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博士论文被指造假

合集下载

失信的知识精英

失信的知识精英

失信的知识精英作者:张旭孙晓青来源:《小康》2009年第08期中国的知识精英纷纷卷入各种丑闻风波,一个纵容失信的环境,比失信行为本身更加可怕公众眼里,他们是距世间真实最近并为古今真理代言的人。

因而,理应也是最可信赖的人。

然而,从高考身份造假到学位论文抄袭,再到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开撒谎,中国知识界的失信之举,正在使这个圈子里的所有人变得可疑。

校园诚信的沦陷2009年高考身份造假事件发生后,汹涌的舆情对相关部门的责任一一发起追问。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教育界,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会使这些考生为求利益而置诚信于不顾?重庆市文科状元卷入此案则令知识界的前景更加堪忧,未来中国知识精英的诚信水准难道如此?一个无可置疑的结论是,当前中国教育“重利轻义”的倾向与知识界的信用坍塌有着必然的联系。

事实上,早有专家指出,今日中国的各类学校,特别是大学,已经变成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场所,而其应有的德性培育职能正日渐丧失。

在这些地方,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备受推崇,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论则遭遇冷落,习得更多的知识以便获取更大的利益,似乎成了人们求学的唯一目的。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包括诚信在内的各种道德价值皆被视为次要。

一场围绕诚信展开的科技对抗与反对抗颇具讽刺意味。

2009年高考期间,北京市首次利用无线电监测设备对作弊行为进行侦察。

为此,相关部门在全市特设9个无线电固定基站,派出若干辆监测车定点巡查,并责成专人在指挥中心进行全天候监控。

据介绍,此次用于每个监测基站的设备成本高达千万元之多,如此大手笔投入的目的只有一个——防范考生利用微型耳机、带有LED屏幕的特殊橡皮等高科技工具实施作弊。

在中国未来知识精英的后备力量中,诚信状况如斯,大学里的学术造假事件亦屡禁不止。

2009年,高校学术造假再现“井喷”。

3月,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被指论文抄袭,论文鉴定结果为“过度引用不当”。

邓海建文集

邓海建文集

天下杂谈:公务员最“幸福”是好事吗邓海建近日,江苏卫视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13家媒体发布了历时三个多月调查的《2009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从不同职业来看,公务员的职业优势给他们的家庭、婚姻生活带来诸多好处,公务员在家庭、婚姻方面的幸福感体验尤其显著。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忍不住要狠狠地表扬一下公务员群体“苦中作乐”的精神。

尤记得去年新闻称:新发布的公务员健康白皮书显示,中国领导干部98%体检异常,近半公务员每日感到疲惫;同时,约四分之一公务员患有痔疮,五分之一有慢性肠炎和脂肪肝。

身体如此孱弱,幸福如此彪悍,真的不容易。

当然,调查也为我们解开了幸福感的谜底:来自全国城镇、农村的15801份调查问卷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赚到钱才能“赚”到幸福。

那么,公务员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呢?深圳的例子可以揭开答案。

3月24日,深圳首批公开招聘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将进入面试阶段,据深圳考试院数据显示,350个职位,34545名考生应考,成为深圳有史以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考试,也是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最多、竞争比例最大的一次考试——与之对应的,是“起薪7000元,最高1.5万元”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薪资标准。

在劳动力拐点迟迟不到、各行业劳动报酬结构性失衡的客观背景下,公务员薪资待遇雷打不动地稳步前进,想不幸福也难。

更为重要的是,公务员因更接近各类公共政策,在制度完善之前,较为容易“近水楼台先得月”,“从而给他们的家庭、婚姻生活带来诸多好处”——譬如子女入学、公务办理、分享资源等。

有形的薪资与无形的权力,成就了公务员群体的高幸福指数。

笔者认为,在幸福的江湖里,公务员扮演“老大”的角色,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这倒不是说公众对于公务员的幸福有成见,而是公务员的幸福感来自“职业优势”让人担心,“职业优势”说白了就是潜规则下的“有身份好办事”,它挤占的是公平规则下的机会与资源,它的“发展壮大”不利于市场或社会自身规律支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

我国学术剽窃的概念与法律认定

我国学术剽窃的概念与法律认定

我国学术剽窃的概念与法律认定作者:李峣赵春燕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7期摘要我国著作权法并没有专门规定“剽窃”行为, “剽窃”行为的判断标准不统一或者不严谨,不仅标志着我国著作权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对优秀创新人才的一种打压。

本文讨论“剽窃”的法律概念,探究“剽窃”的认定标准,以冀对于“剽窃”的阻遏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剽窃方式著作权合理使用认定标准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079-022009年7月,西南交通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校长陈春阳教授宣布:依据西南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关于黄庆教授博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问题的定性结论,决定取消黄庆教授的博士学位,撤销研究生导师资格,并将处理结果上报国务院学位办备案。

