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及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与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与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与应用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测量样品中电化学反应的电流和电势的传感器。

电化学是一种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进行的化学反应,它通常包括离子和电子的传输。

通过测量这些反应即可得到电化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这样的传感器在多种科学领域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测量生物分子,监测环境,甚至用于科学研究的前沿。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生物或化学反应产生的电流或电势变化。

在60年代后期,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电化学反应与界面传感器之间的联系,因此,人们开始将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扩展到电化学界面的控制和监测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系列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在实验室和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磁性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管以及表面等离子共振还原石墨烯等。

这些纳米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电化学传感器包括多种类型,根据感测方式和物化过程的不同,可分为:1. 电势型传感器:通过测量电位差的变化来检测被测样品中的电化学反应;2. 流动型传感器:将样品内的物质输送到探头上,通过传输速度或传输物质的量来检测样品中的反应;3. 控制型传感器:通过控制电位或电流来控制样品中的电化学反应;4. 荧光型传感器:通过荧光探针或分子,在样品的电化学反应中反映和检测化学状态的变化。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电化学传感器的广泛应用最初主要是在环境监测、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等领域。

以荧光传感器为例,它在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荧光交联免疫测定、外向泵测定等领域。

其中,生物传感器是最具实践应用前景的一个领域。

借助新型的材料,许多基于电化学传感器原理的快速检测系统已经制造问世。

如,应用荧光标记的纳米质点,研究者们可以通过荧光成像发现癌细胞并定位它们,从而实现癌症的早期筛查和治疗。

同时,电化学传感器还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储能、密度测量、对流及传热系数等领域。

免疫传感器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免疫传感器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免疫传感器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分析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免疫传感器以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响应等优点,在生物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在国内外的研究中也已经成为了热门的研究方向。

二、免疫传感器的研究现状目前,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即基于光学以及基于电化学的研究。

基于光学的免疫传感器通常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荧光、拉曼等技术,这些技术在生物分析中具有灵敏度高、实时性强等优点,在肿瘤标记的检测、毒素检测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电化学的免疫传感器则是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来检测生物分子的含量,如氧化还原反应、热释电反应、电感耦合等。

这种类型的免疫传感器通常具有响应迅速、灵敏度高、便携性强等特点,已经在临床诊断、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免疫传感器的进展和应用主要集中在药物研发、生物分析、食品产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三、免疫传感器在生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一)蛋白质检测与鉴定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对于蛋白质的检测和鉴定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免疫传感器可以通过对特定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识别和分析,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检测和鉴定。

通过免疫传感器检测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生物样品中的抗体等,可以快速、准确、高敏感地检测特定的蛋白质,并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二)DNA检测和定量DNA是构成生命的基础分子之一,它的变异或缺陷会导致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DNA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疫苗研发、生物材料检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免疫传感器的DNA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荧光检测、拉曼光谱检测和电化学检测等。

DNA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性,能够检测到非常低的浓度下的DNA,因此在基因诊断、基因工程和新药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免疫学分析免疫学分析是通过检测生物样品中的免疫反应物,来确定免疫状况的一种检测方法。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一、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前景电化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的气体检测,可检测臭氧、甲醛、一氧化碳、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氧气等多种气体,常用于便携式仪表和气体在线监测仪表中。

下面我们来看看四大主要应用。

1、湿度传感器湿度是空气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空气的湿度与人体蒸发热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高温高湿时,由于人体水分蒸发困难而感到闷热,低温高湿时,人体散热过程剧烈,容易引起感冒和冻伤。

人体最适宜的气温是18~22℃,相对湿度为35%~65%RH。

在环境与卫生监测中,常用于湿球温湿度计、手摇湿温度计和通风湿温度计等仪器测定空气湿度。

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用传感器测定空气湿度。

用于测定相对湿度的涂覆压电石英晶体用传感器,通过光刻和化学蚀刻技术制成小型石英夺电晶体,在AT切割的10MHZ石英晶体上涂有4种物质,对湿度具有较高的质量敏感性.该晶体是振荡电路中的共振器,其频率随质量变化,选择适当涂层,该传感器可用于测定不同气体的相对湿度.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线性、响应时间、选择性、滞后现象和使用寿命等取决于涂层化学物质的性质。

2、氧化氮传感器氧化氮是氮的各种氧化物所组成的气体混合物的总称,常以NOX表示。

在氧化氮中,不同形式的氧化氮化学稳定性不同,空气中常风的是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它们在卫生学上的意义显得较其它形式氧化氮更为重要。

在环境分析中,氧化氮一般指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我国监测氧化氮的标准方法是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方法灵敏度为0.25ug/5ml,方法转换系数受吸收液组成、二氧化氮浓度、采气速度、吸收管结构、共存离子及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完全统一。

