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比较与分析 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比较
原苏东南欧拉美与东亚国家转型的比较研究
原苏东、南欧、拉美与东亚国家转型的比较研究冯绍雷2013-2-27 21:13:15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8期【内容提要】本文认为,20世纪最后25年发生在原苏东、南欧、拉美、东亚地区的制度与社会转型,是一个相互关联、客观背景类似、具有内在动因的历史过程,但同时,这一过程也受各国因素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各国精英与民众自主选择的多样性得以实现。
统一与多样并存是转型比较研究中一个醒目的结论。
本文也对转型进程中的政治与经济、内部转型与外部条件等多方面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当前国际学术界转型研究中争论的问题进行介绍与评述。
【关键词】转型比较研究;多样性【作者简介】冯绍雷,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亚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上海邮编:200062)【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550(2004)08-0008-11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首先是在南部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一批欧洲最后的威权主义政权倒台,然后,受其影响的拉丁美洲前殖民地国家的军人政权在70年代末之后也相继退出历史舞台。
稍后,自80年代中期始,随着菲律宾与韩国的政局更替,也出现了东亚各国(地区)的民主化进程的推广,紧接着是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欧洲的整个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就此解体。
与此同时,在中东和非洲等地也出现了程度不等的民主改革趋向。
上述历史变化把一个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提到了人们面前:为什么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最后25年的这一历史时期,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同时发生或相继出现了这样一股民主改革的浪潮?究竟是偶然地发生在世界各个地区的、相互之间并无逻辑联系的社会变动,还是如亨廷顿在其轰动一时的著作《第三波》中所描述的,这是同一个社会历史进程在世界各地几乎是同步出现的翻版? 80年代末90年代初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灾变式”的震荡与70年代中期以后在南欧、拉美、东亚的变化有何干系?如果说,上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普遍性现象具有某种目标相似性或同一性的话,那么,在其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是遵循着大致相同的路径、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结局,抑或是相反?无论是怎样的路径选择或怎样的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的结果,我们又能从中汲取怎样的经验与知识?本文拟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上述地区所发生的转型进行分析与概括,但是鉴于本文研究对象之复杂,鉴于这一转型过程尚在进行之中,因此,无论方法论还是具体的比较研究领域都存在着一系列争议。
浅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浅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者:刘炎来源:《大经贸》2017年第06期【摘要】发展中国家作为一类国家群体,由于各自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等,情况复杂,其内部各成员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相当多的问题,经济发展模式也存在诸多差异,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本国的经济发展,还要依赖经济全球化这趟快车,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确定发展策略。
一、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及划分方法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2)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3)产业结构相对落后;(4)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根据各国具体情况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分成不同的类型:按人均国民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标准来划分是目前最普遍的分类方法,据此可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类: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高收入但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
按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标准,可把发展中国家分为如下五类: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石油输出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最不发达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变化趋势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各个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订的总体规划、战略方针及相应的经济政策。
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性、总体性的指导作用,因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后,普遍面临着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国民福利、改造传统社会使其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任务。
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就在于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订和实施适当的发展战略。
在此问题上,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各自的不同国情、不同的指导思想以及对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同认识,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
从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对外经济关系模式和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等角度出发,可将经济发展战略分为不同的类型。
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经济发展模式比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各个国家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比较几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背景。
一、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模式,各个市场参与主体自由竞争,政府主要职能是保护产权和维护市场秩序。
