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和情绪
情绪的生理基础和机制

我们有时知道自己为什么害怕,因为情绪与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的认识相关;有时又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恐惧或无名焦虑,比如看立体电影时,面对一列迎面急驰而来的火车 ,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避让,尽管明知这是看电视,火车不会开过来压伤自己。那是因为 还有一个叫杏仁核的大脑区域,它能不经大脑皮层直接而迅速地得到感觉信息,并使人 在没有真正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之前就对潜在的危险作出反应,这种原始的恐惧反应不 受大脑中枢的控制。杏仁核受损的人无法识别情绪,就是歹徒用枪对着他,他也感觉不 到害怕,所以他也无法理解别人的情绪,会出现社交障碍。
Powered by TCPDF ()
(二)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关系
情绪能引起相关生理反应,如不愉快情绪引起的生理反应包括:肌肉紧张、心率加快 、烦躁、干渴、想吐、尿频、颤抖、对大的声音极为敏感,此外还有许多内分泌、免疫 等变化。这些反应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这 两个系统一直处于活动状态中,你是处于放松还是紧张状态完全取决于这两个系统的活 动状态。一般地说,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是激发身体采取紧急行动——“战斗还是逃跑” ,这可以激活某些机体系统,而将其他进行抑制,这些变化的目的是:糖被释放到血液 中,使机体。快速获取能量;心跳加快保证肌肉供血;皮肤血流量受到限制,可以减少 受伤后的出血量;消化功能被暂时抑制,血流将提供到更需要的地方,比如大脑、骨骼 肌等等。这些反应都为人在危机中生存增加了机会。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平息情 绪的唤起:让身体平静和放松,恢复平衡并帮助身体储备能量。
大脑的情绪和情感

大脑的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类独有的心理体验,它们源自大脑的复杂神经网络和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
大脑中的情绪和情感模块负责感受、处理和调节我们的情绪体验,对我们的行为和心理健康起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脑中情绪和情感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与行为的关系。
大脑是情绪的起源地,情绪是一种主观的、内部的体验,它包括喜悦、愤怒、悲伤、恐惧等各种情感状态。
根据研究,我们可以将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是指喜悦、恐惧、愤怒、悲伤等最初的情绪类型,它们具有生物学基础,对应于不同的神经活动和脑区。
而复合情绪则是由不同的基本情绪组合而成,比如焦虑、满足、幸福等。
大脑中负责情绪的主要结构是杏仁核和边缘系统。
杏仁核位于大脑的颞叶内侧,是情绪的核心处理区域。
它通过与边缘系统、海马体和丘脑等区域的连接,参与情绪的产生、识别和表达。
边缘系统是由额叶、扣带回和海马体等组成的复杂神经回路,它在情绪的调节和记忆方面起重要作用。
除了杏仁核和边缘系统,大脑中的其他结构也参与了情绪的调节和表达。
例如,前额叶皮层对情绪的产生和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它与杏仁核和边缘系统连接紧密,通过抑制或促进情绪相关的神经回路,调节个体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反应。
另外,海马体和杏仁核之间的联系在情绪记忆的形成和调节中起到关键作用。
情绪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情绪的体验和表达往往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例如,愤怒情绪会导致攻击性行为,而恐惧情绪会引起逃避或回避行为。
这种情绪-行为关系与大脑中情绪处理通路的活动有关。
当杏仁核接收到情绪刺激后,它会激活相应的情绪反应,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和情感体验。
此外,大脑中的情感模块还与认知过程紧密相连。
情感和认知是大脑运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互为影响、相互作用。
大脑中的前额叶皮层参与了情感和认知的整合,通过参与决策、规划和执行等认知过程,调节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行为。
因此,情感和行为的调节离不开大脑中情感和认知模块的协同作用。
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复杂关系

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复杂关系人类大脑是情绪的重要源泉和调控中心。
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个体的思考、决策、行为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
然而,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单向影响,而是一种复杂且相互作用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介绍一些相关研究和实证证据。
情绪是一种内在表达,涉及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体验。
大脑的情绪中枢主要包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和扣带回等脑区。
其中,杏仁核被认为是情绪的主要处理中心。
通过与其他大脑区域的相互交互作用,杏仁核能够对外界刺激产生快速反应,并激活其他大脑区域进一步调节情绪的处理和表达。
大脑对情绪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回路的活动实现。
神经递质是大脑中的化学物质,能够传递神经信号并影响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例如,多巴胺、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大脑中涉及情绪调节的神经回路包括杏仁核-海马回路、杏仁核-扣带回-前额叶皮质回路等,这些回路在不同层面上调控情绪的生成和表达。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脑与情绪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情绪可以影响大脑的认知和认知加工。
情绪状态对注意力、记忆、学习以及决策等认知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一个人在情绪激动或焦虑时,可能会难以集中注意力和记忆事物。
另一方面,大脑的认知加工和功能状态也可以调节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通过训练和调节大脑的认知功能,如情绪调节训练和注意力训练,能够显著改善人们的情绪状态,降低焦虑和抑郁症状。
此外,大脑中的神经可塑性也在情绪的形成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神经可塑性指的是大脑的神经元和神经回路能够通过经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特性。
研究表明,情绪体验和情绪调节训练可以改变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并引起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例如,慢性压力和焦虑状态可以导致大脑杏仁核和前额叶皮质的改变,而情绪调节训练可以改善这些改变并提高情绪的调节能力。
情绪和大脑的互动关系解析

