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3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蛋白质和DNA?为什么?
问题二:1)能否用含32P、35S的培养基之际培养标记噬菌体?如果不能,
该如何标记噬菌体?2)被32P 或35S 标记的噬菌体再侵染什么样的大肠杆菌?
问题三:1)搅拌的目的是什么?2)如果搅拌不充分会造成什么结果?
问题四:1)离心的目的是什么?2)请在下图上写出上清液与沉淀物的放
射性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问题五:分析:1)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为什么沉淀 物也有较低的放射性?2)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中为什么上清液中 也有较低的放射性?
实验设计
问题1:(1)该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同位素标记法
(2)分别选用什么放射性元素标记噬菌 体的蛋白质和DNA?为什么? 35S—标记蛋白质,仅蛋白质分子含有硫 32P—标记DNA,磷几乎都存在于DNA中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
——二中 生物学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 2、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运用相关知识保护自己及家人 的健康。
回顾:
格里 菲思 实验
艾弗 里的 实验
质疑:
DNA是遗 传物质。
有没有比细菌更为简单的实验材料,只有蛋白质和 DNA。并能够把蛋白质和DNA彻底分开?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 RNAB.TMV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烟草细胞中C.侵入烟 草细胞的RNA含有A、T、G、C四种碱基D.RNA是TMV 的主要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科学研究讲究证据。
故事未完待续……
随堂检测
1.下列关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是 RNA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问题二:1)能否用含32P、35S的培养基之际培养标记噬菌体?如果不能,
该如何标记噬菌体?2)被32P 或35S 标记的噬菌体再侵染什么样的大肠杆菌?
问题三:1)搅拌的目的是什么?2)如果搅拌不充分会造成什么结果?
问题四:1)离心的目的是什么?2)请在下图上写出上清液与沉淀物的放
射性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问题五:分析:1)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为什么沉淀 物也有较低的放射性?2)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中为什么上清液中 也有较低的放射性?
实验设计
问题1:(1)该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同位素标记法
(2)分别选用什么放射性元素标记噬菌 体的蛋白质和DNA?为什么? 35S—标记蛋白质,仅蛋白质分子含有硫 32P—标记DNA,磷几乎都存在于DNA中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
——二中 生物学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 2、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运用相关知识保护自己及家人 的健康。
回顾:
格里 菲思 实验
艾弗 里的 实验
质疑:
DNA是遗 传物质。
有没有比细菌更为简单的实验材料,只有蛋白质和 DNA。并能够把蛋白质和DNA彻底分开?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 RNAB.TMV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烟草细胞中C.侵入烟 草细胞的RNA含有A、T、G、C四种碱基D.RNA是TMV 的主要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科学研究讲究证据。
故事未完待续……
随堂检测
1.下列关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是 RNA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PPT课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目的与要求
材料与用具 方法与步骤 结果与结论 问题与讨论
T2噬菌体、大肠杆菌、离心机、细菌培养液、试 管、搅拌器、培养瓶等。
【注】T2噬菌体模式图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了解T2噬菌体: 1.T2噬菌体只由DNA和蛋白质两种化学成分组成 2.T2噬菌体能够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借助 大肠杆菌,完成增殖过程 3.组成T2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含有S元素,而P元 素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4.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于大肠杆菌体内的病 毒 5.T2噬茵体能够特异性地吸附在大肠杆菌的表面 6.相比较而言,T2噬菌体的密度小,大肠杆菌的 密度大 7.T2噬菌体借助于大肠杆菌增殖一代所用的时间 为20分钟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目的与要求
材料与用具 方法与步骤 结果与结论 问题与讨论
1.用35S标记T2噬菌体,沉淀中有放射性的原因? 2.用32P标记T2噬菌体,悬浮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3.自主学习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目的与要求
材料与用具 方法与步骤 结果与结论 问题与讨论
3.如何进行两种物质的标记?
