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空城计》 教案

合集下载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准确朗读课文《空城计》;(2)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人物及故事情节;(3)分析并掌握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培养想象力,感受故事氛围;(3)学会通过成语和典故,拓展知识面,丰富语言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习诸葛亮智勇双全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3)懂得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空城计》的准确朗读;(2)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的理解与运用;(3)对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成语和典故的含义及用法;(2)古代战争策略的理解;(3)对诸葛亮智勇双全品质的感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视频;2.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3. 成语和典故的资料卡片;4. 教学PPT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故事氛围;(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对故事情节进行简单复述。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历史背景;(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3)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理解其含义。

3.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成语;(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运用典故知识回答,拓展知识面。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强语气、节奏的把握;2. 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成语,进行阅读分享;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诸葛亮智勇双全品质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情景再现: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历史剧片段或音频故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空城计”这一成语及其含义。

(3)了解中国古代战争策略和智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空城计的含义和应用。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勇于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理解并运用“空城计”这一成语及其含义。

三、教学难点1. 中国古代战争策略和智慧的理解。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空城计》。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课件或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空城计》的背景和故事梗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空城计的含义和应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空城计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学生举例说明,分享自己的见解。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空城计的含义和应用。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运用“空城计”这一成语,写一段话或一个小故事。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

如有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并运用“空城计”这一成语及其含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能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空城计的含义和应用,并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兴趣,对中华民族的智慧感到自豪,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空城计语文教案范文

空城计语文教案范文

空城计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空城计》这篇文章;(2)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理解《空城计》的故事背景和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剖析《空城计》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智慧;(2)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空城计》的文章内容;(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领悟作品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理解《空城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剖析作品中的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3)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评价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空城计》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2)PPT课件和教学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3)课堂讨论和活动所需的相关器材和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空城计》,熟悉文章内容;(2)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了解《空城计》的历史背景;(3)准备课堂讨论和活动所需的发言稿和展示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简要介绍《空城计》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中的智慧和策略,引入对新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空城计》,理解文章内容;(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文章要点。

3. 合作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空城计》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空城计》的艺术特色;(2)引导学生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空城计》的内容;(2)理解《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和机智的品质;(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空城计》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在司马懿攻打蜀国时,运用空城计智退敌军的故事。

2.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2)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学习;(3)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空城计》文本,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预习《空城计》文本,了解故事背景;(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三国演义》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空城计》文本,理解故事情节;(2)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3)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4. 互动环节:(1)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和心得;(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给予相应的评价。

关于《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关于《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5篇)

《空城计》教学设计关于《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空城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自学理解积累文中字词。

2、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加深对“智慧”的内涵的理解。

3、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4、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与老师、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拓其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成就,领略我国古代先贤们的超人智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献身祖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1、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

2、加深学生对“智慧”内涵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趣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赏歌就像是欣赏生活。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支歌吧……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课件请你欣赏一(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支歌把我们带入了一段难忘的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歌吗?(全班学生静静地听歌曲,并有个别同学随着音乐的节拍轻轻地哼唱)老师:刚才我们听的歌曲是什么歌呢?学生: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老师:这首主题曲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开篇词,词牌名是什么呢?学生:调寄《临江仙》。

老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调寄《临江仙》。

《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15篇)《空城计》教学设计篇1黄玉芳总体构思《空城计》节选自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是同学进入学校后学的第一篇小说,由于是文言白话,故事情节也相对完整,因此比较适合同学阅读。

教训这篇课文应当引导同学在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初步把握阅读小说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评价人物形象。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激发同学阅读小说的爱好,培育同学的想象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鼓舞同学自主学习,发觉问题并乐观主动地解决问题。

过程设计教法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帮助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引导同学自主合作学习,擅长在学习发觉问题,并制造性的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一)导入1、问题导入问题一:同学们读过小说《三国演义》吗?(或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或听过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谈谈你了解的故事情节和你最佩服的人物。

(此环节节目营造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同学的学习热忱,了解同学的已有学问)问题二:(在问题一的基础上提出。

比如,肯定有许多同学佩服诸葛亮,可以进一步启发:为什么佩服诸葛亮?诸葛亮有没有失误?)有没有同学了解马谡“失街亭”的故事,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告知大家?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影象资料来更深化地了解“失街亭”的故事。

