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经典英译赏析--陈洪森
基于语料库的《生死疲劳》熟语英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生死疲劳》熟语英译研究熟语是一个民族长期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时代和地方特色。
虽然学者们对熟语的概念界定存在分歧,姚锡远、安娜等、叶瑾和周江林等曾对此做了详细综述,但基本认为熟语应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生死疲劳》以宏大的想象力给读者带来一段有关生死轮回的历程,是莫言文学创作成熟期的重要代表作,也是他获国际大奖最多的一部作品。
该小说中汉语熟语俯拾皆是,尤以成语、惯用语为最,最能体现莫言小说的“乡土语言”特色。
基于此,本文将以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四类熟语为考察对象,统计分析它们在《生死疲劳》中的使用样数、频数及翻译方法,以数据为支撑,论证葛浩文的熟语翻译方法和翻译观,为其它类似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对比,也为翻译教学和熟语字典编纂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笔者以“生死疲劳、翻译”为主题词在CNKI检索(检索日期截至2018年3月2日),得到相关文献176篇。
这些文献从翻译文体学、叙事学、翻译美学、生态翻译学等不同视角分析了《生死疲劳》英译本的翻译方法、翻译策略及译者的翻译风格等。
其中,与熟语(习语)研究相关文献3篇。
王怡婷、林梅指出葛浩文在语言维的转换上多用直译翻译习语,在文化维上选择直译和意译,在交际维上选择重写;刘庚、卢卫中借助概念转喻理论,分析指出《生死疲劳》熟语英译带有一定译者主体性色彩,译者的转喻思维方式影响不同翻译策略的使用;胡密密从“第三空间”分析了该作品的乡土语言。
熟语翻译在莫言其它作品研究中也有提及,如单伟龙借助语料库手段,以《红高粱家族》和《变》为例,撰文论证葛浩文的习语翻译方法和策略;周领顺、周怡珂借助“葛浩文翻译语料库”,全面地分析了葛浩文对涉“狗”语料的翻译和处理[9]。
对葛浩文译本的熟语翻译研究,除单伟龙外,其它文献多为定性的个案分析,或选取单一熟语展开论述,如“狗”熟语研究,缺少以确切数据统计为支撑的定量分析和对熟语使用与翻译方法的整体把握。
英译汉第8讲 翻译技巧之重复法【连淑能英译汉教程】
2019/2/17
11
grammatical repetition
重复下义词,代替上义词
An electron tube is generally used for amplification, and vacuum tube is another name for this device. 电子管通常用来放大,而真空管则是电子管的另一名称。 On July 14, 1965, Mariner IV passed within 6,000 miles of Mars and transmitted back to the earth 21 pictures of the surface of that planet. 1965年7月14日,“海员四号”从离火星不到6000英里处经 过,把21张火星表面的照片传回了地球。 The monkey’s most extraordinary accomplishment was learning to operate a tractor. By the age of nine, the monkey had learned to solo on the vehicle. 这只猴子最了不起的技能是学会驾驶拖拉机。到了九岁的 时候,这只猴子已经学会单独表演驾驶拖拉机了。
重复名词或动词,以代替英语的关系词或连接词
Radar is a newly developed technique by which people can see the things beyond the visibility of them. 雷达是一种新开发的技术,利用雷达人们能看到视线以外的 东西。 We have advocated the principle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which is now grow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among the nations of Asia and Africa. 我们提倡和平共处的原则,这个原则目前在亚非各国越来越 得人心了。 Peace-loving people can only wish that the victory in election be utilized and consolidated, and that a stable government be formed in that country. 爱好和平的人只希望这次选举的胜利能得到利用,并加以巩 固,也希望该国能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
典籍英译中的语用充实——以陈荣捷《传习录》(上)英译本为例
典籍英译中的语用充实——以陈荣捷《传习录》(上)英译本为例刘响慧【摘要】从语用学角度看,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际翻译是一场跨文化交际,语言、语境、交际者都是重要考量因素.典籍英译处于一个跨越时空的历时语境中,语言的语用演变和语义流变造成的信息空缺和信息断点不可避免,实践中应进行语用充实,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语用等效.以陈荣捷的《传习录》(上)英译本为例,语用充实类型有篇内衔接型、互文关照型、心理满足型、社交需要型.语用充实为典籍英译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期刊名称】《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18)002【总页数】6页(P116-121)【关键词】典籍英译;《传习录》;王阳明;语用充实;语境补缺【作者】刘响慧【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一、引言中国典籍外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中浩大的一部分。
目前,很多典籍在语言层面上已经“走出去”了,但“走得如何”却值得译者和翻译学人深思,目前也受到学界关注。
既要在语言上让目的语读者顺畅阅读,又要在文化上让他们欣然接受,对于典籍翻译来说,语用学视角不啻为一个良好的选择,因为语用学强调对交际信息的正确理解(或推导),以及信息传递方式和形式的得体性、适宜性[1]58。
语用翻译是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问题,即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操作中所涉及的理解与重构、语用与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原作语用意义(pragmatic force)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方面的问题[2]88。
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多个主体:源语作者、译者和译语读者等,因此,语际翻译无疑是一场跨文化交际,语言、语境、交际者都是重要考量因素。
一部好的译作能让他者文化读者阅读时体验到交际的成功。
然而,英汉语处于互为异质文化当中,且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信息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译者须在众多语境假设中选取最可能的那一种对源语进行信息补缺,然后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对译语进行语用充实与顺应,即选择最恰当的译语形式来实现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最佳关联[3]2。
国外经济资料英译汉中的词义理解与选择
国外经济资料英译汉中的词义理解与选择
梁志坚
【期刊名称】《经济资料译丛》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通过实例分析,从语义的引申和根据语境确定词义两个方面探讨了正确理解和选择词义在提高国外经济资料英译汉的质量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页数】7页(P90-96)
【作者】梁志坚
【作者单位】莆田学院,外语系,福建,莆田,35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
【相关文献】
1.科技英语英译汉中的词义选择 [J], 薛玮
2.小议英译汉中词义的选择 [J], 闻雯
