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类型归纳

合集下载

语文所有修辞手法

语文所有修辞手法

语文的修辞手法是指在表达语言时运用的一些艺术手段,用以丰富表达,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文修辞手法:
1. 比喻:
-描述事物时用一个与之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生动地表达。

2. 拟人:
-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性和行为,使描写更具有生动性。

3. 夸张:
-对事物进行言过其实的夸大,以突出特点或感情。

4. 设问:
-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引导读者思考。

5. 排比:
-将一系列成分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6. 对仗:
-修辞上的平衡,通过语法、词语、句子结构等形式的对称安排。

7. 反问:
-用问句表达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意思,不要求对方回答。

8. 借代:
-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以达到引起读者聚焦的效果。

9. 象征:
-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代表一个抽象的概念,以加深意义。

10. 比兴:
-类似比喻,但比喻中的两者一般是同类事物,而比兴则可以是不同类的事物。

11. 寓言:
-通过虚构的故事,表达一定的寓意或教训。

12. 谐音和谐义:
-利用语音的相似或字义的相近,形成幽默或引人联想的效果。

13. 讽刺:
-通过嘲笑、挖苦等手法表达对事物的批评或不满。

14. 反复:
-在表达中多次重复同一语句或词语,以加强表达的力度。

15. 比照:
-通过对比来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或表达观点。

这些修辞手法常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修辞文体以及修辞的应用场景中,以提升表达的艺术性、感染力和深度。

语文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解释及示例

语文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解释及示例

语文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解释及示例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示例: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示例: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3、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示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4、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示例: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5、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示例: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高考专题复习: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课件
2、种类:
连续反复 间隔反复
1.连续反复 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 2.间隔反复 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出 现的,其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来。
例:①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她 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 ,我喜欢。他们俩 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相互对待,我喜欢。
⑤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 由,但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
修辞训练
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答案示例:看着你归来,我的心一 阵高兴,高兴。
修辞分析之比喻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类似点
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 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 出是火把 还是星星。
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 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 面有类似点的 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
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设问、反问
修辞分析之对偶
1、定义
正对
2、种类 反对
窜对
从内容上分
从情势上看,对偶有严对和宽对之别。 (1)严对 又称工对,即工整严格的对偶。要求相 对称的两项字数相等,词类相同,句式的语法结构相 同,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反或符合格律,相对应的字不 用同一个字。
……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 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和 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修辞手法大全(含例子)

修辞手法大全(含例子)

70种修辞手法介绍:1. 比喻- 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都出现。

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 暗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用“是、成为、变成”等词连接。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借喻隔阂。

2.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情感、语言等。

比如“大海是如此的变幻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3. 夸张- 扩大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缩小夸张:把事物往小、少、慢等方面夸张。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4. 排比- 句子排比:多个句子结构相似。

如“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 短语排比:如“这个秋夜,是寂静的,是温和的,是梦幻的”。

5. 对偶-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关。

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串对:上下句意思连贯,有承接、递进等关系。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反复- 连续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连续出现。

如“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 间隔反复:相同词语或句子间隔出现。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7. 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8. 反问- 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

如“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实际意思是那条街热闹。

- 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例如“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意思是字典是良师益友。

常见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

常见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

常见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
常见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暗示和借代。

比喻:将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进行相似性比较,使得说明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教师的爱心像春日暖阳,温暖着学生们的心田。


拟人:赋予事物人的属性,使表达更为亲切。

例如:“柳枝轻摆,像是在向人们招手。


排比:通过三个或以上相同句式来强化语势,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友谊像春天的新芽,像夏日的清风,像秋日的果实,像冬日的暖阳。


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性来强调表达的情感。

例如:“他的歌声如此动听,仿佛天籁之音。


设问:通过提问引起人们的注意,强调接下来的答案。

例如:“这道题答案是什么?当然是3了。


反问:通过反问句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加强语气。

例如:“难道你不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吗?”
对偶:使用结构对称的句子,以达到平衡和美感的效果。

