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辛醇生产技术及市场
丁辛醇生产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丁辛醇生产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生产技术及发展趋势1.1生产技术丁辛醇是随着石油化工、聚氯乙烯材料工业以及羰基合成工业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丁辛醇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乙醛缩合法、发酵法、齐格勒法和羰基合成法等。
1.1.1乙醛缩合法乙醛缩合法是乙醛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和脱水生成丁烯醛(巴豆醛),丁烯醛加氢制得丁醇,然后经选择加氢得到丁醛,丁醛经醇醛缩合、加氢制得2-乙基己醇(辛醇)。
由于生产成本高,此方法已基本被淘汰。
1.1.2发酵法发酵法是粮食或其它淀粉质农副产品,经水解得到发酵液,然后在丙酮-丁醇菌作用下,经发酵制得丁醇、丙酮及乙醇的混合物,通常的比例为6:3:1,再经精馏得到相应产品。
由于石油化工业的迅猛发展,发酵法已很难与以丙烯为原料的羰基合成法竞争,因此近年来已很少采用该方法生产丁辛醇产品。
从长远看,发酵法的生存取决于其原料与丙烯的相对价格以及生物工程的发展程度。
1.1.3齐格勒法齐格勒丁辛醇生产方法是以乙烯为原料,采用齐格勒法生产高级脂肪醇,同时副产丁醇的方法。
1.1.4羰基合成法羰基合成法是当今最主要的丁辛醇生产技术。
丙烯羰基合成生产丁辛醇工艺过程: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粗醛精制得到正丁醛和异丁醛,正丁醛和异丁醛加氢得到产品正丁醇和异丁醇;正丁醛经缩合、加氢得到产品辛醇。
丙烯羰基合成法又分为高压法、中压法和低压法。
丙烯羰基合成法的主流技术专利商如下:高压法:鲁尔 (Ruhr)技术、巴斯夫(BASF)技术、三菱(MCC)技术、壳牌(Shell)技术。
中压法:壳牌(Shell)技术、鲁尔-化学(Ruhr-chemic)技术、三菱(MCC)铑法技术。
低压法:雷普法(Reppe)技术、伊士曼(Eastman)技术、戴维(Davy UCC Johnson Matthey)技术、三菱化成(MCC)技术。
高压的羰基合成技术由于选择性较差、副产品(丙烷和高沸物)多,已被以铑为催化剂的低压羰基合成技术所取代。
我国辛醇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
我国辛醇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
我国辛醇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目前生产厂家有4家,总生产能力为29.5万吨/年,全部采用羰基合成法进行生产。
这4家生产厂家为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四厂(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生产能力为11万吨/年)、大庆石化总厂(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以及齐鲁石化公司(生产能力为8.5万吨/年)。
目前在建的一套生产装置为扬巴公司的25万吨/年丁辛醇装置,其中辛醇的生产能力为11万吨/年;拟建的一套生产装置为齐鲁石化公司23万吨/年丁辛醇装置,其中辛醇的生产能力为16.35万吨/年,这两套生产装置预计均于2005年建成投产,届时我国辛醇的生产能力将达到56.8万吨/年。
2001年我国辛醇的产量为24.0705万吨/年,净进
口量为25.8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为49.8万吨/年,
产品自给率为48%。
2002年产量为23.8900万吨/
年,净进口量为31.0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为54.89
万吨/年。
1996-2001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4.5%,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6.9%,消费
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内短缺日益加大。
我国辛醇的消费结构为: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
甲酯(DOP)的辛醇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8%,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约占6%,用于生产己二酸二辛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约占16%。
根据预测,今后2-3年内我国辛醇消费在DOP领域消费量的百分比将有所下降,但消费于该领域的辛醇绝对数量仍将继续增加。
预计到2005年我国辛醇的总消费量将达到约68.0万吨/年,产不足需,仍将大力发展。
丁辛醇生产技术及发展
2. 2 国内发展概况 我国的丁辛醇生产技术在 1980 年以前主要采 用粮食发酵法制丁醇 ;采用乙醛缩合制巴豆醛 (丁烯 醛) ,巴豆醛缩合 、加氢制辛醇 。由于工艺技术落后 , 这一类的丁辛醇生产装置均已停产 。 1976 年 , 吉化公司从德国 BASF 公司引进 50 kt/ a 年的高压钴法丁辛醇装置 , 1982 年建成投产 。 随后 ,大庆石化总厂 、齐鲁石化公司从英国 DAV Y 公 司成套引进丁辛醇生产技术 ,并在 1986 年 、1987 年 相继投产 。 1992 年北京化工四厂从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引进 丁辛醇生产的专利技术及关键设备 , 于 1996 年投 产。 1996 年齐鲁石化公司在原有装置基础上 ,将原 来低压羰基合成气相循环法改为液相循环法 ,在反 应器不变的情况下 ,将产量扩大为原产量的 1. 9 倍 。 1998 年吉化公司对原有的 BASF 高压羰基合成装置 进行改造 ,引进了 UCC/ DAV Y 第四代低压液相循环 羰基合成技术 ,在保留了原装置的异构物分离 、丁醛 缩合 、辛烯醛液相加氢 、醇的精馏分离等几部分基础 上 ,另外扩建了一套气相加氢 、丁醛缩合 、液相加氢 、 醇精馏分离系统 ,改造后装置于 2000 年 8 月投产 ,目 前吉化公司丁醇 、辛醇合计最大生产能力可达 120 kt/ a 。 3 丁辛醇生产技术概况 丁辛醇的生产工艺有两种路线 ,一种是以乙醛 为原料 ,巴豆醛缩合加氢法 ;另一种是以丙烯为原料 的羰基合成法 ,
2024年丁辛醇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丁辛醇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丁辛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丁辛醇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当前的市场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2. 市场概况2.1 产品定义丁辛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18O,属于醇类。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常温下具有辛香味和挥发性。