这种模式下,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市场资源的配置主要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
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优点是高效、灵活和创新性强。
市场经济能够调动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和竞争力。
它对资源的配置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然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市场经济容易出现经济周期波动和市场失灵的问题。
其次,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过程中,一些社会公共利益可能得不到充分保障,例如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
二、计划经济模式计划经济模式是指政府根据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和政策,在各个领域进行生产和资源配置的决策。
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集中管理和调控,对产业和经济决策具有强制性的指导作用。
计划经济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统一规划。
通过国家的计划安排,政府能够合理地调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效率问题。
此外,计划经济模式还能够引导各个行业的发展,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计划经济模式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
首先,它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容易出现僵化和浪费的问题。
其次,计划经济下,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会带来政府机构腐败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综合了自由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优点,并且加入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市场仍然发挥主导资源配置的作用,但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调控和干预,以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团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优点是结合了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优势。
市场经济可以激发个体和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而政府的参与和调控可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东亚和拉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绩效比较
东亚和拉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绩效比较作者:全毅张旭华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第04期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是参与方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组建区域经济集团的实践是颇具争议和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对东亚和拉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拉美地区共同市场经济绩效东亚与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起点不同,拉美是世界上最早探索经济一体化促进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地区之一;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则非常滞后,1967年成立的东盟真正开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间是1976年。
然而,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实践,两个地区经济整合的绩效却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
区域一体化的贸易绩效比较1、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最显著和直接的效应是由贸易创造效应带来的区域内贸易量的扩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是世界上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地区。
1980-2009年的30年间,东亚地区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3.7%上升到28.01%;同期,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这一数值由15.29%上升至2000年的19%,2009年又下降至12.9%,欧盟则从41.4%下降到36.6%。
虽然在1980年,东亚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还小于其余两大经济体,远远低于欧盟,可是到2009年,却已经超过了NAFTA,目前东亚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约为28%。
另一方面,东亚地区也是区域内贸易发展最迅猛的地区。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1980-2009年东亚地区的内部贸易额从773亿美元上升到3,48万亿美元,累计增长约45倍,而东亚与区域外的贸易额仅增长了10多倍,东亚区域内贸易比重从22.4%稳步上升到44.67%,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额占比则由77.6%降至55.3%。
克鲁格曼认为,当地区内部贸易占该地区贸易总量的比重大于或等于50%时,这个贸易区才是有效率的。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
产业结构都有了进步,但都远远赶不上国际产业升级的 形势。
居民的收入都得到提高,但东亚地区居民的收入提高更 快,而拉美的贫困问题比东亚更为严重。
四、发展中国家的模式选择及 其转换
从两地区发展模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在 选择和转换发展模式时,有这样几个问题是特别需要慎 重把握的:
政府与制度变迁的需求 :
(一) 政府通过改变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比例, 激励人们的制度变迁需求,诱发制度变迁 (二) 政府通过开发、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推动制 度变迁 (三) 政府通过修改宪法,引起制度创新需求,促 进制度变迁 (四) 政府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引起制度变迁
二、政府与制度变迁的供求
政府与制度变迁的供给 :
1、政府统制型经济时期 2、政府放松统制,给市 场 3、机制让出一部分空间 的时期 4、政府主导型时期 5、高自由度经济的尝试
三、两种发展模式的业绩比较
都促进了两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它们 分别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高速增长或较高速增长,但是 增幅的变化趋势不同。 经济发展稳定性大不相同 。 国际收支平衡都是波动的,但波动程度不同。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任务与西方国家政府 相比就应有更多的不同。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天生就具有一种参与经济发展 和管理的倾向。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发 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多方面的市场缺陷。 由于发展中国家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这就决定 了政府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加以干预。