例如:“山高水长,天南地北。


暗示:通过间接的方式来暗示意思,引发人们的联想。

例如:“秋叶落下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借代: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以简化表达或加强表达效果。

例如:“萤火虫点亮了夏夜的星空。


这九种修辞手法都可以有效地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语言表达更为生动和鲜明。

在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时,要注意它们的定义和使用情境,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完整版)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归纳一览表

(完整版)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归纳一览表

(完整版)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归纳一览表一、修辞手法概述修辞手法是指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使文学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修辞形式。

在小学语文研究中,我们常常遇到的修辞手法有八种,包括夸张、比喻、拟人、对比、排比、设问、反问和描写。

下面将对这八种修辞手法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以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二、详细解析1. 夸张夸张是为了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意地夸大事物的程度、规模、数量或特征,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天气真热,能把人烤焦了。

”夸张的手法使得人们更能感受到极端的温度。

2. 比喻比喻是通过明喻与被喻之间的相似之处,以象征、隐喻的方式来描述事物。

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有共同特点的事物进行类比,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例如:“他的笑声如同春天的脉搏,温暖又欢快。

”比喻使得读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笑声的美好。

3. 拟人拟人是将人的特点、行为、感觉、思想等赋予非人的事物,使其具有人类的表现形式。

通过拟人,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实在,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大地饥肠辘辘,渴望一场甘霖的洗礼。

”拟人使得大地有了渴望和饥肠辘辘的人性化特点。

4. 对比对比是通过把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相互对比,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通过对比,可以更加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例如:“他黑得像炭,她白得像雪。

”通过对比黑与白,强调了两个人的肤色之间的鲜明对比。

5. 排比排比是将一系列并列的内容以相同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增强修辞效果。

通过排比,可以让文句更加连贯,形象更加鲜明。

例如:“早晨,阳光照亮了大地,照亮了花朵,照亮了我们。

”排比使得阳光的照耀行为更加强调和生动。

6. 设问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达到修辞效果,引起读者的思考。

设问往往是一种思维的引导,可以调动读者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例如:“你们知道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吗?”通过设问,引起了读者对于世界形成的思考。

7. 反问反问是提出一个问题,但是不需要对其进行回答,通过反问可以强调某种观点或事实。

所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所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所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对偶。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

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抛,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

可增强语言的气势。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

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比喻呢,就是把一个东西比作另一个东西。

比如说“月亮像个大圆盘”,这月亮就是本体,大圆盘就是喻体。

这比喻的作用可大了,能让咱把抽象的东西变得特别形象。

就像你想跟人说一个姑娘长得好看,如果直接说“她好看”,就很干巴巴。

要是说“她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嘿,立马就能让人在脑海里想象出她娇艳的模样,就好像这姑娘的美就在眼前晃悠呢。

拟人就更有意思啦,把东西当成人来写。

像“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风儿哪有手呀,可这么一写,感觉风儿就像一个温柔的小伙伴,特别亲切。

它能让没有生命的东西有了人的情感和动作,让整个描写都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就好比那些花草树木,本来呆呆地站在那儿,一拟人,就像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小精灵,整个世界都变得有生机了。

夸张就是把事情夸大或者缩小来说。

“飞流直下三千尺”,哪有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呀,但是这么一夸张,就把瀑布那种雄伟壮观的感觉一下子就给凸显出来了。

要是你想表达自己特别饿,说“我饿得能吃下一头牛”,这就把饿的程度超级加倍地表现出来了,听的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你那种饥肠辘辘的状态。

排比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类似的句子排在一起。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排比句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就像敲鼓一样,一下又一下,很有力量。

而且能够增强语言的气势,让表达的情感更强烈。

对偶呢,就是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

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看起来很整齐,就像一对双胞胎似的。

它能让句子变得很精炼,同时又有一种对称的美感。

反复就是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或者句子。

比如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个“盼望着”一反复,就把那种急切盼望春天到来的心情表达得特别到位。

就像你心里有个事儿,不停地念叨,通过这种方式能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你想要表达的情绪。

