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和检测技术
中国动物保健2021.06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 )的潜伏期一般较短,通常为4~5d 。
发病时精神沉郁,食欲、饮欲降低甚至废绝,被毛散乱,体温升高,趴卧不动,偶有流泪。
头部、面部水肿,脚鳞发紫出血,肉垂和鸡冠呈干枯紫色,甚至坏死。
呼吸困难,咳嗽,听诊呈啰音;下痢,粪便呈淡黄或白色。
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不能站立或行走。
并且该病为人畜共患病,处理不好不但会危害养禽业的经济发展,还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1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1.1传染源主要由感染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野外野生鸟类,特别是迁徙性水禽相互传染所致。
1.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尸体,污染的饮水、饲料和其他物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引发感染,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感染。
人工接种可通过气溶胶经口鼻内、气管内、眼结膜、腹腔、肌肉、静脉和泄殖腔内等途径使易感禽类感染。
1.3易感动物禽流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
许多家禽、野禽、人类、特别是鸭等迁徙水禽,发生病毒感染的概率比其他禽类高,而家养的鸡和火鸡所发生的流感最为严重。
1.4特点多为大流行,世界范围流行。
过去呈三年小流行,五年大流行。
该病主要在寒流较多,气温变化大的秋冬、冬春交替季节流行。
2禽流感的检测技术2.1血清学诊断技术中和试验中和试验的操作步骤复杂,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临床上不常用,但其为最原始的病毒检测技术,常用来做标准与其他检测方法作比较。
本试验常用鸡胚或组织培养细胞作为样本鉴定禽流感病毒。
中和试验是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的血清学方法,抗体只和病毒上表面抗原相对应,特别是已吸附的宿主细胞上的病毒颗粒表面的抗原相对应。
所以,在某种特定血清型的中和实验中,抗体只和组内的其他病原发生有限的交叉反应。
琼脂扩散试验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禽流感时,以具有血凝素活性的鸡胚尿囊液作为样品,采用已知的阳性血清和未知抗原进行病毒抗原型的特异性鉴定。
禽流感诊断标准 国标
禽流感诊断标准国标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症状包括高热、
咳嗽、呼吸困难、鼻涕、眼睛发红、腹泻等。
为了及早发现和诊断
禽流感病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禽流感诊断标准,以确保病例得
到及时处理和控制。
以下是关于禽流感诊断标准的详细内容:
1. 临床表现:
- 病鸟出现高热(体温超过40℃);
- 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 眼睛发红、流泪、眼结膜充血;
- 鼻涕、喷嚏、打喷嚏;
- 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2. 流行病学史:
- 病鸟与禽流感病毒感染源(如感染禽类或野禽)有接触史; - 病鸟与禽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
- 病鸟所在地区有禽流感疫情。
3. 实验室检测:
- 采集病鸟的呼吸道分泌物、血液或组织样本;
- 使用特定的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如PCR(聚合酶链反应)或病毒分离;
- 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病毒的阳性。
4. 病理学检查:
- 对于因禽流感死亡的禽鸟,进行病理学检查;
- 发现典型的病理变化,如肺部出血、肺炎、肠道炎症等。
5. 疫情调查:
-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鸟的饲养环境、接触史、传播途径等;
- 对疫情进行监测和报告。
以上是关于禽流感诊断标准的详细内容,国家制定这些标准是
为了确保禽流感病例能够及时诊断和控制,防止疫情扩散。
如果发
现禽流感症状或有相关流行病学史,建议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
流行病学论文
学号:M13505 姓名:孙中涛专业:预防兽医学一、收集和综述H7N9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资料H7N9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3例,9例死亡。
均为散发病例。
一、病原学特征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
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
任何一对HA和NA均可组合成一个亚型,如HINl、H5N1、H7N9等。
甲型流感病毒的宿主广泛,根据宿主的不同。
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avian innuenza,AIV)、猪流感病毒和马流感病毒等。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
而对于H7亚型的感染人类病例报道只有 H7N2、H7N3、H7N5 和 H7N7 亚型,其中 2003年 H7N7 亚型流感病毒在荷兰造成了 89 人感染,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类感染 H7 亚型流感病毒的事件。