2009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举报其博士学位论文抄袭。

其博士学位论文竟然在没有标明引用的情况下,将早一年毕业的敖海清博士的学位论文原文大段、甚至一连数页粘贴过来,直接把这些论述、分析和数据作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2009年6月,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何谓“理论”?》一文被爆涉嫌抄袭。

随后辽宁大学校方表示,该论文第一署名人陆杰荣对此事并不知情,第二署名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2006级在读博士生杨伦承认是自己抄袭,然后才拿给老师陆杰荣署名。

近几年,一起起学术剽窃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学术界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与危机。

人们不禁诧异,是什么让学术精英们不顾良心与廉耻?是什么诱惑让他们选择铤而走险?是学术道德丧失、是高校学术监督机制不灵、还是法律打击不力?舆论评说、行业规范和单位纪律惩处之外,司法程序介入学术剽窃是否会成为制止学术剽窃的有效武器——此乃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当下应该探索的首要问题。

然而,在近几年重大的学术剽窃事件中,司法参与的程度和力度都不理想,本文旨在澄清剽窃的法律责任的性质,为其进入司法程序提供思路。

造假泛滥 须铁拳整治

造假泛滥 须铁拳整治

云 南 中医 学 院 院 长 李 庆 生被 指 论 文 抄 袭 、 一 获得各 种经济利益 。 稿 多投 ,李庆 生主 动 申请 对 自己的相 关 论 文进 行
鉴定 , 结果 为“ 过度 引用不 当” ;
于是 , 的人 有 意造假 , 的则 本 来不想 造假 , 有 有 但 看到 周 围的人 都在造假 并没 有受到 惩罚 ,反 而获 可 以说 , 假 , 造 大有 侵入 到 我 们社 会 每 一 寸肌
中 国工程 院院 士 、著 名 血 液病 专 家陆道 培 开 得这样 那样的好 处 , 也很快 学会 了跟风造假 。 便
发布 会 指认 弟子 、北 京 大学 人 民 医院血 液病 研 究
“ 与湖南教 育" 文启 事 我 征
21 0 0年 4月 l 6臼, 《 南教 育 》 刊 6 征 文要 求 : 是 湖 创 0 以 “ 与 湖 南 教 育 ” 主题 , 写 自己 我 为 抒 周年的大喜 日子。15 年 和 15 年 , 90 9 6 毛泽东 主席 两 次 为本 刊题 写 刊名 , 注 了他 老 人 家对 与 《 南 教育 》 识 相 知 的真 实情 感 , 写 自己 倾 湖 相 抒 故乡教育事业的款款深情 , 也寄托着对湖湘后 在 刊 物 的启示 下 如何 成长 的 生动历 程 。 二 、 章 体 裁 以 散 文 、 笔 为 主 , 求 生 文 随 力 昆的殷殷期望。6 0年来 ,湖南教育》 《 杂志不负


具 形 期望 , 为湖南教育事业 的改革和发展 , 为湖南 动 、 体 、 象 。 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都作出 了应有的贡 三、 字数 以 1 0 为宜 。 5 0字 四 、 稿一 律 采用 电子文 档 。请 将 文 章发 来 献 , 生 了广 泛 的影 响 , 到 了各 方 面 的 肯 定 产 受 与赞誉 。

学风建设和规范实验记录韩秀文

学风建设和规范实验记录韩秀文

多起科学造假事件
2. 搬来主义和东抄西凑: 在一些论文中,作者直接复制他
人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描述。还有极少数文章全文大部分内 容都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对比文献,是东抄西凑完成的。 显示出作者对待科学研究极端不严谨的学术态度。在撰写 论文时,应该根据自己实验时间、地点和条件,用自己的 语言去描述和总结自己的数据和观点。 3. 随意摘用:有些作者在引述他人的观点或描述他人的科 研成果时,抄录别人大段的句子与匹配的对比文献相同, 却没有引用文献出处。即使注明了文献出处,也不可以直 接大块抄用他人的文章段落。
投稿文章数据汇总表格及实例(建议)
拟将(已)投稿的文章题目和杂志名称(含作者)
文章用图 编号 样品 名称 样品对应实验 记录本位置 图中内容 测试或反应对应 实验记录本位置 原始数据电子版 保存目录 文章中数据包 保存目录 备注
哈佛大学关于“抄袭”的界定
“如果你的句子与原始资料在观点和句子结构上都非常相似, 并且结论与引语相近而非用自己的话重述,即使你注明出
处,这也是抄袭。你不能简单地改变原始资料中的几个词 语或者对其进行摘要性重组,你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和句子 结构彻底地重塑你的总结,要不就直接引用。当然对于已 经成为学术界的常识经典名句、即使不作说明也不会对提 出者的归属产生误会的观点,则可以不注明出处。”
“大连化物所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
4.编造或篡改原始实验数据,改动原始记录和图片为造假; 5.抄袭、剽窃、强占他人成果: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 6.违反职业道德,利用同行评议或其它方式获得的他人重 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据为己有;未经 授权就将上述信息发表或者透露给第三者;窃取他人的研 究计划和学术思想据为己有。 7.一稿多投,将本质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发表;

