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蚀不锈钢铸件的热处理

合集下载

不锈钢304的铸造标准

不锈钢304的铸造标准

不锈钢304的铸造标准不锈钢304是一种常见的不锈钢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因此在工业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不锈钢304的生产过程中,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

为了确保不锈钢304产品的质量,铸造过程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首先,铸造不锈钢304需要选择合适的铸造设备和工艺。

合适的铸造设备可以保证铸件的成型质量,而合理的工艺参数可以确保铸造过程稳定、可控。

在选择铸造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精度和稳定性,以及是否符合不锈钢304的特性要求。

在确定铸造工艺时,需要充分考虑不锈钢304的熔化特性、流动性和凝固收缩率等因素,合理确定浇注温度、浇注速度和冷却方式。

其次,铸造不锈钢304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不锈钢304的铸造材料主要包括铁素体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等。

这些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杂质含量和机械性能对铸件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在铸造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另外,铸造不锈钢304还需要注意铸型设计和制造。

合理的铸型设计可以保证铸件的凝固过程顺利进行,避免缩孔、气孔等缺陷的产生。

同时,铸型的制造质量也直接影响铸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因此,在铸造不锈钢304之前,需要对铸型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调试,确保其符合要求。

最后,铸造不锈钢304需要严格控制铸造工艺。

在铸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浇注温度、浇注速度和冷却方式,避免产生气孔、夹渣、热裂纹等缺陷。

同时,还需要对铸件进行合理的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总之,铸造不锈钢304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要求,从铸造设备和工艺、原材料质量、铸型设计和制造,以及铸造工艺的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管理,以确保铸件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不锈钢铸件热处理后的水冷冷却方式

不锈钢铸件热处理后的水冷冷却方式

不锈钢铸件热处理后的水冷冷却方式1. 热处理是不锈钢铸件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热处理,不锈钢铸件的性能可以得到显著提升,使其具备更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强度。

而在热处理过程中,冷却方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2. 目前,常见的冷却方式有气冷、水冷和油冷等。

而对于不锈钢铸件来说,水冷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式。

水冷具有快速、均匀、可控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控制不锈钢铸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3. 在水冷过程中,关键要素之一是水温。

合适的水温可以提高整个冷却过程的效果,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不锈钢铸件来说,其适宜的水温也有所差异。

4. 此外,在进行水冷时还应注意控制流速和喷淋方式。

适当调节流速可以有效地消除表面气泡,并且通过合理选择喷淋方式可以使得整个表面均匀受到冲击力。

5. 研究表明,水冷冷却方式对于不锈钢铸件的组织和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合理的水冷方式可以使得不锈钢铸件获得细小的晶粒和均匀的显微组织,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6. 此外,水冷还可以有效地控制不锈钢铸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是由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温度梯度引起的,通过合适的水冷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小残余应力。

7.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水冷时还要注意控制冷却速率。

过快或过慢的冷却速率都会对不锈钢铸件产生不利影响。

过快会导致组织粗化和形变增加,而过慢则会导致晶粒长大和强度下降。

8. 此外,在进行水冷时还要注意避免温度梯度对不锈钢铸件产生较大影响。

温度梯度是由于热处理中高温部分与低温部分之间存在差异引起的,通过合适的冷却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小温度梯度,从而减小不锈钢铸件的变形和应力。

9. 最后,不锈钢铸件热处理后的水冷冷却方式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艺。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不同类型不锈钢铸件的水冷方式,从而实现优化处理效果。

10. 总之,水冷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不锈钢铸件热处理后的冷却方式。

通过合适的水温、流速、喷淋方式和控制冷却速率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不锈钢铸件的性能,并且减小变形和应力。

通用阀门 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

通用阀门 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

通用阀门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
不锈钢铸件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阀门。

不锈钢材料具
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适用于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阀门。

然而,为了确保不锈钢铸件的质量和性能,需要满足以下技术条件:
1. 原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作为铸件的原材料。

常见的不锈钢材料
包括304、316、321等。

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可以确保铸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2. 铸造工艺:采用合适的铸造工艺和设备,如砂型铸造、水玻璃硅溶胶粘结砂
型铸造等。

铸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熔体的温度、浇注速度和浇注时间,以确保铸件的内部结构均匀致密。

3. 铸件设计:合理设计铸件的结构,确保铸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承压性
能和密封性能。

考虑到不锈钢的特性,铸件的壁厚应避免过薄或过厚,以免影响整体的性能和可靠性。

4. 热处理工艺:对不锈钢铸件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提高铸件的强度和硬度。


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固溶处理、淬火和回火等。

根据不锈钢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铸件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

5. 检测和质量控制:在铸造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以确保铸件符
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尺寸测量、金相组织分析、化学分析和无损检测等。

以上是关于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的简要介绍。

合理选择原材料、控制铸造工艺、优化铸件设计、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和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可以保证不锈钢铸件的质量和性能,提高阀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cr13不锈钢铸件工艺流程

2cr13不锈钢铸件工艺流程

2cr13不锈钢铸件工艺流程2Cr13不锈钢铸件工艺流程1. 引言2Cr13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铸件。

本文将介绍2Cr13不锈钢铸件的工艺流程,以帮助读者了解其生产过程。

2. 原材料准备需要准备2Cr13不锈钢的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包括铁、铬、镍、碳等元素的合金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备成2Cr13不锈钢合金料。

