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技行业)什么是生
物科学素养
3、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答:科学素养是指了解且能够进行个人决策、参和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
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
生命科学是科学的壹部分,因此,生物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学教师应该努力让所有的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都有机会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
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方面得到发展:
壹是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包括好奇心、诚实(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合作、创造力(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学习)。
科学的世界观体现科学家对科学的壹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第壹,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第二,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第三,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第四,科学不能为壹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
二是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
(1)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
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活动,那么,当他离开学校时,对生物学所形成的印象可能会深。
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有壹些给定选题的探究实验,这些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了解科学探究的性质。
在参和探究时,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壹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更重要的是它
的过程而不完全是结果。
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壹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且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的品质。
(2)科学思维的方式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
三是科学、技术和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即教育、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不仅限于科学知识本身,也强调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是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
让学生掌握壹定的生物学知识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壹。
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和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壹个大致的了解。
生物学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了解现代生物学的进展,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正面的影响,也包括负面的影响。
让学生在研究型学习或实践活动中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学生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知识领域中的另壹个重要目标。
5、思考如何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传统模式想探究式转变?这种转变的意义是什么?
答:学习方式通常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行为方式和
认知取向。
从学生的活动方式来见,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和方式。
它表现为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被动性、客体性、依赖性基础之上,比较普遍地存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在义务教育中,普遍地存在着学习方式单壹、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教育部壹项权威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和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和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见法和意见的机会,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单壹、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学习负担很重。
在生物课教学中,上述特征也比较突出。
为数不少的教师仅靠壹本课本、壹本教参,加上几张挂图,年复壹年、照本宣科地教学,使本来应该充满生机的、活生生的生物课变成“死物”课、“无物”课。
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不得不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教育价值被大大地削弱了。
更为严重的是,使青少年学生失去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我们不妨想壹想,儿童对壹切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和生俱来的。
可是,到了中学学习壹段生物学课程后,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生物学失去了兴趣,有相当壹部分学生把生物课当作“文科”来学,靠背诵书本、背诵笔记来应付考试。
不少学生觉得生物学知识比较难学、难背,而不愿意学习这门课程。
那么,生物学教师就有必要认真思
考壹下学生的兴趣是怎样失去的,生物学课程应该怎样教和学的问题。
因此,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以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目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习方式会造成不同的学习结果。
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学生参和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和方式且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事实上,在壹些学生中间,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盛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下,不会动脑筋想问题,很少对现实情境提出问题,创新意识缺乏,已经造成了壹种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学生虽然通过了考试,甚至成绩优良,但且没有形成课程目标所期望的素质;表面上教学任务完成了,实际上且没有达到课程要求。
从课程目标到教学,再到评价的循环,实质上是在浅层次中完成,且没有涉及素质教育的深层次目标。
因此,改变这种学生被动、单壹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壹个迫切的任务。
生物新课程中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要求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和过程中展开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学生将从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参和的学习者。
教学活动将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观察、实验、讨论、调查、交流,在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
去领悟,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实现自我发展。
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会影响学生,而且将影响到教材的编选和呈现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学时间安排、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等诸多方面发生改变。
在构建新的学习方式方面,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探讨,且创造出许多新鲜的经验,有的已经或正在成为科学教育行之有效的教学或学习方式。
比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强调课程应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对他们既饶有趣味又十分重要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科学,明确提出,“学科学是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和的能动的过程”。
主张学科学是学生们要自己亲自动手做。
在做的过程中,既要有“动手”的实践活动,又要有“动脑”的理性体验活动,更多的是要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
他们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强调让学生对他们亲身经历的事物中产生的壹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且作为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
比如,壹种称为“hands-on”(动手活动)的科学教育方法广为流行。
这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这是壹种活动方案,它围绕壹定的主题进行,强调从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取材,不仅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强调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提倡合作和交流。
其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
这壹方法且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事实性的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具有壹定的自主性,不仅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学会活动的基本方法,学会做个人记录,学习构思工作计划(即收集资料),且且有机会练习写作,制作图表,用壹定形式呈现和报告研究结果,同时,增进理解力。
这种学习方式的原则,最重要的首先是十分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周围事物,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其次,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
问题提出后,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设计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相互讨论。
它的灵魂在于把科学家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教给孩子,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提问,学会实验,学会记录,学会讨论,学会表达。
这不仅是壹种学习的能力,更是壹种生活的能力。
6、开发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在生物教学中有什么重要性?如何根据需要开发我们身边的多种学习资源?
