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题材电影的经济学解读
电影产业经济学
![电影产业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c3100ed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8.png)
电影产业经济学浅谈中国电影产业—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电影产业从经济学角度看,电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发展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其商业运作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必然要遵循固有的规律,即电影的“产业化发展”。
《产业经济学》中指出,“产业”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所谓电影产业,就是所有与电影这一产品相关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近几年来,电影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影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电影生产数量、电影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影融资方式和经营方式起了深刻的变化。
但是我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若站在全球化视角下,从总体上考察我国电影产业,不难发现我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仍存在着种种问题,我国电影产业的总体而言产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市场分散、条块分割、资源配置极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我国电影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规模效益;各地院线虽然区域集中度高,但是竞争能力还是非常小。
市场结构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它的衡量指标包括:(1)行业集中度(Co ncentratio n ratio) (2)洛伦兹曲线(Lo renz curve) (3)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4)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 ahl-Hirschman ind ex) (5)熵指数(Entrop y ind ex)。
由于中国电影企业自身规模较小的原因, 在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差异化方面的弱势导致规模经济性不能得到有效体现。
在SCP分析中,市场结构因素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而合理的市场行为选择也将改善市场绩效。
一、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根据贝恩在产业组织论中将产业的集中度类型划分等级,我们可以基本确认中国的电影制片业的产业集中度属于寡占型(市场集中度C R4≥30),竞争程度不高,产业规模经济效应没有得到有效显现。
电影产业及其市场经济模式
![电影产业及其市场经济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b3a30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5.png)
电影产业及其市场经济模式近年来,电影产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电影产业的市场经济模式,以及它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
一、电影产业的市场经济模式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分支,与传统的制造业有着很大的不同。
制造业生产的产品是有形的,而电影产业生产的作品是无形的。
电影产业的主要产出是影片和电视剧,这些作品的质量、口碑和票房是衡量该产业成果的主要指标。
在市场经济模式中,电影产业面临着两个主要挑战。
首先是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其次是影片制作成本的不断增加。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电影产业采用了多种市场经济模式,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回报率。
1. 发行模式电影的发行是指将制作好的影片通过合法手段提供给观众观看的过程。
发行市场包括院线、网络短视频平台等,这些渠道的利润收入主要来自于票房和广告等收入。
近年来,随着网络视频行业的兴起,影片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在线观看,这种模式被称为“网络放映”。
2. 投资模式在电影投资模式中,资金提供者通常是影片制作公司和电影投资公司,他们将投资资金用于电影制作、宣传和发行上。
制片人则会向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回报,通常是电影票房的一定比例或确保投资回报率。
3. 品牌合作模式品牌合作模式是指一些广告公司或品牌商与影视公司合作制作影片,以此为品牌宣传和营销提供支持。
这种模式的目的是通过与影视作品的结合增加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量。
二、电影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电影产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电影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文化水平,也能够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1. 市场利润电影产业市场规模及收益不容小觑。
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规模逐年上升,2017年票房总收入超过500亿,2018年更是创下票房621亿的新记录。
这也说明了电影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成功的市场。
2. 文化现象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和影响力。
让子弹飞出的经济学
![让子弹飞出的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f46193f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e.png)
让子弹飞出的经济学《让子弹飞出的经济学》这部电影极富中国式的幽默和奇思妙想,探讨了个体与整体、市场与政府、公平与正义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一些社会和政治现实。
电影中的经济学思考着眼于市场的运作机制、政府的角色和作用、公平的实现途径等问题,启示了人们对于中国式经济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的思考。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电影中的经济学思想。
一、市场的运作机制电影中反映了市场用户的利益追求与市场经济自发性运作之间的矛盾以及市场规则与扭曲之间的关系。
李幼斌饰演的庸医马邦德,抓住了当地人因为医疗资源严重匮乏,而对任何能治好病的医生大肆奉承的心理,大肆敛财。
但是由于张家被他们骗走了一批竹鸡,张家非常愤怒。
于是,任达华饰演的麻匪“洪金宝”决定报仇。
