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及风险管理
全球化时代跨国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
![全球化时代跨国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44cade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2.png)
全球化时代跨国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在全球化的时代里,跨国企业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等。
跨国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其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长期成功。
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跨国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
市场风险是由市场变化和竞争所带来的挑战。
跨国企业必须对市场变化和竞争进行及时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制订相应的策略来应对市场风险。
这些策略包括改变生产结构和销售模式,加强研发和创新能力,控制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加强品牌形象的塑造等。
二、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跨国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风险。
跨国企业需要对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其中,汇率风险是跨国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财务风险之一。
跨国企业可以采用汇率风险对冲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例如,企业可以采用金融衍生品,如货币期权和货币远期合约等方式,将汇率风险传递至金融市场。
三、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在跨国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政治利益和政策的不确定性。
政治风险是一种无法预测的风险,因此,跨国企业必须在运营过程中时刻关注和监测政治情况。
跨国企业可以采用多元化运营的方式,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以减少政治风险的影响。
此外,跨国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政治风险管理机制来加强对政治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四、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跨国企业需要遵守各国的法律法规,以避免陷入法律纠纷。
在国际化进程中,跨国企业需要了解和遵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法律顾问的帮助,以确保其运营的合法性和符合当地法律法规。
五、人力资源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是跨国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挑战。
跨国企业需要借助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员工来推动国际化进程,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体系,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同时还需要考虑员工的流动性问题。
财务管理中的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管理
![财务管理中的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ff3a2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0.png)
财务管理中的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管理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加深,财务管理也逐渐面对着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管理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财务管理中的国际化趋势以及跨国公司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一、全球化对财务管理的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越来越面临着来自全球市场的竞争。
财务部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在国际化背景下面临着以下挑战。
1. 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贸易中涉及不同货币的交易,汇率的波动可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跨国公司需要通过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措施,如合理选择汇率套期保值工具和建立外汇风险管理机制等,来降低外汇风险对财务状况的不利影响。
2. 跨国税收筹划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存在差异,跨国公司需要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来降低税负并提高盈利能力。
在国际化背景下,财务部门必须与国际税务专家紧密合作,制定税收筹划方案,确保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税务成本。
3.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跨国公司需要制定统一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财务信息的比较和分析。
财务管理团队必须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合理应用准则,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二、跨国公司管理策略面对全球化挑战,企业需要制定适应的管理策略来实现全球运营的有效管理。
1.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跨国公司需要建立适应全球化经营的组织结构,以便更好地应对地域差异和市场需求。
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地区市场特点,合理配置全球财务资源,确保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统一性和高效性。
2. 跨国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跨国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来保护企业利益和防范风险。
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参与制定和执行全球内部控制政策,确保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内部控制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3. 跨国公司财务规划与预算财务管理部门在跨国公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制定全球财务规划和预算,确保公司的财务目标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7e0060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5d.png)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进程与现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改革开放初,一些国有外贸企业在海外经营进出口贸易,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生产性投资比重有所提高。
进入90年代后,跨国经营主体进一步多样化。
目前,除了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境外投资额增长很快。
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为733.3亿美元,建立境外中资企业超过1万家,投资分布在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
仅2022年对外直接投资就达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6%。
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已达3万多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1800多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600多家。