二、政府与制度变迁的供求
(一) 政府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实施制度供给,解 决制度短缺的问题 (二) 维持或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推动 制度变迁的良性循环 (三) 促进知识存量的积累,增强制度的供给能力
从发展模式的视角看“二战”之后拉美与东亚模式发展绩效的差异
区域的有效发展需要建立适合的发展模式——从发展模式的视角看“二战”之后拉美与东亚模式发展绩效的差异一、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中国家有强烈的愿望实现快速发展并赶上发达国家,这个愿望是很崇高的。
然而很多国家在发展时没能认识到:发达国家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较高、发展中国家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一现象本身是内生于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的差异并不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
因此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就比如“怎么样正确的寻找到符合区域特色且真实有效的发展模式”,随着时代的推进和对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研究和改进中,也就有了多种发展模式的产生,其中就有“拉美模式”和“东亚模式”等,而面对全球国家数量中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较大,以及人口分布较大的两个区域东亚和拉美地区,于是乎之前提到的“拉美发展模式”和“东亚发展模式”就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这两种模式的差异研究也成了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内受关注程度较高的方向。
二、两个地区发展模式的要领:2.1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与重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中日之间经济差距日益缩小,东亚经济格局出现了此强彼弱的重大变化。
面对东亚经济格局的这种巨变,创造“东亚奇迹”的原来模式已经失去了发展张力。
对东亚国家来说,只有构建新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才能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才能创造出东亚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在传统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中,以日本为龙头,其自身在向高级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将国内许多劣势的产业以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的形式传递到低层次的国家和地区中去,其联动模式为:日本一四小龙-东盟。
我们把由日本经济的发展带动继起的四小龙以及东盟经济的连锁发展形态,比做大雁队伍的飞行状态,称之为雁行模式。
在雁行模式中,日本被看作是雁首,四小龙是雁翼,东盟是雁尾,日本经济的好坏决定了雁翼与雁尾的发展。
二战后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模式的引导下,东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四小龙和四小虎)大量吸收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接受日本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利用相对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即所谓的“东亚奇迹”。
东亚与拉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比较
东亚与拉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比较20世纪中叶,东亚和拉美基本处于同等发展水平。
短短几十年过去了,一些东亚国家(地区)已跻身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被认为创造了“东亚奇迹”;而多数拉美国家因债务危机而陷入困境。
基于东亚和拉美在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本文从资本积累的视角对东亚和拉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比较,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供宏观决策者参考。
20世纪中叶,东亚和拉美基本处于同等发展水平。
但在短短的几十年后,一些东亚国家就跻身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行列,它们被认为创造了“奇迹”;而多数拉美国家因债务危机而陷入困境,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
基于东亚和拉美在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研究它们在经济增长动力和机制上的区别,可以粗略地把握其绩效差异的基本成因。
本文从资本积累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供决策者参考。
一、东亚与拉美经济增长比较20世纪中叶,拉美与东亚基本上处于同等发展水平,有些拉美国家的发展水平甚至明显高于东亚。
如,1965年,韩国和泰国的人均GDP只有100多美元,而委内瑞拉、智利和巴西等拉美国家的人均GDP均超过600美元。
毋庸置疑,当时的东亚是世界上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与许多拉美国家不同的是,这些东亚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自然资源都十分匮乏。
正像阿吉特·辛格和布鲁斯·维斯在《亚洲模式:一场言中了的危机?》中所描述的:“它们的可耕地与人口的比率如此低,以至于满足基本的需求都成问题。
”如果有人要预测东亚经济的发展,也许只有占卜者才会选择东亚国家。
如今,日本、韩国等已经加入经合组织(OECD),成为“富人俱乐部”的成员;同期拉美国家的经济虽然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的来说明显不及东亚(见表1)。
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因债务危机而陷入了“失去的十年”,而东亚则因经济的快速增长而被认为创造了“东亚奇迹”。
在这30多年里,东亚以地区为基础的贸易、资本和信息流动、海上运输、技术转让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含答案(8套)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含答案(8套)试卷1一、概念(每题10分,共20分)1 国际分工2 管理贸易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2浮动汇率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适宜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中的“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区别体现在什么地方,4 二战后,世界由“领土主义时代”进入“经济主义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地大物博”是一个国家富有的必要条件么,试用分工理论进行分析。
试卷1答案一、概念1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2 所谓管理贸易,就是对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