传感器测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方法。

文献报道,用交指型栅极电极场效应晶体管的微电子集成电路与化学活性电子束蒸镀酞花青铜薄膜相结合,获得了新型气体敏感微传感器,可选择性检测mg/m3级二氧化氮和二惜内基甲基膦酸盐(DIMP)。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பைடு நூலகம்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 器 ;食 品安全 ;检测 ;致病 菌;毒素 ;药物残 留
中图分类号 :T 2 7 S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2 1 (0 1 0 0 1 0 0 6— 5 3 2 1 )1— 2 6— 7
Re e c d a c t d fee to h m ia m m u o e s s ar h a v n e s u y o lc r c e c li n s n or
( . Lann e a oa r f em na o eh ooy c ol f i o i l 1 ioigK yL b rt yo r e t i T cn l ,S h o o o g a o F tn g B l c
En i e rn gn e i g, Dai n Po ye h i i e st la l tc n c Un v riy, Da in 1 0 4; l 6 3 a 1
v rei s a p i ain f lc r c e c l mmu o e s r i e o ma c n p i zn o d t n n t e a ay i a e l— ai t p l t so e to h mia e c o e i n s n o , t p r r n ea d o t s f mii g c n i o si h n lss r e i ' p re r e e t . E e t c e c mmu o e s rh smo e a v n a e a t e t o s b c u et e a e b t r o td mo e r c n l y lc r h mia i o l n s n o a r d a t g st n oh rme h d e a s h y h v et h e s lc ii n ih rs n i vt . T e eo e t e r p l d w d l n fo a i t n T i p p rito u e h ls e e t t a d h g e e st i vy i y h rf r , h y a e a p i i ey i d s n t i . hs a e r d c d t e ca — e o ao n s c t n o lc r c e c mmu o e s ra d i a i p n il s Ac o dn h i ee t n p c i gsg as i c n i a i fe e to h mia i i f o l n s n o n sb sc r cp e . t i c r i gt te d f rn s e t in l , t a O f i n b iie n o p t ni l u r n n o d ca c e d vd d i t o e t ,c r t d c n u tn e a e a r T e p o r s fr s ac n p l ai n o lc r— . h r g e so e r h a d a p i t fee t e c o o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来检测物质浓度、品质及相关物理化学参数的传感器。

它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医学检测、食品安全等领域,成为现代化检测技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电化学传感器是利用电极和待测物质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进行测量的。

在电化学传感器的测量过程中,电极是关键组成部分。

电极的电位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通过检测电极电位的变化可以推断待测物质的浓度。

电极的构成形式也有很多种,例如金属电极、半导体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等。

其中离子选择性电极常用于测定生理参数。

二、电化学传感器的种类电化学传感器按照测量电位的变化方式可以分为伏安型传感器和阻抗型传感器两种。

伏安型传感器是最常见的一种传感器,它通过测量电极电流与电极电位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伏安型传感器可以分为交流伏安法和直流伏安法两种。

阻抗型传感器是利用电极表面附着物的电阻变化来检测待测物质的浓度。

阻抗型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DNA等生物分子。

阻抗型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等优点,成为生物传感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三、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甲醛、二氧化碳、烟雾等有害气体,通过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同时,电化学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监测领域,例如检测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质等有害物质,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四、电化学传感器在医学检测中的应用电化学传感器在医学检测中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医学小分子检测中常常采用了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生物传感器对药物,代谢产物等进行检测。

例如,电化学生化传感器可以在生化反应过程中测量待测物质的改变,检测生物内生化反应中一些关键的酶活性等指标,从而进行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

五、电化学传感器的展望当前随着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化学传感器也在不断向更高灵敏度、更快的响应速度、更低的成本等方向进行改进,发展出许多新型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传感器构建、信号放大和检测仪器的开发。

传感器构建主要包括生物识别分子的修饰和载体材料的选择。

生物识别分子可以是抗体、酶、DNA等,通过与目标物质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实现对目标物质的检测。

载体材料选择需要考虑电化学活性、生物兼容性、稳定性等因素,常见的载体材料有玻碳电极、金属薄膜等。

信号放大主要通过引入纳米材料、纳米结构或功能材料,增强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

检测仪器的开发旨在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性能和实用性,主要包括微流控技术、传感器阵列和便携式检测仪器等。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医学诊断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血糖仪是最常见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之一,用于测试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监测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心肌酶等,辅助临床诊断,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在食品安全方面,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通常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和复杂的分析程序,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则具有快速、灵敏和简单的优点。

通过检测食品样品中的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和毒素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能够有效地保证食品安全,减少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此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还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

例如,可以利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水体中的有毒金属离子、有机物污染物等,为环境污染监控提供有效手段。

另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为空气质量监测提供帮助。

总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

随着传感器构建、信号放大和检测仪器的不断改进和创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将在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摘要: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是将高灵敏度的电化学发光和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学科研究的成果。

电化学发光主要应用在免疫系统、生物酶等方面的研究,而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在临床领域中有较明显的成果。

因此,本文将从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两个方面,对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尤其在医学方面能够有更多突破,实现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研究;应用现状;一、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概念(一)电化学发光的概念电化学发光即电致化学发光,是一种通过在电极上施加一定电压,用来引发物质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反应产生的能量激发发光物质由基态迁移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物质不稳定会返回基态,在这一过程中会伴随光信号产生,产生光信号后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来实现对目标物的检测。