情绪和大脑的互动关系解析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与大脑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情绪和大脑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解析其机制。
一、情绪的定义和分类情绪是一种带有主观感受、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的内部心理状态。
基于不同的理论和研究,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如喜、怒、哀、乐)和复杂情绪(如爱、恐惧、焦虑等)。
情绪与我们的体验、决策、社交互动等方面密切相关。
二、情绪的生理机制情绪的生理机制与大脑的激活和调节密切相关。
当我们遇到刺激(如威胁或奖赏)时,大脑的情绪中枢,如杏仁核、前额叶皮层等区域,将被激活。
杏仁核的激活对于情绪体验的产生和控制至关重要,它直接参与了情绪记忆的形成,使得相应的刺激在下一次出现时能够更容易引发相同或类似的情绪反应。
三、情绪的神经网络情绪的产生和表达涉及多个脑区之间的复杂连接和调节。
其中,杏仁核和海马体是情绪加工的重要区域之一。
杏仁核与海马体之间的连接通过海马-杏仁突触传递信息,使得情绪记忆与情绪反应能够相互关联。
此外,前额叶皮层也是情绪调节和控制的关键区域,它通过与其他脑区的神经网络联系,调节和抑制情绪反应,促使我们做出理性的决策。
四、情绪与认知的互动情绪和认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情绪的激活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认知过程,如记忆、学习和决策,还可以通过影响注意力和思维方式来间接影响认知。
研究表明,情绪稳定和积极的人在认知任务中表现更好,而情绪不稳定和消极的人则可能出现认知偏差和决策错误。
五、情绪调节的方法理解情绪和大脑的互动关系对于情绪调节和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1. 认知重组:通过调整思维方式来改变情绪体验,如积极思维和情绪重塑训练。
2. 情绪表达:通过表达情绪来减轻压力,如与他人交流、书写日记等。
3. 身体锻炼:运动可以释放身体内的紧张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4. 呼吸调节:深呼吸和冥想等方法可以帮助平静情绪,减轻焦虑和压力。
六、应用前景对情绪和大脑互动关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情绪,对情绪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的治疗提供指导。
大脑的七个情绪模块

大脑的七个情绪模块大脑中的七个情绪模块包括愤怒、害怕、快乐、悲伤、厌恶、惊奇和信任。
这些模块分别负责不同的情绪反应,在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愤怒模块是大脑中控制愤怒情绪的中心,当感到威胁或受到侮辱时会被激活。
它会释放出一些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张力增加。
这种生理反应帮助我们在面对威胁时做出反击。
害怕模块是大脑中控制害怕情绪的中心,当面临危险或威胁时会被激活。
它释放出一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使人们感到紧张和警惕。
这种生理反应帮助我们在面对危险时做出逃避或防御的反应。
快乐模块是大脑中控制快乐情绪的中心,当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激活它。
当快乐模块被激活时,它会释放出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能够让我们感到愉悦和兴奋。
快乐模块的激活有助于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
悲伤模块是大脑中控制悲伤情绪的中心,当经历失去亲人或朋友等失落情况时会激活它。
当悲伤模块被激活时,它会释放出一些神经递质,如内啡肽和去甲肾上腺素,使我们感到沮丧和悲伤。
悲伤模块的激活有助于我们面对损失和悲伤的情况。
厌恶模块是大脑中控制厌恶情绪的中心,当我们遇到令人讨厌的事情时会激活它。
当厌恶模块被激活时,它会释放出一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使我们感到不适和厌恶。
厌恶模块的激活有助于我们避免那些可能对我们有害的事物。
惊奇模块是大脑中控制惊奇情绪的中心,当我们遇到令人意外的事情时会激活它。
当惊奇模块被激活时,它会释放出一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使我们感到兴奋和好奇。
惊奇模块的激活有助于我们探索新事物和拓展自己的认知领域。
信任模块是大脑中控制信任情绪的中心,当我们感到安全和受到信任时会激活它。
当信任模块被激活时,它会释放出一些神经递质,如催产素和氧合血红蛋白,使我们感到亲密和信任。
信任模块的激活有助于我们建立亲密关系和信任他人。
这七个情绪模块在大脑中相互关联,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类复杂的情感世界。
科学家揭示了人类情绪与大脑之间的关联

科学家揭示了人类情绪与大脑之间的关联1. 引言1.1 概述情绪是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对我们的思维、行为和生理状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分析和理解人类情绪与大脑之间的关联对于提升我们对自身感受和行为驱动力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揭示人类情绪与大脑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情绪如何影响个体决策、社交互动以及心理健康。
1.2 研究背景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阐明情绪和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以往研究主要依靠心理测量工具、行为观察和临床案例报告等方法进行研究。
然而,这些方法不能全面揭示情绪产生和调控的神经机制。
随着神经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电脑断层扫描技术(CT)等,科学家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负责情绪调节的大脑区域。
1.3 研究意义深入了解人类情绪与大脑之间的关联对于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心理健康领域,揭示情绪与大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预测和治疗情绪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在社交学和行为科学领域,了解情绪如何被调节和表达能够提升我们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并促进良好的人际互动。
此外,这些研究成果也可以为教育领域提供参考,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情绪,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和实验结果,本文将深入探讨人类情绪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并介绍科学家们通过神经影像技术等方法揭示这一关联的过程。
最后,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总结该领域取得的重要发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科学研究对于我们认识自我的启示以及对个体幸福和社会发展的潜在影响。
2. 情绪的定义和分类2.1 情绪的概念情绪是一种主观感受,通常由特定事件、经历或刺激引发。
它是人类和动物生命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思考和行为。
情绪呈现多种形式,可以是愉快、悲伤、恐惧、愤怒等。
2.2 情绪的分类情绪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个常见的分类方法是基于情绪的基本维度,包括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
情绪和大脑的关系

