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炼字题
诗歌鉴赏-炼字题专题字
“ 蒸”笼罩的意思,“撼”水波摇动之意。
1
2
诗歌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
3
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一个“蒸”字给人以云蒸霞蔚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读者仿佛看到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
生,升起之意。
一轮皓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
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人寄托的深远。
2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齐已听了以后非常佩服郑谷的匠心独运,深深地向郑谷表示谢意。当时写诗作文的人,都佩服郑谷把齐已的诗只改换了一个字,就使整首诗显得确切生动,于是“人以郑谷为一字师”。后来,人们就用“一字师”指代那些为人改正一个字而使全篇文章生辉者,后也泛指诗文的改正者。
关于“一字师”的典故
关于“一字师”的典故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参考答案】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考题展示2
【天津卷】 1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方法技巧(含练习)一、诗歌炼字常见题型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4、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二、诗歌炼字的概念何为炼字?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三、炼字的类型炼哪些字呢?1、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7、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总结:动词: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数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有趣味。
颜色词:增强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叠词:增强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有身临其境之感。
注意:有些拟声词本身也属于叠词四、答题技巧概括1、解释该词的含义或者指出这个字的修辞手法(拟人、双关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明作用:或渲染气氛(烘托意境)或表达情感或心情等五、经典例子分析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登幽州台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1)诗人缅怀追念,联想到过去现在都看不见赏识人才的明君,进而联系到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凉的情感。
(2)示例一:“悠悠”意指辽阔遥远,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意境,反衬(衬托)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及训练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及训练题一、课前演练:例:1《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2红杏枝头春意闹3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4僧敲月下门5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二:炼字的常考语法: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三:炼字的提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有修辞要强调修辞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翻译(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忍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诗眼提问方式:1、请找出诗歌的诗眼,并赏析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1、构成全诗的线索、2、全诗的感情基调、3、全诗的思想。
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例1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专题04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炼字-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专题04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炼字(原卷版)【考点穿透】诗歌鉴赏中“炼字”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技巧一、“炼字”题常见问题类型1.诗中某个字用得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简要分析它好在哪里。
2.某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说出你的理由。
3.本诗中的某字,在其他的版本中作某字,你认为哪一个好,为什么?4.赏析本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者分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技巧在进行炼字题的解答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让我们赏析的这个字是哪一类型。
在高考题目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型有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一)动词动词是在炼字题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
一些动词有着一词多用或者是活用的情况,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所以在炼动词的时候不仅要强调用的准确,还应该强调用的巧妙。
比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的热烈,甚至能够让人联想到花丛中的蝶蝶飞舞的热闹景象,完美地将春天这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二)形容词在古诗词中,少不了对各种景物进行描写,诗人在描写的时候就需要运用一些形容词来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形象化。
比如:“玉阶空伫立,速鸟归飞急。
”其中“空”字表达白白地、孤独地意思。
一个空字将诗人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和惆怅表现出来,使主题更加鲜明。
另一种情况是,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作动词,比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其中“红”和“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诗中被用作动词,既能够表示鲜明的色彩,又能够体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数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能够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四)叠词在古诗中诗人运用叠词一方面强调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增加古诗的韵律,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教师版】初中诗歌鉴赏炼字专题
炼字专题一、炼字题1.提问方式(1)对诗中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形容词、动词)(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2.答题方式(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答题技巧(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判断是否运用修辞(比喻、拟人)。
(4)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5)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4.例题【例题】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答案及分析】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
(表明赞成的一点)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含义+情景再现)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突出的情感)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照应试题)二、训练(2014·四川遂宁)(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作答。
(6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4分)答案:(1)(2分)答:体现了诗人激越向上、积极乐观的心境。
(2)(4分)答:一个“排”字,“推开”、“冲”的意思(1分),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1分),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2分)。
(2015•江苏常州)(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题 课件36张
——梅尧臣 《鲁山山行》
抓主体:山路 点状态:诗人行走在山路上 主体+状态:诗人独自行走幽静的山间小路欣赏 美景的情景
以下第三步:表情感究竟考察什么?
题材 边塞诗 山水田园 送别诗 咏物诗 羁旅诗
意境特点
以下第三步:传情感究竟考察什么?
题材 边塞诗 山水田园 送别诗 咏物诗 羁旅诗
意境特点
壮阔悲凉 悠远宁静 哀婉凄凉 具体分析 凄凉萧瑟
作者情感 报国雄心/怀乡念亲/战争残酷/感叹风光
闲适愉悦/对现实不满/隐逸志向 思念亲友,珍重祝愿 (托物言志)表明志向 怀乡念亲
03
解答真题
以下三种题型解答方法究竟考察什么?