此次报道的为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以前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报道过,共发现25株,但是均为LPAI,且无感染人病例。
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6个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HA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只含1-2个碱性氨基酸.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则至少含4个碱性氨基酸。
此次流行的H7N9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P-E-I-P-K-G-R-G,仅含赖氨酸(K)和精氨酸(R)两个碱性氨基酸残基,因此该毒株对禽类而言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禽类致病性不强。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提 升禽 流 感 的综合 防控水 平 ,需 要加 强 对禽 类 的饲 养管 理 。禽类 的饲养 管 理 主要从 以下几 方 面进 行 :① 严格 控制 水 源 以及饲 料 , 避 免受 到粪便 、垃圾 的 污染 而诱 发 禽流 感 。② 在禽 类饲 养 场地 的 选 址 中 ,要慎 重 考虑 ,尽 量 远离 野 生鸟 类 、水 禽柄 息 的湖泊 、河 道 等 ,以免 野生 鸟类 以及水 禽 所带 有 的禽流 感 病毒 对饲 养 的禽 类
双
7 冈
I q J i I l i S J
么ul : ) 平
l
弟 期
禽流感 的流行病 学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刘宏 伟
( 江 苏 省 丰 县 畜 牧 兽 医站 ,江 苏 丰 县 2 2 1 7 0 0 )
[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 的不断发 展 ,家禽养殖 业的发 展也极为迅速 ,N. 1 1 t ,养殖业 的发展 对促进各个地 区的经济发 展也有 着一定的作 用,当然,在家禽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将会面临着禽流感病毒的成胁,而且,由于禽流感具有变异的特性,在一定情况下会出现病毒变 异 ,病毒基 因重组极 易 产 生危 害性较 高的病原 体 ,对此 ,必须做好禽 流感 的防控措 施,这样 才能确保 家禽养殖业的顺利发展 。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 免疫操作 综合防治措施 养禽场 家禽业
造 成 影 响 。③禽 类 饲养 场所 应建 设 消毒 场地 ,并加 大 消毒 设备 的 投入 ,对 车 辆 以及 下具 等进 行 清洗 消毒 ,尤其 是饲 养 人 员进 出生 产场 区要 穿 着专 用 衣服 、鞋 子 、帽子 ,并 且对 其进 行 相应 的 清洗 消毒 处 理 ,从 而有 效 的提升 饲 养管 理水 平 ,也 为 禽流 感 的综 合 防 控工 作做 好 充 足的 准备 工作 。④应 定期 对 禽类 饲 养场 地进 行 消毒 处 理 ,尤其 是 对一 些废 旧物 、粪便 等 方 面垃圾 的清理 必 须重 视起 来 ,同时应 定 期对 禽类 的饲 养 场地 进行 消 毒处 理 ,具 体 的消 毒方 式 ,应 结合 禽 类饲 养 的实 际情 况选 择 ,毕竟 禽类 养殖 受 到地 区以 及 气候 等方 面 的影 响存 在 着较 大 的差 异 ,因此 ,在 进行 饲 养管 理
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随着禽流感病毒的不断演变和传播,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禽流感防控形势。
本文将围绕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展开,旨在让读者更加了解这一疾病的现状、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为畜牧业生产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禽流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在鸟类中传播。
根据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不同,禽流感病毒可分为多种亚型,其中H5NH7N9等亚型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
禽流感病毒在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生存力和适应性,可在粪便、水和饲料等介质中存活,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异。
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禽流感疫情,特别是H5N1和H7N9亚型病毒的传播。
其中,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家禽养殖密集区。
流行趋势方面,冬季和春季为高发季节,但近年来夏季和秋季的疫情也开始增多。
禽流感疫情在散养户和中小规模养殖场中较为常见,这也为防控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禽流感主要通过带毒的野鸟、候鸟和家禽之间的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传播。
在感染病毒后,家禽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也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疼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肺炎和死亡。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还可能对家禽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和传播途径,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方法: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可能出现的疫情进行预警。
