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概论:抗菌素概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认识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性
➢不过分依赖抗感染药物的作用
在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同时,应采取各种综 合措施,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处理原 发病灶等。
抗菌药物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
明确诊断-----尽早确定病原体
➢ 用药前应做到: 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确定病 原体及敏感药物。
➢ 重症患者: 临床诊断的基础上,预测最可能的致病菌, 立即开始经验治疗。获知病原检查结果后, 结合患者用药效果进行调整。
按照适应症选用药物
➢ 抗菌谱 ➢ 药效学 ➢ 药动学(吸收、分布、排泄) ➢ 适应症 ➢ 不良反应
I类 繁殖期杀菌药:β-内酰胺类 II类 静止期杀菌药:如氨基糖苷类
对静止期、繁殖期的细菌均有杀灭作用
III类 快速抑菌药:四环素、大环内酯类 IV类 慢速抑菌药:磺胺类
不同的药物联用,可产生协同、相加、无关、 拮抗四种关系
协同作用:强于两药效果相加 相加作用:不超过两药效果之和 无关作用:不超过其中强者 拮抗作用:低于其中强者
第38章 抗菌药物概论
感染性疾病
内外环境的微生物导致的组织器官损害 ➢细菌、病毒、真菌、原虫、支原体、衣原
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结果
• 微生物增殖,产生毒素,导致宿主死亡 • 微生物与宿主相持,形成慢性感染 • 宿主防御功能清除微生物
机体、抗菌药物及细菌之间的相互关系
机体 (病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细菌
抑制或杀灭 耐药性
四类药物联合应用产生的相互作用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一类
协同 拮抗 相加
二类
相加 相加
三类
相加
四类
剂量要适宜
疗程要足够 ➢一般感染应继续应用至体温正常、症状 消退后3—4天; ➢有局部脓肿等病灶时需待局部病灶基本 吸收后停药; ➢如临床疗效欠佳,急性感染在用药后 48—72小时应考虑调整用药。
采取综合治疗的措施
应有明确指征,否则不但不增加疗效,还易引起:
➢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增加 ➢使耐药菌株增多 ➢二重感染发生的机会增多 ➢浪费药物 ➢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贻误正确治疗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不明病原体的严重细菌感染 ➢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 ➢需长期用药的慢性感染 ➢其他特殊情况
抗菌药物的作用性质分类
依据患者状态合理用药
➢ 新生儿、儿童 ➢ 老年人 ➢ 孕妇 ➢ 哺乳期 ➢ 合并其他疾病
严格控制或尽量避免下列用药方式
➢ 预防用药---应有临床实践依据和用药指征 ➢尽量避免皮肤黏膜的局部应用(耐药、变态反应)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
除非并发细菌感染外,不宜轻易采用抗菌 药物。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不过分依赖抗感染药物的作用
在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同时,应采取各种综 合措施,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处理原 发病灶等。
抗菌药物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
明确诊断-----尽早确定病原体
➢ 用药前应做到: 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确定病 原体及敏感药物。
➢ 重症患者: 临床诊断的基础上,预测最可能的致病菌, 立即开始经验治疗。获知病原检查结果后, 结合患者用药效果进行调整。
按照适应症选用药物
➢ 抗菌谱 ➢ 药效学 ➢ 药动学(吸收、分布、排泄) ➢ 适应症 ➢ 不良反应
I类 繁殖期杀菌药:β-内酰胺类 II类 静止期杀菌药:如氨基糖苷类
对静止期、繁殖期的细菌均有杀灭作用
III类 快速抑菌药:四环素、大环内酯类 IV类 慢速抑菌药:磺胺类
不同的药物联用,可产生协同、相加、无关、 拮抗四种关系
协同作用:强于两药效果相加 相加作用:不超过两药效果之和 无关作用:不超过其中强者 拮抗作用:低于其中强者
第38章 抗菌药物概论
感染性疾病
内外环境的微生物导致的组织器官损害 ➢细菌、病毒、真菌、原虫、支原体、衣原
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结果
• 微生物增殖,产生毒素,导致宿主死亡 • 微生物与宿主相持,形成慢性感染 • 宿主防御功能清除微生物
机体、抗菌药物及细菌之间的相互关系
机体 (病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细菌
抑制或杀灭 耐药性
四类药物联合应用产生的相互作用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一类
协同 拮抗 相加
二类
相加 相加
三类
相加
四类
剂量要适宜
疗程要足够 ➢一般感染应继续应用至体温正常、症状 消退后3—4天; ➢有局部脓肿等病灶时需待局部病灶基本 吸收后停药; ➢如临床疗效欠佳,急性感染在用药后 48—72小时应考虑调整用药。
采取综合治疗的措施
应有明确指征,否则不但不增加疗效,还易引起:
➢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增加 ➢使耐药菌株增多 ➢二重感染发生的机会增多 ➢浪费药物 ➢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贻误正确治疗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不明病原体的严重细菌感染 ➢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 ➢需长期用药的慢性感染 ➢其他特殊情况
抗菌药物的作用性质分类
依据患者状态合理用药
➢ 新生儿、儿童 ➢ 老年人 ➢ 孕妇 ➢ 哺乳期 ➢ 合并其他疾病
严格控制或尽量避免下列用药方式
➢ 预防用药---应有临床实践依据和用药指征 ➢尽量避免皮肤黏膜的局部应用(耐药、变态反应)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
除非并发细菌感染外,不宜轻易采用抗菌 药物。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