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化学复习题
表面活性剂复习题答案
表面活性剂复习题答案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是什么?答案: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两亲性质的化合物,即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能够在水溶液中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有哪些?答案: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根据电荷性质又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3. 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原理是什么?答案: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原理基于其分子结构中的两亲性质,亲水基团朝向水相,疏水基团朝向空气或油相,从而在界面上形成定向排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4. 表面活性剂在洗涤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在洗涤过程中,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更容易渗透到污垢中,同时其两亲性质使其能够吸附在污垢和纤维之间,通过分散、乳化和增溶作用,帮助去除污垢。
5. 表面活性剂在乳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答案:表面活性剂在乳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降低两种不相溶液体之间的界面张力,使得两种液体能够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两种液体界面上形成膜,防止液滴聚集和分离。
6.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如何影响环境?答案: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是指其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分解的能力。
生物降解性好的表面活性剂对环境影响较小,而难以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可能在环境中积累,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7. 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主要用作乳化剂、稳定剂、清洁剂和调理剂。
它们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乳液,保持产品的稳定性,以及提供清洁和调理肌肤的效果。
8.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和安全性如何?答案: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和安全性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和浓度。
一些表面活性剂可能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而其他一些则被认为是低毒性或无毒性的。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表面活性剂时,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和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考试题
1.外表活性剂的分子结构有一个共同特点,其分子结构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极性的亲水基团,另一部分是非极性的亲油基团,这种特殊结构称为两亲结构。
2.最古老的硫酸化油是土耳其红油,是蓖麻油硫酸化产物。
3.烷基苯磺酸钠是目前消耗量最大的外表活性剂品种,也是我国合成洗涤剂活性物的主要品种。
4.在阴离子外表活性剂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是磺酸盐型,其次是硫酸盐型。
5.硫酸酯盐类外表活性剂中,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是脂肪醇硫酸脂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醇酸脂盐。
6.最早问世的一种琥珀酸双脂璜酸盐是渗透剂OT。
7.AES:代表的外表活性剂的名称为十二烷基醚硫酸钠,AOS代表的外表活性剂的名词为α-稀基磺酸盐,LAS代表的外表活性剂的名词为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8.用多肽混合物代替氨基酸与油酰氯缩合可制得N-油酰基多缩氨基酸钠,名为雷米邦-A。
9.两性离子外表活性剂与其它外表活性剂最大和最根本的区别是其在溶液中显示出独特的等电点性质。
10.非离子外表活性剂的亲水性可以用浊点来衡量。
11.在阳离子外表活性剂中最重要、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是季铵盐型阳离子外表活性剂,主要用作柔软剂、抗静电剂、抗菌剂等。
12.外表活性剂溶液中开始大量形成胶团的浓度叫临界胶束浓度,即cmc,胶团有一个重要的性质是能增加在溶剂中原本不溶或微溶物的溶解度,这称为增溶作用。
13.增溶作用是被增溶物进入胶束,而不是提高了增溶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溶解。
14.在临界溶解温度Tk时,该外表活性剂的溶解度就等于其临界胶束浓度。
15.外表活性剂分子在溶液内部自聚形成各种不同结构、形态和大小的分子有序组合体,其中最常见的是胶束或胶团。
16.乳状液的不稳定性有三种表示方式:分层、变型和破乳。
17.乳液用符号w/o表示油包水型,用符号0/w表示水包油型。
18.以接触角表示润湿性时,通常将θ=90°作为润湿与否的标准。
θ>90°为不润湿,θ<90°为润湿,θ越小润湿性越好。
《表面活性剂化学》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一章表面活性剂复配简介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现象是表面活性剂复配的结果?()A. 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B. 表面活性剂的竞争作用C. 表面活性剂的拮抗作用D. 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2. 下列哪种因素对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影响最大?()A.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B.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C.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D. 所有上述因素3. 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效果?()A.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B.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C.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D. 所有上述因素4. 下列哪种现象是表面活性剂复配的结果?()A. 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B. 表面活性剂的竞争作用C. 表面活性剂的拮抗作用D. 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5. 下列哪种现象是表面活性剂复配的结果?()A. 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B. 表面活性剂的竞争作用C. 表面活性剂的拮抗作用D. 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二、填空题1. 表面活性剂复配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效果的过程。
2.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它们通过在_______界面形成_______结构,实现表面活性剂复配。
3.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是影响表面活性剂复配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产生_______作用、_______作用、_______作用等现象。