3. 熔化与浇注将原材料放入电炉或电弧炉中进行熔化。

通过加热和搅拌,原材料逐渐熔化并混合均匀,形成液态的2Cr13不锈钢合金。

然后,将熔化好的合金料倒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进行浇注。

4. 铸型制备铸型是决定铸件最终形状的模具,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制备。

铸型可以使用砂型、金属型、陶瓷型等材料制作,具体选择取决于铸件的形状和要求。

制备好铸型后,进行下一步的浇注工艺。

5. 铸件冷却与固化浇注完成后,需要等待铸件冷却并固化。

在这个过程中,铸件从液态逐渐转变为固态,同时形成了所需的形状和结构。

冷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铸件的尺寸和复杂程度,通常需要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

6. 铸件清理与修整铸件冷却固化后,需要将其从铸型中取出。

这个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些余料和不完整的部分,需要进行清理和修整。

清理包括去除余料、砂痕和氧化皮等杂质,修整则是对铸件表面进行加工,使其满足要求的尺寸和光洁度。

7. 热处理与退火为了提高2Cr13不锈钢铸件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通常会进行热处理和退火等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可以改善铸件的晶体结构和硬度,退火则可以消除内部应力和提高铸件的韧性。

8. 表面处理与涂装根据需要,铸件可能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和涂装。

表面处理可以提高铸件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砂、抛光、电镀等。

涂装则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层,防止铸件表面受到损伤和腐蚀。

9. 检测与质量控制在整个铸件工艺流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检测和质量控制,以确保铸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不锈钢的热处理

不锈钢的热处理

不锈钢的热处理304是奥氏体型不锈钢,想通过热处理来改变切削加工性能是不现实的。

其他钢种可以通过退火或正火来改变组织,从而改变切削加工性能,是因为其他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组织转变,因为组织决定了性能,因此改变了切削加工性能,而奥氏体不锈钢,室温是奥氏体,加热到高温也是奥氏体,不发生组织转变,所以热处理不能够改变其切削加工性能的,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通常只有固溶处理、再结晶退火和去应力退火之类的,固溶处理是改变耐蚀性的,再结晶退火是消除加工硬化恢复塑性的,去应力退火是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的,所以,期望通过热处理改变奥氏体不锈钢的切削加工性是不现实的。

每种材料有各自的特点,热处理工艺也不一定通用,玉米面包饺子肯定不行,虽然也是面粉。

奥氏体不锈钢的切削加工,只能够通过改变刀具、切削加工工艺参数来解决。

铸钢件铸造成型后,通常都是要进行热处理的。

因为热处理前铸件晶粒较粗大、组织方向性明显、力学性能较低,根据铸件的不同要求制定热处理工艺。

普通要求铸钢件,采用退火处理,软化易于加工;要求强度的要正火处理,要求硬度的要淬火处理;固溶处理,提高耐腐蚀性能。

铸造不锈钢一般为奥氏体.在加热时无相变,因此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

只能以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热处理:固溶处理:其目的是使碳化物充分溶解并在常温下保留在奥氏体中,从而在常温下获单相奥氏体组织,使钢具有最高的耐腐蚀性能。

固溶处理的加热温度一般均较高,在1050-1100℃之间,并按含碳量的高低作适当调整。

由于18-8不锈钢导热性很差,不仅要通过预热后再进行淬火加热,而且在固溶处理(淬火加热)时的保温时间要长。

固溶处理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增碳。

因为增碳将会增加18-8钢的晶间腐蚀倾向。

冷却介质,一般采用清水。

固溶处理后的组织一般是单相奥氏体,但对含有钛、铌、钼的不锈钢,尤其当是铸件时,还含有少量的铁素体。

固溶处理后的硬度一般在135HBS左右回火又称配火。

金属热处理工艺的一种。

控制不锈钢铸件中铁素体含量的方法

控制不锈钢铸件中铁素体含量的方法

控制不锈钢铸件中铁素体含量的方法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的铸造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铁素体和奥氏体,其中铁素体的含量对不锈钢的性能影响很大。

通过控制不锈钢铸件中铁素体含量,可以改变不锈钢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提高其综合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不锈钢铸件中铁素体含量的方法:1.调整化学成分:不锈钢的铠合金元素(如Cr、Ni、Mo等)含量对铸件中铁素体含量有重要影响。

增加Cr、Ni等元素的含量可以增加铸件中的奥氏体含量,降低铁素体含量。

适当增加Mo的含量,能够进一步降低铁素体的含量。

通过调整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可以实现对铁素体含量的控制。

2.控制冷却速度:冷却速度对铸件中铁素体含量的影响非常大。

高冷却速度会加速相变,使奥氏体生成量增加,铁素体含量降低。

因此,在铸造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冷却设备的数量或改变铸件的冷却方式,控制冷却速度,从而调整铸件中铁素体含量。

3.热处理:热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改变热处理工艺参数,可以对不锈钢铸件中的铁素体含量进行精确控制。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固溶处理主要是在高温下进行,通过溶解沉淀相和改变原子组织,调整铁素体含量。

