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合集下载

物质论

物质论

中国古语说: 上下四方为宇, 中国古语说:“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 宙”
张衡说: 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张衡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布鲁诺: 宇宙是无限的,是永恒存在的” 布鲁诺:“宇宙是无限的,是永恒存在的”
太阳约在50 太阳约在50 亿年前形成
大概已有46亿年了 大概已有46亿年了 46 现在地球处于中年 约还有50亿年寿命! 约还有50亿年寿命! 50亿年寿命
注意: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注意: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区别: 区别: • 客观存在是不依赖于“我”的个人意识而存 客观存在是不依赖于“ 在 •客观实在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 客观实在是不依赖于“ 客观实在是不依赖于 人们”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 不仅包括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 不仅包括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 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和意识现象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存在) (存在)
地理环境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的基本要素 人口要素 生产方式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 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 为首的社会。 为首的社会。”
1958年 人民日报》上发表的《 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徐水人民公 社颂》 轰动了整个中国,文章竟宣称“茂盛无比” 社颂》,轰动了整个中国,文章竟宣称“茂盛无比” 的小麦亩产12万斤, 花团锦簇”的山药亩产达120 12万斤 的小麦亩产12万斤,“花团锦簇”的山药亩产达120 万斤,一棵硕大无朋的白菜重达500 500斤 万斤,一棵硕大无朋的白菜重达500斤,棉花的产量 如卫星般地震动湖海山川” 也“如卫星般地震动湖海山川”。 当时的报纸上还 说,农村的墙壁上到处贴满了宣传画:玉米长到月亮 农村的墙壁上到处贴满了宣传画: 惊扰了寂寞的嫦娥小姐; 上,惊扰了寂寞的嫦娥小姐;水稻亩产万斤的卫星腾 空而起,连太阳也黯然失色; 空而起,连太阳也黯然失色;棉花堆成的高山耸入云 山顶的娃娃笑哈哈地遥指珠穆朗玛峰。 端,山顶的娃娃笑哈哈地遥指珠穆朗玛峰。有人还编 了顺口溜: 一颗芝麻光溜溜,榨成香油发了愁, 了顺口溜:“一颗芝麻光溜溜,榨成香油发了愁,全 国人民吃不完,只好倒到河里头。一只南瓜如地球, 国人民吃不完,只好倒到河里头。一只南瓜如地球, 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到大西洋, 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到大西洋,世界又多了一个 洲。”

非常全的马哲课后答案

非常全的马哲课后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版陈先达版课后题第一章1.如何理解哲学的本质和作用?答:哲学是用最普遍的概念、最一般的范畴和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来把握世界的,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让人们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答:⑴决定于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哲学的本性。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体,即作为主体的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不断重复出现的关系,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关系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⑵决定于它在全部哲学中的不可超越性。

因为哲学体系的性质以及如何解答、论述具体问题,决定于如何解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答:⑴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科学地解释世界,又强调能动地改造世界。

⑵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建立了严整的哲学体系。

特别是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观中,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分割的高度统一,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⑶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活动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4.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答: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马列主义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我们应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我们应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上半年大作业一、我们应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答:人们经常把自然与社会对举,这就造成一种印象,似乎觉得人类社会是与自然完全不同的东西。

自然界的物质性容易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则相当复杂。

所以,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能够坚持唯物主义原则,一进入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唯心主义。

因此,要使我们具有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必须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特点。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1、人类社会的自然物质基础这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问题。

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先在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达到这样的认识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有的认识旧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也有类似的认识。

所以这个问题可以简单的阐述,第二方面可以作为重点的问题来考虑。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特点第一方面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物质性自然物质性的共性。

而第二方面的问题则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性。

这是理解社会物质性的关键,不理解这一点,在具体社会历史问题上,仍然可能会陷入唯心主义。

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从劳动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首先,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这里主要讲述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观点,和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社会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教科书在说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问题时,不自觉地采用了拉马克进化论的获得性遗传说。

而获得性遗传说基本上被现代科学所摒弃。

所以,应该用达尔文的遗传变异理论来说明这个问题。

这里的关键是,不是劳动使得某一个或某一群古猿的手变得灵巧、或开始直立行走,从而进化为人。

而是,劳动成为人类遗传变异的选择标准,通过劳动标准,那些适应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变异被保存下来,不适应的变异被淘汰。

其次,在劳动和实践中,人们形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社会结构体系。

每一个人和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处在这种关系的制约中。

从纵向看,每一代人都生活在作为前代人活动结果的既有物质成果和既有的社会结构中,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既有的东西都是客观物质存在。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

1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答: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任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集体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能量,生产关系是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位置关系。

2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惊醒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已是人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类表现及本质特性。