4.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是影响表面活性剂复配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HLB 值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产生_______作用、_______作用、_______作用等现象。
5. 表面活性剂复配在洗涤剂、化妆品、食品加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提高洗涤效果,化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提高化妆品的使用效果等。
三、简答题1. 简述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定义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表面活性剂复习问答题
表面活性剂复习问答题问答题1.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特点及亲水亲油基的组成?答:表面活性剂由两部分构成:a.疏水基团,由疏水亲油的非极性碳氢链、硅烷基、硅氧烷基、或碳氟链构成; b.亲水基团,由亲水疏油的极性基团构成。
2. 表面活性剂按离子类型分类,常见类型有哪些?答:表面活性剂按离子分类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中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苄基三甲基氯化铵)及两性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甜菜碱)。
3. 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结构?答: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浓度较低时零散地分布在液体表面,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分子疏松的定向排列在表面,当浓度接近cmc时,表面活性剂分子紧密地定向排列在液体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单分子界面膜,并在内部开始形成胶束。
4. 影响表面活性剂吸附界面的物理化学因素?答:(1)表面活性剂亲水基:亲水基小者,分子横截面积小,饱和吸附量大。
(2)疏水基:疏水基小者,分子横截面积小,饱和吸附量大。
(3)同系物:一般规律是随碳链增长,饱和吸附量有所增加,但疏水链过长往往得到相反的效果。
(4)温度:饱和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但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时吸附剂量往往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5)无机电解质:对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无机电解质对吸附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5.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吸附的功能?答: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吸附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增加气液界面的过程容易进行;二是形成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紧密定向排列的表面吸附层。
6. 影响表面活性剂在稀溶液吸附的因素?答:A.吸附质影响(吸附质分子结构与性质将影响它们分子间及其与溶剂、吸附剂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吸附性质)(1)吸附质为同系物若为极性分子,随有机物碳原子数增加吸附量增加;非极性的物质在水中易吸附非极性的或极性小的。
表面活性剂复习题
第一章表面活性剂绪论基本概念:(1)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指作用于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上使表面收缩的力(N/m)(2)表面活性物质能使水的表面张力明显降低的溶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
(3)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指在加入少量时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并改变体系界面状态的物质。
(4)表面活性剂有效值能够把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到的最小值。
显然,能把水的表面张力降得愈低,该表面活性剂愈有效。
(5) C20C20:降低溶液表面张力20mN·m-1 时所需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该值愈小表明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吸附能力愈强。
(6)cmc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7)胶束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互相吸引,从而使得分子自发形成有序的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减小了憎水基与水分子的接触,使体系能量下降,这种多分子有序聚集体称为胶束。
随着亲水基不同和浓度不同,形成的胶束可呈现棒状、层状或球状等多种形状。
(8)胶束聚集数胶束聚集数:指缔和成胶束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的数量,可度量胶束的大小。
疏水性↑,胶束聚集数↑胶束聚集数=胶束量(胶束的分子量)/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9)Krafft 点Krafft 点:1%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加热时由浑浊变澄清,溶解度急剧增加时的温度。
Krafft 点低,表面活性剂的低温水溶性越好;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通常在Krafft 点以上使用(10)浊点浊点:1%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澄清变浑浊时的温度。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通常在浊点以下使用浊点越高,溶解度越好,使用范围越广2 基本数值(1)水在20℃时的表面张力为72.8mN/m3 重要关系(1)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一般规律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分子间力有关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随温度升高,分子间力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降低;压力对表面张力的影响:随压力升高,气相密度升高,液体表面的内向合力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降低;(2)cmc的影响因素及其一般规律内因:(1)碳氢链的长度:碳数↑,cmc↓(2)碳氢链的分支:分支↑,cmc↑(3)极性基团位置:极性基团居中,cmc↑(4)碳氢链中引入双键、极性基团,cmc↑(5)疏水链的性质:CH链→CF链,cmc↓(6)亲水基团的种类:n-SAA <<ionic-SAA≈amphionics –SAA外因:温度:ionic-SAA在其Krafft point 以上使用nonionic-SAA在其cloud point 以下使用无机强电解质:加入使ionic-SAA的cmc↓,对nonionic-SAA影响不大无机盐和有机添加剂:影响胶束的形状(3)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一般规律γ极性的碳氢化合物>γ非极性碳氢化合物;γ芳环或共轭双键化合物>饱和碳氢化合物;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者表面张力较高4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及其主要类型表面活性剂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表面活性剂与合成表面活性剂;根据溶解性质可分为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与油溶性表面活性剂;根据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大类;再根据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带电荷,又分为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化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题
