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仪与现代礼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

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影响了上下五千年。深入到现代礼

仪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民办中学对传统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礼仪文化底蕴,弘扬传统礼仪文化,而且民办中学自身的综合素质都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在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现代礼仪课程却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

大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现代礼仪其实是一

个宽泛的概念,根据现代教学理念的革新和发展,使礼仪教育的结构基本趋于

完善,其中现代礼仪至少包含有“社交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国际礼仪”等五个较大的范畴。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侧重各有

不同,基本构成各自完备的体系。但中国的传统礼仪在我们的教材中谈及得却

微乎其微。传统礼仪还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在目前开设的现代礼仪教学中,从形式到组织手段,明显地看到,它是一

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现代礼仪更多的是传授各种场合的言谈、举止,

形式的东西多一点,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某人出席各种会议佩戴各种场合的装饰

物一样,很多可有可无形式化的东西。所以,很多教师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

解何为礼仪,而只是认为应付各种场合,多数教师运用起来比较虚假,言谈举

止苍白无力,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礼。所以,现代礼仪教育时常被认为是“低效

教育”,不仅专门礼仪教育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而且其他学科的

教育中常常也渗透着礼仪教育,但无礼的行为仍是高频率地出现。相对于教育

的付出而言,教育的效果却甚微。古代礼仪教育,虽然就教育内容而言,包含

着许多不合理的、消极的因素,有着一些腐朽的、封建的东西,但是,就其教

育效果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高效教育。单从那些古时曾在中国游历过的外国

人的描述中,以及中国“礼仪之邦”美誉的获得中,我们就可见一斑了。在礼

仪教育问题上,我们应该向古人取经。古人非常重视尊老敬师、真诚待人的礼

仪教育,以内在的道德修养为目标,以儒家文化的“礼”学为教育内容,通过

各类庄严的仪式和礼仪的实践,使礼仪教育“知”“行”合—,为了更好地完

善礼仪教学,针对学生目前的具体情况,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把一些优秀的传统

礼仪文化有效地贯穿在现代礼仪教学中。

一、学习古代礼仪,从尊老敬师教育入手

当代中学学生大部分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生的,独生子女占了很大比重,其父辈母辈把他们全身心的爱倾注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

教育方式上,缺乏理性和正确的导向,使孩子逐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严于律己格格不入。从而使其在

思想品格上过早地出现某种缺陷,形成一种对礼仪的抵制性,在一些独生子女

家庭中,孩子被当作“小皇帝”供养,在教育内容上,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

盲目性。。中国古代非常强调尊老敬师礼仪教育,大学阶段的礼仪应首先从尊

老敬师教育人手,让学生懂得,尊老敬师,这既是现代社交之基本礼仪要求,

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固然源于伦理观中对父母之孝道的延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同时,也是因为社会需要老人的智慧和经验。孔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尊老自古

以来就流传了不少动人的佳话,“圯桥进履”就是其中之一。

敬师,则因为老师是为我们传授宝贵的知识和技艺之人。正如《礼记》认为,师生虽无血缘关系,然而没有老师的开导,即便血亲也不易和睦。明末顾

亭林对此曾解释道:“父子之亲,长幼之序,男女之别,非师不明。教人以礼者,师之功也。”故而古人对老师也非常尊敬,有“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之说。而当今,我们有些刚入学的学生上课迟到现象屡见不鲜,并且迟到之后毫

无愧疚之色,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此外,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连站都不愿站

起来。甚至有些学生到现在还弄不清什么是“尊重”二字,更不明白尊重他人

就等于尊重自己这个道理。针对上述,我们急需要导人传统礼仪——尊老敬师。使学生明白尊老敬师是一种高尚而优秀的品格。

新加坡和韩国对我国古代强调家庭礼仪教育这一观念的借鉴及其成果更能

说明问题。新加坡和韩国都非常重视尊老敬师礼仪教育,韩国小学从小就让学

生胸前都挂着一个“孝敬牌”。牌的正面有父母像,背面有孝敬父母的格言与

规定,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对照“孝敬牌”默想自己做得怎么样。到学校,路过

校长亦公室、老师办公室要行鞠躬礼,这种感恩教育让人钦佩,更促人深思。

新加坡在尊老敬师教育中,时时强调要为他人着想,教育小孩在玩耍时不得大

声喧哗,要学会尊敬人,看电视也要注意音量调小以免影响父母的休息。尊老

敬师教育往往可以从极其频繁和微小的事情人手,使孩子得到较好的教育。

二、学习古代礼仪,立足儒家文化的教育内容

古代礼仪教育的内容和儒家文化息息相关。儒家文化正是“礼”的文化,

儒家实际上也可以称为是“札家”。儒家治国安邦的观点是“为政以礼”,对

人民“齐之以礼”,是通过教育的方法把礼的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的自觉行为。孔子认为人“不学礼,无以立”。在治国方面,他也反复强调“为国以礼”、“以礼治国”。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

建议,另外儒家很重视对人诚实中肯,襟怀坦白,“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古人说得好:“诚于中而形于外。”只有自觉地做到了“诚于中”——思想上

尊重对方,才能“形于外”——态度诚恳,语言文明。这既是社会交往的需要,也是我国礼仪优良传统之一。儒家的礼治在封建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

且与封建整体、社会等级制度和道德学说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说过一段话彳艮能反映儒家文化与古

代礼仪的关系。他说:“儒家很成功地使整个中国保持了优美的风度与完善的

礼节。……这种礼节并非仅限于上流社会,贫苦的人民也颇讲求。”古代礼仪

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因此现代礼仪教育不能单方面重视国际礼仪规则的

传授,更应基于我国国情,强调以儒家文化为基础来选择教育内容,这样,既

能充分利用儒家文化注重修身的精神,又能在连续传承的文化中获取礼仪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