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恋危机_第六章中国“丁克率”:“无胎化”加剧民族慢性自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国实行“一胎化”的同时,从西方国家传来了“丁克化”。

“丁克化”家庭模式,是一种“4:2:O”模式:第一代4个老人,第二代两个父母亲,第三代一个也不要,彻底告别历史,完全埋葬未来。

一、4:2:l到4:2:0,“中国香火”还能延续几代

“丁克化”对中西方的杀伤力是大不一样的。因为西方国家虽然有一部分家庭是丁克化,但是其他家庭是多子化,可以在人口总量上加以弥补。而中国的一部分家庭丁克化,是与其他家庭的“一胎化”相结合的,一部分家庭的“一胎化”,本来就使人口急遽减少,其他家庭再搞“丁克化”,国家的人口总量更是雪崩式减少。因此,丁克化是困扰西方国家的一个难题,更是一个危及中国未来的危机。如果让“丁克化”普及化、持续化,那么,中国就将加速走向“无人化”。“丁克”——西方舶来新观念,丁克,是英文单词“DINK”的音译,它是“DoubleIncomeandNoKids”的首字母缩写,意思是“双收入,无子女”。在西方国家,丁克家庭主要是指夫妻双方都有收入,有生育能力,但是自愿不生育的新型家庭模式。

欧美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丁克家庭。经济发达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较少,成为西方丁克家庭较早产生的主要原因。美国人口普查局1994年5月公布的年度分析报告表明,1993年美国有6180万个家庭,其中3480~‘家庭无子女,占51%,美国丁克家庭已超过家庭总数的一半以上。西方发达国家自愿不育的家庭越来越多,呈现一种急剧上升的趋势,由此也产生了一种不育文化。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丁克思潮进入中国,丁克家庭开始在中国大、中城市出现,丁克家庭尤其成为中国城市白领阶层的一种流行家庭类型。丁克文化作为西方世界传来的“不育”文化,严重冲击中国人固有的家庭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身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家族的传宗接代。于是,丁克家庭开始在中国发展壮大。

“中国丁克”——“中国特色”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中国丁克家庭:中国式的丁克家庭,是“有婚姻而没有生育、有家庭而没有子女”的家庭,是一种“自愿”或“被迫”不生不育的家庭。之所以强调自愿,是说明中国丁克与西方丁克有相同和相通之处;之所以强调被迫,是说明中国丁克有一个与西方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丁克,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而被迫无奈地做了丁克。

20世纪90年代一份对“丁克”家庭的调查问卷显示,中国特色的“丁克理念”,决定了一些人选择不生育子女这一生活方式的四个主要原因:一是出于对中国人口问题的忧虑,认为多生孩子是添包袱,不生孩子是做贡献;二是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轻松,不愿意为了“生育”而影响“生活”;三是为了实现自我,不愿意为了后代而牺牲当代;四是虽然夫妻双方有收入,但是养育孩子有困难,生育孩子的成本和代价高昂,因此是被迫做丁克。

一项针对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中国高学历阶层的调查发现,对生育的意义虽然在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但是对生育的担心和忧虑加重。其中,担心生育孩子“牵扯精力的占25.4%,担心生育“影响工作”的占16.7%,担心“经济能力有限”的占18.6%,担心“影响两人世界”的占13.6%。结果,生孩子成为一件越来越令人畏惧的事情。

令人忧虑的是,中国丁克不是没有爱心,而是爱心别移。一些年轻的“丁克”夫妻,一方面

不愿养育子女,另一方面又想享受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于是他们纷纷养起了宠物,像爱孩子一样爱宠物。这些被人们称为“丁宠”的家庭,他们给自己的宠物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并把宠物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这种以养宠物代替养育后代的心态,是一种变态。

中国丁克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轻松而逃避生育后代的责任,对于自己来说,实际上是年轻时轻松,年老时沉重;对于社会来说,是丁克家庭轻松、非丁克家庭沉重,因为养育社会下一代的任务,是由非丁克家庭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丁克们的实现自我,实际上是一种高度自私。

“丁克家庭”——高速增长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丁克家庭在中国大城市出现,90年代以后,丁克家庭比例逐步上升,并且开始向中小城市发展。目前尚无全国丁克家庭总的准确数字,但是从一些大城市的调查情况看,其数量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根据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书中提供的情况:1979~1989年,上海市区的丁克家庭大约占全市家庭夫妇总数的2%~3%,人数超过5万。1986年,广州市结婚而不愿意生育的只有3万,1989年底猛增到7万左右。进入21世纪后,估计全国丁克夫妇突破400万对,北京超过40万对,上海超过50万对,广州也有30万对以上,中国家庭丁克化的速度非常快。

中国丁克群体的发展,出现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和年长者相比,年轻者更可能选择丁克。根据上海市妇联调查,丁克家庭已经占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而如果只是选取20~40岁年龄段的样本,这一比例会更高。丁克家庭,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婚姻时尚。

二是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可能选择丁克。一些丁克家庭选择走丁克之路,往往是由妻子提出来的。在丁克家庭,妻子往往有比较高的收入,有自己的事业,时间和机会成本比较高,养育孩子的成本也比较高,对于这种家庭的妻子来说,事业第一,养孩第二,生儿育女要为事业成功让路。

三是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中,丁克现象更为常见。选择丁克人生的,多是大中城市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白领阶层。他们一般文化素质高,事业心强,崇尚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和独特的人生观、婚育观。一些调查显示,有11%以上的当代大学生表示将来不打算要孩子。

四是在收入高的群体中,选择丁克的概率更大。

二、“文明的竞争”离不开“生育的力量”

生育,是一种文明,而且是一种基础文明,是决定整个文明的活力与潜力的文明。在不同文明之间的竞争中,生育文明对于一个文明的兴衰存亡,对于不同文明力量和文明格局的此消彼长,具有深层次和长远性的影响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在西方国家,早就有人惊呼:“生育改变世界”——欧洲将被“穆斯林化”,以色列将被“非犹太化”,美国将被“拉美化”。文明的竞争,最终将由生育的文明,来决定输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