设问就是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效果)及比较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效果)及比较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效果)及比较1.比喻: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描写相似之处来达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形象,使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例句:她的笑容如阳光一般温暖。

2.比拟:通过对两个事物的共同点进行对比来突出被修饰对象的特点。

比拟可以用于形容人物特征、情感和景物等方面的描写,以使文字更具生动感和表现力。

例句:他虽为铁面无情的警察,却有一颗如黄金般温暖的心。

3.拟人:将无生命的物体、抽象的概念或动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能力,以增强描写的表现力和形象感。

拟人可以使物象更加生动、有趣,也方便读者对其进行思考和理解。

例句:夜幕低垂,星星似乎在窃窃私语。

4.夸张: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夸大或渲染,以加强表达的效果。

夸张可以使文字更加鲜明、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注意。

例句:他的身高可以媲美一座高山。

5.排比:在同一句或相邻句中使用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以使表达更加连贯、鲜明和有力。

排比可以使修辞效果更加突出,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例句:爱情需要真诚、付出和理解。

6.反问:以问句的方式来表达说话人的观点或引起对方思考。

反问可以激起读者的思考和探索,增强修辞的说服力和抒情性。

例句:难道生活只有苦难吗?7.借代:用一个词来代替另一个词,使句子结构更加简洁、明了。

借代可以通过简化句子结构来保持流畅和紧凑,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例句:他的大脑是他最强大的武器。

8.对仗:在语言中通过平衡配搭、对称的句子结构来达到修辞目的。

对仗可以增加句子的节奏感和音调,使语言更加优美和和谐。

例句:风轻轻吹,雨纷纷下。

9.比较:通过对事物的相似和差异进行对比,使句子更具说明性和感染力。

比较可以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事物的特点和关系。

例句:他的声音如同湍急的江水,嘹亮而动听。

在这九种常见修辞手法中,比喻、比拟、拟人等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比较和形象描绘来增加修辞效果。

夸张、排比等通过对事物的夸大或相同结构的运用来突出表达的效果。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效果及比较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效果及比较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效果及比较修辞手法是一种常用于文学作品和修辞性表达中的技巧和方法,可以
增强文字的艺术性、感染力和说服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面将介绍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效果及比较。

一、比喻
二、拟人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具有
人的形象和感受,增强作品的形象感和表现力。

拟人能够使描写更具象化,增加情感和思想的投射,让读者更易于理解和共鸣。

三、夸张
夸张是通过对事物的描述和描写进行强烈放大,以夸大其特征、强调
其意义或产生戏剧性的效果。

夸张常常用于哲理作品、讽刺作品或幽默作
品中,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四、对比
五、排比
排比是将一系列相同或类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
排列,以增强修辞效果和节奏感。

排比可以强调重要的事物,突出特定的
感觉或思想,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逻辑性。

它能够提高读者的注意力和
理解力,增加作品的说服力。

六、反问
七、比较
八、反复
反复是指在文本中反复强调其中一种思想、观点或情感,以加强其影响力和记忆力。

反复可以通过重复关键词、精心布置的句子结构或场景设置等方式实现。

反复能够加深读者对其中一种思想或情感的理解和认同,增加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九、借代
综上所述,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分别具有不同的含义、作用效果和作文比较,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增强作品的表现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通过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作家可以更好地与读者沟通,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更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63种修辞手法大全

63种修辞手法大全

63种修辞手法大全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特定的修辞技巧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说服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总共63种:一、比喻类:1. 直接比喻。

