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册第五单元25课《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5.5短文两篇每课一练(人教版七年级下)

5.5短文两篇每课一练(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第一部分:基础锤炼(20分)1、填空。

(10分)《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填体裁)之一,是反应和关系的一则故事,选自《》,“逐日”是之意,成语“夸父逐日”,现在多比喻;《两小儿辩日》选自《》,是涉及我国古代大思想家的故事;这两篇短文的内容都与_______有关,都体现了古人的_________精神。

2、解释加点词语。

(8分)A、道渴而.死()B、弃其.杖()而.日中时远也()问其.故()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2分)A.夸父/与日逐走B.而日中/时远也C. 北/饮大/泽D.孰为汝多/知乎第二部分:课文精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然后答题。

(16分)㈠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㈡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4、注音并释义。

(4分)邓.()林沧沧.凉凉()故:河:5、翻译句子。

(10分)①夸父与日逐走:②北饮大泽:③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⑤孰为汝多知乎?:6、找出最富有神话色彩的两个情节。

(4分)A、B、7、夸父逐日丧命,你认为值得吗?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3分)8. 按要求改写语句。

(6分)⑴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改为间接引用)⑵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改为直接引用)⑶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改为陈述句)9. 下列语句各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3分)⑴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语文: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语文: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中考复习 25短文两篇一、加点字词注音。

1、夸.父()2、颛顼..()()3、水潦.()二、解释加点字词1、逐走()2、入日()3、欲得饮()4、河、渭不足()5、北饮大泽()6、弃其杖()7、昔者()8、怒而触不周山()9、地维绝()()10、故日月星辰移焉()()11、地不满东南()12、故水潦尘埃归焉()()( )三、翻译重点语句1、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2、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3、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四、课文理解1、《夸父逐日》选自:,《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它们都是(体裁)。

2、《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3、怎样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

”4、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5、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6、“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7、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8、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9、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10、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短文两篇》6、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7、《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

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

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

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8、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然而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9、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

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

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10、解析:表面看来,夸父追日的行为是以失败告终,但上古时代的神话是人类用来表达征服自然愿望的一种手段,此类神话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最终的成败,而是以此来表现那种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解答时可从此入手分析。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2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2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225短文两篇一、基础训练1、《夸父逐日》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海经》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3、《夸父逐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篇短文的内容都与___________有关,都体现了古人的_________精神。

4、《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课文释义5、探汤:6、孰为汝多知乎:7、道渴而死:8、入日:二、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远。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概,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进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9、用“|”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11、两小儿辩斗,给你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下列带点的字释义14、问其故.:1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16、及日中时如探汤..:翻译下列句子:17、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___________18、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整理)5.25《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2021整理)5.25《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5.25《短文两篇》同步练习【积累·感知】夸父___逐走___辩斗___盘盂___沧沧___探汤___孰___汝___逐走___弃其杖___问其故___去人近___探汤___如车盖___不能决___及日中___1.未至,道渴而死。

2. 一儿以日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3.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4. 孰为汝多知乎?1.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如何理解这一人物形象?“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结尾?“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4. 文中“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体验·探究】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那么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此〞指代什么?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那么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5.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证明的根据分别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话答复。

小儿甲:观点:论据:小儿乙:观点:论据:6.这个故事写得生动,形象而又寓意深刻。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用三言两语加以评说。

“两小儿笑曰〞一句中“笑〞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善意的笑〞;有人那么认为这是“恶意的嘲笑,嘲笑〞。

你同意哪一态度?谈谈你的理由。

【实践·拓展】七.阅读下文,答复下列问题精卫填海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第25课_短文两篇同步检测题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试题试卷.doc

第25课_短文两篇同步检测题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试题试卷.doc

25•短文两篇【积累感知】—•给加点字注音夸父_____逐走_____辩斗_____盘盂沧沧______探汤______孰______汝______二.解释加点字逐走______ 弃其杖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____ 去人近探汤______ 如车盖不能决____________________ 及H中三.翻译下列句子1.未至,道渴而死。

2.一儿以日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3.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4.孰为汝多知乎?四.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如何理解这一人物形象?2.你如何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结尾?3.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4.文中“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体验•探究】五.课内语段阅读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H始出时去人近,而H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岀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口初出沧沧凉凉,及其口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词并比较古今义冇何不同口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U中如探汤。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原文回答“此不为远考小而近者大乎”中“此”指代什么?4.翻译下列句子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口屮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5.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证明的根据分别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话回答。

