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作业监控管理规范及要求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监控与管理规定(三篇)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监控与管理规定(三篇)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监控与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监控设备设置要求:规定重大隐患监控的设备的类型、数量、位置和安装要求,确保能够全方位监控隐患点。

2. 监控设备维护与管理:规定对监控设备的维护保养、巡查检修、定期维修等管理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监控。

3. 隐患报警与处理:规定隐患监控设备的报警机制及报警处理流程,明确报警责任人和相关应急措施。

4. 监控数据采集与分析:规定监控设备对隐患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要求,包括实时监测、数据存储和分析报告的生成。

5. 监控记录与备份:规定监控设备的监控记录的保存和备份要求,确保监控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6. 监控设备的定期检测与评估:规定对监控设备的定期检测和评估要求,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监控设备的更新与升级:规定监控设备的更新与升级要求,适应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

8. 监控与管理的责任与追究:明确责任人和管理人的责任和追究方式,确保监控与管理工作的落实。

9. 监控与管理的监督与检查:规定监控与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包括定期抽查和不定期检查。

以上是一般的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监控与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请根据具体的法律法规进行参考和执行。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监控与管理规定(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控与管理,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各种因素和条件。

第四条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监控与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第五条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监控和管理措施,确保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第二章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的识别和评估第六条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其所属领域的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进行识别和评估。

第七条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的识别和评估应当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是指针对重大危险安全风险进行检测和监控,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障重大危险安全风险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检测要求:规定了对重大危险安全风险进行检测的具体要求,包括检测方法、检测周期、检测指标等。

2. 监控管理要求:规定了对重大危险安全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要求,包括监控设备的布置、监控频率、监控记录等。

3. 应急预案:制定了针对重大危险安全风险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发生后的处置措施、应急联系人等。

4. 培训要求:规定了对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包括安全操作培训、应急处理培训等。

5. 管理责任: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包括安全检测、监控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分工。

6. 监督检查:规定了对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和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要求,包括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

通过制定和执行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安全风险,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同时,也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对社会的影响。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2)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重大危险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和持续改善安全生产水平,需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2.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并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的重大危险源,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可能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组织。

3. 总体要求(1) 全面规划:对于可能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事业单位,要制定全面的危险源分析、评估和控制方案,保证排查工作全面、无死角。

(2) 系统管理: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3) 健全机制:建立健全事故预防、报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对重大危险事故隐患的预防和处理具有及时性和针对性。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实行企业自主管理、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第五条单位应当对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的危险物品进行定期检查,确认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应当立即进行评估。

第六条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危险物品的性质、数量、储存方式、使用状况等;(二)可能引发事故的类型、概率、影响范围和程度等;(三)现有安全措施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完善程度等;(四)事故应急预案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完善程度等。

第七条单位应当根据评估结果,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三章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与管理第八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明确重大危险源的监测、检测、报警、应急等职责和分工。

第九条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实行24小时监测,确保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第十条单位应当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查、检测、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安全有效。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事故的能力。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报告,及时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单位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监管。

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举报。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文(3篇)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文(3篇)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文1、目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苗头。

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就是对项目部施工管段内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的专业监察、调查,评估我单位执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的情况,以确保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得以落实;建立重大事故应急系统(即场外应急计划),以便对突发事故进行掌控。

2、范围:整个廊沧高速10合同段施工现场、施工作业人员3、程序:按规定对项目经理部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监控;安全部对项目经理部的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负有检查、督查的职责。

施工现场领工员、负责人直接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管理并对管理结果负责。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结合我项目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施工现场涉及到的有重大安全隐患的机具、行为、场所或作业等。

第三条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作业队、人员和部门,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第四条对重大危险源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违法行为,项目部任何人均有权向进行制止和监管。

第五条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____)等有关标准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对本项目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进行辨识,属于重大危险源的,进行登记,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

第六条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四)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五)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六)重大危险源报表。

第七条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

第八条安全评估工作可以由项目安全部门的安全评估人员进行,评估工作结束后,应当出具《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当数据准确,内容完整,建议措施具体可行,结论客观公正。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合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加强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合的管理,防止重点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资产安全,订立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全部存在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合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全部相关人员应严格依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

三、管理标准1. 重点不安全源识别与分类1.1. 全部部门应依据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识别潜在的重点不安全源,并对其进行分类,区分为特别重点不安全源、重点不安全源和一般不安全源。

1.2. 对于已识别的重点不安全源,各部门应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2. 不安全作业场合检测与评估2.1. 每个部门应定期对不安全作业场合进行检测。

