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方式初探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导向式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导向式教学一、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内涵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导向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纽带,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热点等有机地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实施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通过努力去克服,从而获得知识的情境。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讲授“地球的运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经历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建构知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地形与地势”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形地貌的特征,并让学生自主探究不同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注重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导向式教学不仅注重问题的解决过程,还注重评价与反馈。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问题导向式教学需要设计合理的问题,问题设计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初探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初探地理是让学生从全球角度来认识世界,了解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地球的影响,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然而,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和记忆知识点,难以形成真正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问题式教学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地理教学方式。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从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角度出发,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取得新的知识。
问题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问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并运用地理概念来解释世界。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喜欢聚居在河流和海岸线附近”,学生们可以通过搜索数据和阅读相关文章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能够理解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了解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能源和水资源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问题式教学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确保问题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符合。
其次,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及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便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知识。
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寻找答案时需在背后指导、解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并总结知识。
最后,教师需要评估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并提供反馈,以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总之,问题式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方式。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建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问题,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并提供背后的指导和评估。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初探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初探近年来,地理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由于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地理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缺乏实际应用等等。
本文旨在从教学问题的方面探讨中学地理教育,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知识学习质量不够深入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例如:1、知识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概念、用具体形象的实例来丰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2、体验式教学法:教师通过为学生打造一个体验性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感受和理解知识点。
3、实践教学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活动和实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
以上三种策略是提高学生知识学习深度的有力工具。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和适宜性,以满足教学目的。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相对繁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可能不太高。
因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1、针对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动手去解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3、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例如:实地考察、电子课件、多媒体展示等,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以上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缺乏实际应用的问题地理学科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也有很多的实际应用。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开展结合实际问题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去理解和应用知识点,本着重实用性和实践性。
2、设计实践性课程: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热点事件:让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的热点事件与自身生活的关联,使他们产生应用知识的欲望。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初探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初探问题式教学是指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教育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育中,问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问题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要点(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学生参与的学习环境问题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设计中要确保学生的参与性。
一方面,可以通过布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对知识进行探究,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问题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的设置,好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初中地理教育中,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
启发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例如“城市规划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气候要素对于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针对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特定有关地理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例如“为什么河流对于土地肥沃度和农业发展很重要?”、“你了解你所居住的城市的地理特点吗?请简要描述一下”。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采用讨论、实验、观察、游戏等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实践和体验地理知识。
二、问题式教学的优势和意义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育中具有以下优势和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问题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不仅仅是获取地理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这些综合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参与具有重要意义。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思考、探索和实践,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的可持续性和深入性。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初探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初探随着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问题式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问题式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和反思思考的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在真实问题的探究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具备思辨能力、交流能力和学习能力。
它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地理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如何运用问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尤为重要。
首先,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和学生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比如,在学习地球村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世界变得更加紧密,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构成地球村这一概念?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这些问题具有现实性、针对性,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探究问题的本质。