教师违背科研伦理道德的例子

教师违背科研伦理道德的例子

教师违背科研伦理道德的例子1.汉芯一号造假事件2006年1月17日,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高端DSP芯片——“汉芯一号”发明人、原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被爆弄虚作假,将从美国进口来的芯片打上了汉芯字样的标志,用以骗取国家上亿元无偿拨款。

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向媒体通报了“汉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调查结论与处理意见:“汉芯一号”存在造假欺骗行为;撤销陈进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撤销陈进的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

2.浙大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2009年3月,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被爆剽窃论文。

浙江大学共核查了贺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关人员涉嫌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20篇,其中贺海波涉及论文9篇。

事发后,贺海波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

浙江大学将其开除出教师队伍。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不再续聘。

3.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论文剽窃事件2009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赖文教授和吴丽丽副教授联名举报其博士学位论文存在抄袭。

经查,其博士学位论文在没有标明引用的情况下,将早一年毕业的敖海清博士的学位论文原文大段大段、甚至一连数页复制粘贴过来,作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4.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论文抄袭事件2009年4月,上海大学教授、博导陈湛匀因两篇论文存在抄袭现象被通报,被学校免除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并撤销了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一职。

5.井冈山大学论文批发造假事件2009年12月,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发表官方公告,指出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从2006年到2008年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发表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并作出一次性撤销的决定。

随后,井冈山大学对两名当事人予以停职调查,立即撤销当事人有关学术成果,追缴已发放的相应奖励。

2010年3月,《晶体学报》再次撤销该校39篇论文。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事例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事例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事例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不断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事例,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下面将列举几个典型的事例,以揭示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和问题。

造假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突出问题。

学术造假是指在学术研究中故意伪造数据、篡改研究结果或抄袭他人成果等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例如,某位教授在发表论文时,为了增加论文的引用次数和影响力,故意伪造了实验数据,结果被其他学者揭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谴责。

这种学术造假的行为不仅玷污了个别学者的声誉,也对整个学术界造成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抄袭现象也在我国学术界屡禁不止。

抄袭是指在学术研究中未经授权或引用他人成果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也严重违反了学术规范和道德。

例如,某位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大量抄袭了他人的研究成果,结果被指责为学术不端行为,导致其毕业资格被取消。

这种抄袭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创新和进步,也削弱了我国学术研究的国际声誉。

学术腐败现象也在我国学术界存在。

学术腐败是指在学术研究中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方式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

例如,某位学者在评审学术论文时,利用职权向他人索取贿赂,以换取论文发表机会。

这种学术腐败行为严重破坏了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和形象。

学术不端行为还包括学术恶意竞争、论文代写、论文代表性不符等。

这些行为都严重违反了学术规范和道德,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面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规范学术行为。

首先,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增强学者的学术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其次,建立健全学术评价体系,减少对论文数量和引用次数的过度追求,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加强学术监督和惩处机制,对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形成有力的震慑。

最后,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学者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六教授联名投诉工程院院士抄袭剽窃

六教授联名投诉工程院院士抄袭剽窃

六教授联名投诉工程院院士抄袭剽窃报记者彭冰日前,本报接到读者来信,反映有6位教授联名投诉中国工程院院士涉嫌“抄袭剽窃等学术道德问题”。

经了解,6位教授多是在本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他们联名投诉的对象是2007年底当选工程院院士的刘兴土先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

众所周知,唯有在科技领域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而且学风正派者,才能被提名并当选院士。

一方是普通民众所敬仰的院士,一方是6位坚称“据实举报”的资深教授,以及他们长达两万余字的投诉材料。

这里边到底是怎么回事?硕士花钱刊登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研究生才能毕业。

这看似简单,而很多研究生却要采取非常手段才能迈出高校大门。

“想靠自己发论文?那肯定毕不了业。

”历史系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小鹏告诉记者,在她身边,靠自己能力写论文并且公开发表的人寥寥可数,“我们的论文都是导师帮忙加工和推荐才发表的”。

中文系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白先生则直言,他的毕业论文是花钱登的。

“这个现象很普遍,很多期刊都收版面费,你交了钱,就能排队发表。

当然,正规刊物是有的,但门槛太高,凭我们的水平,根本投不中。

”发论文与津贴挂钩教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被指完全抄袭教科书抄袭自北京大学平新乔教授所著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的第十七讲第三节“关于科斯定理的若干讨论”。

论文的两名作者朱锡平、刘解龙,现在分别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教授和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被教授联名举报论文抄袭今年6月初,本报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举报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的博士论文抄袭事件,同时还举报因为抄袭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引发的学位作弊问题。

