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合集下载

中华成语故事100个

中华成语故事100个

中华成语故事100个1. 杯弓蛇影故事:有一位名叫张琴的老人,他非常神经质,总是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猜疑和恐惧。

有一天,他在山林里行走时,看到了一条弯曲的树枝,误以为是一条毒蛇,并立刻拔出了弓箭准备射击。

然而,当他正准备放箭时,发现弯曲的影子并不是真正的蛇,而是石头破损的影子。

他的恐惧原来是由于自己的错觉造成的。

寓意:形容人们因为多疑而引起的虚惊和自己的过度想象。

2. 铁杵磨成针故事:有一个人叫李进宝,他非常穷困,家里连针线都没有。

他每天只能到田地里劳作,过着艰辛的日子。

他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困境,于是辞去了田间劳作,每天用石头磨一根铁杵。

李进宝坚持不懈地进行着这项艰苦的工作,直到铁杵磨成了一根细针。

他用这根针缝制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出卖后赚了很多钱,从此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寓意:形容人们通过坚持努力和毅力,能够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3. 杯水车薪故事:有一个人叫王大富,他非常宽宏大量,经常帮助他人。

有一天,他看到路边有一辆车被困在河中,他立即拿出一杯水去救车。

然而,车子仍然无法被拖出。

尽管王大富付出了善意和努力,但他的帮助相对于那台车来说微不足道。

寓意:比喻力量或帮助太微小,无法解决问题。

4. 守株待兔故事:有一个农夫种了一棵树,每天都在树下守株待兔,希望能够捉到和杀掉经过的兔子。

然而,每一天都没有兔子经过。

农夫的邻居告诉他,要想捉到兔子必须主动出击,而不是坐在树下等待。

寓意:比喻只是依靠等待和机会而不付出努力,不能成功。

5. 画蛇添足故事:在古代,有一位画家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蛇。

当他的朋友看到画蛇后,觉得虽然画得很好,但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于是,画家在蛇的身边又增加了一只脚。

这样一来,蛇就变成了一只怪物,失去了原本的美感。

寓意:比喻做事过度,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完美。

这些都是中华成语故事的一部分,继续剩下的故事。

经典成语故事30个

经典成语故事30个

经典成语故事30个小编通过阅读,认识了许多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多认识成语,用成语点缀文章,还可以提高文章的整体水平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成语故事,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典成语故事30个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经典成语故事(通用21篇)

经典成语故事(通用21篇)

经典成语故事(通用21篇)经典成语故事(通用21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成语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经典成语故事1孟子想到齐国施展自己的雄图大志,也很希望齐国君王能像历史上的商汤和周武王那样有作为。

他到齐国后,齐王很高兴,并且任用了他。

但孟子总感到不理想,于是决定离开齐国。

但他在离开时,心里又是矛盾着的,很想齐王能亲自出面来挽留他。

后来,尽管齐王也亲自到孟子住处见了面,但只是寒暄寒暄而己,并没有表示要真正留他。

孟子出京城临淄到齐国西南部的昼地后,住了3天才走。

途中有人问孟子为什么这样慢腾腾地,孟子说,我自认为还是太快了呢。

我想齐王也许能最终改变态度,把我召回去。

齐王如果用我,何止齐国的老百姓得到太平,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够得到太平。

在回归的路上,又有一个名叫充虞的人问孟子,说:“老夫子现在好象很不愉快的样子,从前我听您说过:“‘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孟子回答道:“彼一时,此一时嘛。

每过500年必定有位圣君出现,而这当中也必定会有命世之才出来。

从周朝到现在,已经过去700余年了。

论年头,早超过(500年)了;而以时势的'发展来考察之,则现在正该是出圣君贤臣的时候了。

老天爷如果想使天下太平,那么当今之世,除了我,还有谁呢?我有何不愉快的呢?”经典成语故事2一财主大摆酒宴,席间划拳行令,喧声如潮,一个老头因牛肉没嚼烂而卡住脖子,顿时大汗淋漓,翻白眼,众人纷纷为他想办法处理,把老汉左右折腾,老头气得大喊而吐出牛肉。

财主见状要各位回家,说有了前车之鉴,从此再也不吃饭了。

经典成语故事3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

一天晚上,庄子做了一个梦,梦中,他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

那蝴蝶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欣然自得,轻快舒畅极了,称心如意极了。

这时,他己完全忘记自己是庄周了,而只是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

成语故事100则

成语故事100则

成语故事100则1. 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 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 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 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 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十篇】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十篇】