情绪和大脑的关系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emotion)就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出现时,又总是充斥着某种外部整体表现。
这种外部整体表现也就是可以观测至的某些犯罪行为特征。
这些与情绪有关的外部整体表现,叫做表情。
情绪是以主体的需要、愿望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
情绪具有独特的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三种成分。
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相反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情感就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体会、意向具备协同一致性,就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繁杂而又平衡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情感包含道德感和价值美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美好、仇恨、憎恶、美感等。
情感:生活现象与人心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感受。
情感客观的方面:生活现象中蕴藏了情感,人的大脑可以感受到这种情感。
情感主观的方面:第一,即使过同样的生活,美好的人和丑恶的人对生活的感觉不同;第二,受到负面情感刺激而心情不好时,感受情感的能力就下降了。
因此,情感就是生活现象与人心共同同意的,而无法单独由某一方定出。
情感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比较固定的态度,它表现为与人的个性、道德经验等有关的各种体验之中。
我们常常说道“感觉”这个词,比如:一对恋人离婚了,理由就是彼此对彼此没感觉了;再例如:活得麻木了,已经对生活没感觉了。
感觉就从生活现象里感受到的情感,这就是由生活现象和人心两方面共同同意的情感。
大脑与情绪理解情绪是如何在大脑中产生的

大脑与情绪理解情绪是如何在大脑中产生的情绪是人类情感体验的一种表现,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们对于情绪是如何在大脑中产生的还了解得相对较少。
本文将探讨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并解释情绪是如何在大脑中产生的。
1. 大脑的结构在讨论情绪与大脑的关系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大脑的结构。
大脑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其中包括丘脑、杏仁核、海马体和皮质区域等。
这些部位在情绪的产生和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情绪的产生在大脑中,情绪的产生涉及多个神经网络的互动。
其中,杏仁核被认为是情绪的主要生成和处理中心。
当我们面对某种刺激时,杏仁核会发出信号,激活其他大脑区域的神经元。
3. 杏仁核的功能杏仁核在情绪的产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被认为是情绪的中心,能够识别和评估外部刺激的情感意义。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时,杏仁核将向大脑的其他部分传递信号,激活愉快和兴奋的情绪。
4. 情绪的调节除了杏仁核之外,其他大脑区域也参与了情绪的产生和调节过程。
皮层区域负责对情绪进行更加细致的处理和调节,它们对于决定我们的情绪反应和情绪稳定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5. 大脑中的神经途径大脑中的神经途径是实现情绪与大脑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
重要的神经途径包括扣带回-杏仁核途径、额叶-杏仁核途径和海马体-杏仁核途径等。
不同的神经途径在情绪的产生和调节中发挥着不同的角色。
6. 情绪的影响情绪对于我们的行为和身体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情绪状态可以调节我们的认知、判断和社会互动能力。
例如,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创造力,而消极的情绪则可能导致情绪障碍和健康问题。
7. 情绪的调控了解情绪在大脑中的产生和调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和提高情绪稳定性。
调节情绪的方法包括认知重构、情绪调节训练和冥想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总结起来,情绪的产生涉及到大脑中多个区域的相互作用。
杏仁核作为情绪的主要产生中心,与其他大脑区域形成神经途径,共同参与情绪的生成和调控。
为什么人类有情感解析情绪与大脑的关系

为什么人类有情感解析情绪与大脑的关系人类情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行为和决策。
情绪的产生和调节是与我们的大脑密切相关的。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人类有情感,并解析情绪与大脑的关系。
一、情感的定义和作用情感是指人类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主观体验,涉及到喜、怒、哀、惧等不同的情绪状态。
情感对人类行为起到重要的调节和指导作用。
例如,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我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互动,而当我们感到害怕时,我们会采取逃避或自我防卫的行为。
二、情绪的产生以及相关的大脑区域情绪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大脑区域的协同作用。
其中,杏仁核、扣带回、额叶等部分是情绪产生和处理的重要区域。
1. 杏仁核:杏仁核是大脑中情绪加工的关键结构之一。
它接收外界的感官输入,并对这些输入进行情感加工和评估。
杏仁核在情绪反应的形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恐惧和愉悦等。
2. 扣带回:扣带回是大脑中控制情绪的重要区域之一。
它与情绪调节、记忆和决策等功能密切相关。
扣带回通过与其他大脑区域的相互连接,参与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3. 额叶:额叶是大脑中涉及认知和情绪调节的重要区域。
它参与情绪的加工、长期记忆的形成以及情绪体验的调节等过程。
三、大脑对情绪的调节大脑对情绪的调节主要通过两个系统来实现:大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和大脑皮层-杏仁核-下丘脑轴(LHP轴)。
1. HPA轴:HPA轴起到监测和调节应激反应的作用。
当我们面临压力和威胁时,大脑下丘脑释放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刺激肾上腺产生应激激素皮质醇。
皮质醇的释放会导致情绪的改变,使我们更加警觉和应对外界的挑战。
2. LHP轴:LHP轴主要参与到情绪的加工和调节中。
在面临情绪刺激时,杏仁核会向下丘脑发送信号,进而影响到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作为大脑的控制中心,可以对情绪进行深入的加工和调节,通过产生不同的神经递质来影响情绪的表达和体验。
四、情绪与大脑的相互作用情绪与大脑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大脑可以影响情绪的产生和调节,同时情绪也可以影响大脑的功能和结构。
情绪与大脑功能之间的关联研究