提高养殖业的生物安全水平: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控制人员进出等措施,提高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减少病毒的传入。
加强免疫接种:根据疫情动态和病毒变异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对家禽进行及时的免疫接种。
推广环保养殖:发展环保养殖技术,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防止病毒的传播。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禽流感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本文通过对我国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的阐述,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禽流感的现状、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
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及预防措施
禽流感 的流行现状及 预 防措施
王剑 ( 江 苏省金 湖县塔 集 中心畜牧 兽 医站 2 1 1 6 3 1 )
摘 要 :近 年 来 ,禽 流 感 对 人 类 的 危 害越 来 越 严 重 ,给 我 国很 多地 区造 成 了 巨大 损 失 。 本 文 简述 了禽 流 感 的 特 点 . 并 对 其
养场发病。
1 . 2 传 播 途 径
预 防措 施 做 了 简要 总 结 ,对 禽 流 感 的 防 治 工 作 具 有 一 定 的参
考价值。 关 键 词 :禽 流 感 ;流 行性 ;预 防措 施 ; 防治 办法
禽 流 感 是 禽 流 行 性 感 冒 的简 称 ,禽 流 感 是 由 A 型 流 感 病 毒 引 起 的 家 禽 和 野 禽 ,包 括 野 鸟 和 观 赏 鸟 在 内 的一 种 传 染 性 疾 病 ,禽 流 感 的 传 染 谱 广 泛 , 多数 的 家 禽 、野 禽 和 水 禽 均 易 感 ,其 中 鸡 、火 鸡 最 易 感 。鸡 禽 流感 因 为 最 开 始 是 在 意 大 利
快 就波 及 全 群 ,造 成 大 面 积 的 家禽 感 染 该 病 毒 。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易 感动 物
呈 现 上 升趋 势 ,国 际 兽 医局 和 中 国农 业 部 将 其 列 为 一 类 传 染 病 ,本 病 发 病 急 ,传 播 范 围 广 泛 ,死 亡 快 ,危 害 程 度 大 ,给 当 地 的 养 禽 业 造 成 了 巨 大 的经 济损 失 。
禽 流 感 的 传 染 源 很 多 ,主 要 包 括 隐 形 感 染 及 发 病 的 家 禽 ,但 是 野 鸟 和迁 徙 性 野 鸟 也 可 成 为 重 要 的传 染 源 ,尤 其 是 迁 徙 性 野 鸟 ,在 野 鸟 迁 徙 的 过 程 中 。随 着 野 鸟 的迁 徙 ,隐 性 感 染 该 病 毒 的野 鸟就 在 飞 行 路 线 上 传 播 该 病 。造 成 经 过 的 饲
禽流感综述(上)
禽流感综述(上)作者:张朝阳来源:《湖南农业》 2013年第7期湖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朝阳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的感染或疾病综合症。
由于禽流感病毒具有亚型多、变异性强、感染宿主多样等特点,使得禽流感防治工作难度极大,相应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公共卫生安全。
1.禽流感病毒分类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
根据病毒表面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不同,可分为16个H亚型和9个N亚型,这些亚型可相互组成几百个血清亚型病毒,如H1N1、H2N2、H5N1、H7N9、H9N2等。
同时,按不同亚型的致病力,可分为高致病力(HPAI)、低致病力(LPAI)和不致病力(NPAI)病毒。
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造成染疫禽类急剧发病,突然死亡,影响十分恶劣。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因此将高致病力禽流感列为目录疫病,即一旦发现该疫病须立即向其进行申报,并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向世界成员国进行通报。
我国也将高致病力禽流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进行管理。
目前流行的H7N9亚型病毒尽管尚未在家禽中引发疫情,但鉴于该病毒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也临时按一类动物疫病进行管理。
2.流行病学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数发生在冬、春季节,尤其是气候变化剧烈的冬春交替季节发生较多。
自然条件下传播途径可能有空气飞沫、水、垂直传播、机械传播、蚊虫传播和密切接触等,其中水可能是重要的传播媒介,鸟和水禽的粪便是重要的毒源,候鸟迁徙可能是主要的散毒途径。
禽流感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诸多野禽和家禽中,同时也感染猪、马、海豹甚至人类。
目前已发现的带毒鸟类超过88种,家禽中火鸡和鸡最为易感。
3.临床表现禽流感的症状复杂,根据禽的种类,感染病毒亚型,并发感染和环境因素等不同,呈现多种临床表现。
潜伏期从几个小时到十几天不等,与病毒毒力、感染途径、感染宿主类别和病原检测水平有关。