【导语】成语⼀般⽤四个字,这与汉语本⾝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词为主有关系。

下⾯是©⽆忧考⽹分享的四字成语故事⼤全【⼗篇】。

欢迎阅读参考!1.四字成语故事 凿壁借光 把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

现在⽤这个成语来形容读书⼗分刻苦的⼈。

汉朝时,有⼀⼈叫匡衡,勤奋好学。

家⾥很穷,⽩天必须⼲活,晚上他才能读书。

但⼜买不起蜡烛,天⼀⿊,就⽆法看书了。

他的邻居家⼀到晚上屋⼦都点起蜡烛把屋⼦照得通亮。

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你们家的⼀⼨之地呢?” 邻居瞧不起⽐他们家穷的⼈,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常⽓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洞,烛光透过来了。

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附近有个⼤户⼈家,有很多藏书。

⼀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户⼈家门前。

他对主⼈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活不⽤报酬。

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

”主⼈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2.四字成语故事 道听途说 从前,有⼀个叫⽑空的⼈,有⼀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艾⼦于是两个⼈便闲聊了起来。

⽑空对艾⼦说:“有⼀户⼈家养的鸭⼦,⼀只鸭⼦⼀次就下了⼀百多个蛋。

” “这不可能!”艾⼦不相信地说道。

于是⽑空⼜说道:“我说错了,不是⼀只鸭⼦,实际上是两只鸭⼦⼀次下了⼀百多个蛋。

” “那也不可能!”艾⼦还是不信。

⽑空⼜说道:“⼤概是三只鸭⼦⼀次下了那么多蛋,我记不太清了。

” 艾⼦还是不信,结果⽑空便⼀次次的增加鸭⼦的数量,艾⼦实在听不下去了,便对他说道:“你就不能把鸭蛋的数⽬减少些说吗?” 可⽑孔却坚持地说:“那不⾏,宁可多说也绝不少说。

” 接着,⽑空⼜对艾⼦说道:“上个⽉,从天上掉下来⼀块⾁,这块⾁有⼗丈宽⼗丈长。

” 艾⼦依旧不相信地说道:“哪⾥可能有这样的事情?” ⽑空于是⼜说道:“是我记错了,那⼤概是⼆⼗丈长宽吧!” 艾⼦实在是受不了⽑空的吹嘘,便说道:“这世上哪⾥会有那么⼤的⾁,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掉到了哪⾥?你见到了吗?还有,刚才说的那个鸭⼦是那户⼈家养的?” 这时,⽑空尴尬地说道:“我也没有亲眼见到过,都是从街上听来的。

成语故事100首

成语故事100首

成语故事100首1.守株待兔:源自《韩非子·五蠹》。

讲述的是宋国有个人偶然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便放下农活,日复一日地守在树桩旁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农田荒芜,却再也没等到兔子。

寓意不努力而想侥幸获得成功是行不通的。

2.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楚国有个人乘船时不小心将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剑落下的位置刻下记号,打算等船靠岸后沿着记号下水找剑,但因为船已经移动,所以找不到剑。

这个故事比喻不懂得事物已发生变化,仍拘泥于旧观念、老办法处理问题。

3.亡羊补牢:源于《战国策·楚策四》。

故事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后及时修补羊圈的缺口,防止其他羊再丢失。

寓意犯了错误之后要及时改正,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4.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说的是众人分酒,决定每人画一条蛇,先画完者喝酒。

有个人率先完成,看到别人还未画完,便给自己的蛇画上了脚,结果蛇反而不像,酒也被后来画完蛇的人拿走。

寓意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5.狐假虎威:来自《战国策·楚策一》。

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百兽,比喻仗势欺人或借别人的权势吓唬、欺骗他人。

6.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

井底的青蛙以为井口的世界就是全部,比喻见识短浅,眼界狭窄。

7.拔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讲述农民急切盼望稻谷快点长大,用手把稻苗一根根拔高,结果稻苗全都枯死了。

以此告诫人们做事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8.对牛弹琴:源自《牟子理惑论》。

指对着不懂音乐的牛弹奏美妙的曲子,比喻说话、做事情不看对象,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高深的道理。