《表面活性剂化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题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Krafft点3.HLB值4.分散剂5.表面过剩自由能6.水数7.浊点8.两性表面活性剂9.分散剂10. 增溶力11.表面活性剂12.乳状液13.润湿功能14.增溶作用15. 絮凝剂答案: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在水溶液中不电离出任何形式的离子,亲水基主要是由具有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一般为醚键或羟基)构成亲水性,靠与水形成氢键实现溶解的表面活性剂。
2、Krafft点:当达到某一温度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突然增大,这一温度称为 Krafft点。
3、亲油亲水平衡值(HLB):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它是亲水基和疏水基之间在大小和力量上的平衡程度的量度。
4、分散剂:用于使固体微粒均匀、稳定的分散于液体介质中的低分子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统称为分散剂。
5、表面过剩自由能:液体表面分子受到拉力形成了液体的表面张力,相对于液体内部所多余的能量。
6、水数:将1.0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30mL二氧六环中,向得到的溶液中滴加水直到溶液浑浊,这时消耗的水的体积(mL),即为水数。
7、浊点:当温度升至某一温度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突然析出而使溶解混浊,这一温度称为浊点。
8、两性表面活性剂:在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性质的表面活性剂。
9、分散剂:用于使固体微粒均匀、稳定的分散于液体介质中的低分子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统称为分散剂。
10、增溶力:增溶量除以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即得到增溶力。
11.表面活性剂:少量时就能明显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改变物系的界面状态,能够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的物质。
12.乳状液:是指一种或多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分散在与它不相混溶的液体中构成的分散体系13.湿功能:是指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或固液界面所取代的过程14.增溶作用: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存在,使得在溶剂中难溶乃至不溶的物质溶解度显著增加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化学》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润湿作用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现象与润湿作用无关?()A. 液体在固体表面展开B. 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薄膜C. 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微小气泡D. 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稳定接触2. 下列哪种润湿类型描述的是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薄膜?()A. 完全润湿B. 部分润湿C. 不润湿D. 润湿角为0°3. 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润湿作用?()A.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B. 溶质的性质C. 溶液的温度D. 所有上述因素4.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表面活性剂?()A. 肥皂B. 洗发水中的活性成分C. 食盐D. 洗洁精5. 下列哪种现象是润湿作用的结果?()A. 液体在固体表面展开B. 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薄膜C. 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微小气泡D. 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稳定接触二、填空题1. 润湿作用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展开、形成薄膜或稳定接触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液体更容易在固体表面_______、_______或_______。
2. 润湿类型分为完全润湿、部分润湿和不润湿三种,其中完全润湿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_______、_______或_______,部分润湿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薄膜,但不完全展开,不润湿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不展开、不形成薄膜。
3. 影响润湿作用的主要因素包括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溶质的性质和溶液的温度等,其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润湿作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溶质的性质和溶液的温度。
4. 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润湿作用的效果,从而使液体更容易在固体表面_______、_______或_______,其原理是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形成分子层,降低液体与固体之间的表面张力,使液体更容易在固体表面_______、_______或_______。
5. 润湿作用在洗涤剂、化妆品、食品加工和医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洗涤效果,化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化妆品的使用效果,食品加工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加工效果,医药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药物的_______和_______效果。
《表面活性剂化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一、选择题1.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主要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的哪两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A. 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B. 疏水头部和亲水尾部C. 两个亲水头部D. 两个疏水尾部2. Gibb吸附公式中,ΔG代表什么?()A. 吸附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B. 吸附过程中的焓变C. 吸附过程中的熵变D. 吸附过程中的活化能3. 在气-液界面上,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通常导致以下哪种现象?()A. 表面张力降低B. 表面张力增加C. 溶液粘度降低D. 溶液粘度增加4. 下列哪种因素不影响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A. 固体表面的性质B. 溶液的pH值C. 溶液的温度D. 溶液的体积5.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吸附达到平衡时,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吸附速率等于脱附速率B. 吸附速率大于脱附速率C. 吸附速率小于脱附速率D. 吸附速率和脱附速率都不变二、填空题1.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的______和______两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得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上形成______排列。