情绪与大脑功能之间的关联研究大脑是人类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其功能与人的情绪体验紧密相关。
多年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情绪与大脑功能之间的关联,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综述一些关于情绪与大脑功能之间的研究结果,并分析这些研究对我们理解人类情绪与大脑活动的重要意义。
情绪是人类的基本心理现象之一,涵盖了愉快、悲伤、愤怒、恐惧等一系列复杂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情绪是由多个脑区共同调控的结果。
其中,下丘脑、杏仁核、前额叶皮层等区域被认为是情绪加工的重要脑区。
大脑通过多个神经途径和神经递质参与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例如,杏仁核在情绪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杏仁核中的神经元在遇到威胁或潜在威胁时会被激活,进而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此外,大脑中的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也与情绪关联密切。
多巴胺在愉快情绪的产生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血清素则与负性情绪的调节有关。
研究还表明,情绪对大脑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情绪状态会调节大脑的认知加工和记忆功能。
例如,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而负面情绪则会干扰认知过程。
此外,情绪还能够调节大脑中的运动功能。
一些研究发现,焦虑情绪会导致运动功能的下降,而积极情绪则能够提高运动能力。
近年来,脑成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发展使得研究者能够非侵入性地观察大脑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活动变化。
通过这些技术,科学家们发现不同情绪对应的大脑活动模式存在差异。
例如,愉快情绪与大脑中的奖赏回路有关,对应的脑区(如纹状体)在愉快情绪时会显著激活。
而对于负面情绪,则会引发大脑中的威胁回路(如额叶皮层和扣带回)的激活。
利用脑成像技术,研究者还发现情绪在大脑中的传播方式。
情绪的传播即指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表情或听到他人的情绪声音时,经由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而导致自己进入相同的情绪状态。
这一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看到他人的笑容可以使我们感到愉悦。
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

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和调控的能力。
情绪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大脑作为人体情绪调控的中枢,对情绪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探讨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
一、大脑结构对情绪管理的影响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其中,与情绪管理密切相关的是大脑的两个主要部分:边缘系统和皮层系统。
1. 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大脑中负责情绪产生和调控的部分,包括杏仁核、海马体和扣带回等结构。
杏仁核是情绪中枢的核心,它对情绪的产生和表达起着重要作用。
海马体则负责情绪记忆的形成和储存,它能够将情绪体验与相关的记忆联系起来。
扣带回则参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它能够对情绪进行抑制和调节,使情绪得到平衡。
2. 皮层系统皮层系统是大脑中负责高级认知和情绪调控的部分,包括前额叶皮层和顶叶皮层等结构。
前额叶皮层是情绪调控的关键区域,它能够对情绪进行评估和调节,使情绪得到控制。
顶叶皮层则负责情绪的认知和理解,它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情绪。
通过边缘系统和皮层系统的相互作用,大脑能够对情绪进行感知、评估和调控,从而影响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
二、大脑功能对情绪管理的影响除了大脑的结构,大脑的功能也对情绪管理起着重要的影响。
大脑的功能主要包括情绪感知、情绪评估和情绪调控三个方面。
1. 情绪感知情绪感知是指大脑对外界刺激和内部体验的情绪信息进行感知和识别的能力。
大脑通过感知情绪信息,使个体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情绪感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体对情绪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影响情绪管理的效果。
2. 情绪评估情绪评估是指大脑对情绪信息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能力。
大脑通过对情绪信息的评估,判断情绪的强度和性质,从而决定采取何种策略来调节情绪。
情绪评估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对情绪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情绪。
情绪的起源大脑与情感的奇妙关系

情绪的起源大脑与情感的奇妙关系人类是情感的动物,而情绪则是我们情感的表达和体现。
情绪可以给予我们喜悦、快乐,也可以撕裂我们的内心。
那么,情绪的起源究竟是什么?它与我们的大脑又有着怎样奇妙的关系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情绪的起源。
情绪的产生源自于我们的感知和思维过程。
当我们感知到外界的刺激,例如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猫咪时,我们的大脑会接收到这个信息,并且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脑区的互相协作,其中包括承担感知任务的大脑皮层和负责情绪的边缘系统。
然而,情绪并非仅仅源自外界刺激,它还与我们的内部状态息息相关。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叫做杏仁核的结构,它在情绪的生成和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杏仁核可以理解为我们情绪的“指挥中心”,它接收和处理着大脑中各种信息。
杏仁核可以将外界的刺激与我们的内部状态联系起来,从而引发情绪的产生。
在情绪的产生过程中,大脑中的神经递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神经递质是指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影响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
在情绪的生成中,多种神经递质参与其中,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和催产素等。
这些神经递质的变化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从而引发喜悦、焦虑或悲伤等不同的情感体验。
除了感知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我们的经历和记忆也对情绪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的大脑有很强的记忆能力,我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新的情境进行判断,并且在情绪的生成中产生反应。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遇到某种情境时,会有特定的情绪体验,比如当我们回忆起一段美好的时光时会感到快乐,而当我们重新体验到某个令人痛苦的事件时会感到悲伤。
尽管情绪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调节和管理情绪。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认知重构来改变我们对情境的理解和反应。
当我们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以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
此外,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调节情绪的重要因素。
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以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可以提升我们的情绪水平。
情绪与心理健康大脑调节的关键

情绪与心理健康大脑调节的关键情绪与心理健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脑是一个调节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情绪与心理健康与大脑调节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促进健康心理状态的方法。
一、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情绪是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和反应,而心理健康是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心态和精神状态的评估。
情绪与心理健康的良好状态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决策能力、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质量。
二、大脑是情绪与心理健康调节的关键大脑是我们情绪和心理健康的中枢,负责整合、处理和调节相关的神经信号。
它的功能可以通过认知和行为来表现出来。
大脑中的各种区域、神经递质和神经通路与情绪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1. 大脑皮层对情绪的调节大脑皮层是大脑的外层,承担着高级认知功能。
它通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解读,调节我们的情绪反应。
当我们遇到令人愉悦的事情时,大脑皮层可以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使我们感到愉快。
相反,当我们面临压力或负面情绪时,大脑皮层可以通过抑制相关的神经回路,帮助我们应对困难情况。
2. 杏仁核对情绪的调节杏仁核是大脑中情绪调节的重要簇核,对负面情绪的产生和调节起着关键作用。
当我们感到恐惧或紧张时,杏仁核会激活应激反应,并引发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
通过神经递质的调节,我们可以减轻杏仁核的激活程度,从而缓解负面情绪和焦虑感。
3. 脑内多巴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对我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多巴胺能够促进我们的积极情绪,影响我们的动机、决策和奖赏系统。
当我们取得成就或体验到快乐时,多巴胺水平会升高。
然而,多巴胺不平衡可能会导致精神疾病如抑郁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
三、促进情绪与心理健康的方法除了了解大脑调节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键作用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促进良好的心理状态。
1. 积极的心理调适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冥想和心理咨询等,我们可以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调节负面情绪和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情绪如何影响大脑功能