从2022年开始的5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66%,对外承包工程年均增长25%,对外劳务合作年均增长11%。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境外中资企业(非金融类)的总资产已超过2000亿美元,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年实现利润177亿美元。
另据德意志银行2022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在未来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率可能超过20%,并将在2022年达到600亿美元,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中国的跨国公司群体已经出现。
跨国公司通常以一个国家为基地设立母公司,同时又在其他一个或多个国家设立不同的实体,接受母公司的管理、控制和指挥,从事各种经营活动,这样一种富有高度组织性的巨型企业客观上需要有高度严密科学的管理。
发达国家跨国经营具有雄厚的物力、财力、人力等优势,在资金、技术运用上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具有熟练的、规范的、科学的管理技术。
而我国境外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缺乏应有的经营自主权利,难以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做出灵活的反映,制约了企业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多为国内母公司的附属公司,在单一目标市场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缺乏组建战略联盟的意识;管理人员的选派被视为照顾或福利,综合素质差,缺乏企业家才能。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60eae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d.png)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引言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的跨国公司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跨国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文化差异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文化差异成为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的一个主要挑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惯、价值观和行业规范具有差异,这给跨国公司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策一:跨文化培训跨国公司应加强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合作,通过跨文化培训,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提高文化交流的效果。
对策二:灵活的组织结构跨国公司应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能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进行调整,与当地员工建立紧密的联系,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问题二:法律和政策环境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千差万别,这给我国跨国公司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对策一:加强法律风险管理跨国公司要建立健全的法律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当地法律法规的研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法律风险。
对策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跨国公司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国际组织合作,争取对我国企业有利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问题三:人才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跨国公司由于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人才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对策一:建立全球人才团队跨国公司应建立全球人才团队,吸引和培养具有跨文化背景和国际化经验的人才,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对策二:打破国界限制跨国公司应打破国界限制,建立全球化的人才流动机制,使员工有机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工作和学习,提升其跨文化管理能力。
问题四: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在国际市场上,跨国公司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环境。
对策一:提升品牌价值和知名度跨国公司应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提升品牌价值和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对策二:本地化市场推广策略跨国公司应制定本地化的市场推广策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精准定位目标消费群体,并灵活调整营销手段,提高市场占有率。
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77f35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1.png)
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日益繁荣,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化战略已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为了实现成功的国际化战略,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科学的战略规划。
本文将从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意义、战略选择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进行分析。
一、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意义跨国公司(MNCs)一般是指在国际上同时拥有生产、销售和管理能力的企业。
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对于公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跨国公司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企业,更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者。
因此,为了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跨国公司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的战略规划。
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企业竞争力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国家资源,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2.实现立足全球市场跨国公司通过国际化战略,可以实现立足全球市场。
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布局,跨国公司可以有效地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同时可以更易于获取国际市场的一些好处和机会,提供更多的选择。
3.风险分散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多元化布局可以帮助企业分散风险,减少对某一个国家市场的依赖度。
这种多元化布局不仅可有效地避免企业因国内市场状况产生的风险,而且还可以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风险。
二、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选择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选择和制定有着多种途径,如横向扩张、纵向一体化战略、收购战略等。
具体还可以分为国际化策略和地区化策略。
1.国际化策略国际化策略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开展国际业务来实现国际化,其中包括出口、投资和合作等多种方式。
