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 (2)综述
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高性能的复合材料综述
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高性能的复合材料综述摘要作为一种具有较强力学性能的材料,碳纳米管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上来看,碳纳米管是非常理想的制备符合材料的形式。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立足于这一领域进行分析,提出了碳纳米管本身所具备的特性,以及这种材料在实践过程当中的优越性,进而提出应用策略,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复合镀迄今为止,碳纳米管材料已经在诸多领域当中得以运用,并且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其中包括电极材料、符合材料、催化剂载体等诸多方面。
在应用过程当中,碳纳米管的优异性能能够使其在符合材料当中起到较强的作用。
本文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碳纳米管的制备和复合材料的应用方面,提出了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1 碳纳米管的结构及其性能从结构上来看,碳纳米管具有石墨层状的结构,其中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
组成纳米碳管的C-C共价键是自然界当中具有稳定特征的化学键,无论在理论计算还是实践当中,都能够看出来,碳纳米管具有非常强的韧性。
在制备过程当中,碳纳米管主要涉及的电弧放电、催化热解和激光蒸发等。
具体来讲,在电弧放电当中,主要制备单壁碳纳米管,但是其中具有一定的弊端,比如产率非常低,但是成本却很高;而催化热解法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是设备简单和生长速度较快等特点,一般在现代工程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当中,会用到这种方法。
在当前应用领域,高强度的微米级碳纤维复合材料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好的应用效果。
但是当前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依旧比较滞后,要想在强度上取得新的突破,必须要有效减少碳纤维的直径,提高纵横比。
碳纳米管是比较典型的纳米材料,纵横比非常可观。
更为重要的是,从长度上来讲,纳米管对于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不良影响,使用这一材料能够有效聚合复合材料,改变传统加工当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再加上纳米管当中所具备的结构优势,使得聚合物电导率提升的同时也不容易被改变性能[1]。
《纳米TiO2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范文
《纳米TiO2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光催化技术作为新兴的绿色技术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纳米TiO2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效的光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研究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光催化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纳米TiO2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光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制备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因其操作简便、制备条件温和等优点备受关注。
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主要关注其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抗菌性能及自清洁等方面的应用。
三、实验方法(一)实验材料实验中所需材料主要包括TiO2纳米粉体、表面活性剂、溶剂等。
所有材料均需符合实验要求,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制备方法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复合材料。
具体步骤包括:将TiO2纳米粉体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加入溶剂进行搅拌,形成溶胶;然后进行凝胶化处理,得到凝胶;最后进行热处理,得到纳米TiO2复合材料。
(三)性能测试本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制备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进行表征。
同时,通过光催化实验测试其光催化性能,以降解有机污染物为评价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表征结果通过XRD、SEM和TEM等手段对制备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良好的分散性。
(二)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以降解有机污染物为评价指标,对制备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能够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为优化制备工艺提供依据。
五、讨论本实验研究了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光催化性能。
复合材料文献综述
复合材料文献综述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一种新材料,通常由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组成。
增强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而基体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陶瓷或其他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轻、强、刚、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等领域。
本文将从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三个方面综述相关文献。
一、复合材料的制备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层压法、注塑法、浸渍法、压缩成型法等。
其中,层压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交替叠加,再进行高温高压处理,使两种材料相互融合,形成一体化的材料。
注塑法是将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混合后注入模具中进行成型,适用于复杂形状的材料制备。
浸渍法是将增强材料浸泡在基体材料中,使其充分吸收基体材料,形成复合材料。
压缩成型法是将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混合后,通过压缩成型的方式进行制备。
以上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二、复合材料的性能复合材料具有轻、强、刚、耐腐蚀等特点,其主要性能取决于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的选择及其比例。