情绪如何影响大脑功能情绪是人类生活中常见且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个体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产生广泛影响。
大脑是情绪调控的中枢,情绪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大脑的功能。
本文将探讨情绪如何影响大脑功能的具体机制和影响。
一、情绪对大脑神经元的激活情绪的产生主要与大脑内的神经元活动有关。
研究发现,不同情绪状态下,大脑中特定区域的神经元会出现特定的激活模式。
例如,愉快的情绪会导致大脑中的奖赏中枢(如杏仁核、海马体)神经元活跃,而恐惧的情绪则会引发边缘系统(如扣带回)的神经元增加激活。
这些激活模式进一步影响大脑与其他器官之间的沟通,进而影响大脑的功能。
二、情绪对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1.注意力情绪对注意力的调控具有明显的影响。
当面对令人愉悦的情境时,大脑中的奖赏系统被激活,人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对相关信息更敏感。
相反,当遭遇威胁或负面情绪时,大脑中的边缘系统被激活,人们会更关注相关的威胁信息,注意力会被偏向负面刺激。
2.记忆情绪对记忆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记忆的编码和提取,愉悦的体验更容易被记住。
相反,负面情绪如焦虑、悲伤则可能影响记忆的形成和回忆。
大脑中杏仁核的激活在情绪记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情绪对大脑情感功能的影响1.情绪调节情绪对大脑的情感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情绪的变化会引起大脑中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影响人的体验和情感状态。
例如,愉快的情绪会增加多巴胺的释放,使人感到幸福、满足,而负面情绪则会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引发消极的情感。
2.情绪障碍长期不良情绪的影响可能会引发情绪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这些疾病与大脑功能的异常有关,包括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大脑结构的变化等。
了解情绪对大脑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情绪障碍。
四、情绪管理对大脑功能的重要性情绪管理对维持大脑功能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积极的情绪调节和情感表达,可以促进大脑内激活模式的正常变化,有利于大脑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平衡发展。
情绪如何影响大脑的情感表达

情绪如何影响大脑的情感表达情绪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影响我们的认知、行为以及与他人的交流。
当我们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时,大脑对情感的表达也会发生变化。
本文将探讨情绪如何影响大脑的情感表达,并分析这种影响对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一、情绪与大脑的联结情绪的产生和表达是由大脑中的情绪神经元网络调控的。
大脑中的杏仁核、海马体等区域与情绪的感受和表达密切相关。
这些区域与其他大脑区域的连接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他人的情绪表达,也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感受和表达方式。
当人们面临威胁时,杏仁核就会被激活,产生压力和紧张情绪。
这种激活会导致大脑其他区域的响应,从而诱发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
同样,当我们经历愉悦的事情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等化学物质,使我们感到愉快和满足。
二、情绪对情感表达的影响1. 声音表达情绪会通过我们的声音表达出来。
无论是高兴还是悲伤,我们的声音都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当我们感到愉悦时,声音变得明亮、轻快;而当我们感到沮丧时,声音则变得低沉、抑郁。
大脑中的杏仁核和海马体等区域与声音表达密切相关。
它们接收从声音皮层传来的信息,并通过神经传递方式影响声音的产生。
因此,情绪对声音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影响。
2. 面部表情情绪还通过面部表情进行表达。
面部表情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它能够传达出我们的情感状态。
当我们感到愤怒时,眉毛会皱起、嘴角会下垂;而当我们感到快乐时,眉毛会上扬、嘴角会上翘。
大脑中的海马体和杏仁核等区域与面部表情的产生和识别密切相关。
这些区域会接收来自脸部皮层的信息,并通过神经传递来影响面部肌肉的运动,从而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
3. 体态和姿势情绪还会通过人们的体态和姿势进行表达。
当我们感到紧张时,身体会变得僵硬、拘谨;而当我们感到放松和自在时,身体会更加舒展、自然。
大脑中的杏仁核和大脑皮层等区域参与了体态和姿势的调控。
它们接收来自感觉皮层的信息,并通过神经传递方式影响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改变人们的体态和姿势。
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

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大脑,这个被誉为人体智慧与情感掌控中枢的神秘器官,其千丝万缕的神经网络不仅决定着我们的学习、记忆能力,更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管理。
究竟大脑是如何在情绪中扮演主导角色的呢?让我们揭开这一神秘的面纱,一窥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的奥秘。
大脑解剖学角度看情绪大脑是情绪管理的“指挥官”,主要由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杏仁核等部位组成。
大脑皮层是我们思维逻辑的中枢,它在情绪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边缘系统则负责处理一些基本的、自发的情绪反应;而杏仁核则是控制情绪反应的“加速器”,在面对危险或紧急情况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绪如何在大脑中编织大脑中情绪的形成和调节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在情绪激发时,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会发生变化,如多巴胺、催产素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引起快乐或幸福感,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则常伴随着紧张和焦虑情绪。
这些神经递质的不同分泌量和分布位置决定了我们所感受到的情绪。
大脑与情绪调节的关键大脑在情绪调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研究表明,大脑的“情绪中枢”——杏仁核在情绪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大脑接收到情绪信息时,杏仁核会迅速做出判断,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
大脑皮层的功能不仅在于对情绪进行理性思考和调节,还能够通过意识控制来影响情绪的表达和体验。
大脑塑造情绪的力量大脑的塑造作用在情绪管理中愈发显现。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训练大脑,可以促使大脑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情绪调节模式,从而提升情绪管理水平。
适当的锻炼、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也可以帮助大脑更好地驾驭情绪,保持身心健康的平衡。
大脑的情绪智慧之道大脑如同我们情感世界的舵手,它的每一个神经元都承载着情绪的信息,决定着我们的情绪走向。
因此,理解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是我们更好地驾驭情绪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态平和等方式,帮助大脑更好地管理情绪,赋予生活更多的色彩与活力。
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