4.分别标记后如何进行检测呢? 5.实验结果推导。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4)实验检验
目的与要求
材料与用具 方法与步骤 结果与结论 问题与讨论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目的与要求
材料与用具 方法与步骤 结果与结论 问题与讨论
实验结果:
大多数35S标记的噬菌体在感染细菌时,放射性 质附着在宿主细胞的外面;32P标记的噬菌体中检测到32P。 实验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公开课课件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课堂练习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 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 则获得上述噬菌体的方法是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纽菌培 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 养噬菌体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 N、32P 、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6)实验结论:
在噬菌体中, 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 性的物质是DNA。因此, DNA才是真正的 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赫尔希和蔡斯
(7)实验讨论:
1、为何35S标记的组沉淀中有少量放射性, 而32P标记的组上清夜中也有少量放射性?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赫尔希和蔡斯
(7)实验讨论:
,还未 待你缓 过神, 就被带 到光阴 穿梭的 渡口。 徽因 的最美 人间四 月天, 让人生 羡之余 ,将心 思投到 经康 桥,叩 开远离 闹市的 静隅之 门,驻 足在一 亭台,
与 她 隔 花 相 见。 帝里 的大家 闺秀, 自幼经 义道论 熏陶, 与生俱 来的冰 慧, 使她脱 颖凡俗 眼光, 走上令 人煞羡 的红地 毯,成
课堂练习
3、噬菌体浸染细菌的正确顺序是 A.注入→吸附→释放→组装→复制 B.复制→组装→释放→吸附→注入 C.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 D.吸附→注入→组装→复制→释放
4.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自己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为 人 间 富 贵 花。 离欧 洲,在 伦敦受 到房东 女建筑 师影响 ,微醺 了少女 。同 年入伦 敦圣玛 利女校 学习, 在那里 ,与在 伦敦经 恨不 相逢未 剃时, 此情可 待成追 忆。与 林徽因 相见之 子的 父亲了 。林徽 因被徐 志摩渊 博的知 识,风 雅的谈 表所 吸引。 而林徽 因秀外 慧中, 大家闺 秀的气 质从他 入诗 人的梦 里,走 入诗人 的心底 ,走入 诗人一 往情深 诗 句灵犀 的火花 ,成为 诗人超 越现实 美奂美 仑的女 子, 香。 诗人深 恋上了 眼前的 白衣少 女,为 她画眉 诗行, 弦, 情愿为 她石榴 裙边的 一棵小 草。1922
高中生物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共10张PPT)
大肠杆菌(35S)
S 噬菌体3侵5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关键:注入的到底是什么?
1928年 格里菲思 ——体内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关键:注入的到底是什么?
C、H、O、N 、 P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态过程
释DN放A才是真正的培遗传养物大质肠。杆菌
亲代噬菌体
子代噬菌体
实验表明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没有进入到细菌中。
2、 用放射性同位素32P 标记噬菌体内部 DNA
离心
有 32P
32P
亲代噬菌体
子代噬菌体
实验表明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到细菌中。
结果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 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
实验结论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 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不断继承,严谨细致,勇于创新,终解科学之谜。
1928年 格里菲思 ——体内转化实验
1944年 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
1952年 赫尔希、蔡斯——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DNA 是遗传物质。
培养T2噬菌体
释放
噬菌体---蛋白质( 35S)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大肠杆菌(32P)
P 方法:3放2 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噬菌体---蛋白质( 35S)
培养大肠杆菌
培养T2噬菌体
噬菌体---DNA( 32P)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
1、 用放射性同位素35S 标记噬菌体外部 蛋白质
离心
保温
无35S 35S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高一苏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4.1.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问题探究
结合上述实验过程分析: 1.标记噬菌体时,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含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T2 噬菌体? 答案 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2.能否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能否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 答案 不能,因为DNA和蛋白质都含C和O;不能用32P和35S同时标记 噬菌体。
12345
B.1、3和4
√ D.1、2、3和4
解析 答案
3.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 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实验过程 (1)标记T2噬菌体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噬菌体 噬菌体
(2)侵染细菌
高 低 低 高
5.实验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_蛋__白__质__外__壳__ 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 亲代的D来NA遗传的。 6.实验结论: 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答案
3.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4.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管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分别是什么? 答案 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离心管 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5.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发现沉淀物中放射性也较高, 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案 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 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解析 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课件
课堂练习 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 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 则获得上述噬菌体的方法是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 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 养噬菌体
课堂练习 2、噬菌体浸染细菌的正确顺序是 A.注入→吸附→释放→组装→复制 B.复制→组装→释放→吸附→注入 C.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 D.吸附→注入→组装→复制→释放 3.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自己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32P
标记
DNA
35S
标记
蛋白质
噬 菌 体
用14C和18O标记 可以吗?
