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
遥感复习题库
遥感复习题库遥感复习题库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卫星、飞机等远距离感知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遥感技术,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下面是一些遥感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的是哪种电磁波?a) 可见光b) 红外线c) 微波d) X射线2.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是指什么?a) 图像中物体的大小b) 图像中物体的数量c) 图像中物体的形状d) 图像中物体的颜色3. 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哪些自然灾害?a) 地震b) 暴雨c) 沙尘暴d) 龙卷风4. 遥感图像的分类是指什么?a) 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b) 对图像进行地物分类c) 对图像进行色彩增强d) 对图像进行尺度变换5.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土壤湿度监测b) 农作物生长监测c) 病虫害预警d) 全部都是二、判断题1.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图像中物体的细节越清晰。
(√/×)2.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地球表面的观测,无法应用于其他行星。
(√/×)3. 遥感图像的颜色是由图像传感器决定的,与真实物体的颜色无关。
(√/×)4.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可以用来监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情况。
(√/×)5.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植被指数来评估植被的健康状况。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 什么是遥感图像的增强?请举例说明。
3. 遥感图像的分类有哪些方法?请简要描述其中一种方法。
4. 遥感技术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有哪些优势?5. 请简要介绍一下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四、应用题1. 请利用遥感图像判断下面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2. 请利用遥感图像评估下面的植被健康状况:(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可以回顾和巩固遥感技术的相关知识。
(完整word版)【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资料期末考试整理
第一章 绪论☐ 什么是遥感?广义上: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实际工作中,只有电磁波探测属于遥感范畴。
狭义上:遥感探测地物基本原理: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现代遥感:特指在航天平台上,利用多波段传感器,对地球进行探测、信息处理和应用的技术。
☐ 电磁波的传输过程☐ 遥感技术系统遥感技术系统是实现遥感目的的方法论、设备和技术的总称。
遥感技术系统主要有:①遥感平台系统②遥感仪器系统③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④用于地面波谱测试和获取定位观测数据的各种地面台站网;⑤数据处理系统。
⑥分析应用系统。
☐ 遥感应用过程1.问题声明(分析问题、假设建模、指定信息需求)2.数据收集(遥感、实地观测)3.数据分析(目视解译、数字图像处理、可视化分析、测试假设)4.信息表达(数据库、误差报告、统计分析、各类图件)☐ 遥感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定量化、智能化、商业化第二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 电磁波、电磁波谱(可见光谱)遥感之所以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电磁波来判断地物目标和自然现象,是因为一切物体,由于其种类、特征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具有完全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发射辐射特征。
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电磁波的几个性质:一般的光探测器或感光材料只对光强度有响应,因而只能感受到光波场的振幅信息,对相位信息则无响应。
干涉(interfere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列光/波相遇时,使某些地方振动始终加强(显得明亮),或者始终减弱(显得暗淡)的现象,叫光/波的干涉现象。
应用:雷达、InSAR衍射(diffraction )光的衍射(Diffraction )指光在传播路径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狭缝)时,偏离直线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偏振(polarization )横波在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上,其振动矢量偏于某些方向的现象。
遥感技术与实用应用复习重点整理
遥感技术与实用应用复习重点整理
1. 遥感技术的概念与原理
- 定义:遥感技术是利用遥感仪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 原理:遥感技术通过感知遥远地物的辐射能量,并将其转化
为电信号进行记录与分析。
2. 遥感技术的分类
- 按感知方式: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
- 按遥感平台: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
- 按波段范围: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
3. 遥感数据的类型
- 光学遥感数据:包括可见光、红外和紫外波段的数据,能够
提供地表物体的表面特征。
- 热遥感数据:测量地表温度,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
- 微波遥感数据:穿透云层和大气,适用于湿地、雨林等地区
的观测。
4. 遥感技术的应用
- 地质勘探: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寻找矿体的迹象和地质构造的线索。
- 农业监测:利用遥感数据可以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病虫害的发生和土地利用状况。
- 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土地退化等环境信息。
- 城市规划: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城市建设的信息,包括用地分布、交通状况等。
5. 遥感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 优势:能够获取大范围、多时相的信息,具有高效、经济的优点。
- 局限性:受云层、大气、地表覆盖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精度。
以上是遥感技术与实用应用的复习重点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遥感原理与实用应用复习重点整理
遥感原理与实用应用复习重点整理
1. 遥感原理
- 遥感概念:遥感是通过感知和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手段,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对地球进行观测和测量。
- 遥感数据:遥感数据是由传感器接收到的地球表面辐射能量
变换为数字信息后的结果,可以用来获取地表特征和变化信息。
