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
清明节综合实践教学方案(2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扫墓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意义。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清明节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特制定本综合实践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关爱亲人、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祭祀。
三、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历史渊源2. 清明节的习俗与活动3.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4. 清明节与爱国主义教育5. 绿色祭祀的实践与倡导四、教学时间1. 理论学习:2课时2. 实践活动:2课时3. 总结反思:1课时五、教学对象初中、高中学生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布置实践场地。
2. 学生准备:了解清明节相关知识,准备祭祀用品。
七、教学过程(一)理论学习(2课时)1. 教师讲解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习俗与活动,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传统。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清明节的了解和感悟。
3. 教师总结,强调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二)实践活动(2课时)1. 扫墓活动: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墓地等地进行扫墓,向先烈们致敬。
2. 踏青活动:组织学生到公园、郊外等地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欣赏自然风光。
3. 环保祭祀活动:倡导学生使用鲜花、纸花等环保祭祀用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总结反思(1课时)1. 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总结自己在清明节期间的收获。
2.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指出不足之处。
3. 教师总结,强调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环保意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清明节的历史文化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环保意识等。
3.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
九、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一起开展清明节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进一步了解清明节的丰富内涵。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章节一:清明节的起源与习俗教学目标:1. 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清明节期间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介绍清明节起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纪念祖先和扫墓的节日。
2. 清明节习俗:讲解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3. 清明节传统活动:介绍清明节期间的传统活动,如制作清明团、品尝青团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长辈了解清明节的起源。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清明节习俗和传统活动。
3.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讲解清明节期间的习俗和传统活动,并进行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
章节二:清明节的文化意义教学目标:1. 理解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文化意义:讲解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如尊老敬老、缅怀先人等。
2. 清明节的价值:探讨清明节对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价值,如传承文化、弘扬传统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长辈了解清明节的文化意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清明节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3.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讲解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并进行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
章节三:清明节的现代意义教学目标:1. 理解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讲解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如缅怀先人、传承文化等。
2. 清明节的文化传承:探讨如何将清明节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长辈了解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3.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讲解清明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并进行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
章节四:清明节的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掌握清明节的实践活动和技巧。
清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清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清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1篇)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活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
那么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为进一步落实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国情教育,通过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传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踏着烈士的足迹砥砺前行,经学校行政会商议,开展清明节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缅怀先烈追梦前行二、活动内容(一)网上祭英烈1、参加人员:全校学生2、责任人:3、活动时间:活动规定时间内完成(二)清明节节日小报1、参加人员:全校学生2、责任人:3、活动时间:3月——4月(三)清明节扫墓1、参加人员:六年级每班3人,七年级每班2人2、活动地点:西来烈士陵园3、活动时间:2020年4月2日13:20——16:004、具体工作内容及负责人(1)各参与活动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缅怀先烈的纸花,共计60朵,所需用纸在油印部领取(责任人:吴私(2)车辆联系,责任人:(3)联系民政局讲解员,责任人:(4)花圈购买,责任人:(5)安全教育、学生管理,责任人:(6)活动过程记录及信息报送,责任人:5、祭扫活动程序1、唱国歌2、学生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
3、默哀4、爱国主义教育5、扫墓、敬献白花6、参观成都战役纪念馆。
清明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一、活动时间:4月5日二、活动地点:xx英雄山济南野生动物园三、活动主题:缅怀先烈热爱祖国四、活动要求:1、班级自制花环一个(大小自定)2、每位同学写“观后感”或“游记”3、学生自带文具,书面记录活动内容五、活动程序:1、6:00集合,6:10到齐园门口,各班级按照所列车号顺序上车,6:30出发。
2、英雄山烈士陵园扫墓,预计9:00到达济南,刘家喜主持仪式(内容:各班迅速组织队伍,向烈士敬献花圈、全体默哀一分钟、学校领导致辞约3分钟,学生代表讲话。
清明节综合实践教案设计9篇
清明节综合实践教案设计9篇清明节综合实践教案设计篇1一、班会背景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清明节既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清明孕育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人们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更是把对死者的尊敬和对生的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心祭重于形祭,一束鲜花,一炷香,一本相册,几句追思留言,也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记取祖先的辛苦,缅怀前辈的功德,是传统美德。