总结
炼字题型:单字赏析 双字对比 无字天书 五选二
释意义:这个字的意思是……
描画面:描绘了一幅……的画面
表情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再见
答案:透:穿透。石榴花盛开红红如火,却无刺目之 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 悦目。表达作者对石榴花和夏天的喜爱之情。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
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
门。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案:“网”是网住的意思,用了比喻的修辞。把丝丝小雨 比作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 住春天。表达作者对时光易逝,世态炎凉的感慨。
Hale Waihona Puke 诗歌炼字题题型1.指出诗歌中某字用的好,并请你进行赏析。 2.指出诗歌中某字,并请你分析换一个字是否会更好。 3.请你指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赏析该字。
单字赏析 双字对比 无字天书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题:诗歌鉴赏之炼字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题:诗歌鉴赏之炼字题【考点阐释】所谢炼字,是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方法探究】一、如何鉴赏诗歌炼字所富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
可以抓住“字与意”这个纲。
1.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古诗句中的一些词语的用法较为特殊,了解其用法,对于我们理解句意乃至体会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白在一首表现音乐的诗中写道“客心洗流水,徐响入霜钟。
”“洗”字在用法上有被动意义,亦即“流水洗客心”之意。
“洗”字与“客心”搭配就充分表现出了音乐涤荡胸中世俗杂念的巨大感染力量,与“流水”搭配又暗取“高山流水”的典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与蜀僧的深情厚谊。
2.体会诗人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炼得极好的字,往往能抓住特征表现景物。
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句中,“燃”字用得极妙,由“燃”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火,把花与火相比,就抓住了花明丽、鲜艳的特征,在青绿背景的反衬下,花朵就显得格外红艳。
不仅如此,还利用火苗燃烧的跳动感,赋予花儿以动感,化静为动,就把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征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3.体会诗人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好的诗词往往能赋予景物以情趣、情感。
只要我们驰骋想象,就能领悟到其中的诗意。
这个想象的空间,就是诗意的空间。
孟浩然有一首《宿建德江),“移舟泊烟者,日称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其中后两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
一个“低”字,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而一个“近”字则赋子了景物以感情。
诗人为何不说江清“人近月”而说江清“月近人”呢?当然,除了要符合音的、格律上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日释客愁新”,所以月亮成了一个能理解诗人痛苦和愁情的伴侣,它要主动靠拢来陪伴、安慰漂泊流浪之人。
4.体会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王国维有所谓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诗歌鉴赏之炼字题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古诗歌鉴赏之炼字题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炼字题专项训练答案一、奉和思黯自题南庄见示兼呈梦得白居易谢家别墅最新奇,山展屏风花夹篱。
晓月渐沉桥脚底,晨光初照屋梁时。
台头有酒莺呼客,水面无尘风洗池。
除却吟诗两闲客,此中情状更谁知?1、诗中“山展屏风”之“展”字好在哪里?展:①实际情形是山形绵延广阔。
(析:合景物特点)②化静为静,体现出为了迎接客人,山似乎也展示出自己美丽的一面表示热烈欢迎。
(析:合人物感情,通过手法来把感情表现出来)2、“风洗池”中的“洗”有何妙处?“洗”字,①写出了风微微,水澄澄的样子。
②把风写得有了人的情趣,也懂迎客之道。
二、化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1、“侵”字换成“映”“照”表达效果有何不同?①侵:逐渐渐染的意思,实际情形是作者在夕阳的余晖下还家;(合景物特点)。
②用“侵”化静为动,云光山色也都获得了生命。
它们追逐着诗人的足迹嬉戏,有了人的情感,似要留人山中。
(合人物感情,生动)2、全诗是围绕诗中的哪两个字来写的?围绕“还家”来写的,“日落风起”,是说在山中浏览得久了,要回家;而山中的美景又让人留恋,让诗人不舍,不想还家。
三、捣练子令李煜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1、“空”字在诗中有何好处?空,既是指空间上的空荡荡(合景物特点);又是指作者处在巨大建筑群落中的一个小天井,本身就带有一种压抑感和冷落感。
寂寥空虚,百无聊赖(合人物心情)。
2、联系我们课本中学过的《秋兴》中的诗句,说说“断续寒砧断续风”的意思。
那木杵捶击石砧的咚咚声被阵阵悲凉的秋风荡来,时轻时重,时断时续,(合景物特点)无止无休更加深了主人公的孤寂感,也有思念远方人的意思。
这与杜甫《秋兴》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一样,也是表达思念远人之意思,以及孤独之意。
(合人物心情)四、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1、炼动词。
例2: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有面积,更有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例3: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例4: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2、炼形容词。
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5:“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例6: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例7、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3、炼数量词。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4、炼虚词。
(三)炼字题的语言表述:解题格式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炼句专项练习(附详细答案)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炼句专项练习(附详细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远①杜甫肃肃②花絮晚,菲菲③红素轻。
日长惟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④。
【注】①此诗是永泰元年春杜甫在浣花溪作。
②肃肃:花落的声音。
③菲菲:花落的样子。