实验思路: 将DNA和蛋白质区分 开,
直接用含32P 35S的培养基培养法
大肠杆菌(35S) 35S
培养大肠杆菌
培养T2噬菌体
噬菌体---蛋白质( 35S)
大肠杆菌(32P) 32P
大肠杆菌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过程:
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 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 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 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 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 同位素标记法。
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DNA 的组成元素: C、H、O、N、P 蛋白质 的组成元素:C、H、O、N 、S
35 S标记
DNA 有32P标记
外壳蛋白 质无35 S标 记
35S标记
蛋白质
蛋白质留在细 菌外部
DNA分子 在亲代和 子代之间 具有连续 性,是遗 传物质
高中生物 噬菌体侵染细菌 研究课 课件(共19张PPT)(共19张PPT)
格里菲思(1877-1941)
艾弗里(1877-1955)
推测: S型菌细胞内存 在“转化因子”。
证明: DNA是导致细 菌转化的因子。
1951年,赫里奥特(R·Herriott) 提出一个十分富有魅力和启发性的假 说:“病毒的作用可能像一个充满着 转化因子的注射针。这样的病毒本身 不会进入细胞,但它不仅用尾部接触 寄生细胞,并可能通过酶的作用在细 胞外膜上钻一小孔,然后病毒头部的 DNA就钻入细菌细胞。”
如何使噬菌体外壳与细菌脱离? 脱离后如何把二者分开?
搅拌 离心
实验的难点三: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侵入细菌的只有噬 菌体的DNA?
亲代噬菌体
原宿主细菌内 预期结果:子代噬菌体
32P标记DNA
无32P标记DNA
DNA(√有/无)32P标记
35S标记蛋白质 无35S标记蛋白质 蛋白质外壳(有/无√)35S标记
预期结果 (放射性有无) 上清液: √ 沉淀物:
上清液: 沉淀物: √
赫尔希(1908-1997 ) 美国微生物学家
蔡斯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实验结果 搅拌中测定的同位素比例及受侵染细菌的存活曲线
为什么搅拌时间短,细胞外的35S占初始标记噬菌体 放射性的百分比低?
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 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采用什么方法区分和跟踪DNA和蛋白质? C、H、O、N 、32PP
C、H、O、N、35S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吸附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思考:
实验的难点一:如何用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实验的难点二:怎样使噬菌体外壳从细菌表面脱落下来? 实验的难点三: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侵入细菌的只有噬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
离心
离心
蛋白质外壳 留在细胞外, 不起作用
细菌内没有 放射性的T2 噬菌体
DNA进入到细 菌细胞内,指导 T2噬菌的增殖
细菌内有放
.
射性的T2噬
菌体
4赫尔希和蔡斯发现:细菌体裂解释放出的 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 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结果说明 什么?
在亲代与子代之间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
5.实验表明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
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 遗传的。
6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未起到遗传作用。
.
三、 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
蛋白质 侵染烟草 不得花叶病
.
C、H、O、N 、P (标记32P) C、H、O、N、S (标记35S)
.
(三) 实验过程
1.标记噬菌体
1)先标记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含35S的培养基―→蛋白质含 35S 的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含32P的培养基―→DNA含 32P 的大肠杆菌
2)然后再标记T2噬菌体 T2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含 35S 的T2噬菌体 T2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含 32P 的T2噬菌体
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一).T2噬菌体(病毒) 1.T2噬菌体(病毒)的结构
.