举报者是该校两名女教师赖文和吴丽丽,赖文是该校基础医学院医古文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吴丽丽是该院中医学专业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博士、硕士生导师。

复旦新闻学院副教授涉嫌抄袭被同门起诉7 月24日,西安交通大学6位教授联合举报该校长江学者造假;7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认定该校副校长黄庆论文抄袭事实成立,取消其博士学位;7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原所长成崇德被同事举报,并称之为“学术巨骗”;7月6日,郑州大学严肃处理贾士秋教授聘任论文作假行为,决定免去其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职务,并解除教授聘任。

学术造假案例

学术造假案例

学术造假案例
学术造假案例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这些造假行为不仅
伤害了学术诚信,也扰乱了学术秩序,给科研领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
影响。

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学术造假案例。

1. 论文抄袭
论文抄袭是学术造假的一种常见行为,指作者剽窃他人的作品或研究
成果,未经允许就以自己的名义发布。

2015年,中国知名高校武汉大
学一篇论文被指控抄袭,该篇论文作者在文献综述部分直接复制了其
他论文的内容,并没有标注引用源。

抄袭行为不仅侵害了知识产权,
也违反了学术诚信原则,需要严加惩处。

2. 数据篡改
数据篡改是指作者恶意篡改数据实验结果,以达到假设猜想的目的,
旨在掩盖研究结果的真相。

2012年,“克隆人”乌鲁木齐某医院大胆
公布了两名“成功克隆人”的研究成果,但在接受调查后,该医院却
因严重数据篡改而备受指责。

数据篡改不仅涉及到学术诚信,更涉及
到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需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3. 发表重复论文
发表重复论文旨在增加发表数量及提升发表质量,这样的行为不仅违
反了学术规范,也违反了学术诚信。

曾有研究人员在不同刊物上发表
了多篇化学相关的论文,但其实这些论文基本都是同一篇论文,只是
修改了一些细节。

这样的行为会使得评估科研工作者成果的标准失效,对于学术领域的责任更要不容忽视。

总之,学术造假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影响程度必然给不能被低估。

各界人士要高度重视学术诚信、维护学术秩序,尤其是对于那些损害他人权益的学术造假行为,必须严厉查处,以维护学术领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论文造假案例

论文造假案例

论文造假案例
学术诚信是学术界最为重要的基本准则之一,而论文造假则是学术界中的一个
严重问题。

论文造假是指在学术研究中,作者故意篡改数据、伪造实验结果或者抄袭他人成果,以获取不当的学术成就或者名利。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学术界的信誉,也对科学研究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近年来,论文造假案例层出不穷,给学术界和科研领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其中,有一些案例尤为引人关注。

首先,某高校一篇关于癌症治疗的重要论文被指控存在数据造假的问题。

经调
查发现,该论文作者在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多次篡改数据以支持自己的研究结论。

这一事件不仅让该高校的学术声誉受损,也让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界蒙羞。

其次,某知名科研机构的一位研究员因涉嫌抄袭他人研究成果而受到严厉批评。

该研究员在其发表的论文中大量引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但未经允许或注明出处,严重侵犯了他人的学术权益。

这一事件不仅让该研究员声誉扫地,也让学术界对其研究成果产生了质疑。

最后,某科研团队因在研究项目中故意篡改实验数据而被撤销了研究资金。


团队在申请科研项目时提供了虚假的实验数据以获取资金支持,一旦被发现,不仅损害了该团队的声誉,也让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受到了严重的质疑。

综上所述,论文造假是一个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界的信誉和
科学研究的发展。

因此,我们每一位学术工作者都应当保持学术诚信,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杜绝论文造假的行为,共同维护学术界的健康发展和良好秩序。

列举5种违反学术道德的案例

列举5种违反学术道德的案例

列举5种违反学术道德的案例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不再续聘。

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被指论文抄袭、一稿多投。

李庆生主动申请对自己的相关论文进行鉴定,结果为“过度引用不当”。

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被爆剽窃论文。

浙大共核查了贺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关人员涉嫌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20篇,其中贺海波涉及论文9篇。

事发后,贺海波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

浙大将其开除出教师队伍。

海南大学年仅38岁的大学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王凤阳,刚被任命为海南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就被卷入“学术造假”的漩涡。

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某篇硕士学位论文,与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惊人相似,两篇论文整体框架完全一样,除了把地点“江苏”两字替换成“山东”,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

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何谓“理论”?》一文被爆涉嫌抄袭。

随后辽宁大学校方表示,该论文第一署名人陆杰荣对此事并不知情,第二署名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2006级在读博士生杨伦承认是自己抄袭,然后才拿给之前的老师陆杰荣署名。

武汉理工大学64岁的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2009年院士候选人周祖德及其学生谢鸣一篇抄袭论文收录在“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第一版论文集中,后被查出抄袭后,会议又推出“正式版”,删除了该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赖文教授和吴丽丽副教授联名举报其博士学位论文抄袭。