清明节即将来临,借此时机,加强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班会目标1、通过班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通讲故事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通过活动能认清自己的不足,学会好好学习、热爱生活、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三、活动准备(一)班主任准备1、选出主持人2、搜集与清明节有关的资料3、选择一些烈士的光荣事迹以及解放战争的录像片断(二)学生准备1、搜集与清明节有关的资料2、选择一些烈士的光荣事迹3、布置黑板报四、班会过程:主持人(男):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主持人(女):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男: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
女:而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
男:为了改变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与奋斗中含恨而去。
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烈士们的鲜血才点亮了中国的天。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女:以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现实来告慰英魂。
合:先烈们,你们安息吧!男:松涛阵阵,那仿佛是先烈们发出了欣慰的微笑。
先烈们,如果你们在天有灵,就请你们看一看你们的鲜血浇灌出的美丽的鲜花吧!女: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
清明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 学习有关清明节的历史故事和诗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和整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
- 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清明节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 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 革命先烈的故事。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图片、诗词等教学素材。
-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游戏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猜谜语”游戏,谜底为“清明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明节是哪一天吗?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呢?”引导学生思考。
二、新课讲授1. 讲解清明节的由来:- 教师通过PPT展示清明节的历史背景,讲解清明节的由来。
- 学生通过听讲,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发展。
2. 介绍清明节的习俗:- 教师介绍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直观地了解这些习俗。
3. 学习有关清明节的诗词:-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有关清明节的诗词,如《清明》、《寒食》等。
- 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对清明节的描绘。
三、小组活动1. 资料收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包括历史故事、诗词、习俗等。
2. 整理资料: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手抄报或PPT。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所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清明节的了解。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扫墓,感受清明节的氛围。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提问: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展示小组成果:学生展示小组收集到的资料,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角色扮演1. 准备角色: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个与清明节相关的角色,如诗人、先烈等。
清明节教学设计实践(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扫墓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活动来纪念先人,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节日,我们设计了以下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 掌握清明节相关的诗词、谚语等文化知识。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学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明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清明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场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清明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们在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呢?(二)新课讲授1. 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 讲解清明节的起源,如纪念介子推、寒食节演变等。
- 介绍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荡秋千、吃青团等。
2.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讲解清明节相关的诗词、谚语等,如杜牧的《清明》、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等。
- 分析清明节所蕴含的孝道、生命、自然等文化内涵。
3. 清明节的意义- 讲解清明节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意义,如缅怀先人、传承文化、促进家庭和睦等。
(三)实践活动1. 制作清明手抄报- 学生分组,每组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包括图片、诗词、谚语等。
- 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制作一份清明手抄报,内容包括清明节的起源、习俗、诗词等。
2. 清明节诗词朗诵- 学生选择一首与清明节相关的诗词,进行朗诵。
- 教师评选出朗诵最优秀的作品,并给予奖励。
3. 清明节知识竞赛-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清明节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
- 竞赛结束后,评选出获奖者,并颁发奖品。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收获,强调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清明节实践活动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
它起源于对祖先的缅怀和敬仰,同时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清明节这一特殊的日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掌握清明节的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2课时五、活动地点学校教室、社区、图书馆六、活动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课堂学习与讨论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清明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 提问:同学们知道清明节吗?它有什么特别的习俗?2. 知识讲解- 教师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传说、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和意义。
-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清明节的诗词、谚语等,加深学生对节日文化的理解。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为什么我们要过清明节?- 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清明节文化?4. 分享与总结-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二课时:实践活动1. 社区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内的墓地,了解当地居民的祭祀习俗。