2.2 主要应用领域丁辛醇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溶剂:丁辛醇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在化学工业中常用于溶解各种物质。
- 香料:由于其辛香味,丁辛醇常被用作食品和化妆品的香料添加剂。
- 医药中间体:丁辛醇可作为合成药物和医药中间体的原料,用于生产某些药品。
- 涂料和油墨:丁辛醇可作为涂料和油墨的助溶剂和稀释剂。
3. 市场需求分析3.1 市场规模丁辛醇市场具有较大的规模,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丁辛醇市场年均增长率为X%。
预计未来几年,丁辛醇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3.2 市场驱动因素丁辛醇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驱动: - 工业发展:工业领域对丁辛醇的需求持续增加。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丁辛醇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 消费品需求:消费品行业对丁辛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和化妆品的需求增长将推动丁辛醇市场的发展。
- 新技术应用:丁辛醇在某些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如新材料合成、生物技术等,这将进一步拉动市场需求。
3.3 竞争态势目前,丁辛醇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化工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以及开发新的应用领域来争夺市场份额。
4. 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4.1 市场前景丁辛醇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需求将持续增加。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丁辛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继续扩大。
4.2 发展趋势未来丁辛醇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丁辛醇的生产技术将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将更加稳定,应用领域也将更加多样化。
丁辛醇的生产现状与供需分析
丁辛醇的生产现状与供需分析目前世界丁辛醇供需基本平衡,未来供需略石油公司或能源公司继续收购。
而以美国银行为代表的分析师认为,此次收购具有较强的战略互补性,显著提升了巴塞尔的竞争力。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此次交易都是世界石化工业在高油价下持续重组的又一例证。
我国由于正丁醇下游市场丙烯酸酯及醋酸丁酯的较快发展、辛醇下游市场DOP随电石乙炔法PVC的快速扩能而需求增长较快。
近年国内丁辛醇年缺口分别保持在25 ~30万吨左右,未来 5 ~10年丁辛醇的投资将略有升温。
标签:丁辛醇;生产方法;供需1 丁辛醇生产方法概述工业上正丁醇有 5 种生产工艺,分别为粮食发酵法、乙醛醇醛缩合法、丙烯羰基合成法、雷珀法和乙烯齐聚制高级脂肪醇副产正丁醇。
辛醇主要有羰基合成法和乙醛缩合法 2 种生产工艺。
目前,羰基合成法是丁辛醇生产的主流工艺,其生产过程为丙烯和合成气羰基合成粗醛,精制得到正丁醛和异丁醛,分别加氢得到产品正丁醇和异丁醇。
根据羰基化反应压力和催化剂的不同,羰基合成法又分为高压钴法、中压法(改良钴法、改良铑法)、低压法(低压铑法、改进铑法)等工艺。
高压钴法由于污染大、能耗高,已被逐渐淘汰;中低压铑法具有温度低、压力低、速度高、正异构比高、副反应少、铑催化剂用量少寿命长、催化剂可回收再用以及设备少、投资省、丁醇和辛醇可切换生产等特点,已成为丁辛醇合成技术的主流。
目前世界主要的丙烯羰基合成法为中压法(以鲁尔技术为代表,1984 年开发,1988 年工业应用)、低压法(以Davy 技术、巴斯夫技术、三菱化成和伊士曼为代表,于1976 年工业应用)。
现今世界液相循环低压改性铑法是最先进、最广泛采用的技术。
2 国内外丁辛醇生产现状2.1 国内丁辛醇生产现状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用粮食发酵法生产丁醇。
60年代中期吉化公司电石厂从法国引进7 000 t/a乙醛缩合法丁辛醇生产装置,1982年吉化化肥厂从德国BASF公司引进5万t/a高压钴法装置,大庆、齐鲁分别引进英国DA VY公司低压铑气相循环法装置,生产能力各为5万t/a。
2023年丁辛醇残液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丁辛醇残液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丁辛醇残液行业一、市场概述丁辛醇残液是一种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主要成分是丁辛醇和其他有机物。
丁辛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溶剂、涂料等行业。
由于其生产过程中的残液无法重新利用,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生产企业和环境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行业状况分析1. 市场规模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丁辛醇残液行业市场规模约为XX亿元。
2. 市场竞争丁辛醇残液处理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众多,但部分企业技术水平和设备设施有限,导致处理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成功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处理效果,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
3. 政策环境政府对于丁辛醇残液行业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加大了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
企业需要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开展环保整改工作,降低污染物排放。
4. 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丁辛醇残液的环保处理需求也在增加。
同时,相关行业对丁辛醇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导致丁辛醇残液产生量也在增加。
三、行业发展趋势1. 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丁辛醇残液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传统的处理方法存在高能耗、高成本等问题,而新的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处理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环保意识增强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企业和社会对于丁辛醇残液行业的治理要求也在加大。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该行业的监管力度,促使企业进行环保整改,提高处理效果和排放水平。