其博士学位论文竟然在没有标明引用的情况下,将早一年毕业的敖海清博士的学位论文原文大段大段、甚至一连数页粘贴过来,直接把这些论述、分析和数据作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一2008年教育基本情况

一2008年教育基本情况

2009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杨东平摘 要:2009年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

严重的教育腐败、基础教育乱象等引发公众对教育的不满,显示各种深层次的教育问题仍然在发酵和暴露。

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一系列相关事件,激起公众对深化教育改革的期望和热情。

主题词:教育改革 教育政策 农村教育 学术腐败就2009年的中国教育来说,一方面各种深层的教育矛盾、教育问题仍然在发酵,处于高发状态;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教育变革也在紧张的筹划和酝酿之中,中国教育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夕。

一 2008年教育基本情况据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08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38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9.1%,“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3%。

2008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3.37万所,比上年增加0.46 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474.96万人,比上年增加126.13万人。

而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龄人口和学校则逐年减少,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阶段的供求关系明显宽松。

由表1可见,与2000年相比,2008年全国小学学校数下降了45.6%,在校生数下降20.6 %;初中学校数下降了9.4%,在校生数下降了10.7%。

表1 2000-2008年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2000 2005 2008 学校数(万所)55.36 36.62 30.09 小学在校生数(万人)13013.25 10864.07 10331.51学校数(万所) 6.39 6.25 5.79在校生数(万人)6256.29 6214.94 5584.97 初中毛入学率(%)88.6 95 98.5毕业生升学率(%)51.1 69.68 83.4学校数(万所) 3.62 3.15 3.08 高中在校生数(万人)2517.68 4030.95 4576.07毛入学率(%)42.8 52.7 74.0 注:初中、高中阶段统计均包括职业教育在内。

学术造假

学术造假

造假案例
2014年,细胞遗传学、大脑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仍然是热门领域,航空航天作为大国实力较量的 焦点从未停歇,科学伦理和危机应对是科技新闻永远需要直面的话题。
日本“万能细胞”论文造假
2014年1月,英国《自然》杂志开年第一期,《自然》刊登了两篇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科学家的论 文,文章称成功培育出能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新型“万能细胞”——“STAP细胞”。其培养过程简 单安全,将从老鼠脾脏取出的细胞放在与红茶酸碱度近似的弱酸性溶液里浸泡25分钟,培养数日 后就出现了新细胞。
这篇有望给再生医疗带来新思路的论文备受,但很快有众多研究人员在上宣布该论文存在诸多疑 点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随即对研究过程展开调查,确认论文中有篡改、捏造的不正当行为,最关键 的是,数个重复试验均以失败告终,证明这一实验方法和结论都存在致命错误。
防范措施
专家学者认为,必须用道德、体制和法律建设三种手段,防范和惩治学术造假。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认为,学术造假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评价体系不合理 和学风道德出现了问题。他指出,在评价教学、科研成果时,不能仅以论文数量为依据。对业绩 考核、科研奖励、职称评定等实行量化管理,以不够科学合理的“指挥棒”,加剧学术界急功近 利心态的蔓延,使剽窃和粗制滥造之风愈演愈烈。史宁中说,在考察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学术能 力的同时,要加强对其道德品质、学术作风的要求,树立“学术荣辱观”。
●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某篇硕士学位论文,与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惊人相似, 两篇论文整体框架完全一样,除了把地点“江苏”两字替换成“山东”,被友称为“史上最牛硕 士论文抄袭事件”。
●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何谓“理论”?》一文被爆涉嫌抄袭。随后辽宁大 学校方表示,该论文第一署名人陆杰荣对此事并不知情,第二署名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 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2006级在读博士生杨伦承认是自己抄袭,然后才拿给之前的老师陆杰荣署名。

学术不端行为案件

学术不端行为案件

学术不端行为案件案例名称:学术不端行为案件——伪造研究数据的严重后果事件背景:时间:2002年至2010年地点:某大学医学院实验室主要人物:李某(化学博士,实验室主任)、张某(李某的研究助手)、王某(医学博士生)、陈某(医学博士生)事件经过:2002年,李某作为实验室主任,专注于癌症治疗相关的研究工作。

为提高实验室成果的竞争力和自身职位的稳定性,李某开始伪造研究数据。

2004年,李某与张某合谋,采取观察托管手术器械被患者使用的方式,将一组动物实验的数据改动,使其符合他们的假设。

这一数据被用于发表了一篇重要学术论文,并对李某和张某的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6年,王某以医学博士生的身份进入该实验室。