2. Gibb吸附公式是______,其中ΔG是______,R是______,T是______,π是______,c是______。
3. 在气-液界面上,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会导致表面张力______,这是由于表面活性剂的______部分覆盖了液体表面,减少了表面分子的______。
4.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吸附的______和______。
5. 当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吸附达到平衡时,吸附层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会形成一种______结构,这种结构称为______,它对界面的性质有显著影响。
三、简答题1. 简述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过程,包括吸附的初始阶段、中间阶段和平衡阶段的特点。
《表面活性剂化学》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分子有序组合体一、选择题1.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分子有序组合体的结果不包括以下哪项?()A. 溶液粘度增加B. 溶液导电性增加C. 溶液表面张力降低D. 溶液的透明度增加2. 胶束是由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自发形成的球形结构,其亲水基团通常位于()。
A. 内部B. 外部C. 表面D. 内部和外部3. 下列哪种因素是影响胶束形成的主要因素?()A. 温度B. pH值C.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D. 所有上述因素4. 反胶束与胶束的主要区别在于:()A. 反胶束在水中形成,胶束在油中形成B. 反胶束的亲水基团在外,胶束的亲油基团在外C. 反胶束的尺寸比胶束大D. 反胶束的形状是球形的,胶束的形状是棒状的5. 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分子有序组合体的形成通常会导致以下哪种现象?()A. 溶液的透明度增加B. 溶液的透明度降低C. 溶液的折射率增加D. 溶液的折射率降低二、填空题1.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的分子有序组合体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结构。
2. 胶束的形成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达到一定浓度后,其______部分相互吸引,形成______结构的过程。
3. 反胶束是一种特殊的分子有序组合体,其______部分朝向溶剂,而______部分朝向内部空腔。
4. 分子有序组合体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______和______是两个关键因素。
5. 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是指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______的______浓度。
三、简答题1. 简述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分子有序组合体的过程,包括形成的原因、条件和结构类型。
2. 解释胶束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包括表面张力、粘度和导电性的变化。
3. 简述反胶束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包括其内部空腔的大小、形状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4. 影响分子有序组合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分别说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吸附过程的。
表面活性剂复习题答案
表面活性剂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在造纸中表面活性剂用作蒸煮剂、施胶剂、柔软剂和[ D ]A.助悬剂B.染色剂C.润湿剂D .消泡剂2.没有外力的影响液体总是趋向于成为[ A ]A.球体B.正方体C. 长方体D. 四面体3.对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临界胶束浓度越小,达到表面吸附饱和所需浓度[ A ]A.越低B.越高C.不能定性判断D.可以定量判断4.亲油基相同,聚氧乙烯链越长,其亲水性[ B ]A.越弱B.越强C.不变D.无法预测5.表面活性剂浓度越大,形成的胶束[ B ]A.越少B.越多C.越大D.越小6.乳状液的类型包括水包油型,油包水型和[ C ]A.园圈型B.哑铃型C.复合型D.套圈型7. 润湿过程主要分为三类,沾湿,浸湿和[D ]A.浸润B.涂布C. 扩展D. 铺展8. 天然稳泡剂主要有明胶和[ C ]A.蛋白胶B.凝胶C.皂素D.硅胶9. 粉状洗涤剂可分为民用洗涤剂和[ C ]A.商用洗涤剂B.军用洗涤剂C.工业洗涤剂D.农业洗涤剂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聚集度大,导致增容作用强,并具有良好的乳化和[ A ]A.润湿能力B.吸附能力C.稳定能力D.去稳定能力11. 在医药行业中表面活性剂用作杀菌剂、助悬剂和[ C ]A.蒸煮剂B.施胶剂C. 增溶剂D. 柔软剂12.因溶质在表面发生吸附(正吸附)而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这类物质被称为[ B ] 1A. 非表面活性物质B.表面活性物质C. 活性溶剂D.非活性溶剂13.只适用于测定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方法是[B ]A.表面张力法B.电导法C.染料法D.光散射法14.亲水基相同,亲油基的链越长,亲油性[A ]A.越大B.越小C.不发生变D.发生突变15.增溶作用属于[ C ]A.非热力学稳定体系B.动力学稳定体系C.热力学稳定体系D.化学变化16. 破乳的方法有机械法,物理法和[ D ]A. 实践法B.生物法C.理论法D. 化学法17.通常人们习惯将润湿角大于90度的叫做[ B ]A.浸湿B.润湿C.乳化D.不润湿18.泡沫是分散体系,气体是[A ]A.分散相B.连续相C.分散介质D.均相19.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和设备保养、维护过程中使用的洗涤剂属于[ A ]A.工业洗涤剂B.设备洗涤剂C.配方洗涤剂D.民用洗涤剂2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 D ]A.水解B.不水解C.电离D. 不电离21. 在食品工业中表面活性剂用作乳化剂、分散剂和[ C ]A.蒸煮剂B.施胶剂C.稳定剂D.润湿剂22.乙醇、丁醇和乙酸[C ]A. 不属于表面活性物质B.属于表面活性剂C.属于表面活性物质D. 属于特种表面活性剂23.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临界胶束浓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B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能确定24.一般而然,分子量越大,乳化性能力[A ]A.越好B.越差C.不发生变D.无法判断25.增溶作用可使被增溶物的化学势降低,该过程是[ D]A.与水溶助长作用相同B.非自发进行的C.与乳化相同D.自发进行的26. 破乳剂的种类主要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B ]A.负离子表面活性剂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正离子表面活性剂D.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27.浮选过程使用的浮选剂包含捕集剂、调整剂和[A ]A.起泡剂B.消泡剂C.乳化剂D.破乳剂28.小气泡内的压力与大气泡内的压力相比[ A ]A.小气泡内的压力大于大气泡内的压力B.小气泡内的压力小于大气泡内的压力C.小气泡内的压力等于大气泡内的压力D.无法判断29.重购洗涤剂的主要成分一般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C ]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B.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D.特种表面活性剂30.存在等电点的电离平衡的表面活性剂是[ A]A.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 阳离子D. 阴离子二、填空题3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具有阴离子亲水集团的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复习问答题