它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贸易制度。
其基本特点就是通过贸易立法使贸易保护主义合法化。
二、简答题1内涵:(1)畅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成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2 (1)发展中国家多为小型开放经济,进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单一,出口供给、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不足,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来促进资源配置和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反,汇率浮动频繁而剧烈的情况会导致国际商品和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收益和投资计划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2)浮动汇率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加速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多采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但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往往演化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最后陷入“通货膨胀—汇率贬值—通货膨胀… … ”的恶性循环中。
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
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比较
东亚模式 发展模式 政府干预
“进口代替” 尽量发挥市场作用,市 场触及不到时采用政府 干预 稳定 出现周期性国际ຫໍສະໝຸດ 支不 平衡 内部积累;消费良性循 环
拉美模式
“出口导向” 受利益集团干扰,公开 性弱,导致决策出现偏 差 不稳定 国际收支带有脆弱性
稳定性 国际收支平衡 积累与消费
拉美模式概述
以巴、墨、阿为代表的拉美国家,在强调民族主义的基础 上,采取加强政府干预,实行企业国有化和增加基础设施 建设等手段,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
拉美模式发展历程
1、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资源驱动型增 长模式,促使 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 2、进口替代型发展模式:向“幼稚工业”提供保护和优惠; 吸引外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 3、后进口替代(新自由)发展模式:贸易自由化;放松对 外资的限制;私有化;税制改革;金融改革;劳工制度改 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外部拉动;经济高速增 长,但不稳定
两种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的启示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适应国际经济大环境 的变化; 行政对经济干预一定要适度;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必备条件; 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谢谢观赏…
4、“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模式。儒家传统是保持 东亚工业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决定意义的天生本性。 5、“东亚模式”是“制度模式”。即认为“东亚模式”作 为一种制度模式,其特征表现为:东亚各国、各地区的经 济增长和工业化是它们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政府理 性地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并有效地予以实施的结果, 制度是其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取得巨大成效的根本原因。 以上诸多观点,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对东亚的经济奇迹进 行了总结和概括,有些观点和分析还相当深刻而精辟。
从当今世界各种发展模式地比较中看
从当今世界各种发展模式的比较中看“中国模式”的价值与意义迄今为止,经济学界对于中国模式和经验的讨论多数是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话语系统中展开的。
在这样的话语系统中,所谓的改革,所谓的转型,就是指市场化;而所谓的中国模式,则是指中国特色的市场化的方式和方法,如双轨制、增量改革、渐进式转轨、试验式方法、局部推进等。
这些认识对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和目标、历史与现实、主题与涵之间的辩证关系缺乏深入的考察,存在很大局限性和片面性。
实际上,改革政策的对与错、方法的优与劣、结果的成与败,都只有在确定的目标和容的条件下加以考察才有意义,也就是说,只有把握了中国模式的主题和目标,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和在逻辑。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以美英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以德、日为代表的“莱茵”模式;以瑞典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模式。
(1)、“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就是新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亦被称为新美国模式,因为这种模式的特点在美国体现得最为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在美国历史上有着自由放任的传统,有着功效强大的市场机制,也有着政府为企业和公司提供的比较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宏观经济政策。
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基本原则是:在思想渊源上,崇尚自由主义和充分的竞争;在资源配置上,主所有资源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配置;在决策机制上,以企业分散决策为主要形式,政府决策被限定在最小围;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实行董事会制和股东制,管理者主要是经理人。
这种模式引人注目的特点是:股票和证券市场的作用很大,它们的波动对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美国有29个州修正了公司法。
新的公司法要求公司经理不仅仅为几个大股东服务,而且要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
股东只是利益相关者的一部分,而劳动者、债权人和社区是另一部分“利益相关者”,经理人在经营企业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部分人的利益。
这样就使得公司的持股人越来越多,结果是证券市场高度发达。
第05章 国际经济中开放型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比较
12
(三)拉美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问题 1. 关于金融体制改革问题 (1)本国货币升值。 本国货币升值。 本国货币升值 (2)利率居高不下。 利率居高不下。 利率居高不下 (3)经常项目逆差。 经常项目逆差。 经常项目逆差 (4)外资利用风险加大。 外资利用风险加大。 外资利用风险加大 (5)债务负担过重。 债务负担过重。 债务负担过重 2.关于贸易体制改革问题 . 3.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 4.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 . 5.关于社会稳定问题 .
