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中国古代史整理】(详细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
(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③对中华文明产生影响(重农思想、农业科技等)
2、中华文明的起源
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多元文化)
核心: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3、史料
二、【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前21世纪—前1600年)】
1、后世文献(《礼记》)
大同之世(原始社会)→小康之世(阶级社会)
公天下→家天下
禅让制→世袭制
部落联盟→国家(基本特征: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
2、考古(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
宫殿式建筑:社会分化
石制农具:农耕经济
青铜器:青铜时代
礼器、祭器:体现等级贵贱
3、结论:二重证据证实夏王朝
争论:缺少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资料
三、【商朝与青铜文化(前1600—前1046)】
1、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朝
2、政治体制:内外服制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控制的地区
关系:松散的联盟
3、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社会分工)
4、文化:青铜文化(青铜器的象征和功能、甲骨文)
结论:通过考古挖掘,商朝已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西周(前1046—前771)牧野之战,定都镐(西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隋、唐)
东周春秋(前770—前476)奴隶制度瓦解时期
战国(前475—前221)封建制度形成时期
秦(前221—前206)
楚汉战争(前206—前202)
一、【政治】
(一)分裂→统一
春秋战国
1、三次大分裂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秦的统一(前221)
三次大一统隋的统一(589年,西晋曾短暂统一)
元的统一(1279年)
趋势:统一是主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国家的统一与分裂
1)、国家统一的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
②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使民族矛盾逐渐缓和,是封建国家统一的基本原因。
③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发展。
④中原汉族先进文化的吸引]力,使少数民族的统一向心力不断增强。
⑤统治者注意采取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
⑥长期战乱后,人民渴望统一。
⑦卓越历史人物致力于统一的伟大作用。
2)、国家统一的影响:
①保持了社会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④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⑤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⑥有利于边疆的巩固和开发。
⑦有利于建设大型社会工程,如水利设施、长城等。⑧有利于抵御少数民族政权的掠夺。
⑨有利于抵御外国的侵略等。
1)、国家分裂的因素有:
①由于政治黑暗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及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中央集权统治力量的衰弱而无力控制地方。
②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而最终压过中央集权力量。
③或由民族矛盾尖锐所导致。
④但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是造成分裂的根本原因。
2)、国家分裂的影响:
①长期的分裂割据必然影响到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但由于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因而长期分裂之后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其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然大大加强。
2、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客观:
(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的变革、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生产力发展。
(政治)七国争雄促成了区域性的统一;各国内政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建设上出现趋同倾向
(思想)法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主观:
①商鞅变法,“人亡政不息”,使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②秦国没有严格的宗法制度,同族人被重用的不多,外来人才能得到重用和信任。
③远交近攻逐国破、合纵连横战略高。
④秦王嬴政个人杰出的才能。
3、秦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确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封邦建国→中央集权
1、西周:封邦建国
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①分封同姓诸侯及异姓功臣、贵族;
②分封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
作用:①对殷人合围控制;
②提高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2、东周:由于生产力发展,诸侯变王田为私田,井田制瓦解,
政权不断下移,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礼崩乐坏,分封制逐渐瓦解
3、秦:确立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制
①含义:“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vs地方)
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