ECL分析法不仅具有仪器简单,灵敏度高,还具有试剂用量少、时空可控性强等优点,现阶段,电化学发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分析、生物分子和其他生物分子检测中。

(二)免疫传感器的概念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将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和高超的物理转换器结合起来的一种分析类器件。

由于免疫反应具有强的特异性,加之物理转换器的高的灵敏度,使得免疫传感器也成为一种有效检测样品的方法,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

目前,免疫传感器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检测等领域。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概念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将电化学发光与免疫传感器结合起来的一种具有很高免疫特性的一种装置。

利用电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的传感技术,再结合特异性免疫反应,最终可以达到一种对临床中微量物质进行定量的检测。

二、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是将抗体或者抗原通过一定方式负载在电极上作为识别探针,当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后,其产生的复合物与电化学发光信号之间建立一定关系,然后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对目标物进行检测。

电生化学免疫传感器原理及其在诊断检测领域应用

电生化学免疫传感器原理及其在诊断检测领域应用

电生化学免疫传感器原理及其在诊断检测领域应用免疫传感技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生物分析方法,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电生化学免疫传感器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以其灵敏度高、快速、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在诊断检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电生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出发,详细介绍其在诊断检测领域的应用。

电生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并通过将抗体修饰在电极表面,利用电化学技术的手段对所产生的电流、电势等信号进行测量来实现对抗原的灵敏检测。

电生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主要包括电化学活性界面材料的选择以及抗体的固定化。

常用的电极材料包括玻碳电极、金电极等,而抗体的固定化可以通过吸附、共价键或夹层法等方式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采用直流电位扫描、循环伏安法、交流伏安法等电化学技术,可以对测定物的电化学行为进行定量分析。

电生化学免疫传感器在诊断检测领域的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临床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

在临床医学中,电生化学免疫传感器可以用于快速检测病原体、肿瘤标志物、生物分子等,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例如,通过将抗体固定在电极表面,可以实现对癌症标志物特异性的检测,从而提高癌症的早期诊断率。

在环境监测方面,电生化学免疫传感器可以用于快速测定水质、土壤污染物、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等。

通过将合适的抗体固定在电极表面,可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高灵敏度检测,有助于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将抗体修饰在电极表面,电生化学免疫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判断水质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在食品安全领域,电生化学免疫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潜在有害物质,例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离子等。

通过将特异性抗体固定在电极表面,可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高灵敏度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这对于食品行业的监管和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例如,电生化学免疫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过敏原,从而减少对过敏人群的潜在风险。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和生命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环境和生命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变得越发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传感器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设备。

而电化学传感器则是当今传感器领域中一种广泛应用的传感器。

一、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背景电化学传感器是基于电化学原理制成的一种化学传感器。

其通过测量电极的电化学反应来检测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由于其能够将化学反应转化成电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取代了传统化学分析方法中繁琐的热力学或光度学测量方式。

在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中,表面电化学技术是目前的一大研究方向。

表面电化学技术包括了电化学反应过程、电化学信号的传输以及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等方面。

表面电化学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速度以及选择性能,进一步拓展了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二、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领域电化学传感器主要用于环境监测、生命科学、食品安全以及工业控制等领域。

其中,环境监测领域是电化学传感器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

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监测水、空气以及土壤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水中的溶解氧、氨氮、铜、铅等重金属离子。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生物分子,例如蛋白质、细胞分子、DNA等。

电化学传感器在分子识别的灵敏度、选择性方面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对于药物研发、医学领域以及生物学方面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电化学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例如铅、汞等重金属的检测。

三、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前景随着现代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大力推进。

未来,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应用领域的拓展随着人们对于环境、生命、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

未来电化学传感器有望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和临床医疗、农业和环保监测等领域。

2. 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是其应用的重要指标。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化学现象的传感器,其实现原理是利用电化学反应的特性来检测被测物体的浓度或者传感器与被检测物质的相互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如环境监测、化学分析、医疗诊断等领域都有它的身影。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一、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电化学传感器包括电位型、电流型、阻抗型等多种类型。

其中电位型传感器常用的有玻色电位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振荡电位法等。

电流型传感器常用的有阴极保护法和极谱法等。

阻抗型传感器则包括交流阻抗法和电子阻抗法等。

不同的传感器类型适用于不同的被检测物质。

例如,离子选择电极法适用于检测离子浓度,交流阻抗法适用于检测生物分子。

二、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目前,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材料研究。

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组成是电极、电解质和待测物。

因此,材料的选择对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响应速度有很大影响。

目前,研究人员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引入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等新型材料,改善了传感器的性能表现。

(二)检测技术。

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检测技术。

如光电化学检测、电化学放大等技术的引入为实现高灵敏度的检测提供了契机。

(三)传感器芯片化。

目前,传感器的芯片化趋势明显。

传感器芯片化不仅可以减小体积、提高灵敏度,还可以实现小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因此,芯片传感器是未来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三、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场景(一)环境监测。

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水、空气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

例如,用电位型传感器检测水中的氯离子和铝离子、用电流型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用阻抗型传感器检测土壤中的电导率。

