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外科手术联合局部放疗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中的应用
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例
隆突性皮肤纤 维 肉瘤对 放射 治疗 敏感 , 术后 辅 以局 部 放疗可降低 复发率 。该 患者术 后辅 以放疗 1个疗 程 。随访 1 0个月 , 腹壁无不适和复发 , 但长期效果仍需继续观察 。
( 文图见光盘) 本
电子浅放射治 疗 1 疗程 。随访 l 月余 无复 发 ; 个 0个 腹部 无
0 8年 5月 第 2卷 第 1 Ci JH raA nnl l ̄ (l tnc e i )Ma 0 8 V 1 N . o 期 h e i Mo ̄a Wa n n l Ee r i V ro . v 0 . 0 2. o1 co s n 2
三、 天赋 与勤奋 的 融合 可 以这 样 肯定 , 一个 优 秀 外科 医 生 的成 功 取 决 于他 的天赋 和 勤奋 。所 谓天赋 就是 说 他对 外科 事业 有较 强 的反应 、 较深 的理 解 和 较 好 的实 践 能 力 。但 这个 天赋 如果 不 通过 刻苦 的学 习锻 炼 、 勤 奋 钻 研 不 实践 , 有 限的天赋 也就 很难获 得 发挥 和 成就 , 以 则 所
一
期修复扩大切除 带来 的腹壁 缺损 , 国内报道很 由于 术 前 已做 皮 瓣 修 复 的各 项 准 备 , 在
行瘤体切除时 , 可以在切 除面积和深度上无需顾 虑继发创伤 修复 的困难 , 充分保证扩 大切 除的彻底性 , 结合补 片的植入 ,
.
病例报告 .
腹 壁 隆突性皮 肤 纤维 肉瘤 一 例
樊友本 常绪 生 郭 顺利 王 维 伍波 郑起 杨 松林 郑江红
以手 术 切 除 为 主 。 术 后 较 易 复 发 ,但 极 少 出 现 区 域 性 淋 巴
患者男 , 1 6岁。1 时曾接受 腹壁肿 块切 除术 , 后病 2岁 术 理结果不详 。1 个月前在外 院行腹壁肿块切除术。病 理示 : 隆
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5例的治疗和预后分析
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5例的治疗和预后分析目的:探讨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治疗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2001年1月-2008年12月治疗的25例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资料。
所有病例均先行手术,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确定切除范围,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结果:25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
术后随访5年,痊愈21例,复发4例。
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手术扩大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放疗为辅助治疗方法。
标签: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手术扩大切除治疗;放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起源于真皮层的间质源性肿瘤。
早期生长缓慢,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容易误诊为血管瘤、脂肪瘤、瘢痕疙瘩等,术后容易复发,多次复发容易出现转移,导致患者死亡。
现就笔者科室收治的并在治疗后得到回访的部分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资料回顾分析,并探讨手术扩大切除的方法及行放疗后的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笔者科室2001年1月-2008年12月治疗的25例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资料,其他部位发此病者未列入,所有病例均经本院病检及外院病理会诊证实诊断。
25例患者均为单发,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最大者52岁,最小者24岁,平均年龄38岁。
初次来院就诊者8例,在外院行1次手术者14例,行2次手术者2例,行3次手术者1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术前检查后择期手术治疗,术前常规拍患侧股骨正侧位片及行MRI检查确定大致病灶范围。
初诊患者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在外院手术后复发入住我院患者术前调其病理标本,经本院病理科会诊,确诊为DFSP后,所有病例均行病灶扩大切除术。
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及术中判断,在距病灶部位边缘3~5cm处作梭形切口,逐层进入,深度视肿瘤病灶浸润情况而定,尽可能避开直视下所见病灶区,采取“立体合围”方式进行彻底切除。
手术结合放疗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 src] Obet e To e au t h l ia fetv n s fs r ey i o bn t n wi a it ea y fr Ab ta t jci v v lae t eci c lefcie e so ug r n c m iai t rdoh rp o n o h
者 在 切 除 前 先 行 切 开 活 栓 证 实为 隆 突性 皮 肤 纤 维 肉 瘤 。 结 果 术后 随 访 2 1 ~ O年 ,2例 均 未 见 有 远 处 转 移 , 死 4 无 亡; 局部 复 发 率 A 组 为 4 5 , . 4 B组 为 3 .0 。结 论 广 泛 切 除 结合 术后 放 疗是 治 疗 隆 突性 皮肤 纤 维 肉瘤 理 想 的 5 0
治 疗 方 法 , 减 少肿 瘤 术后 的 复发 。 可
【 键 词 】 隆 突性 皮肤 纤 维 肉瘤 ; 切 开 活检 ; 广 泛切 除 ; 术 后放 疗 关
中图 分 类 号 : 3 . 6 ; 3 . 5 R7 0 2 2 R7 0 5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2 9 5 ( 0 9 0 — 4 60 1 7—4 5 20 ) 60 1-2
c le iin i o bi ton w ih a xcso n c m na i t po t pe a i e a ot e a y s n i e l r a m e m e h or t e t e t of s o r tv r di h r p i a d a te t nt t od f r a m n DFSP.