3 对立统一性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答;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片联系的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已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辩证关系以及方法论意义/答: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和意义(1)普遍性: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2)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在理论上坚持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就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2)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程序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关系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物质是世界的真正本原。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不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精神,尽管它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都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机能。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别的什么都不存在。

(2)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都是以此为理论根据的。

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

第一,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的最终根源都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

因此,我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既不能从原则、本本出发,也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第二,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去对待事物,也不是用幻想的或臆造的联系去取代事物的联系。

这就在对待事物的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由于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时间和空间之中不停地发展变化的,因此,从实际出发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要因时制宜。

坚持用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处理问题,这就是坚持了辩证法。

第三,要做到从实际出发,首先,必须从调查研究入手。

深入实际,掌握大量的、真实的、第一手材料,以求深刻全面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并引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方案和方法来,以便去指导人们的实践,从而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最后,要深入实际,做调查研究,还必须克服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

(3)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搞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方法。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给人们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条基本原则。

2:试述意识的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是指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中的积极主动的活动和能力。

政治必修四 哲学 第四课:世界是物质的

政治必修四 哲学 第四课:世界是物质的

总之,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 总之,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 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 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 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 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 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核心是物质。 世界的核心是物质。
总之,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 总之,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 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 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 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 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 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性。 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人的意识 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特点: 特点: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区别: 区别:
客观实在是 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 客观实在是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 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 它是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征的抽象和概括, 共同特征的抽象和概括 它是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征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 第一性的东西 精神和意识现象。 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和意识现象 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和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 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状态 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 具体的物质状态,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状态, 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具体的思想等 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等。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

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识记物质的含义,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的能力。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反对上帝创世说。

1.政治认同: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2.科学精神:能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01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02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2.物质的概念(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03意识,并能为人的□04意识所反映的□05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06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07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08具体的物质形态。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的产生人类社会是□01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02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人类社会的构成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03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04地理环境、□05人口因素和□06生产方式。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07物质性。

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1)自然界是□08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09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10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11人和□12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总之,世界是□13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14物质性。

思考Ⅰ.物质就是具体事物的总和,这种观点正确吗?提示:错误。

哲学上的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Ⅱ.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的。

这种观点正确吗?提示:错误。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马哲思考题及答案

马哲思考题及答案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丰富而深刻,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当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它的产生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的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主要的或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等,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并超越了它们,把人类思想推向了新的高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辨析题。

1、哲学等于世界观。

(P9)2、唯物主义就是重物轻人的物本主义,唯心主义就是重人轻物的理想主义。

(P9)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个独立的哲学派别。

(P9)4、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P10)5、哲学具有民族性,所以,不同民族的哲学是绝对排斥的。

(P10)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人类”的哲学。

(P10)四、简答题。

1、简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P11)2、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怎样?(P11)3、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二个方面及其关系。

(P12)4、简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P12)5、怎样理解哲学的阶级性?(P12)6、简述哲学与文化的关系。

(P13)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

(P13)8、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特点?(P13)9、为什么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P14)10、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P14)1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5)12、简要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P15)1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P15)五、论述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意义?(P16)2、当代西方哲学主要存在哪两种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如何正确对待它?(P17)3、试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

(P17)4、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P18)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三、辨析题。

1、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P35)2、人类世界就是人类社会。

(P35)3、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P35)4、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因此有了人脑就会自动产生意识。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观念结构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1.地理环境:外部自然条件的总和●加速延缓作用●资源、环保●2. 人口因素:●人的自然因素●质量/数量●重要作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转化为社会的要素(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基础分析: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3.生产方式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生产力体现着人们改造自然的现实的物质力量(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3)生产方式使自然条件转化社会存在因素●(4)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第二,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第三,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选择(二)社会的实践本质●1.过去的历史观●神学历史观:神创论●唯心主义历史观:宿命论、英雄史观●自然主义历史观:社会达尔文主义●个别唯物因素●认识论根源: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三重关系●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实践●再次,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生活的本质是(文化)(三)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1.社会物质存在的特殊性:●人的社会●人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规律是是人的活动规律●2.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深层相似性●(1)共处一个物质体系●(2)具有客观规律性●(3)可以象研究自然科学那样对人类社会进行研究。

自然主义历史观人类社会无规律性二、社会的经济结构●1.社会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总和-三大结构●经济结构: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第一,它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成为现实生产力,并反作用于生产力。