麻匪成立了一个剧团,原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庸医永远不敢再来骗张家,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千奇百怪的手段,他掌握了庸医自己的身份,从而将庸医逼到了一个乡镇偏远的革命区域,成为了革命军医。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给我们展示了市场资源分配的一些规律,例如市场需求的产生与市场价格的形成,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冲突,以及自由市场经济中市场规则形成的复杂性等。
对于庸医而言,他能够大赚一笔是因为当地的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病人的需求十分迫切,他因此能够任意哄抬价格。
但是这种现象带来的效果是高昂的治疗费用,失去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和声誉。
对于张家而言,他们的需求是找到能治好他们的宝贵的竹鸡,他们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
但是这也使得庸医可以轻易地欺骗他们,他们爱财轻信的心理被庸医钻了空子。
电影中的麻匪“洪金宝”最终利用了这种市场规则,将庸医从他的利益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中的故事以一种悲剧,讽刺了市场规则扭曲带来的后果。
二、政府的角色和作用电影中的政府主要反映于地方官员、警察和革命军等,强调政府对于市场规则的制定、执行和监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地方官员几乎满口“法制”,“依法治国”,却几乎不思政策的科学性,带来一系列的舞弊、异常和混乱。
商业电影类型赏析 织构
![商业电影类型赏析 织构](https://img.taocdn.com/s3/m/debbffb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0.png)
商业电影类型赏析织构商业电影作为一种主要以盈利为目的的电影类型,在电影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商业电影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着电影制片方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地位。
本文将从商业电影的定义、特点和赏析等方面探讨商业电影类型。
商业电影是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电影类型,它的制作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赚取票房收入和商业赞助。
商业电影的主要特点包括制作精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演员阵容强大、宣传推广力度大等。
商业电影通常注重市场营销策略,通过制作精良的预告片、海报和宣传活动来吸引观众的关注,以取得较高的票房收入。
商业电影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爱情片、动作片、喜剧片、科幻片等。
每种类型的商业电影都有其特定的受众群体和市场需求。
例如,爱情片通常以浪漫、感人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的情感共鸣;动作片注重刺激、紧张的场面和精彩的打斗动作;喜剧片以幽默、搞笑的情节和角色形象引发观众的笑声;科幻片则以奇幻、想象的视觉效果和科技元素吸引观众的好奇心。
商业电影的赏析不仅仅是对电影本身的欣赏,更是对电影市场和观众需求的洞察。
商业电影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差异化。
商业电影的成功往往离不开好的故事情节、精彩的演员表演、出色的导演和制作团队、以及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商业电影的制作方需要深入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以提供符合观众口味的电影作品。
商业电影的赏析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故事情节的紧凑性、角色形象的塑造、视觉效果的呈现等。
商业电影的故事情节应该紧凑、吸引人,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角色形象的塑造要生动饱满,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视觉效果的呈现要精美细致,能够给观众带来震撼和享受。
商业电影的赏析还需要考虑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反映。
商业电影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产品,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观众,更是通过电影的方式传递社会价值观念和人文关怀。
商业电影的成功往往能够引发社会热议和思考,对社会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商业电影作为一种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电影类型,在电影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出好戏里面的经济学知识
![一出好戏里面的经济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7fa0d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5.png)
电影《一出好戏》是一部融合了喜剧、爱情、冒险等元素的影片,其中也涉及了一些经济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在电影中体现的经济学概念:1. 稀缺性:在电影中,人们流落荒岛,资源稀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有限的食物和水。
这反映了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概念,即资源有限,而人们的欲望无穷,需要做出选择和取舍。
2. 生产与消费:在岛上的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食物和水,这体现了生产的概念。
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交换和分配,这又体现了消费的概念。
3. 价值与价格:在电影中,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价值,人们通过劳动和交换来获取自己需要的物品。
这体现了价值和价格的概念。
4. 供需关系:在岛上的人们通过劳动来生产食物和水,同时也需要消费食物和水来维持生命。
这体现了供需关系,即生产者提供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则消费这些商品和服务。
5. 市场机制:在岛上的人们通过交换物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体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等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
6. 货币与交易:在电影中,人们通过货币来进行交易和交换,这体现了货币和交易的概念。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7. 经济增长:电影中描述了人们通过劳动和创造来增加生产和消费,这体现了经济增长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产出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8. 产权与制度:电影中描述了人们通过制定规则和建立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这体现了产权和制度的概念。
产权是指对特定物品或资源的排他性权利,制度则是指一系列规则和约束条件,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竞争。
总之,《一出好戏》这部电影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通过荒岛求生的故事情节展示了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电影经济学原理
