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概说》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概说预习指导课

先秦诸子概说预习指导课

《先; 边圈、边画; 采用眉批旁批的方法,把 自拟的问题写在空白处。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
三、自主阅读 (限时30分钟)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
四、组内交流 归整问题。 五、组内提交问题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
六、自我检查
1、“先秦诸子”中“先”作何理解? “诸 子”都包括谁? 2、先秦学派众多,向来有九流百家之说, 最有名的四家是哪四家?他们的代表人物 是谁? 3、四家的思想观点,给你印象最深的观点 或思想是什么?请结合现实生活作简要说 明。
2、先秦学派众多,向来有九流百家之 说,最有名的四家是哪四家?他们 的代表人物是谁?
先秦学派众多,向来有九流百 家之说。其中“卓然自树壁垒” 的,则是儒、墨、道、法四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墨子 老子庄子 韩非子
3、四家的思想观点,给你印象 最深的观点或思想是什么?请结 合现实生活作简要说明。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
七、师、生 探究拟题缘由。
1、“先秦诸子”中“先”作何理解? “诸子”都包括谁?
先秦:春秋战国时代
前770-前476和前475-前221
诸子:先秦的大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 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
诗的时代进入了理性散文的时代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阶段
• 第一阶段: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有《论 语》、《老子》和《墨子》。多为语录体,语 言简朴、警策。 • 第二阶段:战国中叶,主要有《孟子》、《庄 子》。由语录体向对话式论辩文和专题论文过 渡。论点明确,说理透彻,层次清楚,文辞生 动。 • 第三阶段:战国末年,主要有《荀子》、《韩 非子》。代表性的文章都是长篇专论,逻辑严 密,结构缜密,文辞富赡。
天 不 生 仲 尼 , 万 古 长 如 夜 。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导学案:第六单元 兼爱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导学案:第六单元 兼爱

集宁一中东校区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号: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一课高班姓名:学习小组:课题:《兼爱》主编:艾迪拉主审:宿俊卿…………………………………………………………………………………………………………………………………………………………....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方面的知识,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3.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迸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1.墨子眼中的“天下之害”有哪些?墨子认为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及消除“天下之害”的方法是什么?提示:在墨子眼里,“天下之害”的具体表现是国与国之间相攻,卿大夫与卿大夫之间相篡,人与人之间相贼,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兄弟之间不和调。

墨子认为天下一切灾难,人间的一切邪恶,包括盗窃、杀人、战争、怨仇、嫉恨、诈骗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来的恶果。

而要改变这种局面,消除“天下之害”,就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2.从课文内容看,“兼相爱、交相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提示:从课文内容来看,所谓“兼相爱”,就是跳出自爱的狭小圈子,一律平等、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

所谓“交相利”,就是交往的双方互相使对方获得利益,即交往的目的是“利他”与“自利”。

在当时诸侯纷争的混乱局面下,这种观点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又根本无法实现,所以,只能是一种寄寓着美好理想的“空中楼阁”。

3.写作特点(1)平实质朴少文采。

但其中流露出的伟大的智慧和崇高的救世精神,却是异常震撼人心的。

(2)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条理井然。

(3)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如最后一段。

4.墨子“兼爱”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可能实现吗?不可能。

人都是自私的,哪可能都做到像墨子所说的那样。

由于墨家是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的人们的愿望,因而它成为战国时期一大学派。

但是,这种“兼爱”的学说在封建等级社会能行得通吗?再者墨子所处的时代正值春秋末战国初,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1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一、前言《论语》中有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在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哲学家,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这些思想被后人称为“诸子百家”。

这些哲学家的学说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在学习先秦诸子的思想时,也可以从中受益,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

本篇文章将结合北京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为大家介绍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诸子论学八则1. 论学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使人具备“仁、义、礼、智、信”的品质和素养,用来指导个人生活、道德品行和社会关系,从而达到“为天下绎之”的效果。

2. 论学的方法孟子认为,学习要采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老师交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 论学的重要性荀子认为学问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基石。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提高人类的素养和生活水平。