高致病力禽流感的特点是潜伏期短,发病急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传播范围往往不大。
禽流感流行病学现状及预防措施
禽流感流行病学现状及预防措施张宁宁;谷松至;朱晓文;刘太峰;赵健乔;王军政;胡桂学【摘要】In recent years, avian influenza caused serious threaten to susceptible animals and hu-man and brought serious economic loss for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 better prevent the out-break of avian influenza,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us of avian influenza, and proposed some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the disease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vian influenza.%近年来,禽流感对人类及易感动物的威胁日趋严重,给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更好地预防禽流感的爆发和流行,本文介绍了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现状,提出了预防禽流感的措施,为禽流感的防治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禽流感;流行病学;预防措施【作者】张宁宁;谷松至;朱晓文;刘太峰;赵健乔;王军政;胡桂学【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3禽流感(Avian inf 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疾病综合征,根据其致病性可分为具有高度致死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inf luenza,HPAI)和无临床症状或引起微弱疾病症状的中、低致病性禽流感(Mi ldly pathogenic avian inf luenza,MPAI)。
禽流感
18
3
禽流感临床症状与诊断
19
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症状
大批鸡死亡
昏迷和神经症状
鸡冠与肉髯呈肿胀紫绀
20
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症状
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呼吸困难;
头部水肿,皮肤发绀;
发病后期出现“教堂效应”,整个鸡群鸦雀无声。 蛋鸡产蛋下降或停止,产软壳蛋,畸形蛋。
鸡冠肿胀坏死, 眼脸及周围高度肿胀
病原学诊断
毒力强弱 RT-PCR技术 逆转录环介导 等温扩增技术
ELISA
血清学鉴定 蛋白质芯片技术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单克隆抗体技术 分子生物学 检测
生物传感器技 术 核酸探针技术 核酸依赖的扩 增
26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诊断
27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非典型鸡新城疫鉴别要点
鸡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大变异
对鸡仍为低致病性,不会引起家禽发病,但可以引起试 验鸡产生抗体 病毒能够在机体内有效复制并在同鸡群之间有效传播, 具有较强的接触传染能力,排毒持续时间长。
15
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特点
16
禽流感病毒致病性机制
17
禽流感跨种传播机制
AIV表面蛋白与细胞膜唾液酸受体的结合是AIV跨种传 播的主因。
30
禽流感防治存在的问题
忽 视 对 低 致 病 性 禽 流 感的免疫 产蛋期间不做禽流感的补强,存在空档期 温暖季节不做禽流感免疫 肉鸡或肉杂鸡不免禽流感 饲养密度大,免疫程序不当 防范意识不强,制度不规范
31
禽流感防控与治疗
目前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是加强易
感禽的强制免疫,推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2021年第1期 吉林畜牧兽医·经验交流·JingYan JiaoLiu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于盼盼,李 洋*吉林冠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吉林辉南 135100摘 要:2013年春季,一种新的禽源性甲型流感(H7N9)病毒在中国出现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禽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呈隐型感染,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则会引起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甚至死亡。
本文将对全球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情况,发病机制以及防控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H7N9;传播;发病机制;防控措施由于流感病毒的每年流行和间歇性大流行,从而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和经济损失。
因为人畜共患病病毒获得了在人类中传播的能力,从而导致甲型流感的大流行。
鸭子、鹅和天鹅,是甲型流感病毒(IAV)的主要宿主,它们的粪便可传播病毒。
家禽可以通过接触发病动物而感染,可以通过与受污染的饲料或水的偶然接触而感染,病毒可以在整个禽群中迅速传播。