![电影经济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42d9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7.png)
电影经济学原理
电影是一种商业产品,制作和投资电影需要考虑经济学原理。
影片的制作成本、票房收入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都会对电影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首先,制作成本是电影经济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电影拍摄过程中涉及到人员、设备、场景等各种成本,这些制作成本直接影响着电影的投资回报率。
制作成本高的大制片公司通常会规避风险,选择拍摄更加商业化的作品,以保证资金的回收。
其次,票房收入对电影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
票房收入主要来自于观众购票,而观众购票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口碑、演员阵容、宣传等。
制作商通常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来确定电影类型和制片方向,以提高票房收入。
另外,电影市场需求也是影响票房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观众对电影类型的需求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制作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电影制作和投资策略。
此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差异也需要考虑,不同地区观众对电影类型和题材的偏好有所差异。
总之,电影经济学原理涵盖了制作成本、票房收入和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制片商需要根据这些原理来评估电影的商业潜力,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只有在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的平衡中,电影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电影中的经济学元素与社会价值
![电影中的经济学元素与社会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57e60b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5.png)
电影中的经济学元素与社会价值电影作为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形式,不仅仅是为观众提供娱乐和消遣的途径,同时也通过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达了许多有关经济学的元素和社会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电影中经济学元素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以不同的电影案例为例进行分析。
一、市场竞争与经济效益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许多电影中常见的经济学元素之一。
电影中的竞争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层面,比如商业竞争、劳动力市场竞争等。
以电影《华尔街》为例,该片通过展现华尔街金融界的竞争与利益冲突,揭示了金融市场的规则和利益驱动。
主角戈登·格克(Gordon Gekko)的形象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企业家形象,他通过竞争和市场操作来获取巨额财富。
这部电影从一个微观的层面,揭示了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和金融交易中的利益冲突,让观众对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资源配置与公平正义资源的配置和分配在经济学中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电影中经济学元素的另一个方面。
电影中的资源分配可以涉及到财富、权力、机会等方面的问题。
电影《社交网络》以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为主角,讲述了他创办Facebook的故事。
这部电影着重探讨了权力与资源的分配问题。
马克通过自己的天才和努力,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权力,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和道德困境。
这个故事在思考资源分配的公平和正义的同时,也提出了关于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深刻问题,使人们对资源配置和社会公平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三、消费与生活方式电影中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也是经济学元素的一个重要方面。
电影中的角色和情节不仅仅是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也代表着特定的消费类型和生活方式。
例如,电影《大都会》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活,其中包括了当时的社交场景、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这部电影通过展示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以及上流社会的奢华消费,揭示了社会等级和消费文化的重要性。
观众可以通过电影中的场景和服装等细节,了解当时社会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反思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消费习惯。
电影产业的商业模式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电影产业的商业模式及其经济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e2fb5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3.png)
电影产业的商业模式及其经济效益分析第一章电影产业概述电影产业是指从影视作品的创作、制作、发行到营销和展示的全部环节。
电影产业的产值和发展速度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文化产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我国,电影产业也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随着大众娱乐需求的增加和科技的进步,电影产业的商业模式也日益复杂多样。
商业模式指的是企业营销电影产品或服务的方式和方法。
各个环节中不同的商业模式互相作用,在电影产业内形成了一种复杂的产业链。
第二章电影产业商业模式的分类及特点2.1 电影制作商业模式电影制作商业模式将电影作品创作、制作、后期制作以及投资分成不同环节。
这种模式下,投资方、编剧、导演、制片等以不同方式获取收益,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风险。
2.2 电影发行商业模式电影发行商业模式主要包括院线发行和非院线发行。
院线发行主要是通过影院放映电影获得收益,非院线发行则是利用电视台、网络、DVD等途径发行电影。
与之相应的,院线发行的电影需要制订影片的上映规划,而非院线发行则需要和电视台协调播出时间。
2.3 电影营销商业模式电影营销商业模式包括电影宣传、票务售卖、公关、授权等方式,通过建立电影品牌、触及观众群体、赞助商合作等活动提高电影的知名度,以达到营销目的。