4. 论学的源头老子认为,学习的基础是人民的实践活动。

他认为,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摆脱思维的束缚,真正理解世界和自己。

5. 论学的本质韩非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追求真理。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靠科学的思考和实践来推动。

6. 论学的阶段庄子提出了“达天下之大成,在其私下”的思想。

他认为,学习是一段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来提高自己。

7. 论学的规律孙子认为,学习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通过发现和摸索阶段,再整理概括为定律,用来支持和指导后续研究。

8. 论学乐天墨子认为,学习应该让人快乐。

他认为,学习不单纯是为了达成目的,而是源于人们内在的自觉和愉悦,是一种享受。

三、教学策略1. 以小组形式掌握八则按照本文所陈述的八则,将学生分成八组,每组分别掌握一则,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理解。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

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教案(高二年级备课组)(上)2017.2.10概说备课人:刘婷教学目标:1、了解先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2、知道“儒、道、墨、法”四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重要典籍3、能概括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及观点教学重点、难点:1、探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因2、知道“儒、道、墨、法”四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先秦诸子: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它们是中国文化的根,今天我们就来体会先哲们的智慧与魅力。

(要求学生阅读概说)二、快速浏览,整体把握1、要求学生阅读“诸子之思想及其争鸣”并整理笔记至作业本2、汇报三、分析思想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关于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先秦的诸多经典,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著作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四、各学派发展1、到战国中期,学派有了显著发展,或分化,或产生新的学派。

2、孔子死后,儒家分派,而孟子、荀子最具代表性五、探究成因1、小组交流2、明确:各家各派都关注和思考实现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为自己找到出路,找到精神寄托,多年战乱使得人们想要从精神方面得到解脱。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备课人:刘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6《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概说教案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6《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概说教案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6《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概说教案《论语》简介:《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语录体”。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

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

“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核心思想提要:一、为政以德文化思想正确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孔子认为,战争、刑名等途径无法解决社会问题,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人根本。

(完整版)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庄子选读导学案+绩效评估+单元检测(6份)人教课标版新教案

(完整版)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庄子选读导学案+绩效评估+单元检测(6份)人教课标版新教案

屦为生,弄得面黄肌瘦,但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他却拒绝了。庄子学问渊博,
能言善辩,是一个因愤世、厌世而遁世的没落知识分子。他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
在乱世中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庄子的思想核心是虚无主义和唯心主义。
其源出于老子, 又从消极和唯心主义方面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魏晋以后, 与老子并称 “ 老庄 ”。
深、独特,为历代所推崇,因此该本唐代以后广为流传,渐渐成了定本。大多数学者都认为,
内篇基本上出自庄子本人,外、杂篇则基本上出自庄子的后学。
《无端崖之辞》讲了七个小故事,思想高远,手法奇特。庄子善于讲故事,他把自己对
人生的感悟蕴藏在这些故事里面。庄子善用各种修辞方式,语言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尤其善于夸张描写。写意则意象浑厚,绘景则瑰奇非凡,状物则活灵活现,画人则形神毕现。
②郢人垩漫.其鼻端:
③听.而斫之:
④臣之质.死久矣:
⑤引.之盈.贯.:
⑥措.杯水其肘上:
⑦适.矢复沓.:
⑧犹象.人.也:
⑨履.危石:
⑩背逡.巡.:
? 揖.御寇而进之:
? 挥.斥.八极:
?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 尔于中也殆.矣夫: ? 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 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 期.年.不得鱼:
赏析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一个人的本真是 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精读深思 ()通读全文,概括每则故事的内容要点。 答:
()细读第二则寓言,简要说明前后两次射箭的不同及启示。作者将射箭的场景写得极为危 险,你如何理解《庄子》的这种夸张手法?
答:
()你怎样看待任公子钓鱼一事? 答:

原创 精品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

原创 精品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一、概说1、形成时间:春秋战国2、名称:各学派的代表或著作,统称“先秦诸子”3、成因:春秋战国时期需要人才,新士人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语,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代表,于是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4、主要流派:儒家、墨家、道家法家5、形成局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6、结果:留下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二、主要人物、著作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代表性的著作是《论语》、《孟子》、《荀子》。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著作是《墨子》。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代表性的著作有《老子》《道德经》、《庄子》。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代表性著作有《韩非子》等。

