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三版)绪论
《邢其毅 基础有机化学 第3版 上册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邢其毅 基础有机化学 第3版 上册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d4fe2d3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c.png)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有机化学
考生
基础
考研
邢其毅
内容
真题
笔记
复习 教材
知识
名校
第版
免费
参考书目 书
命题
电子书
01 第1章 绪论
目录
02 第2章 有机化合物的 分类 表示方式命名
13.1 复习笔记
13.3 名校考研真 题详解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4.1 复习笔记
4.3 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第5章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核磁 共振和质...
5.2 课后习题详解
5.1 复习笔记
5.3 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第6章 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 核取代反应...
6.2 课后习题详解
6.1 复习笔记
6.3 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第7章 卤代烃 有机金属化合物
10.1 复习笔记
10.3 名校考研真 题详解
第11章 苯和芳香烃 芳香亲电取 代反应
11.2 课后习题详 解
11.1 复习笔记
11.3 名校考研真 题详解
第12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 共轭 加成
12.2 课后习题详 解
12.1 复习笔记
12.3 名校考研真 题详解
第13章 羧酸
13.2 课后习题详 解
目录
011 第11章 苯和芳香烃 芳香亲电取代反应
013 第13章 羧酸
012
第12章 醛和酮 亲核 加成 共轭加成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册)的考 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册)的师生参考。《邢其毅主编的《基础有机化 学》(第3版)是我国高校化学类广泛采用的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 课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目为邢其毅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的考生复习 专业课,我们根据该教材的教学大纲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辅 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3D电子书]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册)笔记和课后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免费下载]2.[3D电子书]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研真题)详解[免费下载]3.[3D电子书]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 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4.[3D电子书]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下册)配 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本书是邢其毅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第3 版)的配套e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 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 精华。(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邢其毅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第 3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编考研真题,培 养解题思路。本书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
有机化学-邢其毅课件(全)
![有机化学-邢其毅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864611a6bcd126fff6050b48.png)
供电子诱导效应(+ I):
O
COO
(CH 3)3C
(CH 3)2CH
CH3CH2
CH3
H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和试剂的分类
一、共价键的断裂方式:
1、 均裂:成键的一对电子平均分给两个原子或原子 团。均裂生成的带单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自由基, 或游离基。
自由基不带电荷,呈电中性。有很高的化学活性。 自由基反应:通过共价键的均裂而进行的反应。
键矩:极性共价键正或负电荷中心的电荷(q)与两 个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d)的乘积叫键矩(u)。
化学键的极性:以键矩又称偶极矩()来量度。
偶极矩是向量,带有方向性,一般以“ ”来表示,
箭头表示从正电荷到负电荷的方向。
Cl
多原子分子的偶极矩是分子中各个 键的偶极矩的向量和。 H Br
μ = 2.60 × 10-30 C.m
有机化学的任务
1.发现新现象(新的有机物,有机物的新的来源、 新的合成方法、合成技巧,新的有机反应等) 2.研究新的规律(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反应机理等) 3.提供新材料 (提供新的高科技材料,推动国民经 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4.探索生命的奥秘(生命与有机化学的结合)。
6、 学习有机化学的要求
1)、认真听课,作好笔记。 2)、勤思考、多提问,再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学完每章,应归纳、总结。掌握该章的重点、难 点和规律。 4)、按时独立的完成作业。 5)、参阅有关的资料(参考书、杂志)。 6)、重视有机实验,以实验促进学习。
键角反映了分子的空间形象。 键矩和键的极化性反映了分子的化学反应活性,并影 响它们的物理性质。
键能:气态时原子A和原子B结合成1molA-B双原子分子(气 态)所放出的能量。通常键能愈大,键愈牢固。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册)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册)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5ca53d427284b73f3425089.png)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ii)哪些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iii)哪些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处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中? (iv)哪些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都是 sp3 杂化轨道? 解:(i)乙炔、乙烯、苯分子中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中。 (ii)乙炔分子中的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 (iii)丙二烯分子中的原子处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中。 (iv)甲烷、环己烷分子中的原子都是 sp3 杂化。
;极性化合物为:
;非极性化合
物为:
。
习题 1-6 结合教材(P18)表 1-3 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i)甲烷、乙烯、乙炔中的C—H键键长为什么不同?