3.英译汉中词义选择探析 [J], 陈秀南
4.英译汉中如何正确理解与翻译英文词义 [J], 张旭红
5.英译汉中语境意义影射下的词义选择 [J], 吕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庸》节选英译本批评与鉴赏--以理雅各和陈荣捷译本为例
朱熹 作 《 中庸 章 句 》 , 并 把 《 中庸 》 和 《 大学 》 《 论语 》
和 源 语 信 息 尽 可 能 接 近 自然 的 对 等 话 语 ,首 先 是 意 义 上 的
《 孟子 》并列成为 “ 四书 ”,对 其精心诠释 ,成为最 能代
对等 ,其次才是 风格 的对等 ” ( N i d a ,1 9 6 9 )。因此 ,本
点和对其 思想 内容 的理解程度有 所不 同,理 雅各翻译 儒经 释 , 笔 者 认 为 这 里 “ 中庸 ”可以取 以下这层意 思:指 “ 中
最初 的动机是 为其传教 活动服务 的,因此对 《 中 庸 》 的翻 正 、平 和 ” 。人 需 要 保 持 中 正 、 平 和 , 如 果 失 去 中 正 、平 译 渗 透 着 传 教 士 精 神 。他 的 译 文 比较 忠 实 于 原 文 , 并 配 有 和 , 一 定 是 喜 、 怒 、 哀 、 乐 太 过 , 治 怒 唯 有 乐 , 治 过 喜 大 量 的 注 释 , 学术 性 较 强 。 而 陈 荣 捷 所 处 的 时代 , 美 国对 莫 过 礼 , 守 礼 的 方 法 在 于 敬 , 即 文 章 中提 到 的 “ 喜 、怒 、 中 国 的 研 究 尚 在起 步 阶 段 , 美 国 学 界 对 儒 学 、 中 国 哲 学 乃 哀 、乐 之 未 发 , 谓之 中 。 ”两 位 译 者 均 将 题 名 《 中 庸 》 译 至 整 个 东 方 思 想 常 有 误 解 , 为 了消 除这 种 误 解 , 并 且 原 汁 成 “ T h e D o c t r i n e o f t h e M e a n ” 在这 里是 可 以接 受 的 。 原味却 又不造成歧 义地传播 中华文化 ,陈荣捷在翻译 《 中 “ m e a n ”常用形容词义 “ 平 均 的 ; 卑 鄙 的 ;低 劣 的 ” ,及 庸 》 时 的 手 法 比 较 灵 活 , 多 采 取 音 译或 音 译 注 释 法 来 翻 译 物 动 词 “ 意 味 ,想 要 ” , 不 及 物 动 词 “ 用 意” ; “ M e a n ”
《围城》英译研究
《围城》英译研究An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Fortress Besieged"Introduction"Fortress Besieged" is a famous Chinese novel written by Qian Zhongshu in the 1940s. It is a satire on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 of the time and has become aclassic i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decades since its first publication, the novel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various languages and has gained international acclaim. However, the novel's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has been a subject of much debate among scholars and readers alike. This paper seeks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Fortress Besieged" into English and explore the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involved in translating a complex literary work.BackgroundQian Zhongshu's "Fortress Besieged"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47 in China. The novel is a witty and satirical tale about the protagonist Fang Hongjian, a young man who returns to China after studying abroad. The story revolves around his romantic and intellectual pursuits, his relationships with different women, and his experience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However, the novel's themes are not limited to the personal or the romantic. It also critiques Chinese social values, traditions, and customs, and exposes the contradic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elite.The novel's popularity in China was almost immediate,and it has been embraced as a classic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novel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various languages and has been well received by readers and critics alike. The novel's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however, has been a subject of much debate and discussion.The Challenges of Translating "Fortress Besieged"Translating any literary work is a complex and challenging task, but translating "Fortress Besieged" into English poses particular difficulties. One of the primary challenges is the novel's literary style, which employs dense and elliptical prose, puns, allusions, and metaphors. The novel is also rich in cultural references, including references to Chinese history,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which may pose a challenge to the translator's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ompetence.Another challenge is the novel's tone and humor. The novel's satire and irony are deeply ingrained in its literary style, making it difficult to convey its humor and wit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and cultural context. Moreover, thenovel's themes and characters are deeply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which may not be immediately accessible to non-Chinese readers.