3. 产业链延伸丁辛醇残液处理行业将往产业链延伸方向发展,与丁辛醇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协同发展。
四、市场机会与挑战1. 市场机会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丁辛醇残液处理行业有望受到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处理技术和设备水平提升,将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2. 市场挑战丁辛醇残液处理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
技术创新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处理效果,但研发投入较大;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由于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成本压力较大。
2024年丁辛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丁辛醇市场发展现状介绍丁辛醇(Dioctyl Alcohol)是一种无色液体有机化合物,常用作溶剂、增塑剂、起泡剂等。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可塑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塑料、涂料、胶粘剂等行业。
本文旨在分析丁辛醇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趋势。
市场规模丁辛醇市场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丁辛醇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X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X万吨。
这种增长主要受到塑料和化工行业的需求推动。
市场驱动因素1.塑料工业的发展:丁辛醇作为一种常用的增塑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过程中。
随着全球塑料需求的增长,丁辛醇市场也得到了推动。
2.化工行业的需求:丁辛醇在化工领域中被用作溶剂、起泡剂等。
化工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丁辛醇,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3.新兴应用领域的探索:随着科技的发展,丁辛醇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例如,在医药行业中被用作药物扩散媒介,这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
市场挑战因素1.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丁辛醇的生产依赖于化工原料,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给市场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2.环境压力:丁辛醇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物排放,这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得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来满足环保要求。
市场前景未来,丁辛醇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以下是未来市场的一些趋势预测: 1. 增加绿色环保产品的研发: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也将增加。
未来,丁辛醇生产企业应该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提供更环保的产品。
2. 拓宽应用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丁辛醇在医药、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可能会不断拓展。
市场参与者应该密切关注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以抓住机遇。
结论丁辛醇市场正在稳步发展,并且具有良好的前景。
市场参与者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战略,以确保能够抓住市场机遇。
此外,绿色环保和拓宽应用领域也是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应该加强研发和创新,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丁辛醇的技术进展和市场分析
化工市场
丁辛醇的技术进展和市场分析
丁醇和辛醇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丁 醇可用作溶剂、 生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 邻苯二甲酸丁 !"#) 苄酯 ( ""#) 等增塑剂及醋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化学 品。辛醇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 、 已二酸二 !$#) 辛酯 ( 等增塑剂及丙烯酸辛酯、 表面活性剂等。 !$%) 统计表明,全球辛醇年消费量约 &’’ 万吨以上,其中美 国、 西欧、 日本、 中东、 亚洲 ( 个地区为 )(*+ , 万吨, ( 个地区 的产量达 )-&+ ) 万吨。美国、 西欧、 日本, 亚洲、 南美 ( 个地区 的丁醇产量为 ).(+ * 万吨, 消费量为 ).(+ ( 万吨。 早期的丁醇生产采用发酵法,生产 . 吨丁醇产品需耗粮 耗蒸汽 .& 吨以上, 经济效益差, 故 食 - 吨或糖蜜 / 吨以上, 在国外已经全部被淘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开发了乙醛 缩合法 0 %1231 法 4 , 其优点是反应压力低, 可任意调节丁辛醇 生产比例,且不生成副产品异丁醇等。但工艺流程长、收率 低、 成本较高, 故在国外也已被淘汰。目前全球丁辛醇主要生 产方法为丙烯羰基合成法, 或称氢甲酰化合成法。 丙烯羰基合成生产丁辛醇工艺过程为: 0 . 4 丙烯氢甲酰化反应, 粗醛精制得到正丁醛和异丁醛; 0 ) 4 正丁醛和异丁醛加氢得到产品正丁醇和异丁醇; 0 & 4 正丁醛经缩合、 加氢得到产品辛醇。 根据所采用的压力和催化剂的不同,氢甲酰化反应分高 压钴法、 改性钴法、 高压铑法、 改性铑法等工艺, 其中改性铑 法具有温度低、 压力低、 速率高、 正异构比高、 副反应少、 铑催 欢迎, 市场潜力巨大。纳米级有机膨润土还用于尼龙、 聚酯、 聚烯烃 ( 乙烯、 丙烯、 苯乙烯、 氯乙烯 ) 和环氧树脂等塑料的纳 米改性, 改善其耐热性、 强度、 耐磨性、 气体阻隔性和比重。 ( 活性白土 ( 颗粒白土 ) 活性白土是用膨润土为原料,经无机酸化处理,再经水 漂洗、 干燥制成的吸附剂, 外观为乳白色粉末, 无臭、 无味、 无 毒、 吸附性能很强, 能吸附有色物质、 有机物质。广泛用于矿 物油、 动植物油脂、 制蜡及有机液体的脱色精制。 还可用作无 碳复写纸显色剂、水分干燥剂,内服药物碱解毒剂,维生素 润滑油重合接触剂, 汽油气相精制剂等, 还可用 %、 " 吸附剂, 作中温聚合催化剂、高温聚合剂和制造颗粒白土的原料。膨 润土为原料的活性白土加工生产方法主要有全湿法、全干 法、 半湿法、 汽相法、 煅烧法等。 根据工艺不同, 活性白土还可 联产硫酸铝、 硅铝白硫酸钠、 石膏等。活性白土的加工流程一 般为:膨润土* 破碎 * 加入盐酸或硫酸 0 湿法需加水和分散 剂 4 * 充分搅拌 * 混合挤压 * 回转炉干燥 * 加热空气粉磨 * 空气分级 * 储存。 颗粒白土是以活性白土为主要原料经化学 处理而成的,外观为不定型小颗粒状,它比活性白土有更高 的比表面积,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广泛用于石化行业芳烃 提纯, 航空煤油精炼, 及润滑油、 基础油、 柴油等油品的精制, 脱除油品中残余的烯烃、 胶质、 沥青、 碱性氮化物等杂质。 * 化剂用量少、寿命长、催化剂可回收再用以及设备少、投资 省、 丁醇和辛醇可切换生产等优点。 现道化学公司 ) 、 上世纪 /’ 年代联碳 ( 566, !789 :;<== 0 现 >#? @ >87=AB=A 过程技术公司 4 和 C3DBE3B :7FFD=9 0 566 G 低压羰基合成工艺 ” !789 G C: 4 共同开发的改性铑法,即 “ ( H#$)采用油溶性三苯基膦 0 ?## 4 配体改性的铑为催化剂, 产物丁醛靠大量未反应的合成气和丙烯从反应釜中带出,从 而实现产物和催化剂的分离,称为气相循环工艺。为减少大 量气体循环而带来的能量消耗, I’ 年代初成功开发了低压羰 基合成液相循环工艺,即反应产物丁醛和催化剂溶液一起自 反应釜中排出,然后对产物丁醛和催化剂溶液进行气化分 离。该工艺为双釜串联工艺, 采用铑 G ?## 为催化剂。 566 G >#? 后来又开发的 6& 吸附回收液相工艺采用的是铑 G 亚磷 酸盐络合环氧化物催化剂, 其活性比铑 G ?## 高, 所以在相接 近的反应温度下该工艺的反应压力更低。由于原料转化率极 高,故可使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实现一次性转化,而不必循 环。该催化剂为最新一代催化剂,其相关工艺名称为 “ 。 H#$J$ @ :>KL” 我国吉化公司羰基醇装置是 >#? G 道化学公司低压羰基 合成工艺第 - 次技术转让给中国的装置, 该装置设计生产 .万吨・年 @ . 丁醛,然后再转化生产丁醇和辛醇,丁辛醇生产 能力为 / 万吨・年 @ . 。 齐鲁石化公司丁辛醇装置技术改造项目,于 )’’& 年 .. 白炭黑 白炭黑即水合二氧化硅,是微细粉末状或超细粒子状的 二氧化硅。是用于彩色、 浅色橡胶制品的主要补强填料之一, 是德国在 -’ 年代作为炭黑的代用品开发出来的,现在已广 泛地用于橡胶、 制鞋、 塑料、 油漆、 造纸、 合成树脂和油脂等工 业部门, 其中橡胶、 制鞋用量最大。 .,(I 年前后我国开始研制 白炭黑在轮胎 生产白炭黑。有人称 ). 世纪是绿色轮胎时代, 行业的使用将大大刺激白炭黑的需求;另外橡胶制品的彩 色、浅色化发展趋势以及其他工业领域应用的开拓也必将极 大地刺激白炭黑的需求。以膨润土为主要原料生产白炭黑生 产工艺新颖先进, 流程合理, 能耗低, 原料易得价格低廉, 是 国家鼓励开发的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优 势。我国膨润土资源非常丰富, 居世界首位, 分布广, 易开采, 但目前仅仅提供初级产品, 效益低。利用膨润土生产白炭黑, 增加膨润土的附加值,且成本低,为白炭黑在更广泛的领域 应用创造了条件。用膨润土制备白炭黑能耗只为沉淀法 ( 酸 原材料消耗成本只为沉淀法的 . G & , 与 中和水玻璃 ) 的 . G (, 沉淀法生产的白炭黑相比每吨成本约低 .’’’ M )’’’ 元。白 炭黑的用途很广, 目前国内年产量低, 不能满足需求, 市场缺 口很大。 0 金山 4
丁辛醇市场分析报告
丁辛醇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丁辛醇市场是化工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丁辛醇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化妆品、医药、农药等。
本报告将对丁辛醇市场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市场概况、需求分析、供给分析等内容,旨在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全面、准确的市场情报,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丁辛醇市场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并对市场进行简要总结。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丁辛醇市场概况、市场需求分析和市场供给分析。
我们将对丁辛醇市场的整体情况、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的现状和趋势。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市场的趋势进行展望,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决策参考。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对丁辛醇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包括市场概况、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以便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市场趋势展望、市场竞争格局和相应的建议与展望。
通过对市场情况的研究,帮助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指导,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4 总结总结:本报告对丁辛醇市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从市场概况、需求分析、供给分析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
在对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后,本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随着未来市场环境的变化,我们也将继续关注相关数据,及时更新分析,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2.正文2.1 丁辛醇市场概况丁辛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称为1-辛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香味。
它主要用作溶剂和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香精香料等领域。
丁辛醇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规模和潜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丁辛醇的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丁醇、辛醇工业生产和市场状况
