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多晶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正极材料单晶和多晶

正极材料单晶和多晶

正极材料单晶和多晶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正极材料的选择和优化对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

在正极材料中,单晶和多晶两种结构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一、单晶正极材料单晶正极材料是指由单一晶体组成的材料。

单晶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晶体结构,其晶粒内部无晶界存在,因此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离子扩散速率。

单晶结构的正极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 较高的电导率:单晶结构的正极材料由于晶粒内部无晶界,电子和离子在晶体内的传输速率较高,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放电性能和功率密度。

2. 优异的循环寿命:单晶结构的正极材料具有较低的内部应力和较好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有效抑制材料的容量衰减和结构破坏,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3. 优越的安全性能:单晶结构的正极材料由于具有较低的内部应力和较好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有效抑制材料的热失控和热失稳现象,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二、多晶正极材料多晶正极材料是指由多个晶粒组成的材料。

多晶材料由于晶粒之间存在晶界,其电导率和离子扩散速率相对较低。

多晶结构的正极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 较低的成本:多晶材料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能够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

2. 较高的比容量:多晶结构的正极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物质与锂离子进行反应,从而提高电池的比容量。

3. 较好的可充放电性能:多晶结构的正极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离子扩散性能,能够提高电池的可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

三、单晶与多晶的比较单晶和多晶正极材料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具体选择应根据电池的要求和应用场景来决定。

一般来说,单晶正极材料适用于对电池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要求较高的场合,如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而多晶正极材料适用于对电池比容量和成本要求较高的场合,如移动通信、便携电子设备等。

总结起来,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单晶和多晶两种结构各具特点。

单晶硅与多晶硅的应用和区别

单晶硅与多晶硅的应用和区别

1单晶硅与多晶硅的应用和区别多晶硅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

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

在太阳能利用上,单晶硅和多晶硅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虽然从目前来讲,要使太阳能发电具有较大的市场,被广大的消费者接受,就必须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从目前国际太阳电池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为单晶硅、多晶硅、带状硅、薄膜材料(包括微晶硅基薄膜、化合物基薄膜及染料薄膜)。

从工业化发展来看,重心已由单晶向多晶方向发展,主要原因为;[1]可供应太阳电池的头尾料愈来愈少;[2] 对太阳电池来讲,方形基片更合算,通过浇铸法和直接凝固法所获得的多晶硅可直接获得方形材料;[3]多晶硅的生产工艺不断取得进展,全自动浇铸炉每生产周期(50小时)可生产200公斤以上的硅锭,晶粒的尺寸达到厘米级;[4]由于近十年单晶硅工艺的研究与发展很快,其中工艺也被应用于多晶硅电池的生产,例如选择腐蚀发射结、背表面场、腐蚀绒面、表面和体钝化、细金属栅电极,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可使栅电极的宽度降低到50微米,高度达到15微米以上,快速热退火技术用于多晶硅的生产可大大缩短工艺时间,单片热工序时间可在一分钟之内完成,采用该工艺在100平方厘米的多晶硅片上作出的电池转换效率超过14%。

据报道,目前在50~60微米多晶硅衬底上制作的电池效率超过16%。

利用机械刻槽、丝网印刷技术在100平方厘米多晶上效率超过17%,无机械刻槽在同样面积上效率达到16%,采用埋栅结构,机械刻槽在130平方厘米的多晶上电池效率达到15.8%。

多晶硅与单晶硅的差别请问多晶硅与单晶硅的差别是什么?国内有那些厂家在生产这两种产品?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

熔融的单质硅在过冷条件下凝固时,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形态排列成许多晶核,如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则这些晶粒结合起来,就结晶成多晶硅。

正极材料单晶和多晶

正极材料单晶和多晶

正极材料单晶和多晶
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的性能直接影
响到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正极材料可以分为单晶和多晶两种类型,它
们各有优缺点。

单晶正极材料是由单个晶体组成的,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寿命。

它们的晶体结构非常有序,因此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较低的内阻。


晶正极材料的缺点是制造成本较高,生产过程也比较复杂。

此外,单
晶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非常脆弱,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和热膨胀的影响,从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

多晶正极材料是由许多小晶体组成的,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和较高的
机械强度。

多晶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不太有序,因此电导率和内阻较高,能量密度和寿命也相对较低。

多晶正极材料的优点是制造成本低,生产过程简单,可以大规模生产。

此外,多晶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比
较松散,容易承受机械损伤和热膨胀,从而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单晶正极材料和多晶正极材料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景。

单晶正极材料适用于高端电池产品,如电动汽车、无人机等,因为它
们需要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

多晶正极材料适用于低端电池产品,如
移动电源、充电宝等,因为它们需要低成本和大规模生产。

总的来说,正极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电池产品的实际需求和市场定位来确定。

单晶正极材料和多晶正极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成本效益。

光伏组件选型:单晶、多晶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比较分析

光伏组件选型:单晶、多晶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比较分析

光伏组件选型:单晶、多晶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比较分析光伏组件选型:单晶、多晶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比较分析本文摘要: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在晶体品质、电学性能、机械性能方面有显著差异。

下面的图1是晶体硅光伏产业链的完整图示,从硅料到硅棒、硅片、电池、组件再到系统。

如图中红色边框标示,单晶和多晶的差别主要在于原材料的制备方面,单晶是直拉提升法,多晶是铸锭方法,后端制造工艺只有一些细微差别。

单多晶硅片性能对比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在晶体品质、电学性能、机械性能方面有显著差异。

下面的图1是晶体硅光伏产业链的完整图示,从硅料到硅棒、硅片、电池、组件再到系统。

如图中红色边框标示,单晶和多晶的差别主要在于原材料的制备方面,单晶是直拉提升法,多晶是铸锭方法,后端制造工艺只有一些细微差别。

图1晶体硅光伏产业链图示晶体品质差异图2展示了单晶和多晶硅片的差异。

硅片性质的差异性是决定单晶和多晶系统性能差异的关键。

左图是单晶硅片,是一种完整的晶格排列;右图是多晶硅片,它是多个微小的单晶的组合,中间有大量的晶界,包含了很多的缺陷,它实际上是一个少子复合中心,因此降低了多晶电池的转换效率。

