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

合集下载

中班语言《摇篮》教案与反思

中班语言《摇篮》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温馨和感人。

2. 学会用适当的情感语言表达摇篮的温暖和舒适。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用情感语言表达摇篮的温暖和舒适。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用情感语言表达摇篮的温暖和舒适。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摇篮》。

2. 学生座位安排在宽敞的空间中,以便于学生自由表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邀请学生坐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b.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活动:学习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摇篮》。

2. 故事讲述:a. 用生动的语言和情感讲述故事,让学生感受摇篮的温暖和舒适。

b. 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故事讨论:a. 故事结束后,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的感受。

b. 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情感语言表达摇篮的温暖和舒适。

4. 活动:a. 邀请学生模仿摇篮的动作,感受摇篮的舒适。

b. 邀请学生用语言表达摇篮的温暖和舒适。

b.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也可以用语言表达摇篮的温暖和舒适。

6.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故事《摇篮》感受到了温馨和感人,大部分学生能够用适当的情感语言表达摇篮的温暖和舒适。

但在活动中,部分学生表现出想象力不够丰富,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摇篮故事。

2. 学生可以分组合作,用语言、绘画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摇篮故事。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建议:1. 在讲述故事时,注意用情感语言表达,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的温馨和感人。

2. 在活动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发挥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2. 指出学生在想象力、合作交流等方面需要加强的地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

中班语言《摇篮》教案与反思

中班语言《摇篮》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倾听、朗读等方式感受散文诗《摇篮》的优美意境。

2.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散文诗《摇篮》的内容理解。

2. 散文诗《摇篮》的朗读与表演。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散文诗《摇篮》的文本。

2. 准备摇篮道具。

3.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摇篮,引导他们思考摇篮的作用,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教师朗读散文诗《摇篮》,让幼儿感受散文诗的韵律和意境。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分析散文诗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意义。

4.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散文诗的朗读练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散文诗的表演活动,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散文诗的美。

五、作业设计: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朗读散文诗《摇篮》,分享学习成果。

2. 请家长观察幼儿在家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散文诗的理解和感悟。

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散文诗《摇篮》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散文诗《摇篮》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朗读和表演活动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对散文诗《摇篮》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摇篮》的优美意境。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对散文诗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类似的散文诗学习活动,让他们体验不同风格的作品。

2. 引导幼儿进行散文诗的创作尝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 开展与散文诗相关的艺术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全面发展。

九、教学资源:1. 提供更多优秀的散文诗作品,供幼儿学习欣赏。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儿歌《摇篮》,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儿歌《摇篮》的歌词。

2.音乐播放器。

3.幼儿的个人音乐乐器(如小木琴、铃铛等)。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与幼儿进行自由交流,询问他们最喜欢的儿歌是什么,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儿歌《摇篮》,告诉幼儿这是一首很温柔、柔和的歌曲。

学唱歌曲(15分钟)1.播放儿歌《摇篮》的音频,让幼儿先听一遍。

2.指导幼儿一句一句地学唱歌词,并带动幼儿一起拍手,跟着节奏摇摆身体。

3.分组训练: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唱《摇篮》,其余幼儿可以鼓掌或用个人音乐乐器伴奏。

情感体验(20分钟)1.老师放低音乐的音量,让幼儿静静地坐下来,用心聆听音乐。

2.老师提问:“听完这首歌,你们觉得它给你们什么感觉?”鼓励幼儿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3.老师继续引导幼儿,让他们脑海中浮现出听歌时的画面,再进一步表达出他们的情感。

4.邀请部分幼儿上台用表演的方式展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

教学反思(10分钟)1.教师与幼儿进行简短的对话,了解他们对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出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认可,鼓励他们在以后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四、教学延伸1.在音乐播放器中放置一些其他的儿歌音乐,让幼儿自由选择,并用画笔、颜色等形式表达他们对这些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2.邀请音乐教育专业人士或音乐老师到班级中,进行更多的音乐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摇篮》的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