出口是最基本的国际化方式,通过大量的海外销售,制定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质量标准,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取得国际化路径;投资则是通过跨国投资、绿地投资、并购等方式来实现国际化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获取地域和行业的优势,深化市场理解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完善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合作是指通过与海外企业合作,通过合作企业间的互动来发展企业的国际化,并通过合作化的方式在国际市场上扩张市场渠道。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4bb3b147a8956bec0975e355.png)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分析关键词:出口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对策摘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众多出口企业将获得进出口经营权,这意味着它们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由于某些出口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使得其面临着较多的风险因素。
在出口过程中要求我们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经营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一·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企业国际化经营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企业一般经营状况中的风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市场风险:市场变数极多,因市场突变、人为分割、竞争加剧、通货膨胀或紧缩、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原料采购供应等而事先未预测到的风险,导致市场份额急剧下降,或出现反倾销、反垄断指控。
(2)产品风险:因企业新产品、服务品种开发不对路,产品有质量和缺陷问题,产品陈旧,或更新换代不及时等导致的风险。
(3)经营风险:由于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股东撤资、资产负债率高、资金流转困难、三角债困扰、资金回笼慢、资产沉淀,造成资不抵债或亏损的困境。
(4)投资风险:各类投资项目论证不力、收益低下亏损、股东间不合作或环境变化导致项目失败。
同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因为其国际经营环境及国际管理的复杂性,使得国际化企业面对更多、也更为复杂的风险。
第一,随着国际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其地域上的分散性,给国际化企业的管理和人、财、物等交流活动的调控增加了困难。
一方面,子公司地域分散的多样性,有利于风险的分散;另一方面,管理和调控难度的增加,又带来了更多的经营和管理风险。
第二,国际政治环境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也对国际化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影响和制约。
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地区局势,是否有国家间的战争甚至世界大战或冷战等国际政治因素,直接决定了国际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时空条件。
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形势、国际金融走向和地区间经济差距等国际经济因素,也会对国际企业经营的效率与效果构成重要影响。
在国际化过程中所遭遇的经济风险的例子
![在国际化过程中所遭遇的经济风险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215cc49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5.png)
在国际化过程中所遭遇的经济风险的例子
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面临多种经济风险。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汇率风险:当企业进行跨国贸易时,涉及不同货币的交易,汇率波动可能会对企业的经济状况产生影响。
如果一个企业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当本国货币升值时,产品变得更昂贵,可能导致销售下降;相反,当本国货币贬值时,产品变得更具竞争力,但进口成本可能会上升。
2. 市场风险:进入新的国际市场时,企业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
例如,本地市场对某种产品可能需求不高,竞争激烈,或者本地消费者对品牌和文化有不同的偏好,这些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产生影响。
3. 法律和政策风险:不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差异巨大,涉及进出口限制、关税、税务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遵守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如果没有适应当地法规的能力和灵活性,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
4. 经济衰退和政治不稳定性:国际经济环境和政治形势的变化都可能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经济衰退可能导致需求下降,政治不稳定性可能带来市场不确定性和投资决策的困难。
5. 供应链风险: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可能依赖来自不同国家的供应商,这使得供应链更加复杂和脆弱。
一些因素,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或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或延迟,给企业的生产和交付带来风险。
这些只是一些可能的例子,不同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因其行业以及国际化程度的不同而异。
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应该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减少经济风险并提高成功的机会。
企业国际化战略与风险管理
![企业国际化战略与风险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40af3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4.png)
企业国际化战略与风险管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企业国际化已成为了越来越多公司的发展战略。
通过国际化,企业可以拓展市场空间,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但是,国际化也伴随着风险。
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风险管理这一重要环节。
一、企业国际化战略企业国际化战略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通过进行跨越国界的商业活动,从而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和利润的一种行为方式。
目前,企业国际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例如海外直接投资、跨国合作、跨国兼并等。
1. 海外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指的是企业直接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投资从而向跨国市场拓展。
这种方式适用于企业具有强大的资源和资本优势,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快速拓展海外市场。
2. 跨国合作跨国合作是指企业间由共同的目标或利益驱动而产生的合作,以实现某一共同的业务或开发新市场。
跨国合作可以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同时共享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
3. 跨国兼并跨国兼并是指外国企业或其资本与本国企业资本相结合,成为一个控股企业的过程。
这种方式可以快速获得新的技术、资本、人力、市场等资源,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二、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尽管企业国际化战略具有诸多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1. 国别风险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国别风险,它可能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文化风险等。
例如政治风险包括政策的多变,特定政客的干预以及游说等;而文化风险则包括语言障碍、审美习惯不同等。
2. 市场风险企业在海外拓展市场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商业风险,例如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产品滞销等。
此时,企业需要实施灵活的战略应对市场风险。