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Fortress Besieged"Given these challenges, the translator of "Fortress Besieged" must adopt various strategies to ensure a faithful and effective translation. One of the primary strategies is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novel's literary style, them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is requires not only linguistic competence but also 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a familiarity with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Another strategy is to use various translationtechniques, including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adapt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can be used for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expressions, while freetranslation can be used for more complex and idiosyncratic expressions. Cultural adaptation can be employed to render cultural references and allusions that may not be immediately understandable for non-Chinese readers.Finally, the translator must ensure a balance between faithfulness to the source text and readability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translator must find a way to convey thenovel's humor, irony, and satire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meaning of the source text. The efforts to achieve this balance necessitat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nded readership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target language.Analysi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Fortress Besieged"There have been several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Fortress Besieged," including translations 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Jeanne Kelly, and others. However,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translations is the translation by Jeanne Larson, which was published b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in 2009. This translation is widely regarded as a faithful and competent rendering of the novel into English, and it has been well received by English-speaking readers and critics.One of the strengths of Larson's translation is its faithful rendering of the novel's literary style and wit. Larson manages to convey the complex and elliptical prose, the puns, and the metaphors of the source text in English, without sacrificing its humor and irony. Larson's translation also captures the novel's cultural references and allusions, making them accessible to non-Chinese readers.Another strength of Larson's translation is her use of variou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to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source text effectively. Larson employs literal translation when appropriate, and she does not shy away from using cultural adaptation to convey the meaning of Chinese expressions and idioms. Larson also uses free translation when necessary, while always ensuring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source text is preserved.Larson's translation of "Fortress Besieged" also demonstrates her ability to balance faithfulness to the source text and readability in the target language. Larson manages to convey the novel's humor and satire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meaning of the source text. Moreover,Larson's translation is fluent and accessible, making the novel accessible to English-speaking readers without compromising its literary value.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translation of "Fortress Besieged" into English is a challenging and complex task. The novel's literary style, humor, and cultural references poseparticular difficulties for the translator. However, 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by Jeanne Larson demonstratesthat a competent translation is possible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competenc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nd a balance between fidelity to the source text and readability in the target language. Larson's translation is a testament to the power of translation to bring a literary work of great value to a wider readership and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cultures.。
颜色词语的意义和翻译
“A lot of us feel like we have our hands tied behind our back… They say we are here to win the heats and minds of the Iraqi people, but I just don’t see that happening.” 我们很多人觉得好像被反绑了双手……他们说我 们到这儿来是为了赢得伊拉克的民心,但我们并 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Yellow