第三章电影产业商业模式及其经济效益分析3.1 电影制作商业模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制作环节是电影产业中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在制作商业模式中,投资方对电影的投入成为影响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投资方的投入超出了电影实际的经济收益,则低效益的电影必然会对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制作商业模式也给电影人的收益制度带来了一定的变化。
在传统电影制作中,电影的收益主要通过电影票房分成和版权出售收益实现,而在制作商业模式中,著名的演员和导演可以通过预付工资和分红收益的方式直接获得部分投资方投入的金钱收益。
这一模式也促进了电影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创新。
3.2 电影发行商业模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发行环节是电影产业中产生经济效益的第二个环节。
经济学与电影产业
![经济学与电影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b385a26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2.png)
经济学与电影产业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学是一个无比重要的学科,而电影产业则是娱乐文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对电影产业的影响,并分析电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一部分:经济学在电影产业中的应用经济学为电影产业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
首先,供求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影市场的运作机制。
供应方面,电影制片方根据市场需求制作电影,并为观众提供各种类型和题材的作品。
需求方面,观众的消费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偏好、宣传推广和票价等。
通过理解供求关系,电影制片方可以更好地调整电影产量,以确保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其次,成本收益分析是电影制片方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工具。
制作电影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帮助制片方评估投资风险并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制片方确定合适的票价和销售策略,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利润。
最后,市场结构理论对电影产业的组织方式有着重要的解释作用。
电影市场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少数大型制片公司垄断了市场份额。
这种市场结构会对电影的制作、发行和营销策略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学家通过对市场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垄断市场是如何形成并对市场参与者产生影响的。
第二部分:电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电影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贡献。
首先,电影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电影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各个环节,如编剧、导演、演员、摄制组等,这些职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许多人们的生计来源。
其次,电影产业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不可忽视。
许多电影的取景地成为了旅游的热门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往参观。
这为相关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外,电影产业还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产业链的发展。
配套的影视设备、服装、餐饮等行业都因电影产业的发展而蓬勃兴起。
这些产业的繁荣,进一步增加了就业机会和相关产业的增值。
第三部分:电影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尽管电影产业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这20部电影可以学到的商业社会必须的经济常识
![这20部电影可以学到的商业社会必须的经济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d819672f18583d04864591c.png)
这20部电影可以学到的商业社会必须的经济常识,以及每天都发生着的经济欺诈。
这20部电影都是英语国家孩子在学习商业知识方而必须看的影片。
苴中包括哈佛商学院一直排第一位的《华尔街》,还有沃顿商学院排第一位的《Trading place》。
斯坦福要求商科学生必须看的《boiler room》。
总之,一一看后,算是真正懂了一点西方商业的本质。
1、Wall Street (华尔街)(1987)内部交易是违法的,不违法怎么能够发财。
关键看如何违法同时可以掩希。
不看这个影片怎么能够随便进入股市。
2、Glengarry Glenn Ross (拜金一族)(1992)当房地产进入萧条的时候,美国的房屋中介的销售顾问都在忙什么?他们如何利用数据库,如何门到门地将房地产销售出去。
如何在箫条期包装房地产,如何瞄准新婚家庭的住房需求,如何对准投资需求?看了才知道,如今的美国房地产萧条肯疋不会是问题。
3、Trading Places (颠倒乾坤)(1983)经济是交易行为的代名词。
只要有交易,就需要学会评估交易是否合算,就需要透视交易对方内心的秘密。
交易中学到三个核心法则,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如何地方只要有交易的地方都适用的本质法则。
4、Boiler Room (锅炉房)(2000)难以想像的是违法交易几乎与证券市场形影不离。
一个19岁的年轻人如此近距离地目睹财富的操纵过程,让谁富有,那不过是一个随机的选择。
5、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 (硅谷传奇)(1999)比尔•盖茨与斯蒂夫•乔布斯在所有方而的看法,观点都是对立的。
他们只有在一个事情上是绝对共同的,那就是尽一切可能封杀这个影片。
硅谷的高科技公司是如何孵化的, 是怎么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不到25岁的年轻人利用了什么样的市场规则,又是如何让市场规则,让客户,让竞争对手形成一个共同体的。
阴谋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的点子笼罩在硅谷的上空。
6、The Coca-Cola Kid (可口可乐小子)(1985)不是地震中的可乐男孩,而是美国男孩的可乐生涯。
电影与经济学电影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和经济学理论对电影的应用
![电影与经济学电影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和经济学理论对电影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4dbbc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4.png)
电影与经济学电影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和经济学理论对电影的应用电影与经济学电影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和经济学理论对电影的应用近年来,电影产业不仅在娱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在经济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经济学理论也在电影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应用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影产业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学理论对电影的应用,并分析其中的关系和影响。