(ii)乙烷、乙烯、乙炔中碳碳键键长为什么不同?
(iii)卤甲烷中的碳卤键的键长为什么不同?
解:(i)甲烷、乙烯、乙炔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甲烷中碳为 sp3 杂化,乙烯中
习题 1-8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键解离能(只考虑下划线的键)由大到小排列成序。 (i)
(ii) (iii)
解:参考教材表(P19)1-5 中的一些常见键的解离能,可知:
(i)
>
>
>
>
5 / 7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
>
>
(ii)
>
>
>
(iii) > >
>
>
>
>
>
>
习题 1-9 按酸碱的质子论,下列化合物哪些为酸?哪些为碱?哪些既能为酸,又能为 碱?
HI NH2OH SO42- H2O HCO3- NH4+ HClO4 HS- I- CN- 解:根据酸碱质子论,酸是质子的给予体,碱是质子的接受体。根据该理论,所以: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配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配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1a765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8.png)
21 芳香族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芳香性的碳环化合物称为芳香族化合 物。
22 芳香硝基化合物:硝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称为芳香硝基化合物。
23 炔化物:末端炔烃与强碱反应形成的金属化合物称为炔化物。
24 周边共轭体系化合物:在环状共轭多烯的环内引入一个或若干个原子,使环内 原子与若干个成环的碳原子以单键相连,这样的化合物称为周边共轭体系化合物。
31 轮烯:一类单双键交替出现的环状烃类化合物。
32 甾族化合物:是指含有环戊并全氢化菲基本骨架(简称甾环)的一大类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通常都含有二个角甲基和一个烃基。用甾族来命名这一整类化合物,是 因为甾字是一个象形字,它暗含了这一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甾下半部的“田”暗 指结构中有四个环,甾上半部的“巛”暗指结构中有两个角甲基和一个烃基。
43 桥环烷烃:两个环共用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称为桥环烷烃。
44 脂肪族重氮化合物:通式为R2CN2,其中最重要的是重氮甲烷,它的分子式是 CH2N2。重氮甲烷是一个黄色有毒的气体(熔点-145C,沸点-23C),具有爆炸 性(200C爆炸),因此在制备及使用它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它能溶于乙醚,并且 比较安定,一般均使用它的乙醚溶液。
三、化学键
1 三中心两电子键:采用三个原子共用一对电子的方式成键,称为三中心两 电子键。
2 化学键:将分子中的原子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力称为化学键。
16 亚硫酸氢钠加成物:亚硫酸氢钠可以和醛或某些活泼的酮的羰基发生加成反 应,生成稳定的加成产物,该产物称为亚硫酸氢钠加成物。
17 交酯:二分子α-羟基酸受热失水形成的双内酯称为交酯。
18 肟:醛或酮与羟胺反应形成的产物称为肟。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考研2021考研复习笔记与习题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考研2021考研复习笔记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4954a97c1cfad6185fa704.png)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考研2021考研复习笔记与习题第1章绪论1.1 课后习题详解习题1-1 写出符合下列分子式的链形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i)C4H10(ii)C5H10解:(i)分子式C4H10完全符合链形烷烃的通式C n H2n+2,为饱和烃。
若只考虑链形结构,则其对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2个,结构简式如下:(1)CH3CH2CH2CH3(2)CH3CH(CH3)CH3(ii)分子式C5H10完全符合链形烷烃的通式C n H2n,为不饱和烃。
若只考虑链形结构,仅需考虑烯烃类有机物,分析链形异构时也要考虑烯烃的顺反异构。
故其对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个,结构简式如下:(1)CH3CH2CH2CH=CH2(2)(3)(4)(5)(6)习题1-2 用伞形式表达下列化合物的两个立体异构体。
(i)(ii)(iii)解:题中每一个化合物分子中均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每个化合物均有两个立体异构体,分别是本身和其对映体。
(i)(ii)(iii)习题1-3 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一个可能的Lewis结构式,如有孤对电子,请用黑点标明。
(i)H2SO4(ii)CH3CH3(iii)+CH3(iv)NH3(v)(vi)(vii)H2NCH2COOH解:对于Lewis结构式,常用短线表示成键电子,孤电子对用黑点表示。