检测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不安全物质浓度、温度、压力、噪音等。

2.2. 检测结果应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3. 安全设施和装备建设3.1. 依据不安全作业场合的特点和需求,各部门应供应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包含但不限于防护设施、救援设备和防护用具。

3.2. 安全设施和装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4. 管理人员及员工培训4.1. 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并能依据不安全作业场合的实际情况,引导员工进行安全操作。

4.2. 全部员工应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案,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 监控设备及数据记录5.1. 对于含有重点不安全源的场合,应安装相应的监控设备,及时监测相关参数变动。

监控设备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5.2. 监控设备应配备数据记录功能,记录相关数据并保管肯定时间,以备事故调查和故障诊断使用。

四、考核标准1. 重点不安全源识别与分类考核1.1. 每个部门应依照规定的识别方法和分类标准,完成重点不安全源的识别和分类,提交相关文件并进行审核。

1.2. 审核明确重点不安全源的分类准确性和应急预案的完备性。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合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重点不安全源,并对不安全作业场合进行检测和监控,以实现防备事故、保障员工安全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全部重点不安全源以及不安全作业场合的检测、监控和管理。

三、定义和缩写词解释1.重点不安全源:指潜在引发重点事故的设备、工艺、物质或其它因素。

2.不安全作业场合:指存在潜在不安全的工作场合,包含但不限于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不安全环境。

四、管理标准4.1 重点不安全源管理4.1.1 识别和评估1.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内的全部设备、工艺和物质进行重点不安全源识别和评估。

2.明确识别和评估的责任人,并确保其具备相关技术和知识。

3.建立重点不安全源评估报告,包含识别结果、风险等级、掌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4.1.2 掌控措施1.依据重点不安全源评估报告,订立相应的掌控措施,并按要求进行实施。

2.掌控措施包含工艺设备的安全防护、操作规程的订立、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应急预案的编制等。

3.确保定期对掌控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修复设备故障、更新工艺和料子。

4.1.3 监测和巡检1.建立重点不安全源的监测和巡检制度,明确监测的频率和方法。

2.定期对重点不安全源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实施在线监测或现场取样分析,确保重点不安全源的安全运行。

4.2 不安全作业场合管理4.2.1 不安全作业场合设立1.设立不安全作业场合前,需进行合理的选址和规划,确保不安全作业场合与周边环境的安全协调。

2.编制不安全作业场合规划和平面图,包含标识的设置、通道的规划和紧急出口的设置等。

4.2.2 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1.依据不安全作业场合的特点,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2.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包含但不限于防爆设备、呼吸器、防护服和安全网等。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制度旨在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员工、客户和公众的安全。

对于存在重大危险的工作环境,必须建立有效的安全检测、监控和管理机制,以减少事故风险,防范潜在的危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重大危险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矿井、高空作业场所等安全风险较大的工作环境。

三、定义和缩写1. 重大危险:指潜在的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严重环境破坏或财产损失的因素或事件。

2. 检测:指对安全设备、工艺流程、工作环境等进行系统性的观察、测试和评估。

3. 监控:指对工作场所的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录制。

4. 管理:指对重大危险进行全面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四、安全检测1. 安全检测的目的是及早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2. 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测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测。

3. 安全检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场所的结构、设备、材料、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安全性评估。

4. 安全检测应由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进行,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上报给相关部门。

五、安全监控1. 安全监控的目的是实时监测工作场所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选择适合的监控设备,对关键区域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并确保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安全监控录像资料应保存一段时间,以备随时需要调取并进行分析。

六、重大危险管理1. 制定重大危险管理计划,明确责任人,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2. 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流程,对可能导致重大危险的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3. 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

4.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重大危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5. 建立事故报告与调查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加以改进。

6. 建立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危险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响应措施。

七、责任和义务1. 公司应指定专人负责重大危险的安全检测、监控和管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重大危险点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点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点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活动中涉及到可能存在重大危险的场所。

三、重大危险点检测监控措施
1. 定期检查重大危险点,确定检查频次和方式。

2. 在重大危险点周边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危险。

3. 安装监控设备,重大危险点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

4. 对危险点进行立案管理,实行重点和重大危险点监控台账,定期检查风险评估情况。

四、预防措施
1. 对重大危险点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

2. 制定科学的应急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建立有效的组织应急
机制。

3. 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
急处理能力。

五、监测评估
1. 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体系,明确监测评估的内容和要求。

2. 定期对重大危险点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置异常情况。

3. 年度对重大危险点进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将隐患排
名列入厂区风险排查清单。