11
(二)拉美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 1.重视经济体制改革 . (1)推进贸易自由化。 )推进贸易自由化。 (2)实行国营企业私有化。 )实行国营企业私有化。 (3)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2.重视对外开放 . (1)扩大外资的投资领域。 )扩大外资的投资领域。 (2)简化外资审批手续。 )简化外资审批手续。 (3)向外资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政策。 )向外资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政策。 (4)放宽对外资利润汇出的限制。 )放宽对外资利润汇出的限制。 3.重视金融体制改革 . 4.重视政府职能作用 . (1)拉美国家直接干预和控制国有企业资源配置全过程。 )拉美国家直接干预和控制国有企业资源配置全过程。 (2)拉美国家通过制定经济计划来干预经济的发展方向。 )拉美国家通过制定经济计划来干预经济的发展方向。 (3)拉美国家通过掌握政策工具来促进经济增长。 )拉美国家通过掌握政策工具来促进经济增长。 (4)拉美国家通过采取应急型和发展型两个战略来协调经济运行。 )拉美国家通过采取应急型和发展型两个战略来协调经济运行。
第五章 国际经济中开放型国家 经济发展战略比较
1
主要内容
一、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其特征 二、拉美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三、东亚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四、俄罗斯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五、主要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比较
拉丁美洲研究2001年第3期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比较江 时 学 主要观点 自60年代起,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基本上是由外资带动的;在拉美,外资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初级阶段,拉美国家希望通过外国直接投资来满足进口替代对资本和技术的需求,东亚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吸引外资。
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特点:两个地区不时受到起伏不定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除六七十年代的拉美国有化运动以外,两个地区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基本上是宽松和开放的,为外国投资者提供的刺激性优惠也基本相同;外资对拉美和东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自80年代起,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短期资本的流入量也相当可观。
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东亚和拉美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现为“雁阵模式”和“后院模式”。
作者分别就这两种模式在产业结构中发生的变化作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拉美和东亚 利用外资 比较研究作 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北京 100007) 自60年代起,东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
这一增长基本上是由出口和外资带动的。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大量外资的流入,东亚的“经济奇迹”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在拉美,外资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90年代拉美之所以能摆脱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外资再次大量流入这一地区。
换言之,尽管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国际资本的不规则流动(尤其是投机性短期资本的流动)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总的来说,拉美和东亚都因利用大量外资而受益匪浅,也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众所周知,自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其特点是:外国直接投资越来越重要;外国间接投资在外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官方资金流入在减少;银行信贷仍居重要地位,但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东亚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借鉴
东亚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借鉴近几十年来,东亚国家以其快速并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焦点。
中国作为东亚经济体中最大的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受益匪浅。
本文将探讨东亚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借鉴,并讨论这些借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东亚经济模式强调出口导向。
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东亚经济体通过加强对外贸易,并在高附加值产业上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也采用了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通过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促进了中国出口的增加,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也开始转向内需驱动型经济模式,注重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第二,东亚经济模式注重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发展。
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提高人才素质和培养高技能劳动者。
他们积极投资于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并推行职业教育,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也认识到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在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和投资,提高了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第三,东亚经济模式注重创新和科技发展。
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科技创新,并在高技术产业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们通过加强科研机构建设、提高研发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创业等方式,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中国也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第四,东亚经济模式注重政府的积极作用。
