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个性化”:让儿童个性与核心素养邂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个性化”:让儿童个性与核心素养邂逅作者:杜友锦贾丽君
来源:《江苏教育》2018年第08期
【摘要】在“走班教学”思潮影响下,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海路小学推行“个性化课程”教学。

几年的课改实践证明:即便是学生自我选择的课程,“串班逃课”现象也会屡屡发生。

针对此弊端,笔者通过调查访谈,挖掘原因,对症下药,构建了“主题式个性化课程”。

这种课程设置的变革,改变了学生单一化的选择,运用学科融合、分层教学的方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主题个性化;核心素养;儿童个性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8-0007-02
【作者简介】1.杜友锦,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海路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0)教科室主任,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2.贾丽君,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助理讲师。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课程的设置要从个人的兴趣、需要出发,以达成学习者的个人目标。

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海路小学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在“走班教学”思潮影响下开设并实施了“5+1”课程设置方案——“个性化课程”。

课程设置科目基本不变,依然按江苏省课程改革设置方案执行,不同的是在按原方案设置的5节课后,增添1节“课程整合课”,即将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校本课程整合,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一、问题梳理:剖析现象,寻找症结
课程改革实践经历了从“私想”到“思想”的蜕变过程。

一路走来,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要改进的地方,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个性化课程”实施期间学生学习的“高原现象”。

1.单项选课渠道窄。

学校的课程科目因学生兴趣而设,师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缓解学生需求与师资匮乏之间的矛盾,学校在课程选择上推行“单一化选择”。

2.课程实施无教材。

学校从三至六年级开始实施“个性化课程”,教材选择完全由教师自主安排,缺乏系统的梯度教材。

机械重复的教学内容、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实施的纵深推进。

3.认知价值有偏颇。

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家长认为个性化课程是“旁门左道”,这种观念成为阻碍课程改革的绊脚石。

二、顶层设计:盘活资源,探索途径
针对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学校冲破学科壁垒森严的观念,摒弃学生圈养现象,尝试进行课程改革。

主张摒弃以教材作为单一资源的教学方式,综合考察文化资源、环境资源、学生个体经验资源等,并将各种课程资源整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一)重建“主题个性化”框架
完全由学生需求、教师特长决定的“个性化课程”科目设置,缺少整体性的长远规划,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课程纲要的宏观引领。

于是,学校构建了一种既照顾儿童发展,又反映学生基本活动的新型“个性化课程”体系。

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主题个性化”架构。

围绕着“文明”这个关键词,可以确立小主题——华夏文明之旅,结合具体学情设定“个性化课程”科目,有“汉字溯源”“小古文赏析”“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诸子百家”“陶瓷艺术”等等。

通过这些课程设置,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集思广益合力编写教材
学校依据课程实施草案,参照课程目标,结合学情编写校本教材,内容有三大块:基础知识篇、基本技能篇、社会实践篇。

基础知识篇是介绍“个性化课程”科目的学科性知识。

基本技能篇是行为和认知活动的结合,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迅速、精确、运用自如的技能,栏目主要有:技法介绍、技巧训练、能力展示等。

例如“烹饪”基本技能篇有烹饪方式“炒、贴、烹、炸、煎”的技法介绍,有“点心、火锅、小吃、热炒菜、凉菜”等菜肴制作与拼盘技术的技巧训练。

“能力展示”栏目要求学生亲手制作食物,并与别人分享。

组织学生定期表演“送军粮”场面,交流食品制作过程,以实现“人人发展”。

社会实践篇主要宗旨是将课程与生活相连,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学会生活。

例如“摄影”社会实践篇倡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捕捉美景,成立“摄影工作室”,广游名山大川,摄影留念。

适时举办抗日战争主题摄影展,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品赛。

“缝纫”社会实践篇引领学生关爱他人,走进社区,走入工厂,奉献爱心。

(三)学科跨界践行多元选择
“主题个性化”可以避免课程距离生活过远的问题,能对儿童的兴趣和动机给予必要的引导,还可避免活动课程内容过分零散的缺点。

因此,每门“个性化课程”科目的教学,都采用“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学习方式,数学课中有音乐课的影子,音乐课中有文学史的足迹,文学史中有绘画的渗透。

这种学科性的整合,让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大增。

不但“个性化课程”科目的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学生的选课模式也进行了改革。

学生个体可以尝试不同的主题教学,面对不同的“个性化课程”科目学习,不再像过去一样困在一间教室。

可以一周、一月或一个学期选择一个主题,也可以3个科目同周选择,周周可换。

课程实施的多元化选择,拓宽了学生动态学习渠道,学生如鱼得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四)加强管理实行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串班逃课现象,学校一度安排专人定期进行上课巡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但这种强制性的措施是治标不治本的。

从学生来源看,“个性化课程”班级学生是动态组合的。

每年六年级的学生毕业后都要从三年级学生中递补,这种“接龙式”选课组班,导致各班学生能力参差不齐。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个性化生长呢?我们在教法上采用分层教学,将同一个“个性化课程”科目班级的学生,按其所在年级进行分组教学。

当然,个别优秀学生也可以“跳级入组”。

课堂上,根据不同年级授课教材中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时而采用“合”,时而采用“分”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三、效果反思:对症下药,合作共赢
“主题式个性化”课程的实施,为师生推开了“一扇窗”,让大家见证了课程开设的“另一片天”。

学校定期举办“个性化课程实施成果展示会”,让学生登台亮相,展示自己的所学所得,既可以反馈学习效果,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展示形式可谓五花八门,有“义卖作品”“书法超市”“现场音乐会”等。

这种“以展代评”的评价方式,深受教师、学生的喜爱,让师生在课程改革领域里大显身手。

“主题式个性化”课程的实施,是诞生于问题困扰中的一种对策,也是一种实践探索后的创新之举,更是对学校课程改革实践后的再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