9.卧薪尝胆:记载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描述越王勾践为雪耻国辱,在床铺草堆以示艰苦生活,并常含苦胆警示自己不忘国仇家恨。

现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10.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

11.买椟还珠:源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经典成语故事15篇

经典成语故事15篇

经典成语故事15篇经典成语故事1伯乐相马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

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

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

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

一天,伯乐从齐国,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

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

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

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

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

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

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

”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

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

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

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

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简单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简单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简单1. 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2. 哄堂大笑:宋朝时期,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3. 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4. 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5. 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6. 熟能生巧: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

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

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成语故事精选5篇

成语故事精选5篇

成语故事精选5篇了解词语来源,深化了解故事情节,感悟成语人生.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成语故事,便利大家学习。

成语故事1有一天,齐宣王要召见贤士颜斶,就对他说:“颜斶,你过来。

”没想到颜斶竟然回了一句:“大王,你过来吧!”齐宣王听了,忽然脸色发青,大怒的说:“你这是什么看法,是君王名贵呢?还是贤士名贵?”颜斶沉着的说:“自然是贤士名贵,这是有历史为证的。

从前秦国曾下令说:“但凡在贤士柳下惠的墓地上砍伐树木的,一律处死刑。

”又说:“能够取得齐王首级的,将赏赐千金,并封他做官。

”可见国王的头还比不上贤士墓地的树木呢!”齐宣王被弄得啼笑皆非,只好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好了,我不会怠慢你的,以后你可以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

”颜斶听完,马上辞别齐宣王说:“感谢大王的厚爱。

我本是布衣粗食惯了的人;安步可以当车,晚食可以当肉,我还是回家自食其力吧!”这个故事是从“战国策”的“齐策”写出来的。

“安步可以当车”便是渐渐步行,以代替乘车,也就是勤俭的意思。

后人把“安步当车”引为成语,用来譬如人不贪求富贵,而能安于贫苦的意思。

另外,“晚食当肉”也是一句成语,它和“安步当车”一样都是节省的意思。

成语故事2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军皆殊死战,不行败。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

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

为了战胜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战胜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

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见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必须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状况,特别开心。

他吩咐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知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

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藏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快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存心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历史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历史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历史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太公钓鱼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

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

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

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

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

”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

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

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

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

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寻找贤能的人,就答应辅佐(zuǒ)他。

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2、平易近人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

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

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

”而太公到齐之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太公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

”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务的情况,长叹说:“鲁国后世必定会北面臣服于齐国。

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愿意接近。

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

”“平易近民”本指政治上通俗简易。

到了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hu ì),凡言“民”处皆改为“人”,此语就改成了“平易近人”。

这样一改,意思也就变了,从指政治变成指为人处世的态度,有时也指文章风格浅显易懂。

成语故事精选20篇

成语故事精选20篇

成语故事精选20篇1.成语故事精选篇一守株待兔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释读】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2.成语故事精选篇二滥竽充数战国时,齐宣王特别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专门成立了三百人的大乐队。

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不会吹竽,他混进了乐队里,摇头晃脑地“假吹”,似乎比任何人都投入。

齐宣王去世,继位的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无法再混充下去,只好悄悄溜走了。

[注释]滥:蒙混。

充:冒充,凑。

竽:古乐器名。

[提示]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里面充数,也用来表示自谦。

3.成语故事精选篇三画蛇添足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

人多酒少,不够喝。

有人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

大家赞同,画了起来。

一人先画好了,看别人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脚。

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那人说:“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

”说完就把酒喝了。

[注释]足:脚。

[提示]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4.成语故事精选篇四卧薪尝胆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

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

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血恨。

为激励斗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

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注释]薪:柴草。

胆:苦胆。

[提示]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5.成语故事精选篇五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100个经典成语故事及讲解

100个经典成语故事及讲解

100个经典成语故事及讲解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产生了很多成语。

可以说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成语言简意赅,但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100个经典成语故事及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十篇)

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十篇)

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十篇)1.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一画蛇添足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

人多酒少,不够喝。

有人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

大家赞同,画了起来。

一人先画好了,看别人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脚。

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那人说:“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

”说完就把酒喝了。

[注释]足:脚。

[提示]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2.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二自相矛盾从前,楚国有个人在街上卖兵器。