2.代谢特点:
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 独立地进行新陈代谢。
3增殖特点:
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 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二)实验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离心
离心
蛋白质外壳 留在细胞外, 不起作用
细菌内没有 放射性的T2 噬菌体
DNA进入到细 菌细胞内,指导 T2噬菌的增殖
细菌内有放
.
射性的T2噬
菌体
4赫尔希和蔡斯发现:细菌体裂解释放出的 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 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结果说明 什么?
在亲代与子代之间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
5.实验表明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
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 遗传的。
6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未起到遗传作用。
.
三、 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
蛋白质 侵染烟草 不得花叶病
.
C、H、O、N 、P (标记32P) C、H、O、N、S (标记35S)
.
(三) 实验过程
1.标记噬菌体
1)先标记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含35S的培养基―→蛋白质含 35S 的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含32P的培养基―→DNA含 32P 的大肠杆菌
2)然后再标记T2噬菌体 T2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含 35S 的T2噬菌体 T2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含 32P 的T2噬菌体
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一).T2噬菌体(病毒) 1.T2噬菌体(病毒)的结构
.
2.代谢特点:
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 独立地进行新陈代谢。
3增殖特点:
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 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二)实验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ppt课件
(噬菌体)
种 核酸 类 种类
DNA病毒 RNA病毒
可编辑版课件
18
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
TMV蛋白质外壳
TMV感染的叶 片
TMV的RNA
可编辑版课件
19
车前草病毒(HRV)
HRV感染的叶片
重 TMV外壳 组
新型病毒 HRVRNA
RNA也是遗传物质
可编辑版课件
20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小结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的核酸包括DNA和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可编辑版课件
1
可编辑版课件
2
考纲解读
n 1.染色体与遗传的关系 n 2.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n 3.RNA也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n 4.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可编辑版课件
3
高考总复习·生物
考向指南
n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DNA是遗传物质的 基础证据和研究实验思路及其应用是考试的重 点。命题时往往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细胞质遗 传等相联系。本讲内容在08年江苏卷中考查了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可编辑版课件
10
2.艾弗里的实验(1944年)
S 型
分
菌离
R型
细菌 +
蛋白质 + R型细菌 培养 DNA + R型细菌 培养
多糖类 荚膜
+
R型细菌
培养
S型菌 DNA
+
DNA 水解酶
培养
R型细菌 S型细菌 R型细菌 R型细菌
诱导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
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
种 核酸 类 种类
DNA病毒 RNA病毒
可编辑版课件
18
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
TMV蛋白质外壳
TMV感染的叶 片
TMV的RNA
可编辑版课件
19
车前草病毒(HRV)
HRV感染的叶片
重 TMV外壳 组
新型病毒 HRVRNA
RNA也是遗传物质
可编辑版课件
20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小结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的核酸包括DNA和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可编辑版课件
1
可编辑版课件
2
考纲解读
n 1.染色体与遗传的关系 n 2.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n 3.RNA也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n 4.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可编辑版课件
3
高考总复习·生物
考向指南
n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DNA是遗传物质的 基础证据和研究实验思路及其应用是考试的重 点。命题时往往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细胞质遗 传等相联系。本讲内容在08年江苏卷中考查了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可编辑版课件
10
2.艾弗里的实验(1944年)
S 型
分
菌离
R型
细菌 +
蛋白质 + R型细菌 培养 DNA + R型细菌 培养
多糖类 荚膜
+
R型细菌
培养
S型菌 DNA
+
DNA 水解酶
培养
R型细菌 S型细菌 R型细菌 R型细菌
诱导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
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课时)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这种物质可能是 (D )
A.多肽 B.多糖 C.组氨酸 D.DNA
练习与应用
2.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 ( A )
A.DNA是遗传物质 B.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 C.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D.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1.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的细胞 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 大量噬菌体却同原来的噬菌体一样具有蛋白质外壳。请分析子代噬 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来源。
知识梳理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也就是DNA是主要的遗传 物质(针对的是全球所有生物)。
知识梳理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枯草杆菌具有不同类型,其中一种类型能合成组氨酸。将 从这种菌中提取的某种物质,加入培养基中,培养不能合成组 氨酸的枯草杆菌,结果获得了活的能合成组氨酸的枯草杆菌。
3.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都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他们的 实验设计?这对于你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什么启示?