黄色被视为尊色在汉民族文化中由来以久。因此, 除了天子,普通百姓是不敢染指黄色的。“黄 袍”、“黄榜”、“黄门”等,都无一不同尊贵 与荣耀联系在一起。黄色所具有的“崇高”、 “尊严”和“权力”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人的心 理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英语中的 yellow(黄色)却表示“卑鄙”、“怯懦”、“猜 忌”等。
Warming-up
Aim & Requirement : Lea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nglish sentences and Chinese sentences by practice so that we can grasp some translating skills concerning the English a n d C h i n e s e .
Green
I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jealousy, envy, because it is said that jealousy, unhappiness and disease can lead to yellow bile of human body become more, and the more yellow bile we secrete, the greener our complexion and eyes will become, so there are some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s “green with envy”, “green as jealousy” and “the green-eyed monster” (W. Shakespeare, Othello).
第3章 词语英译(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第3章词语英译文章创作的程式是“积字为句、积句为段、积段为篇”,汉英翻译的过程也可相应地分为选词、构句和谋篇这三个部分。
Peter Newmark 指出,在翻译实践中,篇章是最终的考量单位,句子是基本的操作单位,而大部分的难题都集中在词汇单位(1981)。
汉译英的单位虽然是句子,但译者对词语的理解和表达是篇章翻译的基础。
一词虽小,却能体现译者对原文整体的、宏观的理解与把握。
因此,学习正确理解并妥帖表达词语的意义是学习汉译英的基础。
3.1词语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的确定从前面我们了解了词的定义,即可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作为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词语意义的确定在翻译过程中十分重要。
“辨义乃翻译之本”,不明辨词义,就难以准确地表达原意。
现代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词义进行过探索,词义体系的复杂性导致了多种多样的词义分类方式。
为了便于讲解和操作,使初学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本书将从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这两个层面来探讨词语的翻译。
3.1.1指称意义的理解与表达指称意义是“词的确切和字面的意义”(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117 》),是语言交际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义,也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时所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
如何理解并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指称意义是译者的首要任务。
尽管不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千差万别,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事物有着大体相同的认知,因此原语的指称意义多数能在译语中得到基本对等的表达。
例如汉语中的“月亮”和英语中的moon 都反映了相同的客观事物,其指称意义完全对等。
两种语言之间的可译性正是由指称意义的基本对等决定的。
词语的指称意义往往具有多重性,即一个词语具有几种不同的指称意义。
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在语言中广泛存在。
例如“包袱”一词,既可以指用布包起来装东西的包,又可以指相声等曲艺节目中的笑料。
又如“青衣”一词,既可指地位卑贱者如婢仆、差役,又可指戏剧中的中年妇女角色。
第4章 句子的英译(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第4章句子的英译在汉英翻译实践中,我们明确了关键词语的选择后,就要考虑句子的构建了。
如前文所述,句子是较为理想的汉英翻译单位。
从“汉英句法对比”中我们得知,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句子概念不同,句子类型的划分不同,句子组合的机制也不同。
汉语为语义型语言,着力考究“字”与语义及其相关关系,注重内容的意会性。
因此,汉语的句法特征是:主语可由诸多不同类别的词语充当,主语隐含不显或无主语句的情况时常可见;谓语的成分非常复杂,且不受主语支配,没有人称、数、时态的变化;句与句之间多无明示逻辑关系的连接词。
所以汉语句子看似松散,如流水般无定法可依。
英语为语法型语言,重点研究主谓序列及其相关词类,句子结构受形式逻辑制约,注重形式的严谨。
Partridge(1954:9)认为“英语句子十句有九句是按主谓宾配列的”。
刘宓庆先生也认为,任何英语语句都可以完形为主谓统携全句的基本态势。
因此,英语句法的特征是:主语突出、易于识别,且只能由名词或名词性的词语担任;谓语绝对受主语的支配,在人称和数上面必须和主语保持一致,有时态、语态和语气的变化;句与句之间多以明示逻辑关系的连接词相连。
所以英语依法构句,形式完整而严密。
在汉英翻译中,要牢记以上汉英语言之间的差异,记住英语是主语显著语言(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英语句子构建在主谓轴(subject-predicate pivot)上。
因此,选择确定主谓语,是成功构句,保证译文与原文功能相似、语义相符的关键。
4.1主语的确定在汉译英的实践中,对主语的确定可采取三种处理方法:(1)以原句主语作译文主语;(2)重新确定主语;(3)增补主语。
4.1.1以原句主语作译文主语英语句中的主语只能是名词、主格人称代词或名词性的词语。
当汉语原文有明确的主语,而且该主语由名词或主格人称代词充当时,我们可以原句主语作为英译文的主语:如:(1)我们的房子是一百多年前建造的。
从_围城_汉英对照本透视语篇衔接的翻译
思考与言说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1摘要由于英汉思维方式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汉语篇衔接方式也存在差异,在翻译时应做些调整。
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框架,以《围城》汉英对照本为语料,对比英汉语篇衔接手段,探讨适当的转换衔接差异的翻译方法,使翻译符合译文表达习惯,同时再现原文语言文化内涵。
关键词:思维方式形合意合语篇衔接翻译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的艺术。
换言之,梁实秋认为戏剧与剧场、演员、观众等等无涉,从这种注重纸上的戏剧而轻视舞台的戏剧观出发,他在译莎时就不是以迎合剧场观众的欣赏为目的,而是注重文字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希望通过译者来实现莎作的“涤净人心”的作用。
不过,注重戏剧的“文学性”对于提高中国现代戏剧思想内容的高尚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梁实秋强调戏剧模仿的本质实际上是动作和对话的构筑,这种模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剧作家,因为只有由理性的剧作家创作出来的剧本才能成为模仿的工具,剧本是演员、舞美、灯光、音响和布景等等的核心,这种“剧本中心”的观点和他主张的文学的纪律性的看法一脉相承。