问答题1.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特点及亲水亲油基的组成?答:表面活性剂由两部分构成:a.疏水基团,由疏水亲油的非极性碳氢链、硅烷基、硅氧烷基、或碳氟链构成; b.亲水基团,由亲水疏油的极性基团构成。
2. 表面活性剂按离子类型分类,常见类型有哪些?答:表面活性剂按离子分类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中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苄基三甲基氯化铵)及两性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甜菜碱)。
3. 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结构?答: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浓度较低时零散地分布在液体表面,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分子疏松的定向排列在表面,当浓度接近cmc时,表面活性剂分子紧密地定向排列在液体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单分子界面膜,并在内部开始形成胶束。
4. 影响表面活性剂吸附界面的物理化学因素?答:(1)表面活性剂亲水基:亲水基小者,分子横截面积小,饱和吸附量大。
(2)疏水基:疏水基小者,分子横截面积小,饱和吸附量大。
(3)同系物:一般规律是随碳链增长,饱和吸附量有所增加,但疏水链过长往往得到相反的效果。
(4)温度:饱和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但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时吸附剂量往往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5)无机电解质:对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无机电解质对吸附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5.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吸附的功能?答: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吸附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增加气液界面的过程容易进行;二是形成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紧密定向排列的表面吸附层。
6. 影响表面活性剂在稀溶液吸附的因素?答:A.吸附质影响(吸附质分子结构与性质将影响它们分子间及其与溶剂、吸附剂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吸附性质)(1)吸附质为同系物若为极性分子,随有机物碳原子数增加吸附量增加;非极性的物质在水中易吸附非极性的或极性小的。
(2)异构体的影响直链易被吸附,异构体易于溶解。
《表面活性剂化学》填空期末复习题
《表面活性剂化学》填空期末复习题1. 临界胶束浓度的的测定方法有表面张力法、_______ 、_______、_______、光散射法。
2. 在4种增溶方式中增溶量最大的是_______。
3. AOS即_______,十二烷基硫酸钠又名________,俗名______。
4.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聚氧乙烯链,则链越长者,_______生物降解。
5.60%(质量分数)的Span20(HLB值8.6)和40%(质量分数)的Tween20(HLB值16.7)混合得到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______。
6.通常易溶于水的乳化剂有助于形成_____型乳状液,易溶于油的乳化剂有助于形成______型乳状液。
7.表面活性剂分子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_______,另一部分是_______。
8.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计算:_________。
E:代表合成表面活性剂时加入的环氧乙烷的质量分数。
9.亲油基相同时,(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的顺序是:________。
10.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包括:亲水亲油平衡值、_______、________等等。
1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Krafft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_____。
12.乳状液类型的鉴别主要有:稀释法、_______、_______、滤纸润湿法四种。
13. 洁尔灭为型表面活性剂,化学名称是,具有,起泡,腈纶缓染剂等作用。
14. 常用的稳泡剂,天然化合物,如和15. (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16.亲水基在分子中间者,比在末端的润湿性能17.对于疏水基碳氢链,直链者较有分支的生物降解18.65%(质量分数)的Span20(HLB值8.6)和35%(质量分数)的Tween20(HLB值16.7)混合得到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
19.Krafft点越高,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
《表面活性剂化学》题集
《表面活性剂化学》题集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关于界面与表面的定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界面是指不同物质相接触的线,表面是指液体与气体接触的面B. 界面是指不同物质相接触的面,表面是指液体与气体接触的线C. 界面是指不同物质相接触的面,表面是指液体与气体接触的面D. 界面和表面都是指液体与气体接触的面2. 表面张力是以下哪个现象的表现?()A.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受到向内的吸引力大于向外的吸引力B.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受到向外的吸引力大于向内的吸引力C.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受到均匀的吸引力D.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受到均匀的排斥力3.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表面活性剂?()A. 肥皂B. 洗发水中的活性成分C. 食盐D. 洗洁精4.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代表的是:()A. 氢键长度B. 氢键能量C. 亲水亲油平衡D. 氢键数量5. 关于表面活性剂的活性,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表面活性剂的活性与其分子量成正比B. 表面活性剂的活性与其分子量成反比C. 表面活性剂的活性与其分子结构无关D. 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取决于其在界面上的吸附能力二、填空题1. 界面是指两种不同______相互接触的区域,表面是指液体与气体接触时在液体表面形成的一个______薄层。
2.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作用力______液体内部,使液体表面具有______收缩的趋势。
3.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能够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其分子结构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______和一个或多个______。