3. 人员风险企业在海外投资需要大量的人员支持,当企业面临招聘难度、管理难度以及员工流失等问题时,就面临人员风险。
三、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风险管理在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时,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在拓展市场前制定出计划,应对各种类型的风险问题。
1. 寻求合作伙伴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可以考虑与当地的企业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有助于降低市场风险,增强竞争力。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风险及防范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风险及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c46b5bc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6.png)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风险及防范跨国公司对外投资风险及防范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追求更高的回报率和资源配置效应,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公司的规划和发展战略,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因此跨国公司对外投资风险和防范已经成为研究和实践领域。
本文从跨国公司的外部环境及风险、跨国公司对外投资风险类型和防范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对跨国公司实施对外投资的管理实务有所帮助。
一、跨国公司的外部环境及风险跨国公司走向全球,必然要面临的是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对应的风险,这些风险与其活动范围、目标市场、文化信仰和法律框架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一)政治风险指跨国公司投资国存在的政治风险,如政治体制不稳定、政变或内乱、国内外交政策等问题。
因此,跨国公司必须对目标投资国的法律法规、文化习俗、政治稳定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进行深入了解,以规避政治风险。
(二)经济风险跨国公司投资国的经济风险包括货币风险、国家财务缺口、垄断等因素,同时国际经济关系的紧张和投资环境也可能对跨国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三)战略风险指跨国公司投资使集团整体战略的失败,如合资企业合作失败、战略冲突等。
因此,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的决策制定中要紧密结合整个集团的战略布局和公司的竞争战略,灵活应对外部因素的变化。
(四)操作风险指由于知识和技能缺乏、经验不足等原因,跨国公司在外国市场上进行投资所面临的风险。
同时对投资所在的国家的行业特征、市场状况等这些可能会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风险因素了解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风险类型及防范(一)政治风险防范措施1. 选定稳定的国家和地区。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稳定是很重要的,公司应该选择那些政治和经济系统稳定,法律法规相对完善和明确、民族宗教团结和谐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
2. 了解外部环境,确立合理的投资目标。
在进行对外投资前,应该进行对外环境的彻底了解,以此来决定适合于自己的投资领域和方式。
国际化营销法律案例(3篇)
![国际化营销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f576b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f.png)
第1篇一、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展开国际化营销。
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不仅要遵守我国法律法规,还要遵循国际惯例。
本文以某跨国公司产品召回事件为例,探讨国际化营销中的法律问题。
二、案例简介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在我国市场销售一款电子产品。
该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陆续出现质量问题,如电池爆炸、屏幕破裂等。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接到投诉后,展开调查。
经调查发现,该公司生产的该款电子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
为此,该公司决定在我国市场召回该款电子产品。
三、案例分析1. 跨国公司产品召回的法律依据(1)我国《产品质量法》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对其生产、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
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该条款明确了生产者、销售者对产品质量的责任。
(2)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对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应当保证其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该条款明确了生产者、销售者对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责任。
(3)国际惯例在国际上,跨国公司产品召回通常遵循国际惯例。
如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法》、欧盟《产品责任指令》等。
2. 跨国公司产品召回的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该条款明确了生产者因产品质量问题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该条款明确了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法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如果跨国公司产品召回事件涉及犯罪行为,如故意隐瞒产品质量问题、欺诈消费者等,生产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当前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安全与风险管理
![当前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安全与风险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e49631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b.png)
当前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安全与风险管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化的趋势,企业面临的安全和风险挑战日益增加。
企业安全与风险管理成为了企业的核心问题,也是企业管理的关键之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安全和风险管理不仅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还需要更加全球化的思维和方法。
1. 国际化带来的企业安全挑战国际化的趋势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安全挑战,比如信息安全、网络攻击、知识产权侵权等。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企业要面对不同国家的法律和文化差异,必须遵循不同的规则和标准,面对不同的安全法规,防范外部安全威胁和内部安全隐患的花样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应对企业安全挑战成为了企业安全和风险管理的关键点。
2. 企业如何实现全球化安全团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有效应对安全挑战,企业必须实现全球化的安全团队。
全球化安全团队需要在不同地区设立安全分支机构,招聘当地的安全专家,掌握当地的安全法规和文化差异,在风险和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并且协同其他安全团队迅速解决问题。
同时,企业还需要通过培训和知识共享,提高全球化安全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响应速度,实现真正的全球化安全管理。
3. 企业如何建立全球化安全标准为了应对全球化的安全挑战,企业需要建立全球化安全标准,使得企业在不同地区都能够依据相同的标准进行安全和风险管理。
全球化安全标准需要包括不同国家的各种安全法规和标准的综合,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要求和业务特点进行制定。
同时,在制定全球化安全标准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业务特点,逐步推进标准化进程。