2. 隐喻。

3. 暗喻。

4. 拟人。

5. 拟物。

6. 比拟。

7. 比喻。

8. 借代。

9. 象征。

10. 比兴。

11. 对比。

12. 对仗。

二、排比类:13. 词语排比。

14. 句式排比。

15. 对仗排比。

16. 修辞排比。

17. 修辞对比。

三、夸张类:18. 夸张。

19. 夸大。

20. 夸张法。

21. 夸张手法。

22. 夸张修辞。

23. 夸张表达。

24. 夸张修辞手法。

25. 夸张手法运用。

四、反问类:26. 反问。

27. 反问句。

28. 反问修辞。

29. 反问疑问。

30. 反问疑问句。

31. 反问疑问修辞。

32. 反问疑问手法。

五、夸比类:33. 夸大比喻。

34. 夸大修辞。

35. 夸大手法。

36. 夸大修辞手法。

37. 夸大修辞技巧。

六、设问类:38. 设问。

39. 设问句。

40. 设问疑问。

41. 设问疑问句。

42. 设问疑问修辞。

43. 设问疑问手法。

44. 设问疑问句式。

45. 设问疑问修辞手法。

七、对比类:46. 对比。

47. 对比句。

48. 对比修辞。

49. 对比手法。

50. 对比疑问。

51. 对比疑问句。

52. 对比疑问修辞。

53. 对比疑问手法。

八、夸张类:54. 夸张。

55. 夸张修辞。

56. 夸张手法。

57. 夸张修辞手法。

58. 夸张修辞技巧。

59. 夸张句。

60. 夸张句式。

61. 夸张语气。

62. 夸张修辞语。

63. 夸张修辞表达。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在修辞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修辞手法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说服力,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修辞手法12种

修辞手法12种

修辞手法12种大家们,以下是常见的十二种的修辞手法,快来学习学习:1. 比喻:就是把两个不同的东西拿来对比,这样能说得更生动嘛,比如说"他这人就是我们班的百科全书"。

2. 拟人:就是把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看起来就更栩栩如生了,比如说"风儿悄悄地拂过我的脸蛋"。

3. 夸张:就是把某个事物描述得夸大或缩小,突出它的特点,比如说"我等了你一辈子"。

4. 对比:就是把两个差距很大的东西放在一起比较,这样那个差距就更明显了,比如说"他从前是个穷光蛋,现在倒好成了大富豪"。

5. 排比:连续用几个结构一样的句子或短语,能增强语气,比如说"我要努力学,努力工作,努力生活"。

6. 设问:提出个问题但不一定要回答,就是想引导你思考,比如说"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了吗?"7. 反问:提个明知故问的问题,就是要强调某个观点,比如说"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8. 对偶:两个结构相似又相互对应的句子或短语,比如"一组一对,同心协力"。

9. 象征:用一个东西代表另一个,一般有深层含义,比如"白鸽象征和平"。

10. 双关:一个词或句子有两重意思,既直接的,又有比喻的,比如"你这文章写得'好',好到我都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11. 讽刺:用带讽刺意味的语气去批评或揭露某个人或事,比如"他真是'善良',从不肯为别人付出点什么"。

12. 省略:故意省略掉一些词语或句子,让读者自己去猜,比如"他看了看表,然后就急匆匆地走了"(去干什么?)。

大家看完是不是觉得,这些修辞手法在各种场合都很管用,能让语言更生动有趣,更有力量。

高中九大修辞的构成及效果

高中九大修辞的构成及效果

高中九大修辞的构成及效果修辞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九大修辞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本文将介绍高中九大修辞的构成及其效果。

一、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特定意义的修辞手法。

比喻可以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例如:“他是我的太阳,照亮了我的人生。

”二、拟人拟人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使非人事物具有情感和意识,增加表达的感染力和形象性。

例如:“花儿微笑着迎接春天的到来。

”三、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描述来增强表达的效果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例如:“他跑得快得像一只闪电。

”四、反问反问是用问句来表达说话人的意思的修辞手法。

反问可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你难道不知道这是对你最好的机会吗?”五、排比排比是通过列举相同结构或语法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来增强表达的效果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使表达更加连贯和有力,增加表达的感染力。

例如:“她勤奋、聪明、乐观,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六、设问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的修辞手法。

设问可以使表达更具互动性和引人入胜,增加表达的说服力。

例如:“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七、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描述来增强表达的效果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例如:“他跑得快得像一只闪电。