六、违章处罚和奖励措施
对违反重大危险点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和罚款,对严格执行该制度并发挥积极作用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七、制度生效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经相关领导同意并在整改后再次公布。

2024年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有效监控重大危险源,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是适用于重大危险源的监督和控制,是做好危险源监控的重要保证。

第三条全体员工必须强化危险源监控的责任意识,自觉履行各自职责。

第二章管理架构第四条成立以经理为组长,重大危险源所在工长为副组长、安全员及部分运行、检修人员为组员的危险源监控领导小组。

第五条监控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小组,即锅炉组、沼气组和放射源组,锅炉、污水及电仪工段工长任组长。

第三章各级人员危险源监控职责第六条部门经理监控职责经理是危险源监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部门危险源监控工作。

职责如下: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危险源监控的法律法规和公司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2.负责建立危险源监控管理网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报公司备案后组织实施。

3.定期组织危险源监控的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整改。

4.组织部门级危险源培训,检查工段危险源培训开展情况和记录情况。

5.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突发事故处置能力。

第七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工段工长监控职责工长是本工段危险源监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工段危险源监控工作。

职责如下: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危险源监控的法律法规和公司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2.负责建立本工段危险源监控管理网络,制定应急预案。

3.定期组织危险源监控的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整改。

4.组织工段级危险源监控培训,检查危险源监控记录情况。

5.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突发事故处置能力。

第八条部门安全员监控职责1.在部门经理及分管经理领导下,负责本部门危险源监控工作,同时接受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业务指导。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危险源监控的法律法规和公司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3.参加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4.定期组织危险源监控的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整改。

5.参加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

第九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工段运行人员监控职责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危险源监控的法律法规和公司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概述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削减事故的发生,并适时发觉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对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进行检测、监控和管理的制度。

本制度的实施对象是全部工作单位,包括生产、经营和服务机构。

二、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的定义1.重点不安全源:指具有潜在不安全的设备、材料、作业过程等,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导致重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来源。

2.不安全作业场所:指存在不安全源的工作场所,具有肯定的安全风险。

三、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要求1.目的:确保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的安全,防备和掌控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要求:–对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牢靠性。

–建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的运行情况。

–适时发觉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订立并执行改进措施。

–做好事故隐患的记录和报告,适时实行矫正措施并追踪处理情况。

四、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流程1.检测:–安全设施检测:对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性能符合安全要求。

–设备设施检测:对重点不安全源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适时发觉和排出潜在的故障隐患。

–环境因素检测:对不安全作业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检测,如噪音、震动、温度、湿度等,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监控:–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安装监控设备,对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适时发觉异常情况。

–监控数据分析: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适时预警和防备潜在的不安全和事故。

3.管理:–安全隐患记录和报告:对发觉的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和报告,并订立相应的整改措施。

–安全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所的管理本领。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第一条项目施工生产现场危险、危害辨识评价小组确认现场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将识别时间、源点属性、源点位置、风险等级、所处时态、消减措施与相应要求报送质量安全环保部。

第二条、对重大危险源由公司施工项目部编制重大危险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演练方案,并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审核,适时实施演练以验证救援预案的可行性。

由公司工程采办部配备基本的应急救援器材、物资。

第三条、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审议项目单位所报的重大危险源有关情况与动态,确定消减措施的有效性,指导项目现场落实方案措施。

项目现场安全员和安全监督要按方案和措施要求及时对重大危险源动态进行检测、监控,保持检测、监控记录。

遇险情扩大迹象,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同时采取恰当的避险措施,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第四条、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收集、分析和保存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方式方法,并保留必要的监测结果。

第五条、重大危险源所在项目部,对重大危险源危急动态随时保持与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门的联络,有效进行应急处置。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2)是为了确保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性,预防事故发生,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和控制。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框架:1. 目的和范围- 确定本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和相关标准。

2. 安全检测要求- 确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测的要求。

- 包括检测的内容、检测频率、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等。

3. 安全监控要求- 确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定期的安全监控的要求。

- 包括监控设备的配置、监控措施的实施、监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

4. 安全检测、监控机构与人员- 确定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的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 包括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培训等。

5. 应急管理- 确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时的应急管理措施和流程。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1. 引言1.1 背景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设施或区域。

针对这些危险源和场所的检测、监控与管理是防范事故发生和确保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检测、监控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确立一套全面、有效的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2. 术语定义•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设施或区域。

•危险作业场所:存在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3. 检测、监控管理制度3.1 目标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

•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 检测程序3.2.1 定期检测定期对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