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通过积极的政府干预和产业政策来引导经济发展方向,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中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采取了积极的政府作用,通过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引导资源的配置和市场的行为,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然而,东亚经济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环境污染、收入差距扩大等。
中国在借鉴东亚经济模式时,需要注意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关于拉美和东亚发展模式比较的几点思考
关于拉美和东亚发展模式比较的几点思考拉美和东亚两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在战后几十年的发展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多已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的水平。
但是二者经历的发展过程和形成的发展模式则有很大差异。
将二者进行比较,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以资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一、两种迥然不同的发展模式从战后时期看,大多数东亚国家(地区)实行的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它们虽一般都经历过若干年(大约六七年到十年左右)的进口替代发展期,但到60年代后半期基本上已转入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首先在日本取得成功,然后亚洲“四小龙”以及东盟国家先后加以模仿,在东亚形成了发展阶梯不同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经济群体。
印度支那国家(如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由于战争、政局动荡或其他原因,经济发展较慢,尚未显现出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
但它们近期的经济调整正朝这个方向靠拢。
人们通常说的东亚模式国家或地区,常常是指日本、“四小龙”和尚未扩大以前的东盟国家。
它们有许多相似的特点。
中国和越南原来是计划经济模式。
现在正处于转型期。
所谓转型期,主要是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
应该说,这两个国家至今还不属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国家。
展望未来,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完全转入出口导向经济模式是否适合其国情也还值得研究。
人们在谈论东亚经济奇迹时,一般都把中国自80年代以来的高速发展和越南90年代的发展包含在内;而在谈论东亚模式时,则又往往将中国和越南区别开来。
当然,人们也注意到这两个国家在其经济调整改革过程中,充分吸取了东亚其他国家有益的发展经验。
目前这两国的经济是东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研究东亚发展模式及其演变时,必然会注意到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和改革趋势。
拉美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则是典型的进口替代发展模式。
它们从三四十年代起,在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少数国家率先推行进口替代发展政策。
战后,在拉美经委会的经济思想影响下,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为拉美主要国家所接受和推行,逐渐形成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
拉美模式vs东亚模式
1999年的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发生的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巴 西金融动荡,外汇大量流失,资金外逃, 雷亚尔急剧贬值,为了维持汇率,巴西动 用了国际储备,导致国际储备下降,引起 了国际金融机构的恐慌,爆发了巴西金融 危机,1998年,国内生产中值仅比上年增 长0.1%。直到现在巴西经济仍进行调整。
四、阿根廷经济
二、新自由主义模式 减少政府干预 社会保障 制度改革 贸易自由化
改革 措施
金融体 制改革 大力引进外资
国有企业私 有化
评价
制度 作用显著 •经济体制的改革 •经济发展战略的 转换 经济
作用较小 •宏观经济失衡恢复; •对经济增长无显著 作用
三、城市化模式
中小城镇和农村边 缘化 城市贫民区现象普遍 存在
西班牙《改革十六》周刊今年8月19日一期发 表题为《破产中的拉丁美洲》一文中指出,美 洲大陆南锥体国家正在震颤。 文章指出,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巴 西、乌拉圭和阿根廷欠下IMF的债款正在大 口大口地吞噬着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 DP)。据阿根廷有关部门今年7月份的统计, 在这36个月期间,巴西的外债总额已经从相 当于GDP的53%上升到71.9%;乌拉圭从 34.2%上升到55.6%;阿根廷从42%上升到 61.2%。
二、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1870-1930年 1930-1982年 1982年后
初级产品 出口战略
发展了资源 加工、日用 品制造业
进口替代 工业化战略
从落后的农业 经济过渡为先 进的工业经济
新自由主义 外向型战略
自由化、国有 企业私有化和 市场化
断裂式发展
三、近年来拉美经济形势
1980 1990 1999 2003
政府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拉美许多国家全面推进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战略纷纷由初级产品出口 为主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主;各国政府集中资源和要素, 重点和优先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且 巨额投资制造业。这期间他们实施了牺牲“三农”利益、 扶持“幼稚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和一系列吸引外国资 本向制造业投资的优惠政策。
四类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四类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摘要:从理论上说,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是对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和战略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具体体现的抽象。
东亚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模式、拉美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模式、印度非平衡经济发展模式和美国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近期全球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们在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发展机制及经济发展特征等三个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典型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从理论上说,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是对各国经济发展战略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具体体现的抽象,它一般包含了发展动力、发展机制及发展特征等三方面的内容,核心是经济的基本增长方式。