”八、对比对比是通过对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或强调某一方面的修辞手法。

对比可以使表达更加鲜明和生动,增加表达的感染力。

例如:“他的笑容像阳光,而她的眼神却像阴雨天。

”九、描写描写是通过详细、生动的语言表达来展现事物的形象和特点的修辞手法。

描写可以使表达更加具体和形象化,增加表达的感官感受和情感共鸣。

例如:“那个房间里弥漫着花香和书香,让人感到宁静而温暖。

九种修辞手法详解

九种修辞手法详解

九种修辞手法详解懂语文2022-11-02 18:05发表于天津高考的修辞手法,主要考查九种,分别是:比喻、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夸张、对偶和借代。

现在虽然没有大纲,但我们也可以以此为准进行备考。

为了方便记忆,不妨用点特殊的方法,如用一个能押韵的句子来表示,“三比二问反复考;夸对借代少不了”。

这里要注意的是,“三比”中,并不包括“对比”,“二问”中,也不包括“疑问”(疑问不是修辞手法)。

01比喻比喻的概念: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比喻的表达效果:(1)对事物特征进行生动的描绘或渲染;(2)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形象说明。

这里其实有两个方向,在描述性语段中,比喻主要是对描写对象进行修饰,使之更形象,更生动,特点更鲜明;而在议论性语段中,使用比喻,则可以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比喻的一般分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用两个或以上的比喻共同说明同一本体,如朱自清的《春》中写春雨:“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使用比喻应该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3)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还要注意思想感情的倾向性正确。

难以区分的比喻句——暗喻与借喻。

能进入高考中的比喻,当不至于停留在“像……一样”的形式,肯定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暗喻与借喻,就成了比喻进入高考试题的不二法门。

暗喻的几种形式:(1)本体和喻体并列。

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就像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一样);(2)本体和喻体修饰。

如:这里是花的海洋;(3)本体和喻体注释。

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4)本体和喻体复指。

如:让我们对土地倾注更强烈的感情吧!因为大地母亲的镣铐解除了。

适当掌握暗喻的这几种形式,有助于大家准确判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的题型。

修辞手法—比喻

修辞手法—比喻

如:
生活可不象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重做。 (蒋子龙《祝你们幸福》)
博喻。“甲像乙,像丙,又像丁”同一本体 ,几个喻体 梁雁翎《像雾像雨又像风》:“你对我像雾像雨又像风”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 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 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 引喻。喻体引出本体。喻体与本体之间构成复句。 例如:羊肚子手巾包冰糖,虽然人穷好心肠。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马氏五常,白眉(马谡)最良。 ——《三国志· 蜀书· 马良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大动干戈 本体 关系 借体 马谡 整体——特征 白眉 富贵之家 整体——局部 朱门 帆船 整体——局部 孤帆 战争 抽象——具体 干戈 相关 借喻可还原成明喻,但借代不能。
反喻。“甲不像乙”
19、联系全文,分析标题“流浪的扁担”的表达 效果。(4分) 扁担是借喻还是借代? 参考答案:标题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扁担” 代“农民工”,以物代人,构思新颖,形象生动, 耐人寻味。(2分)“流浪”一词突出了农民工没有 固定职业没有固定居所的生存状态,引发人们对农 民工的屿,对他们生存状态的忧思。(2分)
2、《梯度训练》明确考查比喻修辞的题目
第45页的第6、7题 第47-48页的第1、2、6、10、12、13题。
高考回放——
(2010年山东卷)五、17.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 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提示:1、用暗喻手法,“书是……”; 2、结构、字数要与例句一致; 3、立意格调要高,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 参考:

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有:
1、拟人:是将事物人格化,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夸张: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3、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式。

5、对偶:用结构相同、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6、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7、反复:为了强调某个词语或句子,而反复出现该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方式。

8、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9、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解析大全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解析大全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解析大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技巧,用于加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良好的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对其进行解析。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通过暗示或类比来形象化地描述事物。