时效处理则是在低温下进行,通过加速相变,进一步降低铁素体含量。

4.压力处理:压力处理也是一种调整铁素体含量的常用方法。

通过施加压力,可以改变铁素体的相对稳定性,使其相变较早,降低其含量。

这种方法常用于不锈钢铸件的加工过程中。

5.添加合金元素:合金元素的添加可以显著影响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

添加一些稳定奥氏体的合金元素,如N、Cu、N、Nb等,可以抑制铁素体的相变,提高不锈钢铸件的铁素体含量。

添加少量铜和氮元素,可显著加深不锈钢铸件中奥氏体的形成。

总之,控制不锈钢铸件中铁素体含量是通过调整化学成分、控制冷却速度、热处理、压力处理和添加合金元素等多种方式实现的。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工艺要求进行选择。

1Cr18Ni9Ti的热处理工艺与耐蚀性研究

1Cr18Ni9Ti的热处理工艺与耐蚀性研究

目录1 绪论 (4)1.1 不锈钢的历史起源及分类 (5)1.1.1 铁素体不锈钢 (6)1.1.2 马氏体不锈钢 (6)1.1.3 奥氏体不锈钢 (6)1.2 不锈钢的应用及工作环境 (7)1.2.1 不锈钢在建筑业中的应用 (7)1.2.2 不锈钢在海洋装置上的应用 (8)1.3 国内外不锈钢的发展情况 (10)1.3.1 彩色不锈钢 (10)1.3.2 日本废不锈钢利用 (12)1.3.3 国内外不锈钢焊条使用现状 (12)1.4 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14)2.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热处理工艺过程 (15)2.1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冶炼研究及锻造处理 (15)2.1.1 1Cr18Ni9Ti的凝固行为 (15)2.1.2 1Cr18Ni9Ti的锻造处理 (19)2.2 奥氏体不锈钢热处理设备—真空热处理炉 (20)2.2.1 真空热处理炉概述 (20)2.2.2 真空热处理炉设计 (23)2.3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固溶处理与稳定化处理 (27)2.3.1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固溶处理 (27)2.3.2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稳定化处理 (29)2.3.3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化学热处理 (33)2.3 全腐蚀试验 (35)2.4 晶间腐蚀试验 (36)3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抗蚀性处理 (38)3.1 造成不锈钢腐蚀的原因及机理 (38)3.2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常用的抗蚀热处理方式 (40)3.3 固溶处理与稳定化处理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41)3.4 讨论与结论 (42)4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热处理后检验 (44)4.1 试验方法与结果 (44)4.2 结果分析 (45)4.3 小结 (47)5结论 (48)致谢 (49)参考文献 (50)1 绪论奥氏体不锈钢1913年在德国问世,在不锈钢中一直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其生产量和使用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及用量的70%钢号也最多,当今我国常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牌号就有40多个,最常见的就是18-8型。

2205铸件热处理温度

2205铸件热处理温度

2205铸件热处理温度摘要:1.铸件热处理的概念与目的2.2205铸件的热处理特点3.2205铸件的热处理工艺流程4.2205铸件热处理温度的选择与影响5.提高2205铸件热处理质量的策略6.总结正文:一、铸件热处理的概念与目的铸件热处理是指在铸件制造过程中,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等工艺措施,改变铸件的显微组织,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目的是消除铸造应力,提高铸件的韧性和耐磨性。

二、2205铸件的热处理特点2205铸件是一种不锈钢铸件,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

由于2205铸件的成分特殊,其在热处理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1.加热速度对2205铸件的氧化和脱碳敏感。

2.冷却速度对2205铸件的组织转变有显著影响。

3.热处理过程中,2205铸件易产生热应力,需控制热处理温度和冷却速度。

三、2205铸件的热处理工艺流程2205铸件的热处理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预热:将铸件加热至Ac1或Ac3以上一定的温度,以消除铸造应力。

2.加热:将铸件加热至规定的热处理温度,如1000-1100℃。

3.保温:在热处理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以使铸件内外部组织均匀转变。

4.冷却:按照规定的冷却曲线将铸件冷却至室温,以获得理想的组织形态。

四、2205铸件热处理温度的选择与影响2205铸件热处理温度的选择应根据铸件的尺寸、形状、性能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合适的热处理温度可以有效提高铸件的性能,反之则可能导致性能恶化。

热处理温度对2205铸件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2205铸件的硬度不足。

2.温度控制不当,容易产生过热、过烧等缺陷。

3.保温时间不足或过长,会影响2205铸件的组织转变和性能。

五、提高2205铸件热处理质量的策略1.严格控制热处理工艺参数,如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

2.采用恰当的热处理设备,确保铸件加热和冷却的均匀性。

3.加强热处理过程中的监测,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水轮机用不锈钢铸件热处理新工艺