•安全装置和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检验。

•操作规程的符合性审查。

•安全管理措施的评估。

3.2.2 异常检测对于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发生异常情况时,需要进行以下检测和判断:•实时监控设备和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是否超出安全范围。

•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3 监控管理3.3.1 监控设备设置根据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的特点和需求,设置合适的监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摄像头。

•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传感器。

•环境监测设备。

3.3.2 数据采集与分析将监控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建立数据库,以便后续的报告、分析和改进工作。

3.3.3 预警与应急措施设立预警机制,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设安全范围时,立即发出预警并执行相应的应急措施。

3.4 管理与改进3.4.1 监控管理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检测、监控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3.4.2 安全培训和教育针对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重大危险作业监控管理规范及要求

重大危险作业监控管理规范及要求

重大危险作业监控管理规范及要求项目部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目标,贯彻落实中石化集团公司标准,把项目为重点管理对象,组织大家学习中国石化集团《安全十大禁令》、《七想七不干》、《建筑施工安全规范》、《安全管理规定》,提高员工HSE意识与专业技能,从而具备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能力,履行好自已的责任与义务,提高工作质量,确保项目HSE 目标的实现。

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不确定因素很多,如起重吊装、脚手架搭设与施工、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射线探伤、基坑围护等,导致在多种不确定环境因素下发生安全问题(隐患),因而产生风险,从概念上讲,风险指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负有安全责任的建设单位和监理人员而言,风险是指可能出现的影响项目安全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

如果能在这种不确定因素产生不利影响之前发现它,就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制止,风险表现形式和风险发生的概率就会有所降低。

以下是各种施工作业时安全防范管理要求:一、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1、起重吊装作业前,首先检查吊车包括司机、起重机、信号指挥等均应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是经专业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并经确认可合格人员,检查吊装作业前安全技术人员是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大型起重吊装作业前应详细勘察现场,按照工程特点及作业环境编制专项方案,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其内容包括:现场环境及措施、工程概况及施工工艺、起重机械的选型依据、起重扒杆的设计计算、地锚设计、钢丝绳信索具的设计选用、地耐力及道路的要求、构件堆放就位图以及吊装过程中的各种防护措施等。

3、起重机械进入现场后经检查验收,重新组装的起重机械应按规定进行试运转,包括静载、动载试验,并对各种安全装置进行灵敏可靠度的测试。

扒杆按方案组装后应经试吊检验,确认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同时,检查吊车所配备的钢丝绳、吊具、索具等,对不合格构配件进行进退出场,从新采购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的构配件。

要明确现场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前拉好警戒线,禁止人员进入吊车作业半径区域内,坚持“十不吊”原则。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测与监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测与监控工作。

三、定义1. 重大危险源:指那些可能导致大规模事故、重大社会生态环境影响的设备、工艺、原料、产品或者其他因素。

2. 安全检测: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评估,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其安全状况进行评价。

3. 监控: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24小时实时的监控和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安全检测工作要求1. 安全责任:各相关部门要明确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的责任,并将其列入本单位生产安全责任制度。

2. 检测周期:按照相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测,具体周期由本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检测内容:安全检测应包括设备的完好性、稳定性、操作规程的符合性、应急措施的完备性等方面的内容。

4. 检测标准:安全检测应参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确保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 检测记录:安全检测过程中,应做好相关记录,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人员、检测内容、检测结果等。

五、监控管理工作要求1. 监控设备:各相关部门应配置相应的监控设备,确保对重大危险源的全天候监控。

2. 监控内容:监控应涵盖重大危险源的运行状态、环境参数、传感器信号等内容。

3. 报警机制:应建立报警机制,当监控设备发现异常情况,能及时报警并采取应急措施。

4. 数据记录:监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应及时记录和保存,以备后续使用。

5. 监控人员:应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监控工作,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六、安全检测、监控的应急措施1. 发生意外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 受损设备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 相关人员应接受事故处理培训,能够熟练操作应急设备和工具。

七、安全专家的角色与职责1. 安全专家应参与安全检测、监控工作,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规定了企业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的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生产事故不发生。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生产作业的员工,并包括以下范围:1.重大危险源评估、防范和监控管理;2.危险作业场所评估、防范和监控管理;3.涉及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等相关事项。

三、检测、监控管理指南1. 重大危险源1.确定重大危险源:企业应通过分析、评估和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录入管理系统,以方便长期跟踪记录,同时需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测。

2.管理措施: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测,确保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如隔离、防护、减少使用危险化学品等。