(二)化学分析。

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实现药品、食品、化妆品等化学物品的检测。

例如,用电位型传感器检测抗氧化剂的含量、用电流型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用阻抗型传感器检测化妆品中的电导率。

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分析

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分析

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分析近年来,电化学传感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该技术利用电极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对被检测物进行定量检测或定性分析。

其特点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实时分析和易于操作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一、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历程电化学传感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S. I. Bielmann在研究铂电极时发现了极电位随着电极上溶液活性的变化而变化。

这启示了人们利用这种现象来进行化学分析。

20世纪初,英国化学家W.N. Lacey和美国化学家E.E. Somers等人独立发明了玻璃电极和氢电极,为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被广泛应用的玻璃电极和氢电极逐渐被石墨电极和金属电极所取代。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电化学传感器以其优良的分析性能和便捷的操作方式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70年代以后,化学传感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如滴定电极、循环伏安电化学传感器等,进一步拓展了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80年代以后,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化学传感器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二、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领域1. 环境监测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水质监测和大气污染监测。

水质监测方面,电化学传感器被广泛用于水中重金属、有机物和离子等成分的检测,如Cd2+、As3+、Pb2+、Cr3+、Cu2+、Fe3+等。

大气污染监测方面,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氮氧化物、硫化物、甲醛等有害气体。

此外,电化学传感器还可以应用于土壤污染、垃圾处理和噪声等环境监测领域。

2. 医学卫生电化学传感器在医学卫生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血糖监测、心肌梗死诊断、药物检测和神经监测等。

例如,电解质传感器可用于人体电解质成分的监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用于诊断疾病和药物检测。

3. 食品安全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食品中酸碱度、维生素、脂肪酸和残留农药等成分的检测。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反应过程来实现信号转换和检测的传感器。

近年来,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普遍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从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种类、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势来检测化学物质的质量或浓度的传感器。

它主要由电化学电极、电子传输器和信号转换器三个部分组成。

电化学电极是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它能够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电流或电势信号。

电子传输器则是用来传输电极产生的电信号,以促成整个传感器的工作。

信号转换器则是将电信号转换成人类能够识别的物理量,例如电压、电流、频率等等。

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传感器能够非常准确和灵敏地检测化学物质的存在并且测量它们的浓度或其他属性。

这种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医疗、环保、食品加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种类在早期的电化学传感器中,大多数传感器是基于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的检测实现的,并且它们需要复杂的电化学操作和仪器。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也随之涌现,这些传感器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无机电化学传感器无机电化学传感器基于无机化合物或离子的电化学反应,因此它们能够检测出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氨气、氰化物等。

无机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2.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出特定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酶等。

生物传感器通常采用酶、抗体等生物体作为生物识别元件,并且它们能够高度灵敏和选择性地检测出化合物浓度。

3. 有机电化学传感器有机电化学传感器的传感元件是基于有机物质的电化学反应,比如,传感器可以检测出溶液中的有机物质浓度、显影剂浓度、污水中有机物浓度等。

这种传感器也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特异性强等优点。

化学测量学中的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化学测量学中的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化学测量学中的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装置,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响应和无标记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并探讨其在临床诊断和生物分析等方面的潜在应用。

一、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化学传感器是基于电化学原理构建的传感器,其核心部分是电极。

常用的电极包括工作电极、对参比电极和参考电极。

当电极与待检测分子发生作用时,产生的电荷转移过程可通过电位差或电流的变化得到传感信号。

二、电化学传感器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1. 生物传感器用于病原体检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和监控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集样本中的病原体相关分子,利用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感染性疾病。

2. 遗传病的检测与基因组学研究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遗传病的检测和基因组学研究。

例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可以通过电化学传感器的测量信号实现。

这种方法非常便捷和准确,对于疾病的早期筛查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1. 药物分析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和代谢过程。

通过联合电化学传感器和微流控技术,可以实现对药物的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有助于药物剂量的控制和疗效的评估。

2. 生物标记物检测生物标记物是指能够反映生物体内生理、病理状态的分子指标,如蛋白质、核酸和代谢产物等。

电化学传感器可以通过对这些生物标记物的检测,提供关于健康和疾病状态的重要信息。

例如,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用于癌症标志物的检测和监测,有望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电化学传感器在植入式医疗器械中的应用电化学传感器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植入式医疗器械中,如心脏起搏器和人工关节等。

通过监测生物体内的电化学信号变化,可以实现对器械的功能和适应性的追踪。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原理、发展趋势及应用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原理、发展趋势及应用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原理、发展趋势及应用一、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是指由生物材料作为敏感元件,电极(固体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气敏电极等)作为转换元件,以电势或电流的变化为特征检测信号的传感器,简称生物电极。

这类传感器发展最早,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电流型传感器主要基于探测生物识别膜或化学反应中的电活性物质,通过固定工作电极的电位提供电活性的电子转移反应驱动力,探测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该电流直接反映了生物分子识别和电子转移反应的速度,即该电流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电位型传感器将生物识别反应转换为电位信号,该信号与生物识别反应过程中产生或消耗的活性物质浓度对数成正比,从而与待测物质浓度的对数成正比。