一、电影产业对经济的影响1. 就业机会的增加电影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电影制作、拍摄、剪辑到宣传、发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参与。
同时,电影院的建设和运营也创造了许多从事影院工作的就业机会。
这些就业机会不仅提供了人们的经济来源,还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 经济效益的创造电影产业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多元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首先,电影票房的收入成为了电影企业的一大利润来源,同时也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税收。
其次,电影产业相关的周边产品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例如,衍生品、影视游戏、影视音乐等的推出和销售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最后,电影旅游也因电影的发展蓬勃发展,不少观众会选择前往电影取景地进行旅游,推动了旅游业的繁荣。
3. 文化和形象的传播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通过电影产业的发展,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传播,也为国家和城市的形象传播提供了机会。
许多国家和城市通过拍摄电影吸引游客,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传递了影片所代表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经济学理论对电影的应用1. 需求与市场规模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理论和市场规模理论对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需求曲线理论帮助电影制片厂了解受众对电影的需求程度,从而确定电影的类型和题材。
市场规模理论则帮助评估市场的潜力和规模,进而制定营销策略和决策。
商业题材电影的经济学解读
![商业题材电影的经济学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2efabd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3.png)
商业题材电影的经济学解读第一篇:商业题材电影的经济学解读商业题材电影的经济学解读《白银帝国》讲述了清末时晋商所建立的庞大金融帝国。
贯穿影片的金融机构就是“票号”,因为早在乾隆时期,山西商人资本“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晋商积累的雄厚资本让这样的组织应运而生。
同时山西商帮多数从事长途贩运的买卖,商帮的业务往往围绕着商品流转并且资本周转周期缓慢。
影片中提及的康家祖先一开始就是类似于掮客的骆驼客,山西商人往往会贩运福建武夷茶或者安徽和湖广的茶叶,经水路之途运销至北京、蒙古、乌里雅苏台甚至是新疆伊犁河塔尔巴哈台等地,这样长达数千里的长途运输经营,不但需要时间成本,货款的储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需要大量货款,票号就为了适应营销活动需要形成。
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的晋商商号,这样庞大的商业网络无论各地怎样盈利都要在年关之前回山西总部进行结算。
在社会治安不佳的前提下,各地汇兑的需求日益增加。
票号是一个以汇款业务作为支柱产业的借贷机构,通过一种类似于现金支票的汇兑,能够在全国各个分号甚至是官府朝廷进行交易。
在交易方式上,可以做到避免了长途运输白银的安全隐患。
在业务内容中可以看出,票号可以和国家银——户部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汇兑、收存、放贷基础业务,票号如同现在的银行一样通过存款利息将大量的真金白银牢握在自己手中,从而进行其他增值业务的运营。
其中在缺盐情况下,老东家疯狂地囤积盐货进行高差价倒卖获取暴利,就是依靠强大的资金基础进行盈利。
再加上影片中所出现的“一两开户”的小额储蓄业务,解决了官方银行拿下了几乎全部的大型客户之后的困境,是中国现代银行发展的一大突破口。
同时,在康三少爷去上海学习之后,将贷款抵押的形式变得更加正规化,提高了放款的安全性。
从而抵押作为一种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使票号的信用意识得到了萌芽并提高。
电影末端中的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就是在国民革命战争期间,南方五处票号受到了战火侵袭,让康家票号的白银储量骤减。
在北京总行一群手握“钞票”的劳苦百姓苦求票号兑换白银。
电影产业发展的经济学视角分析
![电影产业发展的经济学视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30885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e.png)
电影产业发展的经济学视角分析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电影产业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
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和艺术形式,对于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消费需求具有重要影响。
而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电影产业不仅是一种文化产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针对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学关系展开分析。
一、电影产业的经济价值电影产业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创造就业机会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相关的影视产业、演艺产业、广告产业、娱乐产业等都有紧密联系。
因此,电影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不仅需要演员和导演等人员,还需要特技人员、摄影师、化妆师等大量的专业人才。
而电影的发行与推广过程中,又需要营销人员与后勤人员等来支持,这些人力资源的需求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提高地区经济水平电影产业的支持与发展对于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中国,除了众所周知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从一定角度上看,西安、成都、南京等地的电影产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地文化特色电影的创作和推广方面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也直接间接地创造了不少的收入和税收。
3.促进文化交流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形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同时,电影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进而推广各国之间的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电影产业的主要问题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产业的发展有着负面影响。