另一方面,单晶硅片的位错密度和金属杂质比多晶硅片小得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单晶的少子寿命比多晶高出数十倍,从而表现出转换效率优势。

图2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外观图示单晶是一种完整的晶格排列,在同样的切片工艺条件下表面缺陷少于多晶,在电池制造环节,单晶电池的碎片率也是小于1%的,通常情况下是0.8%左右。

单晶硅片可以稳定应用金刚线切割工艺,显著降低切片成本,并提高电池转换效率。

对多晶而言,晶体结构的缺陷导致在电池环节的碎片率一般大于2%,并且硅片切割工艺的改进难度很大,因为它没法用金刚线切割,只能用传统的砂线来切,成本上基本没有多大的下降空间。

电学性能差异图3是单多晶的少子寿命对比。

蓝色代表少子寿命较高的区域,红色代表少子寿命较低的区域。

很明显,单晶的少子寿命是明显高于多晶的。

单晶和多晶太阳能电池板的区别和优劣势分析

单晶和多晶太阳能电池板的区别和优劣势分析

单晶和多晶太阳能电池板的区别和优劣势分析导语:目前市场上主流应用的电池板分为:1、单晶太阳能电池板。

2、多晶太阳能电池板。

3、薄膜太阳能电池板。

他们三者的区别在于:1、单晶太阳能电池板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8%左右,最高的达到24%,这是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但制作成本很大,由于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可达25年。

(如下图,单晶硅的电池板中的电池片四角是圆滑的!有弧度的。

)2、多晶太阳能电池板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作工艺与单晶硅太阳电池差不多,但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则要降低不少,其光电转换效率约16%左右。

从制作成本上来讲,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要便宜一些,材料制造简便,节约电耗,总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得到大量发展。

从性能价格比来讲,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还略好。

(如下图,多晶的电池片是没有圆角的。

和单晶的很好区分)3、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非晶硅太阳电池是1976年出现的新型薄膜式太阳电池,它与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作方法完全不同,工艺过程大大简化,硅材料消耗很少,电耗更低,它的主要优点是在弱光条件也能发电。

但非晶硅太阳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光电转换效率偏低,国际先进水平为10%左右,且不够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转换效率衰减。

再来看看组成部分:1、钢化玻璃,2、EV A 3、电池片4、EV A 5、背板6、铝合金保护层压件7、接线盒8、硅胶。

具体这些部件的作用是什么,让我们另外单独讲。

1、单晶太阳能电池板单晶电池板组成部件是一样的,只是它的电池片是单晶硅制作而成。

(Q:单晶硅是什么?A:硅的单晶体。

具有基本完整的点阵结构的晶体。

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性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材料。

纯度要求达到99.9999%,甚至达到99.9999999%以上。

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等。

用高纯度的多晶硅在单晶炉内拉制而成。

) , 单晶硅的优势在于转换率比多晶硅高,在相同的面积下,能发更多电!降低了土地租金和支架成本。

单晶VS多晶:谁主沉浮?

单晶VS多晶:谁主沉浮?

多晶VS单晶:谁主沉浮?吕东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光伏新闻”,在添加朋友中,查询公众账号“光伏新闻”,点击关注。

【导言】单晶VS多晶,谁将胜出?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硅片企业的决策层,自作者从事光伏行业以来,硅片企业的决策层就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那么,单晶VS多晶:谁主沉浮?我们先从成本(投资回报率)、技术、市场角度分析一下单晶、多晶各自的优劣。

【单晶组件回报周期VS多晶组件回报周期】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在单晶效率19.2%、多晶效率18.0%等基础数据上,单晶组件投资回报周期比多晶组件投资回报周期短0.4年,单晶更具成本优势,单晶的竞争力更强。

图1.单多晶组件收益对比【单晶VS多晶】一、基本性能。

单晶顾名思义,整个硅棒或硅片是一个晶体。

原子规则排列、晶格完美,单一晶向,无晶界,位错密度极低,少子寿命高,金属杂质含量较低。

多晶顾名思义,整个硅锭或硅片由若干个单晶体构成,晶向不规则,分布有大量晶界,金属杂质含量比单晶高。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单晶位错密度低,铁杂质少,但氧含量高,从基本性能看,单晶VS多晶,单晶更有优势;二、铸锭与拉晶成本。

多晶一炉投料量目前主流在800KG左右,成品率可以达到74%,未来可以很容易的达到1000KG甚至更多,赛维早在09年就铸出了1000KG的硅锭,而且铸锭是免维护,一月清炉一次,一个铸锭工可以看15台铸锭炉;目前单晶一炉投料量在250KG 左右,拉单晶时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高,一炉一小清,三炉一大清,一个拉晶工看三台炉子,会非常辛苦,也损坏员工健康如视力等。

另外,多晶对硅料要求不严格,单晶对料要求非常严格。

目前单晶的成本虽有所降低,但无法和多晶比。

从铸锭与拉晶成本看,单晶VS多晶,多晶更有优势;三、切片成本。

金刚线切片工艺可以切的更薄、成本更低。

单晶硅片已经普及了金刚线切片工艺,多晶硅片尚未克服技术难题,在金刚线切片技术上,单晶硅片已占有领先优势,但是多晶只要制绒工艺获得突破,也可以应用于金刚线切片。

单晶与多晶的对比及能源发展的未来

单晶与多晶的对比及能源发展的未来

多晶成本构成
铸锭成本:包括了坩埚、能耗、设备折旧、人工等成本,仍存在一定优化 空间,折算0.19元/片; 切片成本:包括砂~45%、线~15%、液~20%、其他~20%,约1.35元/片, 通过工艺优化,能够降低到1元/片。
若采用金刚线,则成本构成就只有线、液、其他三项,且切割速度可以得 到提高,切片成本能够降低至0.9元/片以下,那么多晶的铸锭和切片成本 之和可与单晶拉晶成本持平。
需要的关键新能源技术
1煤炭清洁利用-缓兵之计,不解决根本性问题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效率已经接近50%,燃气轮机发电超过60%,但发电越多, 二氧化碳排放就越多; 2电力电子-关键性辅助技术,提高电力利用效率,有较大发展空间; 3储能技术-阶段性辅助技术,提高电力利用效率,有较大发展空间; 4风电-清洁能源,局限性较大,不适合广泛使用; 5核能-清洁能源,目前的核裂变核能技术存在核燃料有限、核废料难处理的问
光伏发电技术发展路线图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能源科技路线图预计,到本世纪末,以太阳能为主的清 洁能源将替代化石能源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合适的太阳能技术路线是实现这 一目标的关键,相应的电池技术需要同时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性能稳定、原 材料广泛、适合大规模生产等特点。
1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占全部太阳能市场份额的90%以上,目前多晶硅占65%,单晶硅占35%,最
单晶与多晶的对比及能源 发展的未来
发展新能源的紧迫性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目前,全人类已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人类自工业化以来不断快速增长的 化石能源消耗极大的助长了温室效应,使得大气及海洋洋流活动日益紊乱,造 成海平面上升以及全球性气候异常等严重后果,已经开始威胁人类的未来。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是唯一的出路。

单晶vs多晶谁领风骚?