电位型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渗透离子导电膜可设计成与待测离子相关的产生电位信号的敏感膜,测试在电流为零的条件下进行。

根据作为敏感元件所用生物材料的不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分为酶电极传感器、微生物电极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组织电极与细胞器电极传感器、电化学DNA传感器等。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1.适合于对生物体液中的物质活度测定的需要,响应直观,通过计算机联用,可直接读出待测生物物质的浓度或活度。

2.由于其具有分子识别的功能和高选择性,在许多测定中,样品无需复杂处理,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监测,可连续监测患者的血液物质浓度。

3.测定速度快电讯号的输出和测定响应快速,通过与计算机的接口还可进行多成分同时测定。

4.试样用量少可以将敏感探头微型化,只需微升级样品即可完成分析。

如有的K+、Ca2+、Cl-、Na+及CO2分析仪仅需50μl样品,每小时可测100个样品,这为临床检验缩短检测周期提供了条件。

5.可对体内物质直接和动态测量。

将微小探头埋在体内或留置于血管中,可以指示体内物质的变化,有利于床旁或现场检测。

6.灵敏度高例如AFP免疫电极可测定10-8~10-10 g/ml的浓度。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一、绪论电化学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化学现象的分析方法,通过检测电化学反应的电流、电压或电容等参数,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快速、灵敏、选择性检测和定量分析。

生物传感器是基于一定的生物识别元件,将生物反应与电化学传感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的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识别分子对生物样品中的多种成分进行特异的识别和分析,同时实现了检测过程中对样品的非破坏性、实时在线监测,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分类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按照生物识别元件的类型,可以分为酶传感器、抗体传感器和核酸传感器等。

其中,酶传感器是使用酶作为生物识别元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以测定一大类生物分子,如葡萄糖、乳酸、胆碱等,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实时监测的特点,已经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医学诊断等领域;抗体传感器是使用特异性抗体作为生物识别元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和快速响应的特点,主要用于监测大分子生物分子,如蛋白质、病原体等;核酸传感器是使用具有特殊结构的DNA或RNA分子作为生物识别元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特异性、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易于制备的特点,可用于检测基因突变等。

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基于生物识别分子识别目标分子的特异性和反应活性,将生物反应产生的电化学信号转化为目标分子浓度的定量关系,其工作流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步是生物识别分子与目标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反应,该反应通常在电极表面发生,并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电化学反应,如电荷转移、质子转移、氧化还原等等;第二步是生物反应所产生的电化学信号转化成检测信号,这个过程需要借助电化学传感技术,如传统的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交流阻抗法等方法;第三步是将检测到的电化学信号转化成目标分子的浓度,这个过程需要借助标准曲线等方法,通过分析信号强度与目标分子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对目标分子浓度的定量分析。

生物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物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物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生物电化学传感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内产生的生物电流量和化学反应,将物质的浓度和属性转化为电信号来进行检测测量的一种技术手段。

这种技术以其无标记、灵敏、快速、实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从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作用机理、材料选择、应用领域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一、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分类根据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测量物质种类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生物氧化还原传感器、酶传感器、抗体传感器、基因传感器等几种类型。

其中,生物氧化还原传感器与电极电位有关,可用于检测溶液中的氧气、硫酸盐、硝酸盐等。

而酶传感器则广泛应用于人体内代谢产物的检测测量,如血糖、胆固醇等。

抗体传感器则能够检测到更小分子,如荷尔蒙、细胞因子等。

基因传感器则利用DNA或RNA分子与特定药物或生物分子的结合反应,检测病原体、基因变异等。

二、生物电化学传感器作用机理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利用生物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首先,传感器通过特定的生物信号识别元件引入测量物质到传感器内部,在传感器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如酶促反应、抗体结合等。

这些化学反应都是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来完成的。

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电荷传输和质子转移将转换为不同的电流、电势信号,这些信号可以通过传感器上的电极等设备,经过信号放大处理后,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分析。

三、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材料选择生物电化学传感器作为一种检测技术,其材料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常见的材料有三种,分别是电极材料、电解质、传感层材料。

电极材料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金属主要有银、铂、金、铜等,非金属有碳、石墨等。

电解质是可以导电的物质,一般需要具有高导电性、化学稳定性和低背景电流等特点。

传感层材料则是通过化学方法或修饰技术将生物分子固定在电极表面,是起到识别分子的重点材料。

目前探索的传感层材料有多种,如聚合物、纳米材料、石墨烯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进行选择。

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免疫生物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的电化学传感器。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生命科学、食品检测等领域。

它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等优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强,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一、免疫生物传感器的优势免疫生物传感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灵敏度:光学技术和荧光技术都需要较高的信噪比才能检测到微弱信号,而免疫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

2、高选择性:免疫生物传感器通过特异性抗体/抗原识别目标生物分子和非目标分子之间的区别,因此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3、快速性:免疫生物传感器的反应速度很快,可以快速检测样本中生物分子的含量。

4、实时性:免疫生物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样本中的生物分子含量,并及时反馈结果。