其次,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多元化的活动,比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文献阅读和多媒体展示等形式,以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实际操作和自我表达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完成“探究城市范围划分的标准与方法”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文献查阅、数据收集、地图分析等,掌握城市划分的标准与方法。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学习精神,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思维方式,推动学生的思维升级和认知重构。
比如,在学习城市人口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或图片观察,感受城市人口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引导学生用感性的方式来认识城市人口问题。
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逐步实现从感性认识到思维升华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策略探究作者:马向斌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20年第17期摘要: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成為课堂的主角,在地理课堂中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在地理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7-079-1问题式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用提问题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地理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利用问题式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一、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意义问题式教学的出现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个重要产物,也是契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的,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之后,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探索事物,学习的效率自然也会提升,这是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础。
其次,能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问题式教学中,学生是核心和主体,这就表明师生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畅所欲言,那么,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从而促进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最后,问题式教学是需教师来组织的,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掌控者,需要有意识地来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兴趣特征和认知特点为学生创设更多有意义的问题。
二、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策略1.转变教学理念,加强理论学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掌控者,教师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
问题式教学的实现,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地理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来重新认识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角色的定位。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的科学学科,它的教学涉及到大量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困难、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
本文将从学生主动性、实践性教学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
一、学生主动性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在地理教学中采用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主动探究。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地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学生也应该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应该注重实践性,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观察、实验、测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解决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走进实际环境中,观察地理现象,收集资料,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项目,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些有关地理问题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实践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1. 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解决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关键点,帮助学生准确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4. 提供反馈和评价: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摘要:问题式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种主流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主动精神、主体意识非常有帮助。
问题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是“指向问题解决的教育思路”的具体行为体现。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地理课堂;教学方式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生学习是“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一提出新问题”的循环过程。
当学生被激发到“愤”和“俳”的状态时,问题就会引导学生的思维,提供动力使其进行科学探究、创造。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
一、提出问题——以疑导读在创设问题时,教师需要从考试说明与考纲出发, 明确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创设提问相当重要,教师需要注意四个方面。
其一,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也会将教学重点牢牢记住。
其二,问题要注意理论结合实践,要具有现实意义,有足够的教学兴奋点。
如在学习“西亚”时,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观察视频并阅读文本历史材料,西亚为什么冲突不断,为世界大国所瞩目。
”学生对这个问题都非常感兴趣,求知的欲望得到了激发,看书时就会思考这些问题,并能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因为西亚非常的重要,是各国的兵家必争之地。
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教师带领学生看图,讲解西亚在世界各大洲大洋中的位置,本区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石油分布图和在世界上所占比重排名皆为前列,民族和宗教信仰的复杂等,使学生明白西亚地理位置重要-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各国因此纷争,石油资源丰富,宗教纷争不断,因此西亚冲突不断。
通过问题式的情境创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其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做到乐学、爱学、愿学。
课堂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在设计时,务必要注重趣味性、目的性、科学性,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初中地理问题解决式教学(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问题解决式教学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地理问题解决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初中地理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内涵、实施策略及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初中地理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内涵初中地理问题解决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地理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地理问题,通过分析、探究、合作等环节,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地理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初中地理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实施策略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应具有现实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地理问题解决式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地理问题解决式教学强调实践性,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测、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现象,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4.指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运用地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其构建地理知识体系,提高地理素养。
5.开展合作学习地理问题解决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地理问题。
教师要组织好小组活动,明确分工,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地理问题解决式教学的评价方式1.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地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地理思维、合作交流、地理实践等方面。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并表扬其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2.结果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成果。
初中地理问题化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和实践应用价值。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本文将从问题化教研的角度,探讨初中地理问题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问题化教研的内涵问题化教研是指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化教研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初中地理问题化教研的有效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景观、地图等,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地理魅力。
(2)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与地理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开展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
2.设计问题,引导探究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以下是一些建议:(1)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
(2)设计层次性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以下是一些建议:(1)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点,互相学习。
(2)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地理知识。