他拿着矛说:“这支矛,是天下第一锋利的,它能击穿坚固的盾牌。

”他又拿起盾说:“这个盾牌,是天下第一坚固的,世界上没有一支长矛能够刺得穿它。

”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人回答不出来了。

[注释]矛:长矛。

盾:盾牌。

[提示]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互抵触。

3.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三买椟还珠据说,楚国有位珠宝商人,为了把一颗贵重的珍珠卖个好价钱,请人做了一只非常精致的珠宝盒来盛放这颗珍珠。

一位郑国人出高价把它买了回去。

谁知,过了没几天,这位买主竟然拿着珍珠来找商人,对他说:“你把这珍珠遗留在盒子里了,我买的是盒子,这珍珠还给你吧。

”[注释]椟:盒子。

[提示]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4.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四滥竽充数战国时,齐宣王特别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专门成立了三百人的大乐队。

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不会吹竽,他混进了乐队里,摇头晃脑地“假吹”,似乎比任何人都投入。

齐宣王去世,继位的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无法再混充下去,只好悄悄溜走了。

[注释]滥:蒙混。

充:冒充,凑。

竽:古乐器名。

[提示]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里面充数,也用来表示自谦。

5.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五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经典成语故事(通用30篇)

经典成语故事(通用30篇)

经典成语故事(通用30篇)经典成语故事篇1chì shéng jì zú古代杜陵少年韦固,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个靠着红布囊席地而坐的老人,觉得奇怪,就去问老人。

老人说他是主管天下婚姻的,囊中的红绳是用来将夫妻的脚系在一起的,不管他们两人相隔多远,终究会走到一起的,如果断裂就夫妻离散。

典源《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九《定数十四婚姻·定婚店》"……今道途之行,人鬼各半,自不辨耳。

"固曰:"然则君何主?"曰:"天下之婚牍耳。

"固喜曰:"固少孤,尝愿早娶,以广后嗣。

尔来十年,多方求之,竞不遂意。

今者人有期此,与议潘司马女,可以成乎?"曰:"未也,君之妇适三岁矣。

年十七,当入君门。

"因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妇之足,及其坐则潜用相系。

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

君之脚已系于彼矣,他求何益。

"曰:"固妻安在?其家何为?"曰:"此店北卖菜家妪女耳。

"固曰:"可见乎?"曰:"陈尝抱之来,卖菜于是。

能随我行,当示君。

"《续玄怪录·定婚店》:"韦固少未娶,旅次宋城,遇老人倚囊而坐,向月检书。

因问之。

答曰:此幽明之书。

固曰:然则君何主?曰:主天下之婚姻耳。

因问囊中赤绳子,曰:此以系夫妇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之,终不可易。

"释义古代杜陵少年韦固,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个靠着红布囊席地而坐的老人,觉得奇怪,就去问老人。

老人说他是主管天下婚姻的,囊中的红绳是用来将夫妻的.脚系在一起的,不管他们两人相隔多远,终究会走到一起的,如果断裂就夫妻离散。

固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绾。

成语小故事(15篇)

成语小故事(15篇)

成语小故事(15篇)成语小故事1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

赵国名将廉颇凭借长平关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屡次挫败秦军。

秦国把坚守长平关的廉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精心策划了反间计,使赵王对廉颇起了疑心,将廉颇撤换下来,派去了无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秦将白起为了引诱赵括离开长平关,故意打了几个败仗后退走。

赵括求胜心切,轻易杀出长平关,出城追击秦军,结果进入了秦军的`埋伏圈。

白起将赵括的40万大军断成两段,分而制之。

赵括只好就地筑起营垒,等待援兵。

其实援兵早被白起悉数全歼。

赵括在营垒里苦等了40余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秦军故意网开一面,引诱赵括强行突围,结果赵括轻易离开营垒,再次进入秦军的埋伏圈。

这一次赵括回天无力,全军覆没。

成语小故事2有个宋国人,偶尔捡到一只在树上撞到的兔子。

于是,他便不干活了,天天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

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

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

”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

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

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树。

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守株待兔”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人们用它来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成语小故事3心怀叵测东汉末年,曹操准备率兵南征,于是他召集大臣们商议。

谋士荀攸说:“周瑜刚死,可先打东吴,再打刘备。

”曹操说:“如果大军南下,凉州的`马腾来袭击许都怎么办?”荀攸说:“依我的看法,可以封马腾为征南将军,派他去征讨孙权,将他引进京来,然后消灭他。

四字成语故事(通用35个)