4. 投资及人力资源的分配企业安全和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投资和人力资源。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加合理调整安全和风险管理的投资和人力资源,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并保障全球化的安全团队的运作。
同时,企业还需加强安全专家和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管理层充分认识到安全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保障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持续投入。
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趋势下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趋势下的风险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622c2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0.png)
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趋势下的风险及对策分析一、背景与概述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跨国经营已成为一种主流模式,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
本文将探讨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趋势下的风险以及对策,以期为企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风险分析在制造业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会遇到各种风险。
以下是企业可能面临的一些风险:1、汇率风险在跨国经营中,汇率波动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很大的损失。
如果企业所在的国家货币贬值,那么其进口成本将会增加,同时其出口的货币收益也会减少。
2、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政治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威胁。
政治不稳定、政策变化、战争和恐怖主义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潜在威胁。
3、市场风险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企业面临各种市场风险。
例如,由于文化差异,产品可能无法适应当地市场,销售不畅;或者竞争激烈,价格战频繁。
4、人力资源风险跨国企业需要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人和员工,在招聘、培训、管理等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
同时,法律规定的劳动力市场也存在差异,许多企业在招聘时会面临麻烦。
三、对策分析想要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成功,企业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帮助的措施:1、采取对冲措施来降低汇率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一些资产和负债保值交易的方法,如远期合约和期权交易,来降低汇率波动的影响。
2、合理评估政治环境,降低政治风险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其所在国家的政治环境,以及涉及的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同时,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的政治风险。
3、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企业应该持续地监控市场变化,调整产品/服务的定位和销售策略,以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
此外,也可以尝试更改制造和分销的策略,以适应当地的政策和法规。
4、招聘、培训和管理策略的变化企业需要制定适合当地的招聘、培训和管理策略,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优势和特点。
此外,还应该了解当地的法规和行业规定,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全球化经营视角下的风险管理战略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全球化经营视角下的风险管理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9a089f62a98271fe910ef908.png)
财会研究5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全球化经营视角下的风险管理战略于多(长春市滕信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00)一、风险管理贯穿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各环节1、投资活动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关键一环,投资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对于跨国公司来讲,要从全球战略出发,组织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投资决策成为企业财务决策的核心,对投资风险的管理要渗入到企业财务活动的各环节。
2、筹资活动企业筹资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投资,由于筹资方式的不同,所用资金付出的代价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筹资活动中,要充分考虑东道国的外汇风险及政治风险,据此来衡量各种筹资方式的利弊,采取合适的方式,为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3、利润分配活动在企业利润的分配决策中也要渗透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合理安排企业的利润分配方案及股利政策,针对企业的投资风险以及企业各种筹资方式资金成本的高低,来确定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
反过来,企业的分配政策也影响了融资决策问题,这就迫使我们认真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实现资金的最优利用,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财富最大化。
4、资金运营活动一般而言,一国之所以资本输出,是由于它在别国的利益高于本国,直接投资的利益的高低由许多因素决定。
跨国公司内部存在大量的母子公司和不同子公司之间资金流入流出,无法掌握跨国公司内部企业间非正常地大量转移资金,无法掌握企业集团整体的现金流量的趋势、规模和质量,更难以准确分析信贷资金的真实去向和还款来源、价格、资金、利润转移等,很难判断和把握风险。
如果不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跨国公司将面临风险事件的发生和风险损失的产生,这些风险将影响企业跨国财务活动的开展,甚至导致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失败。
因此,把风险管理落实到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全球经营战略思想下的风险管理战略全球经营战略,是指跨国公司从全球长远的角度,利用SWOT 分析方法,以机会分析和风险分析评定现在与未来的环境,用优势分析和劣势分析估量公司的现状与趋势,设定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以全球性竞争为出发点,考虑来自世界各地的激烈竞争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因素,进行全球性战略部署,合理配置和使用各项有限资源,有效进入各种竞争市场,以获得全球性、长期的、最大化利益的经济行为。
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基于比亚迪海外投资的分析
![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基于比亚迪海外投资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c4ab6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7.png)
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基于比亚迪海外投资的分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发展,国际化已经成为企业的发展趋势,众多中国企业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国际化进程。
全球外汇市场的波澜起伏和变化莫测,涉外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遭受的外汇风险越来越强烈。