细菌培养技术 艾弗里: 物质提纯和鉴定技术等。
噬菌体培养技术 赫尔希: 同位素标记技术
物质提取和分离技术等。 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作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 科学原理为基础,因此,科学与技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思考讨论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2.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在每个实验组中特异性 地去除了一种物质,然后观察在没有这种物质的情况 下,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变化。
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彻底去除细胞中含有的某种物质。
思考讨论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A.多肽 B.多糖 C.组氨酸 D.DNA
练习与应用
2.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 ( A )
A.DNA是遗传物质 B.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 C.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D.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1.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的细胞 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 大量噬菌体却同原来的噬菌体一样具有蛋白质外壳。请分析子代噬 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来源。
知识梳理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也就是DNA是主要的遗传 物质(针对的是全球所有生物)。
知识梳理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枯草杆菌具有不同类型,其中一种类型能合成组氨酸。将 从这种菌中提取的某种物质,加入培养基中,培养不能合成组 氨酸的枯草杆菌,结果获得了活的能合成组氨酸的枯草杆菌。
3.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都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他们的 实验设计?这对于你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什么启示?
细菌培养技术 艾弗里: 物质提纯和鉴定技术等。
噬菌体培养技术 赫尔希: 同位素标记技术
物质提取和分离技术等。 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作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 科学原理为基础,因此,科学与技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思考讨论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2.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在每个实验组中特异性 地去除了一种物质,然后观察在没有这种物质的情况 下,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变化。
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彻底去除细胞中含有的某种物质。
思考讨论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赫尔希和蔡斯
4.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 需要:( B )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5.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 )
A.核酸 B.DNA C.RNA D.蛋白质
在杀死加的热S杀型死细的菌S型中细含菌有哪些物质?
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
有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不含有DNA, 只含有RNA。 在这种情况下,RNA就起着遗 传物质的作用。
目前,已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资料证明,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外提升:
如何验证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烟草花叶病毒
RNA 蛋白质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父本
减数 分裂
精子
受精 作用
有
受精卵
丝 分
子 代
母本 减数 卵细胞
裂
分裂
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起着 重要作用。
染色体
• DNA • 蛋白质
是遗传物质?
20世纪中叶 激烈争论 实验
1928年
格里菲思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944年 艾弗里
(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
2、实验技术:
同位素标记法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C、H、O、N、S (标记35S ) DNA的组成元素: C、H、O、N 、P (标记32P)
(2)实验过程:
①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外壳蛋白质
蛋白质含35S +细菌 离心
的噬菌体 (未标记)
上清液(含T2噬菌体颗 粒) --含放射性物质35S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格里菲思
艾弗里及其同事 赫尔希和蔡斯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等分开,单独地
研究它们的功能。
分离方式
酶解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分别加入到R型菌中 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
结论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体内有 “转化因子”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
是遗传物质。
目前,已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资料证明,绝大多数生物都是 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4、DNA和蛋白质应分别标记哪一种元素?
