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ppt总结
合集下载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PPT教学课件
某碳酸氢铵化肥的外包装袋
上部分说明如图所示,请仔细阅 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保存该化肥应注意
。
(2)这袋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
为
g。
(3)这袋化肥的纯度为?(纯 度指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
碳酸氢铵
(NH4HCO3) 净重:50g
含氮量:16.8% XXX化学工业公司
29
计算公式:①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100%
3
相对分子质量:
• 1、定义: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 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 2、说明:
(1)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是相对质量。 (2)单位是“1”,省略不写。 (3)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4
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题1:计算O2、H2O、(NH4)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书写格式:
8
② 3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 1 ×6+16 ×1=22
(错)
改: 3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 3× (1 ×2+16 ×1)=54
注意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计算时先求一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再乘以分子的 个数,即得出几个分子的总相对原子质量。
9
③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错) = 64 ×1+32 ×1+16 ×4 ×5 × (1 ×2+16 ×1)
解: 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X×2+16×3=160 X=56
答: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
11
1、若化合物HnRO3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元 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12
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分子 中某原子的个数
练习:已知化合物Na2SOx的相对分子质量 为126,求一个该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
《计算化学简介》课件
3 分子模拟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4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通过模拟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提供设 计和优化纳米材料的指导。
利用计算方法筛选药物分子,加速新药开 发和优化过程。
计算化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大数据和人 工智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 智能技术,提高计 算化学的速度和准 确性。
宏观化学过 程的计算模 拟
发展能够模拟宏观 化学过程的计算方 法,如催化剂反应 和材料合成。
多尺度计算 的发展
将不同尺度的计算 方法结合,实现对 分子和材料性质的 准确预测。
挑战与机遇
面临着大规模计算、 能源和环境问题等 挑战,同时也具备 推动计算化学发展 的巨大机遇。
通过计算和分析分子的轨道来预测和解释其性 质和反应。
常用的计算化学软件工具
如Gaussian、VASP和GAMESS等,提供各种计算 化学方法和模拟工具。
计算化学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1 结构优化和反应动力学模拟
2 化学反应机制的研究
通过计算方法优化分子结构,模拟和预测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揭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理,为实验设计 和化学品的合成提供指导。
2
发展历程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在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
3
应用领域
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设计、材料科学、反应机制研究等领域,对推动化学发展起到了积 极作用。
计算化学所需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
量子力学基础
研究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性质,是计算化学的 基石。
统计力学
研究集合中的微观粒子的统计性质,为模拟 和预测宏观行为提供基础。
《计算化学简介》
计算化学是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学科。本PPT课件将介绍计 算化学的概念、发展历史、基本方法和常用软件工具、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 展方向和挑战。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定量研究化学反应PPT课件
该同学很快列出计算过程,求出了氯化钾的质量。请你帮该同学检查是
否正确。
解:设生成 KCl 的质量为 x。
2KClO3=M=△n=O=2=2KCl+3O2↑
122.5
74.5
27.5 g x
122.5 74.5 27.5 g= x
x=16.7 g
答:生成 KCl 的质量为 16.7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的 O2 质量是 99..66gg。 (2)上述计算过程是否正确?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如果错 误,请你重新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 KCl 的质量。
解:设生成 KCl 的质量为 x。
2KClO3=M=△n=O=2=2KCl+3O2↑
149 96
x 9.6 g
19469=9.x6 g
x=14.9 g
答:生成 KCl 的质量为 14.9 g。
(D )
5.某学生计算 30 g 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 x g CO2 时,出现了
以下几种算式,其中正确的是
(B)
A.3102g=4x4
B.1424=30x g
C.1x2=3404g
D.1x2=3404g
6.12 g 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到氧化镁的质量为 A.16 g B.20 g C.28 g D.40 g
口诀:
三化学反应中的计算 化学式子要配平, 必须纯量代方程, 单位上下要统一, 左右倍数要相等, 遇到两个已知量, 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 乘除多少应分清。
知识点 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
() C
B.化学方程式.KClO3
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用方法 60页PPT文档
由木炭、水蒸气制取NH3的关系为:3C~4NH3。
(2)元素守恒法
4NH3+5O2
4NO+6H2O
2NO+O2 2NO2
3NO2+H2O 2HNO3+NO
经多次氧化和吸收,由N元素守恒知:
NH3~HNO3 (3)电子转移守恒法 NH3 失去8e- HNO3,O2 得4e- 2O2由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知,NH3经氧化等一系列过程 生成HNO3,NH3和O2的关系为NH3~2O2。
章末考能特训
解题技能 2.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用 方法
解题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模式,但应建 立解题的基本思维模式:题示信息+基础知识+逻 辑思维。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能简化解题过程, 提高解题能力,常用的解题技巧有:
1.差量法
(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找出
“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
小的百分率为20 L/120 L×100%=16.7%。
2.关系式法
物质间的一种简化的式子,解决多步反应,计
算最简捷。多步反应中建立关系式的方法:
(1)叠加法(如利用木炭、水蒸气制取氨气)
CH2O(g) COH2O(g)
CCOOH22H2
C2H2O(g) N23H2
C2NO2H32H2
(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
①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关系。
②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
(3
质量差法
【典例导析1】 取一定量的CuO粉末与0.5 L稀 硫酸充分反应后,将一根50 g铁棒插入上述溶液 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化时,铁棒增重0.24 g, 并收集到224 mL气体(标准状况)。求此CuO 粉末的质量。 解析 由题意可知,CuO粉末与稀硫酸充分反 应后,硫酸过量。引起铁棒质量变化时涉及下
化学基本量及其计算PPT课件
g
w m溶质 100% m溶液
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 相同的溶液中,所含溶质 的质量相同,但溶质的物 质的量不同
第22页/共34页
2.2 物质的量浓度
类型1:概念计算
例题1:配制500mL0.1mol/L的NaOH溶液 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克?