单晶vs多晶谁领风骚?

单晶vs多晶谁领风骚?单晶硅⽚好还是多晶硅⽚好?这个问题本⾝由于各⽅利益、⽴场的不同,很容易引发诸多⼝⽔。

我并不希望我⽂后的评论是站在各种利益⽴场上的谩骂,⽽是基于数据、基于事实的理性讨论。

作为我⾃⼰,更要在这篇⽂章中谨⾔慎⾏的讨论,披露⼤量我们调研获得的并且经过多⽅核验的宝贵数据,努⼒保障每⼀个结论不是臆想武断的断⾔,⽽是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实践与时间检验的可信结果。

为何要写这篇⽂章?这篇⽂章中的数据得来不易,是通过参加产业会议、参加企业发布会、多次内部调研以及电话调研才反复核验得出的数据。

这篇⽂章的结论,不为任何⼚家站台,不为任何利益站台,我们只为事实说话。

通过这篇⽂章我希望把明年的光伏产业讨论的更加充分清晰⼀些,写⼀篇有分量、有含⾦量的产业⽂章,以对产业内外的朋友提供⼀些有价值的指引,对产业内的朋友未来的投资决策提供⼀些有⼒的数据⽀撑。

熟悉我的朋友都会知道我对光伏产业有⼀份独特的热爱,⾃⼰在鄂尔多斯的故乡恰好位处矿区,因为煤炭开采⽽把记忆中的家乡变得⾯⽬全⾮,我痛恨煤炭,所以我热爱光伏。

我很希望我们的思考能对朋友们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如真能如此,我便⼼满意⾜。

观点澄清:观点澄清:最近两年来,在隆基股份这家公司的推动下,单晶硅⽚的技术路线取得了⼀些列更为瞩⽬的突破,促使光伏平价化向前迈出扎扎实实的⼀步。

所以我的很多⽂章中对这家公司也是褒奖有加,往⼤了说,隆基股份是⼀家对全⼈类的能源清洁化利⽤都有巨⼤贡献的好公司。

然⽽,在⼆级市场中,好公司≠好估值;好公司≠⼀定能买。

从投资的⾓度,我们确定⼀家公司能不能投资不能简单定性分析这家公司的好与坏,还要结合这家公司的估值⽔平来看。

由于今年以来隆基股份已经出现了较⼤涨幅,风险是涨出来的,机遇是跌出来的,对⽐美股上市的⼀些光伏龙头企业,隆基股份的估值安全边际要相对低很多。

:正⽂部分正⽂部分:最近两年光伏产业所取得的技术进步远⽐前⼏年更令⼈瞩⽬,本以为光伏产业经过⼏⼗年的发展,转换效率趋于极限,效率的提升会越来越难,却没想到光伏产业在产业化技术⽅⾯经过多年的平淡以后,突然出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往年,60⽚标准组件的功率按照每年5W的速度提升,⽽在最近两年间,我们可以见证到组件功率会按照每年20W的速度在提升。

正极材料单晶和多晶

正极材料单晶和多晶

正极材料单晶和多晶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决定着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在正极材料中,单晶和多晶是两种常见的结构形态。

本文将对单晶和多晶正极材料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单晶正极材料是由单晶生长技术制备而成的,具有高度有序的晶格结构和较低的缺陷密度。

单晶结构的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电导率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由于晶格有序性好,单晶材料的锂离子扩散路径短,电子传输速度快,因此具有较高的电池容量和较低的内阻。

此外,单晶材料的缺陷较少,不易出现材料结构的崩溃和容量衰减。

然而,制备单晶材料的成本较高,生产工艺复杂,因此价格昂贵,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相比之下,多晶正极材料是以多种晶体的聚合体形式存在。

多晶材料的晶粒大小和形状不规则,晶格有缺陷和晶界存在,因此其电导率相对较低,内阻较高。

多晶材料的锂离子扩散路径较长,电子传输受晶界的影响较大,因此容量较低且容易出现容量衰减。

然而,多晶材料的制备成本相对较低,生产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对于一些应用来说,多晶正极材料的性能已经足够满足需求,因此在商业化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以上的比较,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例如,单晶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较好,可以有效抵抗热膨胀和极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损失。

而多晶材料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结构变化和相变,导致容量损失严重。

此外,随着正极材料容量的不断提高,对于一些高功率应用来说,如电动车辆等,需要更高的电导率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因此单晶材料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单晶和多晶正极材料各有优缺点。

单晶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低的内阻,但价格昂贵、制备成本高;多晶材料相对便宜,生产工艺简单,但电导率低、容量低、内阻高。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正极材料。

随着科技进步和工艺改进,相信正极材料的性能将会不断提高,为电池领域带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元正极材料多晶和单晶

三元正极材料多晶和单晶

三元正极材料多晶和单晶多晶和单晶是正极材料中两种常见的结构形态。

在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储能领域,正极材料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多晶和单晶作为两种不同的结构形态,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多晶正极材料是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材料,每个晶粒的晶体结构可能不完全一样。

多晶材料制备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多晶正极材料的晶粒边界存在缺陷,这些缺陷会导致电子和离子的传输阻力增加,限制了电池的性能。