在梁实秋看来,演员、观众和舞台等因素都是非理性的,而剧本是剧作家在领悟人生真理后利用动作与对话来表现人性的稳定的艺术作品,因此创作剧本是“国剧运动”的关键,好的剧本是剧作家深邃思想的永恒保留。
莎士比亚作品能流传于世,就在于它是艺术性、道德性、哲理性与时代性的融合体。
莎士比亚从人性角度概括了人类发展某些方面的规律,因而能被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共同接受。
他善于把人心复杂的思想、情操等抽象的内容借助于具体可感的东西表现出来,他的剧情吸引着不同观众,中国读者当然也受益于他的作品,他的艺术生命同时也在中国得到了再生。
所以说,提升剧本的艺术品位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当务之急。
梁实秋过于突出“剧本”的权威作用显然是片面的,他的追求普遍人生的目标也很抽象,但是他注重的剧本质量问题却透射出了理性的思考。
高语境词汇的翻译——以《围城》英译本Fortress Besieged为例
文化类型 , 这无碍于我们借用它来解释词汇包含的信息 。作为语
作者简介: 周斯斯 (9 6 , , 18 一) 女 浙江衢州人 , 浙江大学 外国语 言文化与交流学院 , 助教 , 研究 方向 :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语境意义, 是高语境词汇 , 只有译为 “ i ” p 才能满足原文词汇的整 mp
四、围城》 《 案例分 析
17 年,围城》 99 《 的英译本 由美 国印第安娜大学 出版社出版 , 由 具有翻译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经验的珍妮 ・ 凯利( a K l) J n ey译出 e l 初稿 , 再由美籍学者茅国权 ( o№ ta) 以校阅、 Ma l=加 1 n 润色, 并撰写 序言和添加注释。F r e e ee ot sB s gd一经问世就反响强烈, rs i 引起翻 译界的关注, 其中褒贬不~。本文无意对其做 出整体性的评价 , 只 想通过分析一些例子明晰翻译高语境词汇时应注意的策略 。笔者
21 0 0年第 3期( l 第 2卷
总第 5 l期)
言交流信息的—个 基本单位. 词汇信息 自 然也可以被分为文本信
息和语境信息。在翻译过程中有些词汇信息高度依赖于语境 , 成 为高语境词汇。这些词汇的语境信息在从原文到译文的转换中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 , 为保证将相对完整的词汇信息传递到译文中去 , 其文本信息也必须随之出现剧烈的变化 。而正是这种变化给翻译 活动造成了各种各样 的困难和障碍, 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值得 注意的是, 任何词汇都可能是高语境词汇 , 同一词汇也完全可能在
体信息 , 合格的翻译人员应具备区分此“ 乌龟” 非彼“ 乌龟” 的能力 。
从文化学角度赏析巴金《木匠老陈》英译文本——以张培基译作为例
现当代文学从文化学角度赏析巴金《木匠老陈》英译文本——以张培基译作为例彭秋平武汉工程大学摘要:本文选取了巴金早年的代表作品《木匠老陈》,试从文化学角度对其英译文本进行分析。
文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译作进行了分析,以微观层面为主,并分别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心理层面探索各文化因子。
关键词:文化学;木匠老陈;宏观和微观;文化因子王秉钦教授说,“语言是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现象,语言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制约,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王秉钦,1995)作为翻译文化学派代表人物的巴斯奈特(Bassnet)和勒菲弗尔(Lefevere)也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学转向”,他们认为文化以及与文化相关的历史、传统、语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所使用的语言。
由此看来,要翻译出好的作品,不仅需要关注语言表层,还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因子。
《木匠老陈》的作者巴金是五四运动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通过笔下创造的人物形象,来批判封建社会,表达对旧式家庭的不满,并从中反思自我。
这部作品写于1934年,后编入他的散文集《生之忏悔》。
文中描写了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劳动者——木匠老陈。
他有着一门好手艺,为人善良而又安分守己。
他坚守自己的手艺,但却无法摆脱贫苦的命运。
他的木匠铺子遭到社会局势的影响而关闭,他自己也没有摆脱像他父亲的命运——从房顶上跌落下来,摔死了。
这是一篇传记体形式的回忆性文章,表达了对旧时淳朴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这部作品的经典译文出自张培基先生,译作不仅忠实通顺地再现原文意思和风格,还将作者巴金在原文中所吐露的个人情感表达出来了,生动形象地还原了主人公老陈老实本分的形象,同时也揭露了旧社会的不公。
一、宏观从宏观角度来看,可以发现译文中很多表达都采用了英文本土用法,其中归化手段起着主要作用。
但译文的翻译策略并不是单一的,同时还有增译、替代等翻译方法的结合。
例如:1.原文:生活的经验固然会叫人忘记许多事情。
从围城英译本看异化和归化译法
20年3 07 月 第1 卷 第1 5 期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J“ l X, ne t ” I t 玄 U 玄 r t oma o i nlt 玄 。 Su e n e i f a 阴a 。 d s vs y
Ma 2 0 . 0 7 r
Vo. 5No 1 l1 .
从《 围城》 英译本看异化和归化译法
陈 芙
( 浙江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浙江 杭州 30 8 1 0 ) 1
摘 要: 关于归化与异化译法的争论由来已久。 前在翻译理论和实 目 践中都呈现出异化译法渐渐占主导地位的趋势。 这个趋 势是文化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本文将分析《 围城》 英译本中这两种译法的应用情况, 目的在于说明翻译 中应以异化译法为主、 归化译法为辅, 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文化特色。 关键词: 异化; 归化; 理解; 异质成分;围城》 《 中图分类号: 359 文献标识码: H 1. A 文章编号:0840(060一01 4 10一7320)408一 0 A s at T ee a be aogl t g ot vr oe dm sct n n f e n ao , u iio v u tatee bt c: hr hs en l 一 sn cnr es vr o eta o ad o i i t n btts bi shthr r n ai o y ii rg z i o ia rn nbt rnl i rcc adter ta fr gi t ns r u1 t i pea ne vr o etao . s t di oht s t npate n hoy ht e n ao iga ay a n rvl c oe dm sct n e a ao i o i zi d l kg e ii T e r dia nxr l cneuneo te u ua g blao. ntiatl te nlht nt i fh h t n s ni oa e os ec f h cl r 1 az i I h rc , h E gs r s tno te e e b q t 1 o itn s ie i a ao
《中国文学》(1951—1966)英译本there be句型运用初探
《中国文学》(1951—1966)英译本there be句型运用初探韩江洪;谢梦慧
【期刊名称】《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10)004
【摘要】基于《中国文学》(1951—1966)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1951—1966年间《中国文学》杂志中译者选择将何种中文句式翻译成there be句型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译者选择翻译成there be句型的汉语句式主要为一般句,存现句次之;译者多将以动词和形容词为核心的汉语语句翻译成there be句型.分析指出,译者做出这样的操作的可能原因有三:一是当时以归化为主导的翻译策略影响下译者做出了此翻译选择;二是汉英句子结构与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三是文本类型和存在句所具有的话语功能的作用.
