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失乐园_看弥尔顿的清教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 5]
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可磨灭的记录, 是
卓越的艺术成就。而诗中的上帝却显得冷酷无情, 缺乏生气。 弥尔顿继承了十六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想, 接受了十七世纪新科学的成就 , 同时对它们采取批判的态 度。他肯定人生 , 但否定无限制的享乐。他肯定人的进取心、 自豪感, 但否定由此演变出来的野心和骄 傲。他肯定科学 , 但认为科学并不是一切 , 有科学而没有正义和理想 , 人类不会得到和平与幸福。弥尔 顿的这种思想也就是革命的清教思想的反映, 他所代表的是十七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即清教革 命的阶段, 他的诗作是资产阶级革命精神和清教道德理想的产物。由于革命精神的激荡, 他诗中缺乏古 典主义的温柔敦厚; 虽然富含清教徒的严肃, 但他却违背宗教思想而赞颂了撒旦。后世的浪漫派诗人威 廉 布莱克在其散文 天堂与地狱的婚配 中评论说 : 弥尔顿在写天使与上帝时好像戴着镣铐, 但写撒 旦时却显得自由自在 , 因为他是真正的诗人, 是不自觉地属于撒旦一党的。 弥尔顿一方面表现了撒旦 的叛逆精神 , 另一方面又批判了撒旦的野心。 因此弥尔顿笔下的上帝是一个矛盾体 , 这是因为弥尔顿自身的矛盾而致。他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 又是一个革命者。这要求弥尔顿站在撒旦的一边反对权威, 但其虔诚的宗教信仰要求他尊重上帝、 服从 权威。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在历史上被称为清教徒革命, 它有两个目标 : 在政治上推翻封建的君主专 16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报 2009年 第 4 期
从 失乐园 看弥尔顿的清教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
蒙 颖
)
(贵州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 贵州 贵阳

要 : 失乐园 这一部杰作 , 反映了诗人在 当时大 革命时代 背景下 不屈的 革命斗 志以及 他如何由 一名清 教诗人
转变为一名民主革命 诗人 。 关键词 : 失乐园 ; 弥尔顿 ; 民主革命思想 中图分类号 : I561. 07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674- 2389( 2009) 04- 0015- 03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报 2009年 第 4 期
制 , 在宗教上清除教会的腐败。弥尔顿是革命阵营里的大思想家, 他的宗教神学思想和革命思想不能不 产生矛盾。胡光在 弥尔顿心中的上帝 中说: 在神学上 , 上帝是公平、 仁慈的 , 是他的精神领袖 ; 但他 的革命热情、 他的革命信仰、 他对现实生活的观察、 以及他的斗争经历和生活遭遇却使他笔下的上帝时 而成为一个镇压革命的封建统治者, 时而成为一个狠心、 残忍的剥削者 , 时而又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 时而又还原为万灵之尊, 反映出他对上帝矛盾的心情: 敬畏、 热爱、愤慨、 怨恨而又依赖。 弥尔顿相信 他的事业的正义性, 并不害怕给予魔鬼以应有的地位, 因为他既虔诚 , 又热爱造反。诗人借撒旦这一形 象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查里二世的蔑视与愤慨, 和他对革命斗争胜利的坚定信心。所以我们 说 , 弥尔顿是一个上帝忠实信徒的同时, 又是一个上帝的叛逆者。在当时的大革命时代背景下 , 弥尔顿 的革命经历、 革命实践使他由一个清教诗人, 变成一个民主革命诗人, 他的宗教哲学和他的文学作品都 是为民主斗争服务的。
收稿日期 : 2009- 04- 25 作者简介 : 蒙颖 ( 1970- ), 女 ( 水族 ), 贵州都匀人 , 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 语教学部讲 师 , 硕士 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英美 文学 。
[ 3] [ 1]
15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报 2009年 第 4 期