故各分子或离子的Lewis结构式如下所示:(i)(ii)(iii)(iv)(v)(vi)(vii)习题1-4 根据八隅规则,在下列结构式上用黑点标明所有的孤对电子。
(i)(ii)(iii)解:根据八隅规则,题中各化合物的孤对电子如下所示:(i)(ii)(iii)习题1-5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极性化合物?哪些是非极性化合物?NaCl;Cl2;CH4;CH3Cl;CH3OH;CH3CH3;LiBr解: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具有偶极矩的共价化合物为极性化合物,正负电荷中心重叠的共价化合物为非极性化合物,如双原子分子、结构对称的分子等。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主编)01绪论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主编)01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6108a91ffc4ffe473368ab66.png)
H2C CH2
CH3CH2OH
OH
O
N
ƒ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²回主目录
O返回
2005-10-11
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构造的表示
二、按官能团分类
H3C H H3 C C C OH NO2 O H3C
ƒ上一内容
H CH3
H
C O
C
CH3 H3C
X CN
H3C
CH2CH3 H3C SO3H
NH2 O
O H H3C
键线式 (骨架式)
OH
C H2
ƒ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²回主目录
O返回
2005-10-11
八、 有机酸碱的概念
(一)勃朗斯德酸碱理论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酸, 凡是能接收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碱。 酸 ↔ 碱 + 质子 H2PO4- ↔ HPO42- + H+ HAc ↔ Ac- + H+ Ar-OH ↔ Ar-O- + H+ 共轭酸碱:彼此之间相差一个H+
-
酸性强度 RCH2OH 碱性强度 RCH2O-
RCH2ONa
ƒ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²回主目录
NaOH
O返回
2005-10-11
(一)勃朗斯德酸碱理论
酸性的 强 弱 取 决 于与氢 结 合 原 子 的 种类 (电 负 性、 大小、原子半径大小)。 1、同一周期中,电负性越大,酸性越强。(离子 容纳电子能力大) 酸的强度 碱的强度 H-CH3﹤H-NH2﹤H-OH﹤H-F
O返回
2005-10-11
温度升高,有利于共价键的断裂。 共价键断裂容易顺序
ƒ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²回主目录
吉林大学课件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三版第章PPT
![吉林大学课件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三版第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538be4fd0a79563c1e72ea.png)
NH2
O=S=O NH2
O=S=O NH N
O=S=O NH
N
S
O=S=O NH
N
N
磺胺 磺胺吡啶 磺胺噻唑
3. 保护氨基
磺胺嘧啶
六、与HNO2反应
1. 伯胺
RNH2
HCl NaNO2
不稳定 R N NCl
重氮盐
R + N2 + Cl-
ROH、RX、烯烃 及其重排产物
PhNH2
HCl/NaNO2 0~5 °C
3.27
4.21
碱性: (CH3)2NH>CH3NH2 >(CH3)3N>NH3
电子效应:甲基推电子,推论:3°>2°>1°>NH3 溶剂化效应:形成铵盐的溶剂化作用越大,其稳 定性越好,胺碱性越强,推论: 3°<2°<1°<NH3
二者综合作用结果
2. 芳香胺的碱性 A. 与脂肪胺相比
PhNH2 Ph2NH Ph3N NH3 CH3NH2 pKb 9.40 13.8 ~中性 4.76 3.38
RNH2 + PhSO2Cl
NaOH H2O
PhSO2NHR
OH过量
溶于过量碱
SO2Cl
PhSO2N-RNa+
R2NH
+
PhSO2Cl
NaOH H2O
PhSO2NR2
不溶于酸、碱
R3N + PhSO2Cl 溶于HCl
不反应
应用: 1. 鉴别1°、2°、3°胺 2. 合成磺胺类药物
NH2
NH2
NH2
C2H5 (CH3)2CH-CH2-N-CH3
N-甲基-N-乙基异丁胺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三版)第一章PPT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三版)第一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5d5c232f60ddccda38a009.png)
NO2
NO2
NO2
CH3
+NO2 O-
CH3 H
NO2
CH3 H
NO2
CH3 H
NO2
CH3 H
NO2
CH3
CH3
+NO2 p-
H
NO2
CH3
CH3
H
NO2
H
NO2
CH3
H
NO2
CH3
+NO2 m-
CH3
H NO2
CH3
H NO2
CH3
CH3
H NO2
H NO2
NO2
+NO2 m-
NO2
H NO2
蛋白质,糖 (生物化学基础)
周环反应
硝基化合物, 胺,腈 (含氮有机物)
负碳离子机理 羧酸及衍生物 (酯, 酰卤, 酰胺, 酸酐)
亲核加成
醛, 酮
醇,酚,醚
卤代烷 亲核取代,消除反应 芳香烃 亲电取代 烯烃,炔烃,二烯烃 亲电加成 烷烃 自由基机理
§1.3 有机化学反应的分类
1.按反应类型分类:
不饱和度:使化合物变成开链的饱和烃, 理论上所需的氢分子的个数
3 H2
H2
2 H2
H2
C.消除反应:
由不饱和度相对较低的化合物变成不饱 和度相对较高的化合物的反应。
Br OH-
OH H2SO4
D.重排反应:
仅仅是碳骨架发生变化的反应
OCH2-CH=CH2
OH
CH2-CH=CH2 Claisen重排反应
CH2=CH-CH=CH2 ↔CH2-CH=CH-CH2
-
+
-+
↔CH2-CH=CH-CH2 ↔ CH2-CH-CH=CH2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课件讲义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fde1ef7b90d6c85ed3ac693.png)
基础有机化学背景综合大学化学系使用的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第一次是于1980年在长春制订的,当时规定的教学时数为129学时(讲授120学时,机动9学时),第二次于1982年于宜昌召开的教育部属综合性大学理科化学系课程结构研讨会上讨论确定,总的教学时数减少为108学时,并对原大纲内容作了部分调整。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系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总时数为90学时,在2004年以前,采用的教材是邢其毅、徐瑞秋、周政、裴伟伟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该书是根据1977年教育部在武昌召开的高等学校理科化学教材会议精神编写的,第一版于198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曾获国家优秀教材奖),第二版于199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于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2005年9月开始,将采用的教材是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与平行的教材相比该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
地位和作用基础有机化学历来是化学系的四大门基础课之一。
相对于其它三门基础课而言,有机化学的发展异常迅速,新的有机化合物不断涌现。
这些层出不穷的有机化合物不仅带动了有机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也成了其它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
因此,无论从事化学哪一个领域的工作,都必须具备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而新的有机反应、新的有机研究领域也在不断产生,它们使有机化学的面貌日新月异,气象万千。
有机化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十分广泛。
例如:发展很快的生物有机是有机化学与生物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对于研究生命现象十分重要;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则是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迅速发展的材料科学则是有机、高分子和无机化学交叉渗透的新型学科。
综合治理环境也需要有比较全面的有机化学知识。
此外,有机化学在国民现代化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一切都使有机化学在化学各学科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础有机化学1绪论
![基础有机化学1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b8c941255901020207409c14.png)
Formaldehyde reacted with each other to become sugars, and some of these sugars(糖), together with inorganic phosphates(磷酸酯), combined with purines and pyrimidines to become simple molecules of ribonucleic acids (RNAs) and DNA.
DNA
Protein
2
We live in an Age of Organic Chemistry:
ClothingHousehld itemsMedicine
4. Billion years ago most of the carbon atoms on the earth existed as CH4 (几十亿年前地球上的碳原子主要以甲烷形式存在)
CH4, H2O, NH3, H2 we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primordial atmosphere(原始大 气).
Electrical discharges(放电) and other forms of highly energetic radiation(高能辐射) caused these simple compounds to fragment(碎裂) into highly reactive(高活性的) pieces which combine into more complex compounds such as amino acids(氨基酸), formaldehyde(甲醛), hydrogen cyanide(氰化氢), purines(嘌呤), and pyrimidines (嘧啶).