通过学唱歌曲、情感体验的方式,帮助幼儿培养语言表达和音乐欣赏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的情感表达与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积极参与和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幼儿的感受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幼儿园中班语言《摇篮》优质教案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摇篮》优质教案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摇篮》优质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温馨故事》,具体内容为《摇篮》这一课时。

本课时通过讲述摇篮中宝宝成长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家庭温暖,学会关爱与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生词和短语。

2.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话复述故事。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到家庭温暖,学会关爱与分享。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生词和短语。

难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用自己话复述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摇篮图片、生词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摇篮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在摇篮里趣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讲述《摇篮》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生词和短语,如“摇篮”、“宝宝”、“成长”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故事中生词和短语,给出例句,引导幼儿模仿并运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用故事中语言进行对话练习。

5. 语言表达(5分钟)鼓励幼儿用自己话复述故事,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6. 情感教育(5分钟)引导幼儿谈论故事中家庭成员之间关爱与分享,让幼儿体会到家庭温暖。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摇篮》2. 生词和短语:摇篮、宝宝、成长、关爱、分享3. 故事简笔画:摇篮、宝宝、家庭成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故事中生词和短语,编写一段关于家庭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分享今天学到故事,并尝试用故事中语言进行家庭对话。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作业编写,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4. 情感教育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为更好地吸引幼儿注意力,我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使用摇篮图片。

《摇篮》教案教学反思(精选5篇)

《摇篮》教案教学反思(精选5篇)

《摇篮》教案教学反思(精选5篇)《摇篮》教案教学反思(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摇篮》教案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摇篮》教案教学反思1《摇篮》是一首典型的儿童诗,全文为四句排比诗词,字字尽显童真童趣、重叠之美。

它从“蓝天是摇篮、大海是摇篮、花园是摇篮、妈妈的手是摇篮”四个层面喻示摇篮之美。

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我认为我的亮点之一就是根据诗歌的内容,绘制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这四个大摇篮,形象生动地呈现了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诗歌的美,充分地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此诗歌的结构形式,为后面的诗歌仿编做好准备。

亮点之二就是让诗歌和音乐的有机结合。

巧妙地使用是轻音乐为背景,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诗歌的美,在音乐中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让幼儿自始至终都沉浸在那种宁静温馨的优美意境中。

我的不足之处就是跟幼儿讨论诗歌内容的环节用的时间太短了,没有很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

还有,创编时间也稍微短了些,很多幼儿的创编兴趣正浓,但是到时间结束了此教学活动。

能够补足的就是下节课继续补充此创编环节,让幼儿充分体验创编诗歌的快乐。

《摇篮》教案教学反思2《摇篮》这诗歌的目标是感知、理解诗歌,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表现主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体验参与仿编的成功感,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和氛围。

儿童诗中将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

在活动一开始,我就让幼儿感受《摇篮曲》优美、温馨的意境。

听完我就提问:“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因为摇篮曲我们小朋友午睡前都要播放的,所以小朋友很自然地说出摇娃娃睡觉。

接着我出示自己设计的小图片,让幼儿先欣赏,观察、思考,做出判断。

幼儿园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艺术领域教材第四章《音乐与身体》,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摇篮》。

通过学习,使幼儿感受摇篮曲的优美旋律,理解摇篮曲歌词的含义,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唱出《摇篮》的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2. 通过模仿、扮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把握。

2.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和演唱,以及通过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录音机、摇篮模型、卡片。

2. 学具:小乐器(如沙锤、手鼓等)、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模仿妈妈哄宝宝入睡的场景,引导幼儿感受摇篮的摇晃和安抚作用。

播放《摇篮》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摇晃。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摇篮》歌词,注意指导发音和节奏。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正确演唱。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示范,用动作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如温柔、舒缓。