Clnia f iinc o he u g r c m bi d wih a o he a o d r a o i o a c m a pr u e an i c le fce y f t s r e y o ne t r dit r py n e m t fbr s r o ot b r s
左肩锁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报告
江 苏省沐 阳县人 民 医 院整形 外科 ( 沐 阳 2 2 3 6 0 0 )
患 者女性
3
,
8
岁。
因 左 肩锁 部 皮肤 肿块 8 年 迅 ,
速增大 2 月收人 我 院。 患者 8 年前左肩锁部皮肤被
铁器划伤后 出血 , 未予缝 合 , 后 伤 口 疤痕 愈合 , 平 时
无 不适感觉 。 2 个月前疤痕样组 织 突然增大 , 影 响
美 观 要 , 求 手 术切 除 。 查 体 :左 肩锁 隆突部皮 肤见 多
梭形 ,核染色深 ,分裂相稍多 ,呈 席纹状排列 。 未见
巨大 、泡沫样或充满含铁血 黄素的细胞 。 肿瘤组 织
边缘可见 正 常瘢痕组织 , 应 为瘢痕组 织 恶性病变 。
化 免疫 见 图 l 。
组
( ) ( ) :C D 。 +
S,
。。。 一
。
罔 l 见疤 痕 组 织 和纤 维 肉瘤 细胞
隆突性 皮 肤纤 维 肉瘤 为发 生 于 真皮纤 维 层 , 其特点是浸润性生 长 、 发展 速度缓慢 、具 有低度 恶 性 且 较 少 发 生 转 移 的 一 种 交 界性 软组 织 肉瘤 。 它可 发生 于任何年龄 , 以青壮年居 中 , 男性 多于 女性 , 全 身任何部位均 可 发生 , 以 躯干部多见 , 其 次 为头 面部 、 颈部 。 该患 者有 明确外伤史 , 伤 口 疤痕愈合 , 故本病与外伤后 疤痕有关 。 也 有作者 认 为与局 部接种卡介苗 、 创伤 , 甚 至 蚊虫 叮 咬有 关 , 也 有报 告 与慢性砷 中毒 、 黑棘皮病 以及 肠 病 性肢端皮炎有关 。 该病需注 意与表皮下结节性纤 维 增 生 、 恶 性 纤 维 组 织 细 胞 瘤 、 纤 维 肉瘤 、 恶 性 神 经 鞘瘤 、 色素型 DF SP 、 色素型 神经 纤 维瘤 、 恶性黑 色 素 瘤 等 相 鉴 别 。 免 疫 组 化 C D M 、 S 对 。。。 上 述 几 种 疾病 的病理 诊 断有一 定意义 。 由于体格检查 见类 似疤痕 , 肉眼难 以 区 别 , 根 据 术 中所 见 , 认 为不 能 排 除恶 变 的 , 应行局 部扩大切除术 , 最好术前作 活 检或术 中进行 快 速病理 检查 , 以 免切 除不 彻 底 而 需 二 次 手 术 。 手 术 切 缘 需 至 少 距 肿 瘤 3 c m 手 , 术切 除 已 较 为彻 底 , 无 需作预 防性 淋 巴 清扫 。 如 果 由于 不 够重 视 , 局 部切 除不 够 , 很 容易复发 , 复 发率高达 50%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与治疗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 形 美容 ・
・
论著・
隆突性皮肤纤维 肉瘤诊断与治疗
郝永红 , 宋慧锋 , 许 明火 , 高全文 , 陈保 国, 柴 家科
( 解放 军总 医院第 一 附属 医院烧伤 整形 科 北京 1 0 0 0 4 8 )
[ 摘要]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 肉瘤 ( D F S P ) 的诊 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2 8 例经病理证实不同部位隆突性 皮肤纤维 肉瘤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 回顾性分析。躯干部 1 6 例 ( 5 7 % ) ,四肢部 8 例 ( 2 8 . 5 % ) ,头颈部 4 例 ( 1 4 . 2 ) 。 5例行局 部切 除术 , 2 3 例扩 大切 除 术 + 植 皮 或皮 瓣转 移修 复 术 。1 6例在 术后行 放射 治 疗 , 平 均 照
t r e a t e d. Th e t u mO r O f 1 6 p a t i e n t s l o c a t e d a t t r u n k .8 a t t h e l i mb s a n d 4 a t t h e h e a d a n d n e c k . F i v e
率及 生存质 量 。
[ 关键 词] 隆突性皮肤 纤维 肉 瘤; 诊断; 扩大切除; 放疗
[ 中图 分类号] R 6 2 2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 章编号] 1 0 0 8 — 6 4 5 5 ( 2 O 1 3 ) 2 0 — 2 0 1 2 — 0 3 Di agn o s i s an d t r e at m en t wi t h t h e Der m at o i f br os ar c om a P r ot u ber a n s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断治疗与研究进展
Ke o d : em t boa o rtbrn ( F P ; eurn e Wieecs n yw rs D r a f rsr mapo ea s D S ) R c r c ; d xio o i c u e i
隆 突性皮肤纤 维 肉瘤是 发生 于真皮 的低度 恶性 肿瘤 , 病变 多为缓慢 、 结节 状生 长 。手 术 切除不 彻底 常复 发 , 见血行转移至肺 。因而重视并正确认识该 偶
率 为 8 1 % , 死 于肿 瘤转 移 。结论 隆 突性 皮肤 纤维 肉瘤是 皮肤低 度 恶性 肿瘤 , . 6 2例 复发 率较 高 , 次治 疗 首
时彻 底 切 除 为 关键 。 外 科 手 术 是 其 主 要 的 治 疗 方 法 。
关键词 : 泛切 除 ; 广 隆突性皮肤 纤 维 肉瘤 ; 复发
第3 4卷 7 4 21 3 0 0年第 1 0期
黑
龙
江
医
学
V0 . 4. .1 1 3 No 0 0C. 01 t2 0
HE ONG JANG ME C OU AL IL I DI ALJ RN
手术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七例
低 度恶 性 肿 瘤 , 床 较 为 少 见 。1 8 临 97年 以来 , 们 我
收 治 7例 巨大 隆 突性 皮 肤 纤 维 肉瘤 , 施 行 局 部 广 经
2 结
果
肿块术 后 病 理检 查 结 果 为 “ 突性 皮 肤 纤 维 肉 隆
2 ( )39—4 1 88 :9 0. 3 孟 庆 义 , 编 . 诊 医学 新 概 念 . 京 : 学 技 术 文 献 出 主 急 北 科 版 社 ,00 30. 20 .4
手 术 治 疗 隆 突 性 皮 肤 纤 维 肉瘤 七 例