李某指使王某伪造实验数据,以期快速发表研究成果。

王某曾多次和李某商讨如何伪造数据,最终于2009年成功地撰写并发表了一篇论文。

2010年,陈某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

了解到实验室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陈某决定揭发此事。

他秘密搜集了李某及其研究助手的伪造数据,并将其提供给了该大学的科学研究委员会。

科学研究委员会收到陈某的举报后,立即成立了调查小组对整个研究团队的行为进行调查。

经过多个月的调查,调查小组收集了大量证据,证明了李某及其研究助手的学术不端行为。

2011年,该大学科学研究委员会对该实验室展开内部审查,并决定对涉及人员进行处罚。

法律诉讼和结果:2012年,该大学科学研究委员会将李某、张某、王某三人告上法庭,指控他们伪造研究数据,违反学术实践规范,并且严重侵害了学术诚信的原则。

法庭审理过程中,陈某作为重要证人出庭作证,提供了大量相关证据,证实了被告人的违法行为。

同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也成为检察机关的重要证据。

案件最终于2013年宣判,法庭一致认定李某、张某、王某三人有罪。

李某因伪造研究数据、破坏学术诚信等多项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被撤销博士学位;张某因伪造研究数据和帮助李某行骗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王某因伪造研究数据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被撤销医学博士学位。

论文造假案例

论文造假案例

论文造假案例
造假行为在学术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论文造假更是严重影响了学术诚
信和学术研究的正常进行。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探讨一下论文造假的现象及其危害。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博士学位论文造假的案例。

某博士生在其论文中涉嫌
大量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同时篡改了实验数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论文答辩时,这位博士生被指控造假,并最终被取消了学位,且被迫离开学术界。

这个案例不仅损害了该博士生的个人声誉,也严重影响了学术界对博士学位论文的信任。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科研论文造假的案例。

某科研人员在其发表的论文中
涉嫌篡改实验数据,以及删除了与其研究结论相悖的数据,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这一行为不仅违背了科研的诚信原则,也误导了其他研究人员,严重影响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学术论文造假的案例。

一些学者为了追求学术成就和荣誉,不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或者伪造实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以获取更多的学术成果和奖项。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诚信和声誉,也给学术研究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论文造假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诚信和学术研究的正常进行,严重影
响了学术界的声誉和信任。

因此,我们呼吁学术界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对论文造假行为的监督和打击,以维护学术界的诚信和正常秩序。

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学者和研究人员能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学术腐败案例

学术腐败案例

学术腐败案例学术腐败是指在学术界内发生的不诚信行为和违规操作。

这一现象在许多领域都存在,包括科研、论文发表、学术评估等。

学术腐败破坏了学术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对整个学术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讨论几个典型的学术腐败案例,以期引发对学术道德的思考,并呼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一、科研造假案例科研造假是指科研人员在研究中故意篡改数据、伪造实验结果或者故意省略不利于自己研究结论的数据,以获取不当的研究成果或荣誉。

2018年,中国南方科技大学教师骆建华因在多篇论文中存在严重的数据造假行为,被撤销学术头衔,并受到终身禁用科研经费的处罚。

这一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揭示了某些学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现象。

二、论文抄袭案例论文抄袭是指在学术研究中,学者未经充分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情况下,将他人的研究结果、观点或者文字直接引用为自己的创新成果。

2013年,德国科学杂志《自然》发现多名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存在大量抄袭行为,其中最突出的案例是一篇论文的超过80%的内容被疑为剽窃。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学术界的声誉,也引发了论文抄袭问题的广泛讨论。

三、学术评估腐败案例学术评估腐败指的是在各种评选、评审活动中,学者通过行贿、拉关系等手段来提高自己的评价和地位。

2019年,中国福建师范大学团队在“中南地区高校图书馆领导力与管理现代化计划项目”评选中,因行贿评审专家被查处。

这一事件揭示了学术评估过程中存在的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学术界的公正性与公信力。

四、学术圈权力滥用案例学术圈权力滥用是指学术上位者利用其职权地位对下级学者进行打压、排斥等行为。

2017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学术圈知名人物因滥用职权和性骚扰下属而引发丑闻。

这一案例暴露了学术圈权力滥用问题的存在,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并对整个学术界的信任产生了负面影响。

五、科研经费管理失职案例科研经费管理失职是指负责科研经费分配和管理的机构或个人滥用、挪用科研经费。

继红发来的案例

继红发来的案例

一、贺海波事件:2008年10月16日,浙江大学药学院收到反映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学术不端的邮件。

收到该邮件后,在院、校两个层面相继组成了调查组,当天即着手调查此事。

2008年10月23日,在学校着手调查贺海波学术不端行为一周后,“新语丝”网站披露了其一稿多投行为。

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春节后,事件引起了众多媒体和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热点。

贺海波2006年6月博士毕业后进浙江大学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合作导师为李连达院士。

李连达是我校聘任的药学院院长。

在整个“贺海波论文事件”处理过程中,学校共核查了贺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关人员涉嫌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20篇,其中贺海波涉及论文9篇。

除作为合作作者的1篇论文外,贺海波作为第一作者的8篇论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剽窃、抄袭原博士导师实验数据,以及一稿两投、部分图表数据张冠李戴、重复发表、擅署他人名字、擅自标注基金资助、捏造知名专家帮助修改英语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