邀请幼儿模仿,共同完成动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音乐,让幼儿边唱边做动作,培养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分组进行,互相观摩,互相鼓励。

5. 创作环节(5分钟)邀请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心中的摇篮。

分享作品,让幼儿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六、板书设计1. 《摇篮》歌词2. 歌曲旋律简谱3. 摇篮图形和动作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爸爸妈妈演唱《摇篮》歌曲,并表演动作。

答案:根据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正确演唱和表演。

2. 附加作业:与家人共同创作一个摇篮故事,第二天与同学们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歌曲学习、动作模仿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摇篮曲的优美和温馨。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幼儿启蒙教育》第七章《生活体验》的第三节《摇篮》。

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童话故事《摇篮》的导入,引导幼儿感受家庭的爱与温暖;学习词语“摇篮”、“摇晃”、“妈妈”等,并能用这些词语进行简单描述;通过手工制作小摇篮,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听故事,感受家庭的爱与温暖,培养幼儿的亲情观念。

2. 学习并掌握词语“摇篮”、“摇晃”、“妈妈”,并能用这些词语进行简单描述。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词语“摇篮”、“摇晃”、“妈妈”的学习与运用。

难点:用词语进行简单描述,手工制作小摇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童话故事《摇篮》的图片、录音机、磁带、挂图、小摇篮样品。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手工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童话故事《摇篮》的录音,引导幼儿关注故事内容,感受家庭的爱与温暖。

2. 讲解:结合挂图,讲解故事中的关键词语“摇篮”、“摇晃”、“妈妈”,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朗读。

3. 实践:发放手工制作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小摇篮,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 举例:用词语“摇篮”、“摇晃”、“妈妈”进行简单描述,如“妈妈摇晃着摇篮,宝宝睡得香香的。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内容,并鼓励他们用新学的词语。

六、板书设计1. 《摇篮》2. 关键词语:摇篮、摇晃、妈妈3. 插画:童话故事《摇篮》的图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词语“摇篮”、“摇晃”、“妈妈”各造一个句子。

答案示例:妈妈摇晃着摇篮,宝宝笑了。

2. 作业题目:与家长共同制作一个小摇篮,并描述制作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童话故事《摇篮》的导入,使幼儿感受到家庭的爱与温暖。

在手工制作环节,注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指导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幼儿园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摇篮的用途及形状特点。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二、教学准备1.摇篮模型或图片。

2.旋转木马模型或图片。

3.儿歌《摇篮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向幼儿们展示摇篮模型或图片,让幼儿们自由发言,谈一谈他们对摇篮的认知。

2. 活动1:制作摇篮(30分钟)1.分发纸板、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制作一个自己的摇篮。

2.老师可以在教室中展示一些摇篮的制作示范,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制作过程。

3. 活动2:玩转旋转木马(1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在教室中一起玩转旋转木马模型或图片,让孩子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玩法。

4. 活动3:唱一首歌(10分钟)老师放一首欢快的歌曲《摇篮曲》,让孩子们跟着节奏摇篮,感受音乐的美妙。

唱完之后,老师可以与孩子们分享一些关于歌曲及音乐的知识。

5. 结束(5分钟)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孩子们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在教具的准备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但我仍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1.在活动1中,由于孩子们制作摇篮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部分孩子在制作后表现出了一定的疲劳,影响到后续活动的开展。

下一次我将优化活动流程,让制作时间更加适宜,以保证孩子们的体力状态。

2.在唱歌的环节中,部分孩子跟不上节奏,有的孩子在显得不够专注。

因此,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对孩子的引导,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注意力。

总之,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积极地探索并尝试各种教学方式与手段,以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下次我将进一步完善每个环节的细节,希望孩子们会更加愉快地接受我的教学。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韵律
2.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语感
3.能够初步欣赏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
《摇篮》
三、教学重点、难点:
韵律的感受与表达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向幼儿演奏一个受欢迎的歌曲,要求幼儿跟随拍子鼓掌,感受音乐的韵律。