黔南州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都匀 58 0 朱 臣昆 陈天 文 王德 秀 50 ) 0
中仔细 观察 即 可发 现 。从 本组 资料 中可 见本 病 发 病 部位 均在 躯体 软 组 织 , 期 为 表 面 正 常 的皮 肤 或 皮 初
下结 节 , 自觉 症 状不 明显 , 往往 不 被病 人 所 重视 。本
组 1 曾在外 院误诊 为 脂肪 瘤 , 例 曾施行 过 4次 手术 ,
维普资讯 u Me ia o r a , 0 2 V 1 2 No 9 uz o d c l un l 2 o , o . 6, . J
阿托 品 及 复能 剂 剂 量 个 体 化 使 用 , 宜过 早 减 量 或 不
停 药 , 机 械 通气 中仍需 维 持量 。 在
等 因 素 致 顶 端 皮 肤 破 溃 后 流 出 稀 薄 脓 血 , 秽 污 恶臭。
禁食 , 前 3 术 0分 钟肌 注 阿托 品 0 5 g 鲁 米钠 0 1。 .m , .g 在距 肿 物 边缘 3 c ~4m处 作 环形 切 1 行 局 部广 泛 整 : 3,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的靶向治疗进展
边 界 。组织 学特 征 由单 一 车辐状 排列 的相 同梭 形细
胞 组成 , 这些 细胞 浓 染 , 征 性 的蜂 窝 状模 式 , 特 浸润 至皮 下组织 。免疫组 化 上 , 常表 达 为 C 3 D 4阳性 。 DS F P具有较 高 的 局 部 复 发 率 ( 3 ~6 % ) 局 部 1% 0 , 或远 处转 移 率 低 于 5 L 。 D S % 3 F P病 灶 区域 内 的 高 J 级别 纤 维 肉 瘤—— 纤 维 肉瘤 样 D S ( rsro — F P boacma
复杂 的基 因谱 , 为 染 色 体 易 位 t 1 ;2 ,(7; 1例 (7 2 ) t 1 2 ) 9 %D S 2 在 5 F P中存 在 。这 例 患 者 经伊 马 替 尼 治 疗 后 获得 P 但 7个 月后 出现疾 病进 展 。另外 1例 R, 没有 染 色 体 易 位 , 伊 马 替 尼 无 效 。Me r u 对 At r指 h 出 , 例 没 有 染 色 体 易 位 的患 者 可 能 不 是 真 正 的 这 D S , 以对 伊 马替尼 治疗 无 效 。他 们 的研 究 数 据 FP所 显示 , 具有 染色 体 易位 的患 者 应 用 伊 马替 尼 治 疗 有 效 , 在其 他分 子异 常 的 D S 但 FP患 者 中 , 马替 尼 治 伊
P G —B同二 聚体 , 生功 能 性血 小 板 衍 生性 生 长 D FB 产 因子 , 合 到并 激活 肿 瘤 细 胞 中血 小 板衍 生 性 生 长 结
4 DS F P与伊 马替 尼
小病 例数 的早 期病 例报 道提 示伊 马替 尼在 转移 性 或 局 部 进 展 D S 患 者 中 有 一 定 疗 效 。 FP Me r u 等 在研 究 中发现 , D S At r h 在 FP患者 中 P G D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34例临床病理分析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34例临床病理分析徐俊涛;周慧;刘劲松;刘菡【摘要】The clinical data of 34 patients with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was analyzed. The pa-tients included classical type ( 19 cases) , myxoid type ( 8 cases) fibrosarcoma type ( 3 cases) , atrophic type (2 cases) and pigment type (2 cases). Biopsy showed the spindle-shaped cells arranged in storiform and wheel shape, extending to adipose layer.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tumor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vimentin (100%), CD34 (100%), CD68 (17.6%) and S-100 (11.8%).%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4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资料。
经典型19例、黏液型8例、纤维肉瘤型3例、萎缩型2例、色素型2例。
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层及皮下脂肪可见大小基本一致的梭形肿瘤细胞呈席纹状、车辐状排列,深入并分割皮下脂肪,可见蜂窝状结构。
免疫组化示:Vim-entin阳性率100%,CD34阳性率100%, CD68阳性率17.6%,S-100阳性率11.8%。
【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285-287)【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作者】徐俊涛;周慧;刘劲松;刘菡【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湖北十堰,442008;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湖北十堰,442008;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湖北十堰,442008;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湖北十堰,442008【正文语种】中文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间质来源的局限低度恶性纤维组织肿瘤,是经典的中间型纤维组织细胞肿瘤的代表。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35例临床分析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35例临床分析孙凯亮;陈辉;李玉梅;周春红;万苗坚;李华;吴涛【摘要】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DFSP)的临床特点、超声表现、手术治疗以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DFSP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特点、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