1.影片制作成本过高电影制作与推广的成本不断上涨,导致了电影制作的门槛不断提高。
作为一种文化创作的模式,这对于一些有望成为优秀导演和演员的人员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也会影响电影产业的发展。
2.片源不足作为一种强调原创性的新兴产业,电影产业也面临着片源不足的困境。
片源的不足使得电影产业难以实现自己的创作目标,也难以保证自己的商业运作。
第八组 电影经济学分析
![第八组 电影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7729faaeaad1f346933fbd.png)
同样是贺岁电影你更喜欢拿一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
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 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 的。
MU
Q
总 效 用 和 边 际 效 用 曲 线
TU
Q MU
O
Q
中国电影的垄断问题
国内院线电影市场遭巨头垄断 中小成本电影上网找出路
所谓网络大电影,指的是主要选择在互联网上发行的电影,又称为“微电影+”。这类电影的投资额在50万元到 400万元之间,没有特别大的造景,制作、拍摄、周期相对也短,核心是故事。 在业界看来,过去网络大电影的拍摄成本普遍低于50万元,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并不太多。爱奇艺高级副总裁 杨向华曾介绍,2015年制作成本在100万元左右的网络电影比例在20%左右。 当然,较之全国电影市场,网络大电影如今的地位不足挂齿。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440.69亿元,同 比增长48.7%。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2.6亿,比2014年增长51.08%。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同比增长68%,占票房 总额的61.58%。 但不可否认,中国院线电影市场基本上被巨头垄断,中小成本电影因为很难进入院线而不得不另寻出路。与此 同时,以爱奇艺为首的付费点播分账模式愈发成熟,网络大电影市场的盈利模式亦渐清晰。 据了解,2015年《道士出山》以28万元的成本,在爱奇艺平台上获得了高达近600万元的回报。这种以会员付 费为基础的商业模式,使目前50%的网络大电影能够回收成本,相比之下,院线电影的这一比例却仅有10%。
电影中的会计知识点
![电影中的会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c3d3e5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4.png)
电影中的会计知识点电影作为一种流行的娱乐方式,时常以各种题材、形式传递信息和思想。
其中,一些电影也为观众们提供了一种了解会计知识的机会。
在电影中,会计知识点可以以各种方式呈现,从而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会计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财务报表和审计在一些商业题材的电影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财务报表和审计的内容或场景。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汇总和呈现,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审计则是对财务报表的审查和验证,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电影《华尔街之狼》便通过主要角色乔丹·贝尔福特的企业——斯特拉顿·奥克特投资公司,展现了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乔丹通过欺诈手段制造了一系列虚假记录,造成了巨额利润。
审计的环节在故事的高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揭开了欺诈行为背后的真相。
这个电影以生动的方式解释了财务报表的作用和审计的重要性,警示企业和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
二、成本费用和预算管理电影也有着展现成本费用和预算管理的片段。
成本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预算管理是企业制定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的过程。
电影《钢铁侠》中的托尼·斯塔克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角色。
在制造他的装备和技术时,托尼需要考虑到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研发成本等。
同时,他还需要进行预算管理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这个电影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向观众展示了成本费用和预算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三、税务规划和避税税务规划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合理利用税收法规,通过各种手段来减少纳税额。
而避税则是指通过合法手段来避免纳税义务。
很多电影都以税收问题为线索展开情节。
电影《火爆浪子》中,主人公泰勒·兰科斯特通过开设一个虚拟公司,将其收入转移至“离岸账户”避免纳税。
然而,他最终还是因为违法行为被抓获了。
这样的故事情节警示着观众们在税务规划和避税问题上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可背离纳税义务。
四、内部控制和防范诈骗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为了保护财产、维护经济利益和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电影经济学
![电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4059324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6.png)
一. 什么是电影经济学?从20世纪开始,电影产业一直为人们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收益,仅2019年一年的全球电影产业收入就达1140亿美金。
于是,许多人开始关注电影产业或者某部电影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的原因。
而电影经济学作为研究电影产业的理论学科,可以很好的告诉人们是什么给特定电影带来了成功。
它主要研究电影生产制作(由制作人,编剧,导演,演员,剪辑人员配合完成的制作流程)、市场营销、消费需求和衍生产品等涉及电影经济运作的各个环节,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电影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研究,企业管理,影片制作流程,电影流通和消费以及经济相关法律。
电影产业由三个主要参与者组成,分别为制片商,发行商和放映商。
制片商负责制作电影的各个方面,发行商负责决定影片的发行范围以及广告宣传设计等,放映商拥有院线和影院等。
由于电影的生产过程复杂,具有上映播出的独特性,且对特定影片需求存在不确定性,电影产业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多很有价值的问题。
二. 电影经济学的历史:1896年,由爱迪生发明的的投币式运动记录仪出现在集市和娱乐场所,观众会往机器里扔硬币,透过眼镜看电影。
但是直到1905年以前,电影只是许多新时尚中的一个,并不被人们所看好。
而1905年至1907年间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拥有几百个座位的固定电影院出现了,并迅速传遍整个美国。
从那时起,电影就变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并且因拥有独立的建筑和广告而有别于其他娱乐活动。
固定电影院的出现使电影的产量以及发行总时长大增,并吸引了大量企业的投资和关注。