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身体健康。
而大脑作为情绪的调节中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
大脑结构与情绪大脑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由多个区域组成,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功能。
在情绪管理中,以下几个大脑区域起着重要作用:1. 杏仁核杏仁核是大脑中与情绪密切相关的区域之一。
它负责处理和储存情绪记忆,并参与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当我们面临威胁或恐惧时,杏仁核会发出信号激活身体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加深等。
2. 前额叶皮层前额叶皮层是大脑中负责决策、规划和控制情绪的区域。
它与杏仁核相互作用,调节情绪的表达和抑制。
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人的情绪管理能力也会有所差异。
3. 下丘脑下丘脑是大脑中控制内分泌系统的重要区域。
它通过释放激素来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
例如,当我们感到愉悦时,下丘脑会释放多巴胺,使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
大脑对情绪管理的影响大脑通过神经途径和化学物质的释放来影响情绪管理。
以下是大脑对情绪管理的几种影响方式:1. 情绪记忆的形成杏仁核在情绪记忆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我们经历某种情绪体验时,杏仁核会将这个体验与相关的感觉、思维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储存在大脑中。
这些情绪记忆会在类似的情境下被激活,影响我们对当前情绪的反应。
2. 情绪调节的能力前额叶皮层对情绪的调节起着关键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控制情绪的表达和抑制。
前额叶皮层的发育水平和功能状态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
3.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激素来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
例如,当我们处于压力或焦虑状态时,下丘脑会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使我们感到紧张和不安。
而当我们感到愉悦时,下丘脑会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快乐激素,使我们感到轻松和满足。
情绪管理策略了解大脑对情绪管理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
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