2. 遥感应用
- 地表覆盖分类与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反射或辐
射能量的特征,对地表覆盖进行分类和监测,如农田、森林、湖泊等。
- 地表变化检测:遥感数据可以用来监测地球表面的变化,如
城市扩张、冰川退缩等,这对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有重要意义。
- 灾害监测与评估: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评估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和森林火灾等,提供及时的灾情信息和救援指导。
- 农业与粮食安全:遥感数据可以用来评估农田的水稻、小麦
等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提供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参考依据。
- 环境监测与保护: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有助于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以上是遥感原理与实用应用的一些重点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复习和理解。
如有需要,请随时与我联系。
生态系统管理中遥感的应用复习资料
生态系统管理中遥感的应用复习资料
一、遥感特点:
1.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具有综合, 宏观的特点
2.重复周期短, 多时相性, 具有动态监测的能力
3.具多波段观测性, 具有全天观测能力
4、具有应用广, 效益高的特点
5.具有局限性
二、相关知识
1.遥感常用的传感器: 专题制图仪TM;多光谱扫描仪MSS、HRV、Modis。
2.电磁波谱: 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按其长短, 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
3.绝对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全部吸收, 这个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4.实际物体的辐射:对于实际物体, 都可以看作辐射源, 如果物体的吸收本领大, 他的发射本领也大, 实际物体的辐射比黑体辐射弱, 而且随波长不同而不同。
5.散射作用对电磁波影响的本质: 降低了遥感数据的质量。
6.大气窗口的概念: 指电磁波谱中被大气吸收较少而透射较多的波段。
7、地物波谱: 地物的电磁波响应特性随电磁波长改变而变化的规律。
8、地物波谱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地物, 其电磁波响应的特性不同, 因此地物波谱特征是遥感识别地物的基础。
9、地物反射波谱:是研究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上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一般用反射波谱曲线表示。
10、植被指数:用近红外遥感数据和红光通道遥感数据组成的线性或非线性的遥感指数地形图是电直投影, 航片是中心投影, 卫星是多中心投影。
三、黑体辐射的特性:
1.普朗克辐射定理
2.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
3、维黑位移定律(随着温度的升高, 辐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移向短波方向)。
遥感技术与应用复习提要
遥感技术与应用:复习内容提要掌握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实例,关键:理解1 绪论1.1 遥感的概念:广义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遥感:遥感的科学定义就是从远处采集信息,即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识别地物。
1.3 遥感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工作平台: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电磁波工作波段:•光学遥感0.4 μm - 2.5 μm•热红外遥感8 μm - 14 μm•微波遥感 1 mm –1 m传感器(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掌握实例):主动遥感:传感器从遥感平台主动发射出能源,然后接收目标反射或辐射回来的电磁波,如微波遥感中的侧视雷达。
被动遥感: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接收目标地物反射及辐射外部能源的电磁波,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地球辐射,如LANDSAT, SPOT, …, 微波辐射计。
1.4 遥感技术系统:关键系统:传感器、遥感平台、遥感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以及遥感图像的判读和应用。
遥感平台:指搭载遥感传感器的载体,遥感平台类型(高度、举例):1.地面遥感平台是指用于安置传感器的三脚架、遥感塔、遥感车等,高度在100米以下。
2.航空平台主要是指高度在12km以内的飞机或气球平台。
3.航天平台是指高度在150km以上的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空间轨道站和航天飞机等。
传感器:是远距离感测和记录地物环境辐射或反射电磁波能量的遥感仪器。
传感器类型: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分为成像方式和非成像方式。
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分为主动式传感器和被动式传感器。
按传感器工作的波段:可见光-近红外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热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器。
成像原理和所获取图像性质:摄影方式传感器、扫描方式传感器和雷达。
2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2.1 电磁波谱:电磁波的性质:波长、频率、速度的关系λC f频率,λ波长,C光速=f*电磁波谱:电磁波依据波长轴线的分布。
遥感技术与实用应用复习重点整理
遥感技术与实用应用复习重点整理一、遥感技术简介遥感技术指通过获取和解释高分辨率的地球观测数据来获取地表信息的科学和技术。
它通过卫星、飞机、无人机等平台获取的数据,可以提供地表的空间分布、变化情况以及物质与能量的信息。
二、遥感数据的获取方法1. 卫星遥感:利用卫星平台上的遥感传感器获取地球图像和数据。
2. 气象雷达:通过接收雷达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来获取降水、云的信息。
3. 飞机遥感:通过安装在飞机上的遥感设备来获取地表图像和数据。
4. 无人机遥感: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遥感设备获取地表信息。
三、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1. 环境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地覆盖变化等环境信息。
2. 农业管理: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土壤湿度、灾害情况等,实现农业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3. 城市规划: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状况等信息,辅助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
4. 自然资源调查: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信息,为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支持。
5. 灾害监测与评估: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和评估地震、洪涝、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情况,提供灾害应急和救援的支持。