结果:35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5.4±12.4)岁。
临床典型表现为皮肤斑块、斑片或结节,未见溃疡。
躯干最为多见。
超声:肿物位于皮下,肿物边界清楚,边缘尚规则,内呈分叶状,瘤体内有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其内可见稀疏或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一致性梭形肿瘤细胞呈席纹状或车辐状排列,浸润性生长,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似纤维肉瘤样改变,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
本组病例MMS手术者1例术后1年复发,2例术后3年复发。
结论:DFSP形态多样,临床容易误诊,B超检查对诊断、判断肿物边界以及手术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MMS对本病治疗有很大优势。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 sonographic findings , surgical treatment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 DFSP) .Methods:35 cases of DFSP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clinical features , ultra-sonic features ,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 Results:There were 22 males and 13 females , 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were ( 35.4 ± 12.4) years old.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ncluded skin patches , plaques or nodules, and without ulcer .The involved area in most patients is the trunk .Hist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consistency of spindle tumor cells showed storiformor radial wheel-like arrangement , infiltra-tive growth, focal prominent atypic tumor cells , similar to changes in fiber sarcomatoid tumor . Tumor cells expressed vimentin .There were one case of recurrence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with MMS after 1 year, and 2 cases after 3years.Conclusion:DFSP has multiplex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was easily to be misdiagnosed .It can be further confirmed by tissue pathology and im-mune group examination .MMS is the first choice in its treatment .【期刊名称】《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年(卷),期】2016(023)006【总页数】6页(P367-371,375)【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表现;超声表现;MMS手术;病理特点【作者】孙凯亮;陈辉;李玉梅;周春红;万苗坚;李华;吴涛【作者单位】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广东珠海 51907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广东广州510150;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珠海 519000;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广东珠海 51907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 510630;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珠海 519000;广州市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广东广州 5103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5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发生在皮下的结节状或多结节状肿瘤,属间叶来源的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肿瘤,常浸润至皮下脂肪组织。