此外,多晶材料的晶界也容易被电解液中的锂离子侵蚀,导致材料的容量衰减。

因此,多晶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较低。

相比之下,单晶正极材料由一个完整的晶体组成,晶粒内部没有晶界缺陷。

单晶材料具有更高的结晶度和更好的晶体结构,电子和离子在晶内传输的阻力较小,因此具有更好的电池性能。

同时,单晶材料的晶界也不容易被电解液侵蚀,循环稳定性较高。

然而,单晶正极材料的制备过程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此外,单晶材料的晶粒体积较大,容易发生体积变化,导致电极材料的结构破坏和容量衰减。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多晶正极材料和单晶正极材料各有其适用的场景。

在一些对电池性能要求较低的应用中,多晶正极材料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由于多晶材料的制备成本低,可以大规模生产,因此在商业化的电池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多晶材料的结构相对松散,能够容纳更多的锂离子,因此具有较高的比容量。

然而,多晶材料的循环寿命较低,容量衰减较快,限制了其在高性能电池中的应用。

而在对电池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中,单晶正极材料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单晶材料的晶界缺陷较少,电子和离子传输的阻力较小,因此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

此外,单晶材料的结构更加紧密,能够抵抗锂离子的侵蚀,因此在长循环寿命和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中表现出色。

然而,单晶材料的制备成本高,且体积变化较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才能实现商业化应用。

多晶和单晶是正极材料中常见的两种结构形态。

单晶硅与多晶硅的区别、功能及优缺点

单晶硅与多晶硅的区别、功能及优缺点

单晶硅与多晶‎硅的区别、功能及优缺点‎单晶硅硅有晶态和无‎定形两种同素‎异形体。

晶态硅又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它们均具有金‎刚石晶格,晶体硬而脆,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但导电率不及‎金属,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具有半导体性‎质。

单晶硅在日常‎生活中是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材料。

电视、电脑、冰箱、电话、手表、汽车,处处都离不开‎单晶硅材料,单晶硅作为科‎技应用普及材‎料之一,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单晶硅在火星‎上是火星探测‎器中太阳能转‎换器的制成材‎料。

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的能量‎全部来自太阳‎光,探测器白天休‎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把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起来,晚上则进行科‎学研究活动。

也就是说,只要有了单晶‎硅,在太阳光照到‎的地方,就有了能量来‎源单晶硅在太空‎中是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人类在征服宇‎宙的征途上,所取得的每一‎步进步,都有着单晶硅‎的身影。

航天器材大部‎分的零部件都‎要以单晶硅为‎基础。

离开单晶硅,卫星会没有能‎源,没有单晶硅,航天飞机和宇‎航员不会和地‎球取得联系,单晶硅作为人‎类科技进步的‎基石,为人类征服太‎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单晶硅在太阳‎能电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高纯的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光伏技术和‎微小型半导体‎逆变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硅单晶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光能,实现了迈向绿‎色能源革命的‎开始。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特点:1.光电转换效率‎高,可靠性高; 2.先进的扩散技‎术,保证片内各处‎转换效率的均‎匀性; 3.运用先进的P‎E CVD成膜‎技术,在电池表面镀‎上深蓝色的氮‎化硅减反射膜‎,颜色均匀美观‎;4.应用高品质的‎金属浆料制作‎背场和电极,确保良好的导‎电性。

单晶硅广阔的‎应用领域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把‎"绿色奥运"做为重要展示‎面向全世界展‎现,单晶硅的利用‎在其中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太阳能光伏比较:单晶硅与多晶硅

太阳能光伏比较:单晶硅与多晶硅

太阳能光伏比较:单晶硅与多晶硅近年来,太阳能光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发电方式。

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主要材料有单晶硅和多晶硅两种,二者各有优劣。

本文将以单晶硅与多晶硅为比较对象,分析两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特点、性能、应用、市场等方面,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太阳能光伏产品。

一、单晶硅电池单晶硅电池是用高纯度硅单晶体制造的,具有晶格完整、电子迁移能力高、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目前单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20%以上。

单晶硅电池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性能: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高,可达到20%-25%,是目前太阳能电池中效率最高的,能够产生非常可观的电力输出。

2.稳定性好:由于单晶硅电池的结晶度高,晶体有序,不存在晶界、晶界缺陷等问题,这使得单晶硅电池的稳定性更好。

3.体积小:由于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高,相同的输出功率下,单晶硅电池的电池片可以制造得更小巧,体积更小。

4.昂贵:因为单晶硅电池采用原始材料高纯度硅单晶体制造,制作过程中的损失较大,所以单晶硅电池的制造成本很高,价格也比较贵。

5.适用范围:单晶硅电池主要适用于大型太阳能电站、屋顶太阳能电站、船舶、汽车、农舍等需要小型电力系统的应用领域。

二、多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是用熔融硅制造的,因硅的结晶非常混乱而呈多晶状,因此转换效率比单晶硅电池稍低,但其价格远比单晶硅电池低廉,逐渐成为太阳能光伏行业的主流产品之一。

多晶硅电池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低廉:由于多晶硅电池采用原始材料熔融硅制造,制作损失较小,所以制造成本低廉,价格也相对便宜。

2.转换效率低:由于多晶硅电池晶体混乱,存在晶界缺陷,能量吸收转化率比单晶硅低,转换效率一般在17%-20%之间。

3.稳定性好:多晶硅电池的硅晶体混乱,结晶度较低,但其存在的缺陷却有助于吸收能量,而且硅片表面相对较大,因此具有更好的在暗处工作的性能。

单晶 多晶 晶体管

单晶 多晶 晶体管

单晶、多晶与晶体管一、引言在电子技术和微电子学中,单晶和多晶材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单晶材料,因其原子在三维空间中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具有高度的方向性和一致性,而展现出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而多晶材料则由多个单晶颗粒无规则堆垛而成,具有晶体结构排列的不规则性和缺陷。

这种结构差异导致单晶和多晶在电子器件如晶体管中的性能和应用有所不同。

二、单晶和多晶的特性比较1.原子排列:单晶中的原子在三维空间中呈有序排列,方向性一致;多晶中的原子排列呈现出无序性,由许多取向不同的单晶颗粒组成。

2.电学性能:单晶材料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载流子迁移率,有利于提高电子传输效率;多晶材料则因晶界的存在可能导致电学性能的不稳定性。

3.机械性能:单晶材料具有更高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需要高机械稳定性的应用;多晶材料则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和塑性。

4.热学性能:单晶材料在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多晶材料在散热性能和耐热性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三、晶体管的工作原理与特性晶体管是电子器件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起着放大、开关和记忆等功能。