由此,要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就必须从经济发展源泉、经济发展体制和经济发展特征等方面对已有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基准模式”进行分析,并着重归纳和分析其中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为成功国家的经验,通过比较探寻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方向和具体路径,从而为我国经济选择健康的发展方式和实现快速增长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
对于我国而言,有三类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最有借鉴意义:一是先发国家和地区;二是曾经与我国经历类似经济发展过程的后发国家和地区;三是与我国采取不同发展方式的后发国家和地区。
其中,第一类包括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第二类是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第三类主要包括拉美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由此,本文将从经济发展源泉、经济发展体制和经济发展特征等三个方面,根据经济发展方式本身具有典型特征和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借鉴意义的原则,重点总结东亚、拉美、印度、欧洲和美国等四种基本经济发展方式。
一、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出口导向模式主流经济学界认为,“东亚模式”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亚洲国家采取的经济发展方式。
世界银行(2003)以及Gill、Kharas和Bhattasali(2007)认为,这种模式的开拓者是日本,该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了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开拓;其后的上世纪80年代,作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成功地复制了这一模式;而东盟10国和中国大陆也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践行了与之类似的经济发展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比较与分析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比较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方式及采取的战略、拉美发展模式的演化 拉美发展模式演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但其资源驱动型增长的本质始终没有改变。
1. 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
19世纪初的独立战争结束后,拉美国家普遍接受了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
拉美地大物博,以出口初级产品来换取外汇收入是天经地义的。
就内部因素而言,以下措施无疑是促使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加速运转的主要因素。
第一,来自欧洲等地的大量移民为初级产品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第二,除了新开垦的土地以外,教会和印地安人拥有的大片土地也被用来种植农产品;第三,政府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第四,大量外国资本进入了拉美的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第五,科技的进步使初级产品部门受益匪浅。
2. 进口替代型发展模式。
二战爆发后,由于欧洲国家忙于战事而减少了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且战争影响了洲际运输线,拉美国家难以用充足的硬通货进口工业制成品。
这一状况使得拉美国家发展本国工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更为突出。
因此,如果说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促使拉美国家认识到了采纳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必要性,那么二战的爆发则强化了拉美国家追求这一模式的决心。
在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拉美国家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幼稚工业”加以高度保护。
(2)向“幼稚工业”提供刺激性优惠。
(3)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利用国家资本,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并在一些“战略性”部门和私人投资者无力进入的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部门中直接兴建国有企业,或在对自然资源领域中的外资企业实施国有化后,将其改造为国有企业。
(4)大力吸引外资。
(5)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
(6)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
发展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资本货和先进技术。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拉美国家只能从发达国家进口资本货和技术。
3. 后进口替代(新自由)发展模式。
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拉美广泛传播,东亚选择市场经济之路并成功起飞的示范效应使拉美开始实施“后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自由化市场经济。
这一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有:贸易自由化;放松对外资的限制;私有化;税制改革;金融改革;劳工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拉美经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突出的一个就是跨国公司对拉美经济的控制不断加强。
而且,在进口替代时期拉美引进技术尚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有利干预和对国内市场的高度保护,但实施一系列自由化政策后,这些干预和保护不复存在,拉美的科技发展对外依赖越发严重。
自由化市场经济以及对外资的严重依赖的一个结果就是与大多数国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不同。
在拉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在1980年以后的20年间一直都在下降,而农业以及矿业、能源等资源密集型工业的产值则明显增加。
二、拉美“技术依赖”的特征与成因 尽管经历了上述三个发展阶段,拉美国家始终没有改变其“技术依赖”的局面。
19世纪初,拉美国家依靠外国先进技术发展本国的初级产品部门。
20世纪30至50年代后,伴随着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实施,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先进技术进入拉美制造业,拉美几乎所有部门的先进技术均依赖进口。
90年代实施的新自由改革开放使该地区成为FDI 青睐的投资场所,但东道国并没有获得跨国公司的关键技术。
这意味着拉美国家期望的“以资源换技术”和“以市场换技术”都没有成为现实。
20世纪90年代,主要拉美国家曾经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两次摸底调查。
结果显示,拉美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均十分有限。