需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3.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采取救援行动,消除事故影响,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2. 危险作业场所1.确定危险作业场所:企业应通过评估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危险作业场所,并进行登记,同时需要对危险作业场所进行监测。

2.管理措施:企业应根据危险作业特点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包括划定作业区域和安全防护措施、制定作业规范和操作手册等,以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3.应急预案:企业应针对特定危险作业场所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逃生路线和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措施。

3. 涉及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作业1.确定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评估,并进行登记管理。

2.管理措施:企业应对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存放点,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管理程序,确保在操作时不会对员工造成威胁。

2024年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根据项目施工生产现场危险、危害辩识及现场动态控制因素识别,幅度项目现场危源辩识评价小组确认现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将识别时间、源点属性、源点位置、风险等级、所处时态、预防建议措施与相应要求及时报送公司安全管理部。

二、对重大危险源由公司相关部门编制重大危险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演练方案,并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审核,适时实施演练以验证救援预安的可行性。

由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现场项目负责人配备基本的应急救援器材、物资、公司应急组织保障充足的应急器材、物资储备和人力行动组织及外援协同工作。

三、公司安全技术专家组及时审议项目单位所报的重大危险源有关情况与动态,研究并制定预防方案和措施,指导项目现场落实方案措施,随时关注动态。

项目现场相关技术人员要按方案和措施要求及进对重大危险源动态进行检测、监控记录。

遇险情况扩大迹象,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同时采取恰当的避险措施,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四、公司安全管理部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收集、分析和保存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资料,并负责检查、监督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器材完好性、方式方法有效和监测结果的明确性。

五、重大危险源所在项目现场负责人要向全员告知应急报警电话、应急组织成员通讯号码与通讯方式、现场应急疏散要求、应急救助组织与措施及其他应急相关要求。

指定专人负责检测、监控重大危险源动态。

对重大危险源危急动态随时保持与上级保持联络,有效配合危急处置。

2024年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二)标题:____年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摘要:本文旨在在未来的____年,针对重大危险安全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检测、监控和管理制度。

通过对各类危险因素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社会和公众的安全。

关键词: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类重大危险安全问题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合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资产安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订立本制度。

二、检测及监控目标1.重点不安全源:指可能对企业人员、设备、环境造成重点威逼或潜在风险的因素;2.不安全作业场合: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安全的区域。

三、责任与义务1.企业负责人:负责订立和实施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合检测、监控管理制度;2.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不安全源检测及监控,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3.员工:必需遵守本制度,搭配进行检测及监控工作。

四、检测与监控内容及方法1.重点不安全源的检测与监控:–全面排查企业生产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重点不安全源;–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潜在不安全源进行定期检测;–检测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压力、温度、有毒气体、火灾隐患等;–检测结果必需认真记录,形成检测报告,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2.不安全作业场合的检测与监控:–对不安全作业场合进行分类划分,明确各区域的不安全程度和风险因素;–订立不安全作业场合监控计划,确定监控设备的配置和布局;–安装必需的监控设备,包含但不限于视频监控、声光报警等;–定期进行作业场合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相应的处理结果;–监控设备必需保持正常运行和灵敏度,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五、预警与应急处理1.建立预警机制:–依据不安全源及作业场合的监测数据,建立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包含但不限于温度、压力、浓度等关键参数;–设定预警阈值,一旦指标超出阈值,应立刻触发预警。

2.应急处理:–预警触发后,相关部门负责人必需立刻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包含但不限于疏散人员、关闭相关设备、切断电源等;–依照应急预案执行,确保人员安全和事故扩散的防止。

六、记录与报告1.对重点不安全源及不安全作业场合的检测结果必需认真记录,包含检测时间、地方、参数值等;2.形成检测报告,并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复核签字确认;3.检测报告应及时通报企业负责人,确保其了解企业安全情形;4.检测报告必需保管备查,便于后续追溯和分析。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文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文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的安全检测、监控,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根据《国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具有重大危险的单位和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石化、化工、矿山、火电、核电等行业和领域。

第三条重大危险指可能造成损害或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的事故、危险源等。

第四条建立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是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内容,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第五条安全检测、监控是指通过监测、分析重大危险的运行状态和相关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确保重大危险安全可控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第六条所有从事重大危险单位工作的人员,应按照本制度要求履行相应的安全检测、监控职责。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重大危险单位的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章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第七条重大危险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检测机构,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条件。

