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复习大纲(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狭义概念,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上说,马克思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三个来源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所包含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的问题
内容:第一指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第二指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质的问题。

5、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6、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离性 P32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7、客观事物联系的普遍性p40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通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时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8、意识及其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物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吧“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9、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8、矛盾及其转化方式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属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内涵、辩证关系及其理论意义p43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装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理论意义
普遍性: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实现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要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2.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个范畴的中心线索。

3.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是辩证认识的实质。

12、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p46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13、质变量变关系的复杂性的具体表现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级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之质变。

14、和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5、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第一,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第二,肯定与否定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渗透的。

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是对立面的统一,体现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深刻内容。

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6、认识的本质p66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7、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p68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主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18、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及其相互关系p73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既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总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有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19、真理及其和谬误的关系p75
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既相对又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再起,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0、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p87
理论对实践的依赖,除了只有在时间中才能产生正确理论之外,还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二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过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1、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的基本特征:①客观物质性。

②自觉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生产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实践)。

③科学实验。

22、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p64
时间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p67
实践的观点
2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77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

25、社会存在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95
社会存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6、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原理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意义p97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27、社会生产力的内容及其发展水平标志p100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合适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其发展水平标志是生产工具。

28、生产关系及其所包含的内容p101
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它集中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

29、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

概言之,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阶级结构以及政治、法律、道德观点,归根到底决定于社会的生产方式。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

可见生产方式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和高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30、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p102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1、上层建筑的内容及其核心p105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32、国家的实质及其起源p105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当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社会物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也就分裂成彼此对立的阶级。

原有的部落习惯和长老的威信已经无法解决社会的矛盾,部落机关的失灵,使占人口少数的人群获得了大部分的社会生产生活资料而成为奴隶主阶级。

奴隶主阶级要迫使在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广大奴隶受其剥削,就必须借一种暴力的强制性机关,国家也就随之产生了。

33、阶级斗争的作用p117
一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和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生量变的动力;二是解决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三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34、国家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对内职能主要有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对外职能是防卫外敌的侵略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6、社会基本矛盾及其作用p112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矛盾。

作用:其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其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7、社会革命及其根本问题p119
社会革命是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38、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p143
⑴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⑵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9、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p145
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到单位产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0、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的原因p144
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41、货币的五种职能及其表现p147
货币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4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147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43、劳动力的价值及其组成部分p154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决定的。

①维持工人自身正常生活状况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工人家属、子女即劳动力的替补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力的教育费用。

44、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及其相互区别
(1)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

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

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的自我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

(2)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

45、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途径及二者的共同性p159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二者在
本质上是一致的。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二者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46、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p158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

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变化的叫做不变资本,相反是可变资本。

47、商品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关系 p159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4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及其根源p170
实质:经济危机的实质或本质是旧的生产力产能过剩与供给过剩,有效需求饱和与不足。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9、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制定的依据的基本原则p173
1、私有制原则。

2、“主权在民”
3、分权与制衡
50、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p190
商品资本的输出;生产资本的输出;借贷资本的输出
5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p194
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52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p214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的具体表现
一、马克思主义是划时代的科学理论,又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
五、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4、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根本目的是消灭阶级,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5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56、什么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

57、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国家、只有社会公共管理机构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任何战争的高度和平安宁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三大差别”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们全面发展、具有崇高精神境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