- 学生可以带上自己制作的小花或卡片,献给逝去的亲人。
2. 踏青活动- 带领学生去公园或郊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
- 学生可以收集春天的植物、昆虫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3. 图书馆调研- 带领学生去图书馆查阅有关清明节的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节日的历史和文化。
4. 创作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一幅画或一篇作文。
七、活动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参与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对活动的兴趣、参与程度、收获等。
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等,进行评价。
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及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3.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清明节的由来2.清明节的习俗3.清明节的文化内涵4.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
2.学生分享所了解的清明节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二)清明节习俗探究1.教师分组安排学生,每组探究一个清明节习俗。
2.各组分别介绍所探究的习俗,包括习俗的起源、发展、意义等。
(三)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1.清明节手抄报制作(1)教师发放清明节手抄报模板,引导学生设计版面。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手抄报制作。
(3)教师组织展示、评价学生手抄报。
2.清明节诗词朗诵(1)教师挑选清明节诗词,引导学生了解诗词背景。
(2)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诗词朗诵排练。
(3)教师组织展示、评价学生诗词朗诵。
3.清明节祭扫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或公墓。
(2)学生了解烈士事迹,表达对烈士的敬意。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祭扫活动,寄托哀思。
2.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体验。
3.教师强调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教育学生传承民族精神。
四、作业2.学生收集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故事,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通过作业的布置,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清明节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难点补充:1.清明节的由来和文化内涵的理解2.清明节习俗的实际操作与体验3.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明节吗?它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清明节教学设计综合实践(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不仅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自然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到来。
通过清明节这一主题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增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 知道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及农事活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 教师准备:- 搜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制作课件。
- 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 收集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故事等资料。
-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1. 主题活动一: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 活动形式:课堂讲解、小组讨论- 活动内容:- 教师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
- 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故事等。
- 小组讨论清明节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2. 主题活动二:清明时节话农事- 活动形式:实地考察、调查报告-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了解清明时节的农事活动。
-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 教师点评学生的调查报告,分享农事活动的知识。
3. 主题活动三:清明节的诗词朗诵- 活动形式:诗词朗诵、创作比赛- 活动内容:- 学生分组进行诗词朗诵,展示对清明节的感悟。
- 组织诗词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对清明节的情感。
4. 主题活动四:清明扫墓活动- 活动形式:实地扫墓、缅怀先烈-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或墓地,进行扫墓活动。
- 学生代表发言,缅怀先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1. 活动反思:-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活动过程,总结活动成果。
- 学生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清明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正是踏青寻春的好时节。
清明节不仅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设计了一堂以“清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祖先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2. 清明节的历史意义3.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4. 清明节实践活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教师播放清明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清明节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环节1. 教师详细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结合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如祭祖、扫墓、踏青等。
(三)实践活动环节1. 扫墓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烈士陵园或墓地,了解烈士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 学生分组进行扫墓活动,清理墓地,向烈士献花、鞠躬,表达对先烈的敬意。
2. 踏青活动:- 带领学生到公园、郊外等地踏青,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色,感受春天的气息。
-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如植树、放风筝等,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手工制作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清明节特色手工艺品,如青团、风筝等,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四)总结环节1. 学生分享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2.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清明节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等。
2. 评价学生的作品,如手工艺品的制作水平、扫墓活动的态度等。
3. 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了解学生对清明节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清明节》综合实践课教案
《清明节》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综合实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历史、传统俗及文化内涵。
2. 学生能够掌握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故事等文学知识。