图一:1893-1922年间美国,英国和法国发行的电影的总时长20世纪开始剧情片成为了电影行业的主流。
剧情片的出现是由于影院所有者发现,拥有更高质量和长度的电影,可以让他们索要更高的票价的同时让更多的人进入影院,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
而随着剧情片质量的提高,制作人们发现消费者对新闻短片、体育节目、卡通等不再感兴趣了。
电影产业的经济学:大制作与高风险
![电影产业的经济学:大制作与高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bdee295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6.png)
电影产业的经济学:大制作与高风险在当今社会,电影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娱乐市场。
每年都有无数部电影上映,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
然而,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电影制作公司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电影产业的大制作与高风险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了解电影制作的成本。
一部电影的成本主要包括演员片酬、导演费用、拍摄设备、后期制作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制作技术越来越高,成本也相应增加。
此外,为了吸引观众,电影公司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宣传和推广。
因此,电影制作的成本非常高昂。
其次,电影制作的回报也是不确定的。
虽然有些电影能够取得巨大的票房成功,但也有很多电影票房惨淡,甚至无法收回成本。
这是因为电影市场的竞争激烈,观众的口味也越来越难以捉摸。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制作公司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电影制作公司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制作大制作电影呢?这主要是因为大制作电影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
一般来说,大制作电影的投资回报率要高于小制作电影。
这是因为大制作电影通常拥有更强大的演员阵容、更精良的制作团队和更广泛的宣传渠道。
这些因素使得大制作电影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提高票房收入。
然而,大制作电影的高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
如果一部大制作电影没有达到预期的票房目标,那么电影制作公司可能会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
此外,大制作电影的制作周期通常较长,这意味着电影制作公司在等待票房结果的过程中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为了降低风险,电影制作公司通常会采取一些策略。
例如,他们会选择热门题材或者知名演员来提高电影的吸引力;他们会通过预售版权、合作发行等方式来分散风险;他们还会通过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观众的需求和喜好。
总之,电影产业的经济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电影制作公司需要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要面对巨大的风险。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研究
![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2019c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3.png)
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研究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需求方面是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具备更多的娱乐消费能力,对电影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庞大,拥有庞大的观众群体,这也为电影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电影产业的需求旺盛,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推动力。
供给方面也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在电影产业发展中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投资者和企业参与电影产业,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电影产业扶持政策,包括减少票房分成比例、鼓励优秀电影制作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中国电影产业的供给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吸引了更多的资本进入电影产业,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技术的发展也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影制作的成本不断降低,制作技术和制作质量也不断提升。
这使得中国电影制作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电影产品的质量和观赏性,使得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有了更多的竞争力。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盗版问题依然严重,侵权盗版行为严重削弱了电影产业的利润空间,不利于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电影市场的垄断程度较高,一些大型演艺公司垄断了影院资源,导致一些优质电影无法得到充分的放映,限制了电影创作的多样性。
中国电影产业还面临着文化输出能力不足、创作人才匮乏等问题。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是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中国电影市场庞大的观众群体和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政策支持,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电影产业还面临盗版问题、垄断现象、文化输出能力不足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扩大市场开放,培养更多的创作人才,以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电影的经济原理
![电影的经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fcbf5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d.png)
电影的经济原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是一门融合了艺术、商业和文化的综合性行业。
在电影产业中,经济原理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影响电影产业的经济原理可以从生产、分销、观众行为以及政策配套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看,制作成本是影响电影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电影的制作成本一般包括拍摄、后期制作、特效制作等各个环节的费用。