在家禽中,禽流感已经从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变成了一种不断出现的疾病,似乎是一种“快速前进”的演变。
根据HA和NA蛋白对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划分,有16种不同HA和9种不同NA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
此前,H1N1和H3N2在人群中普遍传播,其他IAV 亚型(如禽流感H5N1、H7N2、H7N3和H7N7病毒)对人类的感染较少发生。
自2013年以来,禽流感病毒H7N9毒株在中国引起了6起疫情。
因发病严重并且引起死亡,新型H7N9病毒基因特征是令人关注的。
绝大多数H7N9病毒的HA裂解位点只有一个精氨酸(R),对家禽的致病性较低。
但是,在第五波感染中,从台湾、广东、广西和湖南的25例病例分离到的病毒中检测到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病毒,该病毒插入了四个碱性氨基酸残基在连接HA1和HA2肽区的切割位点。
H7N9禽流感病毒可引起严重感染,并可引发大流行。
在本综述中,我们阐述了全球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情况,发病机制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这一分析能够为减少H7N9流感在中国的传播提供建议。
2022第2版禽流感试题2
2022第2版禽流感试题2人感染H7N9禽流感(2022年2版)培训考试题姓名职称成绩单位时间2022年4月17日一、选择题:(多选题,选择正确答案)1. 关于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征:ACDA.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
B. 依据其外膜血凝素(N)和神经氨酸酶(H)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9个H亚型(H1~H9)和16N个亚型(N1~N16)。
(错误答案)C. 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类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D. H7N9禽流感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2.关于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ABCDEA.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
B.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现尚无人际传播的确切证据。
C. 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
D. 高危人群为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
E.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3. 关于H7N9禽流感的临床表现:A. 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流涕、鼻塞、咽痛,少有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错误答案)B. 患者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
C. 血液白细胞总数升高。
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及淋巴细胞减少,可有血小板降低。
(错误答案)D. 血生化检查。
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一、H7N9禽流感基本常识1、什么是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
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
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 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
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3、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
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二、H7N9禽流感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1)病原学①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②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③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
禽流感
四、流行病学特点
4、流行季节:冬春为主 5、合并感染:易与各种呼吸道病合并感染或相互继发
五、诊断
1、临床特征:在鸡、鸽要做ND鉴别;在水禽要与
PMV-1鉴别
2、实验室诊断:
没有免疫和发病史的地区:检查血样—HI,AGP 经免疫区:P3实验室才能做相关诊断鉴定
禽流感(Influenza,AI)
一、概述
1、概念:由A型流感病毒(AIV)引起各种家禽和野生
禽类的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2、别名:欧洲鸡瘟,真性鸡瘟(AI)
亚洲鸡瘟,伪鸡瘟(ND)
3、历史、分布:1878年意大利出发,1901年分得毒株,
1955年确定分类地位:A型流感病毒; 非高致病性毒株普遍存在,高致病性 AI(HPAI)早期偶有暴发流行,近20 年爆发频率不断增加,国内呈区域性 流行
六、防制
1、发病养殖场:一旦发现,应逐级上报,并按法规做
好封锁、隔离、扑杀、消毒及受威胁 地区的禽群的紧急免疫接种等