其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通过控制半导体内部电子的运动状态来实现信号的放大、开关等操作。

晶体管的特性包括电流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频率特性等,这些特性与所采用的半导体材料和工艺密切相关。

四、单晶、多晶在晶体管中的应用与优劣比较1.应用领域:单晶材料因其优异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常用于制造高性能的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太阳能电池等;多晶材料则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器件、传感器、电池等领域。

2.性能与可靠性:单晶材料在晶体管中表现出较高的电流放大倍数、低噪声性能和优良的线性特性,从而提高信号的保真度和可靠性;多晶材料则可能在高温和恶劣环境下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制造成本与工艺适应性:单晶生长需要精确控制结晶过程和温度场分布,制造成本较高;多晶材料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可能存在更多的界面缺陷和晶界散射问题。

选择多晶组件好还是单晶好?最新的大数据来告诉你

选择多晶组件好还是单晶好?最新的大数据来告诉你

选择多晶组件好还是单晶好?最新的大数据来告诉你当我们还在为选择多晶组件还是单晶组件纠结的时候,这里给出大家一组数据,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我们之前也曾经发布多篇关于这方面的数据分析做对比,但是这次的更详细。

现在,我们按照澳大利亚DKASC第三方测试平台八年的检测数据,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多晶组件和单晶组件的差异!并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组件。

自2008年,全球共有24家组件制造公司先后自愿将自己的组件系统送去DKASC平台测试,包括来自中国的阿特斯,天合和中电光伏。

目前,DKASC共有42个电站系统,其中25个多晶系统,9个单晶系统,其他的是各种薄膜电池系统,最长的电站系统已运营了八年。

DKASC平台的主流晶硅厂家的系统安装信息如下(年数3-8年)单、多晶光伏组件产品归一化发电量对比秉承严谨治学科学做事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我们选取了在2010年9月到2016年8月间,用相同方式安装的单、多晶系统的发电量,对其年度归一化后的发电量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显示多晶系统发电量比单晶系统年度平均高1.4-3.3%。

同一厂家多晶和单晶组件发电量对比为了排除不同公司之间的工艺水平和选用的组件封装材料对组件发电量的影响,我们又选取了2009年5月份安装的BP Solar公司的两套多晶和单晶5KW系统,以及2010年5月安装的Sungrid公司的两套多晶和单晶5KW系统进行发电量对比,如图2和3所示。

结果显示多晶组件的年度发电量依然比单晶组件高1.8-4.6%。

令人震惊的是,光伏学术界一般认为单晶的‘初始光致衰减’比多晶高1%-1.5%。

如果单晶比多晶少1% - 1.5%的发电量可以解释。

但野外电站数据显示,单晶的实际发电量比多晶组件减少的比例远超过了“初始光致衰减“的差值(1%-1.5%)。

这个现象在国内的若干单、多晶组件同地点安装的电站中也重现了。

难道说还有我们不了解的单晶发电量少的其他机理?有一种可能性是单晶电池片的光衰不仅大,而且不均匀,造成光伏电池组件内部以及光伏电站组串和阵列中的失配,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单晶光伏系统的发电量。

单晶VS多晶对比

单晶VS多晶对比

单晶VS多晶对比历经前几年的光伏市场波动和抢装热潮,多晶以其低价和产能优势迅速抢占国内低端市场,而单晶以其品质优势主要外销欧美高端市场。

然而,单晶比多晶毕竟拥有更多的技术进步空间,且技术进步速度不断加快,导致单晶逐步在低端市场扩大应用,特别是随着单晶产能的提升和硅片价格的持续下降,来自发电端投资回报意识的提升降低了盲目抢装,单晶组件最近几年在国内开始持续扩大装机量,并以发电端实实在在的对比优势逐步呈现,使得国内外光伏主流企业和投资商开始注意到单晶硅片相比多晶硅片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单晶代表着未来的趋势,这种认可度2015年以来开始呈现爆发之势。

典型的风向标是领先的薄膜和光伏项目开发商First Solar于2013年4月收购了产能100MW的美国单晶企业TetraSun;SolarCity于2014年6月收购Silevo并规划1GW单晶电池工厂;茂迪、昱晶及旭泓等台系电池厂纷纷扩张单晶硅电池产能;保利协鑫2015年5月也宣布将在宁夏投资10GW的单晶项目;全球规模最大的高效单晶产品量产化供应商隆基股份已在银川布局3GW单晶硅棒切片项目,并持续并购和更新建设单晶电池、组件生产线,在未来3-5年进一步扩展单晶产能。

光伏主流企业在单晶技术路线上的频频扩张与投资,使得单晶市场的扩张蓄势待发。

根据TrendForce旗下新能源事业处EnergyTrend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2015年,全球光伏中单晶硅片比例进一步攀升至18%,而多晶硅片比例占比进一步萎缩至76%。

全球单晶硅片在晶体硅光伏中的占比高于国内。

价格方面,目前单晶硅片价格已从2015年年初的US$1.04降至US$0.92~0.93/pc,单晶电池片成本也连带下降。

近期中国市场已出现主流单晶电池价格达到RMB 2.35/W,为市场首次出现单晶电池价格等于多晶电池价格,使得单晶硅片在组件端更高的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凸显,单晶技术的快速进步在确保利润的前提下,价格快速下降并逼近多晶价格,并仍然具备比多晶更大的降价空间,在蓄势抢占多晶市场份额的同时,加速了光伏发电去补贴实现平价上网的步伐。

正极材料单晶和多晶

正极材料单晶和多晶

正极材料单晶和多晶正极材料是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正极材料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单晶和多晶两种类型。

本文将对这两种正极材料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一、单晶正极材料单晶正极材料是指具有完全单一结构的材料,晶粒的排列呈现高度有序的状态。

单晶正极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稳定:单晶正极材料的晶格结构非常稳定,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电化学性能。

2. 充放电效率高:由于单晶材料的晶格结构有序,离子在材料中的传导速率较快,因此单晶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效率。

3. 寿命长:单晶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能够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较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4. 性能一致:由于单晶正极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晶格结构,所以材料的性能在不同晶粒之间基本一致。

单晶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钠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池技术,其正极材料多采用单晶结构,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多晶正极材料多晶正极材料是指由多个晶粒组成的材料,晶粒之间存在一定的晶界。