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性

合作探究二:哲学物质定义的理解 水果 1.在自然界中,有姿态万千的事物,你认为香蕉、苹 1 动物
果、菠萝…的共同点是什么?野牛、蜜蜂、鲸鱼… 的共同点又是什么?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 客观 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 外线,它们的共同点又是什么?从哲学的角度看, 实在 电磁 所有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
• 2 2.结合书本P29恩格斯和列宁的两段名言,概括出哲 学上物质的概念。
• 3 3.有人认为“讲台、黑板、书本……这些都是哲学上 物质。”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 除具有客观实在性这 只是存在于千差万 一万事万物的共性外, 别的物质具体形态 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 中唯一的共同的特 性。是具体的,多变 性。是抽象的,永 的,有生有灭的。 恒的、不生不灭的。
(即自然界是物质的).
自然界具有物质性。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是人类 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否认自然界 的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则会给人类带来无法挽回的 后果。
结论1(启示):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人类认识 自然和改造自然,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承认自然 界的客观物质性,遵循自然界发展的规律。

同步练习
5、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 类的进化演变过程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 人。这表明( D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 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 D.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6、我们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能够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客观物质要素有 ( )D ①客观实在 ②生产方式 ③地理环境 ④人口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重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怎样理解哲学基本问题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在实践中解决的?2.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什么理论意义?3.怎样理解社会的物质性?4.怎样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5.怎样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6.用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分析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7.试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错误及其指导意义。

8.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9.用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2、从认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出发,阐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怎样不断增加主体的认识能力。

3、从真理的辩证法原理出发,说明怎样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试述党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论的一致性,以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理论意义。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运用唯物史观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原理,并结合当前实际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这一原理对于我国实施科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4.试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正确性。

5.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

我国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6.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7.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高中政治 2.4.1 世界的物质性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2.4.1 世界的物质性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4.1 世界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中的一部分。

(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2.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并能为人的意识所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2)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其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在从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创造了人和,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2)从其构成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三、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4)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答案】一、1.(1)自身所固有的物质世界(2)上帝2.(1)人的意识反映客观实在性(2)客观存在着共同本质二、(1)长期发展猿劳动人类社会(2)物质体系人口因素物质性三、(1)物质(2)构成要素(3)社会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典例1】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可见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答案】B【解析】材料涉及自然界的客观性。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 4.1世界的物质性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 4.1世界的物质性

C、手推磨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力, 蒸汽磨代表的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D、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 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据 此回答3~4题。
3.这里的“客观实在”(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4.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
①人 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 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类 灵长类
哺乳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 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 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2、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 组成部分.
宇宙间不存在诸神创造世 界的活动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火”是万物的本原
古希腊泰勒斯: “水”是万物之原。
柳宗元“元气” 才是唯一的存在。
他们对物质的理解有何局限性? 这些观点属于什么哲学派别?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物质体系
构成 基本 要素
人口因素
客观的、
自然地理环境 物质的
为什么?
生产方式
劳动者 生产力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客观的, 物质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关系 产品分配方式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 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 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内容上是客观的)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背叛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前提而陷入了唯心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同社会历史观结合起来,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理解,使得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根本原因在于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到哲学中来,使它成为自己的哲学的基础。
②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求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在这种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③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活动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有经济的(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因此,一切观念、思想、法律、宗教等,归根到底是由物质原因引起的,也应从社会的物质关系中得到解释和说明。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它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精神的产物,而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存在形态。
(3)由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的揭示和有力的证明。
①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是由数千万年前的一种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由猿进化到人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其根本标志是工具的生产和使用。当进化,中国古猿第一次用自制的工具(不论这种工具是何等的粗糙和简陋)在生产食品时,枪,便将自己同其他一切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使自己变为人。劳动不是个别人的孤立活动,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劳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它不仅生产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产品,同时也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

管理论文: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管理论文: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这种一元论哲学同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本原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哲学。

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

总之,万物统一于物质。

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物质世界的具体形态无限丰富多样,但本质上是共同的,都统一于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而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静止。

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

而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从根本上讲世界上除了物质,什么都没有。

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2)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这一原理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可以从物质运动中获得解释和说明。

坚持这种观点,就可以有力地批判和抵制一切唯心主义,树立起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②这一原理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性去改造世界,而绝不能从主观想象和本本条文出发。

马克思批判了什么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

马克思批判了什么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

马克思批判了什么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

一、唯物论(唯物主义)唯物论是关于世界本原的一种观点,它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唯物主义属于一元本体论,不同于以二元论或多元论为基础的本体论,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解释,它是唯心主义的一个对立面。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第一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要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

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是指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和规定物质的,物质最本质的规定是客观实在性,这就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以及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国开电大学员基于网络的终结性考试专用资料。

试题: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答: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物质世界。

人的生命形态和生命活动仍然是物质的,人赖以生存的全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世界,离开了一定的物质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人类的吃、穿、住、行都是以物质世界为对象的,人类哪怕一刻也离不开物质世界。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对劳动工具的生产和加工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而劳动工具本身就是改变了具体形态的自然物,是人化了的物质。

至于劳动的对象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或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物。

因此,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具体指向充分体现了其自身的物质性,也充分表明了生产力的客观性、物质性。

生产关系是由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决定的,不是人们能够随意建立和消灭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