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机制:
与SU类似,作用位点也是胰岛β细胞膜的特异性受体,
促使与受体偶联的ATP敏感的钾离子(K+ATP)通道关 闭,刺激胰腺β细胞释放胰岛素与SUR1的结合部位与SU不
同,结合和解离速度更快、作用时间更短,药物吸收速度更
快恢复餐后早期胰岛素分泌时相的作用更显著、更符合生理
2020/11/4
启动磷酸化级联反应
8
第一节 胰岛素
临床应用
1 胰岛素注射剂
主要用于: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或
用口服降糖药未能控制者;3)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的
糖尿病;4)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
以及手术的各型糖尿病;5)细胞内缺钾者,胰岛素与葡萄糖
合用可促进钾内流。
2020/11/4
12
胰岛素增敏剂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噻唑烷酮类
是一类具有2,4-二酮噻唑结构的化合物,包括罗格列酮 、环格列酮、吡格列酮、曲格列酮及恩格列酮等。
主要特点: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又称为胰岛素 增敏剂。
药理作用
1 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糖;
2 改善脂肪代谢紊乱;
3 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作用机制: 胰岛B细胞上有磺脲受体 D+R→DR→阻滞ATP敏感钾通道,阻止钾外流→膜去极化
→钙通道开放→钙内流↑→触发胞吐作用,↑胰岛素释放。 临床应用:
1.饮食、运动治疗不能控制,且胰岛功能尚存者的2型糖 尿病;
2.尿崩症:氯磺丙脲。氯磺丙脲能促进抗利尿素释放
2020/11/4
较新: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波脲、格列美脲。
2020/11/4
16
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制剂-磺酰脲类降糖药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体内过程: 1.吸收快、完全; 2.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3.多数在肝内氧化成羟基化合物; 4.由尿排泄 新型药T1/2长,药效持续十几-几十小时
2020/11/4
2020/11/4
15
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制剂-磺酰脲类降糖药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通过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受体,促使胰岛素释放,从
而产生降糖效果。
磺酰脲类
临床使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种类较多。SU是目前临
床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常用: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本脲(优降糖)、
格列喹酮(糖适平)
19
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制剂-磺酰脲类降糖药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不良反应 1.消化道反应 2.黄疸、肝损害(尤氯磺丙脲) 3.偶见骨髓抑制 4.低血糖(尤氯磺丙脲),新型药少见
2020/11/4
20
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制剂-磺酰脲类降糖药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药物相互作用: 1)与血浆蛋白竞争结合的合用,游离药物↑→低血糖
口服降血糖药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酮类
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 胰岛素的制剂
磺酰脲类降糖药(SUs)
餐时血糖调节剂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促进外周组织增加葡萄糖利用的药物 双胍类(二甲双胍)
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 α-糖苷酶抑制剂
2020/11/4
11
思考题
1 试述噻唑烷酮类、磺酰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2)增强胰岛素信号传递;
3)降低脂肪细胞瘦素(L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 的表达
4)改善胰岛素B细胞功能;
5)增加外周组织葡萄糖的转运体1、4等的转录和蛋白合成。
2020/11/4
14
胰岛素增敏剂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临床应用: 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不良反应: 嗜睡、肌肉和骨骼痛、头痛、消化道症状; 肝毒性
2020/11/4
4
第一节 胰岛素
2020/11/4
5
第一节 胰岛素
药理作用
1 脂肪代谢:
增加脂肪酸的转运,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贮存;
抑制脂肪的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
2 糖代谢:
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
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
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
降低血糖
202抑0/1制1/糖4 原分解和糖异生
2 胰岛素吸入剂
2020/11/4
9
第一节 胰岛素
不良反应 1 低血糖症 2 过敏反应 3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指胰岛素效应器
官或部位对其生理作用不敏感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是2型糖 尿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
4 脂肪萎缩
2020/11/4
10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如水杨酸类、磺胺类、保泰松、双香豆素类、甲氨蝶呤等。 2)与有肝药酶抑制作用的合用, T1/2 ↑
如氯霉素、保泰松等。 3)降低磺酰脲类降糖作用的
如氯丙嗪、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等。
2020/11/4
21
餐时血糖调节剂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Repaglinide (瑞格列奈);Nateglinide (那格列奈)
17
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制剂-磺酰脲类降糖药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药理作用: 1.降血糖作用:
对正常人、胰岛功能尚存者(有功能β细胞数大于30%) 有作用 2.抗利尿: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格列本脲、氯磺丙脲 3.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0/11/4
18
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制剂-磺酰脲类降糖药
6
第一节 胰岛素
3 蛋白质 增加氨基酸的转运和核酸; 蛋白质的合成; 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4 加快心率,加强心收缩力,减少肾血流
2020/11/4
7
第一节 胰岛素
作用机制 胰岛素受体为跨膜糖蛋白,由2个
α,2个β亚单位构成。
胰岛素+α亚基
激活酪氨酸蛋白激酶(TPK)
催化自身受体及胞内其它蛋白 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第一节 胰岛素
1 调节糖代谢
一、胰岛素的作用
2 调节蛋白质代谢
3 调节脂肪代谢
2020/11/4
2
第一节 胰岛素
1 血糖的浓度
二、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2 氨基酸和脂肪酸的作用
3 激素的作用
2020/11/4
3
第一节 胰岛素
体内过程 口服无效,应注射给药。 普通制剂:T1/2 10 min,作用可维持数小时。 主要在肝、肾灭活
4 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百度文库
2020/11/4
13
胰岛素增敏剂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作用机制:
与竞争性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γ(PPAR γ),
调节胰岛素反应性基因的转录有关。
1)活化的PPAR γ与几种核蛋白形成杂化二聚体复合物,导致脂肪 细胞分化产生大量小脂肪细胞,增加了脂肪细胞总量,提高和改善胰 岛素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