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技巧】高考地理区位分析方法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技巧】高考地理区位分析方法神总结
一、近年高考区位分析的考查形式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把区位分析的试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评价区位是否合理
这类试题通常是将已经布局好的图表作为条件告知,要求考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图表中的各要素的布局是否合理,并给出判断的理由,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1中的36题。解答这类时,要综合考虑合理布局的一般原则,一般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看是否能满足其主导区位因素,如技术指向型的工业应位于科技发达的地区或附近有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二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发挥其有利因素和克服其不利因素;三是要看经济上是否能够节省运输费用,降低成本;四是要看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这类问题在工业区位的考察中最常出现,要求考生对常见工业的污染类型有较深刻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环境作出判断。
2.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试题同样将已经布局好的图表作为已知条件,且各要素布局是合理的,要求考生判断影响该事物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这类试题考查的很具体,要求考生对各种事物的主导区位因素和图表中的信息作出综合比较。
3.分析某类事物最佳区位的选择
题目中说明了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地形、主导风向、河流、自然资源等信息),要求学生对某事物的最佳区位进行选择。在进行选择时可参考上述四个基本原则。
4.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区位因素或限制性区位因素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般的区位没有十全十美的,只有最佳的,因此,在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是对区位选择有利的因素,有些则是限制性因素,需要我们一一作出分析,引导考生辩证地看待事物。
5.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区位因素也是发展变化的,如钢铁工业的区位布局经历了从能源指向型(煤炭产地)→原料指向型(铁矿石产地)→市场指向型(港口)的演变。通过对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考查,引导考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熟练掌握区位分析的基础知识
各区位因素对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不尽相同,要进行区位分析,首先必须了解影响各产业活动和城市的影响因素,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进行区位分析的基本前提。
1.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区位
因素
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气候光、热、水条件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
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地形不同的地形区(坡向、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市场
需求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园艺、乳畜业等产业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国家
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三、区位分析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区位分析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②推测区域内主要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如气温、降水、山脉、河湖、自然资源、人工建筑物或自然灾害、生产变化等现象。这是进行区位分析所用的条件,只有正确获取了区域地理环境相关内容,才能进行正确的区位分析;
③分析区域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区位布局;
④解释区域内存在这些地理事物河现象、优势与劣势的原因;
⑤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与发挥优势的对策。
在进行具体分析时,还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综合性原则。一个地区各地理事物的合理布局必须是综合考虑了该地区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后,根据地理事物发展的具体要求和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作出的综合部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在进行区位分析时,也应充分运用题目中的各种条件,在充分分析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再进行区位分析。
2.主导性原则。影响地理事物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气候、地形、土壤、河流、资源、交通、市场等等。各要素对不同地理事物的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不同的地理事物,区位选择所考虑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但每种地理事物在特定条件下,都有一个主导因素,确定了该地理事物区位选择的主导性因素,合理的区位选择也就顺理成章了。
3.区域性原则。地理事物的区位选择是在特定的区域内进行的,因此,区位分析一定不能脱离“区域”这个前提。
4.动态性原则。影响各事物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因此在进行区位分析时,也要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例如:劳动力数量对现代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逐渐降低;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增加;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制约越来越弱,而市场往往成为其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