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俞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脏俞穴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内部各部位之间相互联系和密切

影响的一门学说,这些联系是人的生命活动、病理变化和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与脏腑学说紧密联系。它对临床各科,如针灸、按摩、推拿、穴位注射都有指导意义。人体生命活动有各种规律现象,疾病时表现的各种疾候可在全身或体表反映出各种不同症状和体征,各个脏器患病时相互影响。经络系统是完整的统一有机体,脏器间紧密联系,经络对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左右、前后起着主要的联系作用,体内脏腑与体表肢节间有密切关系,主要是通过经络联系而实现的。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外连体表部分。经脉是主干的、纵行的,分布比较深层次的;络脉是分支的、横斜的,分布较表浅的。经脉与络脉也是密切连贯的,经脉是主体,经络是从属;经脉除分布在肢体一定部位外,并深入体内联属五脏六腑,络脉多分散于体表,联系经筋和皮部。其内容含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脉络和十二皮部以及许多孙络、浮络所组成。气血周流循行于全身是通过经络而实现的,经络分布路线都是运行气血的途径。经络系统密切联系周身的组织和脏器,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颗璀璨的明珠。所谓穴是有孔隙的意思。外

犹如网上的结节,是气血聚集的地方。近来发现穴位部毛细血管较非穴位部位丰富得多,当然毛细血管是受神经体液调节的,通过穴位经络能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虚实状态,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在病理上,由于经络的关系,体表与内脏相连,当人体受到内、外致病因素侵扰时,经络便成为传导疾病的重要途径。体表各组织器官受病邪刺激,通过经络传入内脏,而内脏的病变往往也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所以有“有诸内,心形诸外”的说法。这里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对太阳膀胱经背部心、肝、脾、肺、肾诸俞穴进行探讨。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脏腑之气通于背俞,从按压诊察能检查出特有现象,按压过程出现的特别敏感部位多与内部相应,推拿、按摩、针刺背俞穴以治疗五脏六腑病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由于背俞对脏腑的影响较大,通过脏腑功能的调整,还能治疗与脏腑有关的周身和五官疾病。背俞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即棘突正中旁开一寸半处,它上下排列与脏腑位置高低顺序基本一致,脏腑在上者其背俞位置高,脏腑在下者,背俞位置低。 1 肺俞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主声音,它的主要生理功能为:(1)统管全身之气;(2)主司

呼吸;(3)推动血液流畅;(4)管理皮肤痛觉、出汗、皮脂分泌等。位于肺俞穴上邻是风门穴,是风的门户。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肺病可见:流涕、咳嗽、吐痰、气短、气喘、胸闷,甚者气急、自汗、盗汗、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2 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主神明、汗为心液。它的生理功能:(1)主持人的意识、思维和精神活动(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功能相近);(2)心生血,与血脉关系密切,维持人体血液循环。心的功能位于五脏六腑首要地位,统一调节各脏器有规律的生理活动和彼此相互协调。心病可见意识改变,人事不省,心悸,失眠,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金匮要略·胸痹》说“心痛掣背,背痛掣心”,痹则气血不通,出现上述症候。 3 肝俞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肝主藏血为罢(疲)极之本;在体为筋,其华在指甲,开窍于目,主疏泄条达,它的生理功能:(1)储存血液和调节力量;(2)主持全身筋肉的屈伸活动;(3)与痉挛、麻木、抽筋、惊厥、角弓反张症状十分密切;(4)与精神情绪急躁、易怒、胆量大小有关。胆俞位于第10胸椎棘突下外开一寸半。它的功能是藏汁—胆汁,输出胆汁以助消化,把它列为“奇恒之腑”,病理特点是易生热象。胆主决断,精神意识的判断并作出决定的能力,俗说胆大、胆小。胆囊炎时背痛,当指压胆俞穴时可缓解之。

4 脾俞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脾主运化,升清;主肌肉,四肢,其荣在唇,开窍于口,主统血。脾为后天之本,统摄血液的正常流动而不致出血的功能,脾功能强弱,关系到消化吸收的好坏,祖国医学中的脾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消化系统功能和部分代谢功能以及与出血有关的

血液系统功能,它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脾脏名同而不同。

脾病可见:食欲减少、下午腹胀明显、大便稀、面萎黄、肌肉消瘦、乏力、水肿、贫血、胃肠出血、皮下出血及月经血量多,以慢性出血病为多见,如鼻衄齿龈出血。除易出血外,还可见黄疸。此外抵抗力也受到影响,免疫系统T细胞之细胞免疫及B细胞之体免疫均受一定程度影响。 5 肾俞位于第2腰椎突下旁开一寸半,肾藏精,主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平衡;主生髓、通脑,主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通于二阴;主命门作用,命门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又叫元阳、元气或真火。肾功能复杂,人体发育、成长与衰老,生殖机能的成熟与衰退,骨的形成,髓的形成以及体内水代谢均有密切关系,故又有“肾为先天之本”的说法。

肾病可见:尿多、尿频、尿少、尿闭、小便不利、腰痛、水肿、遗精、早泄、阳痿,小儿五迟(出牙迟、行走迟、站立迟、说话迟、生长发育迟),头昏、耳鸣、失眠、健忘、乏力、畏寒、四肢发凉、大便稀溏。现代医学中肾的泌尿、生殖功能、内分泌功能、神经系统功能及植物神经部分功能和

祖国医学肾的功能基本相同。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生理活动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进行的,祖国医学认为气血统帅着五脏六腑及经络的生理变化。预防和治疗目的在于“疏其气血,令其调达,以致和平。”在治疗上注意“天人合一”关系,治疗目的是增强生理机能,以制胜病邪,恢复健康。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络,它调节和维持人体机能相对平衡。经络的生理功能是靠经气的作用,经气是经络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能力。经络和人体的神经系统、体液调节关系密切,它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有它一定的物质基础。这里着重探讨背俞穴和神经系统的关系,尤其是内脏神经(植物神经)中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进行的联系。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与延髓相续,下端在胚胎4个月前与椎管同长,次后脊髓增长速度逐渐比脊柱增长速度缓慢。成人脊髓下端平第一腰椎下缘,长约45cm,重约30g,平均直径1cm,脊髓长度比脊椎短,所以脊髓的节段与椎骨的序数不完全对应。脊髓横切面,可见中央小孔—中央管,中央管周围如蝴蝶形灰质和灰质周围的白质。灰质前角含躯体运动神经细胞,后角内含联络(中间)神经细胞,多与躯体感觉纤维上升入脑或联络其他脊髓不同的节段。在胸1到腰3脊髓节段前后角间的灰质有向外突出的侧角,内含交感神经细胞,它发出的神经纤维伴随脊神经前根出椎管。需要说明的是脊髓分为31节段,前后角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