水轮机用不锈钢铸件热处理新工艺
有很 大不 同 。从形 态 上 讲 , 变 奥 氏 体呈 逆 极小 的块状 及条 状 弥散分 布 于马 氏体板条
根 据对 以上 相变原 理 及金相 组织 中各 相 的性 能和宏 观综 合机 械性 能影 响 的研究 分 析 , 以确定 , 证该 钢种 综合 机械性 能 可 保
的热处 理关 键 区段 是 两 次 6 o 左 右 的回 o℃ 火 。经过 几种 热 处 理 方 案 的 分 析 对 比, 最 后认 定 , 在现行 工艺 和 改进工 艺 中选 一 。 2 3 热 处理试 验情 况 .
维普资讯
《 东方 电机) 0 7年 第 1期 ) 0 2
水 轮 机用 不 锈 钢铸 件 热 处 理 新 工 艺
陈 四维 摘 要 本 文通过 对缩短 不锈 钢热 处理 时间 的新 工 艺的研 究 , 论述 了该 工 艺的
适 用性和 理论依 据 , 为我 公 司铸造 分厂 不锈 钢 热 处理 生 产提 供 了纲 领 性 的技 术
20 年 以来 , 02 铸钢 件产量大增 , 如果继续 使用该 热 处理 工 艺 , 目前 铸 造 分 厂 的一 2 1 金相组 织分 析 按 . 大一 小两 台热 处 理 炉 , 本 不 能保 证 生产 根 N4、i N6三 种 钢 均 为低 碳 马 氏体 i N5、 i
的正 常进行 。为此 , 保 证 该 三种 钢 种 的 在
文件 。
关键 词 水轮 机
不锈 钢铸 件 热 处理 工艺
1 引 言
ZG0 6Cr 3 6Mo、 ZG0 l Ni 6Cr 3Ni l 5Mo、
重 等单位 均 作 为水 轮 机 不锈 钢 使 用 , 各 但 自的热处理工 艺 不 同。我公 司在 使 用这 三
种钢种 方 面 积 累 了丰 富 经验 , 些 包 括冶 这

不锈钢铸造工艺流程

不锈钢铸造工艺流程

不锈钢铸造工艺流程一、引言不锈钢铸造工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铸造工艺,用于制造各种不锈钢零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不锈钢铸造工艺的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模具制造、熔炼浇注、冷却清理等环节。

二、原料准备不锈钢铸造的原料主要是不锈钢合金。

在开始铸造之前,需要准备好合适的不锈钢合金材料。

根据零件的要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不锈钢合金,并进行材料检验和质量控制。

三、模具制造模具是进行铸造的重要工具。

在不锈钢铸造工艺中,通常采用砂型铸造或金属型铸造。

首先根据零件的设计图纸制作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制作模具。

模具制造需要精确的尺寸控制和表面处理,以确保最终铸件的质量和精度。

四、熔炼浇注在模具准备好之后,进行熔炼浇注过程。

首先将不锈钢合金材料放入熔炉中加热,直到达到合适的熔点。

然后将熔融的不锈钢浇注到模具中。

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浇注温度和速度,以确保铸件的质量和完整性。

五、冷却清理铸造完毕后,需要进行冷却和清理工作。

铸件需要在模具中冷却一段时间,以确保铸件完全凝固。

然后将铸件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切割、研磨和清理等工序,以去除多余的材料和表面缺陷。

六、热处理不锈钢铸件通常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热处理过程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等步骤,根据不同的不锈钢合金和零件要求进行合理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七、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经过热处理后的不锈钢铸件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以满足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要求。

机械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工序,表面处理包括抛光、喷漆、电镀等工序。

八、质量检验不锈钢铸造工艺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力学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才能确保不锈钢铸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九、包装和运输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不锈钢铸件需要进行包装和运输。

根据铸件的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运输方式,以确保铸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十、结语不锈钢铸造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不锈钢304热处理工艺

不锈钢304热处理工艺

不锈钢304热处理工艺(总
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不锈钢304 3/4 1/2H去应力退火工艺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退火是为了消除由于塑性形变加工、焊接等而造成的以及铸件内存在的残余应力而进行的退火工艺。

锻造、铸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的工件内部存在内应力,如不及时消除,将使工件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影响工件精度。

采用去应力退火消除加工过程中
产生的内应力十分重要。

去应力退火的加热温度低于相变温度A1,因此,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

内应力主要是通过工件在保温和缓冷过程中消除的。

为了使工件内应力消除
得更彻底,在加热时应控制加热温度。

一般是低温进炉,然后以100℃/h左右得加热速度加热到规定温度。

焊接件得加热温度应略高于600℃。

保温时间视情
况而定,通常为2~4h。

铸件去应力退火的保温时间取上限,冷却速度控制在(20~50)℃/h,冷至300℃以下才能出炉空冷。

2。

ASTM A890译文

ASTM A890译文

ASTM A890抗蚀铸造Fe-Cr-Ni-Mo双相不锈钢规范译文ASTM A890/A890M-99铸造Fe-Cr-Ni-Mo双相(奥氏体/铁素体)耐腐蚀不锈钢标准规范1.应用范围1.1 此标准包括一系列奥氏体和铁素体双相铸造不锈钢1.2 双相铸造不锈合金钢如果适当选择配比和热处理则其机械性能及耐腐蚀性会得到提高。