(3)辩论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拓展延伸,提高素养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以下是一些建议:(1)开展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地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地理知识。
(3)关注地理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
四、问题化教研的实施步骤1.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准备教学资源。
2.课堂实施: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初探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初探一、核心素养下的地理学科教育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素养,成为有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在地理学科教育中,核心素养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对地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地理学科中的应用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在初中地理学科中,问题式教学更多地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问题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实验等方式,深入了解地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在初中地理学科中实施问题式教学,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问题。
问题是问题式教学的核心,合适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的探究和学习。
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既是问题的提出者,又是问题的解决者,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引导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需要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问题式教学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问题式教学作为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学科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实施问题式教学时,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现问题式教学的有效实施。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问题式教学将会在初中地理学科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初探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初探一、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不高。
地理学科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很难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对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 地理知识脱离实际3. 教学方法单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师往往采用讲解和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和厌学情绪,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讨要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增加地理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结合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游戏和竞赛,在课堂上进行地理知识的小调查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地理知识,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现象,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野外实习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现象,从而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为了避免地理知识的脱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行强化。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实际地理现象等方式,让学生直接感受和掌握地理知识,增强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例子、展示地理知识的应用等方式,加强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为了克服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使地理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直观;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可以开展角色扮演和模拟实验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体验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和考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探索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探索一、引言初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
而地理问题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意义、原则、方法、案例分析以及实施效果进行探讨。
二、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意义和原则1.意义:地理问题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原则:首先,问题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其次,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最后,要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地理问题式教学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图片、视频、案例等形式,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地理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引导探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归纳总结:在探究结束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案例分析以“中国气候”一课为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南北跨度这么大?”、“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了解我国气候的多样性特点,并总结出影响气候的因素。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地理问题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施效果通过实践证明,地理问题式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积极思考和探究问题。
其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带着问题学地理:初一地理教案设计
带着问题学地理:初一地理教案设计带着问题学地理地理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真实世界的影像,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由于地理学科具有广泛、复杂、综合的特点,因此,如何在初一地理课堂中设计教案成为了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基于“带着问题学地理”的思路,来探讨如何设计初一地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地理这门学科,具有观察、实验、探究、解释、预测等学科特征。
面对初一学生,地理学科只能走“问题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的核心旨在通过疑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问题。
1.扶持学生掌握初中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
2.引导学生进行多视角、多尺度、多层次的地理思考,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3.培养学生地理探究的精神,学会自主寻找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他们学习兴趣。
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层面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3.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设计,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问题紧密联系。
三、教学内容1.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地球的构造和地理环境-地球的自然环境-中国的区域自然环境2.地理实践知识教学-经济活动的分布和影响-交通运输和信息传输-文化交流和人类聚居四、教学步骤1.教学前(1)教师课前编写学生提问的提纲。
(2)教师进行多样化的资料搜集进行资料准备。
2.教学中(1)通过观察、感受、理解、反思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通过讲授、激发,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反思,提出相关的问题。
(3)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及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3.教学后(1)教师在课后进行疑问解答和问题纠正。
(2)教师进行评估,对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情况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考核。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视频、广播、电子书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方面接受地理知识。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初探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初探问题式教学是一种重视问题解决过程的教学方式,它旨在让学生从问题中发现学习、提出问题、组织信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问题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其获得更全面、更深入、更广泛的知识。
问题式教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各种学科知识的相互关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式教学也被广泛地应用。
对于地球、天气、环境等与自然息息相关的问题,问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复杂的现象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然界的特点和规律,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然观察和探究能力。
而在地理教学中,问题式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认知和思维上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习地形的时候,问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去探究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地形,从而加深对地形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问题式教学的应用,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意义,而且也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同时,问题式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信息素养。
在问题式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搜索、研究等多种途径去查找和分析问题,这需要很强的信息素养。