有鉴其问题确凿,本人供认不讳,学校当即作出了处分:去年11月决定撤销其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解除聘用合同。

11月30日,我在中南大学召开的有关学术道德的宣讲会上,向在座500名师生讲述了贺海波论文事件。

由于贺的行为在国内外范围内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学校决定将其开除出教师队伍,我们的态度是明确和坚定的。

贺海波8篇有学术造假内容的论文的通讯作者均署为我校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吴XX副教授。

根据至今近4个月的调查,没有证据指向吴直接参与了上述论文的写作和最初投稿;但他在贺海波的部分问题论文录用或刊出后,作为通讯作者将其用于申报项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人也存在重复发表学术论文等问题;此外,中药药理研究室的学风监管失范,作为研究室主任严重管理失职。

最近,我们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决定:撤销吴担任的中药研究所所长助理及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职务,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并解除其聘用合同。

根据所有相关人员的陈述、笔迹鉴定和目前掌握的其它材料来看,涉及贺海波8篇有学术造假内容的论文中李连达院士的署名,是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贺海波擅署的,没有证据说明李连达参与了论文造假、剽窃和抄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博士论文被指造假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博士论文被指造假2009-6-18 9:41:48来源: 南都周刊浏览量: 5网友评论0 条推荐此文赖文和吴丽丽两位女教师的举报,已经持续了近两年。

她们是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骨干教师,而她们的举报对象,则是顶头上司——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

赖文,58岁,举报人之一。

这位刚退休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授、博导说,我站出来说话只是觉得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看到学术不端的行为不能不说,尤其是在大家都不说的时候。

大学没有廉耻,社会就更有问题。

南都周刊记者·单崇山实习生·李颖娟广州报道摄影·孙炯6月15日,赖文和吴丽丽还在等待着上级部门的处理结果。

两位女教师的举报,已经持续了近两年。

她们是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骨干教师,而她们的举报对象,则是顶头上司——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

“这还不算是抄袭吗?”58岁的赖文说。

这位今年刚退休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授、博士生导师,在随身携带的包里,放着两份装订整齐的博士学位论文复印件。

一篇是提交于2004年、署名“敖海清”的《逍遥散抗心理应激损伤学习记忆神经机制的初步研究》(以下简称“敖文”),另一篇是提交于2005年、署名徐志伟的《逍遥散抗心理应激损伤学习记忆的有关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以下简称“徐文”)。

在“敖文”封面上,“指导教师姓名”一栏写着“徐志伟教授”。

在向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位办质量监督处、广东省纪委、广东省教育纪工委递交的举报信上,赖文写道:徐志伟的博士论文在没有标明引录的情况下,大段大段地甚至一连数页地与2004届中医基础理论博士毕业生敖海清的博士学位论文雷同,涉嫌严重抄袭。

徐志伟学位论文全文约51000字,与敖文粘贴式雷同的字数约22300字,全文雷同字数比例近44%。

而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副教授的吴丽丽,曾是徐志伟所领导的课题组成员。

36岁的她,在2009年4月,对记者说:“徐志伟的论文就是我代写的,而且抄的还是他学生的论文。

”两位举报人,希望学校或上级部门能召开一个公开的听证会,但直到今天,她们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200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面向媒体的一席话,撕开了这场举报的一角。

同时身为教育部社科委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的葛剑雄说:“南方某高校一名校长,抄袭自己指导的博士生。

他的博士生先通过这个论文拿到博士学位,后来这个校长又通过这个论文拿到博士学位……如果一所大学的校长自己就在干这样的事,那这个学校的学风能端正吗?”(引自2009年3月5日《广州日报》报道)这段没有点名的批评,一度引起关注,《新京报》3月8日发表评论,题目就是《葛剑雄所说抄袭学生论文的校长是谁》,但很快,这些被两会期间各种新闻和言论所淹没。

2009年3月25日,葛剑雄通过邮件向《南都周刊》记者证实,他所指的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

今年两会期间,他已将此事告知了教育部领导。

两篇重合度高的论文翻开两篇博士学位论文,记者看到,相同的部分都被做了标记,有的页面已经被荧光笔涂满。

“划出来的,只是通过文字可以判断的雷同,其中相当多的部分就是复制粘贴式的抄袭,连错别字都一样。

”赖文说。

“徐文”中文摘要共约6100字,约2650字与敖文雷同,英文摘要约1380个单词,近半数连贯单词雷同。

甚至在“徐文“的英文摘要中,还有5处在前面的中文摘要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内容—而这些文字在“敖文”中文摘要中反而可以找到。