我国丁醇、辛醇工业生产和市场状况丁醇和辛醇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
丁醇可用作溶剂,生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等增塑剂及醋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化学品。
辛醇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己二酸二辛酯(DOA)等增塑剂及丙烯酸辛酯(2-乙基已基丙烯酸酯)、表面活性剂等。
DOP的最大用途是用作PVC的增塑剂。
辛醇生产丙烯酸辛酯可用于胶粘剂和表面涂料材料。
辛醇的其他用途包括硝酸酯、石油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和溶剂。
前言:丁辛醇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其消费量在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增长,本文主要对丁辛醇的生产、消费和未来前景做了分析。
1.丁辛醇生产情况1.1国外生产情况2003年国外丁醇总生产能力为323.7万t/a,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其生产能力分别占世界总能力的40%、33%和9%。
Dow、BASF、德国Celanase、Eastman、德国Oxeno、法国Oxochimie、俄罗斯Salavatnefteorgsintez、日本协和油化、菱化学9家公司丁醇生产能力约占国外丁醇总能力的90%。
2003年国外辛醇总生产能力为314.2万t/a。
国外辛醇生产较为分散,共有19个国家的26家公司生产辛醇。
辛醇生产能力超过10万t/a的生产公司有17家,这些公司分布于亚洲、西欧、美国和东欧。
表1及表2分别为国外以丙烯羰基合成法生产丁醇、辛醇的主要企业、生产能力及预测。
预计到2006年,国外丁辛醇生产能力增长缓慢,均将达到330万t/a左右。
表1 国外丁醇主要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及预测表2 国外辛醇主要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及预测1.2国内生产情况我国的丁辛醇生产技术在1980年以前主要采用粮食发酵法制丁醇、采用乙醛缩合法制辛醇。
2003年,我国丁醇生产厂家有2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20.0万t/a,其中采用羰基合成法生产丁醇的综合生产能力为16.0万t/a,其余采用粮食发酵法生产;辛醇生产厂家有4家,总生产能力为26.0万t/a,均采用羰基合成法生产,见表3。
国内外丁辛醇市场分析及对策与建议
国内外丁辛醇市场分析及对策与建议国内外丁辛醇市场分析及对策与建议近年来我国丁辛醇供不应求,价格高涨,引发投资者的热情。
但随着时问的推移,新装置逐步进入投产,必将引发价格的回落。
作者基于多年来对丁辛醇市场的跟踪,提出市场供需的预测,以期对投资者提供参考。
一、世界市场1、正丁醇(1)世界正丁醇供需现状2008年世界正丁醇生产能力351万吨/年,产量288万吨,开工率82%,表观消费量288万吨,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减少了2.3万吨。
2008年世界98.7%的正丁醇以丙烯为原料,采用羰基合成法生产。
其中,亚洲生产能力为l31万吨/年,产量103万吨,开工率79%,比世界平均开工率低3个百分点。
净进口量28万吨,表观消费量l31万吨。
目前亚洲是世界最大的正丁醇生产和消费地区,生产能力和表观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7%和46%。
北美是世界第二大正丁醇生产和消费地区,该地区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2008年生产能力111万吨/年,表观消费量76万吨,分别占世界生产能力和表观消费量的32%和27%。
北美亦是世界正丁醇主要净出口地区之一,2008年净出口量近16万吨。
2008年西欧正丁醇生产能力65万吨/年,表观消费量60万吨,是仅次于亚洲和北美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其生产能力和表观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l8%和21%。
非洲正丁醇生产能力仅占世界产能的5%,由于下游工业欠发达,表观消费量仅占世界产量的2%,2008年净出口正丁醇12万吨,是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净出口地区。
(2)世界主要正丁醇生产企业根据与国外公司交流及SRl统计数据,2008年世界主要正丁醇生产企业见表1。
其中,BASF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正丁醇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为64.9万吨/年。
世界正丁醇生产较为集中,前l0位生产商的产能占世界产能的77%。
表1 2008年世界主要正丁醇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单位:万吨/年①为股权量,含合资为l7万吨,年。
(3)世界正丁醇消费结构根据作者多年追踪及与国外公司的技术交流,2008年世界正丁醇的下游消费市场主要集中于涂料和油漆领域,如丙烯酸丁酯和乙酸丁酯,2008年二者占总消费量的55%,溶剂占消费总量的l6%,乙二醇醚占消费总量的l0%。
2024年丁辛醇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丁辛醇市场环境分析1. 简介丁辛醇(Di-n-Pentyl Ether)是一种有机溶剂,也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纺织、染料等行业。
本文将对丁辛醇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丁辛醇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丁辛醇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
此增长主要受益于丁辛醇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3. 市场需求丁辛醇作为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能够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
目前,丁辛醇主要应用于涂料、染料、塑料等行业。
这些行业对丁辛醇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市场需求也相对稳定。
4. 市场竞争虽然丁辛醇市场规模较大,但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
目前,全球市场上有多家公司生产和销售丁辛醇产品。
这些公司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供定制化服务等方式进行竞争。
5. 市场趋势未来几年,丁辛醇市场可能出现以下趋势:•环境友好型产品需求增加: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环境友好型有机溶剂的需求将增加,丁辛醇作为一种相对环保的有机溶剂,有机会得到更多应用。
•新兴市场需求增长:新兴市场的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需求增长,丁辛醇市场也将受益于此。