4.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反映了其分子的______程度,HLB值越高,亲水性越______,HLB值越低,亲油性越______。
5. 表面活性剂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界面张力与表面张力的区别。
2. 为什么液体表面层的分子会表现出比内部分子更大的相互作用力?3. 简述表面活性剂如何通过改变分子结构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制备考核试卷
B.聚乙二醇
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D.硫酸化油
13.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 )
A.表面活性剂的类型
B.表面活性剂的浓度
C.乳液的类型
D.温度
14.以下哪些是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
A.通常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临界胶束浓度
B.通常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低毒性
C.在极端条件下稳定性较好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中的作用是降低表面张力,增强湿润性,分散和悬浮污垢,以及稳定乳液。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类型包括阴离子(如烷基苯磺酸钠)、非离子(如聚乙二醇)和阳离子(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特点分别是良好的洗涤性能、温和性和抗硬水性。
2.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油更易于与水混合,提高采油效率。在三次采油中,表面活性剂用于降低残余油饱和度,使油藏中的油更易于流动。
3. HLB值是表面活性剂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度量,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如HLB值高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适合用作乳化剂,而HLB值低的适合用作消泡剂。
4.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友好性涉及生物降解性、毒性和环境影响。评估可通过急性毒性测试、生物降解性测试等,改善措施包括使用环境友好型表面活性剂和优化配方。
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
A.分子结构
B.温度
C.离子强度
D.溶剂类型
2.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制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A.酯化反应
B.聚合反应
C.酰胺化反应
D.磺化反应
3.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包括以下哪些?( )
表面活性剂复习题答案(最新整理)
非极性部分 。
41. 溶于水后能离解出具有表面活性的带负电荷的基团表面活性剂的是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按照阴离子部分亲水基的种类,可以将两性表面活性剂分为羧酸盐型、磺酸 盐型、硫酸酯盐型和磷酸酯盐型。按照整体化学结构,两性表面活性剂主要分为 甜菜碱型、咪唑啉型、氨基酸型和氧化胺型四类。 90. 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结构)的分类。
A.润湿能力 B.吸附能力 C.稳定能力 D.去稳定能力 11. 在医药行业中表面活性剂用作杀菌剂、助悬剂和[ C ] A.蒸煮剂 B.施胶剂 C. 增溶剂 D. 柔软剂 12.因溶质在表面发生吸附(正吸附)而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这类物质被称为[ B] 1A. 非表面活性物质 B.表面活性物质 C. 活性溶剂 D.非活性溶剂 13.只适用于测定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方法是[B ] A.表面张力法 B.电导法 C.染料法 D.光散射法 14.亲水基相同,亲油基的链越长,亲油性[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发生变 D.发生突变 15.增溶作用属于[ C ] A.非热力学稳定体系 B.动力学稳定体系 C.热力学稳定体系 D.化学变化 16. 破乳的方法有机械法,物理法和[ D ] A. 实践法 B.生物法 C.理论法 D. 化学法 17.通常人们习惯将润湿角大于 90 度的叫做[ B ] A.浸湿 B.润湿 C.乳化 D.不润湿 18.泡沫是分散体系,气体是[A ] A.分散相 B.连续相 C.分散介质 D.均相 19.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和设备保养、维护过程中使用的洗涤剂属于 [ A ] A.工业洗涤剂 B.设备洗涤剂 C.配方洗涤剂 D.民用洗涤剂
《表面活性剂化学》第十章习题
第十章洗涤作用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现象是洗涤作用的结果?()A. 污垢的溶解B. 污垢的分散C. 污垢的吸附D. 污垢的沉积2. 下列哪种因素对洗涤作用的影响最大?()A.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B. 洗涤剂的种类C. 洗涤剂的HLB值D. 所有上述因素3. 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洗涤作用的效果?()A. 洗涤剂的浓度B. 洗涤剂的种类C. 洗涤剂的HLB值D. 所有上述因素4. 下列哪种现象是洗涤作用的结果?()A. 污垢的溶解B. 污垢的分散C. 污垢的吸附D. 污垢的沉积5. 下列哪种现象是洗涤作用的结果?()A. 污垢的溶解B. 污垢的分散C. 污垢的吸附D. 污垢的沉积二、填空题1. 洗涤作用是指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或洗涤剂,使污垢从固体表面_______、_______或_______的过程。
2. 洗涤剂的种类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它们通过在_______界面形成_______结构,实现洗涤作用。
3. 洗涤剂的HLB值是影响洗涤作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其值越大,亲水性越强,洗涤效果越好,因为_______有助于_______的洗涤。
4. 洗涤作用的结果是使污垢从固体表面溶解、分散或吸附,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现象。
5. 洗涤作用在家庭洗涤、工业清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洗涤剂用于清洗衣物、餐具等,工业清洗剂用于清洗设备、管道等。
三、简答题1. 简述洗涤作用的定义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解释洗涤剂的种类及其对洗涤作用的影响。
3. 简述洗涤剂的HLB值及其对洗涤作用效果的影响。
4. 简述洗涤作用的结果,包括污垢的溶解、分散和吸附等现象。
5. 简述洗涤作用在家庭洗涤、工业清洗等领域的应用。
四、论述题1. 论述洗涤作用在家庭洗涤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衣物清洁度的影响。
2. 探讨洗涤作用在工业清洗中的应用,包括提高清洗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
(完整版)表面活性剂复习题答案
