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常见的动物》
2024年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教案
2024年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4章《常见的动物》。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类群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分类特征;详细内容涉及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以及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代表性动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认识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并能够识别常见的动物。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动物形态结构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物分类原则及各类群动物的特征。
难点:理解并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图片、模型、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常见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动物之间的相似与差异,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讲解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
3. 新课讲解:a. 无脊椎动物:以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为例,讲解其特征。
b. 脊椎动物:分别介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特征。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分析其特征,并确定其分类。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动物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动物分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动物分类a. 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b.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并举例说明。
2. 答案: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主要是体内有无脊椎。
例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动物分类的兴趣浓厚,但部分学生对某些动物类群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第4节 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动物种类,如猫、狗、鱼、鸟等。
2. 了解动物的习性、特征和生活环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图片,描述动物的特征,并尝试总结动物的分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动物的特征与生活环境相联系,并尝试诠释动物分类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类动物的图片和相关介绍,包括猫、狗、鱼、鸟、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2. 准备一些动物的实物或模型。
3. 准备一些与动物相关的趣味性问题,供教室讨论。
4. 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供课后作业和反思。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动物视频,猜一猜都是哪些动物?2. 老师出示部分动物的图片,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3. 引出课题:《常见的动物》4. 学生齐读课题(二)探究新知1. 常见动物的特征(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图片,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各种动物的特征。
要求:用“有的……也有的……”来描述。
(教师板书:头、身体、尾巴、腿)(2)小组活动:选取一种动物进行观察,了解其特征,并用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要求:A. 要认真观察动物,不能凭想象描述。
B. 可以根据记录表,完成统计工作。
(3)集体交流反馈,师生共同小结常见动物的特征。
常见动物的共同特征:体表覆盖毛皮,用肺呼吸,心脏和血液里有丰富的养料和氧气。
有的有足,有的无足;有的有脊椎骨,有的无脊椎骨;有的生活在水里,有的生活在陆地上。
它们能走、跑、跳、游、爬等。
通过描述、观察,学生学会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
并能简单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环境。
2. 常见动物的种类及特点(1)讨论常见动物的种类,老师小结出主要的几大类。
并简要介绍无脊椎动物的特点:生在身体内支持身体的骨架是外壳膜或变成的外骨骼,作用是珍爱和防止水分蒸发。
为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有脑、心脏、血管等。
(PPT出示并放大展示不同动物骨骼和内部器官图。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优质教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动物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4章“常见动物”。
具体内容包括对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主要特征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实例分析各类动物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
二、教学目标1. 解各类常见动物主要特征及其分类;2. 掌握动物分类基本方法,能够对动物进行正确分类;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物分类方法和各类动物主要特征;2. 教学重点: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特征及其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挂图、模型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动物名称,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各类动物分类依据,让学生解动物分类方法。
a. 哺乳动物:具有毛发、哺乳、胎生、体温恒定等特征;b. 鸟类:具有羽毛、前肢演变成翼、体温恒定、卵生等特征;c. 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吸、用鳍游泳等特征;d. 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以在水和陆地上生活、用肺吸等特征;e. 爬行类: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卵生、体温不恒定等特征。
3. 实践情景引入:发放各类动物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对动物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动物分类例题,让学生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动物分类:哺乳动物:毛发、哺乳、胎生、体温恒定鸟类:羽毛、翼、体温恒定、卵生鱼类:水中生活、鳃吸、鳍游泳两栖类:水陆生活、肺吸爬行类:鳞片、甲、卵生、体温不恒定七、作业设计a. 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b. 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填空;2. 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教学过程,思考哪些环节需要改进,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常见的动物》(共25张PPT)
青蛙的一生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大鲵
蟾蜍
蝾螈
牛蛙
疣螈
2、两栖类的特征
大约出现在3.5亿年前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生活在陆上或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
呼吸) 卵生,水中产卵、水中(体外)受精 体温不恒定(冬眠习性) 幼体有尾无四肢,成体有四肢无尾(变态发育
)
爬行类:
鳄鱼
壁虎
变色龙
巨蜥
眼镜蛇
龟
鸟类:
丹顶鹤
猫头鹰
企鹅
天鹅
鹦鹉
鸵鸟
1、鸟的身体结构中哪些是与飞行相适应的?