四、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1. 目视解译法:通过观察遥感图像的视觉特征,进行人工解译。
2. 数字解译法:利用计算机对遥感图像进行自动解译,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和机器研究算法实现自动化解译。
五、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 分辨率提高:随着技术的进步,遥感传感器的分辨率不断提高,可以获取更细节的地表信息。
2. 多源数据融合:将不同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融合,综合利用多个数据源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3. 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利用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大量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 智能化解译和自动化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机器研究等技术实现遥感图像的自动解译和应用。
以上是关于遥感技术与实用应用的复习重点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资料
第一、二章1.遥感:广义:遥远的感知。
狭义: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
2.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受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被动遥感:传感器步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受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
3。
电磁波:由振源发出的电磁振荡在空气中传播。
4。
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
5。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6。
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等于1(100%)的物体. 7.灰体:没有显著的选择吸收,吸收率虽然小于1,但基本不随波长变化的物体。
8。
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绝对温度成反比。
9.瑞利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10。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11。
辐射度: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12。
大气窗口:电磁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13。
发射率(比辐射率):实际物体的辐射出射度Mi于同一温度、统一波长绝对黑体辐射出射度的关系(比例)M=εM014、光谱反射率: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占总入射能量的百分比;15、光谱反射波普曲线:在平面坐标上表示地物反射率随波长变化规律的曲线.遥感的特点视域范围大,具有宏观特性.光谱特性:探测的波段从可见光向两侧延伸,,扩大了地物特性的研究范围.周期性:周期成像,有利于进行动态研究和环境监测.多源性:多平台、多时相、多波段((多尺度))遥感的特性航空与航天飞行器运行快、周期短,可获得多时相数据。
例如Landsat遥感数据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一部分与地面发生作用后反射或地表辐射,再次经过大气层,到达传感器。
传感器将这部分能量记录下来,传回地面,即为遥感数据.遥感系统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乃至整个空间,从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到分析、判读、应用的技术体系,眼睛的延伸:空间位置的延伸(距离的延伸),光谱的延伸MSS:多光谱扫描仪TM:专题制图仪ETM+:再增强型专题制图仪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平面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一致。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题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题一、名词概念1. 遥感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 传感器传感器是遥感技术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收集和记录地物电磁辐射能量信息的装置,如光学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等,是获取遥感信息的关键设备。
3. 遥感平台遥感平台是转载传感器进行探测的运载工具,如飞机、卫星、飞船等。
按其飞行高度不同可分为近地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
4. 地物反射波谱曲线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反射波谱,按地物反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绘成的曲线称为地物反射波谱曲线(横坐标为波长值,纵坐标为反射率)5. 地物发射波谱曲线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的发射波谱。
按地物发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绘成的曲线称为地物发射波谱曲线。
(横坐标为波长值,纵坐标为总发射)6. 大气窗口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7. 瑞利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小许多时,也叫分子散射。
8. 遥感平台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统称为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按平台距地面的高度大体上可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三类。
9. TM即专题测图仪,是在MSS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成的第二代多光谱光学-机械扫描仪,采用双向扫描。
10. 空间分辨率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间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最小单元,是用来表征影像分辨地面目标细节能力的指标。
通常用像元大小、像解率或视场角来表示。
11. 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12. 波谱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也称光谱分辨率。