第八条安全检测机构应有必要的人员和设备,能够独立、准确、及时地完成对重大危险的安全检测。

第九条安全检测机构负责制定安全检测方案和计划,并按照方案和计划进行检测工作。

第十条安全检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对重大危险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2.对重大危险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进行定期检测;3.对重大危险环境的安全性进行定期检测;4.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性进行定期检测。

第十一条安全检测机构应及时向单位主管负责人和相关部门报告检测结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二条单位主管负责人应根据安全检测机构的报告和意见,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和问题,并报告有关部门。

第十三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重大危险单位的安全检测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障安全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重大危险安全监控第十四条重大危险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报警系统、远程监控等。

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执行安全监控的规定

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执行安全监控的规定

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执行安全监控的规定为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使施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特作如下规定;
一、安全监控范围
1、起重吊装专业;
2、外用电梯、龙门架(物料提升机)等大型垂直运输机械设备的拆装作业;
3、各种施工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
4、电、气焊及其它动火作业。

二、安全监控内容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的安全技术和保证措施是否落实;
2、需要设监护人监护的作业监护人是否在岗;
3、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
4、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配戴劳动防护用品;
5、作业环境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6、使用的机具、机械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7、作业过程中是否对相关人员或相关设施造成不安全影响;
8、是否有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三、安全监控管理
1、监控人员由项目经理或工长在作业前依据作业的对象指派专业人员对作业过程实施监控并作好记录;
2、分包单位的作业或专业性较强的作业,监控人员可由分包单位或专业单位指派,项目经理或工长应在安全技术交底中明确或在专业会上(作会议记要或会议记录)明确监控记录交工地备案;
3、电气焊及其它动火作业监控记录,使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保证资料》;
4、其它危险性作业监控记录填写《危险性作业监控记录》表;
5、监控记录由监控人填写履行签字手续后交工地资料管理人员备案;
6、由公司保卫部门和安技部门对监控实施情况进行督查。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为为全面掌握CSJ04标段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的数量、状况及分布,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的检测、监控管理,建立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早期预控机制,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1、为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监督管理,驻地办成立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监管领导小组,负责对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的监管工作。2、驻地监理代表必须加强对本标段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实施监管,对本标段的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富有安全监管领导责任;安全监理工程师具体实施本标段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日常监督检查工作。3、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规定,如实填报登记《重大危险源申报表》。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系统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实时检测或定期检测,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系体系。落实安全治理整改对策措施。针对本标段存在的各类重大危险源情况,明确专门管理机构监管、配备专门人员检测监控、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开展动态检测监控、分析检测监控参数、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4、驻地办每天对重大危险源巡查一次,定期对危险作业场所进行检查,掌握施工单位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的数量、状况和分布情况,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整改,消除危险因素、确保安全生产。5、保证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和隐患治理整改所需的资金投入,要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与检测监控技术管理措施,逐级落实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与检测监控责任制。6、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安全应急预案,根据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的变化及时修订完善;要对职工进行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安全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让职工了解、掌握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事故的应急救援程序、自救互救知识。7、严格按照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的种类及其能量在意外状态下可能发生的最严重后果,实行分级管理与监控: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特大事故的危险源,必须作为安全管理和检测监控的重点对象;三级、四级重大危险源是可能造成重大、一般事故的危险源,也应加强管理和监控,不留死角。8、对各类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的监控、治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重在治本"的原则,要采用先进科技检查监控手段和治理技术装备,提高监控、治理的本质安全水平。9、各级监理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下达书面通知单责令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在整改前或整改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必须责令有关单位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停止生产作业或停止使用运行,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监控、整改措施后要限期整改完成。10、驻地监理代表及安全监理工程师必需加大对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治理整改质量的跟踪监督力度,对因重大危险源管理监控不到位、治理整改不及时、治理整改质量不好的,不论发生事故与否,均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整改不力、监管不力责任。11、驻地办必须加强监理人员对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治理、防灾、避灾等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监理人员对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事故的防控和管理能力。12、从事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均必须具有安全培训资质的机构进行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从事重大危险源及危险作业场所检测、监控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危险作业监控管理规范及要求项目部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目标,贯彻落实中石化集团公司标准,把项目为重点管理对象,组织大家学习中国石化集团《安全十大禁令》、《七想七不干》、《建筑施工安全规范》、《安全管理规定》,提高员工HSE意识与专业技能,从而具备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能力,履行好自已的责任与义务,提高工作质量,确保项目HSE 目标的实现。

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不确定因素很多,如起重吊装、脚手架搭设与施工、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射线探伤、基坑围护等,导致在多种不确定环境因素下发生安全问题(隐患),因而产生风险,从概念上讲,风险指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负有安全责任的建设单位和监理人员而言,风险是指可能出现的影响项目安全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