同时在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开始从固定汇率制度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扩大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即日起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使得我国从事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挑战日益艰巨。
本文以比亚迪公司为例,结合比亚迪公司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进展全面、系统分析了比亚迪公司外汇风险的管理现状并选取外汇风险操作实例作为补充,对比亚迪公司既有的外汇风险管理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根据其在外汇风险管理战略、组织结构设置、管理方法和途径以及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地提出了从提升外汇风险意识、优外汇风险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合理选择避险方式、继续发挥自身创新优势等方面来改进比亚迪公司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
希望在帮助比亚迪公司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同时,对我国的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能起到良好的参考作用。
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
![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a683f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5.png)
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们的国际化战略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全球化经济趋势下,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模式、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过程、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的优缺点以及在全球竞争中的战略定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模式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模式主要有三种:全球一体化战略模式、多元化战略模式、本地化适应战略模式。
全球一体化战略模式是比较常见的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模式。
它强调的是把全球市场看成一个整体,统一生产、销售和管理。
这种模式对于跨国公司的标准化产品和服务非常适用,如世界知名品牌可口可乐、麦当劳等。
其优点是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向全球市场输出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
多元化战略模式是将各种资源和产品分别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生产和销售。
这种模式对于跨国公司的多元化产品生产和销售非常适用,如通用汽车、希捷等。
其优点是生产成本较低,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增强对市场的控制力。
本地化适应战略模式是跨国公司依据不同区域、市场和文化环境而采取不同的产品开发、营销和服务策略。
这种模式对于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寻求与地方商业、文化和消费者的互动非常适用,如宜家、耐克等。
其优点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打造更好的品牌口碑和信誉,同时降低文化冲突和地缘风险。
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过程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全局战略规划: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目标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制订合适的市场进攻策略。
2、资源整合配置:合理整合公司自身资源,尤其是人才和技术资源,加快区域和国际化发展。
3、管理体系优化:调整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架构,统计管理,分散决策,提高组织效率和产品质量。
4、企业文化融合:健全和发展企业文化,使其符合跨越时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要求,形成一种跨文化的团队合作精神。
企业国际化经营与风险控制
![企业国际化经营与风险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00d55840975f46526d3e104.png)
企业国际化经营与风险控制企业国际化经营与风险控制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速,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深入,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逐步加大,尤其是已经发生的多起诸如中航油巨亏5.5亿美元、中国工人在阿富汗被杀害等震惊世界的事件,凸现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防范能力仍有待加强。
关键字:国际化经营风险风险控制一、国际化经营及其模式企业层面的国际化,往往被称为国际化经营。
所谓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更好的资源、更多的利润,突破国家限制,以世界市场为导向,国际性地利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实现产品交换国际化、生产过程国际化、信息传播与利用国际化以及企业组织形态国际化的过程。
其特征是将地区性、传统型、封闭型的国内经营活动发展成为全球性、创新型、开放型的跨国经营活动。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企业国际化经营基本模式有不同的划分。
按企业对其海外分支机构的控制程度不同,企业国际化经营基本模式可分为贸易式国际化经营、契约式国际化经营和投资式国际化经营三种。
贸易式国际化经营模式是指通过代理商(经销商)或直接设立境外销售分支机构(子公司)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这是对外国市场介入程度最小的一种国际化经营模式。
契约式国际化经营模式是指通过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技术协议、服务合同、管理合同、工程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生产协议等方式,转移技术、商标、经营方法、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
其中,对外承包工程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目前常用的方式,特许经营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最有发展前途的方式。
投资式国际化经营模式,即通常所说的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采取绿地投资、跨国并购以及战略联盟等形式转移各种经营资源的方式,在目标国家或地区建立子公司,并享有一定的控制权和所有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绿地投资在投资式国际化经营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跨国并购及战略联盟已成为企业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保持有利竞争地位而更乐于采用的国际化经营方式。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a064c2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9.png)
定期报告外汇风险管理情况,以确保管理层了解外汇风险状 况并做出相应决策。报告应包括风险敞口、风险测量方法、 风险管理策略等。
CHAPTER 03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控制措 施
建立外汇风险管理制度
1 2 3
制定明确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
明确外汇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策略和措施, 为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提供指导和规范。
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
包括外汇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报告等制度, 确保公司在面临外汇风险时能够及时发现、评估 和控制风险。
建立外汇风险内部审计机制
定期对外汇风险管理进行内部审计,确保公司外 汇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实施外汇风险管理培训计划
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01
通过培训计划,提高公司员工对外汇风险的认识和意识,培养
专业的外汇风险管理人才。
学习先进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