【总页数】7页(P86-92)
【作者】韩江洪;谢梦慧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学》(1951-1966)明喻的省译策略研究 [J], 韩江洪;邢文静
2.翻译新中国:《中国文学》英译中国文学考察(1951-1966) [J], 倪秀华;
3.翻译新中国:《中国文学》英译中国文学考察(1951-1966) [J], 倪秀华
4.1951-1966《中国文学》(英文版)短篇小说中进步青年形象重塑研究 [J], 童悦;韩江洪
5.《中国文学》(1951—1966)英译本therebe句型运用初探 [J], 韩江洪;谢梦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兰亭集序》英译本的语料库文体学分析--以罗经国、林语堂译本为例
64《兰亭集序》英译本的语料库文体学分析——以罗经国、林语堂译本为例张 磊(河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摘 要:运用语料库文体学理论,以《兰亭集序》的罗经国译本和林语堂译本为语料并建立语料库,借用语料库分析工具,从词汇、句子、篇章等层面对二者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
罗译本忠实于原文,注重逐字逐句进行翻译,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书面化色彩较浓。
但句子结构和选用单词较长,用词重复,有时会造成译文冗余,增加阅读的负担。
林语堂在传达原文含义的基础上,选用丰富、精炼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译文简洁凝练,口语化较为突出,便于英语读者理解。
关键词:《兰亭集序》;英译本;语料库文体学作者简介:张磊,女,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9年第7期总第685期MODERN CHINESENo.7General No.685现代语文《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所作,它不仅是书法中的精品,也是古代散文中的经典。
《兰亭序》文辞简练,记述了兰亭周围的山水之美和作者与朋友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因其文学价值很高,出现了很多英译本。
研究比较多的有林语堂英译本、谢百魁英译本、孙大雨英译本和罗经国英译本。
这些译本的出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4年,Elena Semino & Mick Short 在Corpus Stylistics :Speech,Writing and Thought Presentation in a Corpus of English Writing (《语料库文体学:英语书面文本中的言语、书写与思想表达》)一书中,首次提出语料库文体学这一概念。
它是指用定量描写和定性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以语料库为工具,对各种文体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科[1]。
本文运用语料库文体学理论,以《兰亭集序》的罗经国译本和林语堂译本为语料并建立语料库,借用语料库分析工具,从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对二者的翻译风格进行对比分析。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赏析《土门》英译本
2532020年11期总第503期ENGLISH ON CAMPUS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赏析《土门》英译本文/王 瑾 姜 华spirits and things are too beautiful easily breed disaster.“女要俏,一身孝” means if a woman wants to turnbeautiful, she wears white dress. “孝” is mourning clothes of white sheets, used in the funeral to mourn people passed away. The translator uses literal translation, while it could leadto ambiguous meaning if there isn’t a foot note. 2.3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rom Communicative Dimension遂初服,四十五。
发见白,齿渐龋。
兴还高,人不腐。
舌如风,笑一肚。
要读书,恨愚鲁。
半通今,半博古。
Translation:Reaching forty-five, being naturally alive,Hair turning white, teeth becoming slight,Still high-spirited, never dull-witted,Wind-like tongue, bellyful of song.Read more books, hate foolish looks,Have knowledge amassed, present and past.The original contex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so thetranslator uses free translation to convey the connotation. A poem structure is easier and more comfortable to understand.III. ConclusionThis thesis appreciates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Earthen Gate from three dimensions— linguistic, cultural andcommunicative dimension. When a kind of culture is spread overseas, the translatio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will be used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Sometimesthe translator needs to add some notes to the translation.References:[1]Pinkham,J,The Translator ’s Guide To Chinglish[M],1998,12.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I. IntroductionIn 2001 professor Hu Gengshen put for ward Eco-translatology, a study from an ecological view. It is a discourse system of translation and an ecological model. The Earthen Gate from Jia Pingwa is a spark of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ization, presenting a vivid picture of relationship of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This essayintends to appreciate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Earthen Gate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Eco-translatology.II. The Applic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in The Earthen Gate 2.1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rom Linguistic Dimension 眼前依旧又恢复了七月天里袅袅不绝的热线,水天一色。
浅析《明天》英译本中汉语语言美感的磨蚀
浅析《明天》英译本中汉语语言美感的磨蚀作者:曾赛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2期摘要:汉语渊源流传,音、形、义及表达方式独具一格。
然而,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上存在巨大差异,当汉语被翻译成英文时,汉语迷人风景往往面目全非。
关键词:汉语语言美感;翻译,磨蚀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101-01汉语渊源流传,音、形、义及表达方式独具一格(刘宓庆,1999:6)。
毛荣贵先生说: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美丽、最简洁、最丰富、最成熟、最能表达情意、最有艺术性的语言之一(毛荣贵,2005:190)。