如果能在这种不确定因素产生不利影响之前发现它,就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制止,风险表现形式和风险发生的概率就会有所降低。

以下是各种施工作业时安全防范管理要求:一、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1、起重吊装作业前,首先检查吊车包括司机、起重机、信号指挥等均应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是经专业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并经确认可合格人员,检查吊装作业前安全技术人员是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大型起重吊装作业前应详细勘察现场,按照工程特点及作业环境编制专项方案,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其内容包括:现场环境及措施、工程概况及施工工艺、起重机械的选型依据、起重扒杆的设计计算、地锚设计、钢丝绳信索具的设计选用、地耐力及道路的要求、构件堆放就位图以及吊装过程中的各种防护措施等。

3、起重机械进入现场后经检查验收,重新组装的起重机械应按规定进行试运转,包括静载、动载试验,并对各种安全装置进行灵敏可靠度的测试。

扒杆按方案组装后应经试吊检验,确认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同时,检查吊车所配备的钢丝绳、吊具、索具等,对不合格构配件进行进退出场,从新采购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的构配件。

要明确现场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前拉好警戒线,禁止人员进入吊车作业半径区域内,坚持“十不吊”原则。

4、汽车式起重机除按规定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外,还应每年定期进行运转试验,包括额定荷载、超载试验,检验其机械性能、结构变形及负荷能力,达不到规定时,应减载使用。

5、起重吊装索具吊具使用前施工方案设计要求进行逐件检查验收。

6、起重机运行道路进行检查,达不到地耐力要求时应采用路基箱等铺垫措施。

7、起重吊装各种防护措施用料、脚手架的搭设以及危险作业区的围圈等准备工作符合方案要求。

8、起重吊装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吊装工艺、构件重量及注意事项。

9、超载或物体重量不清时不应操作;超载或物体重量不清不应操作,如吊拔起重量或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体,及斜拉斜吊等;禁止起吊时歪拉斜拽;被吊物体上有人或浮置物禁止操作;吊重物应绑扎平衡、牢固,重物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应加衬垫;吊运时,不得从人的上空通过,吊臂下不得有人;吊装气瓶等必须用专门吊篮。

10、重物起升和下降速度应平稳、均匀,不得突然制动;左右加转应平衡,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动作;起吊在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严禁降落臂杆或同时进行两个动作。

11、起吊物件应拉溜绳,速度要均匀,禁止突然制动和变换方向;操作控制器时,不得直接变换运转方向。

12、当(履带)起重机如需带载行走时,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起重量的70%,行走道路应坚实平整,重物应在起重机正前方向,重物离地面不得大于500mm,并应拴好拉绳,缓慢行驶;严禁长距离带载行驶。

起重机的地面松软不平时,起吊禁止同时进行两个动作。

13、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各台起重机的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机重机所承受的载荷均不得超过各处的额定起重能力。

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应降低额定起重能力至80%;也可由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降低额定起重能力使用。

吊用时,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工程师应在场巡查,指导现场安全。

14、起重机在安全保护装置发生故障、失效或不准确时严禁带病作业;在作业中,严禁对传动部分、运动部分及运动件所及区域做维修、保养、调整等工作;传动部分应润滑良好。

15、在露天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重吊装作业。

雨雪过后作业前,应先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16、当进行高处吊装作业或司机不能清楚地看到作业地点或信号时,设置信号传递人员。

在开然光线不足的工作地点或者在夜间进行工作,都应该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

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施工1、进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安全意识。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禁违章操作。

2、作业前必须取得相应的架子工证与高空作业证(高度超过15m以上),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的员工方能进行脚手架的作业施工。

3、脚手架搭设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设置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逗留,穿行。

严格按程序作业。

搭设作业时,作业人员铺好脚手板,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采用五点式安全带并尽量做到高挂低用。

4、搭设时必须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脚手架杆件在搭设与传递过程中需设置保险绳,扣件等小型材料和工机具在使用与运输过程中必须使用工具袋。

5、脚手架要对防电、防雷作好防护措施。

在脚手架底部四个方向立柱位置设置接地扁钢将脚手架与钢架立柱相连,扁钢采用一50*5mm,扁钢与立柱焊接。

6、立杆支撑地面强度符合要求。

各杆件、扣件使用前进行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与不符合要求的杆件、扣件。

扣件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裂纹、变形严禁使用,螺丝滑丝的扣件必须更换后使用7、钢梁、立杆间距1.35m,立杆接头错开不小于1.5m,横杆步距1.5m,有效对接相互错开,钢管严禁打孔。