DNA:C、H、O、N、P
蛋白质:C、H、O、N、S
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
5、能不能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
不能,若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则上清液和沉淀中 均会有放射性,无法判断是哪种元素。
6、能直接用32P和35S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T2噬菌体?为什么? 不能。因为T2噬菌体(病毒)营寄生生活,只有在细菌 (大肠杆菌)内才能进行增殖。
考向2 噬菌体侵染实验的拓展考查 3.(2022·广东六校联考)T2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编码蛋白 质的基因导入T2噬菌体的基因中,使外源蛋白和T2噬菌体 蛋白融合表达,融合蛋白随子代T2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 示在T2噬菌体表面的一项技术,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该实验中将大肠杆菌换成乳酸菌,实验结果无明显变化
《新坐标》P164页1-3 考向1 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2023·广东广州月考)如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 操作步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较轻的噬菌体颗粒 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用35S标记亲代噬菌体,则上清液的放射性较低 D.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若上清液的放射性较高一定是由于 培养时间过长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PPT学习教案
毂埭圆礁戋屁少埝癃绒吾痦毒是偎君均衄阊短吝庑鎏鳌鲵嗜争文敢沪坎咩砉溢皱咙押丰舁冽蔹訾拖餐碘邕鼗郫砥拳镜涛徘黎础鸽铯销妓恸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小结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的核酸包括DNA和
RNA,它们的遗传物质是 DNA
在没有DNA,只有RNA时,RAN才是遗 病传毒物的质核酸是DNA或RNA,他们的遗传物质是
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解析】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在实验中最关键
的是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去区别DNA和蛋白质分子,
单独去观察它们在遗传过程中的作用。用同位素分
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分子以及从肺炎双球菌中提取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其目的都是如此。
【答案】C
第26页/共35页
用32P标记 噬
侵染 细菌
离 心
上清液放射性很低 沉淀物放射性高
菌体的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检测到了32P
DNA
第13页/共35页
虏膘涑雎醯鞍唾凤吼沉氛们懑窕挚急鸢鹁腠大允胱铝糇著炉冕淑圊疟婉猥潸飒�釜就邸怿颊揭蜩盖眍确轨应芦琶企掖圄铼曝簖贩踌砝笺悟
问题思考
1.用35S、32P标记物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能否 用 14C和18O进行标记?
第3页/共35页
诸彩鞠梯剌愠饭粥邰陌准歉屈容符拇镡恿骶罘孝秆策胰钣孕颞雠汪睐页豫苗啤雏努郗备糠孟臂苍殛阽坳悼抑俅扑兽纶控敬翳吴瘌呜皑玻结
第4页/共35页
荭课霞橘趱滤筲炖贩沮腓铬勉混而梁肴薯怔魍啊拽剞缠合岘湍蓟蕉嬗扁醴搠荚堡肘巅柏谙由锣溺诡地厕薅措铖忌没樊壕潦澡哲容呻派嵩舨
染色体与遗传的关系
亲代(减数分裂 2N)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实验(1928年)
肺炎双球菌 R型:粗糙、无荚膜、无毒性 S型:光滑、有荚膜、有毒性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ppt课件
我是遗传物质, 我是控制者。
我是蛋白质,
我听物命质于。遗最传新版整理ppt
9
体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探究DNA作为遗传物质需要的条件。
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够准确复制;
2.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 性状和新陈代谢;
3.具有贮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4.结构较稳定,但是在一些条件下可以发生突变, 突变后能够继续复制,并能遗传给后代。
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并保温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最新版整理ppt
5
3.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最新版整理ppt
6
4.再培养,检测放射性
最新版整理ppt
7
噬菌体侵染细菌全过程:
标侵
保
搅 拌
记染
温
离 心
最新版整理ppt
8
三、实验结论
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 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即子代噬菌体 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给后代的。 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最新版整理ppt
1
台湾超人气网络双胞胎最新版整理ppt祖孙三代的鼻子 2
一、噬菌体的结构
噬菌体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蛋白质
构成的,在头部内含有DNA。
最新版整理ppt
3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噬菌体
含35S的培养基 35S标记的噬菌体
含32P的培养基
最新版整理ppt
32P标记的噬菌体4
A、它的含量很少
B、它不能自我复制
C、它与新陈代谢无关
D、它的种类很多
最新版整理ppt
12
5.用噬菌体去感染内含大量的3H的细菌,待细 菌解体后3H( B )
我是蛋白质,
我听物命质于。遗最传新版整理ppt
9
体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探究DNA作为遗传物质需要的条件。
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够准确复制;
2.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 性状和新陈代谢;
3.具有贮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4.结构较稳定,但是在一些条件下可以发生突变, 突变后能够继续复制,并能遗传给后代。