2、多媒体影象资料导入。

(老师独白)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30万大军伐魏,势不行挡.。

魏国都督司马懿不与蜀军正面交锋,而预备夺取街亭要道,断蜀军粮道(播放依据电视剧《三国演义》剪辑的片段)(老师独白)街亭丢失,蜀国非常被动,诸葛亮分拨兵马,预备退回汉中,急报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夺西城,诸葛亮将如何应对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节选字小说《三国演义》的课文——《空城计》。

(问题导入应当轻松,简洁,时间不宜太长)(二)方法指导1、先请同学扫瞄《单元说明》,要求同学阅读后猎取两方面信息:一是小说的基本特点,二是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同学筛选信息,明确小说的基本特点和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空城计语文教案范文

空城计语文教案范文

《空城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空城计》故事的情节,知道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哲理。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分析故事情节。

2.梳理主题思路。

3.解读故事背后的道理和哲理。

三、教学难点
1.发现故事中隐含的道理和哲理。

2.理解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指定阅读《空城计》,做一些预习和背景知识的介绍。

2.故事情节分析。

老师让学生谈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帮助学生发现故事背后的道理和哲理。

3.主题思路梳理。

老师让学生分析故事的主题思路,并思考如何证明和表达这个主题思路。

4.故事背后道理和哲理的解读。

老师讲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哲理,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认识。

5.扩展阅读。

老师介绍与《空城计》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领域,提高阅读能力。

6.课后作业。

老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和写作作业,加强学生的练习和巩固。

五、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短视频和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故事情节。

2.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讨论。

3.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空城计》的读后感,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读书的体验和思考。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空城计》的内容。

(2)理解《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空城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3)引导学生从《空城计》中汲取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空城计》的内容。

(2)理解《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教学难点:(1)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用法。

(2)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3)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空城计》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简介《空城计》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空城计》,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用法。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特点。

4. 探究学习:(1)学生根据《空城计》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

(2)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空城计》中的语言美和人文精神。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空城计》。

3. 写一篇关于《空城计》的读后感或观后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对《空城计》中的智慧和人生哲理的理解和运用。

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空城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让学生掌握《空城计》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让学生理解《空城计》中的兵法策略和哲学思想。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代兵法和中国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空城计》的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

概括《空城计》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2 课文分析分析《空城计》中的兵法策略和哲学思想。

分析《空城计》中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塑造。

2.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讲解《空城计》中的兵法策略和哲学思想。

难点解析《空城计》中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塑造。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空城计》的兵法策略和哲学思想。

3.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空城计》中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塑造。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3.3 情景模拟法分组表演《空城计》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空城计》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课文讲解讲解《空城计》的兵法策略和哲学思想,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

4.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空城计》中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塑造。

4.4 情景模拟分组表演《空城计》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和体验课文内容。

4.5 总结反思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空城计》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2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

5.3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课文空城计教案优秀

课文空城计教案优秀

课文空城计教案优秀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的艺术魅力。

2.教学难点:理解诸葛亮的心理活动,掌握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介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诸葛亮。

2.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诸葛亮吗?他有哪些著名的典故?”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2.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指导学生理解生字词。

三、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梳理课文脉络。

2.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讨论其聪明才智、沉着冷静、大智大勇等特点。

3.分析司马懿的人物形象,讨论其多疑、狡猾等特点。

四、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诸葛亮在空城计时,为何能战胜司马懿?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复习诸葛亮、司马懿的人物形象。

2.回顾空城计的故事情节。

二、深入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三、课堂练习1.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创作一篇短文。

2.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给予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布置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人物传记。

2.阅读其他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深入了解其一生。

六、课后反思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深入理解课文《空城计》,分析人物形象,掌握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热爱文学的兴趣。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诸葛亮的心理活动,深入分析其决策背后的智慧。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空城计》的故事背景和作者1.2 掌握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主要人物1.3 理解故事中的成语和典故1.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和翻译2.2 分析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2.3 探讨故事中的成语和典故的含义和用法2.4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思考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介绍《空城计》的背景和作者3.2 朗读课文,翻译句子,理解故事情节3.3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中的成语和典故3.4 进行文学鉴赏和思考,讨论故事的主题和意义3.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作业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4.2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3 学生对成语和典故的掌握和运用能力4.4 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思考能力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和注释5.2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5.3 教学多媒体和视频资料5.4 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参考书籍和文章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熟悉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资料6.2 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准备教学工具和设备6.3 准备学生的作业和评估方式6.4 准备课堂讨论和互动的问题和话题第七章:教学实施7.1 按照教学步骤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7.2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解释成语和典故7.3 鼓励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思考,提出问题和观点7.4 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和合作,促进学生的参与和表达7.5 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课堂表现,及时进行教学调整第八章:教学反馈8.1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评估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8.2 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问题8.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8.4 及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提供辅导和支持第九章:教学拓展9.1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研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9.2 组织相关的活动和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9.3 鼓励学生参与文学和艺术创作,展示学生的才华和创造力9.4 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网站,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第十章:教学改进10.1 根据教学反馈和评估结果,确定教学改进的方向和目标10.2 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和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10.3 加强教学研究和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10.4 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第十一章:教学评估11.1 设计评估工具,包括测试卷、作业和课堂表现记录表等。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空城计》的故事背景和人物角色。