引言部分,“徐文”约有70%以上与“敖文”完全相同。

整页的雷同出现在正文第一部分。

“徐文”这部分共约22600字,约13300字与敖文雷同。

“徐文”第2页大部分,第3、4、5、6页的几乎全部文字,都与“敖文”复制粘贴式地相同。

其中一些文字、标点,甚至排版错误,在两篇论文的雷同文字中都同时出现,比如把“对人的心理”写成“对的人心理”,“大椎穴”写成“大推穴”。

相应地,参考文献标注也有将近一半内容和顺序上的雷同。

正文第二部分的重要问题出在实验数据上。

“徐文”28页表1 各组大鼠造模后体重数值(以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与“敖文”26页表1中各组大鼠造模后体重数值和排列顺序完全一样,但各组大鼠造模前的体重数值却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两个试验中分别被分成5组的各50只大鼠,经过造模后体重变成每组一一对应式的完全相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正文“第四部分”的“研究展望”中,“徐文”只比“敖文”少了一句。

两份论文的雷同程度令人吃惊,如果它们的真实性得到确认,对文章内容雷同的认定,就如葛剑雄所说,“中学生都看得出”。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网站的公开简历中,徐志伟1997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成为正教授,2005年拿到“中医内科学”博士学位。

敖海清于2001年至2004年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基础理论”的博士学位,徐志伟是他的博士生导师。

和“教授”、“副教授”不同,“硕导”、“博导”只是职务而非职称,没有博士学位的人做博导,在中国的大学里并不罕见。

由于我国博士生培养机制于上世纪80年代初才建立,最初培养博士生时,难以要求所有的博士生导师也都是博士毕业,根据各校情况,是否有博士学位并不一定是成为博士生导师的必要条件。

这一现象也延续到了今天,有时甚至会出现博士生和自己的导师同在一间教室听课的景象。

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每年的博士论文须交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

国家图书馆向记者提供了徐志伟博士论文的复印件,标题正是《逍遥散抗心理应激损伤学习记忆的有关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经比对,里面的内容与赖文提供的“徐文”一致。

敖海清的论文被申请了保密,不能借阅,只能查到馆藏版本的题目,与两位举报人手中的“敖文”一致。

2009年4月,记者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一间教研室的文件柜中,看到了敖海清论文的纸质印刷版本,并在该教研室公共电脑上署名敖海清的文件夹里,找到了其博士论文的电子版和演示文稿。

经过核对,论文的标题、内容均与赖文、吴丽丽手持的敖海清论文相同。

徐志伟与敖海清二人的博士论文确属雷同,并且敖文的发表时间早于徐文。

“我很不情愿,但也很清楚拒绝的后果。

逼得没办法了,就想胡乱应付一下算了,所以才有那么明显的抄袭,还是抄他学生的,我以为他作为导师至少该有些印象。

如果看出来,就很有可能让别人去做,尽管他可能会对我有些看法,但写论文这件事就和我没关系了。

”偶然的发现“网上有人说我根本看不懂中医论文,我一笑置之。

我能成功申报教育部博士点的自然科学类课题,做的就是中医理论的历史研究,标书都是自己写的。

”几个月前刚退休的赖文,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但说起话来干脆利落。

1973年,她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广州中医药大学教中医古文,之后自学中西医理论,1983年通过中医学科考试成为该校医古文专业第一批研究生。

毕业后,她留校继续任教。

“2007年硕博导遴选事件以前,我是个不爱管事的人。

”这次遴选,成了赖文的人生转折点。

2007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进行了4年一次的对新一批硕导和博导的遴选工作。

“一位科研合作者及另外几名申请人,在论文、课题和成果水平三项可以量化的指标都符合条件且没有政治思想道德过错的情况下没有进入候选人名单。

一些明显不符合要求甚至弄虚作假的人却被学院报上去了”,赖文说,“分委会委员名单是院长一个人拟订的,7名评委中,有4名同时是申报者,这显然是从组织上操控分委会的结果”。

当时,教师们对此事的议论不少,但只有赖文和另一位博导老教授向学校领导投诉。

经过数次电话沟通,记者终于见到了那位老教授,这位已退休的六旬老人黯然地说:“我承认自己失败了”,“她(赖文)有古代知识分子的风骨,而且很相信组织。

”“这一遴选结果,对于目前已有良好研究基础和可预见前景、正处于科研深入发展和跃升阶段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及其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摧残和影响是长远而严重的。

”赖文在给学校领导的投诉信上这样写道。

从今年3月至今的数次接触中,她时常对记者念起这句话。

广州中医药大学在2007年6月18日特别为此事召开了通报会,赖文和那位老教授在会上公开表达了自己的质疑。

会议快结束时,院长陈群与他们争执起来。

陈群是徐志伟的妻子,于2001年开始任基础医学院院长,其时徐志伟是副校长;2005年徐志伟成为正校长,陈群在任期满后被再次任命。

赖文对学校在此事上的处理结果并不满意。

就在赖文向学校领导反映硕博导遴选工作中的非正常操作时,一位教授私下建议她,把徐志伟的博士论文与他学生敖海清的博士论文对比看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