例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低密度等优点,适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则具有低成本、良好的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适用于建筑、电子等领域。
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也是其性能考虑的重要因素。
热膨胀系数低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热导率低的复合材料则适用于需要绝缘的场合。
三、复合材料的应用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和火箭等结构件的制造中,以提高其强度和刚度,降低重量。
在汽车领域,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汽车外壳和底盘等部件,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减轻重量。
在建筑领域,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墙板、地板、屋顶等结构件,以提高其抗震性和防火性。
在电子领域,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电路板、电容器等部件,以提高其绝缘性和耐高温性。
铝基复合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
连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 1 粉末冶金法 2 高能-高速固结工艺 3 压力浸渗铸造工艺 4 液态金属搅拌铸造法
9
粉末冶金法
粉末冶金法是最早用来制造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是 一种比较成熟的工艺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法时,首先将颗 粒增强物和铝合金粉末用机械手段均匀混合,进行冷压实, 然后加热除气,在液相线与固相线之间进行真空热压烧结, 得到复合材料的坯料,在将坯料进行挤压、轧制、锻造、 拉拔等二次加工就可制成所要的型材零件。
4
常见铝基体
工业纯铝 铸造冶金变形铝合金(2014、2024、2124
等,且不选含Mn Cr的铝合金,因其产生脆 性相 ) 粉末冶金变形铝合金 铸造铝合金 新型铝合金
5
复合材料增强基
分类: 连续的和非连续的纤维、晶须、颗粒。
特性: 高强度、高模量、高刚度、抗疲劳、耐
热、耐磨、抗腐蚀、热膨胀系数小、导电、 导热以及润湿性、化学相容性、易加工等。
硼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于航天飞机主舱体龙骨桁架和支柱
16
二、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特点: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弹性模量有较大的提高,但线膨胀
系数由所下降,耐磨性改善,并具有良好的的导热性。
17
2、碳—铝复合材料 特点:碳纤维的长度与直径比例对碳—铝复合材料的性能有很大
的影响(当长径比增大时,抗拉强度增大,增大到一定值时, 抗拉强度又开始减少)
金属基复合材料常用基体有铝、镍、镁、钛及其合 金。
3
铝基复合材料基体
铝有许多特点,如质量轻、密度小、可塑性 好,熔点低制备工艺简单。
铝基复合技术容易掌握,易于加工,比强度 和比刚度高,高温性能好,更耐疲劳和更耐 磨,阻尼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低。
11.【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新技术(2)
楔形块状聚合物制备法
根据活性聚合物体系中两种单体的混合比,构 造分子内结构,使某分子链内具有从某一聚合 物组分向另一聚合物组分变化的部分,这种聚 合物称之为楔形块状共聚物。这种共聚物可 以采用原子自由基共聚(ATRP) 等方法来制备。
张彬等用原子自由基共聚法,在水分散体系中合成了 苯乙烯(St) 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的梯度共聚物; 华东理工大学的王涛也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以 及连续补加第二单体的方法制备了St 和MMA 的梯 度共聚物。 Gray 等通过硝基氧媒介控制自由基聚合反应 (nitroxide2mediated contr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方法制备了高分子量苯乙烯(S)P42 乙酸基苯乙烯(AS) 以及苯乙烯(S)P42羟基苯乙烯 (HS) 梯度共聚物。
FGM的研究内容
材料设计 材料制备 材料特性评价 三个部分,三者相辅相成
FGM的设计
首先根据材料的实际使用要求,进行材料内 部组成和结构的梯度分布设计。在设计时, 以知识库为基础选择可供合成的材料组成和 制备技术,然后选择表示梯度变化的分布函 数,并以材料基本物性数据库为依据进行功 能(温度、热应力等)的解析计算,最后将 最优设计方案提交材料合成部门。
制备方法举例
日本大阪市立工业研究所热塑性树脂第二研究室应用此法,已 成功开发出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C-PMMA) 等聚 合物功能梯度材料(膜材) 。 上利研究组发现此法还可能制造不相容性聚合物功能梯度材 料,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混合物。 钱浩、林志勇通过聚合物共混,也得到了表面浓度呈梯度变化 的不相容型PP-EVA 梯度功能高分子材料。
图4 就是用该方法 制备的PP-talc 梯度 材料样品的数码照 片,其talc 含量由内 向外逐渐递增。
MOFs柔性复合材料综述
近20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因其在气体储存、分离、催化、传感、过滤和能源等领域表现出优越的性能而备受各领域研究者的关注。
虽然MOFs具有众多优越的性能,但在MOFs的实际应用中仍旧具有很多困难。
绝大多数的MOFs具有脆性、易水解、耐酸碱性差、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较低等缺陷,通常难以加工成专用器件。
同时,MOFs材料通常为固体粉末,由于固态粉末的物理特性,导致其容易团聚,从而降低活性,阻碍应用。
解决以上问题是发展MOFs实际应用的先决条件。
针对MOFs的团聚现象,研究者们尝试了多种方法,主要思路是将MOFs负载于基底上,通过基底对其支撑作用,达到分散材料的目的。
基于以上背景,MOFs柔性复合材料应运而生。
柔性材料作为前沿热点,不仅可以为MOFs提供有效的支撑,并且其独特的柔性特征也为MOFs在多场景下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摘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气体储存、分离、催化等多个领域表现出优越的性能。
但材料本身存在的缺陷和特性使得单一MOFs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较多困难。
将MOFs与其他材料复合制备具有一定柔性的新型材料成为扩宽其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
从制备方法角度出发,综述了前沿MOFs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并对MOFs复合材料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指出柔性基底材料为MOFs实际应用提供了支持。
进一步开发和研制新型MOFs复合材料,提高MOFs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与多样性,仍是研究者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结论MOFs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孔材料,在气体储存、催化、分离、传感和能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优异的性能。
然而,MOFs的粉体形式限制了其应用的进一步拓展。
MOFs通过与不同的基底材料相结合,制备的MOFs新型复合材料成为解决其实际应用的有效手段。