让学生理解《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和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空城计》中的重要句子和词汇。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评价故事情节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表达和讨论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空城计》故事原文2.2 教学内容故事背景和人物介绍故事情节分析和解读重要句子和词汇的学习和理解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故事,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角色。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

3.2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对《空城计》故事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介绍故事背景和人物角色。

3.3 故事讲解分段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和解读故事内容。

解释重要句子和词汇的含义。

3.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引导学生分析和概括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评价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

4.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作、翻译或讨论题目。

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空城计》故事原文5.2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介绍图解或插图辅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5.3 技术资源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或音频材料。

使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相关信息和图片。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角色进行扮演。

学生通过动作、语言和表情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6.2 表演展示每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其他学生观看。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者对表演进行评价和讨论。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成语“空城计”及相关词汇。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学生通过写作和表达,提升语文运用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品质和精神风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空城计》原文及相关注释。

与《空城计》相关的故事背景和文化知识。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掌握成语“空城计”及相关词汇。

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空城计》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空城计》原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通过注释和相关资料,帮助理解文言文。

3.3 合作讨论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分享自己的理解。

学生通过讨论,深入分析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3.4 写作与表达学生根据对故事的理解,进行写作练习,如写故事梗概、人物评价等。

学生通过写作,提升语文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情况。

4.2 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通过提问和练习,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的情况,如填空、选择题等。

4.3 写作表达能力教师评估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包括语法、表达清晰度等。

学生完成写作练习的情况,如故事梗概、人物评价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空城计》原文及相关注释。

与《空城计》相关的故事背景和文化知识。

5.2 多媒体资源故事动画或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图片或图表,展示故事背景和文化知识。

课文《空城计》教案

课文《空城计》教案

课文《空城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空城计》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使用。

(3)了解古代战争策略和智慧,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战争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课文,学习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冷静面对困难的品质。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空城计》的基本内容及其情节发展。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战争策略和智慧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古代战争术语的理解。

(2)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运用多媒体展示《空城计》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介《空城计》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战争术语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2)全班交流,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战争策略和智慧,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战争的独特魅力。

(2)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5. 巩固练习:(1)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战争策略和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以及发言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3.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战争策略和智慧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战争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空城计》。

2. 资料卡片:介绍战争术语、人物形象等相关知识。

3. 课后练习题: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课文《空城计》教案

课文《空城计》教案

《空城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空城计》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习并掌握文中出现的关键词语和成语,如“空城计”、“兵不厌诈”等。

(3)了解中国古代战争策略和军事智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战争策略和智慧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战争的紧张气氛和智慧斗争的精彩。

(2)领悟到智慧战胜实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空城计》的基本内容理解和情节把握。

(2)关键词语和成语的学习和运用。

(3)中国古代战争策略和军事智慧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课文情节的深入分析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战争中智慧的应用和策略的提炼。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战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案例分析法:以课文《空城计》为例,分析战争策略和智慧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空城计》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分组讨论的道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空城计》相关的战争场景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空城计》的背景和故事梗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空城计》,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结合课文,学习并掌握关键词语和成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战争策略和智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战争策略和智慧的应用。