二、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1、纳米材料的应用:目前,常用的纳米材料包括金纳米颗粒、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石墨烯等。

这些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表面活性,可以增加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2、新型信号产生器的应用:传统的免疫生物传感器主要基于电化学信号产生器,但是随着新型信号产生器的不断涌现,如荧光信号产生器、量子点等,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智能免疫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传统的免疫生物传感器仅仅实现了生物分子的检测,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免疫生物传感器也开始萌芽。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网络和云计算技术实时收集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数据,为生理学、药物研究和医学诊断提供高质量数据。

三、免疫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前景1、临床医学领域:免疫生物传感器可以进行快速、准确的生物分子检测,具有强大的临床诊断作用。

例如,病毒感染、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等检测。

此外,免疫生物传感器还可以用于实时监测生理参数,如血糖、血压等。

2、食品安全检测:免疫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日益增加,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重要。

电化学传感器是利用电化学的原理来探测分析物质的一种传感器。

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探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空气、水质、生物医学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

一、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电化学传感器通常分为金属电极、半导体电极、氧化还原电极和生物电极四类。

其中金属电极和半导体电极主要用于气体和液体中离子的检测,氧化还原电极用于检测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流,生物电极用于检测生物体内某些物质的浓度变化。

二、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1. 纳米电极纳米电极是一种具有微小尺寸的电极,通常是指电极的直径在1-100纳米之间的电极。

纳米电极具有表面积大、电极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因此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环境检测等领域。

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制备出具有高响应速度和灵敏度的纳米电极,并应用于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检测中。

2.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材料作为传感器敏感元件,通过生物物质与目标污染物之间的作用产生信号的传感器。

常用的生物材料有酶、细胞、抗体等。

生物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强、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可应用于生物医学和食品安全领域。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制备出利用生物材料作为敏感元件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环境检测等领域。

3.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是利用化学发光反应来检测化学物质的一种传感器。

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强等优点,可以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生物医学领域。

现已经研制出多种基于电化学发光原理的传感器,如萤石发光传感器、荧光修饰电极传感器等。

三、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1. 环境检测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应用于大气、水域、土壤和废气中污染物的检测。

例如,利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金属氧化物电极,用于检测含重金属的水体中的浓度。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及应用进展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及应用进展

由于待测样品的离子强度与缓冲液电容的 变化会对这类传感器造成影响, 加之溶液 的电阻是由全部离子移动决定的, 使得它 们还存在非特异性问题,因此导电率测量 式免疫传感器发展比较缓慢。
压电免疫传感器

压电免疫传感器是最常见的一种质量测量式免 疫传感器, 它的原理是石英晶片在振荡电路中振 荡时有个基础频率, 当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与包 被在晶片上的抗体或抗原结合时, 由于负载的增 加, 晶片的振荡频率会相应减少, 其减少值与吸 附上去的质量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用 Sauerbrey 方程表示, 即△F = -KF2△M/A , 式中 △F为晶体吸附外来物质后振动频率的变化(Hz) , K 为常数, 等于2126×10-6。△M 为晶片的质量 变化值(g) ,A 为有效压电面积(cm2) , F 为晶片 的基础频率(Hz)

电位免疫传感器
1975年Janata首次描述了用来监测免疫化学反应 的电位测量式免疫传感器。 这种免疫测试法的原理是先通过聚氯乙烯膜把 抗体固定在金属电极上, 然后用相应的抗原与之 特异性结合,抗体膜中的离子迁移率随之发生变 化, 从而使电极上的膜电位也相应发生改变。膜 电位的变化值与待测物浓度之间存在对数关系, 因此根据电位变化值进行换算, 即可求出待测物 浓度。

硅烷化法

硅烷化法:一般是先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 烷(A PTE) 等硅烷化试剂, 使电极或光极 形成含氨基或羟基的活性表面, 再直接进 行抗原或抗体的固定或使用双功能交联剂 (如戊二醛等) 连接.
聚合物膜连接法

聚合物膜连接法:电极表面的聚合物膜可采用聚 合物涂覆法和单体在电极表面的现场聚合法来 生成。在涂覆中应用的聚合物有羧甲基纤维素、 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聚乙烯亚胺、甲基丙 烯酸甲脂和甲基丙烯酸乙脂、聚乙二醇(PEG)、 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聚乙烯醇等。可先用 2%~4% 的聚乙烯亚胺(PEI )甲醇溶液处理 电极得到PEI 修饰层, 再用戊二醛交联, 然后与 要固定的抗原或抗体反应便可完成固定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温志立, 汪世平等 免疫传感器的发展概述,生物医 学工程学杂志,2001,18(4):642~646 [2]温志立,汪世平等,免疫传感器的发展与制作,免疫 学杂志,2001,17(2):46~150; [3]汤琳,曾光明等 免疫传感器用于环境中痕量有害物质 检测的研究进展,环境科学,2004,25(4):170~ 177; [4]钟桐生,刘国栋等, 电化学免疫传感研究进展,化学 传感器,2002,22(1):7~15; [5] Ioan . Ciumasua, Petra M. Kr¨amera,A new, versatile field immunosensor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dvelopment and proof of principle with TNT, diuron, and atrazine.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05(21):354~364;