小儿甲:观点:论据:小儿乙:观点:论据:6.这个故事写得牛动,形象而又寓意深刻。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25 短文两篇随堂十分钟课时1基础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逐.走()手杖.()颛顼..()()潦.()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夸父与日逐走..()(2)入日..()(3)饮于河.、渭()(4)北.饮大泽()(5)弃.其杖()(6)化为邓林..()(7)怒而触.不周之山()(8)地维绝.()(9)故日月星辰移焉.()3.请将下列句子的省略部分补充完整。

(1)()未至,道渴而死。

(2)()弃其杖,()化为邓林。

(3)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未至,道渴而死。

(3)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5.文学常识填空。

(1)《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本书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

(2)《共工触怒不周山》选自又名,是西汉淮南王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趣味语文6.结合语句,完成下面的填空。

执著的故事不老——补天,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

执著的人物不死——的勾践,的祖逖,面壁静修的达摩,程门立雪的杨时。

执著的佳句不朽——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衣带渐宽终不悔,不到长城非好汉。

执著是坚持不懈,是锲而不舍,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课时2课内精读阅读《夸父逐日》,完成后面的问题。

1.故事中的夸父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你怎样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这件事?3.对“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结尾,你是如何理解的?阅读《共工怒触不周山》,完成后面的问题。

4.“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5.这则神话是古人对哪种自然现象的解释?6.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拓展阅读精卫填海发鸠之山,其上多枳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叫。

是炎帝之.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同步练习(含解析)

25课《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训练1.《夸父逐日》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海经》解析:“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与《山海经·大荒北经》,夸父逐日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故事,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的心里面,于是就开始逐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把握诗歌内容的认知能力。

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2.《山海经》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答案:最早的地理书,主要记载传说中的地理。

解析:《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把握诗歌内容的认知能力。

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3.《夸父逐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篇短文的内容都与___________有关,都体现了古人的_________精神。

答案:太阳 | 探索解析:“逐日”“辩日”都是关于“太阳”的内容,都是关于“太阳”知识的探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把握诗歌内容的认知能力。

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1 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战粟(lì)缩影sù遏制(è)B微薄(bó)折磨(zhé)赐予(cì)C 臻(zhēn)犀角(xī)冶熔(yé)D靡涯(mǐ)憎恨(zèng)栉比(zhì)2 下面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坦荡平原,有时崎岖险阻。

B 有志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C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

D 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3 对下面语段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

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

A “这就是我的一生”中的“这”主要是指我在追求我的理想时却以失败告终,因此“我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

”B“我将欣然接受”一句中表现了罗素对自己一生的追求无怨无悔,并将之作为一生中快乐的事。

C 此句是罗素自己一生的总结,这里有痛苦的回忆,有欢乐的畅想。

D罗素认为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上天赐予的。

因此我们不应该害怕困难与痛苦,而应该愉快地接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我所以..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爱情有时给我带来狂喜,这种狂喜竟.如此有力,以致使我常常....。

其次,爱倩可以摆..会为了体验几小时爱的喜悦,而宁愿牺牲生命中其他一切脱孤寂——身历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会由世界的边缘,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无底深渊。

最后,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这正是我追寻的人生境界。

虽然它对一般人类生活也许太美好了,但这正是我透过爱情所得到的最终发现。

4 对文中加点词语含义或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所以”紧承首段,表明本段开始追寻原因。

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课上练习1.讲明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②孰为.汝多知乎: ③夸父与日逐走.: ④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夸父与日逐走,入日:②未至,道渴而死:③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④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3.«夸父逐日»这篇神话中,写巨人夸父敢于和太阳赛跑,那个故事反映了什么?4.对«夸父逐日»中〝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个结尾,你是如何样明白得的?谈谈你的看法。

5.«两小儿辩日»这那么小故事,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如何样的主题?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6.在«两小儿辩日»中,对两个小孩所争辩的咨询题,连博学多闻的孔子都不能解答,这讲明了什么?课外迁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咨询题。

精 卫 填 海«山海经»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⑧于东海。

①〔发鸠之山〕即发鸠山,旧讲在山西省长子县。

②〔柘〔zh è〕木〕桑树的一种。

③〔焉〕相当于〝此〞,在那个地点。

1.讲明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其状.如乌: ②溺.而不返: ③衔.西山之木石: 2.女娃变成鸟后,什么缘故要填东海?3.«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了什么?4.结合注释翻译这段文字。

附答案:25 短文两篇课上练习 1.①黄河②以为、认为③赛跑④距离 2.①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去的地点。

②还没有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③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

④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3.那个奇异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究、战胜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坚强意志。