三、主要思想、主张:儒家:孔子=礼、仁、中庸孟子=性善、民本、仁政墨家:兼爱、兼相爱(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道家:道庄子:以道为师、随顺造化四、著作特点:《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目标:1、熟读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3、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和做人的准则。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1、理清学习障碍:(见《完全解读》P14)•1)、拼音•2)、通假字……..2、背诵课文二、导入:1)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2)《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3)《论语》中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关于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范畴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用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用导学案(无答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3、深层解读文章内涵,感悟先哲的人生智慧。

涵养德性,砥砺人格。

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文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文章内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时数:两课时学法指导:诵读法、点评法、研讨法。

知识链接: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重要的人物。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

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

由于孔丘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使用一些内涵丰富、充满智慧、脍炙人口的成语,如“欲速则不达”“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

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闪耀呢?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孔子及其弟子有关人生的格言,相信读后可以给你一种深远的启发。

【自学案】一、本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同学们可以先看注释,掌握重要词语。

1、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

莒父____________ 輗____________ 軏____________ 彫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教案(人教版)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教案(人教版)

翻译为“他”;代词“我”;代词翻译为“这样的”;语气助词;动词“到”。

2、“焉”:怎么;副词词缀,表示状态;句末语气词。

3、“以……为”翻译为:“认为……”;“所……者”翻译为假如……的话”。

4、“乎尔”介宾结构后置;宾语前置;“于师”介宾结构后置;“乎沂”“乎舞雩”介宾结构后置;“何以”宾语前置
六、搜集尊师名言:
1、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
2、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3、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
4、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
5、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6、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
7、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9、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0、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1、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宋〕李觏《广潜书》
教学反思:。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设计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设计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先秦诸子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先秦诸子概述教学重点:先秦诸子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先秦诸子思想的异同。

2. 第二章:《论语》选读教学重点:《论语》的主要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对《论语》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

3. 第三章:《孟子》选读教学重点:《孟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对《孟子》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

4. 第四章:《庄子》选读教学重点:《庄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对《庄子》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

5. 第五章:《墨子》选读教学重点:《墨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对《墨子》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先秦诸子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 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献,理解先秦诸子的观点。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先秦诸子思想的异同。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先秦诸子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讨论的程度等。

2.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先秦诸子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先秦诸子选读》2. 参考书目: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目,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4.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六、第六章:《韩非子》选读教学重点:《韩非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对《韩非子》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