④亚夫营:指戒备森严的军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描写了暮春之景,体现出诗人的忧国思乡、感时伤己的情怀。
B.首联运用叠词“肃肃…'菲菲”,音律谐调,渲染了内心的感受,与”飘飘何所似”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颈联”数有”表现了关中战乱的频繁,而”何曾”则表明只有剑外一带曾经清静过,从而表达出诗人乱中求静的心意。
D.后两联写春日感怀。
时局动荡不安,故乡尚有军营,欲归而不得,只能寓居在偏僻之地。
16.此诗颔联被后人盛赞,鸟雀、柴荆都是寻常之景,却写出了独特意蕴。
请结合具体词语赏析该联写景的独特之处。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①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①“旄(máo)头“是二十八宿中的昴星,古人认为它主胡人兴衰。
15.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两句连用“轮台城”一词,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
B.三至六句写敌军大举进犯且来势迅疾,渲染出两军对垒、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
C.本诗末四句之前皆两句转韵,节奏短促;末四句一韵而下,传递出奏捷的轻快。
D.本诗既表达送别时对友人的担忧与不舍,也表达出英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16.“四边伐鼓雪海涌……沙口石冻马蹄脱”六句内涵丰富,请简要赏析。
6诗歌鉴赏之炼字题
炼字题(微观)
诗眼题(宏观)
诗歌 语言
炼句题
语言风格题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 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 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 其生动的效果。
确定 关键词
词性: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 拟声词、色彩词、虚词。 位置:二三五七
手法的词 “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尽显拟人之妙处
[即时小练] (一)聚焦动词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第一句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答:
[答案] “怨”字用得最好。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 又是吹笛人之心。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这两句中分别是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
拟 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
声 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
词 不通声暂歇。……呕哑嘲哳难为听。”诗中用了“嘈
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拟声词,把
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
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词类
解说
表现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
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 数
雨中。”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写了江南 量
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千里”二字正表现了这些。作者 词
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
二是心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心理的耳目虚
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
“炼”字需关注的 大词类
一字一词总关情——诗歌鉴赏之炼字
2、炼字的好处和鉴赏
诗歌语言凝练,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 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应思想内容。或 者说使刻画的意象更准确生动,使描摹的意 境更富有韵味,使表达的情感更逼真感人!
鉴赏语言的锤炼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 从修辞、词类活用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学会 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用替换法等体会其意蕴 ,赏析其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和带来的 艺术效果。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①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 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 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炼字方面的知识。传统上认为
【参考答案】
贴切地表现了细柳在 轻风中弱不禁风的娇态 以及如雪梅花融化在明 亮月光中的情景。
拓展内容
1、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闹”字,吵闹之意。运用拟人、通感的手法
,以动写静,描画出杏花争妍斗艳的活泼生机 ,还能令人想到蜂飞蝶舞的情景,写出了蓬勃 的春意。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 “潜”字,秘密地、悄悄地之意。“细”字 ,细微、细小之意,形容雨之绵密。这两个字 刻画出了春雨轻微、绵密的特征,以“潜”“ 细”刻画春雨,夜幕降临,那细细的雨丝淅淅 飘洒,点点滴滴地奉献给大地,悄然无声地滋 润着万物。抒发了作者对春夜雨景的爱好、赞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注】毛泽东创作的秋景词《沁园春·长沙
》,历来备受众人推重,这是一首别具特 色的秋之歌。该词脱尽了古人悲秋的窠臼 ,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其绚丽多彩的湘 江秋景、壮阔高远的深秋境域,引领读者 去感受词人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积极乐观 的革命豪情壮志,从而独步诗坛。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题+课件29张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曾把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 “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又如: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 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 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 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用词精当 ①“重”“迟”二字用意精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手 法】,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 【句意】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效果】表现出离别之时 的依依不舍之情。【情感】 ②“漠漠”“冥冥”运用叠词,生动地展现了细雨朦胧的 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更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 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 ③作者使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渲 染出自己沉重的心境,帆的形象寄托作者的遥念,羽湿行 迟的去鸟,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