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重要问题。
大脑作为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在情绪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大脑结构、神经传导、情绪调节等方面来探讨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
1. 大脑结构与情绪管理人类的大脑主要分为大脑皮层、边缘系统、扁桃体、下丘脑等部分。
其中,扁桃体在情绪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扁桃体是大脑中负责情感产生和处理的区域,它与记忆、注意力等功能紧密联系,可影响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研究表明,当我们面临挑战或压力时,大脑皮层会发送信号到扁桃体,进而激活下丘脑等区域释放压力激素,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
因此,了解大脑结构对情绪管理至关重要。
2. 大脑神经传导与情绪调节大脑中的神经元通过神经传导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在情绪管理过程中,神经传导扮演着核心作用。
当我们遇到愉快的事物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来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满足;而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释放则会让我们感到紧张和恐惧。
神经传导的过程中,不同部位之间的连接及信号传递方式都对情绪管理产生着深远影响。
通过调节神经传导通路,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和情感状态。
3. 大脑与情绪调节的训练由于大脑对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许多研究者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针对大脑训练以提升情绪调节能力的方法。
比如通过冥想、呼吸调节、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来改变大脑对于情绪刺激的反应模式,从而达到更好地控制情绪的目的。
另外,规律作息、均衡饮食、运动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也能够帮助大脑保持活跃状态,更好地进行情绪调节。
通过训练和调整大脑结构及功能,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状态。
4. 总结在现代社会快节奏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而了解大脑如何影响情绪管理,则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感状态,提高生活品质。
通过深入了解大脑结构、神经传导以及进行相应的训练和调整,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大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而大脑作为身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在维持心理健康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脑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
一、大脑与情绪的关系情绪是人的内心感受在特定时刻的表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大脑中的情绪中枢则是情绪产生与调节的主要场所。
研究发现,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的杏仁核以及前额叶皮层对情绪的生成和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杏仁核可以识别和反应威胁性刺激,而前额叶皮层则参与情绪的评价和调节。
二、大脑与认知的关系认知是指人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学习、思维等方面。
大脑中的皮层-下丘脑系统是认知过程的基础,在认知功能的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前额叶皮层负责决策和规划,颞叶皮层负责记忆和语言,顶叶皮层负责感知和空间认知等。
只有大脑的这些区域协同工作,认知功能才能正常运行。
三、大脑与应对压力的关系压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负担,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而大脑中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则是应对压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通过产生和释放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大脑调节身体对压力的应对反应。
适当的应激反应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四、大脑与情绪调节的关系情绪调节是指人们对自己情绪的认知、接受和调整。
大脑中的海马和前额叶皮层在情绪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海马参与情绪记忆的形成和存储,前额叶皮层参与情绪的评价和调控。
通过大脑对情绪的调节,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情绪,维持心理的平衡。
五、大脑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大脑在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常见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与大脑的异常活动密切相关。
例如,抑郁症患者的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功能具有明显改变。
了解大脑与心理疾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
总之,大脑与心理健康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了解大脑在情绪、认知、应对压力、情绪调节和心理疾病方面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脑和情绪Healing Emotion◎引言人:克里夫·沙隆(Cliff Saron)和理察‧戴卫森(Richard J. Davidson)◎译者:李孟浩译按:本章选自Daniel Goleman所编的《Healing Emotion》。
过去十年来,学界有一连串令人振奋的发现,使得我们比以前更加能够了解大脑调节情绪的过程。
很久以来,大家都假定情绪中心是位在于环绕着大脑皮质下方的一系列结构(译按:这些结构主要是颞叶、杏仁核、杏仁海马、海马、额-颞皮层)之中,这些结构统称为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limbic 的拉丁文意思就是「环状物」)。
最近也有一些神经学的资料指出情绪冲动在边缘中心产生时,我们的情绪表达是受制于额头后方新演化出来的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的结构之中。
而且,前额叶皮层的两侧似乎负责操控两组不同的情绪反应,像右侧是调节比较令人沮丧的情绪,这些恐惧或厌恶的情绪会让人退缩;左侧则是调节比较正面的情绪,如快乐。
这些神经科学的发现可以做为我们了解情绪生活之动态的背景知识。
我们所感受到的情绪和我们如何处理情绪的方式,可以说是被这整个广泛联系的脑部线路所控制。
理察‧戴卫森是威斯康辛大学情感神经科学(affective neuroscience)实验室的主任,他的同僚克里夫.沙隆向大家报告他俩合作完成的实验,内容详细显示出大脑如何组织我们情绪实体各个侧面的过程。
沙隆先是考虑「情绪」的意涵是什么,才又解释说不同的理论模型是如何塑造出研究情绪和大脑的方法。