4. 案例分析:(1)教师以课文《空城计》为例,进行战争策略和智慧的深入分析。

(2)学生通过案例分析,领悟战争中的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

《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篇

《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篇

《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篇《空城计》节选自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第95回〝马谡拒谏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课文通过对〝空城计〞这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节的描绘,表现了孔明在瞬间万变的事态面前起人的镇定,过人的才智和惊人的胆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十个.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了解诸葛亮.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3.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此人,并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足智多谋.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历史故事,你们看……(放录像)〝《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片段.大家猜一猜这是那个名著中的故事.你们是不是很感兴趣?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_4页,齐读标题《空城计》二.初读课文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小组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3.检查识字情况.4.检查朗读.三.理解课文1.自己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写出来,小组内先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老师.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播拓展,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及情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4.计是什么意思?《空城计》又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什么计?5.〝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什么使用这个计策?你认为怎样?你有更好的计策吗?(将有关的句子带感情地反复读).5.反复读课文的对话,从中体会每个人物的感情,体会他们各自的心理.四.拓展延伸谈一谈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形象?五.书写生字《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2学习目标1.概括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2.分析人物思想性格.3.理解文中对比映衬的写法.4.揣摩细节描写的妙处.5.欣赏《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学法点悟阅读小说应从情节入手,抓住情节发展各阶段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细细揣摩,可见人物性格之一斑.整体感知读完课文,我们可以看出,课文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情节相对完整,情节发展脉络清晰.文章运用了对比映衬和细节描写突出了主要人物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情节的几部分,应怎样概括?诸葛亮的三次〝笑〞各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疑难解析质疑: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的四个阶段?解惑:先按照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__.结局,将文章分成四部分,然后用尽量简短.准确的语言概括,即兵临西城(第一段).临危施计(第二段).司马中计(第三.四段).孔明释计(第五.六段).质疑:课文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解惑: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城之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惧.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尽皆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司马懿狡诈多端,诸葛亮更是技高一筹.司马懿善〝识人〞,而诸葛亮不仅善〝识人〞更能〝治人〞.司马懿也谨慎,但却比诸葛亮少了几分灵活变通的智慧.质疑:文中几次写到诸葛亮的〝笑〞?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解惑: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第一次,写诸葛亮在城头〝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此时,诸葛亮故作坦然,诱司马中计,内心不免有些紧张.第二次,见魏军远去,诸葛亮〝抚掌大笑〞,这是如释重负,是轻松的笑,也是侥幸的笑,毕竟太危险了.最后一次是诸葛亮向部下解释完计策后〝抚掌大笑〞,并说〝我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笑司马懿退兵过于草率,到底比自己略逊一筹.〝笑〞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了诸葛亮的心理.语言揣摩1.〝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做百姓,洒扫街道.〞这是为了造成城中没有军队的假象,迷惑敌军.就是让司马懿看到一座空城,产生疑惑,不敢进军.2.〝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一座空城,并不能吓退司马懿,但在加上诸葛亮城头操琴,就不能不令司马懿生疑了:孔明一生谨慎,不曾弄险,若西城为空城,诸葛亮在城头操琴等于束手就擒,这不可思议!所以西城必不是空城,诸葛亮之所以这样是诱司马中计.研究课题《三国演义》用浅显的文言写成,古人说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课文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通俗而不失典雅,请诵读课文,加以体会.用课余时间阅读这部书,给同学们讲述你认为精彩的片段.自主探究探究前期导引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顺畅地朗读课文,做到有声有色地复述.在熟悉故事的前提下,理清情节.揣摩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写法,并谈谈你最欣赏的地方.