1660年 , 资产阶级革命失败, 王朝复辟, 复辟者对革命者进行了疯狂的镇压。弥尔顿虽然幸免一 死 , 但也被捕入狱 , 财产被没收, 书籍被烧毁, 此时的弥儿顿双目失明、 年老体衰、 生活贫困、 政治失望, 但受排斥、 被漠视都不足以扰乱他的平静与超然的心境 , 其他的文人都纷纷改变风向 , 只有弥尔顿巍然 不动, 用他的笔继续斗争, 完成了三部杰作 : 失乐园 、 复乐园 和 力士参孙 。 失乐园 是弥尔顿以圣经故事为素材 , 充分发挥了他那奇特伟大的想象力 , 融入他自己的思想, 塑 造出了一个与传统故事不同的叛逆形象撒旦 英雄的撒旦、 魔鬼的撒旦, 也塑造了一个独裁、 残忍的 上帝。十七世纪英国革命的挫败使弥尔顿的 志 受到压抑, 只能通过间接的文学形式得以补偿, 他在 描绘撒旦时的精彩投入使自己也陷了进去 , 而他本人也正是依靠他自己所创造的撒旦精神 , 与命运做不 屈不挠的抗争。在 失乐园 中, 撒旦形象高大英俊 , 并且足智多谋、 不畏强暴、 不甘失败。尽管革命失 败了, 革命者遭到血腥的镇压, 弥尔顿的革命斗志丝毫未减, 他的革命斗志与斗争信念 , 通过这部史诗充 分地表现了出来。为了表达这一主题 , 上帝的虔诚信徒弥尔顿不惜把上帝描写成一个残暴的封建统治 者 , 一个心胸狭隘的暴君, 以影射当时查里二世对清教徒的残酷镇压; 把上帝最大的敌人、 最邪恶的魔鬼 撒旦塑造成一个智勇双全、 坚强不屈的革命领袖, 以歌颂革命者。 失乐园 通过富含寓意的艺术形象 的遭遇 , 暗示长诗在关于撒旦的描写中倾注了诗人饱满的政治激情和革命思想, 尤其第一部在地狱烈火 中他向同伙发的那段慷慨激昂的号召, 气势磅礴, 充分显示了一个受迫害的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豪迈气 概 , 同时也悟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亦因骄奢失道而败北的道理。撒旦在地狱里建造了 万魔宫 另立王 [ 4] 国 , 公然与上帝的天国抗衡 : 与其在天堂里做奴隶, 倒不如在地狱里称王 ! 他宁可在地狱为王 , 也不 愿在天堂称臣, 表现出撒旦对神、 对权威、 对最高统治者的蔑视与傲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诗人写 这首诗的目的在于说明人类不幸的根源: 他认为人类由于理性不强, 意志薄弱, 经不起外界的影响和引 诱 , 因而感情冲动 , 走错道路, 丧失了乐园。夏娃的堕落是由于盲目求知 , 妄想成神。亚当的堕落是由于 溺爱妻子, 感情用事。撒旦的堕落是由于野心勃勃 , 骄傲自满。诗人通过他们的遭遇 , 暗示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也由于道德堕落、 骄奢淫逸而惨遭失败。 弥尔顿在思想上要批判骄矜的撒旦, 感情上却同情他所处的地位 , 因为撒旦受上帝惩罚, 很像资产 阶级受封建贵族的压迫。在描绘地狱一场时, 弥尔顿虽然口口声声说撒旦骄傲、 野心勃勃 , 但在对话里, 在形象上, 撒旦又完全是一个受迫害的革命者。这个形象十分雄伟, 在凶险的地狱背景衬托下 , 他的战 斗决心表现得更鲜明。撒旦说 : 战场上虽然失利, 怕什么 ? 这不可征服的意志, 报复的决心, 切齿的仇 恨 , 和一种永不屈膝, 永不投降的意志 却都未丧失。 同时通过和撒旦一起被贬入地狱的天使们 的形象 , 诗人描绘了当年愤怒的革命战士: 对最高的掌权者 , 他们发出了怒吼 , 并用手中的枪, 在他们 盾牌上 , 敲出猛烈的声响, 愤愤然向头上的天穹挑战。
约翰
弥尔顿 ( 1608- 1674)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 , 从小受到宗教传统的熏陶。在剑桥
大学求学时和毕业后一个时期 , 钻研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 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熏陶 , 主张思想和艺 术的自由。 弥尔顿早年的创作主要是短诗, 含有浓厚的清教徒宗教色彩,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 快乐的人 和 幽 思的人 ( 1632年 ) 。这两首诗描写诗人的轻松愉快心情和沉思的乐趣, 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生活享受 的追求。 快乐的人 洋溢着生活的欢欣: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假期 , 老的、 少的也同来游戏 , 直到大家消 遣了长昼, 才共赏加料的栗色啤酒。 然后就到最好的剧院, 看琼生渊博的喜剧在上演 ; 或莎士比亚, [ 2] 清新而美妙 , 在歌唱村野自然的曲调。 对于弥尔顿来说, 宗教不是严厉的苦难, 而是庄严的欢乐; 清 教徒同时也可以是热爱生活的艺术家 , 并不必然反对世俗的欢乐。 幽思的人 让人想起弥尔顿在音乐 方面受到父亲的训导 : 在苦修庵的庭院, 我徘徊、 缱卷。沐浴在那幽暗的微光里 , 品味着那些装饰着故 事画的门窗 , 还有那高耸的圆柱和坚实的屋梁。那里有高声诵读的功课, 明净的圣歌。响亮的乐器, 伴 着悠扬的合唱, 袅袅飘入我的耳膜。 1639年 , 英国革命形势紧张, 弥尔顿回国参加反对国王和国教的斗争, 在 1641- 1645 年间发表过 许多政论小册子。 1649年共和国成立后 , 新政府任命他为拉丁文秘书 , 他写了不少文章捍卫共和国, 参 加宗教和政治论战。他站在清教徒立场, 主张取消国教的主教制度 , 并在政治问题上给王党以有力打 击。他的 论出版自由 ( 1644年 )主张言论自由, 反对当权的长老派的跋扈。 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 ( 1649 年 )从 圣经 和古希腊、 罗马的政治学说中找出论据, 说明人民有权废除和杀死暴君 , 以坚定人 民的革命信心。弥尔顿为共和事业鞠躬尽瘁, 终因积劳过度 , 双目失明 , 但仍坚持斗争。