3. 学生能够运用调查、访问等方法,搜集有关清明的资料。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方式,亲身感受清明节的风俗惯。
3. 学生通过创作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对清明的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学会尊敬祖先,弘扬传统文化。
3. 学生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清明节的起源、历史、传统俗及文化内涵。
2. 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故事等文学知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 如何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如诗词、故事、图片等。
2. 学生提前了解清明节的相关知识,搜集资料。
第一课时:清明节的起源与历史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方式,如提问、讲述与清明节有关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清明节的兴趣。
2. 自主研究(15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与历史。
3. 课堂讨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了解的清明节的历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4.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清明节的起源与历史。
第二课时:清明节的传统俗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俗。
2. 课堂讨论(15分钟)学生分享了解到的清明节传统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实地考察(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当地的墓地、公园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清明节的风俗惯。
4.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清明节的传统俗。
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祭祖活动之一。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自治组织在学生会指导下,设计了一套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自信。
一、教学目标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历史和文化,并体验清明节的传统风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意识。
二、教学步骤1.了解清明节的历史和文化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故事讲述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学生听完教师的讲解后,可以分组进行讨论,集体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分享文化差异和共同点,理解传统节日的价值。
2.参访祭扫在清明节当天,学生在导师老师的带领下,参观陵园,祭扫先烈,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缅怀前辈的英名。
学生们可以一起朗读先烈事迹、传承优秀革命传统,感受祖先的智慧、品格,深刻感受中国人对子孙后代的厚爱。
3.体验传统风俗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清明节的各种活动。
学生可以一起包传统风味糯米饭,感受中式美食文化。
同时,也可以现场展开“跑山”、“赛龟”、放风筝等传统民俗活动,了解民间文化,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4.制作“清明”主题手工在课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手工制作“清明”主题纸质礼品,感受制作的喜悦和成就感,共享一起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成果通过这次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了先人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体验中华民族的饮食和民俗文化。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审美情趣。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丰富个人的生活,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巩固爱国主义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清明节(2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2. 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2. 如何将实践活动与知识目标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清明节相关资料、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2.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制作手抄报的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清明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节日?你们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起源于周代的寒食节,后来逐渐演变为清明节。
2. 教师介绍清明节的习俗:扫墓、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
3. 教师展示清明节的相关资料,如诗词、故事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如诗词、故事、图片等。
2. 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手抄报,展示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清明节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手抄报,交流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二、实践活动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抄报,分享学习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清明节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清明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清明节有哪些重要的文化意义?2.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清明节习俗体验”活动,如踏青、放风筝等。
清明节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背景及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祭祖、扫墓、缅怀先烈的重要日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特制定清明节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二、实践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4.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三、实践内容1. 清明节文化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清明节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风俗习惯等,让学生对清明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2. 祭扫烈士陵园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 扫墓活动组织学生到烈士墓前或祖先墓前进行扫墓活动,学习祭祀仪式,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 清明节诗词朗诵比赛举办清明节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经典诗词,感受清明节的文化氛围。
5. 清明节手抄报比赛组织学生制作清明节主题手抄报,展示学生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悟。
6. 清明节主题绘画比赛举办清明节主题绘画比赛,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悟。
7. 清明节摄影比赛组织学生拍摄清明节主题照片,记录实践活动中的精彩瞬间。
四、实践步骤1. 准备阶段(1)成立清明节综合实践小组,明确分工,制定详细计划。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准备相关资料。
(3)联系烈士陵园,安排参观扫墓活动。
(4)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各项比赛。
2. 实施阶段(1)清明节文化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相关知识。