4.这篇神话用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作一片桃林作为结尾,专门富有诗意和想象力,它不仅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而且还赞颂了夸父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可贵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初一语文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同步练习二

初一语文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同步练习二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2达标训练1.《夸父逐日》选自《________》,这部书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________知识,其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的________。

《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_______学派,而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①盘盂()②孰为汝多知()()3.①下列词句中的“走”与“夸父与日逐走”的“走”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走马观花B.儿童疾走追蝴蝶C.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D.虎大吼,众人夺路而走②下列词句中的“汤”字与“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固若金汤B.香汤沐浴C.农夫心里如汤煮D.汤汤水水4.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

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能力提高1.对于《夸父逐日》中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2.《两小儿辩日》中第一个小儿以视觉差别为依据,断定“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如果是在辩论月亮(满月时)的远近,他也会这样说。

请你模仿他的说法,来证明一下“月”始出时去人近,而天中时远也”。

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开放探究一、关于太阳在早晨和中午给人的感觉不一样的原因,现代科学已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请查阅有关资料,用简洁的话对下列古人不能合理解释的自然现象作一下科学解释。

例:海啸是因“海神发怒”而发生的吗?答:不是,海啸主要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

1.雷电是由“雷公电母造成的吗?”2.地震是由“(驮负大地的)鳌鱼翻身”造成的吗?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8-14题。

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ài,哄骗)云“不见”。

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25-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25-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学法导引]本文包含两篇文言文,表现的都是古人对大自然的探索。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文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最终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勇于探索,敢于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两小儿辩日》是选自《列子》的一则短文,写两小儿为太阳的离人远近争论不休,博学多识的孔子竟也无法决断的故事,以此说明人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无穷尽,同时,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物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学习时,要先借助工具书及文下的注释疏通字词,弄清文义,再进一步反复诵读,深入思考,把握神话故事的表现手法,及两则短文给予我们的启迪。

另外,学习《夸父逐日》,还要注意体会其言简意丰、想像奇特的特点;学习《两小儿辩日》,要注意领悟其用对话表达人物情态性格、以及在对话中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语言交错使用的灵活写法。

[典题例析]例题一、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解析:表面看来,夸父追日的行为是以失败告终,但上古时代的神话是人类用来表达征服自然愿望的一种手段,此类神话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最终的成败,而是以此来表现那种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解答时可从此入手分析。

参考答案: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

例题二、从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解析:本题可从多角度思考,①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可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尽的;还可说明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的问题,能实事求是,表现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者风范;②从“两小儿”“辩斗”的角度,可认识到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还可认识到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

参考答案:略。

言之有理即可。

[课时训练]训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1-6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短文两篇》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短文两篇》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短文两篇》练习及答案25.短文两篇【积累·感知】一.给加点字注音夸父___逐走___辩斗___盘盂___沧沧___探汤___孰___汝___二.解释加点字逐走___弃其杖___问其故___去人近___探汤___如车盖___不能决___及日中___三.翻译下列句子1.未至,道渴而死。

2.一儿以日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3.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4.孰为汝多知乎?四.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如何理解这一人物形象?2.你如何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结尾?3.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4.文中“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体验·探究】五.课内语段阅读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词并比较古今义有何不同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3.用原文回答“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此”指代什么?4.翻译下列句子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5.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证明的根据分别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话回答。

小儿甲:观点:论据:小儿乙:观点:论据:6.这个故事写得生动,形象而又寓意深刻。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用三言两语加以评说。

六.对“两小儿笑曰”一句中“笑”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善意的笑”;有人则认为这是“恶意的讥笑,嘲笑”。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25 短文两篇习题精选五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25 短文两篇习题精选五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25 短文两篇习题精选五第1题【单选题】
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 )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选出对《夸父逐日》故事的内容评述不当的一项( )
A、夸父是敢于与自然斗争的英雄。

B、夸父不自量力,他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

C、夸父逐日虽然以悲剧结尾,但他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存。

D、故事夸大地表现了夸父的神力,是对人类力量的歌颂。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安塞腰鼓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震耳欲聋的声响,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使整个
神话更显浪漫主义。

C、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去实现他们的使命。

D、看到《斑羚飞度》中那悲壮的一跃,我们怎能被这一曲生命的赞歌所感动?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未至,______道渴而死。

弃其杖,______化为邓林。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判断下面句中的词类活用。

北饮大泽北______
道渴而死道______
【答案】:。

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2)

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2)

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2)第一部分:1.«夸父逐日»选自«»,«两小日辩日»选自«»。