1章-绪论-3
![1章-绪论-3](https://img.taocdn.com/s3/m/bc42976027d3240c8447ef38.png)
3.电子占据轨道时,必须要遵循三条规则 3.电子占据轨道时,必须要遵循三条规则: 三条规则: 电子占据轨道时
(1)最低能量原理 ) (2)鲍利 )鲍利(Pauli)不相容原理 不相容原理 (3)洪特(Hund)规则 )洪特( )
4.轨道形状 4.轨道形状
+ +
—
2s
2pz
二、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 价键理论( theory)
第二节 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原子轨道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 即原子轨道。轨道有 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 子轨道。 s、p、d、f、g等不同类型。 、 、 、 、 等不同类型 等不同类型。 2.轨道的相对能级为: 2.轨道的相对能级为: 轨道的相对能级为
E
3d 4s 3p 3s 2p 2s 1s
利用平均键能可以计算反应热 利用平均键能可以计算反应热 。 反应热∆H。
∆H为正表示吸热 为负表示放热。 为正表示吸热,为负表示放热 为正表示吸热 为负表示放热。
H H + Cl Cl
D= 436
2H Cl 431KJ/mol
242.2
∆ H = 436+242.2 – 2×431 × = - 183.8KJ/mol ∆H=反应物分子中键能总和–产物分子中键能总和 反应物分子中键能总和– 反应物分子中键能总和
通过有机化合物的分析之后, 通过有机化合物的分析之后,发现有机化合 物均含有碳元素,绝大多数的含氢元素,此外, 物均含有碳元素,绝大多数的含氢元素,此外, 很多的有机化合物还含氧、 氮等元素。 很多的有机化合物还含氧、硫、氮等元素。 于是葛美林 葛美林(Gmelin.L) 在1848年认为:“有机 于是葛美林 年 有机 化学是碳化合物的化学”。把 “ 碳化合物称为有机 化学是碳化合物的化学 化合物 ”。 肖莱马( 把有机化学定义为: 肖莱马(Schorlemmer,c.)把有机化学定义为: 把有机化学定义为 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 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
有机化学绪论ppt课件
![有机化学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8bf6d167ec102de3bd89b9.png)
44
4、键的极性和可极化性
当成键原子相同时,形成的共价键无极性
(H-H)。当成键原子电负性不同时,电负性 大的原子带部分负电荷(δ-);电负性小的原 子带部分正电荷(δ+)。键的极性强弱用偶极 矩或键矩,即部分电荷与电荷之间距离的乘积
(μ)来衡量。μ=q.d(C.m)
δ+
H
δ-
Cl H
Cl μ=3.57x10-30(C.m)
(二) 按分子不饱和程度的不同
饱和脂肪族化合物、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和芳香 族化合物
2021精选ppt
51
1. 链状化合物(无环化合物,脂肪族化物)
如:丁烷,丙烯,乙酸,丙醇等。 2. 环族化合物 (按环的特点,分为两类) (A)脂环族化合物
OH
(B)芳香族化合物
O H
3. 杂环化合物
N O 2
O
N
Pauling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杂化轨道 理论。
基本要点: (1) 原子在成键时,可以变成激发态;而且
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以重新组合形成 新的原子轨道,既杂化轨道。 (2) 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加杂化的原子轨 道的数目。 (3) 杂化轨道的方向性更强,成键能力更大。
2021精选ppt
30
C原子的电子排布如下
节面
2021精选ppt
38
线性组合:最大重叠原则、能量近似原则、对称性匹配原则 电子排布:Pauling不2相021容精选原pp则t 、能量最低原则、Hund规则 39
第三节 共价键的几个参数和断裂方式
一、几个重要参数
1、键长 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间的距
离称为键长。下表是常见共价键平均键长。
共价键 CC CH CN CO CF
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邢其毅第1章_绪论解析
![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邢其毅第1章_绪论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49bdccdaef5ef7bb0d3c1f.png)
1.3 有机物的结构
Kekule(1865)——构造式 (原子相互连接的次序和方式)
Kekule和Couper的两个重要基本原则
1.碳原子是四价的
2.碳原子自相结合成键 (分为单,双,叁键,也参与其它 元素连接)
H HC
HC H
CH
HH C
CC
H C CC
H
H
H
CC C
CC C
H C CH
C4H10