•技术创新带来变革:随着科技发展,新的解决方案和替代品可能会出现,这将对丁辛醇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6. 市场挑战丁辛醇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丁辛醇的生产需要特定原材料,其价格波动对生产成本和产品定价带来影响。
•环境监管加强:各国对有机溶剂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企业需遵守相关环境法规,这可能增加成本和压力。
7. 结论综上所述,丁辛醇市场的前景看好,市场规模预计将继续增长。
然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
同时,企业还需关注环境法规和技术创新,以应对市场挑战。
丁辛醇的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15年18期 109丁辛醇的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杨保龙 杨 宇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彭州 611930摘要:由于丁辛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而且用途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化工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而本文主要就丁辛醇的生产技术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旨在与同行加强业务之间的交流,以更好地提高丁辛醇的生产技术水平。
关键词:丁辛醇;生产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99(2015)18-0109-01常见的丁辛醇生产技术主要有发酵法、乙醛缩合法、齐格勒法、丙烯羰基合成法。
因而为了更好地对其生产技术现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必须对这些生产技术要点有一个认识,才能更好地促进丁辛醇生产技术实力的提升。
1 丁辛醇生产技术现状分析 1.1 常见的丁辛醇生产技术分析在丁辛醇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技术主要有发酵法、乙醛缩合法、齐格勒法、丙烯羰基合成法。
在这些技术中,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所以其生产技术要点也不同。
从发酵法来看,主要是对粮食进行水解后生产发酵液,再将其与丙酮-丁醇菌共同发酵制作成基于丙酮、丁醇和乙醇的混合物,三者的比例分别为3:6:1,再对其进行精馏的基础上得到丁辛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石化行业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若采取这一方法,其远远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其难以与基于丙烯这一原料的羰基合成法相媲美,所以这一方法已经逐步被淘汰。
而从乙醛缩合法来看,主要是利用碱性条件对乙醛进行脱水和缩合,进而形成丁烯醛,再将氢加入丁烯醛之中生成丁醇,再对丁醇加氢之后生成丁醛,而丁醛与醇醛进行缩合并加氢之后生成辛醇,但是该施工工艺较为复杂,而且生产成本较高,所以该方法也逐渐被淘汰。
再从齐格勒法来看,采用这一方法生产丁辛醇,主要的材料是乙烯,在生成高级脂肪醇的同时其副产品就是丁醇。
丁辛醇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
丁辛醇●●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鲁凤兰中国石油和化工・综合版弋‘辛醇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它有三个重要的品种:正丁醇、异丁醇、辛醇(或称2一乙基己醇)。
用正丁醇生产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增塑剂.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的生产;用正丁醇生产的丙烯酸丁脂可用于涂料和粘合剂;正丁醇还是生产丁醛、丁酸、丁胺和醋酸丁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原料,可用作树脂、油漆、粘接剂的溶剂及选矿用消泡剂.也可用做油脂、药物(如抗菌素、激素和维生素)和香料的萃取剂及醇酸树脂涂料的添加剂。
辛醇主要用于生产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DOP产品素有王牌增塑剂之称,是一种物美价廉的理想增塑剂,广泛用于聚氯乙烯、合成橡胶、纤维素脂的加工等。
辛醇还可用作柴油和润滑油的添加剂,以及照相、造纸、涂料、油漆和纺织等行业的溶剂、陶瓷工业釉浆分散剂、矿石浮选剂、消泡剂、清净剂等。
1、丁辛醇的生产技术及发展动向生产工艺技术二战期间,德国开发了乙醛缩合法(Ald01)法,其工艺流程长,收率低,成本囫较高。
故在国外也已被淘汰。
目前全球丁辛醇的主要生产方法为丙烯羰基合成法,或称为氢甲酰化合成法。
丙烯羰基合成法的主要工艺过程为:(1)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粗醛精制得到正丁醛和异丁醛;(2)正丁醛和异丁醛加氢得到产品正丁醇和异丁醇;(3)正丁醛经缩合,加氢得到产品丁辛醇。
根据压力和催化剂的不同,丙烯羰基合成反应分为钻法f高压钻法、改性钻法)和铑法(高压铑法、改性铑法)两种。
其中改性铑法具有温度低、压力低、催化剂寿命长并可回收再利用以及没备少、投资小、丁醇和辛醇可切换生产等优点.是当代丁辛醇合成技术的主流。
改性铑法又分为气相循环法和液相循环法两种。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液相循环改性铑法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应用最广泛的丁辛醇合成技术。
目前主要有戴维、三菱化成、鲁尔化学和巴斯夫4家公司拥有此项专利技术。
(1)DAvY羰基合成工艺DAVY/DOWf原Kvaemer/UCC)联合开发了第二代低压铑法羰基合成工艺——液相循环工艺。
丁辛醇生产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
丁辛醇生产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工办刘 军摘 要 简要介绍了丁辛醇的用途和几种主要的生产工艺,详述了国内外丁辛醇生产技术的现状,阐明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丁辛醇 生产技术 发展趋势1 概 述丁醇有4种异构体,分别是正丁醇(12丁醇)、异丁醇、叔丁醇、仲丁醇(22丁醇)。
通常所说的丁醇是指正丁醇。
辛醇异构体很多,最重要的是异辛醇(22乙基己醇)、仲辛醇(22辛醇)、正辛醇(12辛醇)。
通常所说的辛醇是指异辛醇。
丁醇和辛醇(下称丁辛醇)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广泛。
丁醇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等增塑剂和醋酸丁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还是生产丁醛、丁酸以及醚类、胺类等的原料。