铁素体含量没有明确规定,但这些合金中其含量范围大致在30 to 60 %与奥氏体平衡。

1.3 文中提到的数据会分别用英寸-英镑单位制和SI单位制描述。

SI单位在括号中显示。

每一体系中的数据之间并不完全等同,所以,每一体系必须独立应用。

将两个体系中的数据结合会导致与本规范的不一致。

2. 参考文献2.1 ASTM 标准:A370 钢制品的机械性能试验的方法和定义。

A732/A732M 用于铸造方面,适用于通用碳钢和低合金钢铸件及Co合金的高强度及耐高温的铸件的规范.A781/A781M 适用于钢和合金铸造的一般要求规范。

E 29 使用试验数据中的重要数字以确定与规范的一致性的准则。

E 562 确定体积分数的准则。

E 1245 实验通过自动成像分析,来测定材料的双相组织的比例。

3. 定单内容3.1 按照本标准,材料定单需要包含以下几项资料,以充分描述定购的材料:3.1.1 用图样或图号描述铸件(铸件图应包含尺寸公差)3.1.2 标准包括出版的年份和级别。

3.1.3 说明中的选项(见9.1)3.1.4 包含接受标准的附加协议书。

4. 制造(工艺)4.1 不锈钢需用带有独立的精炼或附加精炼装置如氩-氧脱碳(AOD) 的电炉冶煉。

5. 热处理5.1 铸件热处理应按表1中的要求进行。

注释1:对这些合金的正确热处理对于提高耐腐蚀性和达到机械性能要求都是必要的。

表中已说明最低的热处理温度;然而,有时候提高热处理温度,保持一段时间恒温,然后冷却铸件以提高耐腐蚀性和满足一定机械性能是必要的。

6. 化学成分6.1 本标准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中的要求7. 一般要求7.1 为本标准提供的材料包含任何在订单里说明的附加要求,要符合A 781/A 781M标准中的要求。

耐磨、耐蚀、耐热钢铁合金铸件的热处理

耐磨、耐蚀、耐热钢铁合金铸件的热处理
干 态 、 非 凿 削 磨 损 工 况 条 件 下 , 主 要 采 用 高 铬 白 口铸 铁 。 其 热 处 理 工 艺 要 点 :① 完 全 奥 化 体
化 后 , 空淬 、 风 淬 或 油 淬 。空 淬 、风 淬 时 若 不 易
选 择 使 金 属 材 料 易 于 钝 化 的 合 金 元 素 对 改 善
C e u ’Wa gZ o gu h nH a, n h n je
( . qn t o te nId sr sCo a y An ig 2 6 0 , h iChn 1 An ig Ci S uh r n u t e mp n , qn 4 0 0 An u, ia y i
正 火 可 选 用 空 冷 、 风 冷 、 喷 雾 冷 。 ② 淬 火 + 回 火 ,可 选 用 油 淬 后 高 温 回火 。⑧ 等 温 淬 火 , 可 在 盐 浴 炉 中 加 热 ,视 所 获 组 织 的 需 要 ,其 温 度 在 20 8 5  ̄3 0℃ 范 围 选 择 ,温 度 应 严 格 控 制 。④ 铸 态
应 力 磨 损 , 其 典 型 应 用 为 浆 泵 、输 送 管 、 叶 片类 零 件 。腐 蚀 的 工作 环 境 分 为干 态 和 湿 态 。
1 1 凿 削磨损 工况 .
凿 削 磨 损 工 况 条 件 下 ,主 要 采 用 合 金 化 的 各 类 高 锰 钢 。 为 使 各 种 结 构 特 点 的合 金 高 锰 钢 铸 件 获 得 良好 的 淬 透 性 和 组 织 的 一 致 性 ,并 提 高 其 综
z 第 l7 年期 1
温低于 4 O℃ 。
特 性 决 定着 材 料 的 耐腐 蚀 性 能 。对 此 材 料 的热 处 理 旨在 减 少 残 余 应 力 , 降 低 成 分 偏 析 ,改 善 组 织

铸钢件的热处理方式

铸钢件的热处理方式

铸钢件的热处理方式按加热和冷却条件不同,铸钢件的主要热处理方式有:退火(工艺代号:5111)、正火(工艺代号:5121)、均匀化处理、淬火(工艺代号:5131)、回火(工艺代号:5141)、固溶处理(工艺代号:5171)、沉淀硬化、消除应力处理及除氢处理。

1.退火(工艺代号:5111) 退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Acs以上20~30。

C,保温一定时间,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的目的是为消除铸造组织中的柱状晶、粗等轴晶、魏氏组织和树枝状偏析,以改善铸钢力学性能。

碳钢退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铸钢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共析铸钢为珠光体,过共析铸钢为珠光体和碳化物。

适用于所有牌号的铸钢件。

图11—4为几种退火处理工艺的加热规范示意图。

表ll—1为铸钢件常用退火工艺类型及其应用。

2.正火(工艺代号:5121) 正火是将铸钢件目口热到Ac。

温度以上30~50。

C保温,使之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图11—5为碳钢的正火温度范围示意图。

正火的目的是细化钢的组织,使其具有所需的力学性能,也司作为以后热处理的预备处理。

正火与退火工艺的区别有两个:其一是正火加热温度要偏高些;其二是正火冷却较快些。

经正火的铸钢强度稍高于退火铸钢,其珠光体组织较细。

一般工程用碳钢及部分厚大、形状复杂的合金钢铸件多采用正火处理。

正火可消除共析铸钢和过共析铸钢件中的网状碳化物,以利于球化退火;可作为中碳钢以及合金结构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以细化晶粒和均匀组织,从而减少铸件在淬火时产生的缺陷。