化无
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传神地突出了乡愁的浓烈。
3.诗歌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
①抒发诗人身处边塞,羁旅思乡的愁苦。 ②表达了诗人年华已逝而功业未成的感慨。 ③为好友出使西域顺利返回晋昌而感到欣慰。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⑵ 凉 风 : 秋 风 。 《 礼 记 ·月 令 》 : “ ( 孟 秋 之 月 ) 凉 风 至 , 白 露 降 , 寒 蝉 鸣 。 ”
中考古诗词阅读复习:鉴赏炼字
中考古诗词阅读复习:鉴赏炼字1.提问方式:⑴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⑵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⑶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
⑷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⑸对诗中某个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⑹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⑺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
⑻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⑼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
2.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
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数词、虚词。
3.答题步骤:⑴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⑵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⑶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中考古诗鉴赏题目-----赏析炼字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答案】“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
【解析】“乾坤日夜浮”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湖面开阔,整个天地就好像日日夜夜都在湖面上漂浮一样。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炼字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炼字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炼字题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早归唐元稹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
___(2)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
长安春望[唐]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 卢纶(约742—约799),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
曾中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
后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又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未受重用。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答“A”,错误的请答“B"。
①首联写春望之景,用“东风”“却望"“千门”照应题目。
②“草色闲"中的“闲”字精巧,与诗人的愁情形成对比。
③颔联写春望之思,间接抒发了诗人思乡望归之情。
④尾联写春望之感,表现感时伤乱、归隐田园的主题。
⑤全诗虚实结合,浅吟低唱,让人读后产生情感共鸣。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述并概括画面特点。
★___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
居竹轩【元】倪瓒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依竹住江滨。
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阴欲覆邻。
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
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1)请简要赏析第二联中“侵"“覆”两字的妙处。
___(2)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现了屋主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春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练习1、何谓炼字?所谓炼字,指锤炼词语,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多以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2、有关炼字的名句(方干·唐)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
(杜甫·唐)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贾岛·唐)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顾文炜·唐)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卢延让·唐)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2、高考诗歌鉴赏炼字题的常见题型:①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它的妙处)在哪里?③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3、答题步骤:①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某种手法;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④想想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是否有作用。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1、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
(3分)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结合二、三两联说明诗人如何来表现“幽”的。
(3分)二、阅读下列宋词,完成第3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3、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
