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植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及其环境条件

② 耐寒园艺植物:
金鱼草、蛇目菊、三色堇、菠菜、 大葱、大蒜等园艺植物,能耐-2~-1℃的 低温。短期内可以忍耐-10~-5℃。在我 国除高寒地区以外的地带可以露地越冬。
③ 半耐寒园艺植物:
金盏花、紫罗兰、桂竹香、萝卜、 胡萝卜、芹菜、莴苣、豌豆、蚕豆、 甘蓝类、白菜类等,不能忍耐长期 -2~-1℃的低温,在北方冬季需 采用防寒保温措施才可安全越冬。
第四章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 环境条件
第一节园艺植物对温度的要求
温度是园艺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 环境条件之一,各种园艺植物对温度都 有一定的要求,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 及最高温度,称为3基点温度。按对温 度需求不同,园艺植物分为5类。
① 耐寒的多年生宿根园艺植物:
落叶果树冬季地上部枯黄脱落,进入 休眠期,此时地下部可耐-12~-10℃ 的低温。而大多数常绿果树、常绿观 赏树木能忍耐-7~-5℃低温。宿根草 本园艺植物,当冬季严寒到来时,地 上部全部干枯,到翌年春季又复萌发 新芽,其地下宿根能耐0℃以下甚至10~-5℃的低温。
期性的变化,称为温周期。有季节的变 化及昼夜的变化。1d中白昼温度较高, 光合作用旺盛,同化物积累较多;夜间 温度较低,减少呼吸消耗。因而这种昼 高夜低的变温对植物生长有利。但不同 植物适宜的昼夜温差范围不同。通常热 带植物昼夜温差应在3-6℃;温带植物57℃;而沙漠植物则要相差10℃以上。
此外,果实生长后期昼夜温差 是影响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 新疆、甘肃等地由于昼夜温差较大, 西瓜、甜瓜含糖量高,品质优良,是 我国著名的西、甜瓜生产基地;而 “砀山酥梨”在黄河故道地区可溶性 固形物仅10%~12%,在陕北黄土高 原则高达15%。
第二节园艺植物对光照的要求
光照是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 境条件。其通过光强、光质和日照时间 长短影响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从而制 约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
科学课-探秘植物的生长项目化学习案例项目化学习设计

项目目标
核心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与要求
6.1 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1~ 2年级 3~ 4年级
①说出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阳光和空气。
①描述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 和适宜的温度。 ②描述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具 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谢谢!
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设计
探秘植物的生长
项目背景
小学生对植物有天然的好奇心,种植是他们乐于从事的实 践性活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生物体的稳态与调 节”,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建议教师鼓励学生开展基于实验的 探究活动,探索植物生存、生长的规律。引导学生围绕植物生 长所需的条件开展系列探究。
本项目基于大单元设计,涵盖了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植 物与环境》,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和三年 级下册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等相关内容,围绕着“探秘植 物的生长”展开探究。
三、展示迭代
活动四:植物作品大比拼
植物除了生长之外,还可 以带给人们一些艺术的乐 趣,学生自主选择植物身 体的某些部分,如花、叶 等,创意制作植物作品。
项目化学习的重要保障是 科学有效地评估体系。为 此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 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自 我评价、同学评价与教师 评价等“多元化”方法,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 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
通过展示真实成果,提升 了学生参与的乐趣和自我 评估能力及同学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的能力。 项目活动中,学生们发挥 了各自的展示风格,有种 植故事叙述、有生长记录 表、有生长日记等等,给 了他们一片自主选择的天 地。
除了种子繁殖,学生发现 红薯用根繁殖。多肉用叶 繁殖。用茎扦插月季,嫁 接可以让同一棵植物开出 不同的花。
第三章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三章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考核内容及要求:重点掌握园艺植物生长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条件的要求掌握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条件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一、园艺植物生长对温度的要求1. 园艺植物三基点温度不同园艺植物虽然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但都有各自温度要求的“三基点”,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是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或高于最高温度将严重影响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植株死亡。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园艺植物生长发育最快。
