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的荒谬与绝对自由
——存在主义的幽灵诚然作为一种已经过气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在中国已不再像80年代那样流行,但这并不妨碍许多人私下着迷于斯,着迷萨特,并把其作为一种暗号,寻找其他的与之契合的心灵。
我得承认当我第一次读到萨特的言论时确实有触电般的感觉,觉得有人说出了我心中长久以来所困惑的却无法清晰表述的问题。
对于没有接触过哲学的人来说,萨特的作品提供了一种文学形式的思考哲学问题的途径,进而引领其接触其他的存在主义文学。
在他们那里,存在主义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
老实说,当我一开始接触到存在主义,我还以为它是当下流行的什么思潮,却不知它在中国影响甚广的时期是80年代,而它在欧洲诞生与流行则是在20世纪上半叶。
在后现代主义没能提供真正的精神出路,并且其自身也陷入难以挣脱的理论困境的当今,存在主义仍然透过文学作品延续并渗透其影响力。
仔细追究存在主义的历史却有些复杂。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雅斯贝尔斯的基督教存在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
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
加缪是研究存在主义不能忽略的另一位思想家,尽管加缪一直否认自己是一个存在主义者。
因为存在主义并不是一种理论体系严密的流派,而是一种包容了各种各样思想的一种思潮,在各种公认的存在主义思想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譬如海德格尔也表示并不欣赏萨特的存在主义现象学。
无疑因为加缪的英年早逝和萨特的巨大影响力,人们通常将萨特看做存在主义的旗手。
加缪与萨特都通过文学作品宣扬其哲学思想,通过这一通俗的形式影响更多的大众,这也是他们广为人知的一个原因。
两人都曾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萨特拒绝领奖)。
在决裂之前,两人有过频繁的交流,在思想上都曾受过对方的影响和启发。
加缪与萨特的思想有许多共同点,尤其是关于荒谬的思想。
类似“荒谬”的生存状态的描述早在存在主义鼻祖帕斯卡尔和卡夫卡处,就已初见端倪,马尔罗和萨特将其深入发展。
卡夫卡在小说诸如《变形记》、《城堡》中描述了人与现实、人与自我的疏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荒谬感。
对于马尔罗来说,人类的荒谬处境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宇宙间冥冥之中的定数(人总是要死的)控制着人类追求超越的努力,在试图摆脱生命轮回的中深感自身生命不自由的荒谬性;另一方面,人类具有超越死亡定数的欲望和自由意志,因此人类投身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社会活动借以建立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追求这种崇高性的过程令人感到生命具有意义与内心获得充实。
与马尔罗相比,萨特在小说《恶心》中所表现出的荒谬具有一种更为严格的哲学内涵,他揭示了个人经历的荒谬。
萨特认为自我和世界都是在意识的活动中,即意识的虚无和否定过程中产生的。
现实世界中人试图逃避虚无和否定,所以进行“自欺”,呈现出与自身并不同一的非本真生存状态。
因为他人与我都是具有自由意识的主体,因此自由受到他人存在的“处境”限制,相互之间必定发生冲突。
人的生存是自由的但这是在人与人之间矛盾、冲突、纷争之中的自由。
因此萨特认为,荒谬是人类在与之格格不入的世界中任凭命运摆布的、极度苦闷的产生的意识结果,这种苦闷的郁积令人“呕吐”,感到“恶心”。
加缪在他的哲学笔记《西西弗的神话》中,荒谬表现为一种人类渴望一个有条理的、明澈的和公理的宇宙,而宇宙却呈现出一种恰好相反的状态之间的冲突感;极度的混乱、毫无意义、毫无理性的空虚感。
荒谬就是人类对于这种对立境地有所觉醒的状态。
在加缪看来,西西弗反复推巨石上山这个动作本身并不具有悲剧性,悲剧的产生是从意识到荒谬开始的。
当人对生活和存在追问“为什么”时,人们发现了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