四字成语故事(通用35个)

四字成语故事(通用35个)1.掩耳盗铃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2.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3.水中捞月从前有只小猴子在井边玩,玩着玩着他往井里一看,发现里面有个月亮,小猴子大叫道:不好啦!不好啦!月亮掉到井里啦!大猴子听见了,急忙跑过来跟着也叫了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

”他们这一叫,引来了老猴子,老猴子跑过来一看,也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啦!”这一下附近的猴子也听见了,都跑过来看。

大家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我们快把它捞上来。

”猴子们纷纷爬上了井旁边的大树,老猴子第一个倒挂在大树上,拉住大猴子的脚,大猴子也倒挂着,拉住另一只猴子的脚。

成语故事大全44个

成语故事大全44个

44个成语故事大全1、汗马功劳西汉初期,萧何跟随刘邦打天下,出谋划策,刘邦当了皇帝后就让萧何做丞相,其他武将不服,刘邦说:“打猎的时候,追逐野兽的狗,而指明野兽方向的是人,你们只是有功劳的狗,而萧何则是这个猎人。

”【解释】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

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

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2、削足适履春秋时期,发生了两件骨肉相残的事情。

这两件事情影响很坏,很多人都知道。

一件事是晋献公与公子申生的事情。

晋献公在晚年时非常昏庸,宠爱妃子骊姬,对她言听计从。

骊姬想让儿子奚齐当太子,就与奸臣私通,一起商量着如何对付他们的眼中钉太子申生。

一次,骊姬用蜂蜜擦头,引来不少蜜蜂,然后命申生用扇子驱赶蜜蜂。

结果,晋献公在高台上看到,真的以为申生有戏母之心。

晋献公勃然大怒,从此断绝父子之情,再也不理睬申生了。

申生失宠,只得自杀。

骊姬还在献公面前,说公子重耳、公子夷吾的坏话。

献公听信谗言,派人去杀重耳。

重耳、夷吾见势不妙,只得逃出晋国,另寻出路。

另一件事,诗子弃疾与楚灵王的事情。

楚灵王曾经传下旨意,命他的弟弟公子弃疾去管理被灭的蔡国,而他统率队出征,攻打东方的徐国。

公子弃疾见国君不在国内,就带兵回国,杀死了楚灵王的两个儿子,拥立他哥哥的儿子子比为君,由子皙做令尹。

楚灵王听说公子弃疾掌握了大权,自己又没有办法打回去,气得上吊自杀。

公子弃疾见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索性逼子比自杀,自己从后台走向前台,做了楚王,历史上称他为楚平王。

这两件事,一件是父亲逼死儿子,一件是弟弟逼死哥哥,说起来都令人连打冷战。

《淮南子说林训》在评论这两件事情时说:“这种骨肉相残的事,好比为了适合鞋子的尺寸,把脚削小;为了适应帽子的大小,把脑袋削小一样,愚蠢透顶。

”◎成语释义把脚削去一块,来适应鞋子的大小。

现在多用来比喻无原则地迁就,或生搬硬套。

适:适应。

履:鞋子。

◎故事出处《淮南子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

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成语故事大全(精选30篇)

成语故事大全(精选30篇)

成语故事大全(精选30篇)成语是浓缩的历史,读成语可以知古鉴今。

学成语并不是脱离语言环境,而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从中了解古代历史,以及一些重大事件。

往往一个成语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一个成语就浓缩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学习成语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传统文化,丰富历史知识的过程。

绝大多数成语言简意赅,富于哲理,学习先贤智慧,还能教会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小编经过认真筛选,精选了一些脍炙人口又很有教育意义的成语,供孩子们参考学习。