3.淬火(工艺代号:5131) 淬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奥氏体化后(Ac。

或Ac•以上),保持一定时间后以适当方式冷却,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常见的有水冷淬火、油冷淬火和空冷淬火等。

铸钢件淬火后应及时进行回火处理,以消除淬火应力及获得所需综合力学性能。

图11—6为淬火回火工艺示意图。

铸钢件淬火工艺的主要参数:(1)淬火温度:淬火温度取决于铸钢的化学成分和相应的临界温度点。

CD3MN双相不锈钢材质热处理工艺分析

CD3MN双相不锈钢材质热处理工艺分析

CD3MN双相不锈钢材质热处理工艺分析摘要:基于不一样的固溶温度,分析了对材质性能的影响。

当温度为1120摄氏度时,在对CD3MN进行固溶处理之后,能够获取两相组织,且得到相对理想的耐点腐蚀能力;基于力学性能试验的开展,明确了CD3MN的两项内容,一是高温性能,二是显微组织特征。

基于规模相对大的泵体铸件,开展了生产运用,可以满足产品性能要求。

总之通过本文的探讨,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CD3MN;固溶处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引言:对于CD3MN来讲,其属于一种双相不锈钢,有着系列突出的优势,例如耐腐蚀能力理想、有着相对高的强度。

和铁素体进行对比,CD3MN有着更为可观的塑性以及韧性,且就焊接以及腐蚀性能而言,都得到极大提升;和奥氏体进行对比,这一材质有着更高的强度,存在着相对突出的耐点腐蚀能力。

文章基于材质实验的开展,实施了热处理工艺改进,同时开展了运用。

1.试验材质和方案(1)材料制备。

选取标准CD3MN材质,将其当作试验用钢,通过对真空感应电炉的使用,来进行熔炼处理。

浇注1组试验料,接下来分割标示,由此来开展热处理。

(2)试验方案。

对于这一材质的工艺来说,属于一种固溶处理,针对于不一样的固溶温度,比如1020摄氏度,选取相应的试验方案,从而来开展热处理[1]。

在试验之后,根据有关的标准,来开展力学性能试验,结合一定的标准规定,进一步来对铁素体含量开展检测,根据ASTM G48规定,进而来实施点腐蚀试验;与此同时,结合GB/T228.2标准规定,在不同的高温条件下,开展了相应的力学性能试验。

进行综合的分析以及考虑,明确有效的热处理工艺。

2.结果与讨论(1)力学性能。

在不一样的温度条件下,对这一材质进行固溶处理之后,得到如表1所示的试验结果。

结合数据来分析,当温度介于1020摄氏度至1170摄氏度之间,伴随温度的上升,抗拉强度随之变大,与此同时,伸长率也有着上升的趋势,而对于冲击韧性来讲,刚开始的时候提升,然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316ti铸件牌号astm

316ti铸件牌号astm

316ti铸件牌号astm316Ti是一种常用的不锈钢材料,其牌号ASTM为ASTMA351/A351M。

它是一种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的铸造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1. 316Ti铸件的特性316Ti铸件是一种钼含量较高的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它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优异的耐氧化性,能够抵抗氧化腐蚀和高温氧化。

此外,316Ti铸件还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耐碱性,能够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长期稳定工作。

2. 316Ti铸件的应用领域由于316Ti铸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因此在化工、石油、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化工领域,316Ti铸件常用于制造耐酸设备、耐碱设备和耐腐蚀管道。

在石油行业,316Ti铸件常用于制造海洋平台、石油钻井设备和石油储罐。

在制药和食品加工领域,316Ti铸件常用于制造药品和食品加工设备,如反应釜、蒸发器和输送管道等。

3. 316Ti铸件的制造工艺316Ti铸件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熔炼、铸造和热处理。

首先,将合适比例的原料放入熔炉中进行熔炼,得到316Ti不锈钢液态合金。

然后,将液态合金倒入铸型中,经过冷却凝固形成316Ti铸件。

最后,对316Ti铸件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4. 316Ti铸件的优势和局限性316Ti铸件具有许多优势,如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高温氧化性能和耐酸碱性能。

此外,316Ti铸件还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可加工性,便于制造和加工。

然而,316Ti铸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较高的成本和较低的强度。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其性能和成本。

5. 316Ti铸件的维护和保养为了保证316Ti铸件的正常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首先,应定期清洗铸件表面,去除附着物和污垢。

其次,应定期检查铸件的连接部位,确保连接紧固可靠。

此外,还应注意避免铸件长时间暴露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以免引起腐蚀。

总结:316Ti铸件是一种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904l铸件标准

904l铸件标准

904l铸件标准904L铸件是一种高合金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高温强度,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石化、化工、食品工业等领域。

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对904L铸件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

904L铸件的化学成分需要符合相关标准。

一般来说,904L铸件的镍含量为23-28%,钢中掺入适量的铬、钼等元素可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同时还需要控制碳含量小于0.02%,以确保铸件的良好可焊性。

在力学性能方面,904L铸件需要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铸件需要经过热处理过程,以获得合适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

同时,还需要对铸件的硬度和冲击韧性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承受一定的载荷和冲击。