比喻能够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增加文章的艺术感和逻辑感。

比如,我们经常会用到“他像一只孤狼般独来独往”这样的句子,通过比喻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个人的孤独和独立。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作者能够让事物具有感情和思维,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风轻轻地吹拂在脸上”,通过拟人,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风对人的呵护。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过分渲染和夸大处理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张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他高兴得像是飞上了天空”,通过夸张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个人高兴的程度之大。

四、对比对比是一种通过对比两个相对的事物来突出其差异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能够使观点更加鲜明,加深读者对事物的印象。

例如,“白天是喧嚣的都市,而夜晚是宁静的乡村”,通过对比,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氛围。

五、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连续的并列句或短语来强调重点和增强语言的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排比能够使文章更加铿锵有力,增加表达的冲击力。

例如,“努力奋斗,积极向上,勇往直前”,通过排比,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个人的积极向上的态度。

六、反问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并在后续回答中强调说话者的观点的修辞手法。

通过反问,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加深表达的说服力。

例如,“难道一个人在世上真的可以独自一人吗?”通过反问,使读者能够思考一个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七、夸张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并在后续回答中强调说话者的观点的修辞手法。

通过反问,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加深表达的说服力。

例如,“难道一个人在世上真的可以独自一人吗?”通过反问,使读者能够思考一个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类型归纳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类型归纳

比喻与双关问:《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几句话用“碰壁”这个词,如,“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些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还是双关?答:上面所说的这个句子不是比喻句,可以认为用了双关这一修辞方法。

“碰壁”是一个具有比喻义的词,在句子中使用具有比喻义的词,在修辞上属于语汇修辞,也叫词语的选择,它不同于运用比喻修辞格。

比喻义是词义的一种,是某个词通过打比方的用法逐渐派生出来的新义,这种词义已成为该词的固定义项,如“包袱”具有“思想负担”的固定义项,另如“担子”“钉子”都是这样的词。

说“你要放下思想包袱”“你身上的担子不轻啊”,都不是运用比喻修辞格。

双关是利用汉语词语的多音、多义性,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法,其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双关一般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前者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杨柳”表面上似指柳树,实指杨开慧和柳直荀两位烈士;后者如“夜正长,路也正长”,“夜”和“路” 表面上似指黑夜和道路,实指指黑暗统治和革命的历程。

问题中所说的句子是鲁迅对小孩子说的,表面上好像是说四周黑暗,鼻子碰到了墙壁上,实际上是说在黑暗统治下屡遭挫折,有双重意义,所以是双关。

但课文中小孩子问话中的“碰壁”不具有双关义,这一点请注意。

借代:不直说事物的名称,而是用与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设问:为了揭示下文,强调某种观点而有意提问反问: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内容,肯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否定的,否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比喻:是找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有相似点才能构成比喻,另外比喻就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对偶:主要针对句子的结构而言,构成对偶的上下句之间必须字数相同,意思相对或相反,两句才能构成对偶。

反语:就是用褒词表达贬意。

如"多么美丽的名称-进取性",这里的"多么美丽的名称"是褒词但表贬意。

顶针:是指把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起头的词语的修辞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类型归纳一、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化深奥为浅显,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一)比喻的种类(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天上的云奇形怪状,有的像奔马,有的像狮子。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净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二)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1)、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

(2)、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3)、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