(2)祭扫烈士陵园: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
(3)扫墓活动:组织学生到烈士墓前或祖先墓前进行扫墓活动。
(4)清明节诗词朗诵比赛:举办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才华。
(5)清明节手抄报比赛:组织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对清明节的理解。
(6)清明节主题绘画比赛:举办比赛,让学生用绘画表达对清明节的理解。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传统节日《清明节》
传统节日活动---清明节一.确定主题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有着很独特的民族精神文化。
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对清明节做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归纳。
二.活动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加深对家乡清明节习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活动的交流、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法、小组合作法、展示法、调查法。
四、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引出主题古诗《清明》(杜牧)导入本节课主题“清明节”。
师: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清明节吧!二.小组合作,确定主题1.提出问题:同学们,对于清明节,你最想研究的是什么呢?2.分小组讨论,组长负责把组员想知道的问题写下来。
小提示:先整理:筛选很真实、感兴趣、有意义,可操作的好问题,修改或剔除表述不清、没有研究价值、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合并相同问题。
后归类:将有效问题标上序号,将同一个研究方向的归为一类。
3.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
4.学生提出研究问题,最后归类整理:清明节的由来和传说有哪些?清明节的诗词歌赋有哪些?清明节的饮食习俗有哪些?清明节的祭扫习俗有哪些?清明节的活动有哪些?5.建立5个学习活动小组,选出组长,合作选择研究内容。
第一组:清明节的由来和传说第二组:清明节的诗词歌赋第三组:清明节的饮食习俗第四组:清明节的祭扫习俗第五组:清明节的活动三.制定活动方案1.注意事项(1)所制定的计划、时间、内容安排一定是合理,切实可行。
(2)小组分工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来分配任务,达到分工合作的目的。
(3)小组计划应多征求别人的建议,不断修改完善。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第一章:清明节的起源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使学生认识到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和传统习俗。
1.2 教学内容清明节的起源: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
清明节的意义:缅怀先人、祭祀祖先、传承文化。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清明节的起源。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和传统习俗。
第二章:清明节的习俗与活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各种习俗和活动。
使学生能够参与并体验清明节的传统活动。
2.2 教学内容清明节的习俗:扫墓、踏青、放风筝、插柳等。
清明节的活动:祭祖、缅怀先烈、亲子活动等。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清明节习俗和活动。
引导学生参与模拟扫墓、放风筝等活动,体验清明节的传统氛围。
第三章:清明节的饮食文化让学生了解清明节期间的饮食习俗。
使学生能够制作并品尝清明节的传统美食。
3.2 教学内容清明节期间的饮食习俗:寒食饼、青团、艾粑粑等。
清明节的传统美食:清明粿、踏青饼等。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清明节饮食习俗。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清明节的传统美食,如清明粿、踏青饼等,并品尝自己的作品。
第四章:清明节的文学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清明节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使学生能够创作与清明节相关的文学作品。
4.2 教学内容清明节在古代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清明节相关的文学创作:诗词、散文、故事等。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清明节相关的文学作品,了解清明节在文学中的表现。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引导学生进行清明节主题的文学创作,如诗词、散文、故事等,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五章:清明节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清明节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参与清明节的社会实践,传承传统文化。
5.2 教学内容清明节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扫墓、缅怀先烈、志愿服务等。
清明节的社会实践意义:传承文化、培养社会责任感。
清明节的社会活动教案(16篇)
清明节的社会活动教案(16篇)清明节的社会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的: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风俗,乐于参加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敬重长辈等。
3、仰慕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
4、简洁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参加节日嬉戏。
活动预备: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加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小伴侣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2、老师讲解并描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老师边讲解并描述,让幼儿了解烈士的先进荣耀事迹。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老师讲解并描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久记住、永久怀念这些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很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风俗?运动风俗:春游、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风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看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奇怪心及制作爱好。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现自己的作品,并用完好的语言讲解并描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竞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伴侣观赏并与伴侣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综合实践清明节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清明节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清明节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综合实践清明节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清明节教学设计1教案前言:清明节的风俗很多,一般的人们会放风筝、插柳等,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清明节荡秋千,荡秋千大家都知道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学会荡秋千,并认识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让清明节的意义更深入孩子的内心。
教案目标: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教案准备: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教案过程: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
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
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
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总结: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