02
通过培训计划,让公司员工学习到先进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和
技巧,提高外汇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知识库
03
通过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知识库,为公
司的外汇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建立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流程
制定明确的外汇风险管理流程
CHAPTER 04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监管政 策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监管政策
实行外汇登记制度
要求跨国公司进行外汇登记,并按照规定报送有关报表和 资料,以便了解跨国公司的外汇情况和控制外汇风险。
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要求跨国公司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并按照规定向国家外汇 管理局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以便控制外汇风险。
金融机构的监管政策
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897917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3.png)
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关注国际化的战略,以在全球市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这种国际化战略已经成为了许多跨国公司的主要战略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关注跨国公司国际化的战略,并从国际化的战略及其优缺点、战略执行的成功因素、以及新兴市场的挑战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国际化的战略及其优缺点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选择国际化战略的好处非常明显。
首先,国际化可以帮助企业进入其他市场,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其次,跨国公司可以借助国际化战略来降低其生产成本,以提高其效益;最后,通过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企业可以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商业风俗、法律制度等知识,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的需求。
虽然国际化的战略带来的好处很多,但是也有劣势。
首先,无论是财务、人力还是时间成本,跨国公司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之前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其次,跨国公司在处理国际业务时需要解决文化差异、政治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这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
二、战略执行的成功因素尽管国际化的战略可以为跨国公司带来巨大的好处,但要想取得成功,则需要遵守一些重要的原则,并且在实施战略时要考虑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跨国公司必须确定其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并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不同的国际化战略。
其次,成功的跨国公司需要拥有足够的资源,包括资金、人力、技术,以及管理、生产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最后,成功的跨国公司应该建立一个适当的经济体系和管理体系,以便有效地分配资源和实现成本效益。
三、新兴市场的挑战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然而,与此同时,新兴市场还存在许多挑战,需要跨国公司才能更好地应对。
首先,新兴市场的商业环境和文化背景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跨国公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了解新兴市场的政策、法律和文化习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其次,新兴市场存在着政治和财务不确定性等风险,这对跨国公司的业务运营和扩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迪斯尼第一家主题公园在加利福尼亚建成开张以来,迪斯尼主题公园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随后迪斯尼开始了国际化进程,1992年,投资总额37亿美元的欧洲迪斯尼乐园建成并投入运营。
然而,它在一开始就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如游客人数比预计少10%,每个游客的人均花费量比在日本少一半;客房出租率比在美国低一半还多;法国当地媒体的消极报道,使公司公众形象不佳;持续不断地出现法国农民的抗议活动,因为法国政府为建设迪斯尼主题公园侵占了大片农民的土地;一些工作人员抵制迪斯尼的管理风格及服饰规范;建设成本大大超出预算,经营亏损达到10亿美元,使其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迪斯尼这样一个如此大型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诸如此例的问题,对于广大的跨国公司而言风险和风险管理的问题更是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
一、跨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六大风险来源跨国企业国际化的风险是指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所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目标相背离,甚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它包括了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及国内、国际一切政治、经济、市场、社会、文化因素、人员的变动给企业经营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本文将跨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归结为文化风险、政治风险、财务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这四大类。
1、文化风险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满足需求与欲望的顺序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和努力程度,决定了供应者、竞争者、客户与跨国企业发生业务往来的方式和偏好、以及与跨国企业进行竞争的战略、策略和技巧,还对跨国企业的其他环境因素如政治、法律、经济等发生作用。
因此,在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文化差异与多元文化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
研究表明,当今许多跨国企业尽管不乏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以及高素质的员工,却往往未必能稳操胜券。
分析企业国际化经营成败的众多实例,文化因素一直是企业能否顺利实现国际化战略、达成预期目标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企业在国际化经营实践中,也日益感觉到文化风险对企业的重大影响。
例如,中国青岛啤酒集团已经在南非建立投资企业从事跨国经营,在谈到风险时,总经理金志国认为国际间的文化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由于中非文化的巨大差异,如果不能对文化风险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有效的管理,企业将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导致其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陷入困境。
托姆麦克安(ThomMcAn)是孟加拉一家最近开业的鞋业公司。
当公司的鞋刚刚走俏时,就发生了一场暴乱,由此导致50多人受伤。
事件的原因是:印在每只鞋鞋底上的字迹是模糊的托姆麦克安签名,但看起来很像阿拉伯语中草写的“Allah”(上帝)。
在穆斯林世界,脚,特别是脚底被认为是不干净的。
在这种情况下,似乎该公司要通过让孟加拉人将上帝的名字踩在脚下来亵渎上帝。
类似的文化误解的例子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还有很多,它们轻则带来误会,重则导致冲突而使跨国经营目标难以实现。
2.政治风险有关政治风险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斯特芬·H ·罗伯克(Stenfan H.Robock)在一篇有影响的论文——《政治风险:识别与评估》中,对政治风险提出这样的看法:国际经营中的政治风险存在于:其一,经营环境中出现一些不连续性;其二,这些不连续性难以预料;其三,它们由政治变化所带来。