免疫传感器的制作
免疫传感器的固定 免疫传感器的再生

免疫传感器的固定


免疫传感器制作过程中重要的步骤是将抗体或抗原 固定在传感器表面, 这样才能检测相应的抗原或抗 体。然而传感器表面构造不一, 有金属、碳、玻璃、 石英等, 它们与抗原或抗体的结合特性都是不同的, 因此需要不同的固定方法, 以至于不让吸附好了的 抗原或抗体在反应中脱落。 固定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前者是用含抗体 或抗原的溶液涂覆或浸泡电极或光极, 通过物理或 化学吸附作用使其表面生成具有识别功能的生物膜。 该法简单、快速, 但易阻碍特异性反应的发生, 导致 非特异性吸附和脱落。后者则采用中间连接层来连 接传感表面和抗体或抗原,提高了固定效率、固定 化层的适应性和反应灵敏度。

免疫传感器的优点


免疫传感器相对于一般免疫检测方法的主要优势:它不 但能弥补目前常规免疫检测方法不能进行定量测定的缺 点, 而且还能实时监测抗原抗体反应, 不需分离步骤, 即 在抗原抗体反应的同时就把反应信号动态而连续地记录 下来,有利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免疫传感器相对于其他传感器的优势则是: 由于抗原与 抗体的结合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从而减少了非特异性干 扰, 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且检测范围也很大。总之, 集 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及医学为一体的免疫传感技术其 发展潜力巨大, 它不但能推动传统免疫测试法的发展, 而 且将影响临床和环境监测等领域里的实用性研究。
免疫传感器的再生


由于抗原抗体结合性强, 反应后不易分开, 要使 免疫传感器能重复使用, 就要用一些试剂将抗原抗 体复合物解离或从传感器表面全部清除下来, 这些 试剂还须不损害固相抗原或抗体的活性。用于解离 的试剂有柠檬酸盐缓冲液、乙醇胺、磷酸盐- 柠檬 酸缓冲液、强酸强碱加超声清洗、甘氨酸- 盐酸缓 冲液、二乙胺、丙酸、乙二醇、尿素和盐酸胍缓冲 液和四氢呋喃 。 为防止器件表面固相生物膜再生时可能导致的膜中 蛋白活性降低, 也为节省包被时间, 80年代Badley 研究发展了可置换型、一次性使用的传感器件, 推 动了免疫传感器向简便、快速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免疫传感器的分类

根据标记与否可分为非标记型免疫传感器 和标记型免疫传感器 根据换能器种类的不同, 又可分为电化学 免疫传感器、压电免疫传感器、热量测量 式免疫传感器和光学免疫传感器等。

非标记与标记免疫传感器

非标记免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抗体或抗原 固定于膜或电极表面, 当发生免疫反应后, 抗 体与抗原形成的结合物改变了膜或电极表面的 物理性质(如表面电荷密度、离子在膜内的传输 速度等),从而引起膜电位或电极电位的变化。


开始阶段该类传感器大多只限于气相测定, 即晶片在样 品缓冲液中与待测物反应后, 还需取出干燥后才能测定 频率变化, 这样可使晶片起振较容易, 避免非特异性吸附 对结果的影响, 取得较好的线性关系。但这增加了操作 时间, 且干燥过程对蛋白质的活性有损害, 会缩短传感器 的寿命。为了避免干燥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 最好的解 决办法就是在液相中直接检测晶体表面的质量变化。这 样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 还使实时监测抗原抗体反应成 为可能。 1991年Nomura通过电解质溶液施加交变电场, 使无极 晶片在液相中振荡成功, 从而开辟了其在液相环境研究 中的新领域, 实现了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的重大突破, 并 成为其发展方向的主流。
免疫传感器的应用
免疫传感器已广泛地用于医学临床诊断、环境 监测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获得了良好的可检测性。 在国外,免疫传感器已被用于多种物质的测定, 如除草剂、苯酚、人尿中的刺激性药物、IgG、 IgM、V III 因子相关抗原、血清载脂蛋白、牛血 蛋白(如牛血红蛋白、牛血清白蛋白)、人细胞 (如红细胞、粒细胞和T 淋巴胞)、病毒(如人类 疱疹病毒和肝炎病毒)、血清H IV 特异性抗体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免疫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1)标记物的种类层出不穷,从酶和荧光发展成胶乳颗 粒、 胶体金、磁性颗粒和金属离子等; (2)向微型化、商品化方向发展, 廉价的一次性传感表面大 有潜力可挖; (3)酶免疫传感器、压电免疫传感器和光学免疫传感器发展 最为迅速, 尤其是光学免疫传感器品种繁多, 目前已有几 种达到了商品化, 它们代表了免疫传感器向固态电子器 件发展的趋势; (4)与计算机等联用, 向智能型、操作自动化方向发展; (5)应用范围日渐扩大, 已深入到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等工 业和临床诊断等领域, 以后者尤为突出; (6)继续提高其灵敏度、稳定性和再生性, 使其更简便、快 速和准确。