• 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越牢固。
(3) 键角
• 键与键之间的夹角。 • 键角与成键中心原子的杂化态有关,也受分子中其他原子的影响。
立体透视式的写法
在纸面上
H
在纸面前方
H
CH H
在纸面后方
(4) 键的极性和诱导效应
a. 键的极性 键的极性是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的。 例如:
H Cl , CH3 Cl , CH3 OH
lweis酸 lweis碱
H+ + ClH+ + OH2 BF3 + NH3 AlCl3 + Cl-
HCl H3O+ BF3-NH3 AlCl4-
F FB
F
讨论
⑴ lewis碱就是Brφnsted碱。 如: : NH3 —Brφnsted碱, lewis碱。
⑵ lewis酸则与Brφnsted酸略有不同。 如:H+—lewis酸,非Brφnsted酸; HCl—Brφnsted酸,非lewis酸; BF3和AlCl3 —lewis酸,非Brφnsted酸。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1.2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简史 • 1806年,柏则里提出“有机化学”这一名词和“生命力”学说; • 1828年, F.Wohler由氰酸铵NH4OCN合成尿素NH2CONH2; • 1845年Kolbe合成醋酸; • 1854年,柏赛罗合成油脂; • 1850-1900年,合成有机化学时代,煤焦油化学时代; • 1900-1940年,有机化学工业时代,煤焦油→染料、药物、炸药; • 1940年-,石油化工时代,石油→三大合成材料(橡胶、塑料、
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答案邢其毅
![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答案邢其毅](https://img.taocdn.com/s3/m/1b6d4b99f121dd36a32d8275.png)
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答案邢其毅【篇一: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邢其毅4-基本慨念四、结构和表达】p class=txt>1乙烷构象的表示方法:乙烷的构象,可用下列几种透视图来表示:伞形式是眼睛垂直于c?c键轴方向看,实线表示键在纸面上,虚线表示键伸向纸面后方,锲形线表示键伸向纸面前方;锯架式是从c?c键轴斜45?方向看,每个碳原子上的其它三根键夹角均为120?。
纽曼式是从c?c键的轴线上看。
(参见书上82页)其它烷烃的表示方法可类推。
2伞形式:实线表示的键在纸面上,虚线表示的键在纸面后,楔形线表示的键在纸面前,这样绘出的立体投影式称为伞形式。
3构造:分子中原子的联结次序和键合性质叫做构造。
4构造式:表示分子构造的化学式叫做构造式。
表示构造式的方法有四种。
5结构简式:为了简化构造式的书写,常常将碳与氢之间的键线省略,或者将碳氢单键和碳碳单键的键线均省略,这两种表达方式统称为结构简式。
6蛛网式:将路易斯构造式中一对共价电子改成一条短线,就得到了蛛网式,因其形似蛛网而得名。
7键线式:还有一种表达方式是只用键线来表示碳架,两根单键之间或一根双键和一根单键之间的夹角为120?,一根单键和一根三键之间的夹角为180?,而分子中的碳氢键、碳原子及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均省略,而其它杂原子及与杂原子相连的氢原子须保留。
用这种方式表示的结构式为键线式。
8路易斯构造式:用价电子(即共价结合的外层电子)表示的电子结构式称为路易斯构造式。
在路易斯构造式中,用黑点表示电子,两个原子之间的一对电子表示共价单键,两个原子之间的两对或叁对电子表示共价双键或共价叁键。
只属于一个原子的一对电子称为孤电子对。
【篇二: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邢其毅4-基本慨念七、理论】lass=txt>1马氏规则:卤化氢等极性试剂与不对称烯烃发生亲电加成反应时,酸中的氢原子加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卤素或其它原子及基团加在含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
这一规则称为马氏规则。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37949ba1bd64783e09122bbb.png)
10
1845年,Kolbe合成醋酸; 1854年,柏赛罗合成油脂; 1850-1900年,合成有机化学时代,煤焦油化学时代; 1900-1940年,有机化学工业时代,煤焦油→染料、
药物、炸药; 1940年-,石油化工时代,石油→三大合成材料(橡
胶、塑料、合成纤维); 1990年-至今,有机化学正处于富有活力的发展时期。
4/19/2020
9
1828年,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 ------ “生命力”学说破产
由氰酸氨加热转变而来
NH4OCN
NH2CONH2
1828年 德国化学家维勒( F.Wöhler)
“论尿素的合成”论文的发表成为
维勒
化学史上的里程碑。
我要告诉你, 现在不经动物,不经 肾脏就可以制成尿素!