但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1)混合基质膜虽可以很好地包裹MOFs,一定程度上增加了MOFs材料的稳定性,但同时也牺牲了MOFs与目标物的接触,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活性。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综述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综述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是一种结合了导电填料和高分子基体的非金属导电材料。
由于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和高分子材料的良好工艺性能,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电子、电器、电磁波屏蔽、静电防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导电填料、高分子基体、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综述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导电填料是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目前常用的导电填料包括金属填料、碳黑、导电纤维和导电聚合物等。
金属填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但其加工性差,易生锈。
碳黑填料性能稳定,但存在聚集现象,导致流变性能下降。
导电纤维可以提供较高的导电性能,但通常与高分子基体的相容性较差。
导电聚合物由于能够形成连续的导电网络,并且可以与高分子基体较好地相容,因此成为近年来发展的研究热点。
高分子基体对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工艺性能等起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高分子基体包括聚合物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和热塑性聚合物等。
聚合物树脂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热塑性弹性体由于可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恢复弹性,因此在导电弹性体材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热塑性聚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在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制备方法是影响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法、反应挤出法和电沉积法等。
溶液共混法通过将导电填料和高分子基体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挥发溶剂的方式获得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熔融共混法是将导电填料和高分子基体在高温下混炼,然后通过冷却固化得到复合材料。
反应挤出法是通过聚合反应实现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电沉积法是将金属填料等导电材料沉积在高分子基体上来制备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电子、电器、电磁波屏蔽、静电防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电子和电器领域,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用于生产导电薄膜、导线、印刷电路板等;在电磁波屏蔽领域,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导电涂层和导电材料;在静电防护领域,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静电消除器和防静电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综述报告
陶瓷基复合材料综述报告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以陶瓷为基体与各种纤维复合的一类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主要用作高温及耐磨制品。
陶瓷基体可为氮化硅、碳化硅等高温结构陶瓷。
这些先进陶瓷具有耐高温、高强度和刚度、相对重量较轻、抗腐蚀等优异性能,而其致命的弱点是具有脆性,处于应力状态时,会产生裂纹,甚至断裂导致材料失效。
而采用高强度、高弹性的纤维与基体复合,则是提高陶瓷韧性和可靠性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纤维能阻止裂纹的扩展,从而得到有优良韧性的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迄今,陶瓷基复合材料已实用化或即将实用化的领域有刀具、滑动构件、发动机制件、能源构件等。
有些发达国家已将长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应用于制造高速列车的制动件,显示出优异的摩擦磨损特性,取得了不错的使用效果[1]。
一、陶瓷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用于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品种很多,根据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2-4] :1.1纤维类增强体纤维类增强体有连续长纤维和短纤维。
连续长纤维的连续长度均超过数百。
纤维性能有方向性,一般沿轴向均有很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1.2颗粒类增强体颗粒类增强体主要是一些具有高强度、高模量。
耐热、耐磨。
耐高温的陶瓷等无机非金属颗粒,主要有碳化硅、氧化铝、碳化钛、石墨。
细金刚石、高岭土、滑石、碳酸钙等。
主要还有一些金属和聚合物颗粒类增强体,后者主要有热塑性树脂粉末1.3晶须类增强体晶须是在人工条件下制造出的细小单晶,一般呈棒状,其直径为0.2~1微米,长度为几十微米,由于其具有细小组织结构,缺陷少,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
1.4金属丝用于复合材料的高强福、高模量金属丝增强物主要有铍丝、钢丝、不锈钢丝和钨丝等,金属丝一般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和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但前者比较多见。
1.5片状物增强体用于复合材料的片状增强物主要是陶瓷薄片。
将陶瓷薄片叠压起来形成的陶瓷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韧性。
二、陶瓷基的界面及强韧化理论陶瓷基复合材料(CMC)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热化学稳定性等优异性能,被认为是推重比10以上航空发动机的理想耐高温结构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综述学号:079024444 姓名:王柳班级:无机072水泥基复合材料概述:最早的、最常见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其实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混凝土。
自八十年代美国将混凝土定义为水泥基复合材料以来,这个称法已逐渐地被各国学者认同。
该定义赋予了水泥更多科技内涵,也为水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将复合材料的研究方法引入水泥领域,将大大推动水泥科学的发展。
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形、异性的材料复合形成的新型材料,一般由基体组元与增强体或功能组元所组成。
混凝土其实就是采用复合材料中的颗粒增强手段来提高性能。
混凝土中的水泥将砂、石等增强体胶结在一起,这就大大提高了单个材料的性能,这也是复合材料的优势!但是单纯的将沙石等颗粒材料胶结在一起形成的混凝土抗压但是不抗拉,其抗拉强度较低,韧性较差。