多晶正极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杂乱:多晶正极材料的晶粒排列相对无序,晶界的存在导致晶体结构的缺陷增多。

2. 充放电效率相对较低:多晶材料的晶界对离子的传导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多晶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效率相对较低。

3. 寿命相对较短:多晶正极材料的结构杂乱,晶界容易出现损坏,导致材料的寿命相对较短。

4. 性能不均匀:由于多晶正极材料的晶粒排列相对无序,不同晶粒之间的性能差异较大。

多晶正极材料在一些低要求的应用中仍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比如一些低成本的电池产品。

单晶正极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充放电效率高、寿命长和性能一致的特点,适用于高要求的电池应用;而多晶正极材料则具有结构杂乱、充放电效率相对较低、寿命相对较短和性能不均匀的特点,适用于低要求的电池应用。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索单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提高多晶正极材料的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对正极材料的需求。

太阳能电池板单晶好还是多晶好,都有什么特点

太阳能电池板单晶好还是多晶好,都有什么特点

太阳能电池板单晶好还是多晶好,都有什么特点大家都知道太阳能电池板分为单晶、多晶和非晶硅,现在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主要以单晶和多晶为材料。

那么太阳能电池板是单晶好呢还是多晶好?这对于外行人士来说,确实是个难题。

小编现在帮大家把太阳能电池板单晶好还是多晶好的知识整理了一下,现在咱们来看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一、单晶板材料与多晶板材料的区分多晶硅和单晶硅是两种不同物质,多晶硅是化学专有名词俗称玻璃,高纯多晶硅材料即高纯度玻璃,单晶硅才是制作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原料,同时也是制作半导体芯片的材料,因生产单晶硅的硅矿原料稀少和生产工艺复杂,所以产量低和价格昂贵。

简单的说,单晶硅与多晶硅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原子结构排列,单晶是有序排列,多晶是无序排列,这主要是由它们的加工工艺决定的,多晶多采用浇注法生产,就是直接把硅料倒入埚中融化定型,而单晶是采取西门子法改良直拉,直拉过程就是一个原子结构重组的过程。

以我们的肉眼来看,单晶硅看起来表面是一样的,多晶硅表面看起来就像有很多碎玻璃在里面,闪闪发光的。

总结一下:单晶太阳能电池板:没花纹,深蓝色,封装后的接近黑色。

多晶太阳能电池板:有花纹,有多晶多彩和多晶少彩的,像雪花铁皮上的雪花结晶花纹,浅蓝色。

非晶太阳能电池板:大多都是玻璃的,褐色茶色的二、单晶板材料特点单晶硅太阳电池是当前开发得快的一种太阳电池,它的构成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广泛用于宇宙空间和地面设施。

这种太阳电池以高纯的单晶硅棒为原料,纯度要求99.999%。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高的达到24%,这是目前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高的,但制作成本很大,以致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

由于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高可达25年。

二、多晶板材料特点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作工艺与单晶硅太阳电池差不多,但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则要降低不少,其光电转换效率约12%左右。

光伏发电——单晶多晶哪个好

光伏发电——单晶多晶哪个好

光伏发电——单晶多晶哪个好前记:目前对于那些已经了解过光伏政策,并且也已经准备安装的的用户来说,最吸引我们的就是光伏发电最让人注意的材料,因为它是建立光和电的桥梁——光伏面板。

目前市场上讨论最多的就是单晶和多晶。

但是如何选择,对于我们用户来说还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所有的厂家都说自己的好。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理智的分析一下,单晶和多晶到底哪个好。

Ps:对于不想了解过程只想了解结果的小伙伴可直接跳到最后。

从产量上低价中标、单晶众跑、多晶失落……2016年,光伏产业甚是“闹腾”,似乎皆因光伏“领跑者”计划而起。

“领跑者”计划的初衷意在推动光伏行业“先进技术引领”、“先进企业引领”的市场化理念,充分利用资源,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光伏行业逐步摆脱补贴,早日实现光伏平价上网。

有关单多晶之争从未停歇,多晶长期处于绝对竞争优势,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

然而,近年来多晶的统治地位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单晶的挑战。

自2015年,国内单晶高调扩张。

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单晶在全球的占比已从之前的不足10%飙升至20%以上。

随着多晶技术的革新,单多晶拉锯战再次被推向高潮。

从转化率上(以下回答取自知乎)1.光伏发电材料研究员:目前单晶25%左右,多晶14%~20%区间,薄膜10%以下,我就是搞测试的,虽然现在技术有所进步,但也只是停留在实验室,真正大规模生产的还是硅电池,因为技术成熟,成本也相对较低2.成产:实际规模生产的组件效率:单晶16~18%,多晶15~17%,薄膜6~8%(国内)。

3.卫星等高端科技:高效率的叠层的用在卫星飞船成本太高不是民用的4.根据品牌:1)单晶组件~松下的HIT最高21%,常规以国内展宇代表18%;2)多晶组件~展宇、尙德、晶科、英利、协鑫16%。

3)薄膜:技术种类众多,CdTe~first solar 12%;CIGS~solar frontier、hanergy 13%;a-Si~hanergy 8%。

多晶 vs 单晶多晶的优势

多晶 vs 单晶多晶的优势

多晶vs 单晶多晶的优势LID衰减LID(Light Induced Degradation):即光致功率衰减,一般组件运行初始阶段LID较高,之后随电池片硼氧复合体的稳定逐年平稳下降,但理论数据和电站历史实测数据都证实多晶无论是第一年的初始光衰,第1~5年的光衰,还是以后的稳定光衰都要明显低于单晶。

所以单多晶提供的功率衰减质保和实测数据都是多晶更具优势。

行业功率衰减线性质保:多晶功率衰减质保就较单晶低0.5%,同样功率组件,多晶寿命周期内保障的发电量就高于单晶。

LID衰减实测:单晶初始LID光衰较多晶高1.0%,光衰后单晶组件功率与标称功率差距显著大于多晶,导致单晶出厂后经光衰导致的发电量损失高于多晶,由此带来的发电收益损失高于多晶。