(三)运用比喻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

下面几种情况不是比喻:①同类相比。

如:她长得像她爸爸。

②表示猜度。

如:这本书好像是他的。

③表示想象。

如:我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孩提时代。

④表示举例。

如:许多花都开放了,像桃花、梨花、杏花。

⑤比喻义不是比喻。

比喻是临时的,比喻义是通过比喻形成的固定的义项。

(2)甲和乙要有相似点。

例①:列车在飞驰,车厢两旁的树木像排山倒海似的一闪而过。

(“排山倒海”形容声势浩大,跟速度没有相似之处,不能用来比喻树木“一闪而过”)例②:我们的意志像喜马拉雅山一样高。

(“意志”与“喜马拉雅山”之间没有相似点,也不构成比喻)(3)甲和乙感情色彩要一致。

下列比喻不够贴切:例①:敌机逃窜了,我们的飞机紧紧追在后面,像狼追兔子一样,一前一后。

例②:“五四”青年联欢晚会,全校同学像蚂蚁一样挤成一团。

(4)喻体要浅显,易懂,让人一看就明白。

下列比喻不够贴切:例①:他的长相很威武,胡须像平头戟。

(“平头戟”是什么,一般人不知道,此处用来比喻“胡须”,令人费解)(四)比喻与比拟区别比拟和比喻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涉及甲、乙两事物相比,甲、乙两事物有可“比”性。

比拟和比喻的不同在于:(1)从意义上看,比喻的重点在“喻”,即以此喻彼,就是“打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即以此拟彼,就是“比作、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乙来描述。

(2)从形式上看,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性词语的形式出现,表示一种实体。

比拟中起比拟作用的部分则是描述性的,其表现形式为动词性词语或形容性词语。

例①:一轮圆月像玉盘一样嵌在蓝色天幕之中。

用晶莹、圆润、澄明的“玉盘”比喻“圆月”,使人感到圣洁,令人神往。

用“蓝色天幕”比喻“夜空”,描绘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背景。

例②: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地,绿绿的。

运用“偷偷地”、“钻”两个拟人化的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的生机和活力。

例③:我矗立在原地,久久不动。

矗立是描写碑石用的词语,这里将我仿拟做碑石描写,借此衬托出我死守岗位的精神二、比拟:把某事物赋予了人的动作神态、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或把某事物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意蕴丰厚,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一)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

例如:(1)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酣睡的婴儿呢。

(斯妤《北海的早晨》)(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老舍《济南的冬天》)(3)那花瓶中的花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似乎已断绝了求生的希望。

(4)(帆板)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张歧《信念——看帆板表演》)(5)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夏天告别,说是“啃秋”。

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

(二)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作者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例如:(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2)坦克后面,“老虎团”的士兵嗷叫着冲了过来。

(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3)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4)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之更具体、更鲜明,更生动;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富有幽默感。

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捧腹是笑的结果)⑦原料代成品。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

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借代与借喻的异同:相同处:借代与借喻都有所代,借代是用借体代本体,借喻是用喻体代本体,本体都不出现。

不同处:1、借代的借体是客观实际中的事物,这个事物与本体有关联;借喻中的喻体与客观现实无关联。

例如:①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

(“苍蝇”借喻“反动的家伙”,“苍蝇”不是眼前的事物,而且与客观现实无关联。

)②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

(“干戈”“延安”借代“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干戈”是战争中的武器之一,“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抗日的根据地,都是与现实有关的事物。

)2、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不存在相似性,而借喻的喻体与本体必须有相似性。

例如:①红领巾给老大娘让了座。

(“红领巾”借代小学生,但与小学生无相似性,不能说“小学生像红领巾”。

)②离开这个阎王殿!就是饿死也比在这里强。

(地主的家和“阎王殿”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属于比喻中的借喻。

)3、借代不能改为明喻或暗喻,借喻则可以改为明喻和暗喻。

例如2中的两个句子。

4、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

四、夸张:用言过其实的方法,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给人以启迪;或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和态度,烘托某种气氛,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夸大”和“缩小”两种形式。

夸张的三种形式(1)扩大夸张。

例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缩小夸张。

例如:①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

例如:①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②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对偶: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具有音律美,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吟诵和记忆;语句凝炼概括,抒情酣畅淋漓,表意集中,富有表现力和概括力;能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也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更加强烈,褒贬分明。

(一)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二)对偶的几种形式1、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2、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即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3、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

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泛铜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句子对偶。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三)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1、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六、排比:不但内容集中,节奏鲜明,增强气势,还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在议论文中,运用排比条分缕析,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加严密、更加透彻,从而起到强调观点的作用;在记叙文中,运用排比叙事透辟,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一)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二)排比的种类:1、成分排比: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①延安的歌声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②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

2、分句排比: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