经营环境中的这些变化必须具有对某些企业的利润或其他目标有重大影响的潜在可能性时才构成“风险”。
杰夫利·西蒙(Jeffrey D.Simon )则在其1982年发表的《政治风险评估:过去的倾向和未来的展望》一文中认为,政治风险可视为政府的亦或社会的行动与决策,或源于东道国或源于其外,对有选择的或者大多数国外经营与投资产生不利影响。
1988年,丁文利在其论著《多国风险评估与管理》中,则将政治风险定义为“环绕某一国际项目或企业的设定经营结果(收入、成本、利润、市场份额、经营的连续性等)而可能源自于东道国政治、政策、亦或外汇制度的不确定性的非市场不确定或变化。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与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Chevron Corp.)争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联合石油公司(Unocal Corp.优尼科)的交易当中,政治风险可谓成为最终导致中方落败的重要因素。
因为美国不仅传统上相当重视对外资的政治安全审查,而且某些政治势力将中国视为唯一潜在战略对手。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个外资政策最自由的国家,由于泛政治化倾向突出,可能是发达国家中政治风险最高的国家,之些因素都应该在决策之初得到认真的考虑。
另外,像美国“911”事件以后,因为美国政治态度的转变导致了很多跨国企业经营状况直接受到严重波及,从而导致之后美国经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萧条状态。
3、财务风险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全球化过程中财务的整合管理也存在相当多的风险,值得企业重视。
从外部因素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风险因素:存在资金市场不发达,自己筹措困难,成本高;东道国银根紧缩,资金缺乏;税收政策改变。
从企业内部因素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风险因素:资本过小;信用降低;投资过大;周转资金不足。
而除了以上显性的财务风险之外,另外还存在一种隐性财务风险,它是针对跨国公司财务风险的特点提出来的,是识别和评价风险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指企业的非财务指标。
因此,隐性财务风险也可以被称作非财务指标财务风险。
隐性财务风险不容易被识别,通常不被重视,其危害程度暂时不大,但是通过风险的扩大和传递危害程度递增。
显性财务风险是由无数个隐性风险能量的传递发展而来的。
量变过程中的隐性风险的危害程度根据远离质变的距离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距离质变近的隐性风险往往比距离质变远的隐性风险危害大。
目前对于跨国经营的隐性财务风险难以准确计量,对这方而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可采用集成的思想与方法。
4、人力资源风险所谓人力资源方面的风险,这里主要考虑的是由于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针对海外子公司的人力资源安排而言的,其中的风险主要涉及到选择国外分、子公司的高官层的不当会导致子公司无法有效按照母公司的战略意图进行运作;在日常监管、绩效考核制度的健全与否也是风险来源之一;另外就是如何保证所培养的外派的经理人队伍的归属感。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财富,有效的防范人力资源风险是跨国企业能够得以长远发展的有效保障。
TCL与阿尔卡特的合资公司TA(TCLAlcatelMobilePhoneLimited)成立之初曾经拥有超过5500万欧元的现金和总计1亿欧元的各种资产;但八个月之后,它就亏损已超过6.6亿元。
按1欧元约合10.6元计,TA公司不到三个季度便蚀光了TCL拿出的5500万欧元“嫁资”。
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何在?对任何一个身在法国的公司,雇员都是一等一的大问题。
“解雇10名员工可能就是报纸头条!”从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看,截至2006年6月底,共有677名全职员工和222名合同制员工,其中588人均为专业研发人员,其余103人从事销售或营销。
如何处理这些员工是TCL非常头痛的问题。
人力资源风险问题在这里得到突显。
5、外汇风险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定》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
于是各国的货币汇率频繁变动,并且经常大幅进行变动,正是如此,各国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就会产生外汇风险。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经济交易的主体就无法回避外汇风险这一问题。
百富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Peregrine Investments Holdings Limited)成立于1988年底,由集团主席杜辉廉和董事兼总经理梁伯韬在香港创办。
集团主席杜辉廉先生在财经服务业积累了30余年经验,梁伯韬先生在企业融资顾问方面已纵横十五个春秋。
然而风云变幻雏鹰折翼然而就在百富勤正欲振翅高翔,去拓展国际资本市场之时,适逢东南亚金融危机徘徊于港岛,亚洲货币市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1998年1月12日下午5时,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百富勤投资集团公司发出公告:"百富勤已委托罗兵逊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清盘人,进入法律程序进行清盘。
"——这意味着亚洲(除日本外)最大的独立上市投资银行——百富勤已宣告破产。
6、技术风险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跨国企业的技术转移对于子公司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不能有效估计或者预测技术风险,一方面可能导致高技术低收益的状况,另一方面,可能会有技术外溢效应所产生的对跨国企业自身发展不利的影响。
在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过程中,尤其是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跨国公司需要将技术风险,放在企业开外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行考虑。
索尼以技术至上主义和功能创新能力著称于世,在消费电子方面,是全球最优秀的企业之一。
但是,新技术和新功能的领导者,必须承担起培育市场的责任。
索尼在随身听之后,创新产品的市场拓展就再也没有打过漂亮仗了。
其比较重要的原因在于索尼将创新市场与成熟市场中技术风险的考虑不足,使得其地产地销,高价格,高成本,低利润的战略无法抵御技术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打击。
二、跨国公司国际化进程中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风险管理是跨国公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跨国公司的财产安全和经营效益。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认识、衡量、预测和分析,准确把握企业经营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多的安全保障,或使损失降至最低水平。
风险管理一方面要控制、减少风险产生的影响和损失,另一方面也要控制那些被认为是产生风险的原因的行为与事件。
跨国公司国际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有: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企业对付风险的最彻底的方法。
有效的风险回避可以完全避免某一特定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而其它方法仅在于通过减少损失概率与损失程度,或减少风险的财务后果,来减少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潜在影响。
例如,当跨国公司了解到A东道国存在着政治风险时,可将原定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该国市场的计划改为对B东道国的投资进入,从而回避A国的政治风险。
但是,风险回避方法的实际应用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它常常涉及到放弃某项经营计划或经营活动,从而失去与这一计划或活动相伴随的利益,或者回避了某一风险,又导致了另一风险的产生。
国此,风险回避方法的运用有其适用条件:一是某特定风险所致的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都相当高;二是应用其他风险管理方法的成本超过了其产生的效益。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对企业不愿放弃也不愿转嫁的风险,设法降低损失概率或设法缩小损失幅度的控制技术。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控制风险发生时的损失程度。
控制风险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在损失发生前为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各种具体措施,也就是设法消除或减少各种风险因素,以降低损失发生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