初始LID越高,则稳定后组件功率与标称功率差距越大,则组件发电损失越多,发电收益损失越大。

从图1和图2显示,同样辐照量下,无论电池端,还是组件端,单晶较多晶衰减均高1.00%,即单晶比多晶光衰率更高。

稳定衰减:单多晶初始光衰的差异是由于硅片性质决定的,而之后的稳定衰减主要根据组件封装材料、工艺决定组件老化速度,所以和是单晶还是多晶的硅片关系不大,稳定衰减方面,单多晶一线品牌都提供线性质保0.7%。

CTM封装损失CTM(Cell-to-Module):即从电池到组件的功率封装损失,电池片在封装成为组件的过程中,封装前后发电功率会变化,通常称为CTMCTM实测:单晶较多晶高2.0%以上,同样效率电池封装成组件,单晶功率低于多晶。

单晶封装损失:2-5%多晶封装损失:-1~1%图3显示,单晶CTM均在2.0%以上,甚至高达5%,而多晶则在0.5%以内,甚至封装后功率有提升。

这就是为什么单多晶最终组件效率的差异要小于电池片效率差异,在主流量产的功率输出上单多晶相差不多,以晶科和某品牌为例,其60片多晶的量产主流功率档265-275W,而某品牌单晶同样在270-275W。

CTM差异原因:从电池到组件,由于电池与组件发电面积与光学反射原理差异,单晶光学利用率的降低及有效发电面积的减少,均较多晶更高,导致单晶CTM高于多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晶、多晶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比较分析/technical_papers/Photovoltaic_module _selection_a_comparison_of_the_reliability_and_economy单多晶硅片性能对比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在晶体品质、电学性能、机械性能方面有显著差异。

单晶和多晶的差别主要在于原材料的制备方面,单晶是直拉提升法,多晶是铸锭方法,后端制造工艺只有一些细微差别。

晶体品质差异图2 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外观图示图2展示了单晶和多晶硅片的差异。

硅片性质的差异性是决定单晶和多晶系统性能差异的关键。

左图是单晶硅片,是一种完整的晶格排列;右图是多晶硅片,它是多个微小的单晶的组合,中间有大量的晶界,包含了很多的缺陷,它实际上是一个少子复合中心,因此降低了多晶电池的转换效率。

另一方面,单晶硅片的位错密度和金属杂质比多晶硅片小得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单晶的少子寿命比多晶高出数十倍,从而表现出转换效率优势。

单晶是一种完整的晶格排列,在同样的切片工艺条件下表面缺陷少于多晶,在电池制造环节,单晶电池的碎片率也是小于1%的,通常情况下是0.8%左右。

单晶硅片可以稳定应用金刚线切割工艺,显著降低切片成本,并提高电池转换效率。

对多晶而言,晶体结构的缺陷导致在电池环节的碎片率一般大于2%,并且硅片切割工艺的改进难度很大,因为它没法用金刚线切割,只能用传统的砂线来切,成本上基本没有多大的下降空间。

电学性能差异图3 单晶与多晶少子寿命分布比较图3是单多晶的少子寿命对比。

蓝色代表少子寿命较高的区域,红色代表少子寿命较低的区域。

很明显,单晶的少子寿命是明显高于多晶的。

机械性能差异图4 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机械性能比较图4是单晶硅片和多晶硅片的机械性能电脑分析对比数据。

可以看出,多晶硅片的最大弯曲位移比单晶硅片低1/4,因此在电池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更容易破碎。

我们今天讲电站的质量问题,很重要的一点,组件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电池片破碎、隐裂等问题,相对多晶而言,单晶在运输中的抗破坏性能比较好。

另外,在电站长期的高低温交替过程中,多晶组件更容易发生隐裂,这样就降低了组件的输出功率。

单多晶电池对比晶硅电池发展历程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发现液体的光生伏特效应。

1917年,波兰科学家切克劳斯基发明CZ技术,后经改良发展成为太阳能用单晶硅的主要制备方法。

1941年,奥尔在硅材料上发现了光伏效应。

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1955-1975年,由于单晶电池成本较高,产业界不断致力于降低晶体制造成本,并提出铸锭单晶工艺。

1976年,铸锭单晶技术失败,德国瓦克公司率先将铸锭多晶用于太阳能电池生产,牺牲晶体品质以降低发电成本。

2005-2010年,多晶电池技术基于相对便宜的成本快速扩大份额。

2013年,松下HIT单晶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5.6%,突破了光伏产业界最高理论效率极限,人们再次评估各种技术的性能和成本区间。

2013-2015年,连续快速拉晶技术和金刚线切片技术的导入使得单晶组件成本与多晶组件成本差距缩小到3%以内,采用单晶组件与采用多晶组件的电站单位投资成本持平。

预计到2016年,随着PERC等高效技术的应用,单晶组件与多晶组件成本将达到一致。

转换效率对比影响转换效率的3项主要参数是:Voc(开路电压)、Isc(短路电流)、FF(填充因子),公式为:Eta=Voc×Isc×FF从光电转换效率参数分解来看,单晶电池的各项参数全面领先于多晶,详见表1。

一般来讲目前工艺下国内单晶电池量产效率是19.55%左右,做得好的话可以达到19.8%-19.9%,取决于它是三栅线还是四栅线;多晶电池量产效率一般是18.12%左右。

表2是单晶电池和多晶电池在量产层面转换效率发展潜力的数据,单晶优势非常明显。

在实验室记录方面,单晶技术潜力的优势更加显著。

多年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开发出的P型单晶硅电池(PERL)最高转换效率可达25% ,这一纪录多年没有被打破。

PERL与我们现在做的PERC差别就在于,PERL在BSF上不使用铝扩散,而是采用了硼扩散,因此转换效率比PERC更高一点。

目前SunPower开发出的N型单晶硅IBC 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达25% ,松下N型单晶硅HIT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4.7% ,去年推出的“HIT+IBC”电池的效率高达创记录的25.6% (Panasonic)。

以上数据全部是基于单晶硅技术的实验室记录,而多晶硅电池最高实验室转换效率仅为20.8% ,差别是比较大的。

单晶硅电池在各项主要参数上均全面高于多晶硅电池,在未来高效率发展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