七、第七章:《法家》选读教学重点:《法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对《法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设计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设计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设计第一章:概述1.1 先秦诸子的历史背景介绍先秦时期的社会环境、政治状况和文化特点强调先秦诸子思想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国哲学的影响1.2 先秦诸子的主要代表人物介绍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等诸子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强调诸子的独特见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二章:孔子的思想2.1 孔子的道德观念介绍孔子的“仁”的观念及其在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中的应用强调孔子对“礼”的重视及其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2.2 孔子的教育思想介绍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强调孔子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重视及其对教育的贡献第三章:老子的思想3.1 老子的道观念介绍老子的“道”的观念及其在宇宙万物中的体现强调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及其对个人修养的指导意义3.2 老子的道德观念介绍老子的“德”的观念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强调老子对“道法自然”的重视及其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第四章:墨子的思想4.1 墨子的兼爱思想介绍墨子的“兼爱”观念及其在消除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强调墨子对“非攻”的提倡及其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立场4.2 墨子的尚贤思想介绍墨子的“尚贤”观念及其在选拔和使用人才中的应用强调墨子对“节用”的重视及其在反对奢侈浪费方面的作用第五章:孟子的思想5.1 孟子的仁政思想介绍孟子的“仁政”观念及其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强调孟子对“民为贵”的重视及其在关注民生问题上的意义5.2 孟子的性善论介绍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在个人修养和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强调孟子对“君子人格”的倡导及其在个人品德培养方面的影响第六章:庄子的思想6.1 庄子的自由思想介绍庄子的“自由”观念及其在个人修养和人生哲学中的应用强调庄子对“逍遥游”的推崇及其在追求精神自由方面的影响6.2 庄子的相对主义介绍庄子的“相对主义”观念及其在认识世界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应用强调庄子对“齐物论”的阐述及其在消除对立和矛盾方面的作用第七章:法家的思想7.1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介绍韩非子的“法治”观念及其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强调韩非子对“法”、“术”、“势”的运用及其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7.2 商鞅变法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强调商鞅变法对秦国崛起和法家思想传播的重要贡献第八章:阴阳家的思想8.1 阴阳家的宇宙观介绍阴阳家的“阴阳五行”观念及其在解释宇宙万物运行规律中的应用强调阴阳家对“天人合一”的重视及其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8.2 阴阳家的政治思想介绍阴阳家的“符咒政治”观念及其在政治预测和治国理政中的应用强调阴阳家对“阴阳平衡”的推崇及其在处理政治矛盾方面的影响第九章:杂家的思想9.1 杂家的包容精神介绍杂家的“包容”观念及其在吸收和融合诸子思想中的应用强调杂家对“兼收并蓄”的重视及其在丰富中国哲学体系方面的作用9.2 杂家的治国理念介绍杂家的“中性治国”观念及其在平衡各方势力中的应用强调杂家对“杂家治国”的推崇及其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影响第十章:先秦诸子的现实意义10.1 先秦诸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分析先秦诸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和启示强调先秦诸子思想对个人修养、社会和谐及国家治理的指导作用10.2 先秦诸子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探讨如何在继承先秦诸子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强调先秦诸子思想在推动中国哲学进步和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1. 先秦诸子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于理解他们的思想至关重要。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导学案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导学案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导学案
——“互动六步”教学法实践实例
语文教研组王新平
教学目标:
通过对《概说》的学习,把握全书编写体例、大致内容;明确“先秦诸子”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外延;了解儒墨道法四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

分步导学设计:
课后反思:
以上内容用1节课进行了预习指导和引导,用2课时进行了学生展示,加上后三步用时1课时,共用了4课时。

学生参与较积极主动,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而达到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最优化的育人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良好课堂结构,使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 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 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

单元导读本单元只有一节,选录了《老子》一书的第二、十一、二十四、三十三、六十三、六十四、七十六章,集中展示了《老子》一书对社会、人生问题的辩证思考。

具体而言,第二章集中论述了辩证法思想,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失去了对立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

如美丑,善恶,难易,长短,高下,有无等。

这是《老子》中的可贵部分。

第十一章,认为对一切事物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无”,而不是“有”。

但从唯物主义角度来分析,把“无”作为第一性的东西,把“有”看作是第二性的东西是错的。

第二十四章,指出人如果“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还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第三十三章,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有克服自己弱点的毅力,这是可取的。

但老子讲知足,说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第六十三章,讲了“无为”和以德报怨的调和矛盾的思想,还讲了事物的难和易、大和小的互相转化。

还指出轻易向人许诺的人,必定缺少实践诺言的诚信。

第六十四章,提出了一些发展、变化的观点,老子认为大的东西,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一个过程。

为了防止事物变到它的对立面,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在新事物刚出现时,就把它消灭掉,免得壮大了不好办。

做事要善始善终。

第七十六章,老子归纳出一条普遍原理:柔弱的东西最强大,强硬的东西最脆弱、接近死亡。

但老子也把弱能胜强的原则绝对化了。

作者连线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

一般认为他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人,有人又称他老聃。

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相传他生活在春秋时期。

曾任周藏室之史(管理图书的官,当时的图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档案),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不知所终。

老子跟孔子同时,孔子还曾向他请教过“礼”。

著有五千言《道德经》,又名《老子》。

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周王室东迁以后,奴隶制社会逐渐动摇。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教案标题:先秦诸子选读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先秦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

2.掌握先秦诸子的核心思想和哲学观点。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先秦诸子思想的概述2.《论语》选读3.《道德经》选读4.《墨子》选读5.《荀子》选读6.《韩非子》选读教学步骤:第一课:先秦诸子思想的概述1.引入:介绍先秦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环境。