身体呈流线型,骨骼轻且较长,骨中 空,用肺呼吸,且气囊可协助呼吸, 无牙齿,无膀胱等。
河马
猪
哺乳类
豹 猩猩
斑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北极熊
金丝猴
蝙蝠
大熊猫
5、哺乳类的特征
(分布最广,最完善的高等动物)
大约出现在2亿年前 分布广泛 全身被毛,牙齿分化 用肺呼吸 胎生,用母乳哺育幼儿(提高存活率) 体温恒定
天使鱼
蝴蝶鱼
草鱼
我国四大淡水鱼
学科网
青 鱼
鲢 鱼
鳙鱼
1、鱼类的特征:
大约出现在4.5亿年前 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无四肢,用鳍游泳 身体表面湿润、有鳞片 卵生,水中产卵、水中(体外)受精 体温不恒定
鳃是鱼类呼吸的器官
鳍是鱼类游泳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 流的作用
低级
高级
水中
有鳍 无四肢 有鳞片
幼体:水中 成体:陆上
成体皮 肤湿润 有四肢
陆上
表皮干燥 有角质鳞片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4常见的动物优质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4 常见动物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常见动物》。
具体内容包括动物分类、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我们将重点学习第24节,通过对几种常见动物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观察,让学生解动物界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动物分类特征。
2. 使学生解各种动物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物分类特征、生活习性及适应环境能力。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动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如蜗牛、鱼、青蛙等)、显微镜。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蜗牛、鱼、青蛙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详细讲解动物分类、特征以及生活习性,让学生对常见动物有更深入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判断动物分类。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动物分类2. 常见动物特征及生活习性3. 动物适应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本节课所学三种动物,描述它们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谈谈你对动物适应环境理解。
2. 答案:(1)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有硬壳保护,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鱼:属于鱼类,有鳞片保护,生活在水中,用鳃吸。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用肺吸。
(2)动物通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改变,以适应不同生活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常见动物分类和特征有更深入解,但在讨论动物适应环境问题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动物,解它们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能力,以加深对动物界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1. 这些动物外形有哪些特点?2. 它们生活在什样环境中?3. 你认为这些特点如何帮助它们适应生活环境?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从外观和生活习性两个方面去观察和思考,为后续知识讲解打下基础。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上.3常见的动物
阅读课本66页,思考:
无
脊 1.身体由多个还是单个细胞构成?
椎 动
2.摄食、排泄分几个口?
物 分
3.身体是否是辐射对称?
类 4.体型是否长或薄?
的 根
5.体表有无贝壳?
据 6.身体、足是否分节?
无脊椎动物逐级分类?
身体多细胞
2
无脊椎动物 1
摄食和排泄 同一个开口
3
摄食和排泄 分两个开口
4
身体单细胞
1.无脊椎动物是指 A.低等动物 C.无脊椎骨的动物
( C) B.水生动物
D.节肢动物
2.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是___哺__乳____动物,最低等的 动物是____原__生____动物。
3.蜜蜂是益虫,属节肢动物,它的身体可分为哪几部 分?有几对足、几对翅?
蜜蜂是典型的节肢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有三对分节的足,两对翅。
1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蜻蜓点水”的 现象,蜻蜓点水实际上是指 ( A )
A.蜻蜓在水中产卵 B.蜻蜓在清洗身体 C.蜻蜓从水中取食 D.蜻蜓在喝水
16.棉蚜是棉的重要害虫,个体比芝麻还小,数量 又多。如果在每平方米棉田里放进3~5只七星瓢虫, 就能取得明显妒治蚜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里,七_星__瓢__虫___是益虫,棉__蚜______是害虫。 (2)“以虫治虫”对环境有什么好处?