适宜温度:植物体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一定的温度范围。
适应温度(生存温度):适宜温度范围之外,在一定限度的最高、最低温度范围内,蔬菜能够生存,但植株生理失调。
强调: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并不是植物生长最健壮时的温度。
2. 园艺植物适宜的温周期温周期:植株或器官生长速率随季节或昼夜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温周期现象。
(季节周期性,昼夜周期性)昼高夜低的温度变化,有利于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保持适当的昼夜温差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不仅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实,而且能改善果实、蔬菜的品质。
一般来说,一天中白昼温度较高,光合作用旺盛,植株同化物积累较多;夜间温度较低,减少植株呼吸消耗,因而这种昼高夜低的变温对植株生长有利。
保持适当的昼夜温差不仅能促进植株的生长,而且能改善果实、蔬菜的品质,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例如新疆、甘肃等地由于昼夜温差较大,西瓜、甜瓜含糖量高,品质优良,是我国著名的西瓜、甜瓜生产基地。
而“砀山酥梨”在黄河故道地区可溶性固形物仅10%~12%,在陕北黄土高原则高达15%。
但不同植物适宜的昼夜温差范围不同。
通常热带植物昼夜温差应在3~6℃,温带植物5~7℃,而沙漠植物则要相差10℃以上。
3. 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是影响园艺植物尤其是果树自然分布的重要原因,各种园艺植物都有其适宜栽培的年平均温度适应范围,例如苹果为7~15℃,葡萄5~18℃,柑橘16~18℃等等。
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作物生长的温度环境

作物生长的基本温度
影响植物对水分与养分的吸收 影响植物干物质积累 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影响地下微生物和昆虫的活动
1.三基点温度: 生长发育停止的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生长发育 最快的最适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喜温与耐寒作物。
植物名称
大麦 玉米 水稻 牧草 烟草 甜菜 小麦 豌豆
最低 3~4.5 8~10 10~12
极端温度
霜冻害: 指作物体内冷却至冰点以下,引起组织结冰而造成的伤害或死亡。 冷害:指作物遇到0℃以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影响而引起作物体损坏或 发生死亡的现象 。 高温危害:指作物遭受高温而引起的伤害。
高温 冷害 霜冻 冻害
土壤热性质
土壤温度
散
土壤热容量
℃
热
土壤导热率
吸 土壤导土壤质地 土壤松紧度 地面覆盖
植物对温度适应的生态类型
耐寒多年生植物 耐寒一二年生植物
半耐寒植物 喜温植物 耐热植物
植物对温度适应的生态类型
耐寒多年生植物 耐寒一二年生植物
半耐寒植物 喜温植物 耐热植物
植物对温度适应的生态类型
耐寒多年生植物 耐寒一二年生植物
半耐寒植物 喜温植物 耐热植物
植物对温度适应的生态类型
耐寒多年生植物 耐寒一二年生植物
积温
积温: 指在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一个生长发育阶段内,高于某一温度以上的日平均 温度的总和,称某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一生长发育阶段的积温。
1. 活动积温: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某一生育期内 活动温度的积累称活动积温。 2.有效积温:日平均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差值为有效温度,某一生育期内 有效温度的积累称有效积温。
种子萌发温度 < 营养生长温度 < 生殖生长温度
植物生长的温度要求与调控

植物生长的温度要求与调控一、引言植物是受环境条件影响最为显著的生物之一,其中温度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最关键的环境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以及如何调控植物的生长环境温度。
二、植物生长的温度要求植物对温度有较为明显的要求,主要包括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
1.最低生长温度最低生长温度是指植物能够生存和正常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
对于不同的植物种类而言,最低生长温度存在差异。
通常来说,大多数植物的最低生长温度在0-10摄氏度之间。
如果温度低于最低生长温度,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植物死亡。
2.最适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是指植物能够实现最佳生长和发育的温度范围。
植物对最适生长温度的要求因物种而异。
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
在最适生长温度下,植物能够充分利用光能和养分,快速进行光合作用和物质代谢,从而保证生长和发育的正常进行。
3.最高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是指植物能够忍受的最高温度。
超过最高生长温度,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植物死亡。