2.讲解:简要介绍先秦诸子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不同思想家的观点和影响。

第二课:《论语》选读1.导入:回顾先秦诸子思想的概述。

2.讲解:介绍《论语》的作者、内容和主要思想。

3.阅读:学生阅读《论语》中的选定篇章。

4.讨论:学生就所读篇章展开讨论,分析其中的思想观点和教育意义。

第三课:《道德经》选读1.导入:回顾《论语》的主要思想。

2.讲解:介绍《道德经》的作者、内容和核心思想。

3.阅读:学生阅读《道德经》中的选定篇章。

4.讨论:学生就所读篇章展开讨论,分析其中的道德观点和哲学思考。

第四课:《墨子》选读1.导入:回顾《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2.讲解:介绍《墨子》的作者、内容和主要观点。

3.阅读:学生阅读《墨子》中的选定篇章。

4.讨论:学生就所读篇章展开讨论,分析其中的兼爱观念和科技思想。

第五课:《荀子》选读1.导入:回顾《墨子》的主要观点。

2.讲解:介绍《荀子》的作者、内容和核心观点。

3.阅读:学生阅读《荀子》中的选定篇章。

4.讨论:学生就所读篇章展开讨论,分析其中的人性观点和政治思想。

第六课:《韩非子》选读1.导入:回顾《荀子》的核心观点。

2.讲解:介绍《韩非子》的作者、内容和主要思想。

3.阅读:学生阅读《韩非子》中的选定篇章。

4.讨论:学生就所读篇章展开讨论,分析其中的法家思想和治国理政观点。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根据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评价其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对不同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的研究成果和展示能力。

先秦诸子选读 教学设计

先秦诸子选读  教学设计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先秦诸子的历史背景与思想特点2.掌握《论语》、《道德经》、《墨子》、《韩非子》等经典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内涵3.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丰富学生的思想观念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先秦诸子的历史背景与思想特点(2)《论语》、《道德经》、《墨子》、《韩非子》等经典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内涵(3)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2.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全面系统的讲解,让学生系统化地学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2)讨论法:通过讨论学生自己对于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促进思想的碰撞与交流(3)分析法:通过对于先秦诸子经典的精神内涵的深入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三、教学过程1.先秦诸子思想的历史背景与精神特征(1)春秋战国历史背景(2)先秦诸子思想特点:儒、道、墨、法、纵横2.《论语》、《道德经》、《墨子》、《韩非子》等经典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内涵(1)《论语》:①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②论语思想的主要特点、精神内涵(2)《道德经》:①道德经的背景;②道德经思想的主要内容;③道德经思想的主要特点、精神内涵(3)《墨子》:①墨子思想的主要内容;②墨子思想的主要特点、精神内涵(4)《韩非子》:①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②韩非子思想的主要特点、精神内涵3.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1)夏商周时期的发展(2)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3)汉代以后的发展四、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从而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展开讨论,促进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3.阅读练习:布置一些阅读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知识。

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导学案: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导学案: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策略与反思
纠错与归纳【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句的准确含义,加强文言知识积累。

2、理解孟子阐述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树立“乐以天
下,忧以天下”的远大志向。

【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的方法以及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

【自主学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王语.暴()(2)独乐乐
..,与人乐乐,孰乐()
(3)管龠.之音()(4)举首蹙頞
..()
(5)羽旄.之美()(6)麀.鹿攸伏()
(7)於牣
..()
..鱼跃()(8)放于琅琊
(9)秋省.敛而助不给.()(10)睊睊
..()
(11)慝.()(12)徵招
..()
二、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一、二两则文字。

(归纳文言现象)
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①今之乐由古之乐
②可得闻与
③直好世俗之乐耳
④今王田猎于此
⑤时日害丧
⑤予及女偕亡
2、词类活用现象。

①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②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③今王鼓.乐于此
④吾王庶几无疾病
..与。