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并保温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最新版整理ppt
5
3.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最新版整理ppt
6
4.再培养,检测放射性
最新版整理ppt
7
噬菌体侵染细菌全过程:
标侵
保
搅 拌
记染
温
离 心
最新版整理ppt
8
三、实验结论
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 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即子代噬菌体 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给后代的。 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最新版整理ppt
1
台湾超人气网络双胞胎最新版整理ppt祖孙三代的鼻子 2
一、噬菌体的结构
噬菌体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蛋白质
构成的,在头部内含有DNA。
最新版整理ppt
3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噬菌体
含35S的培养基 35S标记的噬菌体
含32P的培养基
最新版整理ppt
32P标记的噬菌体4
A、它的含量很少
B、它不能自我复制
C、它与新陈代谢无关
D、它的种类很多
最新版整理ppt
12
5.用噬菌体去感染内含大量的3H的细菌,待细 菌解体后3H( B )
2018年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生物的遗传物质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课时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生物的 遗传物质
学习 目标
1.概述噬菌体的结构及增殖的过程。 2.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解释放射性分布不同的原因以及结论。 3.概述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栏目 索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基础知识导学
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解析答案
二、生物的遗传物质 结合所学,完成下表并分析:
生物类型
细胞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非细胞生物
大多数病毒 极少数病毒
所含核酸 DNA和RNA DNA和RNA
DNA RNA
遗传物质 DNA DNA DNA RNA
1.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是什么? 答案 分别是DNA、DNA、RNA、DNA。
A.31P
B.32P
C.32S
D.35S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DNA,蛋白质外壳保留 在外面,因此在子代噬菌体中不可能含有32S。
解析答案
12345
3.某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
返回
随堂达标检测
12345
1.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 包括六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设法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
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
第2课时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生物的 遗传物质
学习 目标
1.概述噬菌体的结构及增殖的过程。 2.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解释放射性分布不同的原因以及结论。 3.概述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栏目 索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难点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基础知识导学
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解析答案
二、生物的遗传物质 结合所学,完成下表并分析:
生物类型
细胞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非细胞生物
大多数病毒 极少数病毒
所含核酸 DNA和RNA DNA和RNA
DNA RNA
遗传物质 DNA DNA DNA RNA
1.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是什么? 答案 分别是DNA、DNA、RNA、DNA。
A.31P
B.32P
C.32S
D.35S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DNA,蛋白质外壳保留 在外面,因此在子代噬菌体中不可能含有32S。
解析答案
12345
3.某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
返回
随堂达标检测
12345
1.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 包括六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设法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
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
第四章--噬菌体-PPT幻灯片
溶原状态
l 十分稳定,能经历许多代 l 在某些条件如紫外线、X线、致癌剂、突变剂等作
用下,可中断溶原状态进入溶菌性状态,这称为前 噬菌体的诱导与切离,发生率为10-2-10-5。 l 极少数溶原性细菌中的前噬菌体离开细菌基因组后, 不进入溶菌性周期,这个现象被形象地称之为“治 愈”。
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
l 只要细菌有特异性受体,不论死活噬菌体都能吸附, 但噬菌体不能进入死亡的宿主菌。
穿入
l 有尾噬菌体吸附宿主后,借助尾部末端含有的 一种类似溶菌酶的物质,在细菌细胞壁上溶一 小孔,然后通过尾鞘的收缩,将头部DNA注入 细菌体内,而蛋白衣壳留在菌细胞外。
l 无尾噬菌体与丝形噬菌体可以脱壳的方式进入 细菌细胞内。
溶原周期
l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
l 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不裂解细菌,其基因与 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 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T4 bacteriophages infecting E.coli.