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无法获取全球范围的数据b) 可以获取地表信息,不受地面条件限制c) 仅适用于农业领域d) 不需要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答案:b) 可以获取地表信息,不受地面条件限制2. 遥感技术中,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a) 获取遥感数据b) 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c) 分析遥感图像d) 操作遥感平台答案:a) 获取遥感数据3. 遥感技术中的遥感图像分为几种类型?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答案:c) 三种4. 遥感技术常用的图像分类方法有哪些?a) 主成分分析b) 二值化c) 全色合成d) 目视解译答案:a) 主成分分析、b) 二值化、d) 目视解译5.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包括以下哪些领域?a) 农业b) 水资源c) 矿产资源d) 交通运输答案:a) 农业、b) 水资源、c) 矿产资源、d) 交通运输第二部分:填空题1.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获取______的信息来进行地表观测和分析。
答案:电磁辐射2. 遥感技术中的遥感图像通常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光学图像、雷达图像3. 遥感图像的______是指图像中一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地物的大小。
答案:空间分辨率4. 遥感技术中的遥感数据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信息。
答案:光谱信息、空间信息、时间信息5. 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答案:农作物监测、土壤质量评估、灾害监测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遥感图像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答案:遥感图像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无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
无监督分类是指基于图像中像素的相似性将图像划分为不同的类别,适用于目标不明确或类别较多的情况。
监督分类是指事先确定好一些代表不同类别的样本,并通过计算机算法将图像中的像素归类到这些类别中,适用于已知类别和样本的情况。
遥感原理与实际应用复习重点整理
遥感原理与实际应用复习重点整理一、遥感原理1. 遥感概述- 遥感定义:通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传感器和设备,从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特征的科学和艺术。
- 遥感系统组成:传感器、平台和数据处理系统。
- 遥感数据类型:光学遥感数据、微波遥感数据和热红外遥感数据。
2. 光学遥感原理- 光电转换原理:通过接收、记录和处理电磁辐射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
- 电磁波谱: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不同波长的电磁波。
- 遥感图像的解译:通过解译图像获得地表要素信息。
3. 微波遥感原理- 微波辐射和吸收特性:微波信号与地表特征的相互作用。
- 微波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气象、海洋和地球表面的微波辐射。
- 微波遥感应用:气象预测、海洋监测和土地覆盖分类等。
二、遥感实际应用1. 土地覆盖分类- 目的:识别和分类地表上的不同土地覆盖类型。
- 方法:利用遥感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土地分类。
- 应用:农业监测、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2. 环境监测- 目的:监测环境变化、污染和自然资源利用情况。
- 方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环境参数提取和监测。
- 应用:水质监测、森林资源管理和土地退化监测等领域。
3. 灾害监测与预警- 目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 方法: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灾害前兆信息和灾害区域的变化。
- 应用:地震、火山喷发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4. 气象预测- 目的:获取大气和气象信息,预测天气变化和气候趋势。
- 方法: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模型进行气象预测。
- 应用: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农业生产等领域。
以上是关于遥感原理与实际应用的复习重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导览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引言 光的发展史 1、电磁波的概念 2、电磁波的产生 3、电磁波的基本性质 4、电磁波谱
电磁波、电磁波谱概念
电磁波:在真空或物质中通过传播电磁场的
振动而传输电磁能量的波。
电磁波谱:将电磁波在真空中按照波长或频
率的大小依顺序划分成波段,排列成谱即称 为电磁波谱。
• 电磁波谱表 1-1
保护层 感蓝层(含黄色染料) 黄滤光片 感绿层(含品红染料) 感红层(含青色染料) 底层 片基 防光晕层
彩色胶片结构
彩红外摄影像片
近红外彩色航摄像片 0.4μm - 0.9μm
近红外感光层(青色成色层) 绿感光层(黄色成色层) 红感光层(品红色成色层) 片基
衬板
彩红外胶片的乳胶结构
四 遥感平台
(张立朔回顾并回答问题)
RS与GPS的结合
在遥感平台上安装GPS可以记录传感器在获取信息瞬间 的空间位置数据。在自动定时数据采集、环境监测、灾害预 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RS、GIS和GPS的结合
在由GPS+GIS组成自动导航系统中加入CCD摄像机组成移 动式测绘系统可用于高速公路、铁路和各种线路的自动监测 和管理,也可建立战时现场自动指挥系统。美国的巡航导弹 和爱国者导弹上安装了3S集成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导航、自 动跟踪、自动识别目标,以进行准确的拦截和打击。
遥感技术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框图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影像分辨率愈来愈高
可获取立体影像
高光谱、微波遥感发展迅速
遥感综合应用不断深化
商业遥感时代到来
RS、GPS、GIS的结合
RS与GIS的结合
RS是GIS重要的数据源和数据更新的手段,GIS是遥感中 数据处理的辅助信息。两者集成可用于全球变化监测、农业 收成面积监测和产量预估、空间数据自动更新等方面。
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题1.广义遥感是指所有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2.狭义遥感是一种综合性探测技术,在高空或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得地面电磁波辐射信息,然后通过数据传输和处理揭示地面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3.传感器是遥感技术系统的核心,由信息收集、探测系统、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4部分组成。
4.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
5.主动遥感是指传感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如雷达;被动遥感是指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地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的反射能量,太阳是被动遥感最主要的辐射源。
多波段遥感是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间,再细分成若干窄波段,以此来探测目标。
6.遥感可以按照工作平台分类,包括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按照探测电磁波的工作波段分类,包括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等;按照遥感应用的目的分类,包括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地质遥感等;按照资料的记录方式分类,包括成像方式、非成像方式(如雷达辐射计等);按照传感器工作方式分类,包括主动遥感、被动遥感。