1、好逸恶劳东汉和帝时,有一位太医,名叫郭玉。

郭玉从小就跟着老师学习把脉和针灸,他医德高尚,治好了很多病人。

当他给那些贫贱的人治病时,治愈率很高。

但是当他给那些王孙贵族们治病的时候,却常常发生治不好的情况。

有一次,汉和帝的一位贵人(嫔妃的称号)得了病,为了让郭玉给诊治,汉和帝就让这位贵人换上一般人的衣服,并且改换了地方,让郭玉去看病。

郭玉不知道这个病人就是皇帝的贵人,他详细地询问了病情之后,便按部就班地应用针灸疗法,一针就治好了她的病。

汉和帝非常奇怪,就问郭玉这是什么原因。

郭玉回答说:“用针灸治病,位置差一点儿也不行。

当我给王公贵族们治病的时候,他们高高在上,我心里很害怕。

因此,使我在四个方面很为难:一是我不能随意进行诊治;二是怕他们自己不注意,耽误治疗;三是怕他们体质不好,不能用足够剂量的药;四是怕他们好逸恶劳。

因此,他们虽然也是我治疗过的,但是有时候就不容易痊愈。

”汉和帝听了,认为郭玉说得很有道理。

意义:后来,人们就用“好逸恶劳”来形容某人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逸,安逸;恶(WS),讨厌,憎恨。

2、携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简短成语故事15篇

简短成语故事15篇

简短成语故事15篇简短成语故事1李白是唐朝有名的诗人。

据说他年轻的时候,读书进步得很慢,他心里就不耐烦起来。

有一天,他出门去玩儿,看见一个老婆婆蹲在小溪旁边,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

李白觉得很奇怪,就问:“老婆婆,你这是干什么?”老婆婆头也不回,一边磨她的铁棒,一边回答说:“我在磨绣花针!”李白更奇怪了,又问:“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绣花针吗?”老婆婆说:“我今天磨,明天磨,铁棒只会越磨越细,哪怕它磨不成绣花针!”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心里像开了窍。

他从此刻苦用功,果然成了一个很有文才的人。

“磨杵成针”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这个成语说明只要下苦功夫,一定能得到成功。

所以常有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简短成语故事2凿壁借光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

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

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

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名。

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匡衡凿壁偷光)以荻画地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欧阳修以荻画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

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

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1.经典成语故事精选探骊得珠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 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 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 儿子在河边割芦苇, 烈日当空, 晒得他头昏眼花, 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

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 想起父亲说过, 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 可是谁也不敢去, 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 他想, 要是潜到河底, 找到珍宝, 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 三顿还吃不饱, 不如豁出去试一试。

他把心一横, 三下两下脱了衣服, 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 再往深处, 光线变得越来越暗, 水也越来越凉, 最后, 他什么都看不见了, 四周一团漆黑。

他心里有点害怕, 不知该往哪儿游。

就在这时, 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 定睛细看, 啊, 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 双手抱住明珠, 使劲一拽, 明珠就到了他怀里。

他迅速浮出水面, 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 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

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

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 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

它要是醒着, 你可就没命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

成语“探骊得珠”, 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 抓住要点。

2.经典成语故事精选对牛弹琴春秋时期, 鲁国有个的音乐家, 名字叫公明仪。

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善于弹琴, 他的琴声优美动听, 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后, 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 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 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 让他心情非常舒畅。

他环顾四周, 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

他兴致勃发, 突发奇想, 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 于是他拨动琴弦, 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 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 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拼音】:wèi hǔ zuò chāng【解释】: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

替老虎做伥鬼。

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成语故事】:唐穆宗长庆年间,传说有个处士马拯,听说衡山祝融峰人住着一个伏虎长老。

他带了一个童仆,上山去拜访那位长老。

他登上祝融峰,见到一座佛寺里,果然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

老和尚很热情,一定要留马拯吃饭,可是厨房里的油和盐正巧用完了。

马拯就叫童仆下山去买油盐。

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门。

马拯独自一人站在寺边观赏山景。

这时,从山下又来了一个叫马沼的隐士。

两人互通姓名之后,马沼说他在半山腰看见一只猛虎在叫人……马拯问了那人的年龄、容貌、衣着,惊叫道:那是我的童仆!马沼又说:奇怪的是,那猛虎吃了人后,忽然变成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

不一会,老和尚回来了,马沼轻声对马拯说:正是这个和尚。

天晚了,老和尚要请他们住僧房,两人却喜欢住在斋堂里。

他们把门紧紧闩上,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半夜里,有只老虎几次来撞门,两人用力顶住,门才没有被撞开。

两人决心要除掉这只吃人的老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一早,两人说是后院一口井里传出怪声音,把老和尚骗到井边。