父尚,成帝时至少府;哀帝立,以不附董贤,违忤抵罪。
弘少而温顺,哀平间作侍中,王莽时为共工。
赤眉①入长安,遣使征弘,逼迫不得已,行至渭桥,自投于水,家人救得出,因佯死获免。
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
建武二年,代王梁为大司空,封栒邑侯。
所得租奉分赡九族,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徙封宣平侯。
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扬雄、刘向父子。
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
帝每宴,辄令鼓琴,好其繁声。
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
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非忠正者也。
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
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
帝怪而问之。
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今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
”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
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弘当宴见,御坐新屏风,图画列女,帝数顾视之。
弘正容言曰:“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帝即为彻之。
笑谓弘曰:“闻义则服,可乎?”对曰:“陛下进德,臣不胜其喜。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弘在位五年,坐考上党太守无所据,免归第。
数年卒,无子,国除。
(选自《后汉书》)注:①赤眉:赤眉军,王莽末年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因起义军以赤色染眉,故名赤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A、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致:获得B、御坐.新屏风坐:通“座”C、帝即为彻.之彻:认为透彻D、贵易.交,富易妻易:更换,改变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将令相举以.法乎掭以.尖草B、不与席而.让之曰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C、而今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D、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A、宋弘和他的父亲宋尚对朝廷都十分忠诚,其父因不阿权贵而获罪,宋弘为逃避赤眉军的征辟投水装死。
B、宋弘举荐了桓谭,但发现光武帝只是喜欢桓谭弹奏的郑卫淫乐,于是认为桓谭非忠正,便严词以斥,并且勇于承担责任,光武帝也大为感动。
C、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刚死了丈夫,光武帝发现她对宋弘有意,便与之谈论朝廷大臣,而且努力从中撮合,没想到被宋弘婉言拒绝。
D、本文以几件小事的叙述,以光武帝、桓谭、湖阳公主等几个人物的烘托,便把一个恪守礼义、忠直不苟的封建官吏刻画得淋漓尽致。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2)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
(3)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
1、【答案】“抱”字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一弯清流绕宅而过,够了出了草堂周围的环境(1分);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1分)【解析】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这是炼字题,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
既然是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
2、【答案】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
(每点1分,写出三点即得满分)【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诗首联写景,颔联、颈联叙事兼描写,尾联抒情。
“事事幽”统摄全诗,幽,僻静、安闲之意。
如何表现这一特点,就涉及到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
二三联,一句一景,用的是赋的铺叙手法,用描写角度来说,也可说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第三联,写妻子“画纸”,稚子“敲针”,属细节描写;第二联属环境描写,第三联是人物描写,以环境的安闲衬托人物的安闲,用的是衬托手法。
反之也成立,所以可以说是互相衬托或映衬。
3、“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
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一个“空”字表达了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4、 C5、 D6、C7、见参考译文[参考译文]宋弘,字仲子,京兆郡长安县人。
父亲宋尚,在成帝时官至少府;哀帝即位,宋尚因为不愿阿附董贤,被董贤以不敬之罪将他抵罪。
宋弘年轻时便很温顺,在哀帝、平帝朝中做过侍中,王莽当朝时他还当过共工。
赤眉军攻入长安,派来使者征辟宋弘,宋弘受逼迫,不得已只好从命。
行至渭桥时,他便跳了河。
家里人把他救了起来,他便装死,这样才免于治罪。
光武帝即位,授予宋弘太中大夫的职务。
建武二年,宋弘代替王梁担任大司空,并被封为栒邑侯。
他把所得到的租俸都分送给了远近亲族,家中却没有一点积蓄,这种清廉的风格受到了世人的好评。
后来又改封为宣平侯。
光武帝曾经向宋弘了解国内通博之士,宋弘便推荐了沛国的桓谭,称他才学广博,几乎可以赶上扬雄与刘向、刘歆父子。
光武帝于是任命桓谭为议郎、给事中。
此后光武帝每次宴会,总是叫桓谭弹琴,因为他很喜欢那种美妙的轻音乐。
宋弘知道后,心中便不高兴,后悔当初推荐了桓谭,(有一次,)宋弘等到桓谭从宫中退出,自己则把朝服穿戴整齐,坐在大司空府堂上,便派一名属吏去传唤桓谭。
桓谭进来后宋弘并不请他入坐,责备道:“我之所以推荐您,是希望您以道德辅佐君王,但你现在几次向皇上演奏郑卫淫声,损害了《雅》《颂》正音,这不是忠正之士应当做的。
你能够自己改正吗?还是叫我依法纠举呢?”桓谭一再叩头认错,过了好久,宋弘才让他离开。
后来光武帝大会群臣,又叫桓谭弹琴,桓谭看见宋弘也在座,便显得非常不安,弹得也不像平常那样熟练自如。
光武帝奇怪,便问其中的缘故。
宋弘便离开座位,摘下官帽,向光武帝认错:“臣下之所以推荐桓谭,是希望他能够以忠正之节引导君王,可是现在他叫朝廷耽迷于郑卫淫乐,这是为臣的罪过。
”光武帝一听,表情发生了变化,马上向宋弘道歉,让他重新戴上官帽,此后便不再让桓谭担任给事中的职务了。
宋弘共推荐贤士冯翊、桓梁等三十余人,其中有一些人相继担任了公卿大臣。
有一次,宋弘适逢光武帝设宴会集群臣,席间,他看到皇帝御座旁边有副新屏风,上面画着许多美女,光武帝几次回头去欣赏它。
宋弘便严肃地说:“没有看见好德像好色一样深的人。
”光武帝听后,当即令人撤去了屏风,并笑着对宋弘说:“我听了你的道义就服从,还可以吧?”宋弘答道:“陛下道德进步,臣高兴得不得了。
”那时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刚刚死了丈夫,光武帝便与她一起谈论朝廷群臣,悄悄地揣摩公主的想法。
公主说:“宋公的威容与道德,所有的朝臣都比不上。
”光武帝说:“待我想一个办法。
”后来宋弘被光武帝引见,光武帝便叫公主坐到屏风后面,于是对宋弘说:“谚语讲人升了官就换朋友,发了财就换老婆,这是人之常情吗?”宋弘答道:“我听说贫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