(D )
A.草履虫是原生动物 B.蚊子是节肢动物
C.蜗牛是软体动物
D.老鼠是爬行动物
11.身体呈辐射对称的动物是指
(B )
A.扁形动物 B.腔肠动物
C.节肢动物 D.环节动物
12.下列有关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024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动物》教案10浙教版
2024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动物》教案10 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第七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三节《常见的动物》。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分类特征;掌握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研究动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动物的分类特征,掌握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能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研究动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动物分类的依据及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显微镜等。
学具:观察盒、镊子、放大镜、白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PPT,呈现各种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2. 讲解新课:(1)环节动物:以蚯蚓为例,讲解环节动物的特征,如身体分节、体表有刚毛等。
(2)节肢动物:以蝗虫为例,讲解节肢动物的特征,如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
(3)软体动物:以河蚌为例,讲解软体动物的特征,如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贝壳等。
3. 实践活动:分组观察实物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对动物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讲解与动物分类相关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动物分类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常见动物的分类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刚毛节肢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贝壳2. 动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七、作业设计(1)蚯蚓(2)蝗虫(3)河蚌(4)蝴蝶(5)鱼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动物分类的兴趣浓厚,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动物》教案7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动物》教案7 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科学上册第7章《常见的动物》,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第3节中的动物分类、特征及生活习性。
具体章节为:1. 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2.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别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活习性;3. 增强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培养环保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物分类及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及其具体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视频资料;2. 学具:笔记本、笔、动物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2. 讲解:分别介绍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特点,举例说明各类动物的特征。
a. 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b.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 实践:发放动物观察记录表,组织学生观察实物模型、挂图,填写记录表。
4. 例题讲解:讲解动物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动物分类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无脊椎动物a. 环节动物b. 软体动物c. 节肢动物2. 脊椎动物a. 鱼类b. 两栖类c. 爬行类d. 鸟类e. 哺乳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三种无脊椎动物和三种脊椎动物,并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b. 举例说明动物分类的依据。
2. 答案:a. 无脊椎动物:蚯蚓、蜗牛、蝴蝶;脊椎动物:鲫鱼、青蛙、家鸽。
b. 动物分类依据:形态结构、生活习性、遗传关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动物分类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具、学具的使用效果。
2. 拓展延伸:a. 邀请生物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分类的知识;b. 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类别的动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4.1 常见的动物(23张PPT)
人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灵长目
猫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蝗虫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直翅目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食肉目
猫科 猫属 猫
人科
人属 智人
蝗科
飞蝗属
东亚飞蝗
分类等级
界
门
人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猫
动物界
脊索动物们
蝗虫
动物界
节肢动物们
纲
目 科
哺乳纲
灵长目 人科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昆虫纲
可以根据它的体温分为 恒温
----------------------------------。
和 变温
。
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 谁对生物分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 对生物的科学分类是怎么分的? 林耐(1707~1778)是瑞典的分类学家、博 物学家。对生物分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坚持使用和推广了“双名制”,即对一物 种的命名都包括该物种的属名和种名。
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C ) A.界 B.门 C.种 D.纲 2、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B ) A、水生还是陆生 B、有无脊椎骨 C、有无翅膀 D、体型大小 3. 分类单位的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 和种类数量之间的关系是--------------------( A ) A.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多 B.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少 C.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少 D.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多
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3.分类的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 多 ,但是种类 却越 少 ;分类的等级越高,共同特征越 少 , 但种类却越 多 。 4.动物的分类 (1)脊椎动物: 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 组成的动物。 (2)无脊椎动物:
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动物》教案10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动物》教案10 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十章《常见的动物》。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解各类常见的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探讨各种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常见动物的分类、特征及生活习性。
2. 学会观察和分析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见动物的分类、特征及生活习性。
难点: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类动物适应环境的具体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各类动物的图片和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常见动物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教师结合PPT,讲解各类动物的分类、特征及生活习性,让学生对常见动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环境中的动物,探讨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4. 例题讲解:针对各类动物的特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例题相似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常见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鸟类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2. 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等鸟类:羽毛、翅膀、喙等昆虫: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外骨骼等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等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等3. 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5种哺乳动物,并说明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简述鸟类与昆虫的主要区别。
(3)分析一种动物是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的。
2. 答案:(1)哺乳动物如猫、狗、老鼠、猴子、熊猫等,特征包括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等,生活习性各异。
(2)鸟类与昆虫的主要区别在于:鸟类有羽毛、翅膀、喙等特征;昆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外骨骼等。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教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4章“常见的动物”。
教学内容包括:1. 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主要特征;2. 认识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特点;3. 学习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常见动物的分类及特征;2. 能够运用动物分类知识,正确区分不同种类的动物;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物分类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重点: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特点及其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2. 学具:笔记本、笔、动物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2)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动物?它们可以分为哪些类别?”2. 基本概念学习(1)讲解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定义及主要特征;(2)通过实物模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类动物的特点。
3. 实践活动(1)分发动物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动物分类;(2)各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说明分类依据;4.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5. 随堂练习(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各类动物的特点;(2)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探究。
六、板书设计1. 常见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2. 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哺乳胎生,有毛发;鸟类:体温恒定,羽毛,会飞;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生活在陆地;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皮肤干燥,卵生;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五种你熟悉的动物,并说明它们属于哪一类动物;(2)简述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特点。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上.1常见的动物(课件)
纲 哺乳纲 哺乳纲 哺乳纲 昆虫纲
目 灵长目 灵长目 食肉目 直翅目
科
人科
人科
猫科
蝗科
属
人属 黑猩猩属 猫属
飞蝗属
种
智人 倭黑猩猩 波斯猫 东亚飞蝗
1.如1.果与人国类家似新点药最研多究的是中_倭心__黑研__猩_究_猩_出_,一两种者属新于药同,科_要__知,不道同它_属_的_; 药效与、人亲毒缘副关作系用最等远,的需是先_蝗_在_虫_实__;验动物上进行实验。就研
生物分类往往要用到亚门、亚纲等分类单位, 则应将它们放在以下的哪一位置?