当老和尚凑到井口看时,马沼一用力,把他推下井去。

和尚一落水,立刻变成了老虎。

两人搬来大石头,把它砸死了。

两人下山时迷了路,后来幸亏遇见一个猎人,就住在搭在树上的窝棚里过夜。

半夜里,马拯突然被树下的人声吵醒。

他借着月光一看,竟有几十个人,叫嚷着要替老虎报仇。

猎人告诉他们,这些人都是被老虎吃掉了,可死后却替老虎开道,成了伥鬼。

马拯骂道:你们这些伥鬼,死在老虎嘴里,还要为它痛哭、报仇!古代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还要为老虎效力。

成语为虎作伥由此而来,现比喻为坏人做帮凶。

【拼音】:yè gōng hào lóng【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成语故事】:春秋时,有位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

他家的屋梁上、柱子上和门窗上都雕刻着龙的图案,墙上也绘着龙。

传说天上的真龙知道此事后很受感动,专程到叶公家里来,把头从窗口伸进屋子里,把尾巴横在客堂上。

叶公看到后,吓得面无血色,魂不附体,抱头就跑。

原来他并不是真正喜欢龙。

他爱的是假龙,怕的是真龙。

这个成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一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它,甚至是畏惧它。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

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

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

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

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

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

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

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

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

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

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

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

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解释】:滥:失实的,假的。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成语故事】:滥竽充数这则成语的滥是失实,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的意思;竽是一种簧管乐器;充数是凑数。

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潜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

而那些被挑选入宫的乐师,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

当时,有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名叫南郭。

他听说齐宣王有这种嗜好,就一心想混进那个乐队,便设法求见宣王,向他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博得了宣王的欢心,把他编入了吹竽的乐师班里。

可笑的是,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

每当乐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里,学着别的乐工的样子,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做样地在那儿吹奏。

因为他学得维妙维肖,又由于是几百人在一起吹奏,齐宣王也听不出谁会谁不会。

就这样,南郭混了好几年,不但没有露出一丝破绽,而且还和别的乐工一样领到一份优厚的赏赐,过着舒适的生活。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儿子齐潜王继位,潜王同样爱听吹竽。

只有一点不同,他不喜欢合奏,而喜欢乐师门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浑身冒汗,整天提心吊胆的。

心想,这回要露出马脚来了,丢饭碗是小事,要是落个欺君犯上的罪名,连脑袋也保不住了。

所以,趁潜王还没叫他演奏,就赶紧溜走了。

【成语】:三人成虎【拼音】:sān rén chéng hǔ【解释】: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成语故事】: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

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象真的有了老虎了。

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

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

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

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拼音】:guā shú dì luò【解释】: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

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

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成语故事】:【拼音】:guā tián lǐ xià【解释】: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成语故事】: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

有只鹬鸟,从河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合上,把鹬嘴紧紧地钳住。

鹬鸟用尽力气,怎么也拔不出嘴来。

蚌也脱不了身,不能回河里去了。

河蚌和鹬鸟就争吵起来。

鹬鸟瓮声瓮气地说:一天、两天不下雨,没有了水,回不了河,你总是要死的!河蚌也瓮声瓮气地说:假如我不放你,一天、两天之后,你的嘴拔不出去,你也别想活,总要饿死!河蚌和鹬鸟吵个不停,谁也不让谁。

这时,恰好有个打鱼的人从那里走过,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去了。

现在用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拼音】:kuā fù zhú rì【解释】: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

夸父拚命追赶太阳。

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成语故事】:传说远古的时候,神中的巨人——“地之子”夸父是个很了不起的英雄,可是他有些不自量力,想要去追赴太阳,和太阳赛跑。

有一天,他一直追到太阳入山的地方。

火红的太阳烤得夸父嗓子像冒了烟似的,他口渴得恨不得马上找到水。

终于他来到黄河边,见到了滚滚的黄河。

夸父一口气喝干了黄河水,可他觉得还没解渴,于是又跑到渭河边,又喝干了渭河水。

夸父刚想继续去追赶太阳,可还觉得口渴难忍,于是他打算到北方的大湖泽去喝水。

没想到,还没走到北方,夸父就渴死在半路上了。

快要咽气的时候他放下自己心爱的手杖,用他的血肉浸润它,后来这里居然变成一片茂密的桃树林。

这句成语后来用以比喻人的不自量力。

也用来比喻人矢志不移、努力不懈、顽强拼搏。

【拼音】:záo bì tōu guāng【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成语故事】: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

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

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

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