7.遥感的特点包括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但也有局限性。
1.电磁波是由振源发出的电磁振荡在空气中传播。
2.电磁辐射是指电磁能量的传递过程,包括辐射、吸收、反射和透射。
3.电磁波谱是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
4.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包括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地表以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地球自身热辐射可忽略不计)、中红外波段(地表以反射太阳辐射、地球自身热辐射均为被动RS辐射源)、热红外波段(以地球自身热辐射为主,地表以反射太阳辐射可忽略不计)。
这些特性的意义在于,可见光和近红外RS影像上的信息来自地物反射特性,中红外波段遥感影像上信息既有地表反射太阳辐射的信息,也有地球自身热辐射信息,热红外波段遥感影像上的信息来自地物本身的辐射特性。
(完整word版)遥感原理与应用的复习资料
第一张绪论1、环境空间数据获取的方法:基于地面的采集方法:现场观测、实际测量、实际调查基于遥感的采集方法2、遥感的概念:即遥远的感知,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物体而取得其信息的探测技术。
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处理分析,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
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接触处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3、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其中信息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姿态校正、几何校正、增强处理、聚合分类。
4、遥感的分类:(P4)a.按遥感平台:地面、航空、航天、航宇b.按探测波段: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多波段c.按工作方式:主动、被动d.按应用领域:e.按传感器:地磁波、高光谱、声波、重力、磁力、地震波f.按照资料的记录方式:成像方式、非成像方式5、遥感的特点:宏观性、时效性、综合性(概括性)、经济性、局限性6、遥感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a.瞬时信息的定性分析阶段(是什么)b.空间信息的定位分析阶段(在哪里)c.时间信息的趋势分析阶段(如何变化)d.环境信息的综合分析阶段(多源信息的复合) 第二章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1、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与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构成了电磁波谱。
(波长由小到大):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微波、超短波、短波、中波、长波)。
a.辐射能量Q/W: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能量b.辐射通量Φ: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的辐射能量c.辐射强度I:在单位立体角、单位时间内,微小辐射源向某一方向辐射的能量d.辐射照度E: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接收的辐射能量e.辐射出射度Me: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辐射出的辐射能量f.辐射亮度Le:在单位立体角、单位时间,从外表的单位面积上辐射出的辐射能量4、绝对黑体:一个物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这个物体就是绝对黑体。
浙江省考研地理信息科学复习资料遥感技术与应用解读
浙江省考研地理信息科学复习资料遥感技术与应用解读复习资料:浙江省考研地理信息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解读遥感技术与应用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浙江省考研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文将对遥感技术的定义、原理、分类以及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应用进行解读。
一、遥感技术的定义与原理遥感技术是通过获取、处理、解译和应用以距离目标对象较远的感测信息,以获取地球表面特征、形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手段。
其原理包括目标辐射、能量传输、能量感测和信号处理等。
1. 目标辐射:地球表面目标物体发出或反射特定波段的辐射能量,并由传感器接收。
2. 能量传输:辐射能量通过大气、云层、大气污染物等媒介传输至传感器。
3. 能量感测:传感器对目标辐射能量进行感测,转化为电磁信号。
4. 信号处理:将感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解译和分析,得出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
二、遥感技术的分类根据遥感所使用的辐射能量类型和传感器分类,遥感技术可以分为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两大类。
1. 光学遥感:利用可见光、红外线等电磁波进行感测,常见的传感器有航空摄影机、卫星影像传感器等。
2. 微波遥感:利用雷达、卫星微波辐射计等进行感测,主要应用于海洋、农业、地表形变等领域。
三、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应用遥感技术作为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地表覆盖分类、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资源调查与监测等方面。
1. 地表覆盖分类: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数据,经过图像处理与解译,可以精确识别和分类地表覆盖类型,如森林、河流、湖泊、城市等。
2.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通过对历史遥感影像数据与现代遥感影像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为城市规划及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资源调查与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帮助进行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的调查与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4. 灾害监测与评估:遥感技术能够实时获取影像数据,在灾害发生后快速评估灾情,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结语遥感技术与应用是地理信息科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于浙江省考研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遥感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应用十分必要。
遥感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
精确农业是把农业技术措施的差异从地块水平精确到平方米水平的一整套综合农业管理技术。用GPS的精确定位信息来控制肥料、农药、种子和石灰的精确施用量,利用产量监测和产量图制作来评估作物生产中各种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等
4、“3S”技术包括哪几个部分?“4S”技术包括哪几个部分?