(5分钟)
2.体验
教师再次演奏一段古风的音乐《摇篮》,让幼儿闭上眼,抱起洋娃娃,根据音乐的节奏,摇动洋娃娃,亲身体验音乐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10分钟)
3.欣赏
教师播放《摇篮》的录音,让幼儿静静地欣赏音乐,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彻底地体验音乐,理解音乐的内涵。

(10分钟)
4.分析
教师鼓励幼儿谈论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分析各个乐器的演奏技巧,了解音乐的构成要素,对韵律有更深刻的认识。

(10分钟)
5.表达
教师分组让幼儿执行摇篮,幼儿们按照歌曲节奏,摇着自己制作的摇篮,随着歌曲一起唱,唤醒通过音乐听觉的创造性想象。

(15分钟)
6.反思
与幼儿一起回顾本堂课所学知识,通过一些小游戏检测孩子们这堂课学到的内容,了解孩子们的掌握情况。

(5分钟)
五、教学评价:
此次课程通过将幼儿与音乐亲密接触,让幼儿们全身心地体验音乐所传达的感情,同时也增进他们对音乐节奏和结构的理解。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孩子们对音
乐的兴趣,增强他们的鉴别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摇篮》的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温馨氛围。

2. 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画面,发挥想象力。

3. 能够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4. 培养倾听习惯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摇篮》的阅读与理解。

2. 词语学习:温馨、摇篮、安心、星空等。

3. 角色扮演:家长与孩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用词语描述画面。

2. 难点: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摇篮》。

2. 角色头饰。

3. 星空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星空图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说说自己看到的星空。

2. 阅读故事《摇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温馨氛围,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3. 学习故事中的词语,如温馨、摇篮、安心等,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画面。

4. 分组角色扮演,家长扮演故事中的家长,孩子扮演孩子,其他幼儿担任旁白。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幼儿分享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讨论如何与家人相处,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幼儿的参与度,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2. 角色扮演环节,是否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体验故事中的情感?3. 教学活动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集体合作意识?4. 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是否给予个别辅导和关注?5.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有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进行家庭亲子活动,共同讲述《摇篮》故事,感受家庭的温馨氛围。

2. 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画出自己心中的星空和摇篮,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开展幼儿诗歌朗诵活动,让幼儿选择一首关于家庭的诗歌进行朗诵,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合作能力。

中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反思中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反思中班语言活动摇篮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体验诗歌《摇篮》的意境美,感受诗歌中的爱,学习朗诵诗歌《摇篮》,并进行诗歌创编,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摇篮教案吧。

活动目标:1.体验诗歌《摇篮》的意境美,感受诗歌中的爱。

2.学习朗诵诗歌《摇篮》,并进行诗歌创编。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学习朗诵诗歌《摇篮》。

活动难点:创编诗歌内容。

活动准备:课件《摇篮》活动过程:一、欣赏诗歌《摇篮》1.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问幼儿听完诗歌后的感受是怎样的?2. 完整播放课件诗歌欣赏,让幼儿倾听一至两遍,进一步体验诗歌意境。

3. 分段播放,分段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例如:看到了海浪、白云;想到了遥远的夜空,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笑着闹着,渐渐地它们累了,在蓝天的怀抱里慢慢地睡着了,大海浪花翻滚,鱼儿在浪花的飘摇中睡着了;感受到了微风轻轻吹过,抚摸着花儿,花儿笑着睡了,妈妈轻轻地哼唱着歌儿,摇着宝宝的摇篮,轻拍着宝宝,宝宝甜甜地睡着了)二、学会根据图片整体朗诵诗歌1.图片逐渐展示,让幼儿看图片说整体诗歌内容。

2.根据图片完整有感情的朗诵诗歌诗歌欣赏。

三、创编诗歌1.教师可启发幼儿:蓝天除了是星星的摇篮,还可以是谁的摇篮?大海又可以是谁的摇篮? 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是摇篮呢?,让幼儿自由表达。