表面活性剂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造纸中表面活性剂用作蒸煮剂、施胶剂、柔软剂和[D]A.助悬剂B.染色剂C.润湿剂D.消泡剂2.没有外力的影响液体总是趋向于成为[A]A.球体B.正方体C.长方体D.四面体3.对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临界胶束浓度越小,达到表面吸附饱和所需浓度[A]A.越低B.越高C.不能定性判断D.可以定量判断4.亲油基相同,聚氧乙烯链越长,其亲水性[B]A.越弱B.越强C.不变D.无法预测5.表面活性剂浓度越大,形成的胶束[B]A.越少B.越多C.越大D.越小6.乳状液的类型包括水包油型,油包水型和[C]A.园圈型B.哑铃型C.复合型D.套圈型7.润湿过程主要分为三类,沾湿,浸湿和[D]A.浸润B.涂布C.扩展D.铺展8.天然稳泡剂主要有明胶和[C]A.蛋白胶B.凝胶C.皂素D.硅胶9.粉状洗涤剂可分为民用洗涤剂和[C]A.商用洗涤剂B.军用洗涤剂C.工业洗涤剂D.农业洗涤剂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聚集度大,导致增容作用强,并具有良好的乳化和[A]A.润湿能力B.吸附能力C.稳定能力D.去稳定能力11.在医药行业中表面活性剂用作杀菌剂、助悬剂和[C]A.蒸煮剂B.施胶剂C.增溶剂D.柔软剂12.因溶质在表面发生吸附(正吸附)而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这类物质被称为[B]1A.非表面活性物质B.表面活性物质C.活性溶剂D.非活性溶剂13.只适用于测定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方法是[B]A.表面张力法B.电导法C.染料法D.光散射法14.亲水基相同,亲油基的链越长,亲油性[A]A.越大B.越小C.不发生变D.发生突变15.增溶作用属于[C]A.非热力学稳定体系B.动力学稳定体系C.热力学稳定体系D.化学变化16.破乳的方法有机械法,物理法和[D]A.实践法B.生物法C.理论法D.化学法17.通常人们习惯将润湿角大于90度的叫做[B]A.浸湿B.润湿C.乳化D.不润湿18.泡沫是分散体系,气体是[A]A.分散相B.连续相C.分散介质D.均相19.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和设备保养、维护过程中使用的洗涤剂属于[A]A.工业洗涤剂B.设备洗涤剂C.配方洗涤剂D.民用洗涤剂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D]A.水解B.不水解C.电离D.不电离21.在食品工业中表面活性剂用作乳化剂、分散剂和[C]A.蒸煮剂B.施胶剂C.稳定剂D.润湿剂22.乙醇、丁醇和乙酸[C]A.不属于表面活性物质B.属于表面活性剂C.属于表面活性物质D.属于特种表面活性剂23.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临界胶束浓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B]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能确定24.一般而然,分子量越大,乳化性能力[A]A.越好B.越差C.不发生变D.无法判断25.增溶作用可使被增溶物的化学势降低,该过程是[D]A.与水溶助长作用相同8.非自发进行的C.与乳化相同口.自发进行的26.破乳剂的种类主要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A.负离子表面活性剂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正离子表面活性剂D.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27.浮选过程使用的浮选剂包含捕集剂、调整剂和人]A.起泡剂B.消泡剂C.乳化剂D.破乳剂28.小气泡内的压力与大气泡内的压力相比[A]A.小气泡内的压力大于大气泡内的压力B.小气泡内的压力小于大气泡内的压力C.小气泡内的压力等于大气泡内的压力D.无法判断29.重购洗涤剂的主要成分一般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C]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B.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D.特种表面活性剂30.存在等电点的电离平衡的表面活性剂是[A]A.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阳离子D,阴离子二、填空题3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具有阴离子亲水集团的表面活性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活性剂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表面活性:因溶质在表面发生吸附(正吸附)而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
2.界面:当任意两相接触时, 两相之间决非是一个没有厚度的纯几何面,而是一个具有相3.4.子所处的能量状态和受力情况等方面均有差别,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物理和化学现象称之为表面(界面)现象。
5.表面张力:垂直通过液面上任一单位长度、与液面相切的收缩表面的力,简称为表面张力,其单位为mN/m。
6.表面活性剂:在浓度极低时就能明显地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7.胶束: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当其浓度较低时呈单分子分散或被吸附在溶液的表面上而降低表面张力。
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加至溶液表面已经饱和而不能再吸附时,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即开始转入溶液内部,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部分与水的亲和力较小,而疏水部分之间的吸引力较大,当达到一定浓度时,许多表面活性剂分子(一般50~150个)的疏水部分便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缔合体,这种缔合体称为胶团或胶束。
8.吸附: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于其疏水作用,能自发地从溶液内部迁移至表面,采取亲水基伸向水中、疏水基伸向空气的排列状态。
这种从水内部迁至表面,在表面富集的过程叫吸附。
9.表面过剩:其意义是若自1cm2的溶液表面和内部各取一部分,其中溶剂的数目一样多,则表面部分的组分i比内部所多的摩尔数,记为Γi 。
10.双水相体系:是指某些物质的水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自发分离形成的两个互不相溶的水相。
11.低表面能固体:表面能小于100mJ/m2的固体称为低表面能固体,聚合物和固态有机物。
12.高表面能固体:无机固体和金属的表面能多大于100mJ/m2,称为高表面能固体。
13.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14.亲水—亲油平衡值HBL:亲水基和疏水基之间在大小和力量上的平衡程度的量度。
15.克拉夫特点(krafft):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存在明显的转折点,即在较低的一段温度范围内溶解度随温度上升非常缓慢,当温度上升到某一定值时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迅速增大,把该温度称为克拉夫特点(又称临界溶解温度)。
16.增溶作用:指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加的现象,这种作用只有在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后才显现出来。
17.乳化作用:指将一种液体的细小颗粒分散于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得到的分散体系被成为乳液。
18.润湿过程:滴在固体表面上的少许液体,取代了部分固-气界面,产生了新的液-固界面。
这一过程称之为润湿过程。
19.洗涤作用:洗涤是从被洗涤对象中除去不需要的成分并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通常意义是指从载体表面去污除垢的过程。
20.相转变温度(PIT):转型温度为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质达适当平衡的温度,称为相转变温度。
21.浊点: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表面活性剂就会从溶液中析出,使原来透明的溶液变浑浊,这是的温度成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22.分散相:乳状液中以液珠形式存在的相称为分散相(或称内相、不连续相)。
23.分散介质:分散介质是由物质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液滴或气泡)而分布在另一种物质中所组成的物系。
分散相不是分散介质。
24.絮凝作用:在体系中加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通常也是表面活性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通过自身的极性基或离子基团与质点形成氢键或粒子对,加上范德华力而吸附在质点表面,在质点间进行桥联,形成体积庞大的絮状沉淀而与水溶液分离。
25.增溶量:向100mL已标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由滴定管滴加被增溶物,当达到饱和时被增溶物析出,溶液变浑浊,此时已滴入溶液中的被增溶物的物质的量即为增溶量。
26.正的加和增效作用:当复配体系水溶液形成混合胶束时,临界胶束浓度c径低于其中任何一种单一组分的临界胶束浓度(c l M和c2M)时,即称为产生正加和增效作用。
27.负的加和增效作用:当复配体系水溶液形成混合胶束时,如果混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比任何一种单一组分的高,则称产生负加和增效作用。