基础巩固集练一.字音字义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司马懿( ) 城铺( ) 鹤氅 ( ) 纶巾( ) 笑容可掬 ( ) 麈尾( )言讫( )2.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蜂拥隐匿纶巾骇然远遁分拨泪如泉涌稳妥伦理言简意赅遵循选拔3.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失色:妄行出入:笑容可掬:抚掌:骇然:言讫:二.简介人物罗贯中:诸葛亮:司马懿:司马昭:关兴:张苞:三.关于小说阅读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阅读小说,应能够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次要人物往往是用来衬托主要人物.如,本文的主要人物是:,用以衬托的次要人物是:.小说的情节有四部分:开端.发展.__.结局.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逐渐学会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分析主题,评价人物等.四.问题探究1.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是什么?交代背景有何作用?[提示:可从课文节选之前的情节谈起,从课文第一段中的相关内容谈也可.诸葛亮失了街亭.柳城,又失了内应,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而诸葛亮只有五千兵,还有一半去运粮草,城中仅余二千五百人.且〝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以至于敌兵来至,众官早已〝尽皆失色〞.交代背景,突出了一个〝危〞字,惊心动魄,不仅使故事的开端就扣人心弦,而且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就在大兵压境,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诸葛亮却临危不惧,表现得异常镇定,正所谓危难之时方显出名相风范.]2.写司马懿对表现诸葛亮形象有什么作用?[提示:次要人物对表现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司马懿也不是平庸之辈,课文不是以弱衬强,而是以强衬强,以司马懿的狡诈写诸葛亮的智慧.具体剖析见〝疑难解析〞第一个问题.]3.敌军统帅换了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会成功吗?[提示:空城计的成功,缘于诸葛亮对敌方统帅的深入了解和准确分析.司马懿对诸葛亮是非常了解的,他知道诸葛亮一向谨慎,此刻他不相信诸葛亮如此弄险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诸葛亮一反常态,出奇制胜.司马昭年轻气盛,无所畏惧,猜出孔明可能是〝故作此态〞,如果敌军统帅换了司马昭,空城计不一定能成功.]五.欣赏评价1.诸葛亮足智多谋,处变不惊,请结合课文的情节加以简析.答:2.司马懿老谋深算,请结合文中情节加以简析.答:六.拓展阅读三人回至新野,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回报曰:〝卧龙先生已回矣.〞玄德便叫备马.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遂上马再往访孔明.关.张亦乘马相随.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宜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选自《三国演义》)探究建议1.稍有中国古典文学常识的同学,一看便知以上文段所讲的故事,其中〝三人〞应指哪三人?对,当然是刘备.关羽.张飞.由这个片段我们可以想起哪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是〝三顾茅庐〞,而刘备的言行可以用〝礼贤下士〞来形容.这两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什么?2.写天气,写张飞的话,目的是什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什么作用?请围绕〝衬托刘备的真诚〞这一写作目的口头阐述.《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1.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2. 理解孔明〝空城计〞得以施计成功的重要原因3. 学习作者从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把握孔明〝智勇〞的形象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视频.(过渡)听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你们看过《三国演义》吧,在众多传奇人物中,你最佩服谁?(学生众说纷纭)【注意对学生的肯定:看来大家对《三国演义》都很熟悉】《三国演义》里有个人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很受老百姓的推崇,那就是——诸葛亮.你知道为什么诸葛亮那么受人尊敬吗?(学生回答)【对,因为诸葛亮是〝忠诚的典范,智慧的化身〞】你知道他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板书:空城计】二.整体感知1.出示字词司马懿(yì) 旌旗(jīng) 隐匿(nì) 城铺(pù) 妄行(wàng) 擅动(shàn) 鹤氅(chǎng) 纶巾(guān) 焚香(fén)模样(mú) 麈尾(zhǔ) 抚掌(fǔ)远遁(dùn) 言讫(qì) 笑容可掬(jū)把不会读的字音标在自己的文章中,然后通读课文.2.请全班推荐一个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为他挑错.(过渡)你能读懂文章吗?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蜂拥】(过渡)司马懿领兵十五万向西城蜂拥而来,孔明却只有二千五百兵.二千五百人对十五万大军,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试想你是孔明,你会怎么做?(学生想象)孔明呢?他摆下空城计全身而退,不损一兵,真不愧是智慧的化身!三.孔明之智1.孔明之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回答时请用〝智在 ,从可以看出来〞的句式,并用四字短语概括.急中生智——司马懿兵临城下,孔明想到了空城计临危不惧.处乱不惊——在司马懿兵临西城,众官〝尽皆失色〞的情况下,孔明却依然在司马懿的大军面前镇定自若,传令施计;足智多谋——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围绕城门的〝空〞设了一道计谋吓退司马懿;【为什么不能〝高言大语〞?为何〝大开城门〞?营造一种平静而紧张,隐隐有大军埋伏的氛围,引司马懿上当】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料定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了解,自己也十分了解司马懿.【如果换成是司马昭带兵,孔明还敢用空城计吗?】深谋远虑——〝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2.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各抒己见.孔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固然让人惊叹,不过在他身上,还有值得我们钦佩的地方,那是什么?(学生回答:胆识.