在幼儿发表看法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将这些想法编入诗句,并尝试朗诵新的诗歌。

2.教师向幼儿展示课件中的仿编诗歌,继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活动延伸:让幼儿为自己创编的诗歌配画。

活动反思: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对仿编诗歌充满了兴趣。

通过本次活动我也深深感到教育的契机无时不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捕捉和把握,活动的效果取决于我们深入思考和有效的组织。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角色情感。

2. 能够参与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动作和语言。

3. 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摇篮的作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参与角色扮演。

2. 学会用诗歌表达摇篮的作用。

难点:1. 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动作和语言。

2. 运用想象力创造自己的摇篮故事。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摇篮》2. 角色头饰:小鸟、小鱼、小兔、小猫3. 摇篮模型或图片4. 诗歌卡片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倾听故事《摇篮》。

b. 故事结束后,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受。

2. 角色扮演:a. 教师分发角色头饰,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b.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角色动作和语言,感受角色的情感。

3. 诗歌学习:a. 教师出示诗歌卡片,引导幼儿朗读诗歌。

b. 教师讲解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摇篮的作用。

c. 教师邀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摇篮的作用。

4. 创作环节:a. 教师邀请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摇篮故事。

b.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创作。

5. 展示与分享:a.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摇篮故事作品。

b. 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分享创作感受。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2. 幼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模仿角色动作和语言?3. 幼儿在学习诗歌时,是否能够理解并表达摇篮的作用?4. 幼儿在创作环节,是否能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摇篮故事?5.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摇篮故事创作,共同制作摇篮故事手工艺品,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摇篮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摇篮故事作品,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能否积极参与,准确模仿角色动作和语言。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摇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摇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摇篮》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的音乐游戏》中的《摇篮》一课。

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歌曲《摇篮》,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学唱、动作创编以及音乐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摇篮》,并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动作创编和音乐游戏,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动作的协调。

2. 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和动作的创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录音机、音乐磁带、小鼓、沙锤等。

2. 学具:小椅子、小桌子、手帕、玩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动物的走路姿势。

(2)教师邀请幼儿模仿小动物摇篮的动作,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韵律。

2. 歌曲学唱(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摇篮》,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韵律。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

(3)分组练习,让幼儿相互交流、学习,提高歌曲演唱能力。

3. 动作创编(10分钟)(1)教师示范动作创编,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为歌曲《摇篮》创编动作。

(2)分组进行动作创编,让幼儿在团队合作中锻炼肢体协调能力。

4. 音乐游戏(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动物摇篮”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歌曲和动作。

(2)游戏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2)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动作展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摇篮》2. 歌曲节奏:强弱强弱强弱弱3. 动作创编:小动物摇篮、摇摆舞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演唱歌曲《摇篮》,并展示课堂上学到的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摇篮歌的意境,感受音乐带来的安宁与温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演唱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摇篮歌,让幼儿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情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摇篮歌的基本旋律,能够参与集体演唱。

难点:培养幼儿的音准,让幼儿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CD、摇篮模型、小动物手偶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适当布置摇篮、小动物等元素,营造温馨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摇篮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摇篮的特点,引发幼儿对摇篮歌的兴趣。

2. 新歌教学:教师播放摇篮歌,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氛围。

接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摇篮歌,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演唱摇篮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问题。

4. 集体演唱:全体幼儿一起演唱摇篮歌,教师注意调整音量、节奏,使整个演唱更加和谐。

5. 创意环节:让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现摇篮歌的意境,如模拟摇篮摇晃的动作,模仿小动物睡觉的姿态等。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摇篮歌的学习过程,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观察幼儿对摇篮歌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演唱过程中的表现,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关注幼儿在创意环节的表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应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通过群、家园联系册等方式,与家长沟通摇篮歌的学习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幼儿一起演唱摇篮歌,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其他区域,如睡眠室、活动室等,可以布置摇篮、小动物等元素,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幼儿在日常生活环节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幼儿园音乐活动《摇篮》中班教案含反思(1)