辛醇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己二酸二辛酯(DOA)等增塑剂和丙烯酸辛酯(2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表面活性剂等,还可用作照相、造纸、涂料和纺织等行业的溶剂,柴油和润滑油的添加剂,陶瓷行业釉浆分散剂,矿石浮选剂,消泡剂,清净剂等[1]。
2 丁辛醇的生产技术现状丁辛醇是随着石油化工、聚氯乙烯材料工业以及羰基合成工业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丁辛醇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乙醛缩合法、发酵法、齐格勒法和羰基合成法等。
早期的丁醇生产采用发酵法,生产1t丁醇产品需耗粮食4t或糖蜜7t以上,耗蒸汽13t以上,经济效益差,故在国外已经全部被淘汰。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开发了乙醛缩合法(A ldol 法),其优点是反应压力低,可任意调节丁辛醇生产比例,且不生成副产品异丁醇等,但工艺流程长,收率低,成本较高,故在国外也已被淘汰。
目前全球丁辛醇主要生产方法为丙烯羰基合成法(亦称氢甲酰化合成法)。
2.1 主要生产工艺2.1.1 发酵法发酵法是采用粮食或其他淀粉质农副产品,经水解得到发酵液,然后在丙酮-丁醇菌作用下,经发酵制得丁醇、丙酮及乙醇的混合物,通常的比例为6∶3∶1,再经精馏得到相应产品。
2024年丁辛醇残液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丁辛醇残液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丁辛醇残液市场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市场规模、市场趋势、竞争态势以及市场前景的评估,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决策参考。
2.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丁辛醇残液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工业生产的扩大和相关行业对丁辛醇残液的需求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丁辛醇残液市场规模达到X万吨,相比2018年增长X%。
3. 市场趋势分析3.1 市场供需情况在供需方面,丁辛醇残液市场供应充足,但需求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随着相关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丁辛醇残液的需求逐渐增加。
同时,丁辛醇残液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橡胶、塑料等工业领域,这也为市场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2 技术发展趋势在技术方面,丁辛醇残液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提高生产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可以提高丁辛醇残液的纯度和产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3 环保要求增加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丁辛醇残液市场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和限制。
相关行业对于环保要求的达标检测越来越严格,对于质量更好、环保性能更佳的丁辛醇残液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4. 竞争态势分析4.1 主要竞争对手目前,丁辛醇残液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等。
这些公司在丁辛醇残液领域具有较强的生产和供应能力,并且积极开发新技术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4.2 竞争策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各竞争对手采取了一系列竞争策略。
其中包括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以及加强售后服务等。
5. 市场前景展望基于对丁辛醇残液市场的分析和当前发展趋势的研判,可以预见市场前景充满希望。
随着相关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丁辛醇残液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技术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将成为市场发展的驱动力。
6. 结论综上所述,丁辛醇残液市场在规模、趋势、竞争态势和前景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辛醇生产技术及市场
丁醇和辛醇(2-乙基己醇)都是有机化工原料,用途广泛。
丁醇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等增塑剂和醋酸丁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还是生产丁醛、丁酸以及醚类、胺类等的原料。
辛醇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己二酸二辛酯(DOA)等增塑剂和丙烯酸辛酯、表面活性剂等,可用作照相造纸涂料和纺织等行业的溶剂,柴油和润滑油的添加剂,陶瓷行业釉浆分散剂、矿石浮选剂、消泡剂、清净剂等。
据统计,2004年全球丁醇产能323.7万t/a,辛醇产能318.7万t/a。
全球丁辛醇主要生产装置采用丙烯羰基合成法,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丁醇辛醇的产量。
生产技术现状和进展
随着石化工业和羰基合成技术的发展,早期淀粉质农副产品发酵路线和乙醛缩合路线相继淘汰,羰基合成法(即丙烯氢甲酰化法)生产丁辛醇迅速发展起来,其生产过程为丙烯和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羰基合成粗醛,精制得到正丁醛和异丁醛;分别加氢得到产品正丁醇和异丁醇;两分子正丁醛缩合脱水生成辛烯醛,加氢得到产品辛醇。
根据羰基化反应压力和催化剂的不同,羰基合成法可分为高压钴法、中压法(改进钴法、改良铑法)、低压法(低压铑法、改进铑法)等工艺。
其中低压铑法具有温度低、压力低、速度高、正异构比高、副反应少、铑催化剂用量少、寿命长、催化剂可回收再用以及设备少、投资省、丁醇和辛醇可切换生产等优点,现已取代高压法成为丁辛醇
合成技术的主流。
低压丙烯羰基合成法的主要专利商有戴维(Davy)、三菱化成(MCC)、巴斯夫(BASF)及伊士曼(Eastman)等。
低压改进铑法分为气相循环和液相循环两种方法。
液相循环低压改性铑法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广泛使用的丁辛醇合成技术。
对液相循环改性铑法技术加以改进,发展形成各有特色的具有竞争力的专有技术,目前有Davy工艺、三菱化成工艺和BASF工艺。
这些工艺的催化剂活性都高,催化剂循环方式均为蒸发分离、液相循环,反应器也不需要特殊材质。
自1976年在波多黎各新建装置成功投产以来,Davy 工艺迅速发展,先后许可给9个国家建设了25套装置,占羰基合成丁辛醇总产能的63%,在全球羰基合成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Davy在上世纪末开发了一种高活性双亚磷酸盐为配体的改性铑催化剂,丙烯单程转化率达98.7%以上,可以"单程"运行(少量未反应物料不必循环),正异比高达30:1,在美国Taft新建了装置。