3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4、对数字图像进行反差增强处理时采用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的原理是什么?
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基本思想是:一幅图像中总可以找到某种或某几种地物,其辐射亮度或反射率接近0,这时在图像中对应位置的像元亮度值应为0,但实测中其不为0,而为一个最小值,将每个像元的亮度值都减去这个最小值,即可提高对比度和图像质量。
第三章
1、遥感技术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
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运载工具)、遥感器(传感器)和遥感信息的传输、接收、处理和解译组成。
2、简述影响航片色调的主要因素,各因素举一个以上例子。
①、地物反射特性:绝对黑体的亮度系数为0,白体为1。一般常用BaSO4纸或MgO纸作参比,其亮度系数为0.98。新雪为1.00,针叶林为0.04,白石灰石为0.40
第一章
1、试述遥感的概念及系统组成
概念名词解释中。系统组成:由信息源—信息获取—信息记录与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五部分组成。
2、遥感有哪几种主要分类?其分类标志各是什么?
(1)、按遥感对象分:宇宙遥感和地球遥感。(2)、按遥感的工作平台(运载工具)不同,又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3)、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4)、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多种,如:资源遥感、环境遥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工程遥感及军事遥感。(5)、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及多波段遥感等。(6)、根据遥感资料的记录方式,分为成像方式和非成像方式。
遥感科学与应用复习重点整理
遥感科学与应用复习重点整理
一、遥感科学基础知识
1. 遥感的定义和概念
2. 遥感的分类和原理
3.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传感器类型
4. 遥感数据的解译与分析方法
二、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
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图像预处理方法和步骤
- 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
- 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
2. 遥感数据分类与识别
- 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
- 基于特征的分类方法
- 遥感数据的对象识别与提取
3. 遥感数据的信息提取与分析
- 光谱信息提取方法
- 空间信息提取方法
- 时间信息提取方法
三、遥感应用领域
1. 农业遥感应用
- 农作物遥感监测与估产
-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
2. 环境遥感应用
- 水资源与水环境遥感监测
- 空气质量与气候遥感监测
3. 城市与区域遥感应用
- 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变化
- 城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四、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1.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
- 高光谱遥感
- 雷达遥感
2.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融合- 遥感数据在GIS中的应用
- GIS数据在遥感中的应用
以上为《遥感科学与应用复习重点整理》的大纲,希望能够帮助您复习遥感科学与应用的相关知识。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我将竭诚为您解答。
遥感技术与应用复习重点整理
遥感技术与应用复习重点整理
遥感技术是指通过获取和分析地面上的影像和数据来了解和监测地球表面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技术。
它可以应用于农业、环境、气象、城市规划等领域。
以下是遥感技术与应用的复重点:
1. 遥感基础知识
- 遥感的定义和分类
- 遥感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式
- 遥感数据的传感器类型和特点
- 遥感图像的特征和解译方法
2. 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
-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 遥感图像的增强和特征提取方法
- 遥感数据的分类和变化检测方法
- 遥感数据的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
3. 遥感在环境和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遥感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 遥感在水资源管理和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 遥感在植被监测和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遥感在灾害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
4. 遥感在农业和气象领域的应用
- 遥感在农作物生长监测和农业管理中的应用
- 遥感在土壤质量评估和农田排水管理中的应用
- 遥感在气象预测和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 遥感在极端天气监测和灾害预警中的应用
以上是遥感技术与应用的复习重点整理,希望能够帮助你复习
和理解相关知识。
请自行查阅教材和资料进行更详细的学习和准备。
遥感技术应用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遥感的分类划分标准1.以探测平台划分2.以探测的电磁波段划分3.按电磁辐射源划分4.以应用目的划分按探测的电磁波段划分:紫外遥感:探测波段0.05~0.38um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0.38~0.76um红外遥感:探测波段0.76~1000um微波遥感:探测波段1mm~10m多光谱遥感: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线波段的范围内,在分成若干窄波段来探测高光谱波段:在某一波长范围内,以小于10um按电磁辐射源划分:主动遥感: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被动遥感:探测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2、遥感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遥感技术本身的局限性(1)由于仪器老化,灵敏度减弱,性能改变。