然后,他检讨了他们实验室一连串的重要发现,好让大家能够对于大脑调节正反两面情绪的过程,得到一些新的洞察。
情绪的亲近或退缩趋势(approach or withdrawl tendencies)跟佛教的贪执和厌恶概念也很相近,都是我们扎根存活在此世间的基本情绪极(emotional poles)。
克里夫.沙隆:「情绪」这个字眼的意涵实在是很难做个严格的界定。
在心理学中,这个字眼是用来描述一个人在许多不同层次上的反应,其中一个是认知的层次:在某个特殊感觉状态中升起的判断和思绪。
我们也能从行为的观察来描述情绪:愤怒或温和的姿势、声音的语调。
另一种界定情绪的方式则是从脸部表情下手,因为你在那一刻感受时自动绽放的表情,会特别有助于我们厘清你所感受到的情绪。
在生理学层次上,我们能够描述情绪反应的两种成份。
第一个是个人察觉到的身体感觉,如事件发生之前的焦虑感。
这种感觉通常涉及到控制自律神经系统和荷尔蒙释放的低等大脑中心。
第二个生理反应是发生在大脑皮质,这个情绪反应层次是我们研究工作的焦点所在。
我们也把亲近和退缩看成是描述机体行为和区分各类情绪的基本方式。
譬如说,快乐的心情会促动你去找你乐于见到的人。
恐惧和厌恶则是退缩行为的典型案例。
这种亲近和退缩的行为可以跟脑部两侧的活动产生联系。
过去十年来,我们实验室所得到的研究成果显示出脑部左侧的前方区域跟亲近行为比较有关连,右侧区域则是跟退缩行为比较有关连。
你也许会问说,为何我们会一直要把亲近和退缩行为跟脑部两侧联系起来。
这不是一个很明显的关系。
但是从最近一百年来的神经学资料来看,脑部每一侧的伤害都会造成不同的情绪结局。
在十九世纪中叶时,神经学家约翰‧杰克森(John Hughlings Jackson)指出饱受癫痫之苦的患者经常在发作初期时,表现出恐惧这种退缩性的情绪,而且其脑部的右前方区域有活动增强的迹象。
有些患者在脑部受到伤害后,右侧的活动量大幅减少,以至于情绪陷入癫狂或正面得离谱的地步。
这些观察后来便促成一个新理论,专门在讲脑部的两侧为何会有不同的情绪专长或情绪性格。
脑部右侧的过度活化似乎会增进退缩的行为;右侧活化能力若是受损或抑郁时,则会增强亲近行为,因为是左侧大权在握,不需右侧来平衡。
心理学中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考虑情绪的方式,而且冲突得很厉害。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就只有那么几种分立(discrete)的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厌恶、惊旗和恐惧。
差不多在二十几年前,洛杉矶的加州大学有位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教授提出文件来证明不同文化的面部表情都有共通性。
他之所以从事这项研究,主要是受到达尔文《人与动物的情绪表达》一书的启发。
艾克曼一开始是研究西方人和新几内亚原始部落居民的面部表情,他要求受访者辨认各种面部表情的图片,并且要用面部表情来传达自己所认定的情绪状态,结果他发现某些基本情绪的表达在两种文化中都很雷同。
这种分立情绪的模式后来受到次元观点(dimensional view)的挑战:特定的情绪状态只是代表一个从亲近到退缩或是从快乐到痛苦的连续体中的位置。
在科学心理学中,分立的观点和次元的观点都很盛行,因为这两者都还不是很健全,于是我们的研究就同时采用两者的元素。
在某个特殊的实验中,我们用来评量情绪的方法就引含了这两种模式。
如果我们要求受试者评估他们感受的悲喜程度,我们就是在用次元的观点。
如果我们分析面部的表情是快乐或厌恶,那么我们就是在用分立的观点。
对于情绪定义中所包含的各种不同侧面,我们没办法同时去分析它们,就跟我们无法同时标定出身体所有免疫细胞的位置一样。
所以,我们的实验略微简化了情绪问题的复杂度。
我们使用三种不同的进路来研究大脑活动和情绪的关系。
首先,最基本的进路是把人带到实验室来,并希望我们在测量他或她的大脑活动时,能够引出他们特定的情绪反应。
第二个进路则是对一大堆人进行评估,以辨认出他们在性格和忧郁等情绪机能上的差异点,并且要同时检查他们的脑部活动是否也有所不同。
第三个进路正好反过来进行,我们先把脑部活动一直是截然不同的人找出来,再检查他们的情绪机能是否也有不同点存在。
我们的实验包含了每一种类型的进路。
忧郁的倾向我们第二个研究情绪的进路是以人们情绪机能的运作,把他们分开来研究情绪,然后在观察他们脑部活动的差异。
在下个实验中,我们要考虑那些忧郁的人,因为脑部左侧受损害的人特别容意会忧郁。
如果左侧完全损害,那它就无法制衡右侧的活动,也就很有可能会经常体验到负面的情绪状态。
我们曾经对忧郁者跟无忧者的控制团体做过比较,主要是在他们静静坐下来眼睛张开来三分钟后,又闭上双眼时,测量他们的脑部活动。
我们是要找出左右侧前方区域之间的休息活动是否有差异或不对称的地方。
对于忧郁的人而言,右半球是比左半球活化,但在控制团体中,左半球却是比右半球活化。
所以,我们有个基本的发现,那就是在一群缺乏感受亲近情绪能力的人当中,左前方区域是比右侧来得比较不活化。
另一个思考这个事情的方式则是退缩系统比亲近系统还要活化。
这些脑部的差异不是说一直跟个人那一剎那的情绪状态相关连。
在另一个实验中,我们观察的对象曾经有过忧郁症的病史,可是现在是没有忧郁的。
他们脑部前方的不对称跟现在很忧郁的人比起来很类似。
这些发现暗示了在脑部左右侧之间既存不对称的差异代表了一种情绪反应的倾向,而不是情绪反应本身。
的确,其它的实验也显示出我们能预测某人看影片时的反应是如何的欣喜或悲痛,这正是建筑在两个半球之见寄存的不对称上头。
抑制的性格作为性格的一个次元,有些小孩非常不会抑制自己的冲动,并且会主动亲近他们的环境。
其它小孩则比较会压抑自己或是很谨慎小心;他们就会黏着母亲,比较少跟其它小孩玩。
在另一个实验中,我们就很有兴趣要看这些小孩的性格差异是否会在大脑活动中也显示出差异的地方。
我们研究过368个两岁半的儿童。
我们把小孩带到实验室里的玩具室中,跟他或她的妈妈还有其它的母子档一起玩游戏课程。
我们会测量小孩离开母亲身边而去接近玩具所要花的时间有多久,也会追踪小孩什么时候第一次开口说话,以及说了多少话。
我们也会在室内放一台会说话的玩具机械人,然后换成一个陌生人,并记录下小孩到底是接近或撤离他们身旁的情形。
我们指认出三十个最没压抑的外向型小孩,他们待在母亲身旁的时间不到百分之一;我们也指认出三十个最谨慎畏惧的小孩,他们待在母亲身旁的时间至少占了百分之八十。
我们也挑出三十个中间范围的小孩组成一个团体。
为了要看这些团体之间的脑电位活动是否有差异存在,我们把他们带到实验室去,并且尽可能让他们静静坐下来,以测量他们的脑电图。
为了要让他们乖乖坐好,我们让他们坐在玩具车中,并拿脑电图帽充当赛车帽,然后要他们专心当个赛车员。
我们发现有两个团体在休息的脑部活动时有差异产生。
没有压抑的小孩急着要接近玩具,就显示出一种左半球涉入程度较大的模式。
有压抑的小孩则比较会退缩,就显示出一种右半球涉入程度较大的模式。
中间团体的结果则是介于另舀两个团体之间。
这些团体的主要不同处就是在于左半球活动的水平,因为右半球的活动水平造成不了任何有意义的差别。
压抑的小孩显示出左前方区域活动在减少当中,可能是反映出一个低活化的亲近系统。
在非常外向且没压抑的团体中,左前方区域的活化程度激增。
所以,脑神经的投入(involvement)很显然是一种性格的功能(译按:神经系统的强度、灵活性和均衡性是性格的生理学基础,因为神经系统这三种特性的差异程度与性格特点的形成有关)。
脑部和性格最后,我们要在他们脑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然后检查他们情绪上是否有不同之处。
我们要知道左前方区域活化度较高的人是否都比较快乐,右前方区域活化度较高的人则是否都比较体会到负面的情绪。
我们在两节实验课中花了很多分钟,来试验过一百个人,因为每个人在不同时间内的反应方式有很多种。
我们选择了两个团体,他们在两种情况中都一直显示出左侧或右侧的极端活化性质。
然后,我们会要求他们填一份评量表,以得知他们一般的感受是正面的情绪,如快乐、伤悲、骄傲、自信、外向和热心助人,还是负面的情绪。
脑部左前方区域活化程度高的人在生活中显示出比较多正面的情绪,不管是在一般情况或是响应挑战时都是如此。
而那些右半球比较活化的人则显示出比较多的负面情绪反应。
所以,每个人在情绪质量上看起来都有所不同,即使是只在休息的脑部活动的基础上选择时也是如此。
我们无法说出是那一个先来,但是脑部右侧活动一直持续下去时,那个人就很有可能平常生活时候就感觉很糟糕,比起左侧活化度降高的人来说是悲惨一些。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于伴随右半脑持续性投入而来的持久性负面情绪来说,也许会有个健康结局。
为了要看出那些只依据脑电图挑选出来的人是否在免疫反应上有所不同,我们也抽血检验了他们免疫系统的某些成分。
杀手细胞的细胞毒性是它们摧毁外来成分的有效因子,这种毒性在左半球活动较高的人身上比较强。
我们不知道这个团体是不是比较健康,只是数据建议他们的状况应该是如此才对。
我们正在搜集相关资料以决定这一类人是否事实上有比较良好的健康史,虽然健康上的任何差异现象大概都不会这么快出现,除非到了生命后期时才会出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