但当汉语被翻译成英文时,汉语迷人风景往往面目全非,汉语语言美感遭到严重磨蚀。
翻译是一项品尝遗憾的事业,这种遗憾源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范武邱,2008:9)。
《明天》是鲁迅反映封建没落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其语言艺术和意境神韵都是其文学价值所在。
本文通过分析《明天》中汉语语言美感,以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为例,简述汉语语言美感在翻译中的磨蚀。
一、形美汉代学者扬雄曾说:“言,心声也;文,心画也。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语文字能引起具体意象。
汉字结构大多能以视觉形象并置而构成一个具体的意念(毛荣贵,2005:190)。
汉字的形美使人见字如见画,这正是中国书法能写出神韵、气势和意境的关键。
原文:单四嫂子译文:Fourth Shan’s Wife原文:天明译文:dawn原文:刹时间直热到脸上和耳根译文:flushed right up to hers ears.汉语“单”、“明”、“朦胧”和“热”都是典型的表意文字,“单”字可见形单影只的意思,用做寡妇的姓氏甚是妙也,而译文仅仅译出姓氏这一概念意义。
“明”字由“日”“月”组成,其光亮程度显而易见。
看到“热”字,人们仿佛看到篝火正在燃烧,岂不“热”乎?然而表意汉字被译成英文时却平淡无味,美感大失。
【推荐】汉英之间赏析-范文word版 (1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汉英之间赏析篇一:汉译英赏析:英培安《欣赏自己》《欣赏自己》On Self-Appreciation不怕直说,我是相当欣赏自己的。
我承认自己有许多不如人的地方,但也知道并不老是这样差劲。
所以,我做了一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只要自觉还不错我可以乐上几天,遇有人赞,更飘飘然得不像话;甚至还会忘其所以,插上几句自夸的话。
Frankly, I very much appreciate myself. Yes, I admit I’m in many respects not as good as other people, but I don’t think I’m always no good. When I find what I’ve done or written is okay, I’ll remain pleased with myself for quite a few days, and, in case I receive praise for it, I’ll even become so swollen-headed as to add a few words to glorify myself.真的,我一点也不谦虚。
True, I’m not modest at all.或者这就是自负吧,恐怕要给人骂了。
但有什么不对呢?People may call me conceited. But I think otherwise.我也欣赏别人,凡是好的东西我都欣赏。
只懂得欣赏别人而忘了欣赏自己,岂不是太不公平了?I also appreciate other people. I appreciate anything good. Isn’t it unfair to forget appreciating myself while appreciating others?但是我们华人总是比较谦虚,而且引以为荣。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中词频较高的实词分析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中词频较高的实词分析摘要: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篇幅与往年相比虽短,但是充满希望并直面挑战,本文针对其英译文中词频较高的实词作出分析,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词汇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国情,回顾过去并明确今后工作目标,分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动员全社会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词频在新时代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的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英文译文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有着重大作用。
由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多中文表达法极为简练,而英文译文需要作出准确并且地道的解释说明。
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英文译文可以看出,译文的用词变得更加丰富灵活、句式短小精悍、表达更为准确地道、可读性更强等变化趋势。
当然,“中国式”表达也渐渐增多,越来越多关注中国的外国人也渐渐接受了这一系列“中国式”表达,比如“小康社会”,已经在很多国外媒体、机构的表述中看到了“xiaokang society”的提法;“十三五”除了“th e 13th Five-Year Plan”也叫“Shisanwu”,英语词典里也渐渐增加了中文的“外来词”,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也为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架起的有力语言桥梁。
为了确保译文可靠性和权威性,本文所分析的英文资料来自新华网。
根据word字数统计,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英文译文中共计8856词。
通过网络在线词频统计工具检索显示,文中使用最频繁的都是一些基本的虚词如and,of,the等,研究价值相对较小,因此,本文选出了词频(word frequency)较高并具代表性的几个高频实词,进行分析如下:1、will一词在2020年报告中使用频次为247次,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的报告中也是使用词频最高的一个情态动词。
Halliday曾将英语中的情态动词分为高、中、低三类基本量值,其中will属于中情态动词,能够避免给听众以武断、强制性的口吻印象,而是很缓和地语气向社会大众传递思想、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听众更容易接受发话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98年--1919年间中国对外国小说译作的变化陈洪森(贵州大学林学院林学111班,1109030070)摘要:译作是一个民族了解其他民族的最好的窗口,它对整个语言和文化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译史研究不但叙述历史,而且从社会背景和文化交流着眼,结合微观(文本的)和宏观(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的角度考察翻译引起的文化潮流,小说翻译如何响应着时代的呼唤又如何影响着小说本身的发展。
本文依据威廉姆斯和切斯特曼(2004)提出的因果模型,即译作既是原因也是结果,试图解释译作既是文化交流的硕果,也是其主要载体,其影响是结果,但反过来也促进了翻译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对清末民初阶段的翻译研究, 除极少数之外,几乎都是以翻译外国长篇小说为其主要的讨论对象,而忽略了时当时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翻译短篇小说的探讨。
为填补这一空白,本文时清末民初之际(1898 一1919) 所译介的域外短篇小说作了一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包括考察当时的译者、翻译数1、所译介作者等情况,并在此塞础上解释短篇小说翻译高潮出现的原因和归纳出当时短篇小说翻译的特点。