以NOAA/A VHRR为例,其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仪器的增益平均每年衰减5%左右,所以需要随时定标和校准,以保证其数据可靠性。
(2)遥感数据定位目前主要依赖于卫星的的姿态、轨道及轨道参数,对这些因素的变化进行纠正,也有不小的误差。
(3)遥感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有限,限制了遥感定量化精度。
(4)数据处理方法的局限,大气纠正中,大气参数的随机性难以测定和反演,限制大气校正的精度和定量化水平等。
另一方面是: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1)我们利用的数据大多采用垂直对地观测来采集数据,对数据分析的前提是把地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简化为各向同性、均匀的“朗伯体”,而忽略了其明显的方向性特征。
(2)建立模型时,假设条件大多过于理想化、概念化,导致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其精度难以满足实用需求。
第二章地物反射光谱与遥感数字图像信息提取一、地物反射光谱特征不同地物对入射电磁波的反射能力是不一样的,通常采用反射率来表示。
当电磁辐射能到达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入射能量的一部分或全部返回原介质的现象,称之为反射。
反射的特征可以通过反射率表示,它是波长的函数,故称为光谱反射率r(l)。
物体对电池波的反射三种形式:镜面反射、漫反射、方向反射。
方向反射同种地物的反射光谱不同第地物的反射光谱二、典型地物反射光谱特征1、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岩石反射光谱曲线不同于植被那样具有明显的相似特征,其曲线特征与其成分、风化程度,含水状态、颗粒大小、表面粗糙程度、色泽等有关。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详细版)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1、 遥感的定义: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门探测技术。
具体的讲: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
2、遥感技术特点:a) 宏观性、综合性b) 多源性:多平台、多时相、多波段、多尺度c) 周期性、时效性3、遥感技术系统: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直至空间;从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到分析判读、应用的完整技术系统。
组成:目标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采集与获取、信息的传输和接收、地面定标及实况调查、信息的处理和加工、信息的分析与应用。
或者:(1)遥感试验:对电磁波特性、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技术的试验。
(2)遥感信息获取:遥感平台和传感器。
(3)遥感信息处理:几何和辐射处理、影像分类等。
(4)遥感信息应用:生成4D 产品、各种专题图等。
4、遥感的分类:(1)按工作平台分类: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2) 按照探测电磁波的工作波段分类: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3)按照遥感应用的目的分类: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地质遥感等(4)按照资料的记录方式:成像方式、非成像方式(5)按照传感器工作方式分类:主动遥感、被动遥感。
5、当前遥感发展主要特点与展望:(1)多国发射卫星的局面已经形成;(2)高分辨率小型商业卫星发展迅速;(3)星载主动式遥感的发展使探测手段更趋多样化;(4)高光谱分辨率传感器成为未来空间遥感发展的核心内容;(5)与GIS 结合,使得遥感应用不断深化。
第一章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1、遥感之所以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电磁波来判断地物目标和自然现象,是因为一切物体,由于其种类、特征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具有完全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发射辐射特征。
2、遥感信息获取,一般指收集、探测、记录地物的电磁波特征,即地物的发射辐射或反射电磁波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遥感:遥远的感知。
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的探测。
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探测和接收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特征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黑体:是“绝对黑体”的简称,指在任何温度下,对于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恒等于1的物体。
发射率ε=1,不随波长而变。
3、白体::发射率ε=0,反射率=1,透射率=0。
4、灰体:发射率ε为小于1的常数,不随波长而变。
5、选择性辐射体:ε黄>红>蓝>绿、紫>黑。
③、照度:中午、夏季、晴天照度大。
④、地物表面结构:光滑表面>粗糙表面。
如耕地中的小路,色调比耕地浅。
⑤、湿度:含水多时一般色调较深。
⑥、感光材料与摄影技术、洗印质量。
3、试述航片像点位移的产生原因及其变化规律。
①、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a、离像主点愈远投影差愈大。
中心部分投影差小。
b.地形起伏引起的高差愈大投影差愈大。
c.投影差与航高成反比,即航高愈高投影差愈小。
②、因像面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4、像对立体观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必须是两张相邻且有大部分重叠(>53%)的像对。
、两眼必须分别各看一张像片。
、像片安放时,对应点的连线必须与眼基线平行,且两像片的距离需要调整,以与双眼的交会角相适应。
、两张像片的比例尺尽可能一致,最大差值不超过16%。
第四章
1、航片判读标志的概念及类型。
在航空像片上,不同地物有不同的影像特征,这些特征是判读各种地物的依据,称为判读标志。
影像的形状、大小、色调及阴影等都是常用的航空像片目视判读标志。
2、影响影像色调的因素有哪些?