答:课程资源是壹个含义十分广泛的概念。
从生物学科课程实施的层面来见,能够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和特点,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俩大类。
素材性课程资源直接作用于课程,且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
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
条件性课程资源则是作用于课程却且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
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
而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能够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凡是学校范围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可分为家庭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在各种课程资源中是占首位的。
学校的课程资源且不只是为教师准备的,其中不少资源应当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学校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校园网络、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和各种动物、生物园等,都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所需要的,应当鼓励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查阅书籍,做探究性实验,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学校应当为此提供条件。
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居住在本社区或附近的和生物有关的专家(有些专家可能就是学生家长)等。
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壹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另壹方面也要加强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和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
农村初中生物课程和农村生产、农村生活以及自然界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资源为生物课程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
农村的田间地头、树林、灌丛、草地、池塘、河流等都为学生学习生物学提供了丰富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耕作方式的变革、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病虫害的防治、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等,又为学生学习生物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
生物教师在平时就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搜集、积累壹切可能在教学中有用的材料,使其在教学设计时派上用场。
此外,生物教师仍要学会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教学所需的资源,目前国际互联网上有比较丰富的各种数字化的资源,教师只要掌握了有关的技术,就能够方便地得到。
7、什么是教学评价?如何转变评价方式,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
答:教学评价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手段,更是达成教学目标必可少的重要步骤之壹。
对于课时教学设计来说,教学评价主要包含俩部分:
(1)教学过程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来评价
教学目标实施的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表现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尤其对学生的思维成果的鼓励性评价,对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2)壹节课的终端评价:通过反馈练习,巩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来评价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模仿到变式循序渐进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同学都有获得知识的成功感;从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通过练习,教师能够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补救教学,同时能够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且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表现评价:
也有人叫实做评价,旨在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和学习成果,如目前比较流行的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评价等。
教学设计没有统壹的、固定的格式。
有时是很个性化的。
只要能比较好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图,选择用起来方便、简单、直观的形式(如流程图、表格式)比较适合。
8、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课程的实施有什么帮助?
答:教学媒体的正确选择和使用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因为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具有固定性和可重复性、扩散性、通用性和能动性以及直观性和趣味性等特性和功能,所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各种媒体进行适当的选择、组合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任务之壹。
计算机能够把文字、声音、图像、光线、色彩、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综合起来,能够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立体化、动态化,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微观的、见不到摸不着的、学生无法感觉到
的知识清晰地展当下学生面前,弥补了常规教学方法不能变静为动的缺陷,从而使难点迎刃而解,重点得以突出。
9、通过对本课中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分析,联系本地课堂特征,进行壹堂初中生物课程的创新教学设计?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参和或观察课堂活动,举例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2.设计实验,探究条件反射的建立,理解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
3.通过情景体验,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制定探究实验方案,进壹步熟悉生物科学探究的壹般方法。
2.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积极参和小组合作交流,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2.在训练动物的过程中,养成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方法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学设计思路,主要运用发现法,通过自制教具展示、自拍录像等,结合多媒体手段,使实验范例的呈现和介绍生动直观,从而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概念、原理。
教学过程
(壹)基本内容和程序
俩类不同特点的反射→条件反射是怎样建立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能力(二)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①什么是反射?反射弧包括哪几个部分?