所以后来人们才混凝土中加入钢筋,钢筋混凝土类似我们在复合材料中所学的纤维增强,只不过钢筋比较粗还不能称作纤维,钢筋在混凝土中钢筋主要承受拉应力,这样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于是就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我们现在大量运用的我其实就是这种!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组成:一、水泥水泥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是一种胶结材料,与水拌合形成水泥浆,以其很高的粘结力将砂、石和钢纤维胶结成一整体。
目前,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常用的水泥强度主要为等级为32.5和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二、砂砂又称细骨料,用于填充碎石或砾石等粗骨料的空隙,并共同组成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骨架。
砂的粗细程度用砂的细度模数表示用细度模数大的砂,即粗砂进行拌制容易产生离析和泌水现象。
用细度模数小的砂,即细砂进行拌制,则水泥用量较大!需要较多的水泥浆包裹在砂的表面。
因此,砂的细度模数应适中。
三、石又称粗骨料,是组成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骨架材料,通常为碎石。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粗骨料的粒径不宜大于20mm,若骨料粒径过大,将削弱纤维的增强作用,且纤维集中于大骨料周围,不便于纤维的分散。
生物质复合材料介绍
生物质复合材料介绍篇一:生物质复合材料综述摘要:生物质炭复合材料是一种原材料价格低廉,制造成本合理,性能独特,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的新型炭复合材料。
本文综述了生物质资源状况、竹炭的特性及研究现状,着重对多孔固体和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对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多孔固体材料和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质,复合材料,研究进展我国有比较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我国每年有亿吨麦秸,居世界第一位。
具体到林业可利用生物质方面,我国目前拥有用材林7 万公顷,薪炭林2139万公顷,竹林万公顷。
每年约有亿吨森林采伐剩余物和木材加工产生的废弃物,每年约有1亿吨疏伐树木整枝生物质。
这些林业生物质资源为我国林产工业发展生物质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展现了林化行业发展生物质产业的良好前景。
同时,在我国石油资源短缺、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白色污染”严重的背景下,作为可循环利用天然资源的生物质及其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已逐渐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材料和新能源之一。
推动物质材料的应用,乃至催生一个新的生物质材料产业已成为我国新材料发展的一个重大方向。
1生物质资源概述生物质是指任何可再生的或可循环的有机物质,包括专用的能源作物与能源林木,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残留物,树木和木材废弃物及残留物,各种水生植物、草、残留物、纤维和动物废弃物、城市垃圾和其它废弃材料。
2003年11月在日本召开的第一届生物基聚合物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基聚合物全新概念,对生物基聚合物定义为:生物基聚合物是由可再生资源(如淀粉、秸秆等)、二氧化碳等为原料生产的聚合物。
生物质资源在中国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和能源生物资源(能源/化工专用动植物和藻类)。
目前,能源生物资源主要是指能源农业、能源林业种质资源,包括现有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及专用品种的培育。
C-Cu复合材料综述
综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组份的材料往往不能满足需要,而多组份的复合材料则显现出其优越性]1[。
铜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高强度和与纯铜相媲美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且还有良好的抗电弧侵蚀和抗磨损能力,是一种在宇宙,电子,电器和微电机等高科技导电节能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3,2[。
随着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对这类高强度,高导电复合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现有的铜基复合材料大致可分为连续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和非连续增强铜基复合材料]4[。
C-Cu复合材料(即:碳纤维—铜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它除f了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外还,还具有导电导热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摩擦系数小,磨损率等许多优异性能,可用作低电压,大电流电机及特殊电机的电刷材料、耐磨材料及电力半导体支持电极材料、集成电路散热材料等]5,2[。
1.1 C-Cu复合材料的简介fC-Cu复合材料具有导电导热性能好,摩擦系数小,磨损率低等优点,作f为新功能材料,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早期碳纤维铜基复合材料可以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初,即采用Cu粉和石墨粉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被应用于电气领域的铜—石墨材料。
随着碳纤维工业的发展,碳纤维和石墨纤维成为理想的增强材料,60年代开始了碳纤维和石墨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是经表面预处理的碳纤维切碎后与铜粉混合,球磨,然后采用冷压烧结或热压扩散烧结制备碳纤维铜基复合材料。
进入70年代,为了改善Cu基体与碳增强体的润湿性及界面结构,广泛开展了碳增强体的表面涂层研究,在碳增强体表面分别获得单一金属,双金属及金属化合物涂层。
同时,制备工艺的研究更趋多元化,连续碳纤维和石墨纤维增强体铜基符合材料得到了发展]7,6[。
70年代末,国内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相续展开了碳纤维铜基符合材料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纵观碳纤维铜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过程,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基体合金化,碳增强体的表面处理与界面结构、制备工艺、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
铝基复合材料
