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劳动观念与现代人的生命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马克思的劳动观念与现代人的生命意义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娟甘肃730070 摘要:在马克思的诸多理论当中,劳动理论已经超出了传统模式中的定义,并且在他的阐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关于劳动的深刻性。不仅如此,这种深刻性会帮助我们重新评价劳动与人类的生命意义,特别是对于处在现代境况下的人类而言,我们的生命意义将通过对于劳动本身的感受而融合在我们的人性之中,从而使得我们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类存在做出更深刻地评价,并且对于现代人权以及人的自由发展都将发挥出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劳动;现代社会;人性;自由与权利
对于劳动概念,马克思给出的意见似乎更能有效地证明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即人类创造了自身。从这一层面来看,马克思关于他的理论的出发点也从未离开过对于这个现实状况的肯定,不过正是通过对这个基点的把握,使得马克思的理论很顺利地过渡到了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分析与批判之中:他基于人在社会中的实际状况而做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对人自身的理解,特别是对于那些贫苦人的生存现状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令人困惑,而且这也是诸多国家长期所遭受的一种不幸,因此,贫困状况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其历史上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然而,这种状况始终都影射在人类的社会劳动之中,即劳动既可以创造财富,但也可以产生贫困,而这个贫困不仅单一指向物质生活,这里还包括了人的精神贫困。这看似矛盾的关系实际上也向我们说明了劳动进入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中就基本脱离了一种纯粹的状态;不仅如此,我们必然也会担心社会制度、私有财产的归属以及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这是人类进入社会历史中必须要面对的一种尴尬,并且使得人自身在异化中保持这种尴尬性。
但是,对于人类劳动而言,它又绝非是代表着一种简单的见解。劳动是制造财富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保证人自身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正是这种对于劳动与财富的获取关系上所彰显的
这种普遍性,使得劳动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大幅度上升,因此,我们并不排斥称其为现代社会的一种主流意识,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意识,而马克思的理论又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重新评估劳动以及它的地位给出了很重要的意见。
一、劳动与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关系
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的精神世界给予了我们许多有意义的思想,但是我们是否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矛盾点,就是人本有的缺陷与人类所需要的那种真善美的精神世界一直是冲突不断。所有对立的事物之间必定有对比性存在,而且这种差异更多的来自人自身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样,这种对立性也可以放置于劳动与劳动意义的区别中,在这里,劳动与劳动的意义俨然已经不属于同一个概念层面,也就是说劳动不再是单一性的概念,它本身被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一部分属于人在自然状态中的需求,另一部分被划入人类精神世界讨论着。而我们有理由确信,凡是在哲学范畴中讨论的人类劳动,其实都在很大程度上是探求一些更为高级的理念,即使是马克思对于劳动的那些具体阐述,他也是带着一种对于解决人类社会自身问题的关注而去关注的,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类劳动过程的分析实际上是一种关于人类劳动意义的另一种解读。所以,当劳动的意义被放归于人类精神层面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人类运动了,这种精神层面使得我们有必要考虑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人的生命价值何在。
然而,当我们结合马克思的理论来看,人依然是社会的人,而社会也是人的社会,这种现象致使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脱离人与社会的这种实际关系。但是,人的存在并不是出自同一模板,在这多元化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同样也影响到了不同阶层的劳动状况。这是现代社会劳动的一个特征,它不同于古典时期的那种劳作,但是在这不同之处仍然存在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无论在什么时期,只要是人们没有意识到劳动与人类自身自由发展的一些联系,而只是将其简单理解为一种维持生计的手段,那么这样的人始终都把自己划归在了一种类似劳动工具的状态,从而也会将自身的人性异化。被异化的人性首先是不自由的,虽然许多人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出了一些替代物来代替失去的
人性,例如他们擅于用纯粹的金钱收入来认可自身的价值,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也是一种衡量人的价值尺度。但是,他们此时的价值也就等同于商品的价值,那么可想而知,这样甘于将人性等同于商品属性的人会有何等的自由观念?在此,让我们想起了马克思对于私有财产的深刻分析的确很适合人们在现实之中的经济关系,即“私有财产的关系是劳动、资本以及二者的关系”①,并且资本与劳动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即“统一”与“对立”是这种关系的表现,而且这“二者各自同自身对立……资本分解为自身和自己的利息,而利息又分解为利息和利润……劳动是资本的要素,是资本的费用。因而,工资是资本的牺牲”②,最终在劳动与人的关系中衍生出了一种现实性,也就是“劳动分解为自身和工资。工人本身是资本、商品”③。的确,这样的劳动是属于人类社会的现实状况的,因为私有关系介入了人类社会,这个影响是整体性的,特别是当我们的社会工业急速前进时,私有财产成为了劳动力出售者以及劳动力购买者都向往的一个最终利益,因为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经济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构建起了某种新的人生观,而且这样的价值观念具有普遍性。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一种新的异化思想再次威胁着人性的发展,即人的生命意义不是依靠纯粹的财产来做出根本的价值判定的。生存意识其实更代表了人的一种本能行为,但是人的自由解放绝不是依靠单一的形式来寻求它的普遍性的,很多时候不仅劳动自身被异化,而且人性也随着劳动的异化而异化,这样的结果就是人们辛苦赚钱,最后以消费的形式来确定人的存在与价值。
现代社会的经济现状是发达的,与其匹配的消费状况也是发达的,这是劳动为这个时代所创造的财富象征。但是人们很容易将自身变成消费的附庸,也就是人的存在是为消费提供金钱储备的。在这种状况下,人的目的就只能是消费。当然了,我们不要以为储蓄金钱就不等于消费,那就出错了,其实储蓄金钱就是储蓄消费,而其本身是推动人们金钱欲望的催化剂,在对大量蓄积的金钱产生热情之后,人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