最早称之为“千秋”。
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
综合实践清明节教学设计2一、设计思路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
清明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
- 理解清明节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 掌握清明节相关的诗词、谚语和故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与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2.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与祭祀、感恩、生命等主题的关系。
- 清明节与诗词、谚语、故事等文学艺术形式的关系。
3. 清明节实践活动:- 扫墓祭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踏青赏花、放风筝等户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清明节主题的手工制作、绘画、摄影等艺术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以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故事或谚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 通过多媒体展示清明节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节日的氛围。
2. 知识讲解:- 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节日的意义。
- 结合历史典故和诗词作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实践活动:- 扫墓祭祖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墓地,了解扫墓的流程和意义。
- 设计扫墓仪式,让学生亲自体验祭祖的过程。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 踏青赏花活动:- 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春天的景色,感受生命的活力。
-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如拔河、接力等,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 艺术创作活动:- 以清明节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绘画、摄影等艺术创作。
- 举办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
4. 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收获和感悟。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2. 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3. 实践活动中所需技能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
2. 难点:实践活动中所需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和活动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清明节的历史起源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清明节的文化氛围。
3.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清明节传统活动进行实践。
b.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风筝、绘制清明节主题的画作等。
c.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4. 展示与交流: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实践活动,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过一个清明节,并记录下家人的感受和故事。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清明节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的文化专家或老人来校讲解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2. 组织学生参观烈士纪念馆,了解清明节祭奠英烈的传统。
3. 开展清明节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感受清明节的文化氛围。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
2. 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话风俗》
一、确定主题
清明是一年里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节日,当地有不少清明节的风俗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我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传统文化习俗今日在学生心目中已渐渐开始模糊。
这次我们选取了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作为研究对象,对家乡的清明做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归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加深对家乡清明节习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风俗习惯。
2.在探究过程中,增长见识,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
神。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法,小组合作法,展示法,调查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选题分组
(一)谈话引出研究课题
同学们,清明节快到了,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你喜欢在清明节里做什么?那么当地人过清明节又有哪些习俗呢?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走进清明共同研究清明习俗吧。
板书课题:清明时节话风俗。
(二)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内容
1.学生提出研究问题
当地人过清明有哪些习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1)祭扫
(2)饮食
(3)活动
2.成立3个学习活动小组,选出组长,合作选择研究内容
第一组:清明节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
第二组:清明节祭扫习俗调查小组
第三组:清明节活动调查小组
(三)确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1.回顾制定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活动时间由今天起两周的时间,先请同学起来说一下制定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所制定的计划、时间、内容安排一定是合理,切实可行。
(2)小组分工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来分配任务,达到分工合作的目的。
(3)小组计划应多征求别人的建议,不断修改完善。
2.学生开始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调查表格和访问记录表。
组员分工,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以饮食习俗调查小组为例:
调查表
访问记录表
1.您知道清明节的食品有哪些?
2.您知道当地过清明的饮食方面的习俗吗?
3.各小组汇报活动计划(师生共同点评)
4.教师小结
5.学生修改完善计划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照计划开展活动,相信咱们同学的调查访问活动会圆满完成,二周后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进行成果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活动成果汇报与延伸
教学过程
(一)总结上节课任务
1.整理沟通个人调查访问,小组内沟通。
2.小组整理要求:分析调查访问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
3.小组整理调查访问结果,完成探究记录表。
(二)小组汇报,师生评价。
1.饮食习俗调查小组汇报
a.将调查好的资料图片制成手抄报,把收集到的清明节的食品展示出来。
(供大家品尝)
b.一名学生扮演导游介紹家乡清明节饮食习俗。
小组评价,引导学生评价学生的研究过程。
2.清明节祭扫习俗调查小组汇报
a..教同学们做小白花寄哀思
b.《文明祭扫》小品
小组评价,引导学生从研究成果来评价。
3.清明节活动习俗调查小组
组长总结介绍(现场知识问答比赛)
师评:同学们能从不同方面来评价,真了不起。
(三)总结收获
汇报结束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收获?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谈:
探究手段探究成果探究体会
(四)拓展延伸
请父母参与提出意见,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