对于904L铸件的外观要求,标准也进行了规定。

铸件表面应该平整光滑、无裂纹和夹杂,表面应避免明显的氧化和酸蚀痕迹。

对于大型铸件,还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除锈处理,以确保其良好的外观。

除了上述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要求之外,904L铸件还需要符合相关的尺寸和形状标准。

对于重要的铸件,例如食品加工设备的零部件,还需要进行形状测量和尺寸符合性检查,以确保其与其他部件的配合性。

同时,对于复杂的铸件,还需要进行尺寸和形状的测量,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904L铸件的生产过程中,还需遵守一些工艺规范。

例如,需要控制合适的浇注温度和速度,避免出现铸造缺陷,同时还需对铸件进行除氢处理,确保其内部的气孔数量和大小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重要的铸件,还需要进行无损探伤测试,以排除可能存在的裂纹等缺陷。

总结起来,904L铸件的标准主要涉及材料成分合理控制、力学性能测试、外观要求、尺寸和形状标准以及生产工艺要求等方面。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才能保证904L铸件在各个应用场景下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904L铸件的标准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以满足不同领域对铸件性能的提高要求。

箱式炉热处理料盘底盘 不锈钢铸件热处理工装热处理框

箱式炉热处理料盘底盘 不锈钢铸件热处理工装热处理框

箱式炉热处理料盘底盘不锈钢铸件热处理工装热处理框
箱式炉热处理料盘底盘是一种用于放置热处理料盘的底座,通常采用不锈钢铸件制作而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和固定热处理料盘,保证料盘在炉内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热处理工装是指用于固定和支撑待热处理工件的装置。

在热处理过程中,工装可以起到定位、保护工件表面、促进热处理介质的流动等作用。

对于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和工件形状,热处理工装的设计和制作也会有所不同。

热处理框是一种常用的热处理工装,它由一组金属条或板材组成,可以用于固定和支撑工件。

热处理框通常具有开放的结构,可以方便热处理介质的流通和循环,从而提高热处理效果和工件的均匀性。

总的来说,箱式炉热处理料盘底盘、不锈钢铸件热处理工装和热处理框都是用于支撑和固定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装置,它们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考虑热处理工艺要求和工件形状,以确保热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316ti铸件标准

316ti铸件标准

316ti铸件标准316ti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性能极佳的材料,常用于制造各种要求耐高温、耐腐蚀的零部件,其中包括316ti铸件。

对于316ti铸件的标准,通常会参考国际标准组织(ISO)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首先,316ti铸件的材料应符合ISO标准规定的化学成分要求。

这包括主要合金元素的含量范围,如铬、镍、钼等,以及其他元素的最大残余量。

通过严格控制材料的成分,可以确保316ti铸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高温强度。

其次,316ti铸件的组织和性能也需要符合ISO标准的要求。

铸件的金相组织应均匀细致,无明显缺陷和夹杂物,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

这些性能指标的测试和评定方法也会根据ISO标准进行规定,以确保铸件的质量可靠。

另外,316ti铸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也需要按照ISO标准进行规范。

铸件的热处理工艺应符合要求,以确保材料的晶粒细化和组织稳定,从而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同时,铸件的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也需要符合ISO标准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最后,对于316ti铸件的质量检验和检测也应符合ISO标准的规定。

通过对铸件的尺寸、外观、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等进行全面的检测,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对于铸件的包装、运输和存储也应按照ISO标准进行规范,以避免产品在后续过程中受到损坏或污染。

综上所述,316ti铸件的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按照ISO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加工、检验和质量控制,才能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优质铸件产品。

在未来的生产中,我们应继续遵循ISO标准,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腐蚀不锈钢铸件的热处理
1.马氏体耐腐蚀不锈钢铸件的热处理马氏体耐腐蚀不锈铸钢中铬的质量分数为l3%,且含碳量较高,淬透性好,经适当热处理后,不仅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也较好,故该钢种常以热处理状态供货。

马氏体耐腐蚀不锈铸钢常用的调质处理工艺,通常选用950~1050。

C油淬或空冷,然后650~750。

C 回火——即调质处理。

一般淬火后应立即回火以防止因淬火组织应力而导致铸件开裂。

调质状态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和铁素体。

图ll-49为淬火温度对w(Cr)=13%的马氏体耐蚀不锈铸钢脆性转变温度的影响。

表ll—20为四种不同热处理规范对ZGl5Crl 3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表11—21为不同回火温度下ZGl5Crl3铸钢的力学性能。

表lI-22为不同回火温度下ZG30Crl3铸钢的力学性能。

由表li-20~表ll—22可知,ZGl5Crl3、ZG30Crl3铸钢在300。

C~600。

C会出现回火脆性,故应尽量避免在此脆性区回火。

图11—50为回火温度对ZG06Crl3Ni4Mo(CA一6NM)力学性能的影响。

表11—23
为马氏体耐蚀不锈铸钢的热处坪规范.
①退火后,炉冷。

②淬火保温时间至少30rain后,油冷或空冷。

③回火温度不得采用370~595。

C。

④CA一6NM为美国钢号,相当于ZG06Crl3Ni4M0。

含有少量镍、钼、硅等合金元素的高强度低碳马氏体不锈钢铸件,经正回火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和抗磨性能。