通过问题式教学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其信息处理能力,在阅读材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等方面也更加从容自信。
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问题式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培养思维品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的加速发展,地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去考虑和分析问题。
问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思维模式,通过提示和引导的方式激发他们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改变单一的固化思维模式,不断地拓宽视野,培养多方面的思考能力。
最后,问题式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地理学科中涉及到的问题众多,其中包括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等问题。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初探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初探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地理教育中,问题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核心素养。
问题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将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方法。
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方法。
通过训练,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
学生需要共同思考、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对方的思考方式,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问题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育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具体的问题,如“为什么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此?”,“为什么某个地方容易发生地震?”等等。
这些问题常常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问题式教学,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自发探究,提高学习动力。
问题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
问题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关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需要运用地理知识、数学知识、科学知识等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
要实施好问题式教学,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
教师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以便能够准确把握问题的深度和难度,为学生提供有挑战性的问题。
教师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挖掘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教师需要能够灵活运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需要具备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资源,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要实施好问题式教学,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
学科融合下的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分析——以滔滔黄河为例
学科融合下的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分析——以"滔滔黄河"为例摘要:地理教育一直以来被视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然而,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通过被动的接受和记忆地理知识来掌握地理概念和现象,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变革的推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面临许多挑战。
一方面,地理学科的内容日益丰富和复杂化,已不再局限于地理知识的传授。
另一方面,学生也渴望在地理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参与感,希望能够通过地理学科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用性的技能和能力。
因此,多学科融合和问题式教学逐渐成为地理教育改革的方向。
目前对于多学科融合与问题式教学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还相对较少。
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该教学模式在地理教育中的实践意义和推广策略。
关键词:学科融合;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引言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多学科融合的策略去探索问题式教学模式成为了一种有益的改革尝试。
本论文将以"滔滔黄河"为例,对初中地理学科融合下的问题式教学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深入探讨多学科融合的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为推动地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教师们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地理学科融合与问题式教学的结合,有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并为他们今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学科融合下的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现状在学科融合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现状,教师更多地倡导综合性学科教学,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的发展。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例如将地理内容与历史、生物、语言等学科进行关联,通过讲解和讨论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第一篇范文在教育领域,地理学科教学一直被视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知识视野的重要途径。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初中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展开讨论,分析其内涵、实施策略及注意事项。
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内涵探究式教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教育界公认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地理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等途径,获得地理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学生主体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2.问题驱动:以实际问题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3.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5.发展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1.创设情境: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地图、图片、视频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状态。
3.自主探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现象、动手操作等途径,自主获取地理知识。
4.合作交流: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思维碰撞。
5.总结提升: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6.实践应用:教师要设计具有实践性的地理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注意事项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设置合适的探究难度,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策略探究
研究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策略探究萨合衣拉·加布合拜摘要:新课标下,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我国初中地理教学应遵循的一项重点内容。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新型的教学手段陆续出现在课堂之上,问题式教学则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关键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对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实践策略做出详细的研究十分与必要,本文对此展开多方阐述,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策略探究;教学效果问题式教学即以“问题”为核心,将教学内容及其重点、难点进行精准提取和巧妙整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促使学生逐步找出最终的答案,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以此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近年来,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充分发挥该教学方法的优势和潜在价值,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凝练与教学需求和实践生活相关的地理问题,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加工,为后续教学的高效开展做好铺垫。
一、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价值解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式教学成为了实施教育教学的绝佳选择,该项教学模式能更好契合新课标的要求,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真切落实。
具体而言,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兴趣提升。
问题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其具有更强的引导性,以巧妙的地理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其积极主动的探索地理学科的奥秘,对学生的兴趣养成有所帮助;二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师生互动是创建自主高效地理课堂的必备特性,纵观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知识往往以单向性传递的表现形态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因而积极性不高、且学习效率低下。
但将问题式教学落实于地理课堂,强调的是双向互动的教学形式,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频次,进而创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推进地理教学的高效开展;三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良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方式初探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方式初探十三中徐鹏程关键词:教学方式情感因素问题情境互动教学学业评价摘要: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