整个90年代,拉美的专利自足率都呈下降趋势,专利授权量上升主要靠非居民专利授权数量的增长拉动的。
同期,从发明系数指标来看,除墨西哥该指标有所上升外,其他拉美国家基本上没有变化。
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多数拉美国家的自主创新处于毫无活力的停滞状态。
拉美“技术依赖”形成的原因在于: 1. 本土研发努力不足。
第一,研发投入总量不足。
2001年,拉美的研发投入是115亿美元,占全球投入的1.6%,仅多于大洋洲。
北美的总支出是拉美地区的20倍;欧洲和亚洲是拉美地区的18倍。
同年,拉美国家的研发支出约占GDP的0.61%,其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2.2%)、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2.5%)、欧共体(1.9%)。
第二,研发结构不合理。
拉美的R&D 集中在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部门。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巴西的研发总支出的55%用于自然资源部门和农业部门,33%用于服务业部门,只有12%用于制造业部门。
80年代末,阿根廷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研发开支仅占4%,而用于自然资源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支出占64%,用于服务业部门的支出占33%。
这一特征无疑与拉美国家的产业结构有关。
第三,拉美研发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公共部门。
拉美国家的公共部门是研发的主要投资者和承担者,私人部门在研发中的投资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小。
拉美研发总开支的约70-80%来自政府,其中大多数资金流入大学,私人的研发支出在25-30%左右。
拉美国家追求的创新模式基本上遵循“自上而下”模式,即:创新是由政府各部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进行,不是由企业自发进行。
企业并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四,导致拉美国家研发不足的原因还有拉美国家毕竟是发展中国家,欠发达状态难以使其将大量资源投入周期长、见效慢的研发活动。
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长期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以及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拉美国家的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和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忽视了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此外,受伊比利亚天主教传统文化的影响,拉美国家普遍重文轻理,重消费轻投资。
2. FDI(跨国公司)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FDI大量涌入拉美,到90年代末,FDI净流入量达到创纪录的800多亿美元。
跨国公司成为FDI的主角。
跨国公司在拉美的战略目标主要有四类:(1)开采自然资源。
(2)占领东道国市场。
(3)寻求高效益。
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培训当地的劳动力,增加东道国的制成品出口,并向民族企业转移一定量的简单技术。
然而,由于寻求效益的跨国公司主要分布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因此其产品的附加值很低,而且还容易使东道国严重依赖进口,因为许多产品的原料和中间产品必须由跨国公司从国外进口。
(4)获取技术资产。
为利用拉美在某些领域所具有的技术领先优势,跨国公司常与拉美民族企业建立合资企业,由跨国公司提供资金和部分技术,东道国企业则提供关键技术或辅助技术。
应该说,跨国公司对拉美经济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但跨国公司对拉美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跨国公司的利润汇出加剧了拉美国家的资金短缺,一些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更重要的是,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并不显著。
跨国公司进入拉美后有时也会转让一些技术,在与此相关的基础设施中进行一些投资,并能协助东道国将一些技术实现“商业化”或“产业化”。
但总的说来,以获取技术资产为目标的跨国公司并不多,因此对提升拉美科技水平的积极影响较为有限。
东亚地区的整体经济保持了近4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它按照“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的产业转移顺序,呈现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地区)多层次赶超的格局。
这种发展格局被称为“雁行模式”。
头雁日本的技术进步是东亚其他国家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日本产业的不断升级为四小龙、东盟和中国的依次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
“东亚奇迹”向世人展示了一条不同于欧美等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独特道路。
在东亚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所产生的东亚模式中,绝大部分国家都制定了经济发展计划,而且取得了实际的效果。
因而东亚的政府被称之为“强政府”。
“强政府”的核心内涵是“强人”统治和政府的强有力政策措施。
在战后亚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市场经济欠发达,经济领域弱于政治领域,政治权利高于经济权利的现象较为普遍。
因此亚洲的政治权利往往代表的是集体的、社会整体的利益,而且这种集体的、整体的利益就现状而言,还远远不是有人所说的那种“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总和”。
强调依靠集体的力量建设富强的国家,使亚洲现代化在手段和目标两个方面同西方现代化有所区别。
在现实中,公众对政府、团体所持有的强烈的信赖感和忠诚心,以及将对组织、社会和国家的贡献置于个人得失之上的行为,对战后亚洲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而东亚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仍然停留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时代。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许多人对“东亚模式”提出了疑问,焦点是政府的干预问题。
一时间强政府弱政府大政府小政府纷争四起。
所谓“小政府”,不是弱政府,更不是不要政府。
小政府的含义是指政府机构要精干,政府干预要规范,而不是指政府职能越小越好。
事实上,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尽管批评政府的声音颇强,但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主导趋势不是一般地否定政府的职能,而是对其所承担的职能进行调整,有些干预太多或直接承担太多的,将会减少,但有些太弱的将会加强。
这是一个合理化的调整过程,也是经济发展阶段转变的一致要求。
现代化进程本身也对“集体至上”的力量和模式提出了挑战。
80年代以来亚洲所谓的“转向个体角色”,并不就意味着角色结构从此由偏向集体转向偏向个人,而是向(集体个人)“双赢”的良性角色关系转化。
在地区内部,东亚地区内投资与贸易活动的拉大,相对降低了东亚对区外市场的依赖程度,有利于地区贸易的稳定,为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基础。
东亚内的各经济体大多规模较小,只有通过协调才有可能抵御市场过大的波动。
而原来过分依赖区外市场时,东亚因没有合作与协调的机制作为稳定发展的保障,只能被动而单独地应付外部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