目录一、复合材料综述 (2)1.1 复合材料简介 (2)1.2 复合材料的分类 (2)二、金属基复合材料 (2)2.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2)2.1.1 铝基复合材料 (3)2.1.2 镍基复合材料 (3)2.1.3 钛基复合材料 (3)2.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3)三、铝基复合材料 (3)3.1 铝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4)3.2 铝基复合材料增强相 (4)3.2.1纤维增强 (4)3.2.1.1 硼纤维 (4)3.2.1.2 碳纤维 (5)3.2.1.3 碳化硅纤维 (5)3.2.2 晶须增强 (5)3.2.3 颗粒增强 (5)3.3 铝基复合材料的基体 (6)四、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6)4.1 粉末冶金法 (6)4.2 高能-高速固结法 (6)4.3 压力浸渗铸造法 (7)4.4 液态金属搅拌铸造法 (7)4.5 半固态搅拌复合铸造 (7)4.6 反应自生成法 (8)五、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8)5.1 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8)5.2 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9)5.3 在电子和光学仪器领域的应用 (9)5.4 在体育用品上的应用 (9)一、复合材料综述1.1 复合材料简介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应现代科学发展需求而涌现出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各种工艺手段,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1.2 复合材料的分类复合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
按其结构特点又分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层复合材料、细粒复合材料、和混杂复合材料。
60年代,为满足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所用材料的需要,先后研制和生产了以高性能纤维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按基体材料不同,通常分为聚合物基(或树脂基)复合材料(PMCs)、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和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
其使用温度分别达250~350℃、350~1200℃和1200℃以上。
陶瓷基复合材料综述
陶瓷基复合材料综述陶瓷基复合材料是指以陶瓷材料为基体,通过添加其他材料或者通过热处理等方式形成的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新型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包括高温稳定性、高硬度、高抗磨损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
本文将对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以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一、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在陶瓷基体中添加其他材料,如纳米颗粒、纤维、碳纳米管等;另一种是通过热处理等方式改变陶瓷基体的结构和性能。
其中,添加其他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浸渍法、溶胶凝胶法、等离子熔融法等;热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烧结、热压、热等静压等。
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其主要包括高温稳定性、高硬度、高抗磨损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其中,高温稳定性是指材料在高温下仍然能够保持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稳定性。
高硬度则是指材料的硬度较高,能够抵抗外界的划痕和磨损。
高抗磨损性则是指材料能够在摩擦和磨损等条件下保持其表面的完整性和光洁度。
化学稳定性则是指材料对酸、碱、盐等化学介质的稳定性较好,不易发生腐蚀和溶解。
三、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方面由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因此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喷管、刹车盘等高温部件中。
此外,在能源领域,陶瓷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催化剂、光催化剂和固态电解质等。
在汽车制造领域,陶瓷基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汽车刹车系统、传动系统和发动机部件等。
此外,陶瓷基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耐磨、耐蚀和高温结构件,如轴承、密封件和切割工具等。
综上所述,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包括高温稳定性、高硬度、高抗磨损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
通过添加其他材料或者通过热处理等方式改变陶瓷基体的结构和性能,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功能和应用的陶瓷基复合材料。
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
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综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综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其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光电器件、传感器和催化等领域。
碳量子点复合材料是将碳量子点与其他功能性物质结合,形成具有更强特性和性能的复合材料。
本文将综述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和存在的挑战,旨在为碳量子点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内容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背景和意义,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包括碳量子点的概念与特性、碳量子点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以及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第三部分是结论,主要讨论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潜在应用、挑战与展望以及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
}}}}请编写文章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地综述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其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和潜在价值。
同时,分析当前碳量子点复合材料在技术应用上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方向。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指南,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内容2.正文2.1 碳量子点的概念与特性碳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碳材料,具有类似于半导体量子点的特性,其尺寸通常在1-10纳米之间。