幼儿园音乐活动《摇篮》中班教案含反思(1)

幼儿园音乐活动《摇篮》中班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温馨的小天地》,具体内容为《摇篮》活动。

通过学习摇篮曲,让幼儿体验温馨、舒适的氛围,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摇篮曲的旋律,学会哼唱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动作的协调。

2. 教学重点:学会哼唱摇篮曲,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响、摇篮曲音乐CD、图片、卡片。

2. 学具:小摇篮、手偶、小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张摇篮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在摇篮里睡过觉吗?”2. 歌曲欣赏:播放摇篮曲,让幼儿感受温馨、舒适的氛围。

3.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摇篮曲,注意指导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4. 动作创编:让幼儿用小毛巾模仿摇篮,边唱边做动作。

5. 集体表演:分组进行集体表演,让幼儿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摇篮》2. 歌曲歌词及节奏3. 动作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唱《摇篮》给弟弟妹妹听,并教他们做摇篮动作。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次教学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开展“我的小摇篮”主题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偶或布偶制作摇篮,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分享所学,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动作的协调。

2. 教学过程:歌曲学习、动作创编和集体表演。

3. 作业设计:作业的实施与家长的参与。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幼儿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开展主题活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教师需在教学中着重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通过示范、拍手等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幼儿园中班语言《摇篮》教案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摇篮》教案附反思
一、语言语调
1.在讲解儿歌《摇篮》时,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语言语调,以亲切、温柔的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朗读儿歌时,可以适当夸张表情和动作,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模仿。
二、时间分配
1.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不超过5分钟,避免过长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
2.例题讲解环节控制在10分钟内,确保讲解清晰、简洁。
3.随堂练习和互动环节各占10分钟,给予幼儿充足的实践和表达机会。
6.课后反思方面:教师应认真总结每节课的得失,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更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
2.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多进行互动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拓展延伸:
1.让幼儿画一幅与儿歌内容相关的画,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2.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互动环节和总结环节。
3.作业设计。
4.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在《摇篮》这节课中,教学重点为儿歌的正确朗读和内容理解,难点为儿歌的韵律感和词语的运用。
1.正确朗读和内容理解:教师需要关注幼儿在朗读过程中的发音、语调和节奏,确保幼儿能准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同时,引导幼儿理解儿歌的深层含义,提高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
2.通过对儿歌的学习,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儿歌《摇篮》的正确朗读和内容理解。
难点:儿歌的韵律感和词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挂图、卡片、录音机、磁带。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摇篮》1. 教案:《摇篮》是一首适合中班儿童的音乐,可以用来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份针对中班儿童的音乐教案和建议的教学步骤:教学目标:- 学习欣赏音乐《摇篮》的旋律和节奏。

- 学习模仿摇摇晃晃的动作来表达音乐的节奏感。

- 学习通过声音和身体语言表达婴儿的需要和情感。

教学步骤:1. 引入音乐:教师播放《摇篮》的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并询问学生对这首音乐有什么感受。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摇篮》的歌词。

可以通过逐句教唱和简单的动作配合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歌词的意义。

3. 模仿摇摇晃晃的动作:教师示范和引导学生模仿摇摇晃晃的动作,跟随音乐的节奏。

可以利用音乐的节奏和强弱来引导学生的动作。

4. 用声音和身体语言表达婴儿的需要和情感:教师可以提供几种不同的情感和需求,如“小宝宝醒了”、“小宝宝饿了”、“小宝宝不开心”,让学生通过声音和身体语言来表达出来。