4/19/2020
H..
C..
..
C..H.. ..
H
H Br H H
HHH HC C C
H Br H
H CH
CH3CHCH2CH3
或
H
CH3CHBrCH2CH3
2-甲基 丙醇H...H. Fra bibliotek..H
H.. H........H.. C.H.H....
OH
H
H C HH
H C C
H C HH
OH
CH3
CH3CHCH2OH
子电子材料的开发中起主导作用。
4/19/2020
12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P1 )
1.组成元素种类少
2.但数目繁多:(6000多万种)
碳链、碳环,单键、双键或三键 同分异构现象----C20H42 有366319个化合物
➢ 易燃、易爆; ➢ 熔、沸点低; ➢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反应速度慢,副反应多。
第一章 有机化学绪论
![第一章 有机化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f96efb48fe4733687e21aa7d.png)
层次:原子——分子——大分子 相关课程: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学、分子
生物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等…
17
§1.2 有机结构理论初步
离子键:原子间电子转移
八隅体规则
共价键:原子键共用电子对 化学键 配位键 金属键: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作用; 多原子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18
离子键
11
§1.1 有机化合物 和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概念
早期 从来源定义:“有生机之物” 德国化学家(1824: F. Wöhler)
NH4+ NCO heat H2N O NH2
现代 从元素组成定义:含碳化合物及衍生 物(C、H、N、O、卤素….)
12
13
有机化合物 (organic compounds)—— 含碳的化合物
4
成绩评定
期末: 60% 期中: (~Chapters 1-9,时间为教学第十周左右)30% 平时(作业 + 出勤): 10%
综合评定成绩
5
如 何 学 习
有
机
化
学?
6
有机化学知识结构特点
知识点 缺失
构成犹如 倒金字塔 的稳定结构
7
如果某知识点 缺失…..
知识结构倒塌 !!!
8
本课程的知识需要不断的积累
1
时间:周三 3-4
周五 3-4 地点:H3101
Contact:
Email: qrwang@
Tel: 65643978
助教: 周丽君 邱观音生 姚子健
2
教
材
3
参 考 书 目 录
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下册),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大学有机化学基础(上、下册),荣国斌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有机化学(第七版),吕以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有机化学(第二版), 陆国元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有机化学,古练权,汪波,黄志纾,吴云东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有机化学核心教程,裴伟伟编,科学出版社,2008. 有机化学(第4版), 汪小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L.G. Jr. Wade, Organic Chemistry 5th ed.,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Edition, Bruice, 2002. T. W. Graham Solomons, Organic Chemistry, 8th ed.,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4. John MucMurry, Organic Chemistry 7th ed., Thomson Leaning, Inc., 20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Xie5、有机物的特性
H2NOC
H3C
H 3C
CONH2 CONH2
(1)分子组成复杂:
H2NOC H3C H3C
H2NOC H3C
N CN N Co
N
N
CH3
CH 3 CH 3 CONH2
H3C
N
OH
O
P -O
O
ON HO N
CH3 CH3
O
HO
基础有机化学
Zhixiang Xie xiezx@
2008-02-08
Xiezx
主要参考书
-Lzu
1.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基础有机化学》
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北京。
2. 胡宏文等《有机化学》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5,北京。
3. 高坤、李瀛等《有机化学》第一版,上下册,科 学出版社,2007,北京。
2
Xiezx
主要参考书
-Lzu
1. T. W. Graham Solomons, Graig B Fryhle, “Organic Chemistry”, 8th ed., 2004.
2. Leroy G. Wade, “Organic Chemistry”, 5th ed., 2004.
3. John McMurry, “Fundamentals of Organic Chemistry”, 3rd ed.,1994.
-Lzu
2、有机化学的产生
19世纪以前,人们把自然界的物质分为动物、植物 和矿物三大类; 19世纪初期:把来源于动物、植物的物质称作有机 物(Organic Compounds)——有生机的物质;把来源 于矿物的物质称作无机物 (Inorganic Compounds)— —无生机的物质。(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本质 区别)
4. Andrew Streitwieser Jr., Clayton H. Hesthcock, “Introduction to Organic Chemistry”, 3rd ed.,1984.
3
Xiezx -Lzu
1.