〔4分〕2.讲明以下句子中的词语:〔6分〕⑴夸父与日逐走〔逐走:〕⑵弃其杖,化为邓林〔弃:〕⑶见两小儿辩斗。

咨询其故〔故:〕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⑸及日中那么如盘盂〔及:〕⑹孰为汝多知乎〔知:〕3.«夸父逐日»中通过对夸父的描写表达了什么主题?〔4分〕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孔子不能决〞讲明了什么?〔4分〕5.«两小儿辩日»中,一儿〝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也〞,理由是;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理由是。

〔用文中原文填写〕〔4分〕6.译句:〔6分〕⑴未至,道渴而死。

弃杖,化为邓林。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那么如盘盂。

⑶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7.«夸父逐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篇短文的内容都与有关,都表达了古人的精神。

〔4分〕第二部分:〔一〕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咨询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那么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8.将本文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6分〕⑴⑵⑶9.依照〝探汤〞的注释,讲明〝赴汤蹈火〞中〝汤〞的释义,你能否再举一个含〝汤〞的成语。

〔4分〕释义:成语:10.本文在思想倾向上,客观上有助于我们破除对的崇拜和迷信,更难得的是,本文提出的咨询题,表现了先祖们对的广泛爱好和他们的探讨精神。

〔4分〕11.借助你所把握的知识,试回答:什么缘故〝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3分〕〔二〕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那么槁矣。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25课短文两篇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夸.父(kuā)逐.走(zhú)颛顼..(zhuān xū)水潦.(lǎo)2.读准多音字争为.帝:wéi其他读音:wèi组词:为何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语理解(1)逐走:竞跑,赛跑。

(2)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3)触:碰、撞。

(4)地维绝: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绝,断。

(5)水潦:泛指江湖流水。

潦,积水。

(6)尘埃:尘土,文中指泥沙。

2.词类活用解释(1)北.饮大泽(名词作状语,向北)(2)道.渴而死(名词作状语,在半路)(3)天倾西北..(名词作状语,向西北)3.古今异义区分(1)夸父与日逐走.古义:跑。

今义:步行。

(2)饮于河.渭古义:专指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3)地纬.绝古义:绳子。

今义:连接;保持,保全。

三、作家作品《山海经》一书,作者不详,共18篇文章。

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包括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记录了不少怪异之物,被誉为“古今语怪之祖”“小说之最古者耳”。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今存的有21篇。

“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

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

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

四、文体知识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它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我国古代没有专门记载神话的书,只在《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等书中保存了一些神话传说的片段。

1.在《夸父逐日》一文中,你看出了夸父怎样的优秀品质?又得到什么启示?点拨:夸父做事既有胆量,又有决心,而且有为目标而努力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5课《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训练1.《夸父逐日》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海经》解析:“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与《山海经·大荒北经》,夸父逐日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故事,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的心里面,于是就开始逐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把握诗歌内容的认知能力。

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2.《山海经》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答案:最早的地理书,主要记载传说中的地理。

解析:《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把握诗歌内容的认知能力。

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3.《夸父逐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篇短文的内容都与___________有关,都体现了古人的_________精神。

答案:太阳| 探索解析:“逐日”“辩日”都是关于“太阳”的内容,都是关于“太阳”知识的探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把握诗歌内容的认知能力。

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

B.《伤仲永》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

C.“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

D.普希金,有“俄罗斯文学之父”的美称,代表作《致大海》《春天的旋律》《自由颂》。

答案:D解析:D项《春天的旋律》是高尔基的一篇散文。

点评:这是一道考查把握诗歌内容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年代、国籍、作品、思想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

B.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均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出师表》的“表”,《陋室铭》的“铭”,《捕蛇者说》的“说”,都是古代一种文体。

D.《论语》是我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答案:B解析:B中《社戏》是小说,选自《呐喊》。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把握诗歌内容的认知能力。

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6.选出对《夸父逐日》故事的内容评述不当的一项()A.夸父是敢于与自然斗争的英雄。

B.夸父不自量力,他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

C.夸父逐日虽然以悲剧结尾,但他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存。

D.故事夸大地表现了夸父的神力,是对人类力量的歌颂。

答案:B解析:A项中“不自量力”用在此处不合适,《夸父逐日》歌颂的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改造精神,即使是悲剧也值得歌颂。