勇气) 孔明的胆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动作.神态】〝披鹤氅,戴纶巾〞〝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他的镇定自若.〝笑容可掬〞——从神态上看出他的沉着果敢〝笑容可掬〞什么意思?【形容满脸笑容,掬,双手捧着.你能示范一下〝笑容可掬〞的样子吗?】孔明做出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他是对谁而笑?又为什么而笑呢?【司马懿带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孔明在危机关头摆下了空城计引司马懿中计,笑容可掬的样子是装出来给司马懿看的.】孔明的笑除了欺瞒司马懿,其实还有一层作用,你知道吗?【安抚人心,给身边的官兵信心,使他们共同配合演好这出戏.】兵临城下,危在旦夕时,其他人的反应怎样?【尽皆失色】他们会想什么?用第一人称描述其中一个官员此时此刻的心理.孔明的笑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微笑,那他这时心里在想什么呢?【出示图片】(学生猜测)【老师有一段京剧唱词,它正好体现了孔明此时的心声,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唱词】【板书:失色】这两者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3.(过渡)通过众官和孔明神色的对比,我们不禁为孔明的胆识倾倒.平时我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除了运用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也会用到侧面衬托,除了上面所说的〝众官〞,还有哪个人也是?(学生:司马懿)【出示司马懿图片】你知道的司马懿是个怎样的人?老谋深算——〝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多疑自负——原先〝笑而不信〞亲自〝望〞过后,转为〝大疑〞【看到什么?为什么〝大疑〞?他在想什么?】不听司马昭的劝告4.【老师找了一些司马懿的功绩,大家来看一下.出示功绩】可见,司马懿本身并非平庸之辈,他也是个有着深谋远虑的大将之才.那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答,司马懿既然是个老谋深算之人,那他为什么会中了孔明的计?司马懿:多疑,大意,聪明反被聪明误孔明:临危不惧,知己知彼,知道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了解,所以出奇不意.计高一筹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连孔明都承认此乃〝不得已而用之〞,属弄险之举,然而最终得以成功施展,除了孔明的智慧和胆识,也在于计策本身的〝奇〞字之上.四.总结狭路相逢〝智〞者胜,在这一场司马懿与孔明的对决中,终因孔明的计高一筹而取得了胜利.故事在众官的〝惊服〞声和孔明的〝拍手大笑〞中落下了帷幕.但孔明聪明绝顶的形象却深深地刻在了我们心中.对于智勇的化身——诸葛亮,不但我们佩服,就连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十分佩服他.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三国故事,就请走进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愿同学们能在《三国演义》中体会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五.作业(二选一)1.作者为了突出孔明的智勇双全,不仅从正面着重刻画了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还通过司马懿和众官进行侧面衬托.要求: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在你身边选取一人一个片段.2.我们已经聆听了诸葛亮〝登楼抚琴〞的心声.请结合课文内容,替司马懿编写一段话来回应诸葛亮.空城计足智多谋衬老谋深算孔明智深谋远虑托多疑自负司马懿料事如神对比《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十个.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了解诸葛亮.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3.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此人,并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一.激趣引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历史故事,你们看……(放录像)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片段. 大家猜一猜这是那个名著中的故事.你们是不是很感兴趣?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_4页,齐读标题《空城计》二.初读课文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小组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3.检查识字情况.4.检查朗读.三.理解课文1.自己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写出来,小组内先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老师.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播拓展,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及情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4.计是什么意思?《空城计》又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什么计?5.〝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什么使用这个计策?你认为怎样?你有更好的计策吗?(将有关的句子带感情地反复读).5.反复读课文的对话,从中体会每个人物的感情,体会他们各自的心理.四.拓展延伸谈一谈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形象?五.书写生字《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_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_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火烧云)你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3.理解文中词语.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交流,抓住颜色的变化和形态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感情朗读,边读边在头脑中呈现画面.)3.教师总结: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四.拓展延伸1.你留心看过天空吗?那时的云彩什么样?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吧!2.把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五.指导书写1.学生完成作业.2.背诵喜欢的段落.《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