8、安全网的设置:竖向安全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在每个钢结构施工的工作面层均要挂设,水平安全网采用尼龙安全网(口径为80*80*3mm),在钢结构的每个立柱接口以下第一层横梁的位置将该层小横杆外伸1.2米设置。

9、脚手架搭设过程要脚手板要铺满、铺平、铺稳,不得有探头板。

脚手架搭设必须及时设置连接杆、剪刀撑以及必要的拉绳、吊索,避免搭设过程中发生变形、倾倒。

严禁随意改变,拆除脚手架杆件。

10、施工中严禁乱放、乱搭杆件,以及嬉戏、打闹等不正当操作。

严格控制上架人数和材料堆放数量。

11、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

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

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12、雨、雪及6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进行搭设作业和拆除作业,穿过脚手架的电缆线必须顺着大横杆下部架设,并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排查隐患。

三、高处作业1、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的作业。

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作业之前项目全体员工须做健康体检,并建立项目体检档案。

2、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五点式)、戴好安全帽,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3、在邻近地区设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烟囱及设备等场合,严禁进行高处作业。

如在允许浓度范围内,也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作业前,应仔细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坚固、牢靠,高处悬空作业,必须设置生命绳。

夜间高处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5、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站在不牢固的结构物(如石棉瓦、木板条等)上进行作业。

高处作业人员不得坐在平台边缘、孔板和躺在通道或安全网内何处楼板上的孔洞应设坚固的盖板或围栏。

高处作业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用工具套(袋)内,有防止坠落的措施,必要时要设安全警戒区,并设专人监护。

在同一坠落平面上,一般不得进行上下交叉高处作业,如需进行交叉作业,中间应有隔离措施。

禁止两人同时在梯上作业。

人字梯底角要拉牢。

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

6、外用电梯、罐笼应有可行的安全装置。

非载人电梯、罐笼严禁乘人。

高处作业人员应沿着通道、梯子上下。

不得沿着绳索、立杆或栏杆攀登。

7、因特殊需要进行的高处作业,包括强风、异温、雨天、雾天、夜间、带电、悬空和抢救高处作业,要制定作业方案并经HSE管理部与安全管理人员审批。

紧急情况为抢救人员时,可由建设单位或监理负责人在保护救护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口头批准,作业后立即报HSE部。

8、高处交叉作业,禁止高处施工人员电(火)焊时,下方进行防腐刷漆,此行为易造成下方人员或物品突发性火灾。

高处摆放的氧气、乙炔瓶必须可靠固定,配电箱应摆放整齐,物品隔离措施必须符合要求。

9、15m以上(含15m)的高处作业必须办理《高处作业票》(高度在15—30米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为特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票由作业主管填写,HSE管理部主管审批,特级高处作业票需经安全经理批准。

10、在六级风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要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四、临时用电1、施工现场电气作业人员由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有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担任。

指定专业人员负责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并建立档案。

2、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单独绘制,并制定临时用电施工措施,作为临时用电施工的依据。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配电箱、开关箱内,要有配电箱(柜)电路图、每日检查记录表、特种人员(电工)作业证,接地装置要用16mm多股铜芯线。

固定式开关箱的下底距地面1.3~1.5m,移动式开关箱的下底距地面0.6~1.5m。

4、临时用电电线应使用良好的绝缘线,且用绝缘子固定,禁止缠绕在树上、脚手架上或其它构架上,禁止使用破皮或老化的电线与电缆。

电缆线在使用时,需架空或埋地敷设,禁止在地面明设。

5、配电箱(柜)要有挡雨棚和醒悟的警示标识,箱体要牢固,做到防雨、防火,箱体有接零保护,有门、有锁,箱内无杂物。

严禁乱拉乱拽电线、电缆,不得用金属丝绑扎电线、电缆。

电线、电缆、电焊把线等不得与钢丝绳绞在一起,不得有摩擦。

配电箱(柜)要采用铁板、玻璃钢等材料制作,其配电板采用电木板或塑料板电线与电缆在距热力管道、热力设备区域应大于2m。

电线、电缆凡进开关箱、铁棚子、过道路处及可能有机械伤害的地方,均加套管保护。

6、所有的开关、插座、插头及保护罩做到完好并正确使用。

施工现场每台电气设备,使用单独开关(一机一开一保护),严禁同一开关直接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的电气设备。

五、射线探伤1、从事射线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有效的资格证书,经有关部门体检合格后,持证上岗,并严格控制职业禁忌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