新课程实施以来,作者在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包括注重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根据实际创设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采用问题式教学,注意学业评价能力化等,使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注重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核心,犹如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催化剂,教师应着力以情感为动因,触及学生的情绪,促发学生的一系列智力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境,达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
过去,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地理思维,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缺乏生动活泼和地理情趣。
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
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学生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愉快教学”是增强地理课的魅力,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愉快教学”就是指师生共同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既能感染教师,使其充分发挥教学技巧,又能影响每一位学生,让其专心于课堂上,积极踊跃,从而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因此,教师平时就要对学生进行感情投入,为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打下基础。
教师在倾注情感、沟通学生时,要注意学会赏识学生,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要乐于倾听,对学生要有耐心、爱心和信心。
平时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要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切忌对学生冷漠粗暴,不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对抗情绪,进而迁怒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厌学甚至不学的心理。
当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都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一)精心设计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在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停留在课前某些活动的刺激上,头脑里还有兴奋的余波,这时教师应迅速组织好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课堂上来。
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为开拓思路、提高能力做好了铺垫。
因此,恰如其分地导入是营造地理教学情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讲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一节关于我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时,我首先提出一道问题让大家思考:“7月底,北京连降大雨。
刘艳从北京出差去吐鲁番,妈妈提醒她别忘了带雨衣。
9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
刘艳要去广州开会,爸爸也让她带上雨具。
刘艳爸爸妈妈的做法,哪个必要,哪个多余?”学生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激发了求知的欲望,于是带着问题先看书,再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爸爸是必要的,妈妈是多余的。
为什么呢?教师带领学生边看图边讲解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规律等。
学生终于明白:吐鲁番处于我国的干旱地区,7月份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极少下雨,所以没必要带雨具;广州处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又位于我国的南方,雨季来得早,退得晚,4月—10月份都处于雨季,所以有必要带雨具。
通过问题式的情境创设,学生引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对地理学科产生好感,做到愿学、爱学、乐学。
课堂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接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设计时要注意科学性、目的性、趣味性以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运用身边事物,创设生活情境地理教学过程,要力争把系统的地理科学原理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形式表现出来,用简明扼要、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
因此,地理课堂应充分利用挂图、插图、照片、剪贴画等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或者从学生亲身经历和身边的实际出发,积极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情趣。
目前,我国湘教版七年级地理课程一开始就讲授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时差等内容,这对于刚刚升入中学不久的大多数七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难点,因为经纬网属于立体几何的内容,学生还没有接触到。
我认为,地理教学内容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出发,联系身边的现象来了解地理事物和认识地理问题。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描述纬度和时差的:首先,通过投影给出一幅亚洲示意图,在这幅地图的四边分别有四个小孩。
位于北极地区的彼德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还冻得瑟瑟发抖,站在赤道上的玛丽只穿着单薄的裙装还热得大汗淋漓。
日本小女孩背着书包,迎着灿烂的朝阳去上学,而西亚的阿拉伯小男孩却还在呼呼大睡。
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一时间,在亚洲的不同地方会出现如此迥然不同的现象?”让学生就这些现象展开思考,倘若想不出来,我再讲答案。
又如,讲我国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轮廓时,可用“疆”字来形象地解释。
“疆”字右部上面的一横为阿尔泰山,当中的一横为天山,下面的一横为昆仑山,右上部的田代表准噶尔盆地,右下部的田字代表塔里木盆地。
左部的弓表明新疆的国界线形如弯弓,弓之外的土字则表示因中俄伊犁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满清政府被迫割让一系列领土给沙俄。
这样描述,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可将意大利比喻为一只秀美的女靴,还可将阿拉伯半岛比喻为一只粗壮的男靴。
(三)借助地理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可见游戏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穿插游戏,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无疑会提高教学质量。
如政区拼图游戏;省名、省会名接龙比赛;猜地理谜语等。
在游戏的情景与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象力和主动性都被激发出来,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玩中做,在做中学。
一次成功的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国政区拼图游戏是帮助学生掌握各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及各省级行政区轮廓的有效方法,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吸引力。
教学中可以采取学生人手一幅拼图,游戏过程中可以鼓励基础好的学生不断变换内容,如由沿海到内地的方法;由南方到北方,再到青藏和西北地区的方法;由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方法等进行拼图,也可以用2到3幅拼图开展比赛活动。
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省级行政区的知识,为今后中国地理的教学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注意采用互动教学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
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
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留出思维的空间,“用教师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思维的灵感”,让他们在填补思维空间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读图”:“想一想”、“做一做”、或学生设问、或小组讨论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实践中,我们进行的课前“奇趣地理三分钟”活动、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都很受学生欢迎,课堂教学效果也很好。
采用互动教学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例如有一次,我正在组织学生讨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的问题,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发言,一本正经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平,也像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一样,来个“裁弯取直”工程,从兰州到洛阳附近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
学生的想法很幼稚,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容许该学生继续发言。
在表扬他有大胆的设想的同时,话锋一转:假如全班有一半同学住在“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
四、注意学业评价能力化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
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
多数地理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并不是为了得高分而学习的,而各科学习都不好的学生就更不在乎地理成绩的高低。
分数杠杆对无中考压力的地理学科几乎不起作用。
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更高要求。
我觉得,能力型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迁移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评价既可以体现于知识和技能型评价的试卷中,也可以超越试卷,形式多样。
比如地理小论文的编写或地理小报的编写等。
在初一世界地理学习任务完成后,如果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大洲、一个国家、一个岛屿、一个高原等,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关于这个大洲、国家、岛屿、高原等的介绍文章”来考查学生,看谁写得最精彩。
这样考查,其效果未必比一张笔试试卷逊色。
能力型评价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示,评价的主观性往往更加突出一些,但只要正确对待,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在能力型评价的实施中,我们可以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使得评价更公开、公正,并且可以做到让同学们在评价中发现问题、向他人学习、自我完善,使得评价过程成为一种更好形式的学习、提高过程。
实行能力型评价,我们也可以像上海浦东新区的初中地理学业评价的改革那样,实行全部开卷。
开卷的范围是只“开”地图不“开”书本;学业评价的内容重在读图用图能力。
这种改革举措,对学校而言,“全开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
对地理教师而言,可以引导教师注意地图教学,引导学生平时就注重提高读图能力,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
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考试不需要“死记硬背”,可以独立地发挥自己的地理学习水平。
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有很多,如果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都能注意根据教师本人特点、新的学生特点、新的课程特点、新的教学环境和新的地理科学进展来改革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使自己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常教常新,就能使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