碳量子点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例如量子尺寸效应、较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在碳量子点的结构中,通常包含着碳原子和功能性基团(如羟基、羧基、氨基等),这些功能性基团赋予碳量子点不同的性质和应用潜力。
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如高荧光量子产率、宽光谱吸收和发射范围,以及可调控的光学性能。
碳量子点还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
此外,碳量子点的表面功能化也为其在传感器、光催化、药物传递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总的来说,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兴的碳材料,具有丰富的潜在应用,并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复合材料综述
复合材料综述复合材料姓名:鲁天阳学号:040204186班级:材料044复合材料综述前言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信息、能源、材料作为社会文明的支柱;80年代以高科技群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又把新材料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这主要是因为材料是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与人民生活所不可须臾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合材料作为材料科学中一支独立的新的科学分支,已得到广泛重视,正日益发展,并在许多工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今高科技发展中新材料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综述对复合材料的发展、分类、基本性能进行了大概的介绍,并介绍了中国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和前景。
正文复合材料简介:定义:复合材料是由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材料通过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以下几点含义:(1)复合材料的组分是人们有意选择和设计的。
(2)复合材料必须是人工制造的。
(3)复合材料必须由两种和两种以上化学及物理性质不同的材料组成。
(4)复合材料既保持各组分材料性能的优点,又具有单一组元不具备的优良性能。
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纵观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利用,都会把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当前以信息、生命和材料三大科学为基础的世界规模的新技术革命风涌兴起,它将人类的物质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在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在特种性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传统材料的改性等诸多方面,材料学都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
近30年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材料性能提出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和越来越多的要求。
在许多方面,传统的单一材料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些都促进了人们对材料的研究逐步摆脱过去单纯靠经验的摸索方法,而向着按预定性能设计新材料的研究方向发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综述
金属基复合材料综述专业:学号:姓名:时间:金属基复合材料综述摘要:新材料的研究、发展与应用一直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复合材料,特别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新材料技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金属基复合材料对促进世界各国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高科技现代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倍受人们重视。
本文概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应用、制备方法、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分类;性能;应用;制备;发展趋势Abstract: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composite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matters in modern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t al matrix composites 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lassific ation of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performance, applic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w as reviewed, and put forward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 earch, discusses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trend of development.Keywords: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Application; Preparation; Development trend.1.引言复合材料是继天然材料,加工材料和合成材料之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材料。
复合材料与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复合材料与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1. 引言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料相互结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能源、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通过对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相关文献的综述,对复合材料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2. 复合材料的种类及特性2.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不同类型的纤维为增强体,如碳纤维、玻璃纤维和有机纤维等,结合树脂基体形成。
这种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轻质化等特点,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2.2 层状复合材料层状复合材料由不同类型的层状结构组成,如层状陶瓷、层状金属和层状聚合物等。
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机械性能和隔热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热管理和保温材料等领域。