一.问答题表面活性剂是指在较低浓度时,即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等作用的物质。
分类方法:1)2)按亲水基的结构分类:羧酸盐型、磺酸盐型、硫酸酯盐型、磷酸酯盐型、胺盐型、季铵盐、鎓盐型(鏻、鉮、硫、碘鎓化合物)、多羟基型、聚氧乙烯型。
3)按疏水基种类分类:直链、支链烷基(碳原子数为8~20)、烷基苯基、萘基(烷基碳原子数为8~16)、松香衍生物、高分子量聚环氧丙烯基、长链全氟(或高氟代)烷基、聚硅氧烷基、全氟聚环氧丙烷基(低分子量)。
4)按表面活性剂的特殊性分类:碳氟表面活性剂、含硅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冠醚型表面活性剂。
1.表面活性剂按离子类型分类可分为几类,并举例说明。
按照离子类型分类:分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中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可以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阳离子型:苄基三甲基氯化铵两性型: 十二烷基甜菜碱2.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基的结构分类可分为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按亲水基的结构分类:羧酸盐型、磺酸盐型、硫酸酯盐型、磷酸酯盐型、胺盐型、季铵盐、鎓盐型(鏻、鉮、硫、碘鎓化合物)、多羟基型、聚氧乙烯型。
3.叙述我国表面活性剂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我国表面活性剂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1958年中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发成功我国第一个表面活性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标志着我国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形成。
2)“七五”和“八五”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三氧化硫连续磺化装置、乙氧基化装置、油脂水解装置、以及脂肪醇、脂肪胺和烷基酚的生产装置,使我国多种表面活性剂基本原料的生产能力达到世界水平,解决了原料问题。
3)九十年代后品种的数量增长较快,从1990年的290种增加至现在的2000多种。
4.叙述我国表面活性剂工业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别。
(1)表面活性剂的品种少,产量低,不能满足国内需求(2)人均消费水平低,美国13.9Kg 日本9.7Kg 中国0.5Kg(3)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档产品少,低档产品多(4)工业应用比例偏低(5)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缺乏复配和深加工技术的理论指导,生产工艺落后5.简述影响表面张力的几种因素。
1)分子间吸引力:液体分子间吸引力愈大,表面张力愈大。
2)相界面性质:表面张力的大小与其共存的另以相的物质的性质有关。
3)温度:温度升高,界面张力下降。
当温度接近临界温度时,表面张力趋近于消失4)压力:压力升高,表面张力减小。
可能与气体密度的增加和气体在液体中的吸附有关。
6.简述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1)双亲性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不对称的极性的特点,分子中同时含有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和亲油性的非极性基团——亲水基和亲油基,因此,表面活性剂具有既亲水又亲油的双亲性。
(2)溶解性表面活性剂至少应溶于液相中的某一相。
(3)表面吸附表面活性剂的溶解,使溶液表面自由能降低,产生表面吸附,在达到平衡时,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浓度大于溶液整体中的浓度。
(4)界面定向吸附在界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定向排列成分子膜,覆盖于界面上。
(5)形成胶束当表面活性剂在溶剂中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其分子会产生聚集生成胶束,这一浓度的极限值称为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
(6)多功能性表面活性剂在其溶液中显示多种复合功能。
如清洗、发泡、润湿、乳化、增溶、分散等。
7.叙述表面活性剂的基本功能。
表面活性剂最基本的功能有两个,其一是在表(界)面上吸附,形成吸附膜(通常是单分子膜);其二是在溶液内部自聚,形成多种类型的分子有序组合体。
从这两个功能出发,衍生出表面活性剂的其他多种应用功能,概括起来主要功能有起泡、消泡、乳化、破乳、分散、絮凝、润湿、铺展、渗透、润滑、抗静电、杀菌等。
8.叙述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在气—液界面吸附的吸附层结构。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浓度较低时零散地分布在液体表面,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分子疏松的定向排列在表面,当浓度接近cmc时,表面活性剂分子紧密地定向排列在液体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单分子界面膜,并在内部开始形成胶束。
9.叙述影响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气—液界面吸附的物理化学因素。
a.表面活性剂亲水基:亲水基小者,分子横截面积小,饱和吸附量大。
b.疏水基:疏水基小者,分子横截面积小,饱和吸附量大。
c.同系物:一般规律是随碳链增长,饱和吸附量有所增加,但疏水链过长往往得到相反的效果。
d.温度:饱和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但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时吸附剂量往往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e.无机电解质:对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无机电解质对吸附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10.叙述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吸附的吸附层结构。
油水界面上极限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疏水链采取伸展的构象,近于直立地存在于界面上,表面活性剂吸附层的结构如图3.13所示。
吸附层由疏水基在油相、亲水基在水相、直立定向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和油分子、水分子组成。
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疏水基之间插入油分子,它的亲水基间则存在水分子。
根据吸附分子平均占有面积和Ao数据可知,在吸附层中油分子数多于吸附分子数。
11.简述固体表面的特点。
固体表面分子(原子)移动困难固体表面不像液体那样易于缩小和变形,固体表面难以收缩,所以只能靠降低界面张力的办法来降低表面能,这也是固体表面能产生吸附作用的根本原因。
固体表面不均匀固体表面看上去是平滑的.但经过放大后即使磨光的表面也会有10-5~10-3cm左右的不规整性,即表面是粗糙的。
这是因为在实际的表面上总是有台阶、裂缝、沟槽、位错等现象。
固体表面层与体相内部组成不同由于加工方式或固体形成环境的不同,固体表面层由表向里往往呈现m多层次结构。
12.叙述表面活性剂在固体—液界面吸附的吸附等温线有哪几种类型,并说明各类吸附等温线的特点。
吸附等温线大部分可以分为五类,即最早由Brunauer,Deming,Deming和Teller提出的(简称BDDT)五种类型。
现在人们已经普遍将它们称为第I类吸附等温线、第Ⅱ类吸附等温线……第V类吸附等温线。
I型吸附等温线限于单层或准单层,2.5nm以下微孔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属于这种类型。
Ⅱ型吸附等温线常称为S型等温线,吸附剂孔径大小不一,发生多分子层吸附,在后半段,由于发生了毛细孔凝聚,吸附量急剧增加,吸附等温线急剧上翘。
在无孔粉末颗粒或在大孔中的吸附常是这种类型的等温线。
Ⅲ型吸附等温线较少见,当吸附剂与吸附质相互作用很弱时会出现这种等温线,Ⅳ型吸附等温线是Ⅱ型吸附等温线的变种,多孔吸附剂发生多分子层吸附时会有这种等温线,V型吸附等温线是Ⅲ型吸附等温线的变种,发生多分子层吸附,有毛细凝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