广泛用于大型水轮机整铸或铸焊叶轮。

其通常选用的热处理规范为950~1050。

C正火+600~670。

C回火。

对大型铸件如水轮机叶轮的热处理规范各参数(/E火回火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速率等)必须预以严格控制,才能得到所规定的铸件性能要求。

图ll—51~图ll-56为正火温度、保温时间、正火后的冷却速率、回火温度及钼、硅含量对ZGl0Crl3Nil高强度马氏体不锈铸钢性能的影响。

2.铁素体不锈钢铸件的热处理铁素体不锈钢铬的质量分数通常为16%~30%,加热时无相变,不能利用热处理来强化,所以对耐腐蚀要求不高的铸件,可在铸态使用。

如需改善耐腐蚀性能和机加工性能,可施行退火。

为避免脆性,退火温度不应低于540。

C,也不能高于850。

C,而且退火保温终了后应空冷或水冷,不宜随炉冷却。

铁素体不锈钢铸件退火热处理特点:
(1)高铬不锈钢铸件加热时易引起晶粒粗化,而使铸件变脆,易产生晶间腐蚀,故应避免过热。

(2)铁素体不锈钢铸件在850。

C以上高温快冷时被敏化而产生晶间腐蚀。

故铁素体不锈铸钢的退火温度最好在850。

C以下。

(3)铁素体不锈钢铸件特别是含7.22(Cr)一z8%时,在加热到700~800。

C产生d相而发脆。

因此,退火后缓冷就易变脆。

同时在370~540。

C温度下加热也会产生脆性。

3.奥氏体不锈钢铸件的热处理奥氏体类不锈钢铸件的铸态是奥氏体+碳化物或奥氏体+铁素体两相组织。

为了使钢具有最佳的抗腐蚀性,一般该类铸钢件均需施行热处理。

其热处理特点为:
(1)固溶处理:将铸件加热到950~1175。

C,使碳化物完全溶解。

保温后淬入水、油或空气中,得到单相组织。

固溶温度的选择取决于钢中碳含量。

含碳越高,所需固溶温度也越高。

图11-57为Fe—Ni—Cr合金
碳溶解度曲线。

常用奥氏体不锈铸钢的固溶处理规范见表ll—24。

奥氏体不锈铸钢固溶处理的加热方式宜采用先低温预热,再快速加热到固溶温度的工艺,以减少加热过程中铸钢件表面与心部的温差。

其保温时间决定于铸钢件壁厚。

一般按每25mm壁厚保温lh计算,保证铸件各截面全部热透即可。

固溶处理的冷却介质,可用水、油或空气。

其中以水为常用。

空气冷却仅适用于薄壁铸件。

对于不能或不适宜采用固溶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铸钢,也可采用870~980。

C保温24~48h后空冷的处理工艺。

来改善钢的耐蚀性能。

但此工艺对含碳量极低的不锈铸钢薄壁铸件或切削加工后需进行焊接的铸钢件不适用。

(2)稳定化处理:奥氏体不锈钢铸件(18Crl8Ni型)虽经固溶处理后具有最佳的抗腐蚀性能。

但当重新加热到500~850。

C或铸件在此温度使用时,则钢中碳化铬又会重新沿奥氏体晶界析出,导致钢晶界腐蚀破坏或焊缝开裂缺陷。

这种现象称之为敏化。

为了提高这类奥氏体不锈铸钢的抗晶界腐蚀性能。

一般添加钛、铌等合金元素,并在固溶处理后,再重新加热到850~930。

C,快冷。

这样钛和铌的碳化物首先从奥氏体中析出,从而阻止了碳化铬的析出,改善了钢在上述温度加热使用时的抗晶界腐蚀性能。

4.沉淀硬化不锈钢铸件的热处理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一般含有形成硬化相的铜、铅、钼、钛等合金元素。

这类元素在奥氏体中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在马氏体中则很小。

因此,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首先是进行固溶处理,使铸态析出的硬化相充分溶解。

然后再进行沉淀硬化处理,使二次硬化相析出从而达到提高不锈钢铸件的强度并使之兼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目的。

此外,固溶处理也会改善铸钢件的切削加工性能。

沉淀硬化不锈铸钢热处理特点:
(1)固溶处理前,最好先缓慢预热到650。

C,然后再快速升温。

铸件也可高温装炉。

表lI-25为不同壁厚铸件最高装炉温度。

(2)固溶温度一般为I020~1060。

C,保温时间按每25mm壁厚lh计算。

固溶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因过热使钢的Ms点降低,增加钢中残余奥氏体,降低铸件强度。

形状复杂的铸件,可将固溶温度降低到927。

C。

(3)为消除铸钢件中(特别是厚大件)存在的树枝状组织及成分偏析的不均匀性,最好在固溶前进行高温均匀化处理。

均匀化的温度为l000~1150。

C,保温时间根据铸件壁厚而定。

列为不同铸件性能要求的时效处理规范。

图11—58为时效温度对ZGCrl7Ni4Cu2(美国牌号7—4PH——见第6章)沉淀硬化不锈钢抗拉和屈服强度的影响。

(5)为改善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在固溶处理后采用700~810。

C×2h空冷,再进行620。

C×4h 空冷两阶段热处理,其切削性能也有显著地改善。

处理后铸钢件性能见表ii-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