空城计教案7篇

空城计教案7篇

空城计教案7篇《空城计教案7篇》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空城计教案第1篇素质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力。

3.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孔明的“三笑”的他的“空城计”得以施行成功的重要原因。

2.难点: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课时划分 2课时指导预习1.读准下列字音:遁(dun)隐匿(ni)骇然(hai)笑容可掬(ju)抚掌(fu)纶巾(guan)鹤氅(chang)懿(yi)2.解释下列词语:失色:因惊恐不安而变了脸色。

旁若无人:不把旁人放在眼里。

莫非:莫不是,大概。

表推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吗?会唱里面的主题歌吗?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好听的故事,想不想听?今天就一起学习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空城计”二、研习课文1.简介《三国演义》以及第95回梗概,《空城计》选自第95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描述魏主曹睿令张郃为先锋,与司马懿一同征陇西的故事。

魏军先得街亭,占列柳城,势如破竹,进而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临西城下,而城中只有一班文官和两千伍百名士兵,诸葛亮设空城计,使蜀军转危为安。

2.分小组讨论故事情节发展情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兵临西城第二阶段(2):临危施计第三阶段(3、4)司马中计第四阶段(5、6)孔明释计3.抓住课文故事情节发展的这四个阶段,请同学复述故事。

4.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文中描写诸葛亮写到他的几次笑,请同学们找出这些描写诸葛亮笑的词语。

明确: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

5.诸葛亮的这“三笑”有什么不同?第一次的笑是为了迷惑敌人,是故作轻松,故作姿态的笑,是一种假笑。

空城计语文教案范文

空城计语文教案范文

空城计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空城计》的相关内容;(2)了解《空城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空城计》;(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学会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自豪感;(3)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冷静面对困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空城计》的内容;(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3)了解《空城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的理解;(2)句子结构的分析;(3)作者写作手法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空城计》的历史背景;(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空城计》,理解故事情节;(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空城计》的文言文特点,如实词、虚词、句子结构等;(2)教师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如悬念、烘托等;(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2)学生尝试用文言文进行写作练习。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空城计》;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收集有关《空城计》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空城计》的理解程度;2. 学生文言文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3. 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空城计》的内容;(2)理解《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学会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和机智的品质;(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 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的一些古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理解;2. 对故事背景和历史知识的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空城计》的文本;2. 与《空城计》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 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空城计》的故事背景进行了解;(2)简要介绍《空城计》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一些生僻词语的含义;(3)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解决一些不理解的问题。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各小组选择一个重点词语或句子进行讲解和展示;(3)各小组分享学习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2)学生通过讨论、表演等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2)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学习收获。

6.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空城计》;(2)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空城计》的故事情节;(3)要求学生选择一个重点词语或句子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

小学语文《空城计》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成语“空城计”及相关词汇。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合作和表演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空城计》的作者、背景和故事梗概。

解释成语“空城计”的含义和用法。

2.2 故事情节分析:分析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悬念和转折点。

2.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特点和动机。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关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成语“空城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背景。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情节,提高表达和表演能力。

3.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主学习评价: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自学成果。

4.2 合作学习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表达能力。

4.3 课堂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评价学生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空城计》的文本,包括作者和背景信息。

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

5.2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或视频,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使用角色扮演道具,如服装和面具,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空城计设计理念: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结合本实验组的研究课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材分析:这是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二十二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三国演义》代表着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

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指导学生阅读《空城计》,要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弄清文章是通过哪些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诸葛亮和司马熬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

教学重点:借助工具书读懂古文,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分析计策成功施展的原因,理解展示人物之间较量的作用;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思路:通过阅读-复述-练习-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读、思、说、做的能力,在动脑、动口、动手的乐趣中感受名著的魅力教法学法:教法—启发式教学与电教相结合。

学法—自主阅读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复述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生奇导入听一听:欣赏词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生: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也是小说的卷首记一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师: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遂悠远,但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

每当这首歌回响耳畔,我的思绪总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三国—空城计。

一睹诸葛的过人智慧和超人胆略。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梗概。

1、需重点注意下列字词懿氅纶笑容可掬遁蜂拥隐匿(大惊)失色旁若无人无不骇然2、弄清文中出场人物列出蜀、魏双方出场人物,弄清相互间的关系。

3、介绍《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梗概。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揣摩文意,概括要点思考: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话(小标题)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起因-兵临西城; 发展-临危施计;高潮-司马中计; 结果-孔明释计。

四、合作探究、研读文本1、思考:课文中主要刻画了哪两个人物的形象?(孔明、司马懿)2、借助多媒体资料介绍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称“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他隐居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西)时,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门,成为刘备的军师。

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的主张。

在赤壁之战中,他联合孙权,大破曹兵。

后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刘备称帝后,他担任丞相。

刘禅继承王位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

诸葛亮曾六出祈山伐魏。

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相忠臣的代表,也是驱者智慧的化身。

司马懿字仲达,魏国的名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大都督,权臣。

足智多变,文武双全。

虽然为魏国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心却想毁灭魏国,建立自己的王国,以便统一三国,建立新王朝。

3、教师出示要求,小组合作研读文本。

同学们,文中为我们塑造了孔明和司马懿怎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划也描写人物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的语句。

)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进行品读感受人物形象。

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故事的记叙顺序。

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了课文对孔明和司马懿这两个人物形象塑造。

下节课我们再通过集体的交流深入领会作者笔下的形象。

六、布置作业1、练写文中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小练笔: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之:(1)助词;(2)代词,代替人或事物;(3)代词,虚指;(4)文言代词,这,这个;(5)往,到。