5. 情感表达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并分配不同的情感和需求给每个小组。

学生通过表情、声音和身体语言来表达出他们分配到的情感和需求。

6. 华丽的结束:结束课堂时,教师再次播放《摇篮》的音乐,让学生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感受,可以通过跳舞、拍手等方式。

2. 教学反思:这堂音乐课以儿童身边常见的主题作为音乐素材,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音乐教学的形式,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并用声音和身体语言表达出不同情感和需求。

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起来,通过模仿动作和表情,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和创造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可以相互观察、表达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示范和评价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的回馈和认可,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幼儿园中班语言《摇篮》教案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摇篮》教案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摇篮》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摇篮》。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诗歌《摇篮》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培养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创造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感受诗歌中的情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小黑板、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幼儿想象自己躺在摇篮里,感受摇篮的晃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诗歌《摇篮》的内容。

(2)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表演,让幼儿感受诗歌的情感。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卡片,根据卡片上的图片进行创编。

(2)每组派代表展示创编成果,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在家中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在小黑板上画出一个摇篮,旁边标注诗歌《摇篮》的关键词。

2. 在另一侧画出四张卡片,分别标注四个小组的名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诗歌《摇篮》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摇篮的感受。

2. 答案示例:诗歌《摇篮》讲述了一个小朋友躺在摇篮里,妈妈轻轻地摇晃摇篮,小朋友在摇篮里甜甜地入睡。

我觉得摇篮就像一个温暖的家,让人感到很安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

从课后作业的反馈来看,幼儿对诗歌《摇篮》的理解和感受较好。

但在课堂中,部分幼儿的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鼓励。

幼儿园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

小朋友园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中班语言教案】中班教案《摇篮》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小朋友通过观赏,能口齿清晰地朗诵儿歌,使孩子体会浓浓的母爱之情,引导小朋友体会诗歌美丽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小朋友对诗歌的爱好,引导小朋友仿编诗歌,培育小朋友的想像力、制造力和尝试精神,快来看看小朋友园中班《摇篮》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引导小朋友体会诗歌美丽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小朋友对诗歌的爱好。

2.通过观赏,能口齿清晰地朗诵儿歌,使孩子体会浓浓的母爱之情。

3.引导小朋友仿编诗歌,培育小朋友的想像力、制造力和尝试精神。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难点:正确使用动词,依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心情进行诗歌创编。

活动预备1.画有蓝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鱼儿,花园、风儿、花朵,妈妈、婴儿等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蓝天、星星、大海、鱼儿、花园,花朵、妈妈的手、婴儿等的贴纸若干。

3.录音机一台,抒情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1.出示摇篮的背景图,尝试争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关系?2.老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小朋友尝试一下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动作。

4.老师指图朗诵,小朋友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朗诵《摇篮》,要求小朋友倾听时想象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倾听作品阶段小朋友在午睡前躺着倾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小朋友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沟通争论、表演1.集体朗诵并沟通争论a.诗歌里讲了哪些摇篮?(小朋友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b.诗歌里说的这些摇篮,分别是哪个宝宝睡觉用的呢?(小朋友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朋友宝宝分别送入各自的摇篮)c.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小朋友争论:你最喜爱谁的家?d.老师让小朋友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小朋友知道,妈妈的手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摇篮,每个小朋友要感谢妈妈对我们的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摇篮》带反思
中班教学计划《摇篮》反映了适用于中班的以语言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可以通过欣赏清楚地背诵孩子们的歌声,从而使孩子们体验到深厚的母爱并引导孩子们体验美丽的意境和丰富的诗歌想象力。

激发儿童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儿童模仿诗歌,并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判精神。

快来看看带有反思性教学计划的幼儿园中号《摇篮》。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体验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孩子对诗歌的兴趣。

2.通过欣赏,我可以清晰地背诵孩子们的歌,让孩子们体验到深深的母爱。

3.引导孩子模仿诗歌,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判精神。

4.了解散文的内容,并初步学会背诵散文。

5.我喜欢阅读,并且感到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度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并学习朗诵。