点评:《夸父追逐》歌颂的是人类的力量,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7.下列各组短语,结构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雄伟壮丽根深蒂固廉明公正舍生取义B.非常坚强自知之明万贯家私长途跋涉C.精力充沛盛气凌人夸父逐日愚公移山D.敬畏生命包罗万象鼎力相助不见天日答案:B解析:B项“非常坚强”属于偏正短语,“自知之明”属于偏正短语,“万贯家私”属于偏正短语,“长途跋涉”属于并列短语。

所以选B.点评:这是一道考查短语类型判定的题型。

词和词按照不同的语法规则进行组合,就造成不同类型的短语。

根据词和词之间不同的结构关系,我们可以把短语分成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等五种类型。

判定短语的类型,主要看词和词之间的结构关系。

8.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B.骑马C.奔跑D.飞行答案:C解析:它讲得是上古时期,神人夸父追赶太阳,最后因口渴而死的事情。

古籍《山海经》对此有详尽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桃)林。

”由原文可知夸父是奔跑着追赶太阳的。

点评:做好此类题,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中多积累一些语文综合能力方面的知识。

9.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A守株待兔B精卫填海);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面壁静修的达摩,(A卧薪尝胆B悬梁刺股)的勾践;执着是(A坚持不懈B直言不讳),是(A艰苦卓绝B锲而不舍),是一支永无休止的进行曲。

答案:B|A|A|B|解析:“愚公移山,夸父逐日”都是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也是神话故事,而“守株待兔”是寓言故事,所以第一处横线应填:B精卫填海;与“勾践”有关联的是“卧薪尝胆”而不是“悬梁刺股”,所以第二处横线应填:A卧薪尝胆;“直言不讳”的意思是“说话坦率,毫无顾忌”,“艰苦卓绝”的意思是“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这另个成语都与“执着”没有联系,所以第三和第四横线处应分别填“坚持不懈”和“锲而不舍”。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不仅要了解词语本身的意义,还要了解其所在句子的语境。

但是解答此题,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词语进行排除法,这样可能降低解答这道题的难度。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安塞腰鼓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震耳欲聋的声响,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使整个神话更显浪漫主义。

C.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实现他们的使命。

D.看到《斑羚飞度》中那悲壮的一跃,我们怎能被这一曲生命的赞歌所感动?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声响”不能与“眼花缭乱”搭配。

B、成分残缺,在“主义”后加上“的色彩”。

D、误用反问句,在“被”前面加上“不”。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

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

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11.古诗文默写(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

(《夸父逐日》)(2)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共工怒触不周山》)(3),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4),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5)《木兰诗》中渲染征战的艰苦生活,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诗句是:“,。

”答案:(1)欲得饮(2)地维绝(3)春潮带雨晚来急(4)有约不来过夜半(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解析::注意不要写错字,“欲”不为“俗”,“维”不为“唯”,“急”不为“疾”,“夜半”不为“半夜”,“朔”不为“逆”,“柝”不为“析”。

点评:本题不难,关键在平时要加强记忆。

古诗的背诵,要了解所背诗句的含义,最后对每个字的意思要清楚,根据意思强化对字形的记忆,这样就不容易把字写错。

二、阅读理解(一)《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1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夸父这一人物的认识。

答案:夸父是一位执著、勇敢,敢于追求,乐于奉献,愿为人类造福的英雄。

解析:从夸父不余遗力的追逐太阳,最后道渴而死可知夸父是一位执著、勇敢,敢于追求,乐于奉献,愿为人类造福的英雄。

点评:考查人物形象,可从夸父做的事中去总结概括。

此题相对比较简单,对夸父的认识用:勇敢,奉献,锲而不舍等词语形容即可。

13.《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答案:饮于河、渭;河、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解析:“饮于河、渭;河、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属于想象的内容,也体现了其神奇性。

点评:紧扣“想象”“神奇”两词来找答案。

14.从“弃其杖,化为邓林。

”可以看出夸父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从中可以看出夸父愿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

解析:能够结合“奉献”的意思回答即可。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桃林”便可造福人类。

点评: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就体现在“其杖,化为邓林”上。

15.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答案:要表达古代人民想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与精神。

解析:在古代,大自然显得神秘莫测,人们没有关于“大自然”的资料,对大自然一无所知,所以都迫切希望了解它,于是诞生了许多神话故事。

点评:从神话故事这个角度去回答就简单多了。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阐述即可。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与日逐.走()答案:追赶(2)北.饮大泽()答案:去北方(3)河、渭不足.()答案:够(4)道.渴而死()答案:在半路上解析:注意“北”方位名词作状语。

“道”名词作状语。

重点识记两个字的含义,常常考到。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17.翻译句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答案: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解析:注意句中的“逐走”“入日”的意思。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