2.3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以颗粒状增强体(如陶瓷颗粒、金属颗粒或聚合物颗粒)与基体相结合。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耐冲击性和导电性能,常用于制造摩擦材料、电导材料和磁性材料等应用。
3. 复合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3.1 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飞机结构、导弹外壳和发动机零部件等。
其优异的强度和轻质化特性可以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和飞行性能,降低运营成本。
3.2 汽车工程领域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主要用于汽车车身、底盘和内饰等部位。
通过使用复合材料可以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
3.3 建筑领域复合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结构材料、保温材料和装饰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耐久性和隔热性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和质量。
4. 复合材料工程研究的发展趋势4.1 复合材料的多尺度建模与设计随着材料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尺度建模与设计成为复合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
通过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尺度上对复合材料进行建模和仿真,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力学性能和破坏机制,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基复合材料摘要: 材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材料的发展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主要有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 复合材料是不同的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结构较为复杂的材料。
近年来,通过往陶瓷中加入或生成成颗粒、晶须、纤维等增强材料,使陶瓷的韧性大大地改善,而且强度及模量也有一定的提高。
陶瓷复合基材料就是以陶瓷材料为基体,并以陶瓷、碳纤维、难熔金属纤维、晶须、晶片和颗粒等为增强体,通过适当的复合工艺所构成的复合材料。
本文主要综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状况,分类,基体,增强体,以及制备工艺等内容。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基体、增强、制备。
1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
陶瓷材料作为技术革命的新材料早在十几年前就引起了美国的关注。
近年来由于日本、美国、欧洲的竞相研究陶瓷材料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作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新型结构材料陶瓷材料已步入了实用化阶段。
为使陶瓷在更大范围内达到实用化国内外都对能改善陶瓷韧性陶瓷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广泛研究。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由于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热化学稳定性等优异性能,是制造推重比10 以上航空发动机的理想耐高温结构材料。
一方面,它克服了单一陶瓷材料脆性断裂的缺点,提高了材料的断裂韧性;另一方面,它保持了陶瓷基体耐高温、低膨胀、低密度、热稳定性好的优点。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650℃,而密度只有高温合金的70%。
因此,近几十年来,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有了较快发展。
目前CMC 正在航空发动机的高温段的少数零件上作评定性试用。
2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分类按增强材料形态分类,陶瓷基复合材料可分为颗粒增强陶瓷复合材料、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片材增强陶瓷复合材料。
按基体材料分类,陶瓷基复合材料可分为氧化物基陶瓷复合材料、非氧化物基陶瓷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
3 瓷基体的种类陶瓷基体材料主要以结晶和非结晶两种形态的化合物存在,按照组成化合物的元素不同,又可以分为氧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等。
此外,还有一些会以混合氧化物的形态存在3.1 氧化物陶瓷基体3.1.1 氧化铝陶瓷基体以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陶瓷称为氧化铝陶瓷,氧化铝仅有一种热动力学稳定的相态。
氧化铝陶瓷包括高纯氧化铝瓷,99氧化铝陶瓷,95氧化铝陶瓷,85氧化铝陶瓷等.3.1.2 氧化锆陶瓷基体以氧化锆为主要成分的陶瓷称为氧化锆陶瓷。
氧化锆密度5.6-5.9g/cm3熔点2175℃。
稳定的氧化锆陶瓷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小,韧性好,化学稳定性良好.高温时具有抗酸性和抗碱性。
3.2 氮化物陶瓷基体3.2.1 氮化硅陶瓷基体以氮化硅为主要成分的陶瓷称氮化硅陶瓷,氮化硅陶瓷有两种形态。
此外氮化硅还具有热膨胀系数低,优异的抗冷热聚变能力,能耐除氢氟酸外的各种无机酸和碱溶液,还可耐熔融的铅、锡、镍、黄钢、铝等有色金属及合金的侵蚀且不粘留这些金属液。
3.2.2 氮化硼陶瓷基体以氮化硼为主要成分的陶瓷称为氯化硼陶瓷。
氮化硼是共价键化合物。
3.3 碳化物陶瓷基体3.3.1 碳化硅陶瓷基体以碳化硅为主要成分的陶瓷称为碳化硅陶瓷。
碳化硅是一种非常硬和抗磨蚀的材料,以热压法制造的碳化硅用来作为切割钻石的刀具。
碳化硅还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抗氧化性能。
3.3.2 碳化硼陶瓷基体以碳化硼为主要成分的陶瓷称为碳化硼陶瓷碳化硼是一种低密度、高熔点、高硬度陶瓷。
碳化硼粉末可以通过无压烧结、热压等制备技术形成致密的材料。
4 陶瓷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用于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品种很多,根据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4.1 纤维类纤维类增强体有连续长纤维和短纤维。
连续长纤维的连续长度均超过数百。
纤维性能有方向性,一般沿轴向均有很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4.2 颗粒类颗粒类增强体主要是一些具有高强度、高模量。
耐热、耐磨。
耐高温的陶瓷等无机非金属颗粒,主要有碳化硅、氧化铝、碳化钛、石墨﹑细金刚石、高岭土、滑石、碳酸钙等。
主要还有一些金属和聚合物颗粒类增强体,后者主要有热塑性树脂粉末。
4.3 晶须类晶须是在人工条件下制造出的细小单晶,一般呈棒状,其直径为0.2~1微米,长度为几十微米,由于其具有细小组织结构,缺陷少,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
4.4 金属丝用于复合材料的高强福、高模量金属丝增强物主要有铍丝、钢丝、不锈钢丝和钨丝等,金属丝一般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和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但前者比较多见。