伊马替尼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伊马替尼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王春萌;师英强;张如明;罗志国;王坚【摘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来自皮肤的软组织肿瘤,较罕见,具有向皮下组织侵袭和局部复发的倾向.由于DFSP的侵袭特性,即使经保留相关组织的手术切除,也可能引起严重的外观缺陷或致残.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经2次手术后复发的DFSP患者,观察在伊马替尼术前辅助治疗后接受外科手术的疗效,探讨伊马替尼术前辅助治疗对治疗DFSP效果的影响.【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2(022)001【总页数】3页(P78-80)【关键词】隆突性皮纤维肉瘤;伊马替尼;靶向治疗【作者】王春萌;师英强;张如明;罗志国;王坚【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与软组织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与软组织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与软组织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与软组织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5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来自皮肤的软组织肿瘤,较罕见,具有向皮下组织侵袭和局部复发的倾向。
由于DFSP的侵袭特性,即使经保留相关组织的手术切除,也可能引起严重的外观缺陷或致残。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经2次手术后复发的DFSP患者,观察在伊马替尼术前辅助治疗后接受外科手术的疗效,探讨伊马替尼术前辅助治疗对治疗DFSP效果的影响。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2010年3月出现左腹壁皮肤肿块,约2 cm×3 cm,在当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DFSP。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误诊八例临床分析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误诊八例临床分析肖昌明;邹杰;银西洋【摘要】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 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DFSP)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5年5月-2015年5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曾误诊的DFSP 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均因局部肿块就诊,术前误诊为血管瘤及皮脂腺囊肿各2例,左鼻炎性肿物、瘢痕疙瘩、纤维瘤及脂肪瘤各1例.误诊时间(6.86±2.36)年.8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DFSP.2例术后随访2和3年复发,再次予手术切除;余6例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 DFSP临床较为罕见,且病程进展较慢,易与纤维瘤等良性肿瘤相混淆.临床医生应加强对DFSP及其相关疾病知识了解,增强对该病警惕性,遇及类似本文患者时应全面综合分析临床相关检查结果,以减少或避免误诊.【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7(030)005【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皮肤纤维肉瘤;误诊;血管瘤;表皮囊肿【作者】肖昌明;邹杰;银西洋【作者单位】641000 四川内江,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641000 四川内江,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641000 四川内江,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62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 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DFSP)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罕见的软组织肉瘤[1],该疾病仅占软组织肉瘤的5.5%[2]。
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准确组织来源还尚未完全清楚,手术为其目前较为有效治疗方式[3]。
但因DFSP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故常被误诊为良性肿瘤而做一般性局部切除处理[4],DFSP患者手术后复发率极高,且恶化程度有增加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
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并予相应治疗对DFSP患者来说尤为重要[6]。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外科治疗和复发因素
表 1 78 例 DFSP 患者不同治疗时机复发情况比较(n ,%)
组别
n
复发
非复发
无复发组
36
复发组
42
3 (8.33) 13(30.95)*
33(91.67) 29(69.05)*
注:与无复发组比较,*P < 0.05
表 2 78 例 DFSP 不同病理类型复发情况的比较(n ,%)
组别
n
典型 DFSP
[4] 刘宝华.便秘的诊断及治疗 [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出版社, 2002:45- 65.
[5] HeahSM,EdFRCS,HartleyJE,paroscopic suturerec topexy with out resection is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full thicknessrec pro⁃ lapse [J]. DisColon Rectum,2000,43(7):638.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 [J]. 中华医 学杂志,2000,7(80):491-492.
[2] 喻 德 洪. 现 代 肛 肠 外 科 学 [M]. 北 京: 人 民 军 医 出 版 社,1997: 480-481.