2、预防:卫生防疫工作;相关疫病免疫工作
六、防制
3、本病的免疫防制要点:
①主要强调使用灭活的、单纯的、多价的疫苗, 且强调早期、多次免疫。剂量0.3-1.0mL,一般应根 据日龄大小和免疫次序而定;
②注意免疫副反应问题,免疫监测和合格标准: 一般地,4-5log2可以减少死亡,6log2以上可基本控 制感染和排毒,8log2以上可控制产蛋量下降。
③正确处理好免疫与卫生措施的关系。
清蒸人参鸡
砂锅盐焗鸡
可乐鸡翅
鸡公煲
乌鸡栗子滋补汤
6、AIV理化性质:耐低温,对常用消毒药物敏感
二、病原特点
7、HA结构与AIV毒力关系:
禽流感综述
禽流感综述禽流感综述尹杰超 任晓峰*(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哈尔滨 150030)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由于AI 具有临床症状复杂,病死率高,病原体亚型多以及容易发生抗原漂移和转换等特点,使其防治难度加大,相应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畜禽业的发展。
1997年在香港发生的AIV 感染人的事件,突出了其公共卫生意义(1)。
本文就AI 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目的是在丰富专业数据库的同时,增加公众对AI 的大体了解,便于普及AI 的 预防知识和应急处理。
关键词关键词:: 禽流感,禽流感病毒,预防,综述1 1 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1.1 AIV 1 AIV 一般特性与命名原则一般特性与命名原则一般特性与命名原则禽流感病毒为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 型流感病毒,病毒粒子一般呈球形,直径约80-120nm,但也具有其它的多形性。
病毒表面有具有囊膜,囊膜上有12-14nm 的两种不同的纤突,即红细胞凝集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2)。
根据HA 和NA 的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
目前报道已分离的HA 有15种,NA 有9种。
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S)抗原性的不同,将其分为A、B、C 三个血清型。
按致病力不同又分为高致病力(HPAI)、低致病力(LPAI)和不致病力(NPAI)毒株。
A 型流感毒除有可能感染人外,还感染许多其他种属的动物,如马、猪、禽类、海豹等,而B 型则主要感染人,但C 型也可从猪分离到。
应用不同亚型特异的抗血清组合,对分离物进行血凝抑制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可鉴定病毒的HA 和NA 亚型,并据此进行AIV 毒株的分类。
流感病毒的命名包括型(A、B 或C),宿主来源(除人外),地理来源。
毒株编号(如果有)和分离的年代,后面及圆括号内附以HA(H)和(N)的抗原性说明, 如A/鸡/香港/258/97 H5N1 和A/香港/156/97 H5N1。
禽流感的生物学特征和传播途径
禽流感的生物学特征和传播途径禽流感是一种以鸟类为主要宿主的高致病性病毒性疾病,人类可以通过禽类食品或与感染禽类或其粪便等接触而感染病毒。
本文将从病毒结构、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三个方面介绍禽流感的生物学特征。
病毒结构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正形病毒科,是一个球形颗粒,直径约为80-120纳米。
病毒基因组由8个不同的RNA分子组成,编码12种蛋白质,其中8种蛋白质构成了病毒颗粒的外层,包括衣壳蛋白(HA)和神经氨酸酰胺酶蛋白(NA),这两种蛋白质是禽流感病毒的典型标志。
HA蛋白质是病毒通过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和进入宿主细胞的关键因子,而NA蛋白质则能促进病毒释放和扩散。
病毒外层覆盖有糖蛋白,这些糖蛋白表面上具有较多糖链,是病毒与宿主亲和力的重要因素。
传播途径禽流感感染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飞沫传播和资源传染。
直接接触是通过与感染禽类或污染物接触而感染病毒。
人们处理感染了病毒的禽类或其污染物时,可能会将病毒带到自己的身体表面或气道中,进而感染禽流感。
飞沫传播是人们在与感染禽类或呼吸道分泌物接触时吸入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禽流感病毒。
此种方式限制于病毒易感宿主的周围,一般不便于远距离传播。
资源传染是指通过污染物如污染水、饲料或垃圾等介质传播,人们在食用不洁食物或自然环境中接触污染物时可能感染病毒。
资源传染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粪便,因为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禽类粪便中。
感染机制禽流感病毒通过直接进入上呼吸道,在宿主体内迅速复制进而引起感染。
当病毒角质球尚未充分发展时,病毒的浓度非常高。
在这个阶段,病毒将进入宿主的上呼吸道细胞,并在其中复制产生大量新的病毒颗粒。
一旦病毒颗粒释放到宿主体内,便可以通过血流传播到宿主的其他器官以及其他宿主身体的组织中。
禽流感病毒的核酸特异性转录酶会在宿主体内复制,并且不断地变异,这些变异使得病毒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宿主。
病毒多个变异位点的组合可以使其适应不同的物种,如家禽、猪等,这使得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传播并造成流行病。
禽流感
种表面抗原可独立或同时发生变异,而HA的变异性很
强,是AIV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A型流感病毒基因组
由8个RNA片段分节段构成,不同的A型流感病毒混合 感染时就会发生基因重组。当二个不同的病毒感染同一 个细胞时,子代病毒可继承来自两个亲本病毒的RNA片 段组成新的RNA片段组合。理论上可产生256 (28)种遗
2012-11-5 14
四、临诊症状
