门服务,并将其纳入日常工作考核。我省延边州推行“免手写、免填表”就业服务,依托就业信息系统,通过验证身份证,就可以提取个人信息,直接办理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认定就业援助对象、申请落实政策等,5分钟之内办结,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敦化市连续10年开展“无障碍送服务到家门”活动,就业困难人员一经认定,即可享受“送服务不过日,送岗位不过夜,送政策不过周”。只要就业困难人员提前预约,或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人员提出要求,即时启动“预约式”和“陪同式”服务,工作人员到现场协助办理相关事宜。这种“一对一”的零距离服务,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模式,深受群众好评。

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全程跟踪服务

以农村就业为重点,工作前移,手段多样,做到农民工到哪,服务就到哪,全面提升农村就业人本服务能力。

(一)建制到村。省、市、县、乡、村全部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