[3] 聂玉强,李瑜元.罗马Ⅱ功能性胃肠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J]. 国外 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28(4):147.
[2] 武忠弼.中华外科病理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38. [3] 练慧斌,姚纲,周芳,等.36 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诊治分析
[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8):1181. [4] 蔡宏,师英强,王亚农,等. 转化型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 34 例诊治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s n g at d 2 b k n fa s Du i gt e 6—2 n h olw- p.6 c s s r lp e n c ie e - ki r fs a y s i p . n l rn h 4 mo t sflo u a e a s d a d r ev d a s c e e o d o e a in Co l so n p r to . nc u i n:P a tc s r e ,tg t e t a a in a d c e t e a y,c u d p o uc l si u g r y o e h rwi r dito n h moh r p h o l rd e g o e u t n t e te t n fn urfb o s o d r s ls i h ame to e o r ma . r i Ke r y wo ds: De mao b o ac ma pr t e a s; Ex iin; Re o sr ci n r tf r s r o oub r n i c so c n tu to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疗进展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疗进展作者:刘珍如周园刘梦茜王晓晴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第03期[摘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早期DFSP临床症状不典型、特异性低,导致临床医师容易漏诊、误诊,此外,DFSP经手术治疗后仍有高复发率,部分病变更会出现纤维肉瘤化改变,增加其转移风险、并提示预后不佳。
近年来,许多研究开始关注DFSP的诊断及治疗,透过皮肤镜、病理活检帮助医师早期诊断,提高疾病检出率,并通过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治疗,有效降低病变复发率、避免远处转移,本文就DFSP的最新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样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莫氏手术;皮肤镜;伊马替尼[中图分类号]R7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03-0171-04Research Progres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LIU Zhen-ru,ZHOU Yuan,LIU Meng-xi,WANG Xiao-qing,WANG Da-guang(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Jiangsu,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atypical and low specificity clinical symptoms in early stage,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DFSP) is a low grade malignant tumor which might likely be misdiagnosis. In addition, even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DFSP still has a high recurrence rate. Lesions with fibrosarcomatous changes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the risk of metastasis and poor prognosis. In recent years, many studies have begun to focu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FSP. Recent study showed with dermoscopy and pathological biopsy can help with early diagnosis and signicfanctly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Also, with optimal treatment through surgery,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rate could be effectively reduced.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 of DFSP.Key words: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fibrosarcomatous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Mohs microgrsphic surgery;dermoscopy; imatinib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生长速度缓慢、起源于皮肤,并可累及皮下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于1924年由Darier及Ferrandh首次报道[1-2],DFSP病理改变主要呈“蟹足样”浸润生长,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手术切除联合局部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手术切除联合局部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切除联合局部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通过临床研究方法的运用,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疗效进行评价。
对并发症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预后观察。
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在治疗皮肤恶性肿瘤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疗效显著。
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了一些并发症。
结论部分总结出了治疗效果,并展望了其临床应用前景。
同时也对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指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该研究为该领域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改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手术切除、联合局部光动力疗法、皮肤恶性肿瘤、临床效果、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临床研究方法、实验结果、疗效评价、并发症分析、预后观察、治疗效果总结、临床应用前景展望、研究局限性讨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皮肤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肿瘤类型,其治疗方式多样,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皮肤恶性肿瘤容易出现局部复发和转移的情况,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切除联合局部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手术切除联合局部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该治疗方法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决策的参考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手术切除联合局部光动力疗法对皮肤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其对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可能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及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明确的治疗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促进皮肤恶性肿瘤的治疗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 正文2.1 临床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方法是关于手术切除联合局部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重要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反复复发阴囊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报告