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最高生长温度在35-40摄氏度之间,超过40摄氏度时,植物的生理过程将受到严重抑制。
三、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温度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会抑制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和发育过程。
1.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温度对光合作用的速率和效率有重要影响。
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促进植物充分利用光能进行养分合成。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2.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温度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
适宜的温度可以增强呼吸作用,提供足够的能量供应给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呼吸作用减缓,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
3.对物质运输的影响温度对植物内外物质运输有直接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保持植物组织的水分平衡和营养供应。
3植物生长的环境温度2

热导率的大小同样与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物质的组成有 关。由表4-6可知:土壤空气的热导率最小,土壤固体的热 导率最大,是土壤空气热导率的40~140倍;土壤孔隙度小, 土壤湿度大,土壤热导率大;反之,土壤孔隙度大,土壤 湿度小,土壤热导率小。
3.土壤吸热性和土壤散热性 土壤的吸热性是指土壤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性能,土壤吸热性 的强弱取决于土壤颜色、土壤湿度和地面状况等。土壤颜色 越深、土壤湿度越大、地面状况凹凸不平,吸热性就越强。 土壤散热性是指土壤向大气散失热量的性能。土壤散热性主 要与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的热辐射有关。土壤水分蒸发会散 失大量热量,降低土温。因此,土壤水分蒸发越强烈,土壤 散失的热量也越多。
(二)土壤热特性
1.土壤热容量 土壤热容量是反映土壤容热能力大小的物理 量。可分为质量热容量( Cm)和容积热容量(Cu)两种。
前者是指单位质量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需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 (克.℃),又称土壤比热。
后者是指单位容积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需吸收 (或放出)的执量.单位是焦/ (厘米3 .℃)。
白天,地表面层吸收的太阳辐射超过地表面层有效辐射, 地面辐射平衡(R)为正值。地表面层温度高于贴近气层和下层 土壤的温度,产生以温度高的一方向温度低的一方的热量传 递。地面将热量传给空气及下层土壤。土壤水分蒸发也要耗 去部分潜热(LE)。
夜间,地面辐射平衡(R)为负值,地面失去热量,地表面层 温度低于邻近气层和下层土壤的温度,P和B项热量输送方向 恰好与白天相反。同时水汽的凝结也放出潜能(LE)给地表面 层。在下图中,箭头指向地面的是收人项,示意地面得到热 量,Qs为正值;箭头由地面指向空气或下层土壤是支出项, 示意地面失去热量,您的Qs为负值。即相对地面而言,白天 R为正,P、B、LE项为负,夜间R为负,P、B、LE项为正。因 此,地表层热量收支情况可用下列方程表示:
任务四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任务四
植物生长 的气候条
件 2. 山谷风
海陆风 山谷风 焚风
山谷风
白天:坡温>谷温 夜晚:坡温<谷温
风山向谷:风山谷→山坡 风白向天::山坡坡温→>山谷谷温
风向:山谷→山坡 夜晚:坡温<谷温 风向:山坡→山谷
任务四 植物生长 的气候条
件 3. 焚 风
海陆风 山谷风 焚风
焚风:气 流跨过山脊时, 在山的背风面, 由于空气的下 沉运动产生了 一种热而干燥 的风。
任务四
植物生长 的气候条
件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3、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任务四
植物生长 的气候条
件
二十四节气 • 立春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任务四
植物生长 的气候条
件
(1)、气压
气压 被测高度在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
重量成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单位为hpa(百 帕)。
1标准大气压= 1013.2Pa 气压的变化
早晚升高,午后降低。 冬季最高(一月),夏季最低(七月)。 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温度越高,气压越低。
任务四
植物生长 的气候条
345°
土壤解冻 温度升高 动物出土
小麦追肥 播种准备
任务四
植物生长 的气候条
件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项目四任务一《规划种植园》教案

6.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对课程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2)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有利于课程的学习,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种植园规划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种植园规划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种植园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确定种植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解作物的生长周期,选择最佳种植时间。