该装置不仅投资少,而且适用于较高的烯烃,若以正丁烯为原料可生产戊醛及2-丙基庚醇。
其开发的"LPOXO-MK-IV"工艺第四代催化剂尚未广泛工业使用,主要原因是亚磷酸配位体不太稳定,其降解生成的烷基羟基磷酸会凝胶化,堵塞液体循环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
Celanese公司开发了一种膦系水溶性钴族双配位体催化剂,可使烯烃在聚乙二醇作极性两相溶剂体系中有效地进行羰基化反应。
高碳烯烃对聚乙二醇的亲和力比水好,可提高反应速率。
BASF开发了以丁二烯为原料制辛醇的工艺,可利用低成本的丁二烯。
2005年Sangi公司研究开发了一种高活性羟磷灰石催化剂,据称
催化剂制备是通过调变主要组份磷和钙的摩尔比来完成的,采用植物来源的乙醇为原料,开发出在低温条件下合成正丁醇、1,3-丁二烯和高辛烷值燃料的工艺技术。
以合成正丁醇为例,在300℃时,正丁醇选择性达到近80%,其正丁醇生产成本有可能低于从石油出发的羰基合成法。
该磷灰石催化工艺运作简单,反应可以常压一步完成。
不存在催化剂失活现象,节能且没有副产物,仅生成水。
Sangi表示力争在4至5年内使该工艺实现工业化。
国内丁辛醇技术研究的重点在催化剂的研究开发。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研制成功丙烯低压羰基合成铑膦络合催化剂、合成气净化催化剂和丙烯净化催化剂,均在大庆和齐鲁的装置上使用多年,达到了国外同类催化剂水平。
北京化工大学开发了"负载型水相催化剂",解决了铑的流失问题。
2003年中国石化南化公司也开发了丁醛和辛烯醛气相加氢催化剂NCH6-1丁醛加氢催化剂和NCH6-2辛烯醛加氢催化剂,完成了1000h的工业侧线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醛转化率、醇选择性及产品硫酸色度等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进口催化剂水平,产品质量能满足工业使用要求。
随着丁辛醇装置大型化,丁辛醇技术进展之一体现在催化剂研发上。
铑催化技术是当前主流技术,研究开发单程不循环工艺和开发高效配位体改性铑催化剂、铑催化剂的固载化等引人注目。
由于铑金属资源贫乏,价格昂贵,丁辛醇技术进展之二是有必要持续开发高效非铑催化剂的羰基合成技术,但进程缓慢而漫长。
由于原油需价格高涨和生物技术发展,基于纤维素或淀粉质的农副产品作原料的发酵法值
得引起关注。
纤维素或淀粉质的农副产品与丙烯的相对价格、生物化工技术发展水平是在高油价下发酵法可否再生的主要因素。
国内外市场动向
据报道,世界丁醇主要生产商有Dow、Celanese、Eastman、BASF、协和油化学公司、三菱化学等,2005年全球丁醇产能为363万t/a,2005年全球丁醇消费量约为260万t。
由于全球化工行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产品结构不同,全球丁醇的消费结构也不尽一致。
美国消费丁醇最多的是丙烯酸酯,占总消费量的41.6%,其次是乙二醇醚,占25.2%,醋酸酯排第三位,占15.8%;欧洲的丁醇消费主要集中在丙烯酸酯和溶剂方面,分别占总消费的25.3%和32.8%;日本丁醇消费相对分散,其中丙烯酸酯占39.2%、溶剂占18%、醋酸酯占17.1%。
2005年全球辛醇产能为375万t/a,美国、西欧和日本的辛醇产能过剩,生产布局也较为分散。
2004年全球辛醇消费量287万t,其中美国、西欧和日本辛醇消费量分别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0.8%、20.6%和11.3%。
2004年,在北美辛醇主要用于增塑剂,占总消费量的44%,其次是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占35%,润滑油添加剂5%,表面活性剂4%,柴油添加剂(硝酸2-乙基已酯)4%,溶剂2%,其它(包括采矿等)6%。
欧洲的75%辛醇用于制造DOP。
我国从50年代中期开始用粮食发酵法生产丁辛醇,60年代中期吉化公司电石厂从法国引进7000t/a乙醛缩合法丁辛醇生产装置,1982年吉化化肥厂从BASF引进5万t/a高压钴法丁辛醇装置。
2004年9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采用Davy低压液相羰基合成技术的
24万t/a丁辛醇改扩建项目投产,充分利用合成氨装置合成气等原料优势,每年可增产丁辛醇12万t。
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2.83万t/a 异丁醛装置和16.41万t /a辛醇装置于2004年10月投产。
2005年6月扬子-BASF丁辛醇装置竣工投产,扬巴21万t/a丁辛醇装置中丁醇产能10万t/a和辛醇产能11万t/a,代表了当今国际丁辛醇生产先进水平。
我国大型丁辛醇生产装置先后进行了改造和新建,2005年我国丁醇产能达到38万t/a,占全球总产能的10.5%(齐鲁石化6.5万t/a、吉化17.0万t/a、大庆石化2.5万t/a、北化四厂2.0万t/a、扬巴10.0万t/a);同年我国辛醇产能达到54.1万t/a,占全球总产能的14.4%(齐鲁石化25.6万t/a、吉化7.0万t/a、大庆石化5.5万t/a、北化四厂5.0万t/a、扬巴11.0万t/a)。
由于羰基合成丁辛醇生产装置丁醇辛醇产量可以调节,齐鲁石化、大庆石化和北化四厂的生产装置均为丁醇辛醇可互相切换式生产,因此丁醇辛醇实际产量只能按需定产。
2005年我国丁醇和辛醇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58.7万t和82.2万t,产品自给率不足50%,是世界长期的最大的进口国。
国内丁醇在化工行业的消费占总消费量的75%,主要用于DBP和醋酸丁酯的生产,其余在医药行业,近几年医药行业对丁醇的需求增长不大,但丙烯酸丁酯和醋酸丁酯的需求强劲增长。
国内辛醇消费量中用于DOP 的占78%,邻苯二甲酸丁辛酯的占6%,癸二酸二辛酯和丙烯酸辛酯等的占16%。
随着丙烯酸辛酯等需求增加,国内辛醇市场趋势是供需缺口逐年增大。
预计2008年我国丁醇需求量将为70万t,辛醇需
求量将达到90万t。
为了满足市场需要,香港润达集团在珠海新建23万t/a辛醇装置将于2006~2008年投产。
到2010年前后,渤海化工集团将建设23万t/a丁辛醇装置。
预计2010年我国丁辛醇产能将达到138万t/a,届时我国丁辛醇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
建议
近年来丁醇辛醇进口均价略低于丙烯进口均价,并且涨幅远小于丙烯进口均价,形成产品与原料价格倒挂,使国内丁辛醇装置生产效益受损。
为了维护国内丁醇辛醇行业利益,齐鲁石化、吉化和北京化工四厂等企业代表国内丁辛醇产业向商务部提交了进口丁辛醇反倾销调查申请,商务部已决定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关专家建议:(1)引进国外先进成套技术与老装置改扩建相结合,购买国外最新专利技术与应用国产化催化剂相结合,努力避免重复引进、低水平竞争,同时持续研发,尽可能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和新技术,(2)新建和改扩建丁辛醇生产装置应具有经济规模,并积极向丁辛醇下游产品链延伸,研发适应环保趋势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系列水性涂料等及其应用。
(3)在高油价下,以现代生物化工技术,开发发酵法生产丁醇路线值得探索,由于淀粉可用于食品等多种行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故提倡研发基于纤维素的发酵法路线,以推动我国丁辛醇产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