1.潜伏期短,人工感染为1~2天,自然感染通常 为3~5天,最长21天。 2.高致病性的禽流感 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达 41.5℃以上),食欲废绝,极度精神沉郁,呆立、闭目 昏睡,冠与肉髯水肿、发绀,并常有淡色的皮肤坏死区。 鼻有黏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病鸡流泪、咳嗽、打喷 嚏,口流粘液。头、颈常出现水肿。腿部皮下水肿、出 血。腹泻,粪便呈黄白色或绿色。产蛋急骤下降或停止。 病程往往很短(2~3天),常于症状出现后数小时内死 亡。死前不久,体温常降到常温以下。病死率有时接近 100%。 (见图4~ 9) 3.低致病性的禽流感 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 量下降,呼吸困难,病鸡咳嗽、打喷嚏,头、颈常出现 水肿,产蛋下降,出现软壳蛋和畸形蛋。病死率很低或 2012-11-5 15 不出现死亡。
2012-11-5 28
图16 病死鸡胰腺出血
2012-11-5 29
图17 病死鸡胰腺出血、坏死
2012-11-5 30
图18 病死鸡输卵管严重充血或出血,输卵管内有大量粘液
2012-11-5 31
六、诊断
• 1.临诊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 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应与鸡新城疫、禽霍乱、传染 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病作鉴别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确诊应进行实验室诊断,从病毒分 离、血清抗体、病毒抗原检测等方面进行检测 (1) 病毒分离 在发热初期采取呼吸道分泌物,或用 灭菌棉棒擦拭鼻咽部分泌物、泄殖腔,发病动物的实质 脏器,经常规方法处理后,接种于9~11天的鸡胚尿囊 腔内,培养5天后,取尿囊液作血凝试验。阳性则证明 有病毒繁殖,再以此材料作补体结合试验(决定型)和血 凝抑制试验(决定亚型)。进行病毒鉴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是由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某些感染禽类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和呼吸急促,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
最近国内外由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禽流感称人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由特异的核糖核蛋白抗原区分为甲、乙、丙三型,均能引起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乙型可引起人类流感流行,乙、丙型仅能对人致病,甲型则可对人、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致病.
禽流感病毒系甲型流感病毒中的一些毒株,某些亚型(H5、H7)对禽类有高致命性,但近年发现可传染给人。
传染源: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其它禽类、野禽或猪也可成为传染源。
已有证据显示病人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
目前尚缺乏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
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流行特征:突然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季节性不强,来源常不明。
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因扩散主要通过粪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气。
临床表现:1、禽类的表现:(1)潜伏期极不一致,从几小时到几天,疾病常突然发生,迅速蔓延,病鸡事先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就可发生死亡。
(2)症状变化多端,从隐性至致死性感染,取决于受害的禽种、年龄、病毒、并发感染和环境因素等。
(3)病鸡死亡前常表现精神沉郁、身体蜷缩、共济失调、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中毒症状,肿头,眼睑周围浮肿,肉冠和肉垂肿胀、出血甚至坏死,鸡冠发紫。
2、人感染禽流感后的临床表现:急性起病,早起表现类似普通流感,主要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
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
体温大多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2~3天。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半数患者有肺部实变体征,血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大多降低,血小板正常。
骨髓穿刺示细胞增生活跃,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出血性吞噬现象。
部分患者ALT增高,咽拭子细菌培养阴性。
重型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发病1周内很快进展为呼吸窘迫,肺部实变体征,随即发展为呼吸衰竭,即使接受辅助通气治疗,大多数病例仍然死亡。
还可出现肺炎、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不同亚型的临床特点: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常表现为结膜炎
重型患者大多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