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农民形象的缺憾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陶渊明田园诗农民形象的缺憾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陶渊明,其所创作的田园诗派一直被我国历代诗人推崇备至的,由于陶渊明在田园诗创作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地位,因此也产生了一大批研究田园诗的文人,也取得了许多引人瞩目的成果。解放后,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1950年—1977年,为研究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关注陶渊明田园诗诗歌内容所反映的人民性与现实性的论述。如:罗根泽《陶渊明诗的人民性和艺术性》、黄天冀《陶渊明作品的人民性特征》、刘禹昌《陶渊明作品的现实性和人民性》等。林庚的《中国文学简史》在论及陶渊明诗歌时,也认为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从亲身体验中歌唱出农家生活的喜悦和艰苦,“虽然仍不免染上放浪形骸的名士气氛,它仍然是现实的,富于反抗性的”。但此阶段的研究由于受到左“的思潮影响,曾引发了两次全国性的关于陶渊明的大讨论。第一次从1954年延续到1957年,第二次从1958年至1960年,两次讨论均涉及到对陶渊明田园诗的评价问题(尤其是第二次讨论),第二次讨论的主要文章集中刊发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栏上。对陶渊明田园诗持否定意见的以北京师大中文系的一篇《陶渊明基本上是反现实主义的诗人》为代表,该文认为陶渊明的田园诗“都是反映没落的地主阶级生活”,“没能反映出时代的面貌,而大多数的作品是无意义的,甚至粉饰了现实”。

第二,1978年至1989年,是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对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也进入繁荣期,其突出特点是在传统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开始尝试运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对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等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像孙静《真、纯、朴—陶渊明的美学观与艺术风格》、叶幼民《人的自觉和纯真美的追求:论陶渊明的归隐及其田园诗》都是在这研究方面的成果。

第三,1990年以后是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的第三阶段,在该阶段所研究的成果就有100多篇,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此阶段是近五十年来陶渊明田园诗研究最为繁盛的一个时期。此阶段还产生了两部相关专著:葛晓音的《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和曹治邦《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史》,还有新出版的多种文学史及相关专著也都不同程度或从不同角度对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进行了论析。

(二)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诗歌是一种阐述人的心灵的文学体裁,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趣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纵观陶渊明田园诗,几乎都是他归隐后对自己高远的理想与志趣、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自己田园贫困状况和自身的社会思想这些方面的描写。作为反映农村生活的田园诗,却没有正面描写或直接反映农民的真实生活和精神状况。这不能不说是陶渊明田园诗内容上的一个缺憾。本文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探讨陶渊明田园诗农民形象的缺憾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东晋是我国古代极其动乱的一个时代。分析农民形象缺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当时东晋玄学繁盛,而对事实上的国家残破,山河分崩,两都毁弃,异族入主中原,东晋士大夫无论如何通达夷泰,亦难摆脱精神上的困扰和失落。而玄学正好给士大夫们提供了精神解脱的良方。而玄学主要提倡的是超脱世俗,根本不关心动乱的社会现实,因此,陶渊明在诗歌创作上受此影响,大多写的是关于田园中的山水风光和田园劳作生活以及从中得到的喜悦之情和体验,而很少写动乱不堪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贫苦生活,他写的大多数内容是与社会现实脱节的。而另一方面,陶渊明生活在农村,那么与他交往的应该是生活在农村中的农民,而他却不是,他交往的是那些知识分子、江州僚佐,这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在他的田园诗中没有出现农民的形象,即使出现了,也是“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者是“但道桑麻长”之类的交往。第三:受家族遗风影响。陶渊明没落官宦的家族背景对他“清”“傲”的人格的影响,使他与真正的农民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具体表现在不同生活方式及爱好方面的差异,说到底,即受到当时一般知识分子世界观、人生观的制约。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通过全面阅读与分析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及其所抒发的情志,发现研究“陶渊明田园诗农民形象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这一课题,可以更好地把握陶渊明所处的特殊的历史时代以及处于该时代的陶渊明的独特的精神世界,可窥见时代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思想。

2、陶渊明田园诗农民形象的缺憾。

3、陶渊明田园诗农民形象缺憾的历史原因。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研究步骤:

1.搜集资料,了解有关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社会背景。

2.通读资料,找出有关描写田园诗内容的事件和篇章。

3.详读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并列出提纲。

研究方法:事例论证结合分析说明,适当引用他人的评论。

研究措施:

1.制定研究方案,搜集相关书面资料。

2.进行文献检索补充,列出大致提纲。

3.反复比较、研究资料,修改提纲。

4.根据提纲完成论文初稿。

5.与指导老师交流沟通,认真校对论文并最终完成毕业论文

四、参考文献

[1] 陶渊明资料汇编。上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 15

[2] 洪山.“归田”实无奈“猛志”难释怀——对陶渊明“归隐”的在思索.巢湖学院学报,2005,04 [3]龚斌,陶渊明传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4]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5] 钟优民:《陶渊明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1

[7]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8]谓卿,陶渊明诗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9]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0] 4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