反复复发阴囊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报告王官峰;陈如;马锋;石永柱【摘要】@@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e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源于皮肤真皮层的侵袭性软组织肉瘤,低度恶性,易复发,故易被误诊.阴囊部发病罕见.现将汉中市3201医院收治的例发病13年,反复手术治疗6次的阴囊DFSP 病例报告如下.【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1(016)004【总页数】1页(P372-372)【关键词】皮肤纤维肉瘤;隆突性;阴囊【作者】王官峰;陈如;马锋;石永柱【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泌尿外科,723000;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泌尿外科,723000;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泌尿外科,723000;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泌尿外科,7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5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e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源于皮肤真皮层的侵袭性软组织肉瘤,低度恶性,易复发,故易被误诊。
阴囊部发病罕见。
现将汉中市3201医院收治的例发病13年,反复手术治疗6次的阴囊DFSP病例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9岁,以“反复出现左腹股沟及阴囊包块13年”为主诉入院。
13年前始无意中发现左侧阴囊顶部近腹股沟区一黄豆大小包块,质韧,无疼痛,表面皮肤正常,活动度一般。
在当地医院手术切除。
此后该部位包块反复出现,且渐为多发,并向左侧腹股沟区及阴囊外侧中、下部蔓延。
既往先后在外院行包块切除术5次,前2次术后病理诊断为“纤维瘤”,后3次术后病理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并行多次全身化疗及1次局部放疗。
本次入院查体:左侧腹股沟区及阴囊顶部可见手术疤痕,左侧阴囊外侧可见3个大小不等包块,较大者约3.5 cm×3.0 cm,界清,质韧,活动度欠佳。
CT提示盆腔未见明显异常,阴囊壁明显增厚,左侧为著。
皮肤环形缝扎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皮肤环形缝扎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卢仕良;谭新东【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01(010)001【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应用环形缝扎术关闭皮肤缺损创面。
方法:用不可吸收缝线环绕创缘皮下或皮内缝合一周,收紧缝线打结将伤口缩拢关闭。
结果:该法应用于32例共41处创面,术后形成瘢痕短小,外形好。
结论:本法封闭创面简便、快速,效果好,可作为整形外科的一项基本技术应用。
%Objective: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ound block”purse-string su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skin defect. Methods: A large non absorbable suture is passed intradermally, The entry and the exit points should be very near to each other,taking care to form some kind ofcontinuous“ring”arou nd the wound,pulling the suture to close the wound. Results: We closed 41 round or ovoid surgical detects in 32 patients. In the immadiately postoperative period, the wound was surrounded by a large number of concentric redundaut skin flods. It had compeletely disappeared over a period of 1 to 3 months postoperately. The scars were limited and criented. Conclusion: The “round block” suture is a simple, rapid and inexpensive technique for closing wounds rnand can achieve aesthetic results.【总页数】2页(P33-34)【作者】卢仕良;谭新东【作者单位】广东省武警总队医院整形科;广东省武警总队医院整形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相关文献】1.整形外科手术联合局部放疗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中的应用 [J], 苗小金;隋晓慧;陈星星;于炳洋2.网状结合点状反取皮回植在下肢大面积环形皮肤脱套伤伴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J], 李春江;乔虎云;赵伟;任捷;范伟;毋斌强;赵峰3.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J], 李燕4.整形外科技术在颜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中的应用 [J], 金武军;马越波;徐佩君;谢小丽5.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在剖宫产前置胎盘所致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J], 潘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整形外科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肿瘤的临床观察
整形外科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肿瘤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整形外科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整形组各30例,常规组运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整形组运用整形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常规组的I期愈合率与复发率分别为96.7%、3.3%,整形组分别为100.0%、3.3%,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疤痕情况,整形组的色泽、厚度、柔软度、疤痕形成、总评分都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容貌外观满意度为80.0%,整形组为96.7%,整形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整形外科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肿瘤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疤痕情况,进而提升患者对容貌外观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行。