思考:1L该溶液中含有多少个Na+?
第23页/共34页
第12页/共34页
2.1 物质的量
微粒(个)
1×(6.02×1023) 2×(6.02×1023) 3×(6.02×1023)
物质的量(摩尔)
1 mol水 2 mol水 3 mol水
微粒数= ?物质的量×(6.02×1023)
第13页/共34页
2.1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 单位:克/摩尔(g/mol或g·mol-1) 3.摩尔质量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1)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3)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 量 (4)将有关的四个量列出比例式, 求出 未知量 (5)写出简明答案
2.1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 n
气体的体积 V 气体的摩尔体积
Vm
n V Vm
第18页/共34页
2.1 物质的量
本节小结
第19页/共34页
2.2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 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 质的量浓度。
公式:c(B)
溶液B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 V
2.1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初三化学计算复习资料课件.ppt
(1)蛋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2)蛋氨酸中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氮元 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合格奶粉每100 g中含蛋白质18 g,蛋白质中氮元素 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100 g合格奶粉中氮元素的质量 至少为__________g。
(一)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需注意问题:
例: 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过氧化氢(2H2O2)
解:2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2(1×2+16×2)=2×34=68
(2) 胆矾(CuSO4·5H2O)
胆矾的相对分子质量=64+32+16×4+5×(1×2+16) =160+90 =250
(二)典型例题
溶液质量1×溶质%1=溶液质量2×溶质%2
配制溶液
配制溶液 稀释溶液
溶液的计溶算液的—计算
—
题型稀释溶液 题型 与溶解与度溶相解结合度相结合
涉及化涉学及反化应 学反应
(一)常见题型及基本思路: (1)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可用以下计算式计算: m(浓)×a%(浓)=[m(浓)+m(水)] ×a%(稀)
初三化学计算复习资料
化学计算题包括:
1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2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 溶液中的计算 4 化学计算的简单综合
解题步骤: 解题分为三步即审题、析题、解题。
审题就是阅读原题,理解题意,了解特点和类型,弄清已 知和未知,要防止不看全题断章取义,粗心大意。
析题就是剖析原题,在审题基础上弄清关键词语的含义, 对众多事实或复杂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挖出隐含条件及 内在联系找出突破口,从而确立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解 题中最关键的一步。
(一)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需注意问题:
例: 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过氧化氢(2H2O2)
解:2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2(1×2+16×2)=2×34=68
(2) 胆矾(CuSO4·5H2O)