[ 4]
责任编校
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上接第 6页 ) 在语言训练中, 有的教师不能及时察觉 , 或解释清楚学生的错误 , 经常以 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 这句话表意不当 , 有语病 为辞 , 淡化学生错误。这样的做法 , 会使学生的语言问题越积越多 , 书面表 达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在一对多的教学环境里, 教师不能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或不能体察个别性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从学生的角度说 , 他学的是语言本身 , 并不是在学理论知识。而作为一个仅能够说地道的汉语却没有理 论知识的语文教师, 面对学生犯的各种各样语言错误, 仅能指出错误加以纠正而不能说出原因 , 不能给 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 , 那只能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因此 , 教师应当加强汉语语言理论知识的 学习, 加强民族语言理论的学习 , 善于发现学生表达中的语言问题并给学生以针对性的指导。这样, 学 生才能逐渐掌握语言的表达规律。
参考文献 : [ 1] 王培光 . 语感与语言能力 [M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 [ 2] 章熊等 . 中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轨迹 [ J]. 中学语文教学 , 2002( 6). [ 3] 夸美纽斯著 , 傅任敢译 . 大 教学论 [M ].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84 . [ 4] 戴昭铭 . 语文教学诵读法原理探析 [ M ] / /胡盛仑 . 语言学和汉语 教学 . 北京 :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1990. [ 5] 邰瑞珍等译 . 布鲁纳教育论著选 [ M ].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89. [ 6] 蔡伟 , 张先亮 . 语法教学与 语感培养 [ J]. 语言文字运用 , 2005 .
On M ilton s Ideas of Puritan and D e m ocratic R evolu tion through Paradise Lost M ENG Y ing (T he Dep t. of C ollege E nglish T each ing, Guizhou N or m al University, Guiy ang 550000 , Ch in a)
参考文献 : [ 1] 金发燊译 . 弥尔顿抒情诗选 [ M ]. 湖南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1996. [ 2] 陆佩弦 . 弥尔顿诗歌全集详注 [ C].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96 . [ 3] 威廉 布莱克 . 天堂与地狱的婚配 [ M ]. 伦敦 : 麦克米兰出版社 , 1994. [ 4] 胡光 . 弥尔顿心中的上帝 [M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02( 1). [ 5] 殷宝书 . 弥尔顿评论集 [ C]. 上海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2 . [ 6] 杨周翰 .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 M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85.
Abstract : The thesis in trodu ces Parad ise Lost and in terprets th e poet s revolu tionary f igh t in th e great revolu t ionary age sp irit , along w ith how he becam e a dem ocrat ic revolut ion ary poet from a Puritan poet . K ey w ords : : Parad ise Lost; M ilton; thought of dem ocrat ic revo lut 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