下图5是单多晶量子效率的对比,结果显示单晶电池无论是在短波还是近红外波段,量子效率都明显高于多晶。

这主要是由于多晶硅片存在较高的晶界和位错缺陷,少子寿命普遍低于单晶。

图5 单多晶量子效率比较单多晶弱光响应能力比较制程差异在制程方面,单晶比多晶更环保、成本更低。

电池的制程工艺包括制绒、扩散、刻蚀、镀膜、印刷、烧结等,单晶电池和多晶电池的制备工艺主要差别在制绒环节,其余环节仅仅是控制标准的差异。

单晶制绒采用碱溶液腐蚀,腐蚀过程中产生硅酸盐和氢气副产物,通过应用制绒辅助液代替或部分代替异丙醇(IPA),可实现更低的BOD、COD污水排放,且单晶制绒体系对于设备硬件的要求很低,更容易实现环保和工艺控制。

多晶采用酸溶液腐蚀,需要使用高浓度的硝酸和氢氟酸,主要副产物为氟硅酸和NOx,而Nox是一种很难彻底处理的大气污染物,考虑到这些因素,需要使用严格封闭的自动化设备。

多晶制绒的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远高于单晶。

温度系数对比单晶材料没有晶界,材料纯度高,内阻小,温度升幅较小;另一方面,多晶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它将更多的光能转换为热能而非电能,也导致多晶的温度升高更明显。

在最高光强下,单晶工作温度比多晶低5~6℃左右,部分地区的多晶工作温度可以比单晶高出10℃以上,因而多晶的功率损失较大,单晶的功率损失较小。

从温度系数本身来看,单晶温度系数是略低于多晶的,因此同样升高1℃的情况下单晶功率损失也少于多晶。

PERC电池技术简述几年前光伏工业界把高效电池的注意力主要放在选择性发射极电池技术?现在业内不再做选择性发射极电池而更加关注PERC电池,因为选择性发射极电池主要是提高了短波段吸收能力,但是反映在组件上,由于EVA本身吸收的也是紫外光的短波段,所以它在组件方面没有体现出明显优势,选择性发射极技术就被淘汰了。

而PERC电池主要是表现在近红外、红外波段的吸收,而EVA不吸收红外波段的太阳能,所以PERC技术更好的把电池效率的提升反应到到组件效率的提升。

图6 PERC电池结构与工艺图示PERC电池具有以下特点:①电池效率绝对值在单晶上可提高1%,在多晶上可提高0.5%,因此在单晶上采用PERC技术优势更大。

② PERC技术具有与现有产线兼容度高,易于进行产线升级,并可降低电池片每瓦成本。

③ PERC电池已经成为行业主流技术并逐步替代常规电池。

④通过工艺优化,在近1-2年内可逐步将量产效率提升至21%,SolarWorld公司近期在实验室的P型单晶硅PERC电池效率已经达到了21.7%。

以上所述的为P型PERC电池技术,下一代的N型PERC技术,不仅可以解决LID的问题,而且量产转换效率可以进一步提升至22%。

乐叶光伏2015年下半年将会在合肥基地量产高效PERC单晶电池组件,接下来在江苏泰州将会新增2GW的PERC电池产能。

IBC电池技术简述IBC电池也是采用N型单晶硅片生产,目前实验室最高效率可达到25%,量产平均效率23%。

从图8可以看到,IBC电池正面没有栅线,所有的栅线全部集中在后面。

它最大的特点是制程比较复杂,目前有十六七道的制程工艺,成本比较高昂,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

目前工业界着重开发低成本IBC技术。

松下将IBC和HIT技术相结合,创造了新的转换效率世界纪录,高达25.6%。

它的开路电压达到740mV,Jsc是41.8mA/cm2,FF是82.7%,硅片厚度是150μm。

IBC电池的应用示例:阳光动力2号采用高效N型IBC单晶电池覆盖机翼,转换效率23%,完全依靠太阳能电力完成环球飞行。

图7 HIT电池结构图示图8 IBC电池结构图示图9 HIT + IBC电池参数图示图10 IBC电池在飞机上的应用图11 ITRPV对电池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电池技术发展趋势预测①未来单晶的市场份额将逐步超越多晶。

② N型高效电池的市场份额将逐步升高,取决于N型电池成本降低的速度。

③ PERC电池的市场份额将在2018年后超越目前常规电池,且份额将逐步扩大。

④ PERC电池将有很长的生命周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和N型电池共存于市场中。

单多晶电站投资收益对比目前60片封装的高功率组件,单晶量产功率为275W,多晶量产功率为260W,单晶组件价格为4.11元/W左右,多晶为3.98元/W左右。

由于单晶组件在每个方阵中使用的数量较少,有效节约了支架、夹具、汇流箱、光伏电缆、基础工程、安装工程等,因此在总的投资成本上,单晶系统与多晶系统基本相同。

具体的分析数据下表3所示。

在电站营运层面,单晶比多晶能节约5%的土地租金和6%的运维成本,而单晶每瓦发电量至少比多晶高3%,那么在25%资本金比例、15年贷款年限的融资结构下,我国中部地区投资单晶电站的资本金内部收益率IRR会比投资多晶电站高出至少2.78%以上。

发电量和长期可靠性对比目前为止经历过长期运行考验的电站绝大多数采用单晶组件,典型案例包括:① 1982年,欧洲第一个并网光伏系统在瑞士建成,采用单晶组件,装机容量10KW,年均衰减0.4%。

② 1984年,加州1MW光伏电站采用单晶组件,至今仍运行完好。

③ 1984年,兰州最早的光伏电站采用单晶组件,年均衰减0.37%。

④ 1994年,浙江宁波最早的单晶电站,21年总功率衰减13.1%。

⑤德国至今已运行18年的MW级屋顶电站,采用西门子单晶组件年衰减约0.4%,至今无质量问题。

⑥“寻找最美老组件”首站云南,屋顶单晶系统运行接近30年,最近15年修正光衰不超过8%。

目前国内有大量的电站运行实例,证明在同一地区、同样的建设条件和BOS条件下,每瓦单晶发电量显著高于多晶,典型案例包括:①青岛隆盛光伏车棚,单晶每瓦发电量比多晶高6.6%。

②中山大学《六种太阳电池光伏阵列实际发电性能比较》(2008.1-2008.7)证实每瓦单晶发电量比多晶高5.7%。

③浙江大学硅材料重点实验室试验数据(2013.7-2014.6):同样标称容量的单晶发电量比多晶高7%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