胆矾的相对分子质量=64+32+16×4+5×(1×2+16) =160+90 =250
(二)典型例题
溶液质量1×溶质%1=溶液质量2×溶质%2
配制溶液
配制溶液 稀释溶液
溶液的计溶算液的—计算
—
题型稀释溶液 题型 与溶解与度溶相解结合度相结合
涉及化涉学及反化应 学反应
(一)常见题型及基本思路: (1)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可用以下计算式计算: m(浓)×a%(浓)=[m(浓)+m(水)] ×a%(稀)
初三化学计算复习资料
化学计算题包括:
1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2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 溶液中的计算 4 化学计算的简单综合
解题步骤: 解题分为三步即审题、析题、解题。
审题就是阅读原题,理解题意,了解特点和类型,弄清已 知和未知,要防止不看全题断章取义,粗心大意。
析题就是剖析原题,在审题基础上弄清关键词语的含义, 对众多事实或复杂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挖出隐含条件及 内在联系找出突破口,从而确立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解 题中最关键的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力学理论
采用经典物理对分子进行处理,方法便 宜。 缺点:具有针对性、忽略电子
电子结构理论
基于薛定谔方程,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分子进 行处理,主要有半经验方法和从头算方法。 缺点:从头算的计算量很大
同
1.计算分子的能量 2.进行几何优化 3.计算分子内运动的频率
密度泛函(Density Functional Methods) 采用泛函(以函数为变量的函数)对薛定谔方程进行求解。由于此方法包含 了电子相关,其计算结果要比HF方法好,计算速度也快。
6-31G(d)(6-31G*)
6-31+G(d) 6-31G(d,p) 6-311+G(d,p) 6-311+G(2d,p)
[H-Cl]
[H-Cl] [H-Cl] [H-Br] [H-Br]
6-31G(d,p)(6-31G**) [H-Cl]
6-311+G(2df,2p)
6-311++G(3df,2pd)
5
频率计算
1.红外和拉曼光谱(频率和强度) 频率分析的计算要采用能量对原子位置的二阶导数 2.为难进行的优化计算力常数 力常数是能量对坐标的导数 3.确认所优化构型的性质 无虚频表明所得结构式具有极小值的构型,一个虚频表明优化得到的是 过渡态,两个以上的虚频表明优化所得到的是高阶鞍点。 4.计算零点能和热能(用于对总能量的矫正)以及其他的如熵和函等热力学 性质。 计算的输入:同时设置几何优化和频率分析(Opt+Freq)
计算化学 ppt总结
XXX 201 年 月 日
1
CONTENTS 目 录
计算模型
2 3 4
GaussView使用简介
单点能计算
几何优化
5
CONTENTS 目 录
频率计算
6 7
基组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理论模型
1
异
计算模型
计算化学的方法主要有分子力学理论(Molecular Mechanics)和电 子结构理论(Electronic Structure Theory)
MPn方法以HF方法为 基础,因而受到HF方 程的局限,不能很好 的处理非限制性开壳 层体系
MP微扰理论(包括 MPn,n=2、3、4、 5);二次相关能; 耦合簇方法; Brueckner Double能
密度泛函方 通过把电子能量分成动能, 法(Density 电子-核相互作用和说明剩余 Functional 电子相互作用的交换相关项 Theory 这几部分进行分别计算 Methods,DFT)
精度比HF要高的多, 时间耗费比HF方法略 B3LYP、B3PW91 与传统电子相关方法 大 相比(MP2)精度不 差多少,但计算时间 要少的多
Hale Waihona Puke 近期主要工作: 1.完成课程以及相关作业外; 2.通过学习计算化学ppt,学习高斯软件计算原理,熟悉高斯操作; 3.学习UE软件、服务器的基本操作
THANK YOU
6
基组的选择
量子化学中的基组用于描述体系波函数的若干具有一定性质的函数。基组 是体系内轨道的数学描述。根据体系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基组,构成 基组的函数越多,基组便越大,计算的精度也越高,计算量也随之增大。 1.斯莱特型基组
2.高斯型基组
3.压缩高斯型基组
最小基组 劈裂价键基组 极化基组 弥散基组 高角动量基组
化学模型的应用
1.模型的建立
2.分子的稳定构形
3.分子的各种谱图
3.化学反应的机理 4.分子中的化学键