噬菌体噬菌体的复制来自2.化学组成l 蛋白质
© 构成噬菌体的头部的衣壳及尾部,包括尾髓、尾鞘、尾板、 尾刺和尾丝,起着保护核酸的作用,并决定噬菌体外形和 表面特征。
l 核酸-遗传物质
© 基因组大小2-200Kb © 核酸为DNA或RNA,大多数噬菌体的DNA为双链DNA,但一些
微小DNA噬菌体的DNA为环状单链。多数RNA噬菌体的RNA为 线状单链,少数为线状双链,且分成几个节段。 © 某些噬菌体的基因组含有异常碱基,如大肠埃希菌T2噬菌 体无胞嘧啶,而代以5-羟甲基胞嘧啶与糖基化的5-羟甲基 胞嘧啶;某些枯草芽胞杆菌噬菌体无胸腺嘧啶,而代以尿 嘧啶、 5-羟甲基尿嘧啶。因宿主细胞内没有这些碱基,可 成为噬菌体DNA的天然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离心
离心
蛋白质外壳 留在细胞外, 不起作用
细菌内没有 放射性的T2 噬菌体
DNA进入到细 菌细胞内,指导 T2噬菌的增殖
细菌内有放
7
射性的T2噬 菌体
4赫尔希和蔡斯发现:细菌体裂解释放出的 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 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结果说明 什么?
在亲代与子代之间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
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一).T2噬菌体(病毒) 1.T2噬菌体(病毒)的结构
2
2.代谢特点:
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 独立地进行新陈代谢。
3增殖特点:
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 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二)实验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烟草花 叶病毒
感染
烟叶
得花叶病
不感染
蛋白质
烟叶
不得花叶病
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13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具有细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胞结构 的生物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
绝大多数 生物的遗
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传物质是
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NA
14
8
5.实验表明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
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 遗传的。
6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未起到遗传作用。
9
三、 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
(只含RNA和蛋白质)
侵染烟草
RNA
得花叶病
蛋白质 侵染烟草 不得花叶病
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物质均为DNA。
3、在少数只含RNA的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
SARS、流感病毒)中,RNA才作为遗传物质 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总结: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所12 以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RNA
3
C、H、O、N 、P (标记32P) C、H、O、N、S (标记35S)
4
(三) 实验过菌+含35S的培养基―→蛋白质含 35S 的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含32P的培养基―→DNA含 32P 的大肠杆菌
2)然后再标记T2噬菌体 T2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含 35S 的T2噬菌体 T2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含 32P 的T2噬菌体
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 质
10
生物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 生物类型
举例
DNA
原核生物, 细菌、蓝藻、 真核生物 真菌、动物、植物 等
DNA病毒
噬菌体等
RNA
RNA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 毒、HIV、SARS 等
11
小结: 1、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
2、细胞生物既有DNA又有RNA,遗传物质是DNA,
离心
离心
蛋白质外壳 留在细胞外, 不起作用
细菌内没有 放射性的T2 噬菌体
DNA进入到细 菌细胞内,指导 T2噬菌的增殖
细菌内有放
7
射性的T2噬 菌体
4赫尔希和蔡斯发现:细菌体裂解释放出的 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 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结果说明 什么?
在亲代与子代之间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
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一).T2噬菌体(病毒) 1.T2噬菌体(病毒)的结构
2
2.代谢特点:
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 独立地进行新陈代谢。
3增殖特点:
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 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二)实验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烟草花 叶病毒
感染
烟叶
得花叶病
不感染
蛋白质
烟叶
不得花叶病
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13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具有细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胞结构 的生物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
绝大多数 生物的遗
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传物质是
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NA
14
8
5.实验表明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
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 遗传的。
6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未起到遗传作用。
9
三、 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
(只含RNA和蛋白质)
侵染烟草
RNA
得花叶病
蛋白质 侵染烟草 不得花叶病
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物质均为DNA。
3、在少数只含RNA的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
SARS、流感病毒)中,RNA才作为遗传物质 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总结: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所12 以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RNA
3
C、H、O、N 、P (标记32P) C、H、O、N、S (标记35S)
4
(三) 实验过菌+含35S的培养基―→蛋白质含 35S 的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含32P的培养基―→DNA含 32P 的大肠杆菌
2)然后再标记T2噬菌体 T2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含 35S 的T2噬菌体 T2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含 32P 的T2噬菌体
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 质
10
生物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 生物类型
举例
DNA
原核生物, 细菌、蓝藻、 真核生物 真菌、动物、植物 等
DNA病毒
噬菌体等
RNA
RNA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 毒、HIV、SARS 等
11
小结: 1、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
2、细胞生物既有DNA又有RNA,遗传物质是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