4.5 片状物片状增强物主要是陶瓷薄片,将陶瓷薄片叠压起来形成的陶瓷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韧性。
5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造通常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将增强材料渗入未固结(成粉木状)的基体材料排列整齐或混合均勾;第二步是运用各种加工条件在尽量不破坏增强材料和基体行能的前提下制成复合材料制品。
5.1 传统的制备方法5.1.1 冷压和烧结法将粉末和纤维冷压,然后烧结是—种传统的陶瓷生产工艺。
借鉴聚合物生产工艺中的挤压、吹塑、注射等成型工艺,为了快速生产的需要.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将陶瓷粉末和有机载体混合后压制成型,除去有机粘连剂然后烧结成制品;在这种方法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烧结过程中制品收缩,同时最终产品中有许多裂纹的问题。
在用纤维和品须增强陶瓷廷材料进行烧结时,除了会遇到陶瓷基收缩的问题外,还会因为增强构料具有较高的长径比,增强材料和基体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增强材料在基体中排列方式的不同等因素使烧结材料在烧结和冷却时产生缺陷或内应力。
5.1.2热压法热压是目前制备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把它称为浆料浸渍工艺,主要用在纤维增强玻璃和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中,浆料浸渍工艺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增强相渗入没有固化的基体中;固化的复合材料被热压成型。
5.2 新的制备方法新的制备技术主要指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技术。
它包括渗透,直接氧化等技术。
5.2.1 渗透法渗透法就是在预制的增强材料坯件中使基体材料以液态或气态的形式渗透制成复合材料。
比较常用的是液相渗透。
这个方法类似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中纤维布被液相的树脂渗透后热压固化:二者的差别就是所用的基体是陶瓷,渗透的温度要高得多。
5.2.2 直接氧化法直接氧化法就是利用熔融金属直接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而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
它的主要生产工艺是:将增强纤维或纤维预成型件置于熔融金属上面,并处于空气或其他气氛中,熔融金属中含有镁、硅等一些添加剂。
在纤维不断被金属渗透的过程中.渗透到纤维中的金属与空气或其他气体在不断发生氧化反应,这种反应始终在液相金属和气相氧化剂的界面处进行,反应生成的氧化物沉积在纤维周围,形成含有少量金属、致密的陶瓷摹复合材料。
5.2.3原位化学反应法原位化学反应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制造整体陶瓷件,同样该技术也可以用于制造陶瓷基复合材料。
已广泛应用的有CVD和CVI法CVD法就是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通过一些反应性混合气体在高温状态反应,分解出陶瓷材料并沉积在各种增强材料上形成陶瓷签复合材料的方法CVI法就是将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运用在将大量陶瓷材料渗透进增强材料预制坯件的工艺,也就是化学气相渗透工艺。
5.2.4 溶胶-疑胶法和热解法溶胶—凝胶法是运用胶体化学的方法,将含有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与增强材料混合后反应形成镕胶,溶胶在—定的条件下转化成为凝胶,然后烧结成CMC的一种工艺,由于从凝胶转变成陶瓷所需的反比温度要低于传统工艺中的温度.因此在制造—些整体的陶瓷构件时,溶胶—凝胶法有较大的优势。
热解法就是使聚合物先驱体热解形成陶瓷苯复合材料的方法.以溶胶—凝胶法和热解法生产CMC的优点是可以非常好地控制复合材料的组分,无论是溶胶还处聚合物先驱体都比较容易渗透到纤维中,而且最后成型时的温度较低,两种生产工艺上的主要缺点是在烧结时会产生较大的收缩以及收率较低。
5.2.5 自蔓燃高温合成法自蔓燃高温合成法就是利用有效的热反比使化学反应自发进行下去.最后生成所需要的产品,该技术一般用于制造系列耐火材料。
该技术生产的产品一般都有较多的孔隙。
为了减少孔隙,在燃烧反应结束后,温度还相当高的情况下,应立即置于较高压力。
6 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展方向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近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要把它应用于实践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研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 在理论上确定f/m(纤维/基体)之间的最佳界面结合强度,使材料的强度和韧性都达到最佳值,研制高性能纤维,改善纤维表面特征和f/m界面相容性,研究f/m间的中间相对复合材料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
(2) 开发浆料复合材料及致密化工艺(特别是三维复合材料),并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料浆-纤维或凝胶-纤维系统的烧结行为,热压烧结仅限于实验室及制作一些简单件,在实际生产中也应强调气压烧结工艺。
(3) 用流变学观点分析料浆的悬浮性,研究纤维和晶须的分散技术,尤其是研究和开发有机高聚物,使其既能作为分散剂,同时又能在高温下转化为陶瓷材料。
(4) 研究CVI工艺制备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建立更为合理的CVI模型,探索更实用的CVI工艺,提高纤维和基体界面的抗氧化性能。
参考文献[1].冯倩,王文强,王震,杨金山C纤维和SiC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3);[2].何新波,张长瑞等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概述[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2(7)273-278,262[3].李香兰,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J].硅谷,2010,10(1),116-116[4]韩桂芳张立同成来飞等·二维石英纤维增多孔Si3N4-SiO2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J]·复合材料学报,2007,24(1):91-96·[5] 张杏奎.新材料技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 甘永学.宇航材料工艺,1994;(5):1~5[7]张金升,王美婷,许凤秀.先进陶瓷导论 [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01月.132-140.[8] 关长斌,郭英奎,赵玉成.陶瓷材料导论[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年月.253-289.[9] 谭毅,李敬峰,新材料概论[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199-283.[10] 郭英奎,左洪波,王海波,等.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增韧[J].陶瓷工程,1998年41-43.[11] 韩杰才,王华彬,杜善义.自蔓延高温合成的理论与研究方法[J].功能材料,1997,28(2) : 115-121.[12] 郝春成,崔作林,尹衍升,等.颗粒增韧陶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16(2) :28-30.陶瓷基复合材料专业班级:无机非10-1学号 :311003050207姓名:刘晓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