电流型免疫传感器


该类传感器的原理主要有竞争法和夹心法2种。前者是 用酶标抗原与样品中的抗原竞争结合氧电极上的抗体, 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产生电活性物质, 从而引起电流变化, 测量此变化值便可得出样品中抗原浓度。后者则是样品 中的抗原与氧电极上的抗体结合后, 再加酶标抗体与样 品中的抗原结合, 形成夹心结构, 从而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产生电流值变化。 电流免疫传感器一般都靠标记, 且标记物都是酶类, 包括 乳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等。近些年, 一 些新的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化合物(如对氨基酚及其衍生 物、聚苯胺)和金属离子也在电流免疫传感器中被用作 标记物。

电位免疫传感器
1975年Janata首次描述了用来监测免疫化学反应 的电位测量式免疫传感器。 这种免疫测试法的原理是先通过聚氯乙烯膜把 抗体固定在金属电极上, 然后用相应的抗原与之 特异性结合,抗体膜中的离子迁移率随之发生变 化, 从而使电极上的膜电位也相应发生改变。膜 电位的变化值与待测物浓度之间存在对数关系, 因此根据电位变化值进行换算, 即可求出待测物 浓度。
热量检测免疫传感器
该类传感器的原理是: 将抗原或抗体固定 在包埋了热敏换能器(热敏电阻) 的柱上, 样品中的抗体或抗原与之发生反应后引起 酶促反应, 可产生20~100 kJ/mol的热量, 然后通过热敏电阻等元件检测出来。 1991 年,Urban用小型薄膜热敏电阻固定 抗体来检测抗原, 制成了微型热量检测免 疫传感器, 预示着有可能生产出大小适宜 且简单的装置。
电导型免疫传感器
导电率测量法可大量用于化学系统中, 因 为许多化学反应都产生或消耗多种离子体, 从而改变溶液的总导电率。通常是将一种 酶固定在某种贵重金属电极上(如金、银、 铜、镍、铬) ,在电场作用下测量待测物溶 液中导电率的变化。 1992 Sandberg描述了一种以聚合物为基 础的导电率测量式免疫传感器, 它与常规的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基本相同, 只是后者 的结果是通过颜色来显示, 而它则是将结果 转换成电信号。
蛋白A法(SPA法)
SPA法固定抗体的方法为定向固定,SPA 具有 与抗体的Fc 片段结合的特性, 而抗原与抗体的 结合点位于抗体的Fab 片段, 故SPA 与抗体结 合后不影响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且SPA 与金的 亲和力很强,形成的膜较稳定. SPA 无毒无刺激性气味, 比起其它一些化学固 定试剂更易让操作者接受。不过, 虽然SPA 被 公认为是最好的一种固定方法, 但是它只能用来 固定抗体, 而不能固定抗原。

1991年Ghindilis提出另一种电位免疫传感器, 是用一种具有电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如乳糖 酶) 来标记抗胰岛素抗体, 与固定在电极上的胰 岛素特异性结合,乳糖酶催化电极上氧的电还原 反应, 从而使电极上电位增加, 其增加值与溶液 中游离抗原(胰岛素) 浓度有比例关系。 电位免疫传感器的问题是信噪比低,因为大多数 生物分子上的电荷密度相对于背景干扰(如离子) 来说较低; 另外, 信号反应对pH 值和离子强度等 条件有明显依赖性, 被测电位与离子活性有关。

由于待测样品的离子强度与缓冲液电容的 变化会对这类传感器造成影响, 加之溶液 的电阻是由全部离子移动决定的, 使得它 们还存在非特异性问题,因此导电率测量 式免疫传感器发展比较缓慢。
压电免疫传感器

压电免疫传感器是最常见的一种质量测量式免 疫传感器, 它的原理是石英晶片在振荡电路中振 荡时有个基础频率, 当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与包 被在晶片上的抗体或抗原结合时, 由于负载的增 加, 晶片的振荡频率会相应减少, 其减少值与吸 附上去的质量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用 Sauerbrey 方程表示, 即△F = -KF2△M/A , 式中 △F为晶体吸附外来物质后振动频率的变化(Hz) , K 为常数, 等于2126×10-6。△M 为晶片的质量 变化值(g) ,A 为有效压电面积(cm2) , F 为晶片 的基础频率(Hz)
免疫分析之 ------ 免疫传感器
第11组
主要内容
免疫传感器原理
免疫传感器的分类
免疫传感器的制作
免疫传感器的应用
免疫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免疫传感器原理

1990年 Henry 等提出了免疫传感器的概念。免 疫传感器是将高灵敏度的传感技术与特异性免疫 反应结合起来, 用以监测抗原- 抗体反应的生物 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传统的免疫测 试法相似, 属于固相免疫测试法, 即把抗原或抗 体固定在固相支持物表面, 来检测样品中的抗体 或抗原。 由于免疫传感器技术具有分析灵敏度高、特异性 强、使用简便及成本低等优点, 目前它的应用已 涉及到临床医学与生物检测技术、食品工业、环 境监测与等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