2
GaussView使用简介
一、构建高斯的输入文件
二、以图的形式显示高斯计算的结果
3
单点能计算
单点能计算是指对给定几何构型的分子的能量以及性质进行计算。可用 于: 1.计算分子的基本信息 2.分子构型优化前的检查 3.由较低等级计算得到的优化结果上进行高精度的计算 4.计算条件下,体系只能进行单点计算 5.单点能的计算可以再不同理论等级,采用不同基组进行
适用范围 优点 缺点 代表方法 因为在自然情况下分子主要以能量最低的形式存在,故对分子性质的研究是从优化而不是单点能 计算开始。 半经验方法 1.非常大的 系统 因为参数来自于特殊 不能处理氢键、过渡 AM1、PM3、MNDO
电子相关和 后SCF方法
MPn方法特别适合进行化学 精度上有所提高 反应的模拟计算;耦合簇方 法和QCI方法提供高于MP4等 级的处理电子相关的方法
需要描述稳定点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目的 虚频数
0个
显示
是极小值 不是极小值
处理
比较其他异构体,得到最小值 继续寻找,尝试改变对称性,或按虚 频的振动模式修正分子结构 尝试Opt=QAT或QST3寻找过渡态 判断其是否与反应物,产物相关
寻找极小值
1个
0个 1个 寻找过渡态
是极小值 是过渡态
多个
是高阶鞍点,不是连接两 尝试QST2,或者检查虚频对应的振动 点的过渡态 模式,其中之一可能是指向反应物和 产物,在该点的过渡态方向下修正分 子,重新计算
[H-Br]
[H-Br]
对重原子加上2d和1f函数,并加上弥散函数,对氢原子加上2p函数
对重原子加上3d和1f函数,对氢原子加上2p和1d函数,并且二者都加上弥散函数
7
选择合适的理论模型
2.处理大体系的第一步 3.简单有机分子 4.一些分子的定性研究:分 子轨道、原子电荷、振动简 正模式 的体系,所以其计算 态和没有良好参数的 针对这一类体系有较 原子 高的准确性
4
几何优化
因为在自然情况下分子主要以能量最低的形式存在,故对分子性质的研 究是从优化而不是单点能计算开始。 势能面:分子可能的结构所对应的能量值的图形。能量最低的点叫全局 最小点;势能面上某一区域内能量最小的点叫局域最小点,一般对应着 可能存在的异构体;鞍点是势能面上在一个方向有极大值而在其他方向 上有极小值的点,通常对应的都是过渡态。 寻找极小值:对于所有的极小值和鞍点,其能量的一阶导数(梯度),都是 零,这样的被称为稳定点。 自洽场(self-consisitent field,SCF):一种求解全同多粒子系的定态薛定 谔方程的近似方法。 收敛标准:当计算出的两个能量值的差落在默认程序的标准之内时,程 序就认为收敛达到,优化结束。
4.第三周期以后的原子基组
6
基组 STO-3G 3-21G
基组的选择
应用原子 [H-Xe] [H-Xe] 最小的基组,适用于较大的体系 在重原子上增加极化函数,用于大多数情况下计算 在氢原子上增加极化函数,用于精确能量计算 增加弥散函数,适用于孤对电子、阴离子和激发态 在氢原子上增加p函数,6-31G(d,p)基础上增加弥散函数 在6-31G(d)基础上加额外的价函数,如果需要也可以通过加上一“+”来实现对氢原子 加上弥散函数 对重原子加上2d函数,并加上弥散函数,对氢原子加上1p函数 描述与说明
采用经典物理对分子进行处理,方法便 宜。 缺点:具有针对性、忽略电子
电子结构理论
基于薛定谔方程,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分子进 行处理,主要有半经验方法和从头算方法。 缺点:从头算的计算量很大
同
1.计算分子的能量 2.进行几何优化 3.计算分子内运动的频率
密度泛函(Density Functional Methods) 采用泛函(以函数为变量的函数)对薛定谔方程进行求解。由于此方法包含 了电子相关,其计算结果要比HF方法好,计算速度也快。
6-31G(d)(6-31G*)
6-31+G(d) 6-31G(d,p) 6-311+G(d,p) 6-311+G(2d,p)
[H-Cl]
[H-Cl] [H-Cl] [H-Br] [H-Br]
6-31G(d,p)(6-31G**) [H-Cl]
6-311+G(2df,2p)
6-311++G(3df,2pd)
5
频率计算
1.红外和拉曼光谱(频率和强度) 频率分析的计算要采用能量对原子位置的二阶导数 2.为难进行的优化计算力常数 力常数是能量对坐标的导数 3.确认所优化构型的性质 无虚频表明所得结构式具有极小值的构型,一个虚频表明优化得到的是 过渡态,两个以上的虚频表明优化所得到的是高阶鞍点。 4.计算零点能和热能(用于对总能量的矫正)以及其他的如熵和函等热力学 性质。 计算的输入:同时设置几何优化和频率分析(Opt+Freq)
计算化学 ppt总结
XXX 201 年 月 日
1
CONTENTS 目 录
计算模型
2 3 4
GaussView使用简介
单点能计算
几何优化
5
CONTENTS 目 录
频率计算
6 7
基组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理论模型