本文认为, 上述研究有助于我们分析当时社会时西方短篇小说的态度和接受, 重新句画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轨迹,并了解其在后期成为小说艺术发展主要动力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译作影响,短篇小说,翻译高潮,翻译特点Translations change of Short Stories in Foreign afrom 1898to 1919 ChenHongsen(Forestry 111 class,Forestry college,Guizhou niversity,1109030070)Abstract:Translated wokrs sevre as a best window open to the other nations.They can have long-term effects on whole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ranslations history stude not olny narrates the dcvelopment, but also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micro(textual)and macro (social、historical、interculuarral)aspects of the translations.in this research, Causal Model proposed by Williams & Chesterman(2004) will be applied, translation themselves are both effects(of various causes)and causes (of various effects).Researches into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ea rly Republiean peiods usually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novels , but ignore the bugeoning practices of short story tr anslations in th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The present paper conduet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short story translations published in Chin afrom 1898 to 1919 , exatnining the translatons, foreign authors, and the numbers of transla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 the pape r explains the reason for the boom of short story translation at such a historic time ,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es manifested in these tr anslations.The results of the servey will shed light on our understand ing of the general attitudes towards this new genre in China at the be ginning of the last century and facilitate our remapping of the develo ping trajectory of modern Chinese short stories.Key words:translations infiuence,short story,translation boom ,transla tion characteristies19 世纪末, 在梁启超不无夸张的“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1997:51)口号的鼓动下, 小说, 这种长期被认为是“小道”、“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文学体裁逐渐实现了在中国传统文学体系中由边缘向中心的移动, 成为了当时最具有活力、最受人瞩目的体裁之一。
晚清作家在大量创作各种小说的同时, 也开始了对域外小说大规模地引入。
林纤的一卷茶花女, 不仅“断尽支那荡子肠”, 让国人领略到了译者捉襟见肘。
翻译外国小说, 作为清末民初翻译大潮中翻译最早、引进数量最多、影响也最大的翻译现像理所当然的得到了众多近代翻译文学研究者的重视。
对于晚清翻译小说的情况, 早期学者如阿英, 近期学者如蹲本照雄、陈平原、刘树森等都作了相当有价值的统计或梳理贷、。
这对重新勾勒当时翻译小说的全貌, 从而进一步揭示翻译小说对中国小说传统的变革以至于对整个现代中国文学的影响都有相当裨益。
但美中不足的是, 目前对清末民初阶段的翻译研究, 除极少数之外, 几乎都是以翻译外国长篇小说为主要的讨论对象, 忽略了对当时发表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报刊、杂志上的翻译短篇小说的探讨兮。
这种忽略, 相对于它们对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创作内容和技巧上的深远影响而言, 显然是一种不应该有的疏忽和遗憾。
论及翻译短篇小说的重要性, 就不得不首先提起中国文学传统中的短篇小说体裁。
事实上, 短篇小说在中国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所出现的唐人传奇。
但中国古代的短篇小说, 也称传统短篇小说, 与西方短篇小说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国传统短篇小说分为古代短篇话本白话小说和短篇笔记文言小说这两种, 它们在长篇章回体小说这种文学形态出现之前早已存在。
这一点与西方先出现短篇片段式的故事(brierf episodic narrative ),也即是短篇小说的雏形, 再出现以史诗形式(epic form )为基础的长篇小说无疑是有类似的发展规律的(May,1995:l)。
清末民初是翻译小说的收获时期。
然而,由于受传统翻译理论所囿,学者们多从“归化”与“异化”、“直译”与“意译”的角度去评价这一时期的翻译小说。
杂合超越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赋予了传统译论以新的意义与内涵。
因此,本文将从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实例中取证,以“杂合”这一新的视阈来重新审视这一时期的翻译小说,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尽管此时的译者们常出于特定目的而对原作进行重组,或着力将某些内容归化,但同时也保留了原作中的一些异质性成分。
新质与旧质有机地杂合在译文中,使得译作既有别于原文,也与译语中的现有文学形式有所不同。
不论在语言、文学或是文化的层面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呈现出杂合的状态。
此外,杂合虽然是文学译文的客观特征与必然现象,但在各种历史因素的共时互动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下,二十年间异质文化的走向经历了排斥到认同过程,译文的杂合度也明显呈现出由低到高的两个不同时段。
Example.8 When I was twenty-seven years old,I was a mining-broker's clerk in San Francisco,and an expert in all the details of stock traffic. I was alone in the world,and had nothing to depend upon but my wits and a clean reputation; but these were setting my feet in the road to eventual fortune, and I was content with the prospect.(Mark Twain, 1870) 译文:我还记得在廿七岁的时候,做一个经理矿业事务的人的伙计,每日处置一切营业业务,掉乎有余。
我自己也只赖着自己的才干自己的信用,此外不靠着些什么,何况说是要依赖他人呢。
所以,独自一个倒也逍遥自在过这很满足的日子。
(包天笑、徐卓呆,1914) 事实上,不仅是当时的读者对短篇小说这种体裁陌生, 即便是翻译短篇小说的译者也不能百分之百分辩出那些原文是短篇小说。
即便是翻译短篇小说数量为挤辈冠,按理来说对短篇小说这种体裁应有相当认识的译者周瘦鹃, 亦犯这种错误,比如,在《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中收集的50篇域外短篇小说中其实有二篇为非短篇小说的作品。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 五四作家, 如鲁迅、周作人、胡适等从不在所译的短篇小说中加上标签,而在新小说家群体中,这种做法却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直至1 9 19 年仍可发现贴着不同标签的翻译短篇小说。
其原因可能是这两种作家对原作和对翻译的目的抱有不同态度的缘故。
结语:综上所述, 在中国1898一1919年时期的外文短篇小说翻译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较之同时期的长篇小说翻译, 短篇小说的翻译高潮出现的较慢, 但起点和总体水平却较之长篇小说的翻译高。
我们知道, 在这个时期引进的长篇小说的大都为通俗小说, 如侦探小说、历史传奇、科学小说、军事小说等等。
文学价值相对较弱。
而同时期介绍的短篇小说翻译虽然也有部分二三流通俗小说家的作品, 但大部分西方一流短篇作家, 如莫泊桑、都德、华盛顿·欧文、契诃夫等的作品都在此时介绍入中国, 若从总体上而言, 严肃短篇小说的数量都与通俗短篇小说的数量不相上下, 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