难点:正确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和语言情感进行诗歌创作。

活动准备
1.涂有蓝天,白云,星星,大海,海浪,鱼类,花园,风,花卉,母亲,婴儿等大背景图片。

2.为蓝天,星星,海洋,鱼类,花园,花朵,母亲的手,婴儿等制作一些贴纸。

3.一台录音机,一首抒情音乐带。

活动程序
一,对工作阶段的初步认识
1.展示“摇篮”的背景图片,然后尝试讨论:地图上的场景是什么?他们都和它有什么关系?
2.老师情绪激动地朗诵了整首诗。

3.让孩子尝试母亲摇动摇篮并舔婴儿睡觉的动作。

4.老师指着照片,孩子低声说。

5.聆听声带诗歌朗读《摇篮》,让孩子在听的同时想象诗歌的画面,或尝试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听工作阶段
午睡前,孩子躺下,听着原声带诗歌录音。

每次我听两次,大约4天,孩子都能平稳地朗诵这首诗。

三,交流讨论,表现
1.集体朗诵和交流讨论
一种。

这首诗讲的是哪个摇篮?(孩子回答后,教练显示背景图片)
湾这首诗说的是哪个摇篮,哪个婴儿在睡觉?(孩子回答后,老师和学生粘贴在一起,然后将星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孩子宝宝分别放在各自的摇篮中)
C。

提出问题并引导幼儿讨论:您最喜欢哪个家庭?
d。

教师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让孩子们知道母亲的手是我们每个孩子的摇篮。

每个孩子都想感谢她的母亲对我们的爱。

2.表演游戏
老师进行录音,孩子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己的动作表演,提高了孩子的诗歌敏感性。

例子:当这首诗说“蓝天是星星宝宝的摇篮”时,玩着蓝天的幼儿可以想象握住星星并将其摇晃成沉睡的动作。

洁白的云朵轻轻地漂浮着,星宝宝睡着了。

第四,模仿诗歌。

“每个人都非常聪明,想起诗歌的速度如此之快,那么您想成为一名小诗人并撰写自己的诗歌吗? ``首先,结合课堂图片,指导孩子们进行复制,然后孩子选择一张婴儿卡,与同伴讨论诗歌创作,并要求幼儿讲自己的诗。

最后,请孩子将婴儿卡放在相应的底座(背景图片)中,以使婴儿睡个好觉。

教学反思
《摇篮》是一首美丽的诗歌。

它在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孩子的感官。

用《摇篮曲》作为背景音乐,动作,语言,图片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好心情,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能够创作出更加完整的诗歌。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孩子们具有更高的主动性,更好的学习能力,并且孩子们已经取得了成功。

通过对课程的反复修改,我在教学活动中也收获颇丰。

我在以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中积累了很多经验。

这里有一些小收获:在活动中,通过音乐,图片,肢体动作等,可以帮助幼儿感受到诗歌的美。

图片的外观生动地再现了诗歌的内容,有助于儿童从直观的视觉角度感知诗歌的美,还有助于儿童记住诗歌的内容。

在儿童情感诗歌中,通过背景音乐《摇篮曲》,儿童从始至终沉浸在安静温暖的氛围中,体验诗歌带来的欢乐。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通过启发和指导,让孩子们首先发现四首诗的共性,有效地帮助孩子们理解诗歌的结构,为模仿诗的研究铺平道路。

许多孩子可以根据图片找出诗歌的规律,分析句型特征,更连贯地朗诵诗歌,并掌握诗歌的内容。

通过《摇篮》的教学活动,我了解到在未来的诗歌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使用多种手段,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并发展语言技能。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小百科全书:摇篮是可以摇晃的婴儿床上用品。

婴儿在上面睡觉很舒服。

还有一首献给婴儿入睡的歌曲,名为《摇篮曲》。

歌手通常很柔和,通常是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