习题集
冯骏才 丁景范 吴 琳 《有机化学习题精解》 (上、下册) 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003年第五次印刷
如 VB12-C63H88N14O14PCo
虽然尿素的合成被当时的权威化学家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成 就,但生命力学说并没有很快消失,直到…… » 1845年科尔伯(H. Kolber)从无机物合成出了醋酸; » 1854年伯塞洛特(M. Berthelot)合成了油脂类化合物, 证明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是完全可以由简单的 无机化合物通过人工方法合成, 于是生命力学说才彻底破灭,从此开创了有机合成的新时 代,化学家们不断合成出新的有机化合物。
14、不饱和醛酮
3、立体化学
15、胺
4、卤代烃
16、其它含氮化合物
5、烯烃和二烯烃
17、杂环化合物
6、炔烃
18、周环反应
7、芳烃
19、碳水化合物
8、芳烃衍生物
20、氨基酸和蛋白质
9、波谱分析
21、核酸
10、醇和醚
22、主要的二级代谢物
11、醛酮
23、有机合成
12、羧酸
24、文献介绍及查阅方法
Xiezx
11
Xiezx 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Lzu
4、有机化学的发展
由于有机物中只含为数有限的几种元素,所有的有机化 合物都含有碳,多数含有氢,其次为含有O、N、X、P 等,碳是最基本的元素。
1848年,葛美林(Gmelin L.)提出新有机化学概念:有机 化 学 是 研 究 碳 化 合 物 的 化 学 ; 1874 年 , 肖 莱 马 (Schorlemmer C.)完善了有机化学概念:有机化学是研 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有机化合物—碳氢化 合物及其衍生物。
9
Xiezx 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Lzu
4、有机化学的发展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Friedrich Wöhler在合成异氰酸胺时 意外地合成了尿素,标志着“生命力学说”的打破。
NH4OH + Pb(OCN)2
NH4OCN
Inorganic Compounds
Inorganic Compound
NH2CONH2
Organic Compound
说明有机化合物可以在实验室里由无机化合物合成。虽然生 命力不是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原因,但由于有机化合物同 当时知道的无机化合物在性质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不同,因 此、有机化学这个名称仍然保留下来。
10
Xiezx 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Lzu
4、有机化学的发展
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与生命相关的物质: 脂肪, 糖, 蛋白质, 核酸.
•衣服等纺织品: 棉花, 丝绸, 聚酯纤维......
•日用品:
牙膏, 肥皂, 香水, 香波......
•其它生活用品: 药品, 杀虫剂, 汽油, PVC......
7
Xiezx 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8
Xiezx 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Lzu
3、生命力论
• 蔗糖 • 尿素 • 酒石酸
甘蔗 尿液 葡萄
• 柠檬酸 • 乳酸 • 吗啡
柠檬 酸牛奶 鸦片
瑞典化学家柏则里(J .Berzelius),为区别于无机物及无机化 学,首先提出了有机化学的概念:研究有机物的化学为有机化 学,并提出了第一个说明有机物产生的学说—生命力论(活力 论),认为:一切有机物只有在生命力存在下才能形成,从无 机物不能合成有机物(生命力学说,1806年)。
第一章 绪 论
-Lzu
1.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2. 结构概念和结构理论
3. 化学键
4. 酸碱的概念
5. 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
6. 学习有机化学的意义
7. 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8. 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5
6
1
Xiezx 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Lzu
1、定义:有机化学 是研究碳化合物的化学。
2. 樊 杰 葛树丰 周晴中 等 《有机化学习题精解》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2000年第三 次印刷
3. 邢其毅 徐瑞秋 裴伟伟 《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 答与解题示例》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 版,2000年第三次印刷
4
Xiezx
基础有机化学的章节
-Lzu
1、绪论
13、羧酸衍生物
2、烷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