1
异
计算模型
计算化学的方法主要有分子力学理论(Molecular Mechanics)和电 子结构理论(Electronic Structure Theory)
MPn方法以HF方法为 基础,因而受到HF方 程的局限,不能很好 的处理非限制性开壳 层体系
MP微扰理论(包括 MPn,n=2、3、4、 5);二次相关能; 耦合簇方法; Brueckner Double能
密度泛函方 通过把电子能量分成动能, 法(Density 电子-核相互作用和说明剩余 Functional 电子相互作用的交换相关项 Theory 这几部分进行分别计算 Methods,DFT)
精度比HF要高的多, 时间耗费比HF方法略 B3LYP、B3PW91 与传统电子相关方法 大 相比(MP2)精度不 差多少,但计算时间 要少的多
Hale Waihona Puke 近期主要工作: 1.完成课程以及相关作业外; 2.通过学习计算化学ppt,学习高斯软件计算原理,熟悉高斯操作; 3.学习UE软件、服务器的基本操作
THANK YOU
6
基组的选择
量子化学中的基组用于描述体系波函数的若干具有一定性质的函数。基组 是体系内轨道的数学描述。根据体系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基组,构成 基组的函数越多,基组便越大,计算的精度也越高,计算量也随之增大。 1.斯莱特型基组
2.高斯型基组
3.压缩高斯型基组
最小基组 劈裂价键基组 极化基组 弥散基组 高角动量基组
化学模型的应用
1.模型的建立
2.分子的稳定构形
3.分子的各种谱图
3.化学反应的机理 4.分子中的化学键
2
GaussView使用简介
一、构建高斯的输入文件
二、以图的形式显示高斯计算的结果
3
单点能计算
单点能计算是指对给定几何构型的分子的能量以及性质进行计算。可用 于: 1.计算分子的基本信息 2.分子构型优化前的检查 3.由较低等级计算得到的优化结果上进行高精度的计算 4.计算条件下,体系只能进行单点计算 5.单点能的计算可以再不同理论等级,采用不同基组进行
适用范围 优点 缺点 代表方法 因为在自然情况下分子主要以能量最低的形式存在,故对分子性质的研究是从优化而不是单点能 计算开始。 半经验方法 1.非常大的 系统 因为参数来自于特殊 不能处理氢键、过渡 AM1、PM3、MNDO
电子相关和 后SCF方法
MPn方法特别适合进行化学 精度上有所提高 反应的模拟计算;耦合簇方 法和QCI方法提供高于MP4等 级的处理电子相关的方法
需要描述稳定点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目的 虚频数
0个
显示
是极小值 不是极小值
处理
比较其他异构体,得到最小值 继续寻找,尝试改变对称性,或按虚 频的振动模式修正分子结构 尝试Opt=QAT或QST3寻找过渡态 判断其是否与反应物,产物相关
寻找极小值
1个
0个 1个 寻找过渡态
是极小值 是过渡态
多个
是高阶鞍点,不是连接两 尝试QST2,或者检查虚频对应的振动 点的过渡态 模式,其中之一可能是指向反应物和 产物,在该点的过渡态方向下修正分 子,重新计算
[H-Br]
[H-Br]
对重原子加上2d和1f函数,并加上弥散函数,对氢原子加上2p函数
对重原子加上3d和1f函数,对氢原子加上2p和1d函数,并且二者都加上弥散函数
7
选择合适的理论模型
2.处理大体系的第一步 3.简单有机分子 4.一些分子的定性研究:分 子轨道、原子电荷、振动简 正模式 的体系,所以其计算 态和没有良好参数的 针对这一类体系有较 原子 高的准确性
4
几何优化
因为在自然情况下分子主要以能量最低的形式存在,故对分子性质的研 究是从优化而不是单点能计算开始。 势能面:分子可能的结构所对应的能量值的图形。能量最低的点叫全局 最小点;势能面上某一区域内能量最小的点叫局域最小点,一般对应着 可能存在的异构体;鞍点是势能面上在一个方向有极大值而在其他方向 上有极小值的点,通常对应的都是过渡态。 寻找极小值:对于所有的极小值和鞍点,其能量的一阶导数(梯度),都是 零,这样的被称为稳定点。 自洽场(self-consisitent field,SCF):一种求解全同多粒子系的定态薛定 谔方程的近似方法。 收敛标准:当计算出的两个能量值的差落在默认程序的标准之内时,程 序就认为收敛达到,优化结束。
4.第三周期以后的原子基组
6
基组 STO-3G 3-21G
基组的选择
应用原子 [H-Xe] [H-Xe] 最小的基组,适用于较大的体系 在重原子上增加极化函数,用于大多数情况下计算 在氢原子上增加极化函数,用于精确能量计算 增加弥散函数,适用于孤对电子、阴离子和激发态 在氢原子上增加p函数,6-31G(d,p)基础上增加弥散函数 在6-31G(d)基础上加额外的价函数,如果需要也可以通过加上一“+”来实现对氢原子 加上弥散函数 对重原子加上2d函数,并加上弥散函数,对氢原子加上1p函数 描述与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