因此,制作一部电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制作成本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电影的质量和影响力,也会对电影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一方面,高昂的制作成本可能会导致制作公司和投资方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在投资决策时需要进行谨慎评估。
另一方面,制作成本的高低也会影响到电影作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创作者可能会更加倾向于保守的主流类型,而独立制作、非商业性质的电影作品将更加难以生存和发展。
其次,电影的票房收入是产生影响电影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电影票房收入是电影制作者和发行方实现收益的主要渠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作品的票房收入直接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
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往往会在票房上取得可观的成绩,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而失败的电影作品则可能会导致制作公司和发行方的巨大损失。
因此,电影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是导致电影行业风险较大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制作方会更加趋向于选择那些具有市场保证的商业片,而在创意片的制作上可能会投入更少的资源。
再者,从观众行为的角度来看,观众的消费习惯也会对电影经济产生影响。
在当下,随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观众对于电影观看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院线观影和DVD销售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观众更加倾向于通过网络视频平台等方式观看电影作品。
这使得电影制作方和发行方需要重新调整业务模式,寻求新的盈利渠道。
另一方面,观众的消费选择也反映了对电影作品类型和内容的需求变化。
如今,观众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社会关联性和文化深度的电影作品,这也对电影制作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题材电影的经济学解读
《白银帝国》讲述了清末时晋商所建立的庞大金融帝国。
贯穿影片的金融机构就是“票号”,因为早在乾隆时期,山西商人资本“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晋商积累的雄厚资本让这样的组织应运而生。
同时山西商帮多数从事长途贩运的买卖,商帮的业务往往围绕着商品流转并且资本周转周期缓慢。
影片中提及的康家祖先一开始就是类似于掮客的骆驼客,山西商人往往会贩运福建武夷茶或者安徽和湖广的茶叶,经水路之途运销至北京、蒙古、乌里雅苏台甚至是新疆伊犁河塔尔巴哈台等地,这样长达数千里的长途运输经营,不但需要时间成本,货款的储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需要大量货款,票号就为了适应营销活动需要形成。
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的晋商商号,这样庞大的商业网络无论各地怎样盈利都要在年关之前回山西总部进行结算。
在社会治安不佳的前提下,各地汇兑的需求日益增加。
票号是一个以汇款业务作为支柱产业的借贷机构,通过一种类似于现金支票的汇兑,能够在全国各个分号甚至是官府朝廷进行交易。
在交易方式上,可以做到避免了长途运输白银的安全隐患。
在业务内容中可以看出,票号可以和国家银——户部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汇兑、收存、放贷基础业务,票号如同现在的银行一样通过存款利息将大量的真金白银牢握在自己手中,从而进行其他增值业务的运营。
其中在缺盐情况下,老东家疯狂地囤积盐货进行高差价倒卖获取暴利,就是依靠强大的资金基础进行盈利。
再加上影片中所出现的“一两开户”的小额储蓄业务,解决了官方银行拿下了几乎全部的大型客户之后的困境,是中国现代银行发展的一大突破口。
同时,在康三少爷去上海学习之后,将贷款抵押的形式变得更加正规化,提高了放款的安全性。
从而抵押作为一种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使票号的信用意识得到了萌芽并提高。
电影末端中的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就是在国民革命战争期间,南方五处票号受到了战火侵袭,让康家票号的白银储量骤减。
在北京总行一群手握“钞票”的劳苦百姓苦求票号兑换白银。
甚至把一生积蓄都给了票号的老人极端地采用了自焚的方式。
让我不禁想到了当政局动荡变革,纸币公信力失去之后,黄金白银这一类硬通货的储量对于一个票号乃至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将视线聚焦于现代社会,美国的黄金储备量高达八千多吨,而中国大陆的黄金储量竟然仅有一百多吨。
即便我国如今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越美国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这样强劲的经济上升势头,我们也必须要有危机意识。
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就对大清拥有全世界将近一半白银的状况深深担忧,而鸦片的流入也是针对减少清政府白银储备的战略。
哲人马克思曾经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由于天然稀少的特点,注定了黄金白银具有稳定的价值,而纸币只是由国家强制发行而使用的,其本身如同纸张一样没有价值。
在影片中,白银的价值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时局动荡之际,上至朝廷,下至百姓,挤兑、掠夺甚至背叛所为全是代表着财富的白银,而大清银行发行的纸币却也因为失去公信力成为了废纸。
贯穿整部影片的各条线索同样值得细细品味,尤其是影片一开头提及的“四哥和四嫂去天津”这一线索。
天成元作为一家票号,最看重的是其自身的信誉,对此康老爷在绑架事一出之后,采取的就是息事宁人的低调态度,因为他不想因为自己家庭成为的意外而让票号的信誉受损。
四少奶奶被青衣绑架后羞辱自尽,而四少爷疯癫之后。
天津分号就出现了抢兑的风波,这一情节的处理就很大程度说明了信誉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一家金融机构的信誉受到损害时,面临的威胁是非常大的。
而曾经摩根大通的金融丑闻更是很好证明这一点,该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华尔街标志性人物杰米.迪蒙尽管未被发现有不当行为,但因为大规模的交易损失引起了金融机构的公信力缺失,疯狂震荡了整个华尔街。
因为金融机构丑闻频出,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在其认证资格考试之中特别单独出了一个道德模块,就是为了杜绝信誉危机带给各组织的负面影响。
影片的核心就是人物,《白银帝国》这部电影更是着重笔墨讲述了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与现代商业组织相同的是,天成元票号一开始的管理方式就是“财东不管事”的投资
者和管理者分离的一种经营模式,所有的票号都是总经理中心制,投资人不得干涉票号的运营和业务,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都不得踏入票号一步。
这一与传统封建社会似乎格格不入的创新经营方式却在晋商圈中流行了近百年,这样的做法保证了体系内高水平的职业素养,也让天成元票号成为了清末独树一帜的商业帝国,而不是局限于一个资本雄厚的家族企业。
同时晋商还独创分红制,让投资者和管理者一同拥有股份,不但保证了管理层的连贯性,还让员工的忠诚度得到很大提升,这就是康老爷所说的“利、名、威”中的“利”。
而影片中开始出现了邱掌柜私放高利贷,而被康老爷逐出票号圈。
也证明了前面叙述的管理者的道德素养对于投资者利益和整个组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