关键词:整形外科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肿瘤为了进一步观察整形外科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肿瘤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研究,并对比常规外科手术与整形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术前均未发现淋巴结及远位脏器转移。
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整形组各30例。
常规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38~73岁,平均(47.6±11.2)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5±1.1)年;肿瘤性质中,良性22例,恶性8例;疾病类型中,皮脂腺痣6例,色素痣6例,疣状痣5例,日光性角化病1例,血管瘤3例,基底细胞癌4例,鳞状细胞癌4例,鲍温病1例;病灶部位中,面颊部19例,鼻部6例,额部3例,唇部2例。
整形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8~75岁,平均(47.7±11.0)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6±1.1)年;肿瘤性质中,良性21例,恶性9例;疾病类型中,皮脂腺痣5例,色素痣6例,疣状痣4例,日光性角化病1例,血管瘤4例,基底细胞癌5例,鳞状细胞癌4例,鲍温病1例;病灶部位中,面颊部18例,鼻部7例,额部3例,唇部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形外科手术联合局部放疗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苗小金隋晓慧陈星星于炳洋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6年第01期
[摘要]目的:在提高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 tof 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诊断、治疗意识的同时,利用整形外科手段改善治疗后的术区外观。
方法:对来院确诊的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行扩大手术切除,切除范围包括距肿瘤边缘3cm的正常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对局部进行放疗。
结果:术后经6个月-1年随访,未见复发迹象。
结论:扩大手术切除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首选治疗办法,主张切除范围包括距肿瘤边缘jcm的正常皮肤和皮下组织;放疗作为该肿瘤的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方法,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尤其对于术后切缘阳性、不适合手术治疗以及无法实行广泛切除的病例更应辅助放疗。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整形外科;手术;放疗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 55(2016)01-0010-02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nnatofibrosarconn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少见的源于纤维组织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早期表现与血管瘤、瘢痕疙瘩、皮脂腺囊肿等相似,不易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而被当做良性肿物切除,常因术后复发再次就诊而确诊。
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初至2014年6月,确诊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并行整形外科手术切除及放射治疗,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1
女,53岁,因发现左锁骨下方皮下肿物3年入院。
查体:左锁骨区可扪及4.Ocm×3.Ocm 大小皮下肿物,中央区可见2.Ocm×2.Ocm粉红色皮损,高出皮肤,外观似瘢痕疙瘩样,表面皮肤无破溃,质韧,无压痛,界限不清,移动度可(见图IA)。
完善术前检查,ECT检查MIBI亲肿瘤显像阳性。
其他检查未见异常。
在全麻下行左锁骨区肿物扩大切除术(超过肿瘤边界3.Ocm)+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术中快速病理示:各切缘及基底部未见肿瘤组织,终末病理结果证实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见图IB),免疫组化结果示:CD4(+)(见图
IC),Vimentim(2+),切口愈合良好后转入放疗科行放射治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迹象。
1.2 病例2
女,32岁,因背部皮下肿物8年伴红肿疼痛1年入院。
查体:背部近肩胛区可见部分皮损发红,隆起于皮肤表面,皮下可扪及4.Ocm×3.Ocm肿物,质韧,无压痛,可移动,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见图2A)。
完善术前检查,在局麻下行病灶切除术,术中做上、下、左、右标记,快速病理示:梭形细胞肿瘤,瘤细胞丰富,浸润脂肪组织,遂距病灶3.5cm处行扩大切除,快速病理示各切缘恶性症阴性,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
终末病理结果:符合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见图2B),免疫组化结果CD34(3+)(见图2C)。
术后3周,切口愈合后行辅助放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迹象。
2 讨论
2.1 概况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起源于皮肤真皮层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和手术后切除易复发的特点,通常不发生转移,但极少数可转移至肺部。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生于躯干部(50%-60%),特别是前胸,其次是四肢(20%-30%),少见于头颈部(lO%-15%)。
早期常以隆突于皮肤表面的无痛性结节为首发症状,可表现为无痛性淡红色硬化性斑块样肿物,慢性发展成块状或结节状外观似瘢痕疙瘩样,生长缓慢,极易误诊。
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组织学特征:真皮内可见形态大小一致的梭形细胞,胞质少,淡染,核细长,细胞特征性排列成席纹状;CD34阳性率高,可作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种相对特异性的诊断指标。
2.2 预后
术后易复发,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医生、患者认识不足,就诊晚,病期长,手术不及时;②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异性不强,不容易确诊,常凭经验当作良性肿瘤,未行病理或快速病理检查;③未行扩大切除或切除范围不够大;④DFSP瘤组织局部浸润性强,瘤细胞常沿脂肪或肌细胞间隙呈伪足样蔓延生长,导致手术易残留而复发。
2.3 治疗
无论初发还是复发患者,扩大手术切除均为首选治疗办法,目前切除范围尚无统一标准,多数文献强调主张切除范围包括距肿瘤边缘3cm的正常皮肤和皮下组织,基底部可包括肿瘤床所附着的肌肉筋膜。
手术切除后遗留的创面多数难以直接缝合,因此需要发挥整形外科在创面修复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方法有游离植皮、皮瓣转移等。
植皮后皮片在色泽、质地、厚度等方面很难与周围皮肤协调一致。
因该肿瘤恶性程度低,一般不发生转移,因此局部皮瓣转移
修复术后缺损,在外观、功能方面较游离植皮具有更理想的效果。
当局部无适合组织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轴型皮瓣或肌皮瓣。
放疗作为该肿瘤的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方法,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尤其对于术后切缘阳性,不适合手术治疗以及无法实行广泛切除的病例更应辅助放疗。
文献报道显示,凡术后接受放疗的患者,无论术前术后的情况怎样,均提示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措施,在降低复发率和提高局部控制率方面可能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