地物反射特性;物体本身颜色;地物表面结构;湿度;摄影季节及像纸质量,洗印技术等
3、热红外和侧视雷达影像有何特点。
、热红外图像特点:
①、记录地物热辐射强度。
②、昼夜都可成像③、分辨率较低。
航空侧视雷达图像特点:
侧视雷达能获得全天候、全天时遥感图像,对云、雾、冰、植被等的穿透力强,能探测水下和植被下的物体,利于
识破伪装,还可以不直接飞越某一国家而从其边境另一侧对该国进行军事侦察。
4、为什么微波雷达能发现隐藏在植被下、冰下、沙漠下的物体?
5、为什么早上的太阳看起来大且呈红色而中午的太阳呈白色且很热?第五章
1、比较卫星图像与航片的特点。
卫片与航片相比,物理、几何特性相同,还有如下特点:①、更具宏观性。
②、具有多波段特点。
③、时相动态性更好。
2、什么是光谱效应?为什么微波是探测洪水边界的最佳波段,而蓝光可以用来探测清水的深度?
因水体几乎全部吸收近红外波,对微波的后向散射也极弱,微波遥感是区分洪水淹没范围的有效手段。
光谱效应:同一地物,在不同光谱波段的图像上,其色调不同
3、试述地貌判读的方法要点。
识别各种地貌的基本标志是:图形特征、水系特征、色调和阴影等,要特别注意水系在地貌判读中的重要作用,水系常能很好地反映地面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
第六章
1、熟悉颜色的三个属性和加色法、减色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①、颜色相加原理:用三原色色光叠加混合产生色彩的
方法,为加色法。
加色法三原色(等强度)混合后为白色。
蓝+绿+红=白。
②、颜色相减原理:颜料本身的色彩是于本身选择性地吸收了入射光中一定波长的光,反射出未被吸收的色光而呈现色彩。
白色分别减去加色法的三原色得减色法三原色:黄=白-蓝、品红=白-绿、青=白-红。
减色法三原色混合后为黑色:黄+品红+青=黑。
2、数字图像和模拟图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数字图像时,常常感觉不出它与模拟图像的区别?
数字量与模拟量的本质区别在于模拟量是连续变量而数字量是离散变量。
3、简述图像数字化的原理。
图像数字化就是将连续的图像变化,作等间隔的抽样和量化,即将图像划分成面积大小相等、依次排列的一个个像元,每个像元的位置可X、Y坐标确定,色调以数值表示,这样顺序排列的数字“点阵”就是数字图像 4、对数字图像进行反差增强处理时采用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的原理是什么?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基本思想是:一幅图像中总可以找到某种或某几种地物,其辐射亮度或反射率接近0,这时在图像中对应位置的像元亮度值应为0,但实测中其不为0,而为一个最小值,将每个像元的亮度值都减去这个最小值,即可提高对比度和图像质量。
第七章
1、论述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与意义。
土壤资源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它是以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为基础的。
主要具有如
下特点:、以一定的数据结构和格式去记录和存储土壤资源实体的空间位置;、描述土壤资源实体的属性;、描述这些土壤实体的拓扑关系。
2、简述施肥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①、时空动态性②、复杂性③、多学科性
功能: FIS是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是施肥模型和GIS相结合组成的。
它把施肥领域作为一个系统来综合考虑,对施肥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保存和处理,通过提供各种施肥信息以辅助用户施肥决策。
3、简述精确农业的概念、说明其必要性、可能性和应用前景。
精确农业是把农业技术措施的差异从地块水平精确到平方米水平的一整套综合农业管理技术。
用GPS的精确定位信息来控制肥料、农药、种子和石灰的精确施用量,利用产量监测和产量图制作来评估作物生产中各种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等 4、“3S”技术包括哪几个部分?“4S”技术包括哪几个部分? 3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4S”技术(RS,GIS,GPS,ES)人工技能系统
一、名词解释
1、遥感:遥远的感知。
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的探测。
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探测和接收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特征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黑体:是“绝对黑体”的简称,指在任何温度下,对于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恒等于1的物体。
发射率ε=1,不随波长而变。
3、白体::发射率ε=0,反射率=1,透射率=0。
4、灰体:发射率ε为小于1的常数,不随波长而变。
5、选择性辐射体:ε黄>红>蓝>绿、紫>黑。
③、照度:中午、夏季、晴天照度大。
④、地物表面结构:光滑表面>粗糙表面。
如耕地中的小路,色调比耕地浅。
⑤、湿度:含水多时一般色调较深。
⑥、感光材料与摄影技术、洗印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