②请举壹个反射活动的例子。
引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人教版教材P103插图)中的这段文字,然后请壹位同学解释。
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现象就是壹个反射的例子,说明人类的神经调节是非常复杂的。
由此引出本节的课题。
1.分析俩类不同性质的反射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这样创设活动环节:
教师:我请俩位同学前来帮助老师完成壹项实验。
甲同学,请你闭上眼,向前伸出你的手臂。
教师拿出壹个课前准备好的“刺激盒”给另壹个同学见:盒是鲜红色的,俩面颜色壹样,只是有壹面上露出由里向外刺出的几枚图钉尖。
(如右图)然后将有刺尖的壹面对着被试学生手指,举在距指尖端20-30cm处。
“甲同学,当下请你慢慢向前方走,手臂要伸平。
”
当甲同学手指无意碰到盒上的刺尖时,他会突然缩回手臂且睁眼察见情况。
这壹切被旁观者们见个明白。
这时教师问大家:“发生了什么?”然后请被试者甲同学见壹下有刺尖的红盒子。
但注意不要让他见到另壹面。
教师对甲同学:“当下,如果我让你睁开眼睛,再伸直手臂,我用这有刺尖的盒子再碰你的指尖,你会怎样呢?当下我们就来试试。
”这次教师只让另壹位同学见清,使用盒子没有刺的壹面来继续做实验。
教师对甲同学:“你不用紧张,我且不用力,只是轻轻地……”然后突然用刺激盒敲向甲同学的手指。
于是引起他再次缩回手臂。
但可能盒子仍没有碰到手指。
“当下大家又见到了什么?”……
然后,教师请另壹个同学将他见到的情况介绍给全体观察者。
当下教师能够提出:我们从刚才的实验中见到了甲同学俩次“缩手”反应,让我们分析壹下,这先后俩次缩手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①分析这先后俩次缩手反应,引起反射的刺激方式有什么不同?
②完成这俩次反射的神经中枢壹样吗?
③甲同学的第二次缩手是紧接在第壹次缩手后完成的,这说明这俩次缩手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第壹次缩手,甲同学也没有见清盒子上有刺尖,仍会有第二次缩手吗?
通过分析、推理、概括,总结出有俩类不同性质的反射性调节:
(诊断评价壹:此表的填写能够诊断学生是否初步了解俩种反射的区别。
)
教师利用学生讨论结果作结论,且引入下壹个环节。
2.探究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这个环节从学生观见教师事先录制的录像片段开始〈具体过程见“难点分析”内容〉,引导进入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动物条件反射的建立”的环节,且提醒学生在训练动物的过程中,壹定要有耐心,防止对动物的伤害等。
通过学生设计探究实验,进壹步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在于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所建立的条件反射水平越高,适应环境的生活能力也必
然越强。
以对“意义”的认识为纽带,提出问题:“我们人类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比所有其他动物都强,在这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承上启下,进入下壹个环节。
(诊断评价二:通过学生交流探究方案,反馈学生对科学探究壹般方法的了解;通过交流实验过程,反馈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情况。
)
【课后记】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生物科学探究的壹般方法,可是录像生动、形象的画面也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多数小组在设计探究方案时,所采用的实验对象大多是鸡、鸭。
如果教师事先强调所实验的对象必须是家里饲养过的,而且同壹小组的成员中都比较熟悉的,除了鸡、鸭、金鱼外,仍有猫、狗、兔等。
这样,学生设计出来的方案可能会更丰富多彩。
3.分析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能力
阅读课文,了解“谈梅止渴”的典故。
且组织壹次现场体验活动。
体验活动是这样设计的:先请壹位吃过杨梅的同学谈他吃梅的体验,问“当下哪些同学有了分泌唾液的反应?”然后,教师拿出几枚杨梅,“见到这些杨梅,大家是不是很容易联想到吃它的时候的酸味了呢?很多的同学分泌更多唾液了吧?”最后老师把杨梅(事先洗净)分给同学们品尝,引导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气氛中分析总结:吃梅、见梅、谈梅这三种唾液分泌反射的区别。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比较引起这俩种反射的特点。
(诊断评价三:应用此表,意在引导学生归纳,且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分析归纳能力。
)
师生共同总结出,人的特有条件反射能力,是对语言这类抽象信号的刺激能建立复杂的条件反射。
最后,组织壹个分组竞赛:用实例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现象,把学习活动推向高潮。
(诊断评价四:这个环节是壹个综合反馈的环节,反馈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生物学概念。
)
【课后记】通过“谈梅、见梅、吃梅”这三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体验中进行探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理解了人类特有的对语言文字建立条件反射的能力。
在后面的分组竞赛中,各小组的同学争先恐后举手发言,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也反映出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准确的。
【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探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