-土地整理:进行土地深翻、施肥、消毒等准备工作。
-播种与种植:掌握播种和种植的具体方法,如种子处理、播种深度、种植间距等。
4.种植园管理:
-浇水: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合理控制浇水的频率和水量。
-施肥:了解不同植物对肥料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土壤:土壤类型和酸碱度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
2.种植园规划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积温的应用
(1)用来分析农业气候热量资源 (2)作为植物引种的科学依据 (3)为农业气象预报服务
温度条件与作物引种
作物引种有下列三条规律: 一是:北种南引(或高山引向平原)比南种北引
(或平原引向高山)容易成功。 二是:一年生植物要比多年生植物引种容易成功,
落叶植物要比常绿植物引种容易成功,草本植物 要比木本植物引种容易成功,灌木要比乔木引种 容易成功。 三是:在植物引种过程中,存在着气候驯化现象。
最低温度之差。 有效积温——植物某一发育时期或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
效温度的总和。
• (2) 农业界限温度 • 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志某些重要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
开始、终止或转折的温度叫农业界限温度,简称界限温 度。
• 农业上常用的界限温度(用日平均气温表示)有:0℃、 5℃、10℃、15℃和20℃。他们的农业意义为:
拾 起 先 人 交 给 我们的 虚怀若 谷,摒 弃表面 谦虚的 肤浅理 解,直 接用认 真的态 度 去 生 活 , 以生活 修为智 慧,品 读世界 ,包容 世界, 整个世 界都给 予我们 帮助。 因 为 梦 想 , 打开自 我与世 界交流 的通道 ,即使 不被理 解,受 到讥讽 嘲笑, 依旧执
着 , 世 界 总 会给足 我们回 应
容积热容量 =质量热容量*土壤容积
(2)土壤导热率
土壤导热率是指:
土壤不同组分的导热率相差很大,导热 率越_________的土壤,其温度越易随环 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反之,土壤温度相 对稳定。
(四)土壤空气状况的调节
建立合理的排灌系统; 深耕结合增施有机肥,适时中耕松土; 改善土壤质地、结构:
换 句 话 说 , 在 自己的 世界里 ,喝问 外面的 大千世 界毫无 意义。 拥抱世 界,躬 身 行 动 , 切 身体会 ,用心 成长才 是不负 今生。 如果我 固执的 认为我 可以, 而不去 尝 试 和 了 解 ,那么 梦想就 真的只 是说说 而已, 成为藏 在心底 的不切 实际。 如果我 知 道 自 己 是 谁,在 做什么 ,那么 多数情 况下事 情都能 向期望 的那样 发展、 实现。
这 是 做 梦 的 情怀, 虽然听 起来有 些幼稚 的可笑 !
就 在 最 近 , 我 明白了 一个道 理,如 果我有 梦想, 那么他 就是真 的,如 果我觉 得 自 己 可 以 更好, 就真的 可以更 好。就 像我觉 得我可 以做好 一道菜 ,喝掉 一整杯
水 一 样 。 我 要了解 自己, 也要了 解这道 菜、这 杯水对 我来说 代表了 什么。
引种一定要遵循气候相似原理。
(1)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 的土壤,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
一 直 以 来 , 我 都宣称 自己是 有梦想 的人, 在固执 己见的 岁月流 淌中, 年岁渐 长 , 大 成 就 没有, 小惊喜 不断。 到今天 ,我仍 然觉得 自己是 个有梦 想的人 。也很 少 能 说 清 楚 自己的 梦想是 什么, 只觉得 我的人 生不应 该满足 于现状 ,可以 更好。
质地粘重的土壤,通过掺砂或施用秸秆、土杂 粪等有机肥料,使形成较好的土壤结构,增加 非毛管孔隙,可改善其通气性。
3、植物生长的温度指标
(一)植物生长的3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适宜温度和最 高温度
1.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 2.有效积温 有效温度——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与生物学
15℃——喜温作物积极生长,春季棉花、花生等 进入播种期,可开始采摘茶叶。稳定通过15℃的 终日为冬小麦适宜播种的日期;水稻此时已停止 灌浆;热带作物将停止生长。
20℃——水稻安全抽穗、开花的指标,热带作物 正常生长。
(三)积温 1.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植物生育期间的活动温度总和。 2.有效积温 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有效积温——植物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积累的总和称为有效积
任务三 植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土壤热性质基本知识。 2 了解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熟悉植物生长的温度指 标。
能力目标:
1 能正确进行地温的测定。 2 能正确进行气温的测定。
1 土壤热性质
土壤热性质 土壤在接受或散失一定的热量后所引
起的土温升高或降低的多少或快慢主要 取决于
( 1).土壤热容量 ( 2).土壤导热率 ( 3 ).土壤导温率
0℃——土壤冻结和解冻;农事活动开始或终止。
冬小麦秋季停止生长和春季开始生长(有人采用 3℃),冷季牧草开始生长。0℃以上持续日数为 农耕期。
5℃——早春作物播种;喜凉作物开始或停止生
长,多数树木开始萌动。冷季牧草积极生源自。5℃ 以上持续日数称生长期或生长季
10℃——春季喜温作物开始播种与生长,喜凉作 物开始迅速生长。常称10℃以上的持续日数为喜 温作物的生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