亚亚 门纲
思考:在分类等级
里,
各等级所包含的生物:
➢ 种类数目怎么变?
➢ 生物间的类似程度怎么变?
➢ 亲缘关系怎么变?
大等级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猫属
动物 类似 亲缘 种类 程度 关系
变变 变 少多近
同比小种如等生:级短物所毛的有猫亲的种缘马关,系无最论近什,么共颜亲同色特缘,征都关也属系最于最多同近。一的个是物?种。
由于猫和虎都属于猫科动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 级小,具有的共同特征多,与虎的亲缘关系近,其 它三种动物与虎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大,具有的共 同特征少,与虎的亲缘关系远,猫可以继承虎大王 的遗产。此判决为终审判决。
2023年10月12日
小结:
1、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类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 不同的等级。 2、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是否有脊柱
是否会飞 (有羽毛) 是否水生
亲缘关系远近
大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猫属 小 短毛猫种
科学上对生物分类有了统一的规定 ,即用7个等级将生物逐级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你的仔细观察,会对它们进行
分类吗?
分为两类
鸡
蚕
鲤鱼
蝙蝠
科学上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 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他 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 、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7个等级
阅读课本57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林耐
1.生物分类的7个等级分别是什么?
科“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
属
................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 ...
种
...
?
生物分类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马
我们都有脊索
哺乳纲
现在我们都有 脊索,而且都 是胎生哺乳
奇蹄目
现在我们都有 脊索,是胎生 哺乳,而且脚 趾个数为奇数
马科
马属
仔细观察它们的骨骼,有 什么明显的相同之处?
脊柱
脊椎骨
脊柱
脊柱由脊椎骨组成
脊椎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脊柱
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
动 物
无脊椎动物-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
地球上大约有4.7万 种脊椎动物,而无脊 椎动物则有120万种,因此 大自然中大部分的动物是 无脊椎动物。
不同的无脊椎动物具 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动物
有脊椎骨
无脊椎骨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1,.分对类事就物是进把行—分某—类些——后特—,征——它相—们似——之的间事的物—归——类—关到—系—一就起会的变科得学更方加法清 晰。
2.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各种各样的鱼,现在小东给下列鱼
分类时把“带鱼,黄鱼,鲨鱼”分为一类,把“青鱼,草鱼,
鲤鱼”分为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B( )
界、门、纲、目、科、属、种
降低
2.分类的最小单位是什么?最大单位是什么?
种
界
生物
一个界 界
动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门 软体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纲一 “目个”“。界鱼。”纲。含。有两。若栖干纲个“哺门乳”,纲一爬个行“门纲”..含...有若干个
目
食肉目 食虫目 灵长目.....
斑马 驴
犀牛
狗
蜂鸟 草履虫
我没有脊索, 所以不能进 脊索动物门
我不是胎生哺乳, 所以不能进哺乳 纲
我的脚趾个数不是 奇数,所以不能进奇 蹄目
我的足是三趾,而不 是单趾,所以不能进马科
1. 随着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来越___ 2. 随着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生物的种类越来越_____ 3. 随着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来越____
生物 能不能摄取食物
动物 有无脊椎
植物 (萝卜,白菜)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鲫鱼,羊) (蜘蛛,海星)
根据生物的特征
请你根据例题的方法将
逐级分类
芹菜,蜗牛,蛙,扬子鳄,杏树,蜈蚣进行分类
A 身上是否有鳞片
B 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
C 是食草类还是食肉类
D 是否人工养殖
3.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最重要的是确定分类依据,请用不 同的方法分类猫头鹰,蝙蝠,啄木鸟,鱼,鲨鱼,海豚。
水生还是陆生,有无羽毛,体表有无鳞片,能否飞行,有 无脊椎
5.对生物的分类方法很多,但都以其相同特征为依据,例如 对鲫鱼,蜘蛛,羊,萝卜,海星,白菜可按下列方法分类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常见的动物》
2020/9/22
超市里的商品是如何让摆放的?
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分类?
既然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 泛,那我们分类的意义是什么呢?
分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条理,更容 易认识、研究、发现事物等等
根据生活经验,什么是分类?
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到一起 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