1、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2、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3、司马懿乃魏之名将。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通过对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等重点语句的品读,体会人物形象。

2、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总结全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城计》选自《三国演义》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蜀国丞相诸葛亮面对强敌处变不惊,设下空城计,使魏国名将司马懿引兵退去)教师:很显然,故事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作者笔下刻画的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形象。

二、品读体会、评析人物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看,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孔明。

文中是怎么描述画中的孔明的?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2、指名反馈,出示语句“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3、教师指名说说“笑容可掬”的意思。

(形容满脸堆笑的样子。

)4、孔明的笑在此是一个细节描写。

文中多次写到孔明的笑,请同学们找一找,然后和同学交流:每次都因何而笑?他可能在想什么?5、集体交流(1)“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笑容可掬:这是大兵压境时的笑,孔明故作镇定自若。

为的是迷惑对方,让对方上当。

他可能在想:“你会上我的当吗?”(2)“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抚掌而笑:这是魏军退兵时的笑,司马懿中计了,他觉得如释重负,可能在想:“你果然中吾计矣!”)(3)教师:一次是计前笑容可掬,一次是计后的抚掌而笑。

通过这两笑,再联系整个故事,你们觉得孔明是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依据。

6、评析孔明学生1:足智多谋,因为他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围绕城门的“空”设了一道计谋吓退司马懿。

学生2:处乱不惊,因为他没有像文武百官吓得不知所措,他“于城上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地施展他的计谋。

学生3:神机妙算,因为他料到司马懿疑心重,“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借他的疑心来使自己的计谋得以成功。

学生4:临危不惧,因为“众官尽皆失色”,他却敢于在司马懿的敌军面前,镇定自若,面对敌人“笑容可掬,焚香操琴”设了一道空城计,以少胜多(板书:孔明: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老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各抒已见,有理有据。

那司马懿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7、评析司马懿学生1:疑心病重,因为“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他认为孔明想暗算他。

学生2;老谋深算,因为他把孔明想得过于复杂,自认为孔明做事谨慎,“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结果中了孔明的计谋。

学生3:我不同意第二个同学的观点,我觉得司马懿并不是老谋深算,如果他老谋深算,为什么还会在智谋上输给孔明呢?我倒是觉得他狡诈多端,因为他认为“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亮生平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结果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中了孔明的“空城计”。

老师:两位同学的争论非常好!到底司马懿有没有老谋深算呢,我想要联系《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来看,在“空城计”之前,司马懿刚打了胜仗,占了街亭,可见在街亭一仗中,司马懿是深思熟虑。

在《空城计》这个文章里,提到司马懿料孔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还是老谋深算的。

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见解,请举手!学生4:多疑自负,因为他自负不听司马昭的劝告,还骂儿子“汝辈岂知?”,结果被孔明的“空城计”吓退。

(板书:疑心病重、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多疑自负)三、研读归纳、塑人手法思考: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这一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1、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如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城之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惊。

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

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无不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

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2、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

如文中二次写到诸葛亮的“笑”一是写诸葛亮在城头“笑容可鞠”,焚香操琴。

此时诸葛亮故作坦然,诱司马中计。

内心不免有些紧张。

二是见魏军远去,诸葛亮“抚掌大笑”,这是如释重负,是轻松的笑,也是侥幸的笑,毕竟太危险了。

四、拓展训练、计成原因1、分析完了两个主人公的形象,你们明白空城计成功的原因了吗?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正是因为孔明深深了解司马懿,知道司马懿对自己的了解有限,他只知道孔明生平不曾弄险,自以为深深了解孔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不知道置死地而后生的道理。

另外,孔明知道司马懿刚愎自用,必然不会听从别人的意见,所以在关键时刻,孔明敢于“弄险”,并且一举成功。

2、将课文改写成小话剧,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表演。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这篇课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表达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独特风格,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同学们要以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这本名著《三国演义》。

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句子。

3、认真阅读名著《国演义》。

七、板书设计空城计兵临城下临危施计司马中计孔明释计诸葛亮: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司马懿:疑心病重、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多疑自负八、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古文,全文通过逼计、施计、中计、释计这一脉络生动描述了诸葛亮面对强敌处变不惊,运用计谋,终于使魏国名将司马懿引兵退去精彩场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