第25课《先秦诸子论学八则》课堂导学设计

第25课《先秦诸子论学八则》课堂导学设计

第25课《先秦诸子论学八则》课堂导学设计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名师导学理清结构:语言特色: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开端,也是思想文化史的辉煌灿烂时期。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无论内容形式或学风,都对秦汉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节选的八条先秦诸子论学的语录,语言简练、意蕴丰富,风格明快;说理透彻,逻辑严密,善于类比,不乏文采,学习时应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仔细品味。

把握重点:一、正音诵读时要读准字音,注意文言文中破音异读、古今异读、通假异读的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词意,这也是准确、规范诵读课文的必要步骤。

本文中的读音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通假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读“yuè”;“学而不思则罔”中的“罔”通“惘”;“日知其所亡”中的“亡”通“无”。

二是多音字,如“不亦乐乎”中的“乐”读“lè”;“可以为师矣”中的“为”读“éi”;“可谓好学也已矣”中的“好”读“hào”;“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中的“舍”“折”分别读“sh씓zhé”;“物固莫不有长”中的“长”读“cháng”。

二、朗读主要从语音、语气、停顿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语音:要读出轻重音,培养读文言文的语感。

语气:朗读时一般按句末标点符号和语气词,读出句子的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

停顿:课文所选文言文都加上了标点符号,朗读时可以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来停顿,总的原则是不能读破。

攻克难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课文是本文的学习难点。

则:孔子说:“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你,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第二则: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则: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自己所会的,可以说是好学了吧。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一课时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教学目标: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 2、启发探究式自主预习:一、请同学们背诵第1、3、6、7、8、9、11、12则,并按要求默写。

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2、,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

4、,则远怨矣!5、无欲速,无见小利。

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_________。

7、岁寒,。

8、逝者如斯夫,______!二、翻译并分析课文,思考: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这对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重点:①诲:;②女;③为:表 ,相当于""④知1: ;知2: ;知3: .⑤是:.翻译:【探讨:第1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

选文第1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孔子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

──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

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

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角度:求知方面-------启发: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

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

概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概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概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是以“先秦诸子选读”为主题的,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论语》、《道德经》、《墨子》等经典著作,了解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

这一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哲学素养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先秦诸子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2.学会运用先秦思想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1.《论语》选读;2.《道德经》选读;3.《墨子》选读;4.先秦诸子的比较研究。

3.2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学生独立阅读;3.小组讨论;4.课外阅读;5.作业完成。

四、教学步骤4.1 第一阶段:导入开展本节课之前,教师向学生介绍先秦时期的社会背景、科技成果和思想文化;播放视频或图片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习俗和哲学思想。

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4.2 第二阶段:教学过程1.《论语》选读:教师介绍《论语》的作者和内容特点,然后挑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分析阐释。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先独立阅读,然后再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2.《道德经》选读:教师介绍《道德经》的作者和思想特点,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其中的几章,进行深入解读和探究。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探讨先秦哲学的基本特征和鲜明之处。

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墨子》选读:教师介绍《墨子》的作者、内容特点和影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其中有代表性的篇章。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进行思想交流和理解深化。

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先秦诸子的比较研究:教师介绍先秦时期的主要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和思考,探究不同流派的特点和差异,形成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思考见解。

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3 第三阶段: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提醒学生课后要加强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导读一、开设这门课程的宗旨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

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奠定了炎黄子孙基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对世界其他国家比如日本、韩国等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

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

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

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

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因应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

比如: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

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当然,本课程的一切目的,都应该落实到相关经典篇章的学习、阅读和分析当中。

跟现在的小说散文等比较起来,先秦诸子方面的文章似乎还相当原始,但是它们自有后人不可企及的地方。

就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远而言,它们都是空前的,甚至也是绝后的。

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得到独特的享受,──一种将感性与理性深刻融合在一起的享受,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发展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

而阅读、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导学案
——“互动六步”教学法实践实例
语文教研组王新平
教学目标:
通过对《概说》的学习,把握全书编写体例、大致内容;明确“先秦诸子”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外延;了解儒墨道法四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和主要作品。

分步导学设计:
课后反思:
以上内容用1节课进行了预习指导和引导,用2课时进行了学生展示,加上后三步用时1课时,共用了4课时。

学生参与较积极主动,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而达到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最优化的育人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良好课堂结构,使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